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九年级10月调研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刘芸 文档编号:299237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九年级10月调研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5届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九年级10月调研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5届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九年级10月调研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5届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九年级10月调研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5届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九年级10月调研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届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九年级 10月调研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用排水法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好,取出正放在桌面上 B用试管夹夹持试管给试管里液体加热时,不要移动试管,防液体溅出 C制作过滤器修剪滤纸时,使滤纸边缘高于漏斗边缘 D用蒸发皿蒸发溶液时,待接近蒸干时就可停止加热 答案: AD 试题分析: A、用排水法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好取出,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要正放在桌面上,故 A正确; B、给试管内液体加热需要预热,必须移动试管,故 B错; C、过滤操作中的二低:滤液低于滤纸边缘,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故 C错;

2、 D、用蒸发皿蒸发溶液时,待接近蒸干时就可停止加热,故 D正确;故选 AD 考点:基本操作 NO是大气污染物,但少量 NO在人体内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实验室收集 NO只能用排水法。对 NO的猜想或评价正确的是 A可能易溶于水 B可能易与氧气反应 C可能与水反应 D有害无利 答案: B 试题分析: A、能用排水法收集说明这种气体难溶于水,故 A错误; B、只能用排气法收集说明这种气体可能极易与氧气反应 B正确; C、只能用排水法收集说明不宜与水反应 C错误; D、少量 NO在人体内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故 D错误;故选 B 考点:气体的性质 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时,误将药品和砝

3、码位置放颠倒了,待平衡时,称得药品质量读数为 10.5g(1g以下用游码 ),则药品实际质量为 A 9g B 9.5g C 8g D 8.5g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用托盘天平称量 9.5g药品,可知砝码质量为 9g,游码质量为 0.5g,再根据左盘的质量 =右盘的质量 +游码的质量即 9g=药 品质量 +0.5g,所以药品实际质量 =9g-0.5g=8.5g故选 B 考点:天平的使用 实验室通常用 带火星的木条 燃着的木条 澄清石灰水 紫色石蕊试液等实验用品来区别不同的气体。现要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可采用上述方法中的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要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用带火星

4、的木条,能使木条复燃的是氧气,不能复燃的是二氧化碳;可以用燃着的木条,能使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熄灭的是二氧化碳;可以用澄清石灰水,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无变化的是氧气;可以用紫色石蕊溶液,能使石蕊由紫色变红色的是二氧化碳,无变化的是氧气;所以用上述方法中的 ;故选择 D 考点: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鉴别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某同学操作如下: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 30mL,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 20mL。则取出液体的实际体积为 A 10mL B大于 10mL C小于 10mL D无法判断 答案: C 试题分析:俯视液体,看到的读数偏大,但量取的实际体积正好偏小,由

5、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 30mL,实际比 30mL小;仰视液体,看到的读数偏小,但量取的实际液体偏大,仰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 20mL,实际大于 20mL,所以取出液体的体积小于 10mL故选: C 考点:量筒的使用 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A用燃烧的木条区分氮气和氧气 B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别氧气和氮气 C通过观察颜色区别粉末状的二氧化锰和氧化铜 D用加肥皂水或通入二氧化碳的方法都可区分澄清石灰水和水 答案: AD 试题分析: A用燃烧的木条区分氮气和氧气可行,因为氮气不具有助燃性木条熄灭,而氧气有助燃性木条燃烧得更旺; B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别氧气和氮气是错误的叙述,二者都没有气味; C

6、通过观察颜色区别粉末状的二氧化锰和氧化铜是错误的叙述,二者都是黑色的粉末; D用加肥皂水或通入二氧化碳的方法都可区分澄清石灰水和水是可行的方案,故选择 AD 考点:方案评价 下列物质的用途既利用了其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化学性质的是 A二氧化碳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C氧气用于医疗上抢救病人 D氦气代替氢气用于填充气球 答案: BD 试题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A二氧化碳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利用化学性质; B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且二氧化碳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既

7、利用了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化学性质; C氧气用于医疗上抢救病人氧气供人呼吸,是氧气的氧化性,属于化学性质; D氦气代替氢气用于填充气球利用密度比空气小,且化学性 质稳定所以既利用了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化学性质;故选择 BD 考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判定 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下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向外拉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注射器内有液体 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答案: D 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装置,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可用来观

