2015学年福建龙岩市小池初中七年级上期第一次单元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arrownail386 文档编号:299053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学年福建龙岩市小池初中七年级上期第一次单元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5学年福建龙岩市小池初中七年级上期第一次单元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5学年福建龙岩市小池初中七年级上期第一次单元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5学年福建龙岩市小池初中七年级上期第一次单元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5学年福建龙岩市小池初中七年级上期第一次单元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学年福建龙岩市小池初中七年级上期第一次单元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答案: A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位于云南省元谋县。故答案: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 )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青铜立人像 D青铜神树 答案: A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铸造的司母戊鼎。故答案: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2、灿烂的青铜文明 后代称之为 “五谷 ”的农作物齐备于( ) A夏朝时期 B商朝时期 C商周时期 D春秋时期 答案: C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夏、商、西周时期的农业。后代称之为 “五谷 ”的农作物齐备于商周时期。故答案: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灿烂的青铜文明 下列诸侯国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 A秦国 B越国 C赵国 D齐 国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战国七雄,战国七雄包含齐、楚、秦、燕、赵、魏、韩,不包含越国。故答案: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春秋战国的纷争 我国铁农具和牛耕开始出现于( ) A夏朝时期 B商朝

3、时期 C西周时期 D春秋时期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铁农具和牛耕开始出现的时间。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我国至迟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进一步推广。故答案: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大变革的时代 战国时期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方式是( ) A战争 B革命 C变法 D奴隶起义 答案: C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战国时期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方式。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通过变法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故答案: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大变革的时代 我国有文字可

4、考的历史开始(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答案: B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有文字可考历史的开始。我国有文字可考历史的开始于商朝,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文字是商朝的甲骨文。故答案: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人们测定出一年 24节气开始于( ) A夏朝时期 B商朝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答案: D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人们测定出一年 24节气的时间。战国时期,们测定出一年 24节气,以安排农业生产。故答案: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

5、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等言论出自( ) A道德经 B论语 C孟子 D孙子兵法 答案: D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孔子的教育主张。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都是孔子的教育主张,而孔子的言行都记录在论语中。故答案: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西周众多诸侯产生的方式是( ) A奴隶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西周众多诸侯产生的方式。西周众多诸侯是通过分封制产生的,周武王建立周朝之后,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

6、为诸侯。故答案: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夏、商、西周的兴亡 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事件是( ) A夏朝建立 B商朝建立 C西周建立 D东周建立 答案: A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事件夏朝建立,在夏朝建立之前,我国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时期。故答案: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夏、商、西周的兴亡 很多小孩子会背诵三字经。其中 “夏传子,家天下 ”这句话告诉他们,夏朝实行的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选举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

7、“夏传子,家天下 ”中的 “传子 ”说明了夏朝实行的是世袭制。故答案: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夏、商、西周的兴亡 下列原始居民最早知道用火的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答案: A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最早知道用火的原始居民。四个原始居民当中,北京人的历史最久远,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前,他们已经学会使用天然火。故答案: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下列原始居民中最早能够吃上自己种的大米饭的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答案: C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

8、移能力。大米是水稻碾出来,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目前已知最早种植水稻是河姆渡人。故答案: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 原始的农 耕生活 下列属于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共同之处的有( ) 都处于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 都过上农耕和定居生活; 都使用磨制石器; 都能制造陶器; 都种植水稻; 都住上干栏式房屋。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比较分析能力。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共同之处有:他们都处于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都过上农耕生活,都使用磨制石器,都能制造陶器,而种植水稻和住上干栏式房屋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的是粟,

9、住的是半地穴式房屋。故答案: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 原始的农耕生活 下列属于黄河流域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位置。本题可以先排除 C选项,因为河姆渡原始居民的遗址在今浙江省余姚市的河姆渡村,位于长江流域,其余三处原始居民都位黄河流域,但处于原始农耕时代的只有半坡原始居民。故答案: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 原始的农耕生活 中国台湾某旅游团要去祭拜中华民族的 “人文初祖 ”,他们应该去( ) A黄帝陵 B大禹陵 C秦始皇陵 D中山陵 答案: A 试

10、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族的 “人文初祖 ”。中华民族的 “人文初祖 ”是指黄帝,因此该旅游团应该去黄帝陵。故答案: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 华夏之祖 下列人物与黄帝并称为中华民族祖先的是( ) A炎帝 B尧 C舜 D禹 答案: A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与黄帝并称为中华民族祖先的人物。与黄帝并称为中华民族祖先的人物是炎帝,我们被称为 “炎黄子孙 ”。故答案: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 华夏之祖 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或我国原始社会结束于)( ) A尧时期 B禹时期 C黄帝时期 D舜时期 答案: B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原始社会结束

