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五中第一学期末统一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roleaisle130 文档编号:303679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86.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五中第一学期末统一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五中第一学期末统一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五中第一学期末统一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五中第一学期末统一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五中第一学期末统一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五中第一学期末统一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中,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下列生活中常见的变化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矿石粉碎 C榨取果汁 D菜刀生锈 答案: D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冰雪融化、矿石粉碎、榨取果汁都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菜刀生锈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选 D。 考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辨别。 点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豆浆被称为 “植物奶 ”

2、,其成分中的异黄酮( C15H10O2)具有防癌功能,下列关于异黄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异黄酮中共含有 27个原子 B异黄酮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22 C一个异黄酮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D异黄酮中 C、 H、 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5: 10: 2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异黄酮( C15H10O2)的化学式可知,每个异黄酮分子中共含有 27个原子;异黄酮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215+110+162=222;一 个异黄酮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异黄酮中 C、 H、 O 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15: 10: 2。选B。 考点:化学式的意义。 点评:化学式表达了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对分子质量、原子个

3、数比、元素质量比等信息。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证明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1/5 B. 证明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C. 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D. 确定石蜡成分中含有碳元素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图是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正确; B图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进入酚酞试液,使酚酞变红色;二氧化碳可溶于水,也能与水反应,都会使瓶内气压减小,瓶子瘪掉, C不对; D图中石蜡不充分燃烧会在瓷片上留下黑色的炭粒。选 C。 考点: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微粒的性质;二氧化碳的性质;石蜡的成分。 点评: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含有 78%

4、的氮气, 21%的氧气, 0.03%的二氧化碳, 0.94%的稀有气体, 0.03%的其他气体和杂质。 微粒的性质有:微粒很小;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间隔。 二氧化碳可溶于水,也能与水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材温度达到着火点就会燃烧 B炒菜时油锅内油着火时,立即用水浇灭 C电解水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催化剂在反应后质量和性质都不改变 答案: C 试题分析:木材温度达到着火点,还必须与氧气接触才会燃烧;炒菜时油锅内油着火时,应立即用锅盖盖灭;电解水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催化剂在反应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选 C。考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催化剂。 点评: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

5、条件才可以: 1、有可燃物; 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灭火的方法有: 1、撤离可燃物; 2、隔绝氧气 ; 3、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催化剂能改变别的物质的反应速率,在反应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 将 “神舟九号 ”飞船送入 “天宫一号 ”的是 “长征二号 F”运载火箭,火箭工作中发生的反应为 C2H8N2 + 2 N2O4 = 3N2 + 4X + 2CO2;其中 X的化学式是( ) A H2O B NO2 C N2O D CH4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化学方程式 C2H8N2 + 2 N2O4 = 3N2 + 4X + 2CO2可知: X的化学式是

6、H2O。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 点评: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不变。 为了防止传染病疫情发生,必须对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的地区进行环境消毒, 下列有关常用的消毒剂及对应的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 ( ) A熟石灰的化学式: CaOH B过氧乙酸结构式: ,其化学式为: C2H4O3 C漂白精有效成份次氯酸钠 (NaClO)中,氯元素为 +l价 D过氧化氢 (H2O2)中,氧元素为 -l价 答案: A 试题分析:熟石灰的化学式: Ca( OH) 2;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 C2H4O3 ;次氯酸钠 (NaClO)中,氯元素为 +l价,钠是 +1价,氧是 -2价,各元素正负化

7、合价代数和为零;过氧化氢 (H2O2)中,氧元素为 -l价,氢是 +1价。选 A。 考点:化学式;化合价。 点评:化学式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事 实 解 释 A 墙内开花墙外香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H2O2能杀菌消毒,而 H2O 不能 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C 温度计中的水银热胀冷缩 原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D 50mL水与 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 分子间有间隔 答案: C 试题分析:墙内开花墙外香,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H2O2能杀菌消毒,而H2O 不能,因为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温度计中的水银热胀冷缩,因为原子的间隔大小发生了改

8、变; 50mL水与 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 100mL,因为分子间有间隔。选 C。 考点:微粒的性质。 点评:微粒的性质有:微粒很小;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间隔。 以石墨为原料,先制备氧化石墨,再经过热还原可制备石墨烯。石墨烯硬度大,导电性能好,有韧性,可弯曲。下列关于金刚石、石墨、 C60和石墨烯四种单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将石墨变成石墨烯发生了化学 变化 B四种物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四种物质完全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 D四种物质都由碳原子构成 答案: D 试题分析:金刚石、石墨、 C60和石墨烯四种单质是碳的同素异形体;将石墨变成石墨烯发生了化学变化;四种物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

9、式不同,物理性质不同;四种物质完全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其化学性质相同。选 D。 考点:同素异形体;化学变化。 点评: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是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因原子排列方式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却有很大相同之处。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和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和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所以若某物质中只含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燃烧

