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五 探究题(三).doc

上传人:ownview251 文档编号:301007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93.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五 探究题(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0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五 探究题(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0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五 探究题(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0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五 探究题(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0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五 探究题(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五 探究题(三) 简答题 ( 10 张家界 25)、化学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它与人文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请你说出以下俗语所蕴含的化学知识。 ( 1)真金不怕火炼 。 ( 2)墙内开花墙外香 。 ( 3)水火不相容 。 答案:( 1)金单质高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 3)水可以灭火 探究题 .(10扬州 27). (15分)叠氮化钠 (NaN3)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某兴趣小组对其进行下列研究 【应用研究】 (1)汽车经撞击后, 30毫秒内引发 NaN3,迅速分解为 Na、 N2,反应方程式为_。 【制备研究】

2、 (2)将金属钠与液态氨反应得 NaNH2,再将 NaNH2与 N2O反应可生成 NaN3、NaOH和气体 X,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NH3 N2O = NaN3 NaOH X,实验室检验 X气体使用的试纸是湿润 _。 【 Na2CO3质量分数测定】 工业级 NaN3中常含有少量的 Na2CO3,为测定样品中 Na2CO3的质量分数设计如图 装置(已知 H2SO4溶液与 NaN3,反应不生成气体)。 (3)装置 A的作用是 _。设计的实验步骤为: 精确称量样品,检查装置气密性; 打开弹簧夹,鼓入空气,称量装置 C; 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 再打开弹簧夹, _; 再次称量装置 C。

3、计算碳酸钠含量至少需要测定 _(填数字)个数据。根据制备反应,分析工业级 NaN3中含有Na2CO3的可能原因 _。 【 NaN3纯度测定】精确称量 0.140 g NaN3样品,设计如图装置,测定其纯度。已知 (NaN3中的 N全部转化为 N2,其他产物略),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 (4)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好装置,从水 准瓶注水,量气管中液面与右边液面形成高度差,做好标记,一段时间后,两边高度差 _(填 “变大 ”、“变小 ”或 “不变 ”),说明气密性良好。 (5)使小试管中的 NaN3样品与 M溶液接触的操作是 _。 (6)使用冷水冷凝的目的是 _。反应前应将液面调节到量气管的

4、“0”刻度,并使两边液面相平,反应后读数时,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_。 (7)常温下测得量气管读数为 67.2 mL(N2的密度为 1.25 g/L),则实验中选用的量气管规格合适的是 _(填字母序号)。 A. 100 mL B. 1 L C. 2 L (8)计算 NaN3样品的纯度(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1) 2NaN3 2Na+3N2 ( 2)石蕊试纸 (3)除去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缓缓鼓入空气 3 氢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 4)不变( 5)倾斜锥形瓶,使样品与 M溶液接触( 6)使水蒸气液化 调节两边液面平衡( 7)A( 8) 92.9% 解: m( N2) =67.2ml

5、10-3L/ml1.25g/ml=0.084g 设样品中 NaN2质量为 x 2 NaN2-3N2 130 84 X 0.084 130:84=x:0.084g x=0.13g NaN2%=0.13g/0.140g100%=92.9% ( 10陕西 22) (化学方程式 2分,其余每空 l分,共 7分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包久置的生石灰 (CaO)干燥剂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们对这包干燥剂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这包干燥剂是否变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全部是 CaO; 猜想二:是 CaO和 Ca(OH)2的混合物; 猜想三:全部是 Ca(OH)2; 猜想四:是 Ca(OH)2

6、和 CaCO3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1)取部分该干燥剂于试管中 ,加水后无放热现象,说明这包干燥剂中不含 。 (2)继续向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出现,说明这包干燥剂中含有_。 (3)为了进一步确定这包干燥剂中有无其他成分,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方案。 另取部分干燥剂于烧杯中,加水并搅拌,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于 3支试管中。请你参与实验,并填写表中的空白: 写出方案二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得出猜想 成立。 【拓展迁移】小组同学反思了生石灰干燥剂变质的原因,认识到实验室保存氧化钙应注 意 。 答案:【实验探究】 (1) CaO或氧化钙 (2) CaCO3或

