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年北京市延庆县中考二模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力的单位是 A牛顿( N) B米 /秒 ( m/s) C千克( kg) D帕斯卡( Pa) 答案: A 试题分析:牛顿是力的单位;米 /秒是速度的单位;千克是质量的单位;帕斯卡是压强的单位故选 A 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点评:每个物理量都有单位,应熟练掌握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和常用单位,本题是一道基础题 晓岚同学在科技月制作了一个多档位电热器模型。为了分析接入电路的电阻对电热器电功率的影响,他将电表接入电路中,其电路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不变, R1的阻值为 20,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R2。当
2、开关 S 闭合, S1、S2断开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 b端,此时电压表示数为 U1, R3消耗的功率 P3为 6.4W;当开关 S、 S2闭合, S1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I1,电压表的示数为 U2;当开关 S、 S1、 S2都闭合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中点,电流表的示数为 I2。已知 I1 I2=3 7, U1 U2=2 9。则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A R2的阻值为 30 B电源电压为 36V C R3的阻值为 20 D当开关 S、 S1、 S2都闭合,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 于 b端时,多档位电热器消耗的电功率为 104.4W 答案: AB 试题分析:分析电路画出等效电路图;根据
3、欧姆定律列出电流 I1与 I1、电压 U1与 U2的方程;根据功率公式 P=I2R写出功率 P3的方程,解方程组求出相关的量;根据功率公式 P= 及并联电路的特点求出电热器的电功率 解:开关 S 闭合, S1、 S2 断开,滑片置于 b 端时,电路图如图一所示开关 S、S2闭合, S1断开时,电路图如图二所示开关 S、 S1、 S2都闭合时,滑片置于中点时,电路图如图三所示 已知 R1=20, P3=6.4W, I1: I2=3: 7, U1: U2=2: 9,设电源电压为 U;由欧姆定律得: 由 , R1=20解得: U=36V, R2=30, R3=40 开关 S、 S1、 S2都闭合,将
4、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 b端时, 电热器消耗的电功率为 P=P1+P2+P3= 故选 AB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电功率、欧姆定律的计算及应用做这类题目时关键是能够分析出开关的闭合对电路引起的变化,同时要能够根据已知条件列出相应的关系式,从而组成方程组进行求解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重为 G1、密度为 的液体,将体积为 V、重为 G2的实心铁块用细线拴着浸没在液体中,则细绳所受的拉力和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分别为 A G2 B G2+ G1 C G2-gV D G1+gV 答案: CD 试题分析:细绳所受的拉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与所受的浮力之差,容
5、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就等于液体的重力与物体所受的浮力之和细绳所受的拉力 F=G2-gV;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 F1=G1+gV故选 CD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拉力大小的判断,难点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要知道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力等于物体所受的浮力 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使物体内能发生改变的是 A放入电冰箱中的食物温度降低 B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时,气筒壁变热 C夏天,在阳光的照射下,柏油路面温度升高 D暖水瓶内的水蒸气将瓶塞顶起 答案: BD 试题分析:决此类问题要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也就是能量的转移过程,做功过程是能量的
6、转化过程 A、食物在冰箱中,热量会由食物传递给冰箱,食物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不符合题意; B、打气时活塞压缩气体,机械能转化为气体的内能,使气体的内能增加,升温的气体通过热传递使筒壁的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改变了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 C、夏天,柏油路面被晒得很热,是热传递改变了路面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D、水蒸气将壶盖顶起属于通过做功的方式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能减小,符合题意;故选 BD 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点评:此题是考查对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辨别,是中考热点,属于易错题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只有在真空中才沿直线传播 B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 1m处,镜中的像到平面镜的距