8、察是否已有氧气输出 B a导管连接病人 C 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D该装置不可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率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根据冒出气泡的快慢可以判断该装置输出氧气的速度正确;、 B、导管 a应该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错误; C、导管 B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时,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会使水从试剂瓶中排出错误; D、该装置可用来判断输出氧气的速度,但是不能调节输出氧气的速度,调节输出氧气的速度时要通过阀门错误故选 A 考点:多功能瓶 当打开一个装有液态空气的容器盖,并将一根燃着的木条置于容器口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 A燃着的木条火焰熄灭 B燃着的木条燃烧得更旺 C木条先燃烧得更旺,后熄灭 D木

9、条无明显变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可燃物 氧气或空气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液态空气的容器盖打开时,因为空气中氮气的沸点最低,首先蒸发出来,随后才是氧气,因为氮气不助燃;隔绝了氧气,因此将一根燃着的木条置于容器口的上方时首先遇到氮气因为缺氧熄灭;故选 A 考点:燃烧与灭火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反应既是化合反应,也是氧化反应 C使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不能增加双氧水分解放出氧气的总量 D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

10、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是正确的叙述; B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反应既是化合反应,也是氧化反应,根据定义知道是正确的叙述; C使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不能增加双氧水分解放出氧气的总量,根据催化剂的概念只是正确的叙述; D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是错误的叙述,氧气不易溶于水;故选择 D 考点:电解水 的实验、催化剂、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定义、氧气的性质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A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五颜六色的光 B氧气用于炼钢 C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 D二氧化碳用于温室肥料 答案: A 试题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

11、出来的性质 , A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五颜六色的光是利用其物理性质,在通电的情况下显示不同颜色的光; B氧气用于炼钢是利用氧气的化学性质助燃性; C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是利用氮气的化学性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D二氧化碳用于温室肥料是利用化学性质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故选择 A 考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判定 下列有关仪器图示与名称吻合的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选项仪器的名称叫集气瓶; B选项仪器的名称叫燃烧匙; C选项仪器的名称叫分液漏斗; D选项的名称为坩埚钳是正确的;故选择 D 考点:常见仪器的名称 有六种物质: 汽车排放的尾气 煤燃烧产生的烟尘 化工厂排放出的废气 江河湖泊蒸发出的

12、水蒸气 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 人呼出的气体。其中能严重 污染空气,对人类造成较大危害的物质有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汽车排气形成的烟雾中含有烟尘和有害气体; 煤燃烧产生的烟是可吸入颗粒物 石油化工厂排出的废气含有有毒物; 空气中的水蒸气对人体无害;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是氧气,对人体无害; 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对人体无害故选 C 考点:空气污染物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闻气体气味 C倾倒液体 D移开蒸发皿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选项点燃酒精灯应该用火柴; B选项闻气体的气味用手在瓶口轻轻的煽动是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是正确的操作; C选项倾倒液体时,

13、瓶塞要倒放与试验台; D选项移走蒸发皿时要用坩埚钳;故选择 B 考点:基本操作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 B二氧化碳是引发酸雨的 “罪魁 ” C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D二氧化碳有毒,不能制作酸饮料 答案: A 试题分析:固态的二氧化碳称为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A正确;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而引发酸雨 “罪魁 ”是二氧化硫, B错误;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错误;二氧化碳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引发酸雨的是二氧化硫, D错误。故选 A。 考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

14、量白雾 B氧化反应总会发光发热 C细铁丝伸入氧气瓶中火星四射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是错误的叙述,产生大量的白烟; B氧化反应总会发光发热是错误的叙述,缓慢氧化既不出现这样的现象; C细铁丝伸入氧气瓶中火星四射是错 误的叙述,应该为点燃的铁丝伸进氧气中火星四射;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是正确的叙述;故选择 D 考点:燃烧现象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主要有以下步骤: 将药品装入试管,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后,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给试管加热, 将装置固定在