7、碳酸钙 (3) Ca(OH)2+CO2=CaCO3+H2O(无 “”符号扣 1分,化学式错误扣 2分 ) 【实验结论】四 【拓展迁移】密封保存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 ( 10南京市 27)( l1 分)一碳化学是以分子中只含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如 CO、 CH4等 )为原料来合成一系列化工原料和燃料的化学, (1)工业上用天然气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得到 CO和 H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得到的 CO和 H2的混合气被称为合成气,合成气在工业上可用于合成一系列化工原料和新型燃料,还可用于冶炼某些金属。 (2)某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模拟了合成气的制备,并设计实验验证合成气的还

8、原性。 I用甲烷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得到合成气根据 (1)中所写的化学方程式合成气中 CO和 H2的质量比为 。 用合成气还原足量氧化铜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设计买验步骤 连接好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装入药品,通人一段时间合成气。 分别称量装置 D、 E的质量。 缓缓通入合成气,加热装置 C,使其充分反应。 停止 加热,继续通入合成气至恢复到室温。 再次分别称量装置 D、 E的质量。 完善实验设计 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装置 E后还应添加一个酒精灯,并在实验步骤 (填实验步骤的序号 )中点燃 (点燃前应对气体验纯 )。 进行实验 该小组的同学按上述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了实验现象和数据: 装置

9、 C中出现 色物质。 称量数据如右表所示。 现象分析和数据处理 甲同学根据装置 C中的现象,认为是合成气中的 CO和 H2还原了 CuO。 乙同学通过对上表数据的分析,推测除了 CO和 H2以外,制得的合成气中可能还有未反应 的 CH4,且 CH4也还原了 CuO。试通过计算说明他的推测依据。 丙同学提出,实验步骤 中通入的气体会带走装置 E中的部分水蒸气,使实验产生误差。你认为该误差对乙同学的推测结果是否有影响 (选填 “是 ”或 “否 ”,并说明理由 )。 拓展探究 该小组同学对于 CH4是否真的能够还原氧化铜提出了质疑并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甲烷具有还原性,可以还原氧化铜,生成 CO2和

10、 H2O; 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成蓝色。 实验设计:该小组同学拟用纯净的甲烷气体和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上图装置 F中盛放的试剂名称是 。 上图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 (填字母,且每套装置限用一次 )。 实验反思 除了可能是 CH4也还原了 CuO外,出现上表数据关系还可能是因为 (写出一个原因,并说明理由 )。 答案: 本譬共 11分 第 (2)题中 现象分析和数据处理 小题 3分,其余每空 1分 (1)CH4+H2O=CO+3H2 (2)I 14: 3 完善实验设计 进行实验 红 现象分析和数据处理 如果只有 CO和 H。还原足量 CuO,合成气中 CO与 H2的分子个数比为 1:3。生成

11、物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2; 1 如果只有 CH4还原足量 CuO,生成物中碳元素与氢元索的质量比为 3:1 现测得 CO2的质量: 201 5g-198 2g=3 3g H20的质量: 896 0g一292 4g=3 6g 生成物中碳元索与氢元索的质量比: (3 3g ): (3 6g )=9: 4 9; 4介于 2: 1和 3: 1之间 由此可推测出,除了 CO和 H2以外,制得的合成气中可能还有来反应的 CH4,且 CH4也还原了 CuO。 (合理过程均给分 ) 否。因为带走水蒸气会使测得的 CO2质量偏低 而实际测得的生成物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已经大于 2 : 1,所以对推测结果

12、无影响。 (合理叙述均给分) 拓展探究 澄清石灰水 HGFI 实验反思 因为根据测得数据计算,生成物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太置 2: 1,所以可能是合成气中参与反应的 CO与 H2的分子个数比大于 1: 3(或 H2未完全参加反应、 生成的水未被完全吸收等 ) (合理答案:均给分 ) 。 ( 10宁夏 20)据中广网 2010年 5月 3日报道:中卫市孟家湾路段一辆汽车满载的浓硫酸发生严重泄漏。浓硫酸沿公路流淌,并向路基两边蔓延。消防官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用沙土封堵,控制浓硫酸进一步蔓延,同时设法封堵泄漏点,并对路面 上的浓硫酸进行稀释和清除。 看到这则新闻,学校的化学活动小组开展了一次关于浓硫