7、离也是 1m C经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 D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 BD 试题分析: A、光的传播规律: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可在真空中传播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 沿直线传播,只介质均匀,如在空气中,在水中,光就沿直线传播,若介质不均匀光就不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也是沿直线传播的。该选项错误; B、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镜中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 1m;正确; C、凸透镜可以成实像,实像都是倒立的,也可以成虚像,虚像是正立的,所以错误; D、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正确; 故 BD正确 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
8、播;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传播规律,光只在真空和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若介质不均匀传播路线将发生弯曲 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 洋洋设计了一个自动测高仪,给出了四个电路,如图所示, R 是定值电阻,R是滑动变阻器。其中能够实现身高越低,电压表示数越小的电路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电路图,先确认 R与 R的连接方式,再确定电压表测量的是哪个电阻两端的电压,最后根据滑动变阻器的变阻原理和串联电路的分压关系判断 解: A、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和定值电阻串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示数不变故 A错误 B、由电路图可知: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电路无电流通过,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
9、,不变化故 B错误 C、由电路图可 知:滑动变阻器和定值电阻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的电压,身高越低,滑动变阻器阻值越小,电压表示数越小故 C正确 D、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和定值电阻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电压,身高越低,滑动变阻器阻值越小,电压表示数越大,故 D错误故选 C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串联电路的分压关系、电压表的使用,涉及到了电路动态分析,属于难题;串联分压,阻值越大分得的电源电压就越大 一位建筑工人要把建筑材料运送到楼上,他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升降 ,已知吊篮的质量为 m1,建筑材料的质量为 m2,人
10、对绳的拉力为 F,吊篮在拉力作用下匀速上升了 h,那么有用功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 A m2gh 100 B m2gh 100 C (m1+m2)gh 100 D (m1+m2gh) 100 答案: A 试题分析:有用功就是对建筑材料做的功,根据公式 W=Gh可求总功就是拉力做的功,根据公式 W=FS可求,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 有用功 W 有用 =Gh=m2gh总功 W 总 =FS=F2h=2Fh机械效率 =故选 A 考点:功的计算;有用功和额外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点评:本题考查有用功、总功和机械效率的计算,关键是公式的应用,难点是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 根据你对物理量的认识 ,
11、下列数据最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A中学生课桌高约为 80cm B两个普通鸡蛋重约为 9N C人体正常体温约为 42 D珠穆朗玛峰顶的大气压约为1.5105Pa 答案: A 试题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A、中学生课桌高约为 80cm,符合实际,故 A正 确 B、每个普通鸡蛋质量约为 50g,两个普通鸡蛋重约为 G=20.05kg10N/kg=1N,估计数据不符合实际,故 B错误 C、人体正常体温约为 36.5 , 42 不符合实际,故 C错误 D、珠穆朗玛峰顶的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压小于 1标准大气压 1
12、.0105Pa,珠穆朗玛峰顶的大气压为 1.5105Pa不符合实际,故 D错误故选 A 考点:长度的估测;温度;重力大小的估测;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点评: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各开关都闭合后,仅有一只灯泡发光的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用电器短路是直接将导线接在用电器两端,该用电器中没有电流通过 A和 B、两个电灯并联,当开关闭合时,两灯都亮; C、各开关都闭合后,由于 S1的闭合,灯泡 L2被导线短路,灯泡中没有电流通过,所以只有灯泡 L1发光; D、当开关闭合
13、时,两个电灯串联,两灯都能亮 故选 C 考点:电路的三种状态 点评:解决此题要结合用电器短路现象进行分析解答 下列家用电器中,电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是 A电饭锅 B电风扇 C微波炉 D电视机 答案: B 试题分析:做功总是伴随着能量的转化,电功也不例外用电器消耗了电能,获得了其它形式的能量,就是一个电流做功的过程解: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个能量转化的过程,从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 A、电饭锅是把电能转化为内能; B、电风扇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微波炉是用来加热物体的,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D、电视机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声能和光能 故选 B 考 点:能量转化的现象 点评:该题考查了常见电
