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23碱和碱的化学性质(带解析).doc

上传人:appealoxygen216 文档编号:299289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8.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23碱和碱的化学性质(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5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23碱和碱的化学性质(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5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23碱和碱的化学性质(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5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23碱和碱的化学性质(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5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23碱和碱的化学性质(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 23碱和碱的化学性质(带解析) 选择题 ( 2009 赤峰)向装有一定量 Ba(OH)2溶液的小烧杯中,不断慢慢滴入稀H2SO4至过量,有关溶液 pH和滴入稀 H2SO4体积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 答案: D ( 2009 绵阳)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化学问题。试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判断,下列 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用苛性钠稀溶液除去炉具上的油污 用硫酸制作汽车蓄电池 用生石灰降低土壤碱性 用多喝食醋的方法缓解胃酸过多 A B C D 答案: A ( 2009 连云港)将下列物质同时加入到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2、( ) A CaCl2HCl NaNO3 B KOHHCl (NH4)2SO4 C K2CO3 Ba(NO3)2NaOH D FeCl3NaClKNO3 答案: A ( 2009 南京)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H+、 C1 、 OH B H+、 SO42 、 HCO3 ; C Ba2+、 H+、 SO42 D Cu2+、 C1 、 NO3 答案: D (2008 眉山 )下图所示的图象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 ) A向 PH=3的溶液中加水 B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与锌粒反应 C向 H2SO4和 CuSO4混合溶液中加 NaOH溶液 D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答案: C (

3、2009 杭州)生活中常有发生亚硝酸钠中毒事件的报道,这是因为亚硝酸钠外观酷似食盐且有咸味;工业用盐中常混有亚硝酸钠,有关氯化钠和亚硝酸钠的部分资料如下表: 如要检验食盐中有无亚硝酸钠,下列判定方法错误的是( ) A在食盐中加人盐酸,观察有无红棕色气体放出 B蒸干 100克 100 食盐饱和溶液,称量溶质的质量是不是 39. 12克 C用 pH试纸测定食盐溶液的酸碱性 D把食盐加热到 3200C以上观察有无刺激性气体放出 答案: A ( 2009 重庆模拟)镧 (La)是一种活动性比锌更强的元素,它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La2O3, La(OH)3是不溶于水的碱,而 LaCl3、 La(NO3)

4、3都可溶于水。由此判断下列几组物质,不能直接反应制取 LaCl3的是( ) A La2O3和 HCl B La(OH)3和 HCl C NaCl 和 La(OH)3 D La 和 HCl 答案: C ( 2009 眉山)下列离子能在 PH = 12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SO42-、 NO3-、 K+、 H+ B Na+、 Cl-、 OH-、 Al3+ C Cl-、 NO3-、 K+、 Na+ D Ag+、 Cl-、 CO32-、 K+ 答案: C ( 2009 泰州)不用其他试剂,可以鉴别石蕊、盐酸、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碳酸钠五种溶液,第二个被鉴别出来的物质是( ) A盐酸 B氢氧

5、化钙 C氢氧化钠 D碳酸钠 答案: A ( 2009 宜宾)已知氢氧化锂( LiOH)可溶于水,其化学性质与氢氧化钠相似。下列对氢氧化锂的化学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B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C能与稀硫酸反应 D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答案: D (2008,南昌 )向装有 50g稀硫酸的小烧杯中,不断慢慢滴加 10的 Ba(OH)2溶液至过量。有关量的变化情况见下图 (横坐标表示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纵坐标表示小烧杯中量的变化 )。其中肯定不正确的是 ( ) 答案: B ( 2009 广州)下列实验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滴入氯化钡溶液中 B稀盐酸滴入硫酸

6、钠溶液中 C硝酸银溶液滴入氯化钠溶液中 D硫酸钠溶液滴入碳酸钡中 答案: C (2008,揭阳 )某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 B、 C、 D、 答案: D ( 2009 佛山)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见下图。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 ) 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 pH=7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酸与碱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该微观图还可说明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答案: D ( 2009 汕头)下列图象关系合理的是( ) 答案: B 填空题 (2008 重庆市 )皮蛋是我国传统风