15、铁架台上; 熄灭酒精灯; 收集气体; 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口诀: “组、检、装、夹、点、收、移、熄 “,可知正确的顺序应是: 故选 B 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及操作 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石灰石、四氧化三铁 B表面生锈的铁钉、高锰酸钾加热后的混合物 C水和冰相混合物、雪碧 D液氧、水银 答案: C 试题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祖成的,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二者的本质区别是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 A石灰石、四氧化三铁,前为混合物后为纯净物; B表面生锈的铁钉、高锰酸钾加热后的混合物都属于

16、混合物; C水和冰相混合物、雪碧前为纯净物后为混合物; D液氧、水银 都属于纯净物;故选择 C 考点: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定 填空题 ( 15分)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 1)标号 、 的仪器名称: , 。 ( 2)实验室选用 A、 D 装置制取 O2,若反应物为一种固体物质,则试管口需 ,在气体收集完毕后,应先 (填 “从水中取出导气管 ”或 “熄灭酒精灯 ”)。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是 ( 3)实验发现,浓度较高的氧气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现用一集气瓶(容积为 250ml)收集一瓶体积分数是 80的氧气,则该集气瓶预先应装 mL的水(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以五分之一计算)。 ( 4)实验室可用

17、 (NH4)2SO4固体和熟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 NH3,应选择发生装置为 (选填序号)。若用下图 装置来收集氨气,试推测氨气的两点性质: a ; b 。倒置漏斗的作用是 。 ( 5)选择发生装置 B和收集装置 (选填序号)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 CO2,若将发生装置由 B改为 F,其优点是 。用上图 来测定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_,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_ _(有或无)影响。 ( 6)上图 装置中药品 x为双氧水、 y为二氧化锰,可用于制取并收集氧气,在不改变装置 A的仪器为前提位置的前提下,具体的做法是 。 答案:( 1) 铁架台 长颈漏斗 ( 2)放一

18、团棉花 从水槽中取出导管 高锰酸钾 锰酸钾 +二氧化锰 +氧气( 3) 31.3mL 或 31.25 mL( 4) A 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氨气易溶于水 防止倒吸( 5) C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或防止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没有( 6)将集气瓶装满水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标号 、 的仪器名称: 铁架台; 长颈漏斗;( 2)实验室选用 A、 D装置制取 O2,若反应物为一种固体物质,则试管口需放一团棉花,在气体收集完毕后,应先从水中取出导气管。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是高锰酸钾 锰酸钾 +二氧化锰 +氧气;( 3)实验发现,浓度较高的氧气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现用一

19、集气瓶(容积为 250ml)收集一瓶体积分数是 80的氧气,则该集气瓶预先应装水的体积为:设通入氧气后在集气瓶中预先放水的体积为 x, =80%;解得 x=31.25Ml;( 4)因为固体加热反应制取气体,故应选择 A,用下图 装置来收集氨气,氨气的两点性质氨气 的密度比空气小; 氨气易溶于水,倒置漏斗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5)选择发生装置 B和收集装置 C,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 CO2,若将发生装置由 B改为 F,其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用上图 来测定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或防止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20、 6)上图 III装置中药品 x为双氧水、 y为二氧化锰,可用于制取并收集氧气,在不改变装置 A的仪器为前提位置的前提下,具体的做法是将集气瓶装满水,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不加入水收集不到氧气。 考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 4分)小华同学设计如下方案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选用实际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为反应容器,将一定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 60mL 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下图的实验装置。 假设此实验能够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 20

21、mL刻度处推至 15mL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 20mL刻度处,则说明 _; ( 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注射器最终停留在 _mL处; ( 3)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注射器最终停留在 _mL处; ( 4)小华在按设想进行实验过程中,测得氧气体积分数偏小,原因可能是_(答一条即可)。 答案:( 1)装置气密性好 ( 2)针筒活塞向前移动到 12mL处( 3)针筒活塞向前移动到 8mL处 ( 4)红磷量不足或装置气密性不好或未冷却到室温就读数 试题分析:( 1)实验前,打开

22、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 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 20mL刻度处,则说明整个装置都不漏气;( 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这时白磷燃烧消耗掉的只是试管内的氧气为 40mL1/5=8mL,所以活塞应停在 20mL-8mL=12mL的刻度处;( 3)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白磷实际消耗掉的是试管40mL和注射器内 20mL的氧气为( 40mL+20mL) 1/5=12mL,所以活塞应停在20mL-12mL=8mL的刻度处;( 4)小华在 按设想进行实验过程中,测得氧气体积分数偏小,原因可能是红磷量不足或装置气密性不好或未冷却到室温就读数