14、器工作时的能量转化,了解每种电器的功能非常重要,是确定能量转化的基础和前提 下列物品中,通常属于导体的是 A塑料布 B玻璃板 C食盐水 D空气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时主要是明确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容易导电的物体为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为绝缘体塑料布、玻璃板、空气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食盐水容易导电,是导体故选 C 考点:导体 点评:本题实质考查了导体和绝缘体的定义,对于导体和绝缘体不能机械的记忆,而是根据生活经验,什么地方利用导体,什么地方利用绝缘 体,导体和绝缘体都是很好的电工材料。 如图所示几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答案: A 试题分析:判断光的折射现象,要对折射的定义理解清楚
15、,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改变,这是光的折射,生活中光在不均匀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的现象也是光的折射 A、用放大镜看字是光的折射现象,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B、镜子里的筷子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岸边景物在水中出现 “倒影 ”,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原理,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A 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点评: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如图所示的实例中,是为
16、了减小有害摩擦的是 答案: A 试题分析:减小摩擦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办法: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即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加润滑油、使两接触面分开要减小摩擦就需要从以上几种方法入手在此题中,只需要 将这四个实例与以上方法对比即可 A、轴承中装有滚珠,是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是减小摩擦的一种方法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B、汽车上装有防滑链,增大了车轮与地面之间的粗糙程度,是增大摩擦的一种方法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汽车轮胎上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摩擦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运动鞋底做成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一种通过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一种办法故本
17、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A 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点评:如何增大、减小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有多种方法,如 何将其与理论联系在一起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在生活中摩擦力有些是对我们有利的,这些我们要增大,有害的我们就要减小 在图所示的四种情境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是答案: A 试题分析: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据此分析判断 A、人推汽车前进,人对车的推力向前,车通过的距离向前,人对车做功,故A正确; B、小孩水平行走,在提水桶的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不做功,故 B错; C、人托着书不动,只有力而没有距离,不做功,故 C错; D、人拉汽车,汽车纹丝不动,只
18、有力而没有距离, 不做功,故 D 错;故选 A 考点: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点评:明确三种情况不做功:一是有力无距离(例如:推而未动),二是有距离无力(靠惯性运动),三是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用眼卫生。关于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如图四幅图中,正确的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近视眼是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A、 D选项中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不是近视眼,故可排除; B、 C选项中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是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而C选项中 佩戴的是凸透镜,不符合题意;故选 B 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
19、法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中招的热点。 如图所示的四个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逐渐增大的是答案: B 试题分析: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有: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快,动能越大 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有: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能越大 A、竖起向上抛出的小球,由于空气的阻力作用,小球要克服摩擦做功将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机械能变小 B、 加速起飞的 d击机,速度变大,动能增加,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增加所以机械能增加 C、自由下落的小球,会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小球要克服摩擦做功,将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