11、和我国奴隶社会开始的时间。原始社会结束和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禹时期,约公元前 2070年,禹建立夏朝,标志着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终结和奴隶社会开始。故答案: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 华夏之祖 我国历史上唯一做过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和奴隶制国家国王的是( ) A黄帝 B尧 C舜 D禹 答案: D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约公元前 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他也由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变为奴隶制国家的国王,因此我国历史上唯一做过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和奴隶制国家国王的是禹。故答案: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明的 起源 华夏之

12、祖 综合题 选择填空题( 1)( 2)两题:将所提供的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入表格中相应的空格内,每格 1分,共 8分):( 10分) ( 1) 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吴越争霸 E、牧野之战 F、巨鹿之战 G、城濮之战 H、楚汉之争 围魏救赵 A 卧薪尝胆 纸上谈兵 武王伐纣 E 退避三舍 项庄舞剑,间在沛公 H 破釜沉舟 F 减灶计 B ( 2) A、孙武 B、韩非子 C、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D、儒家 E、道家 F、墨子 人物 学派 主要思想 法家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老子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兵家 “知己知彼,

13、百战不殆 ” 孔子 提出 “仁 ”的学说,主张 “为政以德 ” 墨家 主张 “兼爱 ”“非攻 ” ( 3)第( 2)题的表格中,谁的主张最受当时的统治阶级欢迎?( 2分) 答案:( 1) C G D ( 3分) ( 2) 韩非 道家 孙武 儒家 墨子 ( 5分) ( 3)法家。( 2分)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诸侯纷争的史实。三个未填成语中,卧薪尝胆与春秋末期吴越争霸有关,当时越国被吴国所灭,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最终灭掉吴国;纸上谈兵与战国末期秦赵长平之战有关,由于赵军主帅赵括不能灵活运用兵法,只能纸上谈兵,导致 40万赵军被秦军坑杀;退避三舍与春秋时期晋楚城濮之战有关

14、,当时晋文公以报楚王收留之恩为名,退避三舍,诱敌深入,大败楚军,由此成为中原的霸主。 ( 2)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史实。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老子是春秋晚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末期兵家的代表人物是孙 武;孔子是春秋晚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子。 ( 3)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战国时期最受各国国君欢迎的应该是法家思想。因为战国时期,我国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各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不断,各国都想兼并他国,统一全国,而法家主张改革和法治,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适合当时时代发展的需要。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15、 春秋战国的纷争;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 史记 材料二 : 材料三: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按军功大小授与爵位,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世袭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材料四: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 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交战 65次。 秦军战绩 全胜 未获全胜或互有胜负 败北 58次 3次 4次 摘编自栗劲秦律通论 请回答: ( 1)材料一是谁说的?( 1分)体现了他怎样的主张?( 2分) ( 2)材料二的

16、图片反映的内容与材料三中的哪一项改革措施相对应?( 2分) ( 3)材料三中最有利于秦国新兴地主阶级确立封建制度和最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分别是哪一条?( 4分) ( 4)根据材料三,如果你是当时秦国的一个平民,想变为贵族,你会怎么做?(或者你应该怎么做?)( 2分) ( 5)材料四反映的内容与商鞅变法的哪一项作用(影响)相对应?( 2分) 答案:( 1)商鞅( 1分);变法( 2分)。 ( 2)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2分) ( 3)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2分);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分)。 ( 4)我会努力带兵打仗,在战场上立下军功( 2分)。 (

17、 5)秦国军队的战斗力得到加强( 2分)。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鞅说的,其意思是治理国家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只要有利于国家发展,就不必效法古人。这体现了商鞅变法的主张,或者说改革的主张。 ( 2)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材料二的图片中标有 “奖励耕织 ”的字样,这与商鞅变法的内容当中 “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这一措施想对应,“耕 ”指的是生产粮食, “织 ”指的是生产布帛, “奖励耕织 ”就是指奖励生产粮食和布帛的人。 ( 3)本题主要考查比较分析能力。材料三的内容当中,最有利于秦国新兴地主阶级确立封建制度是国家承认土地私

18、有,允许自由买卖,因为封建土地私有制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础;最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是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因为建立县制防止了诸侯割据,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 4)本题 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在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平民想变为贵族,必须参军,在战场上努力带兵打仗,上立下军功,因为商鞅变法的内容一条规定,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 5)本题主要考查综合分析能力。材料四的表格数据反映了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 109年,秦军对外交战胜多败少,说明了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之后,军队的战斗力得到加强,因此,才会在与东方六国的交战中胜多败少。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