13、酸腐蚀性及事故处理的研讨活动。请你也参与其中积极探究,并将活动记录补充完整。 (一)浓硫酸的腐蚀性实验探究 【实验用品】浓硫酸、小木条、玻璃片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应十分小心 (二)对浓硫酸泄漏事故处理的讨论 ( 1)小明同学认为,如果仅用水稀释,并不能消除事故所造成的污染。因为从溶液的角度看,在稀释过程中溶质的 没变,仅仅是 变小了。 小敏同学受到启发,制订了如下方案: 采取措施 依据原理 效果评价 反应类型 向硫酸所流经范围抛撒大量氢氧化钠小颗粒 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 将硫酸转化为无害物质,可消除污染 【思维拓展】写出小敏所依据原理的化学方程式 。 小聪同学

14、认为,小敏同学的方案虽然有效,但有一个缺陷:如果用量把握不准又可能引发新的污染,因为 。 ( 2)请你参照小敏的设计方案,结合小聪的看法,也设计一个方案。 采取措施 依据原理 效果评价 将硫酸转化为无害物质,可消除污染 答案:(一)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在小木条上蘸少量浓硫酸,放在玻璃片上观察( 1分) 小木条变黑(或碳化) ( 1分) (二)( 1)质量( 1分);质量分数( 1分); 采取措施 依据原理 效果评价 反应类型 中和反应 或复分解反应( 1分) 2NaOH+H2SO4=Na2SO4+2H2O(2分 );氢氧化钠也有强腐蚀性( 1分); ( 2) 采取措施 依据原理 效果评

15、价 向硫酸所流经范围抛撒大量氢氧化钙粉末( 1分) 硫酸与氢氧化钙反应( 1分) (原理运用正确,符合题意即可得分) ( 10长春中考 20.)如图,在实验台上放置两瓶气体,集气瓶 A盛有 CO2、O2、 H2中的一种,集气瓶 B盛有这三种气体中的另一种。小刚和小强想对瓶中气体进行探究。 ( 1)他们由放置方法判断, A瓶中的气体是 ; ( 2)小刚和小强分别设计如下探究方案,都能确定 B瓶气体是余下两种气体中的哪一种。 小刚的方案: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 B瓶中,观察现象。 按小刚方案实验时,若木条复燃,则 B瓶中的气体是 ; 小强的方案:将一种碱溶液倒入 B 瓶中,振荡,观察溶液是否发生明显变

16、化。 小强所选的碱溶液是 。 答案:( 1) H2或氢气( 2) O2或氧气 Ca(OH)2或 Ba(OH)2 ( 10广安 8)( 12分)不少同学都被蚊虫叮咬过,感觉又痛又痒。同学们从化学课上知道:蚊虫叮咬时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刺激皮肤。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决定对蚁酸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 【查阅资料】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名称叫做甲酸,化学式为 HCOOH;蚁酸在一定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实验探究一】探究蚁酸的酸性。 ( 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_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 ( 2)将锌粒放入盛有蚁酸溶液的试

17、管中,有气泡产生,该气体是_。 【实验探究二】探究蚁酸分解的两种产物。 ( 1)小芳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 _元素,推测出生成物中含有水; ( 2)另一种生成物是气体,小敏提出两种猜想: 猜想 :该气体是 CO2 猜想 :该气体是 _ 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下装置(铁架台已略去),观察现象。 I实验时装置 A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 _(填 “成立 ”或 “不成立 ”); II装置 B中的现象是 _,装置 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讨论交流】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的缺陷是_,处理的方法是_。 【拓展延伸】 ( 1)当你被蚊虫叮咬后,在叮咬处涂抹一些物质可减轻痛痒。下列物质中,你不会选择