20、能,所以机械能变小 D、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汽车,速度不变,动能不变,高度不变,重力势能不变,所以机械能不变 故选 B 考点:机械能 点评:判断机械能是否改变,关键是能够根据影响动能和势能的因素判断动能和势能的变化 实验题 图是某同学测体温时的示数,其示数为 oC。答案: .9 试题分析:要弄清楚体温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再去读数分度值表示刻度上的一个小格表示的数值体温计的一个大格表示 1 ,里面有 10个小格,因此它的分度值为 0.1 因此它的读数为 36 +0.9 =36.9 故答案:为: 36.9 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点评:体温计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21、。 如图所示,电阻箱的示数为 _W。 答案: 试题分析:电阻箱有 4个档位,注意观察倍数,对应的数字乘以倍数,然后相加即是结果, 考点:电阻箱的使用 点评:本题较基础,属于电阻箱的简单内容,解答时要注意观察倍数,这类题目在中考较常见。 如图所示,是小刚家里部分电路的示意图。当闭合开关 S后,发现电灯 L不亮,检查保险丝没有熔断。小刚同学用测电笔分别测试电灯 L接口的两根电线 C点和 D点,发现这两处都能使测电笔的氖管发光;他再用测电笔分别测试火线 A点和零线 B点时,氖管在测火线 A点时能发光,在测零线 B点时不发光。你判定此电路故障应是: 。 A火线和零线短路 B电灯 L短路 C电线 AC
22、段某处断路 D电线 BD段某处断路 答案: D 试题分析:当测电笔与火线相 连时,氖泡发光;当电路导通时,测电笔接触各部分电路都会发光;而电路不通电时,接触零线是不发光的测电笔接触 C和D点时均发光,说明灯泡完好,并与火线接触良好;而接触 B点时不亮说明 B点与火线断开;因此故障应是电线 BD段某处断路了;故选 D。 考点: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家庭电路中故障的分析,需要掌握测电笔的使用方法。 图所示的装置上方为一个粗细不均匀的两头开口的玻璃管,管下连通一个装有红墨水的 U形管 AB。当用吹风机向玻璃管中吹风时,出现的现象是 _ 。答案: A管液面下降, B管液面上升 试题分
23、析:当向管中吹风时,相同时间内,风经过 A管上方和 B管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不同,压强不同,液柱上升的高度不同 A管的横截面积大,相同时间内,风经过 A管上方的流动速度小于 B管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 A管上方的压强大于 B管上方的压强,红墨水被压向 B管, A管液面下降, B管液面上升 故答案:为:上升;流体流速大压强小 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点评:本题考查了流体压强跟流速的关系: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小刚的奶奶有一块玉石,小刚通过网络了解到:密度是玉器品质的重要参数,通过实验他测出了玉石的密度,以下是他 测量玉石的实验步骤: (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玉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
24、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所示,玉石的质量是 g。 ( 2)将玉石放入盛有 50ml 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则玉石的体积是 cm3 ( 3)玉石的密度为 kg/m3。 答案: 试题分析:天平在读数时要将砝码的质量与游码的示数相加,玉石的体积要通过读取和计算量筒中体积之差来得出,最后利用密度的公式计算出玉石的密度大小( 1)玉石的质量 m=50g+10g+0.4g=60.4g;( 2)玉石的体积 V=70ml-50ml=20ml; ( 3)玉石的密度 = =3.02g/cm3=3.02103kg/m3 故答案:为:( 1) 60.4; ( 2) 20; ( 3) 3.02103
25、考点: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 点评:天平与量筒的读数是我们应该熟练掌握的基本实验技能之一,密度的公式是测密度实验依据的基本原理,我们也应该熟练运用才行。 图甲是某物质凝固时的图像,由图像可知: ( 1)图甲中的这种物质是 ;(填 “晶体 ”或 “非晶体 ”) ( 2)物质在 BC 段这个过程中要 热; ( 3)这种物质在某一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则此 时的温度为 。 答案:( 1)晶体 ( 2)放热 ( 3) 76 试题分析:( 1)在观察凝固的图象时,有没有一定的凝固点是辨别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的主要依据;( 2)物质在凝固的过程中都是要放热的;( 3)明确分度值,并仔细辨别刻度的位置才能正确读数
26、 解:( 1)读图甲可知,该物质是在约 80 左右凝固的,因此属晶体;( 2) BC段物质正在凝固,这个过程虽然温度不变,但仍是放热的;( 3)图乙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4 ,其示数为 76 故答案:为:( 1)晶体;( 2)放;( 3) 76 考点: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 点评:观察物质 熔化或凝固的图象时,看是否有一定的熔点或凝固点,是我们辨别物质是晶体和非晶体的关键本题中的易错点在于温度计的读数,尤其是分度值的观察非常关键。 小英同学用实验探究某种液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她根据测量的数据描绘了该液体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请你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 1)该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27、式是 。 ( 2)如果该液体的体积是 22.5cm3,则该液体的质量是 g。 答案:( 1) m=8g/cm3V ( 2) 180g 试题分析:从图象中找出一组对应的数据,然后根据密度公式即可算出该液体的密度 由图象可知,当液体的体积为 2cm3时,对应的液体质量为 16g,则该液体的密度: = =8g/cm3,得到 m=8g/cm3V;该液体的体积是 22.5cm3,则该液体的质量 m=v=8g/cm322.5cm3=180g 故答案:( 1) m=8g/cm3V ( 2) 180g 考点: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分析图象的能力,解答时所用到的物理知识是密度公式图象