19、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大变革的时代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上古穴居而野处(上古时代,人们 住在野外的山洞里)。 材料二: 请回答: ( 1)从材料一文字叙述和材料二的图片中,你看出人类居住条件发生了什么变化?( 2分) ( 2)材料二中图一和图二分别是我国境内哪一条大河流域哪一个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 8分) ( 3)是什么因素造成材料中两所房屋结构的不同( 2分) 答案:( 1)由穴居到盖房定居。( 2分) ( 2)图一: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 4分)图二: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 4分) ( 3)自然地理因素。( 2分)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比较分析能力。材

20、料一反映了上古时期,人类穴居在野外的山洞 里,材料二反映了人们在原始农耕时代已经学会建造房屋,过上定居生活。两则材料一比较,说明了人们的居住条件由穴居到盖房定居。 ( 2)本题主要考查识图能力。材料二中,图一是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建造的干栏式房屋,上面住人,下面圈养家畜家禽;图二是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建造的半地穴式房屋,地穴上面住人,下面可以贮藏东西。 (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地理常识。造成材料二中两所房屋结构不同的因素是自然地理因素,图一干栏式房屋能够防潮、防虫蛇,适合长江流域温暖湿润的环境;图二半地穴式房屋可以抗寒,适合黄河流域寒冷干燥的环 境。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

21、明的起源 原始的农耕生活 判断题 在一次历史课堂上,老师出了一道单项选择题: 下列原始居民中最早掌握人工取火技术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 小明选 B。请问:小明的解答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观点: 错误 。 理由: 答案:应当是 C 山顶洞人,因为北京人只会使用天然火,不会人工取火,而该题中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山顶洞人最早学会人工取火。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最早学会人工取火的原始人类。答案:应当是 C山顶洞人,因为北京人只会 使用天然火,不会人工取火,而该题中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元谋人只是知道用火,河姆渡人比山顶洞人更迟,只有山顶洞人最早学

22、会人工取火。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于春秋时期。 答案:错误: 春秋 更正: 战国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于战国时期,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战胜其他国家,通过变法进入封建社会,其中,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显著;而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时期。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大变革的时代 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春父子主持修筑的。 答案:错误: 李春 更正: 李冰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都江堰的史实。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筑的,它是一座闻名世界的防

23、洪灌溉工程,使成都平原获得 “天府之国 ”的美誉,而李春是隋朝时候主持修筑赵州桥的工匠。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大变革的时代 公元前 1046年,文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答案:错误: 文王 更正: 武王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西周的建立者。由于商纣王的残暴统治,周武王联合西方和南 方的小国、部落,向商纣进攻,公元前 1046年,双方在牧野大战,最后商纣自焚而死,商朝灭亡,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史称西周,而文王是武王的父亲,他在位期间,重视农业生产,任用贤人姜尚等,国力逐步强大。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夏、商、西周的兴亡

24、启因为治水有功被推举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答案:错误: 启 更正: 禹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因为治水有功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的人。原始社会末期,黄河发大水,禹领导人们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外 13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因此 ,舜年老后,采取禅让的办法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让给他。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明起源 华夏之祖 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学会制造彩陶。 答案:错误: 河姆渡 更正: 半坡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会制造彩陶的原始居民。学会制造彩陶的是半坡原始居民,并且能够在上面刻画美丽图案和符号,有些学者认为这些符号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而河姆渡原始居民只会制造普通的隐患

25、。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明起源 原始的农耕生活 问答题 请回答有关春秋战国的历史问题: ( 1)春秋时期最先争霸的是哪个诸侯国?霸主是谁? ( 2分) ( 2)请用一句口诀来记战国七雄的方位。( 2分) ( 3)孟子是战国时期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 2分) ( 4)假如你是战国时期的一位诸侯国的国君,你最有可能接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请说明理由。( 4分) 答案:( 1)齐国( 1分);齐桓公( 1分) ( 2)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上中下。( 2分) ( 3)儒家。( 2分) ( 4)法家。( 2分)因为法家主张改革和法治,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适合当时时代发展的需要。(

26、2分)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时期最先起来称霸的霸主。由于齐国在今山东北部,盛产鱼盐,经济 富庶,加上齐桓公作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 “尊王攘夷 ”为号召,扩充疆界,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公元前 7世纪中期,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周天子也派人参加,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 2)本题主要考查运用口诀记历史知识的能力。记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图示法,将齐楚秦燕分别标在东南西北的角落,中间上中下分别标出赵魏韩三国,另外,我们也可以有口诀 “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上中下 ”来记。 ( 3)本题主要考查孟子所属的思想流派。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主要思想主张有:笼统反对一切战争;要求统治者 “仁政 ”治国,轻徭薄赋;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使自然资源能够持续利用。 ( 4)本题主要考查比较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战国时期最受各国国君欢迎的应该是法家思想。因为战国时期,我国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各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不断,各国都想兼并他国,统一全国,而法家主张改革和法治,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适合当时时代发展的需要。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春秋 战国的纷争;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