7、味食品,制作皮蛋的方法有多种,一种制作含锌皮蛋的方法是把鸭蛋放在培养液中浸泡,培养液由水、食盐、氢氧化钠、少量硫酸锌等物质配制而成。 (1)取少量培养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后变红,则培养液的 pH 7(填 “”或 “=”) (2)在 (1)的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硫酸,红色褪去,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3) 在 (2)所得的溶液中加入一种盐溶液产生了沉淀,该盐可能是 ( ) A BaCl2 B CuSO4 C AgNO3 D KNO3 答案: (1) (2) 2NaOH+H2SO4=Na2SO4+2H2O (3)AC (2008 黄石 )许多植物的果实和花瓣中含有色素。现提取几种植物的果

8、实或花瓣的汁液,用稀酸、稀碱和水逐一检验,现象记录如下表。 植物的汁液 在酸性溶液中 在水中 在碱性溶液中 牵牛花 红色 紫色 蓝色 万寿菊 黄色 黄色 黄色 胡萝卜 橙色 橙色 橙色 玫瑰 浅红色 浅红色 绿色 (1)上述植物的汁液不能用来区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是 、 。 (填植物的名称 ) (2)手工制作一朵纸玫瑰花,用 pH=12的某种溶液浸泡后晾干,用所提取的玫瑰的汁液均匀的涂在纸玫瑰花上,纸花会变成 色。 (3)与实验中常用的指示剂石蕊的变色原理相似的是 。 (填植物的名称 ) 答案:( 1)万寿菊 胡萝卜 ( 2)绿色 ( 3)牵牛花 简答题 ( 2009 泰安)如图所示,某同

9、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她从烧杯中取了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 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 她得出 “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 ”的结论。 (1)你认为她得出的结论是 的 (填 “正确 ”或 “错误 ”),理由是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 请填写下表: 答案: (1)错误 如果盐酸滴加过量,滴入酚酞试液也不 变色 ( 2) 取样,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试液变红 盐酸过量 取样漓加紫色石蕊试洼 试液不变红 恰好中和 取

10、样滴加碳酸蚋溶液 有气泡产生 盐酸过量 取样滴加碳酸钠溶液 无气泡产生 恰好中和 取样加入辞牲等活泼金属 有气泡产生 盐酸过量 取样加入饽枉等活泼金属 无气泡产生 恰好中和 (以上方法任写一种即可 ) (2008,广州 )生石灰是白色的块状物,应用广泛。 ( 1)生石灰的主要成分为 (填化学式)。在食品包装中,常用生石灰作干燥剂,其干燥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在使用时,是用纸袋装着生石 灰放入食品包装盒中,如果用塑料袋装生石灰就起不到干燥的作用,原因是 ( 2)在农村,生石灰常用于畜禽栏舍的消毒。畜禽出栏后,将生石灰用水调成20%的石灰乳,涂刷墙面和地面。某农户误将生石灰直接撒在猪圈中消

11、毒,一段时间后发现猪的蹄部干燥开裂,有的甚至出现灼伤、溃疡,原因是 ( 3)上述用于消毒的浆状物要现配现用,放置过久就没有消毒的作用了,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 1) CaO CaO+H2O=Ca(OH)2 水不能进入 ( 2)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 Ca(OH)2 有强腐蚀性 ( 3) Ca(OH)2 +CO2=CaCO3+H2O 探究题 ( 2009 哈尔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以 “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否发生反应 ”为课题进行了科学探究。 同学们在烧杯中加入 10mL稀硫酸。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接着分两次向烧杯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第一次滴加几滴氢氧化钠溶液后,不断搅拌,第二次

12、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则第一次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中溶质 (不考虑酚酞 )的质量变化情况是 _:第二次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_。 由上述实验同学们得出了稀硫酸与氢氧 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的结论。 提出问题 是否可以用其他试剂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呢 甲组实验 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现象:向 a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几滴硫酸铜溶液时出现蓝色沉淀。 结论:用硫酸铜溶液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 乙组实验 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现象:向 b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几滴氯化钡溶液时出现白色沉淀。 结论:用氯化钡溶液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 交流评价 请你评价甲、乙两组同学由实验现象获得的结论是 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正确或错误 理 由 甲组 乙组 答案:硫酸减少,硫酸钠增多 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正确或错误 理 由 甲组 正确 a试管中出现蓝色的 Cu(OH) 2沉淀,可知溶液中无稀硫酸,说明 H2SO4与 NaOH反应已被耗尽,所以甲正确。 乙组 错误 H2SO4和 Na2SO4与 BaCl2反应均能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说明 H2SO4与 NaOH反应,所以乙组不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