10、一般都伴随发光和放热现象,但不是所有发光和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如电灯发光放热就是物理变化;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高锰酸钾是含氧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 D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但若某物质中只含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 选 B。 考点:燃烧;化合物;氧化物;单质。 点评: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发热、发光的剧烈化学反应是燃烧;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012年 3月 2

11、2日是第二十届 “世界水日 ”。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后却给人类造成灾难。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各项措施: 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其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为了防止水的污染,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而 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会破坏水中的生态平衡; 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则不利于农业生产。选 D。 考点: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点评:水是生命之源,爱护水资源、节约水资源,就是爱护人类自己。 根据下列三种微粒结构示意图,所获取信息

12、不正确的是 A 化学性质相同 B它们表示两种元素 C 表示的是原子, 表示的是离子 D 表示的元素是金属元素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 化学性质不相同,因为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它们表示两种元素,质子数为 7和 13,表示两种不同的元素; 表示的是原子, 表示的是离子,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的是原子,质子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数的是离子; 表示的元素是金属元素,即镁元素。选 A。 考点:粒子结构示意图。 点评: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外面的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的是阳离子;小于核外电子数的是阴离子;等于核外电子

13、数的原子。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取用块状固体,应该用镊子,先把试管横放,将块状固体放在 试管口,再慢慢直立试管,使固体慢慢滑入试管内; 读取液体体积,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取用固体粉末,要用药匙或者纸槽送入试管底部,再慢慢直立试管,使药品滑入试管,试剂瓶塞应该倒放; 不能将眼睛靠近试管口,观察水是否沸腾,防止烫伤。 选 B。 考点:取用块状固体;读取液体体积;取用固体粉末;观察水是否沸腾。 点评:只有按照规范的实验操作做实验,才能保证实验的成功和安全。 简答题 ( 6 分)在高温条件下, A、 B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 C 和 D

14、。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 1)一个 A分子中共含有 个原子。 ( 2)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填上图中的字母,下同),可用作燃料的是 。 ( 3) B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_; A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_。 ( 4)该反应中化学方程式为 _。 ( 6分)在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 CaO)制成供居民取暖的 “环保煤 ”,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弱 SO2对空气的污染。燃烧时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CaO + 2SO2 +O2高温 2CaSO4 试回答下列问题: 煤燃烧会排放烟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气体,这些物质中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 ;造

15、成酸雨的是 。 若煤厂一次共加入生石灰 168t,则理论上最多可吸收二氧化硫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 ( 1) 5 ( 2) D ACD ( 3) 1:8 25% ( 4) CH4+H2O 高温 CO+3H2 ( 1)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 2) 192t 试题分析: ( 1)由图示可知,一个 A分子中共含有 5个原子。 ( 2)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D,可用作燃料的是 ACD。 ( 3) B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 16=1: 8; A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5%。 ( 4)该反应中化学方程式为 CH4+H2O 高温 CO+3H2。 煤燃烧会排放烟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

16、碳气体,这些物质中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二氧化碳;造成酸雨的是二氧化硫。 解:设若煤厂一次共加入生石灰 168t,则理论上最多可吸收二氧化硫的质量是 X。 2CaO + 2SO2 +O2高温 2CaSO4 112 128 168t X 112: 128=168t: X X=192t。 答:设若煤厂一次共加入生石灰 168t,则理论上最多可吸收二氧化硫的质量是192t。 考点:物质分子的构成;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点评: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 。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要注意解题的步骤,设、写、找、列、解、答。 ( 6分)质量守恒定律对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

17、 1)用如下图所示的 3个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填序号),理由是 _。 (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填序号)。 原子种类 原子数目 分子种类 分子数目 元素种类 物质种类 ( 3)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 “ ”和 “ ”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 反应后方框内应再填入 个 “ ”微粒。 请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化学变化的实质是_。 答案:( 1) B 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跑到空气中,未称量到它的质量 ( 2) ( 3) 2 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物质 试题分析:( 1)用图中所示的 3个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 B不能

18、达到实验目的,理由是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跑到空气中,未称量到它的质量。 (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原子种类、 原子数目、 元素种类。 ( 3) 反应前有 8个 “空心 ”原子和 10个 “实心 ”原子,反应后也应该如此,故反应后方框内应再填入 2个 “ ”微粒。 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物质。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实质。 点评: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质量都不变,因此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 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物质。 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 1)下图 和 是两个简

19、易净水装置。若对某河水水样进行初步净化:使用装置 时,应沿 慢慢向漏斗中倾倒河水,并注意液面始终要低于滤纸边缘;使用装置 时,活性炭的作用是 (填序号)。 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使硬水软化 ( 2)下图 是自然界水的循环示意。针对水蒸发过程的几点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水的化学性质保持不变 C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 D水的物理性质保持不变 ( 3)上图 为水电解的装置, a试管收集的气体是 _,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_。 下列有关水的组成和结构描述正确的是 _(填序号)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的; C每 1个水分子是由 2个氢原子