28、分析题,是近年来考试的一个热点,解答此类题时,关键是要 运用物理概念、规律、公式去进行分析。 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滑轮组有两种绕线方法。小杰和小华各选取一种方法做实验。 ( 1)小杰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绕线方法组装滑轮组。他通过滑轮组用 3N 的拉力 F将重 4.8N 的物体匀速提升了 0.1m的距离,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 2)小华采用了另一种绕线方法组装滑轮组,请帮助小华在图乙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线。 答案:( 1) 80% ( 2) 试题分析:( 1)知道物重和物体升高的距离,根据 W=Gh求出有用功知道承担物体和动滑轮绳子的段数,求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知道拉 力和绳子自由端移
29、动的距离,根据 W=Fs求出总功求出有用功和总功,根据 = ,求出机械效率 ( 2)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从动滑轮开始绕,有三段绳子承担物体和动滑轮的重力;从定滑轮开始绕,有两段绳子承担物体和动滑轮的重力 解答:( 1)重 4.8N 的物体匀速提升了 0.1m,有用功为: W 有 =G 物h=4.8N0.1m=0.48J 如图有两段绳子承担物体和动滑轮的重力,所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s=2h=20.1m=0.2m, 总功为: W 总 =Fs=3N0.2m=0.6J = =80% ( 2)甲图从定滑轮开始绕,乙图要从动滑轮开始绕,绕法如下图 故答案:为:( 1) 80%;( 2)如上图 考
30、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 点评:对于滑轮组的绕法有一种记忆窍门: “奇动偶定 ”从动滑轮开始绕,承担物体和动滑轮绳子的段数是奇数从定滑轮开始绕,承担物体和动滑轮绳子的段数是偶数 小阳同学在进行 “用伏安法测额定电压为 2.5V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 ”的实验时,发现电流表已损坏,但手边还有两只开关和一个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 R0,于是小阳就利用这些元件重新设计了一个如图所示的测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方 案。 ( 1)断开 S、 S1、 S2,按图连接好电路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放在最_端(填 “左 ”或 “右 ”)。 ( 2)闭合开关 S、 S1断开 S2,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31、 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V,记为 UL; ( 3)保持滑片 P 的位置不变,断开 S1,再闭合 S2记下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U; ( 4)根据所测数据,写出计算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 P _。 答案:( 1)右 ( 2) 2.5 ( 4) 试题分析:( 1)为保证电路安全,闭合开关前接入电路的滑动变阻器阻值应为最大,根据图示判断滑 片位置 ( 2)当灯泡两端的电压为额定电压时灯泡正常发光,应调节滑片位置,使电压表示数为灯泡额定电压 ( 3)灯泡与定值电阻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求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由欧姆定律求出电路电流,最后由功率公式 P=UI求出灯泡的额定功率 具体:( 1)由图知滑片位
32、于最右端时,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因此滑片应位于最右端 ( 2)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2.5V ( 3)定值电阻 R0两端的电压 U0=U-UL,电路电流 I= = , 灯泡额定功率 P=ULI= UL 故答案:为:( 1)右;( 2) 2.5;( 3) 考点:探究用电器的电功率实验;额定功率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的注意事项、欧姆定律、电功率的计算,是实验的常考内容,要掌握;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串联电路特点及欧姆定律求出电路电流 水平桌面上有一个长方体橡胶块和一只橡胶底运动鞋(二者橡胶种类相同),一个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 木板、一些细线和一个满足实验要求的弹簧测力计。老师希望
33、同学们用实验判断长方体橡胶块和橡胶底运动鞋的底面粗糙程度不同。小雪分别用细线系 住长方体橡胶块和橡胶底运动鞋,先后在长木板上匀速拉动长方体橡胶块和橡胶底运动鞋,分别如图甲和 乙所示,匀速拉动过程中分别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1和 F2。她发现 F2 F1,于是她得出长方体橡胶块和橡胶底运动鞋的底面粗糙程度不同。小雨指出小雪的实验方法是不正确的。请你仅利用小雪用到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判断长方体橡胶块和橡胶底运动鞋的底面的粗糙程度是否一样。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和相应的实验现象与结论。答案:( 1)将橡胶块放在橡胶底运动鞋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运动鞋,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 F1 ( 2)将橡胶底