18、的物质是 _。 A氨水 B食醋 C肥皂水 D苏打水 ( 2)向某溶液中加入蚁酸有气泡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可能是 _(只写一种)。 答案:( 12分)【实验探究一】( 1)红 ( 2)氢气(或 H2) 【实验探究二】( 1)氢、氧(或 H、 O,只填一种不得分) ( 2) CO(或一氧化碳) I不成立 II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讨论交流】缺少尾气处理装置;点燃尾气(或收集尾气或其它合理答案:) 【拓展延伸】( 1) B ( 2) Na2CO3(或其它可溶性碳酸盐、酸式碳酸盐等) (浙江金华 2 8.)根据下图试验装置中所描述的现象回答问题: 若 E装置中澄清石

19、灰水变浑浊, C、 D装置中无变化,则 A装置中产生的气体为 。若在 A、 B装置间连接装置 F,检验并除去混有的氯化氢杂质气体,则 A装置的导管应与 F装置的导管 (填 “a”或 “b”)连接,此时,装置 F中的试剂是 。 答案: CO2 。 a 、 AgNO3溶液 ( 10江西 28)( 7分)小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整齐摆放的药品中(见右下图),有一试剂瓶的标签破损。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的成分是什么? 【讨 论】根据受损标签及实验室药品分类摆放的原则,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 A酸 B碱 C盐 【猜 想】 可能是 NaOH溶液; 可能是 Na2CO3溶液; 可能是 (任写一种)。 【设计

20、并实验】 (1)小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到湿润的 pH试纸上,测得 pH=10,他判断这是一种碱性溶液。对他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方法正确,结果正确,且结论正确 B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小,但结论正确 C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大,结论不正确 D方法正确,结果正确,但结论不正确 (2)小明认为 它是 NaOH溶液,小俊认为它是 Na2CO3溶液。要进一步确定它的成分,小俊认为只需选择上图已有的试剂就能把它鉴别出来。他们又进行了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取样于试管中 猜想 正确 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讨 论】 A 【猜 想】 (1)B (2)向

21、其中滴入适量的稀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 有气泡产生(或有白色沉淀生成) Na2CO3 + 2HCl= 2NaCl + H2O + CO2 【或 Na2CO3 + Ca(OH)2 = CaCO3 + 2NaOH、 Na2CO3 + BaCl2 = BaCO3 + 2NaCl】 ( 10江西 27) (5分 )小辰和小昕看到一则新闻: 2009年 12月 15日,某市一辆满载电石的货车遇大雨引发熊熊大火。电石遇水为什么会引起火灾?请教老师后获知:电石主要成分为碳化钙( CaC2),它没有可燃性且遇水会产生气体。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以下探究。 【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 实验现象 结论

22、(1) 向盛有一小块电石的试管中,滴入 电石与水反应放热 少量的水,发现有气泡产生,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到 (2)电石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是否具有可燃性? 收集一小试管该气体,点火,观察到有明亮的火焰 该气体具有 性 (3)该气体可能含有碳、氢元素吗? 点燃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内壁出现水雾;然后迅速将烧杯倒置,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该气体 (选填 “一定 ”或 “不一定 ”)含碳、氢元素 【反思】通过上述素材,谈谈你对灭火方法的新认识 。 答案:【实验探究】( 1)电石与水反应放热吗?烫或热 ( 2)可燃 ( 3)一定 【反思】水不一定能用于灭火 ( 10佛山

23、 26)( 7分)氯气( Cl2)是黄绿色气体,水溶液叫氯水。把品红试纸(染有品红的纸)伸入氯水中,品红褪色。 【发现问题】 氯水中的哪些成分能使品红褪色呢? 【查阅资料】 氯气溶于水,部分与水反应,方程式为 Cl2 + H2O = HCl + HClO。其中, HClO的名称叫次氯酸,是一种弱酸,具有强氧化性。 【猜 想】 猜想 1:是氯水中的水使品红褪色的; 猜想 2:是氯水中的 _(填化学式)使品红褪色的; 猜想 3:是氯水中的盐酸使品红褪色的; 猜想 1:是氯水中的次氯酸使品红褪色的。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过程分析 把品红试纸伸入水中 没有褪色 猜想 1不成立 把品红试纸