23、 考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 4分)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放置时间久了,在试剂瓶内壁会形成一层白色固体,其形成原理是 (用化学文字表达式表示,下同); 清洗时,应先用 洗,再用 洗,化学反应原理是 。 答案:二氧化碳 +氢氧化钙 碳酸钙 +水 稀盐酸 水 碳酸钙 +盐酸 氯化钙 +二氧化碳 +水 试题分析: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放置时间久了,在试剂瓶内壁会形成一层白色固体,其形成原理是二氧化碳 +氢氧化钙 碳酸钙 +水,因为碳酸 钙能与酸反应转化为可溶性的盐,故清洗时,应先用稀盐酸清洗,再用水洗,其原理为碳酸钙 +盐酸 氯化钙 +二氧化碳 +水。 考点:二氧化碳的性质、碳酸钙的性质 ( 5分)某同

24、学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试验时,他把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一端系在一根铁丝上,另一端系上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后迅速把铁丝连同火柴一起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下部,但不见铁丝燃烧,反复实验均未成功。你认为该同学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 1) ;( 2) ;若改进后,实验取得了成功,可看到的现象是 、 (至少写 2点);若在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底被炸裂了,原因可能是 。 答 案:( 1)铁丝表面铁锈为擦净 ( 2)铁丝预热不够 或氧气纯度不够获预热后铁丝深入氧气瓶速度太快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任意两点即可) 没有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铺细沙(答一点即可) 试题分析:某同学在做铁在氧气中

25、燃烧的实验时,不见铁丝燃烧,失败的原因可能有:铁丝已经生锈,铁锈不与氧气反应、收集到的氧气不纯等;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为: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集气瓶中细沙的作用是:防止燃烧生成的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 考点: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 ( 2分)如果把自然界里溶解于水的气体也算在内,则自然界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 21,氮气体积分数小于 78 ,,此现象说明 ;相同条件下,氧气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则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 (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或无法确定) 21。 答案: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性比氮气大(意同即可) 大于 试题分析:如果把自然界里溶解于水的气体也算在内,

26、则自然界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 21,氮气体积分数小于 78 ,,此现象说明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性比氮气大;相同条件下,氧气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则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大于21。 考点:氧气和氮气的性质比较 ( 4分)在潜水艇里有以下几种制氧方式可供选择: 加热高锰酸钾; 电解水; 过氧化钠固体常温下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 1)写出化学反应 的文字表达式 ( 2)你认为最适合在潜水艇内制氧气的方法是 (填序号),与其它两种方法相比,这种方法的两条主要优点是: ; 。 答案:( 1)二氧化碳 +过氧化钠 碳酸钠 +氧气( 2) 不需要加热、通电 或不需要消耗其它能量 消除了人呼吸过程中产生的

27、二氧化碳(意同即可) 试题分析:( 1)化学反应 的文字表达式为二氧化碳 +过氧化钠 碳酸钠 +氧气,( 2)最适合在潜水艇内制氧气的方法是 ,原因是 不需要加热、通电 或不需要消耗其它能量 ; 消除了人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 考点:氧气的制取、实验方案的评价 ( 6 分)现有下列仪器: a.量筒, b.玻璃棒, c.药匙, d.托盘天平, e.酒精灯,f.胶头滴管。请用序号填空: ( 1)可用于称量固体药品的是 ; ( 2)可用于取用固体药品的是 ; ( 3)可用于量取液体体积的是 ; ( 4)可用于搅拌液体的是 ; ( 5)可用于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的是 ; ( 6)可用于加热的是 。

28、答案:( 1) d ( 2) c ( 3) a ( 4) b ( 5) f ( 6) e 试题分析:( 1)托盘天平用于固体药品的称量,要遵循 “左物右码 ”的原则;( 2)药匙用于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 3)量筒用于量取一定量液体的体积;( 4)在蒸发实验中和溶解实验中可用于搅拌液体;( 5)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6)酒精灯用于给物质加热故答案:为: d、 c、 a、 b、 f、 e 考点:仪器的名称及使用 ( 6分)通常情况下,空气中各种成分的体积分数是相对稳定的,氮气的体积分数为 _ ,氧气约占空气的 21,稀有气体占空气的 ,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 0.03