34、运动鞋放在橡胶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橡胶块,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 F2 ( 3)若 F1 F2,则橡胶底运动鞋与橡胶块下表面粗糙程度不同。 试题分析: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运用的是控制变量法首先要明确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是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具体:( 1)探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必须保持压力相同小雪的做法没有做到压力相同,所以做法不正确; ( 2)实验步骤 将橡胶块放在橡胶底运动鞋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运动鞋,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 F1 将橡胶底运动鞋放在橡胶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橡胶块,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 F2 比较 F1=F2的大小 实验结论:若 F
35、1F2,则橡胶底运动鞋与橡胶块下表面粗糙程度不同 考点: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点评:实验过程中注意 “控制变量法 ”的正确理解应用。 固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在进行该问题的实验探究时,小李根据自己的经验感受,提出: “在同种液体中,固体所受的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的体积成正比。 ” 现有实验器材:测力计、多个相同的钩码、高度足够的烧杯、水。请你根据提供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小李的猜想。简明陈述实验步骤并写出实验记录表。 答案:实验步骤如下: ( 1)将弹簧测力计调零; ( 2)在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用弹簧测力计测出 6个钩码的总重为 G并将数
36、据记录在表格中; ( 3)手提弹簧测力计,使其中的一个钩码浸没水中,且不碰杯壁和杯底,测出钩码所受拉力 F1,此时钩码排开的水的体积等于一个钩码的体积记为 V,将 F1的示数和 V记录在表格中; ( 4)手提弹簧测力计,使其中的两个钩码浸没水中,且不碰杯壁和杯底,测出钩码所受拉力 F2,此时钩码排开的水的体积 2V,将 F2的示数和 2V记录在表格中; ( 5)仿照步骤 4,将 3 6个钩码依次浸没水中,且不碰杯壁和杯底,分别测出为 F3 F6,相应地, 3、 4、 5、 6个钩码排开的水的体积分别记为 3 V、 4 V、5 V、 6V; ( 6)根据 F 浮 =G-F 拉 分别计算钩码所受的
37、浮力 F 浮 F 浮 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根据测量的物理量,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设计为: V 排 /cm3 1V 2V 3V 4V 5V 6V G/N F 拉 /N F 浮 /N 试题分析:题中给出了测力计,先测量六个钩码的重力 G,然后测量浸没在水中一个钩码时的拉力 F 拉 ,两次的示数之差就是钩码受到的浮力 F 浮 ;依次求出放入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钩码浸没在水中的浮力,求出浮力的比例关系, 同时,先让一个钩码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为 V,且等于一个钩码的自身体积 V,再依次让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浸没在水中,所以钩码排开液体的体积就是 1: 2: 3: 4: 5: 6
38、;从而得出浮力和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 1)将弹簧测力计调零; ( 2)在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用弹簧测力计测出 6个钩码的总重为 G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 3)手提弹簧测力计,使其中的一个钩码浸没水中,且不碰杯壁和杯底,测出钩码所受拉 力 F1,此时钩码排开的水的体积等于一个钩码的体积记为 V,将 F1的示数和 V记录在表格中; ( 4)手提弹簧测力计,使其中的两个钩码浸没水中,且不碰杯壁和杯底,测出钩码所受拉力 F2,此时钩码排开的水的体积 2V,将 F2的示数和 2V记录在表格中; ( 5)仿照步骤 4,将 3 6个钩码依次浸没水中,且不碰杯壁和杯底,分别测出为 F
39、3 F6,相应地, 3、 4、 5、 6个钩码排开的水的体积分别记为 3 V、 4 V、5 V、 6V; ( 6)根据 F 浮 =G-F 拉 分别计算钩码所受的浮力 F 浮 F 浮 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根据测量的物理量,实验数 据的记录表格设计为: V 排 /cm3 1V 2V 3V 4V 5V 6V G/N F 拉 /N F 浮 /N 考点:阿基米德原理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的掌握浮力测量的方法 -称重法( F 浮 =G-F 拉 )的有关知识 小强用实验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及与液体密度是否有关。他分别在甲、乙玻璃杯中装入适量的水,在丙玻璃杯中装入适量的
40、浓盐水。当把压强计探头放入水中的深度为 h1时,压强计的两液面高度差如图甲所示。当把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的深度为 h2时,压强计的液面高度差如图乙所示。当把压强计的探头放在浓盐水中的深度为 h3且 h 3= h 2时,压强计的两液面高度差如图丙所示。乙、丙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 。答案:在液体的同一深度,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试题分析: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及与液体密度是否有关时,要采用 “控制变量法 ”,由乙和丙图可知, h2=h3即探头所处的深度相同,液体密度不同,从液面高度差反映出液体内部压强不同, p 乙 p 丙 ;由此就可得到答案:,在描述结论时,要体现控制变量的思