24、伸入干燥的氯气中 没有褪色 猜想 2不成立 没有褪色 猜想 3不成立 【结 论】 综合分析:氯水中的 (填化学式)使品红褪色,具有漂白作用(能使品红等有色物质褪色)。 【反 思】 ( 1) 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 2)氯水中加入 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化学方程式为 。 ( 3)向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 答案:【猜 想】 Cl2 【实验探究】 把品红试纸伸入到盐酸中 【结 论】 HClO 【反 思】( 1) +1 ( 2) AgNO3+HCl=AgCl+HNO3 ( 3)先变红色后褪色 ( 10茂名 18)( 10分)以前,人们将石灰石灼烧后的固体与草木

25、灰(主要成分是 K2CO3)在水中混合,再取上层澄清液漂洗织物。兴趣小组按上述的操作步骤得到澄清液并对澄清液可能含有哪些物质进行探究。请你利用必需的实验用品和以下限选试剂完成探究过程: 限选试剂: Ba( NO3) 2溶液、 Na2CO3溶液、 NaCl溶液、 Ba( OH) 2溶液、酚酞试液。 【提出猜想】 含有 KOH和 Ca( OH) 2; 含有 KOH、 K2CO3和 Ca( OH) 2; 只含 ; 含有 KOH和 K2CO3 【查找资料】 K和 Na都是活泼金属,它们的化合物化学性质相似; K2CO3溶液显碱性。 【设计与实验】 ( 1)甲同学要证明猜想 中 Ca( OH) 2是否存

26、在,选取的试剂是 。 ( 2)请你设计方案,实验验证猜想 ,并将相关内容填在下表中(不一定填满,也可以补充) 操作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 1: 步骤 2: 【交流讨论】大家认为猜想 肯定不正确,其原因是 。 答案:【提出猜想】 KOH 【设计与实验】( 1) Na2CO3溶液 ( 2) 操作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 1:取少量澄清液于试管中然后加入足量的硝酸钡溶液 若溶液变浑浊,则原澄清液中含有 K2CO3 若无明显现象,则猜想 不正确 步骤 2:将步骤 1的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 若变红,则原澄清液中含有 KOH,猜想 正确 若无明显现象,原澄清液中无 KOH,猜想

27、 不正确 【交流讨论】碳酸钾会与氢氧化钙反应,两者不能共存于溶液中 ( 10宜昌) 26( 13分)在高效复习课堂中,同学们利用 “硫酸、硝酸钡、氢氧化钠、碳酸钾 ” 四种物质的溶液对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进行再探究。 【知识回放】 通过判断上述四种溶液两两之间能否发生反应,我能写出其中符合下列条件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一个中和反应 ; 一个有沉淀生成的反应 。 【挖掘实质】 图 26-1是 HCl和 NaOH在水中解离出离子的示意图,小丽发现 HCl在水中会解离出 H+和 Cl-, NaOH在水中会解离出 Na+和 OH-,以此类推硝酸钡在水中会解离出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 图 2

28、6-2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该化学反应的实质可以表示为 H+ + OH- H2O 我也能用同样的方式表示上述四种溶液两两之间发生反应时有气体生成的反应的实质 。 【实践运用】 通过上述探究发现,在溶液中 H+和 OH-不能大量共存,我还发现在溶液中 和 (填离子符号,下同 )也不能大量共存。 利用上述四种物质的溶液完成实验后,将所得物质混合并过滤,得到一种无色溶液。经测定,该溶液显酸性。则在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为了验证该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否存在,我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证。 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 设计实验验证(实验步骤、现象及对应的结论) 【知识升华】 对