29、。(填气体名称) 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一种成分?,(用化学式填空) ( 1)小白鼠放在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 ; ( 2)石灰水长期露置于空气中表面有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 ; ( 3)薯片露置于空气中逐渐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 ; ( 4)豆科植物通过根部的根瘤菌可自己制造氮肥,说明空气中含有 ; 答案: 0.94 ( 1) O2 ( 2) CO2 ( 3) H2O ( 4) N2 试题分析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氮气 78%、氧气 21%、稀有气体 0.94%、二氧化碳 0.03%、水蒸气和杂质 0.03%;( 1)小白鼠放在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

30、说明空气中含有,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 2)澄清石灰水长期露置空气中,表面出现一层白膜,要知道白膜是碳酸钙,是氢氧化钙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所以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3)薯片露置于空气中逐渐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4)豆科植物通过根部的根瘤菌可自己制造氮肥,说明空气中含有,说明空气中含有氮气。 考点:空气中各气体的的含量 下列描述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 、 酒精燃烧 B食物腐 烂 、 水分蒸发 C铁铸成锅 、 蜡烛燃烧 D滴水成冰 、 干冰升华 答案: B 试题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

31、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A、汽油挥发,是间隔大小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等属于化学变化 B、食物腐烂生成了恶臭的气体等,属于化学变化;水的蒸发是间隔大小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C、铁铸成锅只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 D、滴水成冰物质因为间隔改变而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 变化,水变成水蒸气,是间隔变大的结果,属于物理变化故选 B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断 探究题 ( 6分)( 1)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酒精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点 燃酒精灯,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漏斗,将导气管插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内,观察到漏斗内有水珠

32、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综合分析,酒精中一定含有 元素和 元素。 ( 2)该同学同时发现酒精与蜡烛一样,燃烧时都有明亮的红黄色火焰,他联想到铁在氧气中燃烧、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却没有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 :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玻璃导管一端伸入焰心,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导管口有 “白烟 ”产生,点燃 “白烟 ”,也有火焰产生(如右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 (填 “固态 ”或 “气态 ”)石蜡燃烧形成的。 探究 :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 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 石蜡 50 70 300 550 约 600

33、铁 1535 2750 约 1800 钠 97.8 883 约 1400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 (填 “熔点 ”或 “沸点 ”)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 (填 “有 ”或 “没有 ”)火焰产生。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但生活中木炭燃烧时会产生火焰,其原因可能是 。 答案:( 1)碳元素和氢元素 ( 2) 气态 沸点 有 木炭燃烧过程中生成了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产生了火焰。 试题分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酒精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 2) :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气体石蜡燃烧形成的; 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

34、在燃烧时,有火焰产生。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没 有火焰,但生活中木炭燃烧时会产生火焰,其原因可能是木炭燃烧过程中生成了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产生了火焰。 考点:物质的成分、燃烧因素 推断题 ( 8分)现有下列物质转化关系图,黑色固体 B在反应 、 中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 J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J物质也不稳定,易分解生成物质I和 G。请据此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反应 , 反应 , 反应 。 ( 2)操作 的名称叫 。 ( 3)残留固体 D经溶解、过滤、 、烘干后可获得物质 B,物质 B在反应 、 中起 作用;在溶解、过滤中都 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

35、、 。 答案: 加热 ( 1)氯酸钾 氯化钾 +氧气 过氧化氢 水 +氧气 二氧化碳+水 碳酸( 2)过滤 ( 3)洗涤 催化 搅拌,速溶解 引流 试题分析:根据题中的叙述可知 A为氯酸钾、 B为二氧化锰、 C为双氧水; E为氧气、 H为碳 I为二氧化碳, G为水,操作 因为是固液分离,故为过滤;( 1)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反应 氯酸钾 氯化钾 +氧气;反应 过氧化氢 水 +氧气;反应 二氧化碳 +水 碳酸;( 2)操作 的名称叫过滤;( 3)残留固体 D经溶解、过滤、洗涤、烘干后可获得物质 B,物质 B在反应 、 中起催化作用;在溶解、过滤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搅拌,速溶解 引流 考点:物质的推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