41、想 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从图中 乙和丙可知,探头所处的深度相同,但液体的密度不同,同时压强计液面的高度差不同;可以看出,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故答案:为:在液体的同一深度,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考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点评:此题考查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分析时要观察图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注意图中反映出的信息,如:探头所处的位置代表了液体的深度,U型管的液面高度差反映了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抓住这些信息后,综合以上内容就可得结论。 填空题 一束激光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是 55度时,反射角是 _度。 答案: 试题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
42、反射定律的内容,知道发生光的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为入射角为 55,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反射角也为 55故答案:为: 55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特别是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底面积为 50cm2的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用轻质细绳相连的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球悬浮在水中,如图所示;将细绳剪断后,甲球漂浮且有 的体积露出水面,乙球沉入水底;若细绳剪断前、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了 40Pa,g取 10N/kg,则乙球的质量为 g。 答案: 试题分析:两球悬浮在水中,浮力等于重力,由此可以得到甲乙两球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的等量关系;剪断细
43、绳后,甲球漂浮且知道露出水面的体积,可以得出甲球的密度,从而得出乙球的密度;甲球漂浮时相对悬浮,排开水的体积减小,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小,根据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变形,可以得到水深减小的数值,从而得出甲球漂浮时露出水面的体积,进一步计算出甲球的体积,也就是乙球的体积;最后根据乙球的密度和体积得出乙球的质量 解答:当两球悬浮在水中时 F 浮 =G 甲 +G 乙 水 g2V=甲 gV+乙 gV 化简得 2水 =甲 +乙 当剪断细绳后,甲球漂浮 解得 甲 =0.6103kg/m3 由 得 乙 =1.4103kg/m3 由于细绳剪断后,甲球漂浮所以容器中水面下降,即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小 P=水 gh
44、h= =410-3m V=Sh=510-3m2410-2m=210-5m3 所以甲球的体积为 V 甲 = V 乙 =V 甲 =510-5m3 m乙 =乙 V 乙 =1.4103kg/m3510-5m3=0.07kg=70g 故答案:为 70g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 点评:解决此题关键点有三:根据两球悬浮得出两球密度与水的密度的关系;根据甲球漂浮得出甲球密度与水的密度的关系;根据水对容器底压强的变化得到甲球排开水的体积的变化,从而得到甲球的体积,乙球的体积其中,找到第三个关键点难度最大。 一根阻值为 100的电阻丝,通过电流为 2A,要想产生 3.2104J的热量,需要通电的时间
45、为 s。 答案: 试题分析:已知电阻阻值、通过的电流和产生的热量,根据 Q=I2Rt变形后计算得出 R=100, I=2A, Q=3.2104J; 根据公式 Q=I2Rt得, t= 故答案:为 80 考点: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公式 Q=I2Rt进行灵活变形,已知三个物理量,都可以求出另一个物理量,属于基础题。 在第 21届温哥华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 1000米决赛中,我国选手王 饕min29s 的成绩夺冠,她在比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 m/s。(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 .2 试题分析:知道运动员滑行的路程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她在比赛中的平均速度 t=1min29s
46、=89s, v= 故答案:为: 11.2 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速度的 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属于基础题目。 质量相同的甲、乙两个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甲升高的温度大于乙升高的温度,则甲物体的比热容 乙物体的比热容。(填 “大于 ”、 “等于 ”或 “小于 ”) 答案:小于 试题分析: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 Q=cm t可知,在质量相等、吸热也相同的情况下,谁的温度升高得快,它的比热容小由热量的计算公式 Q=cm t可得:c= , c 甲 = , c 乙 = ; 又 Q 甲 =Q 乙 , m1=m2, t 甲 t 乙 ; c 甲 c 乙 故答案:为:小于 考点:比
47、热容的概念;热量的计算 点评:比较两个量的大小一定要根据公式来分析,这样思维严谨些。 两名宇航员到国际空间站外进行太空行走,不能像在地面上那样直接谈话,这是因为真空 传播声音。(选填 “能 ”或 “不能 ”) 答案:不能 试题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宇航员需要通过对讲机进行交流;故答案:为:不能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凸透镜能使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原理被应用在 上。(填 “照相机 ”、“幻灯机 ”或者 “放大镜 ”) 答案:照相机 试题分析:凸透镜成像时, u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凸透镜能使物体成倒立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