29、 “复分解反应发生 的条件 ”的再探究,我发现在分析多种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离子的成分时, 应考虑的因素是 。 答案:( 13分) 【知识回放】 H2SO4+2NaOH Na2SO4+2H2O H2SO4+Ba(NO3)2 BaSO4+2HNO3或 K2CO3+Ba(NO3)2 BaCO3+2KNO3 【挖掘实质】 Ba2+和 NO3-或 Ba2+和 2NO3-; 2H+CO32- H2O+CO2或 2H+CO32-H2CO3, H2CO3 H2O+CO2 (若未配平,生成物未标注箭头,不扣分 ) 【实践运用】 Ba2+和 SO42-或 Ba2+和 CO32-或 H+和 CO32-; H+、

30、Na+、 K+和 NO3-(必须答全四种得 1分) 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 设计实验验证(实验步骤、现象及对应的结论) 可能性 一: Ba2+(同时答两种或两种以上离子的不得分,下同。) 取上述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说明上述溶液中含有 Ba2+;若没有出现白色沉淀,则说明上述溶液中不含有 Ba2+。 可能性二: SO42- 取上述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硝酸钡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说明上述溶液中含有 SO42-;若没有出现白色沉淀,则说明上述溶液中不含有 SO42-。 可能性三: Ba2+或 SO42- 取上述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溶液。若出现白色

31、沉淀,则说明上述溶液中含有 Ba2+,不含有 SO42-。(若没有出现白色沉淀,必须验证 SO42-)(其他答案:合理给分。) 【知识升华】 溶液中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或者离子是否参加化学反应,参加化学反应的离子是否有剩余。(意义表达准确,都可给分。) ( 10 孝感 11)、做菜用的一种嫩肉粉,其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 NaHCO3)可破坏肉质纤维结构、促进肉类吸收水分,从而使肉质松软、鲜嫩。小明发现将拌了嫩肉粉的肉类放到锅中并加入食醋等调料烧煮时产生了大量气体。他对此颇感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小明对气体的成分进行了猜测:气体中除了醋酸气体之外,还可能含有水蒸气和 CO2。 他设法收集气体

32、样品并除去醋酸气体后,用右图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将气体依次通过 A、 B两试剂瓶后,发现 A瓶质量增加, B瓶中有白色浑浊物产生。(已知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实验结论:该气体中一定含有 ; 、小明对二氧化碳的来源做出了两种猜测: 猜测 二氧化碳可能 是由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的; 猜测 ; 针对以上猜测,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 1 取碳酸氢钠样品少许加入试管中,加热到不产生气体为止,并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试管口有小水滴产生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 正确 实验 2 猜想 正确 、查阅资料:在百度网页中输入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可以获知碳酸氢钠受热

33、易分解,产物中有碳酸钠生成。再根据实验 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 中有白色粉末剩余,请用两种化学方法来验证剩余粉末是碳酸钠(写出实验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 方法一: ; 方法二: 。 答案: .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1分,只写一个不给分) 猜测 2:二氧化碳可能是由碳酸氢钠和醋酸反应生成的;( 1分)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 2 取碳酸氢钠样品少许加入试管中,加入醋酸,并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1分)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分) 2NaHCO3 Na2CO3 H2O CO2(2分,没加条件扣 1分 ) 方法一:取少量粉末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粉末为

34、Na2CO3 ( 1分) 方法二:取少量粉末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再加入 CaCl2(或 BaCl2等 )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粉末为 Na2CO3 ( 1分) ( 10孝感 8)、 (5分 )氢气具有还原性,能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 H2CuO Cu H2O,某同学为了验证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产物,设计了如下由 A、B、 C三部分组成的实验装置。 ( 1)写出 “a”所指仪器名称 ; ( 2)能确认反应生成水的实验现象是 ; ( 3)在实验室里利用 A装置还可以制取那些气体? (只要求答一种) ( 4)本实验缺少的仪器是;除此之外,上述实验装置还存在不足之处,为了达到实验目的,是根据现象得

35、出的结论更严格更科学,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 答案:(每空 1分)( 1)铁架台 ( 2)无水硫酸铜变蓝色 ( 3)二氧化碳(或氧气)( 4)酒精灯;在装置 A、 B之间添加干燥装置(或吸水装置 ( 10河北 35)某班同学做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用到的药品有铁丝、铜丝、银丝、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实验结束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对该实验的废液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提出 问题】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 【交流表达】 ( 1)小明通过观察,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铜。他观察到的现象是 。 ( 2)小红通过分析,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她的依据是: 。 【作出猜想】小华认为废液中还可

36、能含有硫酸。 【实验验证】( 1)小华测得废液的 pH小于 7,证明废液中含有硫酸。用 pH试纸测定溶液 pH的方法: 。 ( 2)小明取少量废液,向其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小明的实验现象是 。通过分析与实验,同学们得出废液中含有硫酸亚铁、硫酸铜和硫酸。 【拓展应用】 ( 1)若将废液中的溶质全部转化为 硫酸亚铁,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 。写出该反应过程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 2)反应完全后,过滤,滤渣中物质为 ,滤液中溶质为硫酸亚铁。 答案:【交流表达】( 1)溶液显蓝色 ( 2)铁丝与稀硫酸(或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或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铁不与其他物质反应) 【实验

37、验证】( 1)将待测液滴在试纸上,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确定 pH (2)滴加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后才有沉淀生成 【拓展应用】( 1)铁片(或铁、铁粉、铁丝等) Fe+H2SO4=FeSO4+H2 (或 Fe+CuSO4=FeSO4+Cu) 评分说明:本题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 10揭阳) 21( 15分)某实验小组对实验室中 A、 B、 C、 D四瓶无色溶液进行鉴别,它们分别是硫酸钠、稀硫酸、澄清石灰水、四种物质的一种。可供使用的实验用品有:稀盐酸、稀硫酸、碳酸钠、紫色石蕊溶液、硝酸钡溶液、硝酸银溶液、稀硝酸溶液、玻璃棒、试管、胶头滴管。请利用提供的实验用品,鉴别出四种物质,

38、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四支试管,各取少量的 A、 B、C、 D溶液,分别先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B溶液变红色, D溶液变成蓝色。 A、 C溶液都呈 色。 B是 D是 另取二支试管,各取少量的 A、 C溶液,分别先滴入硝酸钡溶液后再滴入稀硝酸溶液。 A是硫酸钠溶液 C是 【发现问题】做完实验 后,该小组在网上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用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进行检验 SO42-时,亚硫酸根离子( SO32-)的存在干扰了 SO42-的检验。如往亚硫酸钠( Na2SO3 )溶液滴加硝酸钡溶液后有沉淀生成,再加足量的稀硝酸酸依然有白色沉淀。 【提出问题】若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

39、硫酸根离子( SO42-)与亚硫酸根离子( SO32-)中的一种或两种,该如何检验? 【查阅资料】亚硫酸钡( Ba2SO3)是无色晶体或白色粉末,微溶于水,在水中是白色沉淀。中性或碱性条件下 NO3-不能和 SO32-反应,但在酸性条件下, NO3-能和 H+反应相遇时( HNO3)具有强氧化性,易把 SO32-氧化生成 SO42-。往亚硫酸钡中加入盐酸能发生类似于碳酸钡与盐酸的反应,生成有刺激性的气体。 【猜 想】该无色溶液中含有( 1) SO42- ( 2) SO32- ( 3) 。 【实验探究】请你将下列实验填写完整。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该溶液少量试管 E中,加入硝酸

40、钡溶液后再加入稀硝酸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 不能确定猜想 一定成立 取该溶液少量试管 F中,加入加入稀盐酸,加热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猜想 可能成立 在 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猜想( 3)成立 写出亚硫酸钠溶液与硝酸钡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得出结论】要鉴别一种离子的存在,必须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不然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答案:( 15分) 紫色 B为稀硫酸 D为澄清石灰水 有白色沉淀 无现象的 C为氯化钠溶液 【猜 想】( 3) SO42- 或 SO32- 【实验探究】 ( 1) ( 2)或( 3) 硝酸钡溶液 有白色的沉淀生成 Na2SO3 + Ba( NO3) 2 BaSO3+2NaNO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