20、和 1个氧原子构成的。 碳在地壳中的含量不高,但它的化合物数量众多,而且分布极广。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 1)图 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_,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_,(填 “活泼 ”或 “不活 泼 ”)。 ( 2)图 、 、 对应三种碳单质:图 单质的名称是 _,图 单质的一种用途是 _,图 单质的化学式是 。 答案: ( 1)玻璃棒 C ( 2) B C ( 3)氢气 2H2O 通电 2H2+O2 A () 不活泼 )金刚石 做铅笔芯(或作电池电极或做润滑剂等) 60 试题分析: ( 1)使用装置 时,应沿玻璃棒慢慢向漏斗中倾倒河水,并注意液面始终要低于滤纸边缘;使用装置

21、 时,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选 C。 ( 2)针对水蒸发过程的几点说法中,正确的是: B水的化学性质保持不变;C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 ( 3)上图 的水电解装置中, a试管收集的气体是氢气,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 通电 2H2+O2。有关水的组成和结构描述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的; C每 1个水分子是由 2个氢原子和 1个氧原子构成的。 ( 1)图 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4,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 2)图 、 、 对应三种碳单质:图 单质的名称是金刚石,图 单质的一种用途是做铅笔 芯(或作电池电极或做润滑剂等),

22、图 单质的化学式是 60。 考点:过滤;水的净化;电解水;原子结构示意图;同素异形体。 点评:过滤可以除去液体中的固体不溶物;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是 1: 2;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是碳的同素异形体。 探究题 ( 9分)实验室有下列仪器和高锰酸钾、氯酸钾、石灰石、二氧化锰、稀盐酸五种药品及木块、火柴等实验用品。某化学兴趣小组想利用这些仪器和药品制取一些常见的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仪器 的名称: _。 ( 2)王明用氯酸钾制取氧气,他应选用上述仪器中的 _, (填仪器标号 ),还需要补充的仪器是 _,此方法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3、是_;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 ( 3)刘俊要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他已经选用了 和 ,则他还需选用的仪器是 _ (填仪器标号);同学们认为仪器 也可以用 代替 ,其优点是_,该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的一种常见气体是_。 答案: ( 1)锥形瓶 ( 2) 酒精灯 2KClO3MnO22KCl+3O2 连接好装置,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3) 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氧气 试题分析:( 1)仪器 的名称: 锥形瓶。 ( 2)王明用氯酸钾制取氧气,他应选用上述仪器中的 ,还需要补充的仪器是酒精灯,此方法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是 2KClO3MnO

24、22KCl+3O2;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好装置,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 3)刘俊要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他已经选用了 和 ,则他还需选用的仪器是 ;同学们认为仪器 也可以用 代替,其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该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的一种常见气体是氧气。 考点:常见仪器的名称;实验装置的选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点评:选择实验装置,要根据反应物的 性质和反应条件来进行;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要先接好装置,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过氧化钠 (Na2O2)是一种黄色固体。某次

25、科技活动中,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包有 Na2O2固体的棉花放入右图烧杯中,缓慢倒人 CO2后发现处于下位的蜡烛先熄灭,上位的后熄灭,同时又惊奇的发现棉花燃烧起来。 I实验过程中 “下位的蜡烛先熄灭,上位的后熄灭 ”的现象 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_。 棉花为什么会燃烧呢 小组同学联想起物质燃烧 的相关知识,推理出棉花要燃烧,除了我们已知 “棉花是可燃物 ”之外,还需满足的条件为_。 【提出问题】在实验中是如何给棉花燃烧提供上述条件的呢 【查阅资料】 2Na2O2+2CO2=Na2CO3+O2; 2Na2O2+2H2O=4NaOH+O2; 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呈蓝色。 【设计实验】经过讨

26、论后,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 (1)按上图装配好装置,并检查其气密性; (2)将相关的试剂放入对应的仪器中; (3)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把稀盐酸注入锥形瓶内,并固定活塞位置; A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_; (4)一段时间后,在 a处放置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1)C 中干燥管中没有出现蓝色 (2)a处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 (3)D处烧杯中水的温度升高。 【实验分析】 (1)B装置的作用是 _;为什么要有此装置_; (2)C装置的作用是 _; (3)D装置的烧杯内水温升高的原因是 _。 【实验结论】 “小木条复燃 ”说明了 Na2O2和 CO2反

27、应产生了氧气并放出热量;满足了棉花燃烧的条件,棉花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可用 (C6Hl0O5)n来表示,试写出纤维素完全燃烧的方程式_。 答案: I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温度达到着火点 【实验步骤】( 3) CaCO3+2HCl=CaCl2+H2O+CO2 【实验分析】( 1)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 防止水与 Na2O2反应生成氧气 ( 2)检验二氧化碳中水蒸气是否除尽 ( 3) Na2O2和 CO2反应放出了热量 【实验结论】 (C6H10O5)n+6nO2点燃 5nH2O+6nCO2 试题分析: I实验过程中 “下位的蜡烛先熄灭,上位的后熄灭

28、”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棉花燃烧需满足的条件为: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实验步骤】 (3)A中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实验分析】 (1)B装置中是浓硫酸,其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此装置的作用是防止水与 Na2O2反应生成氧气; (2)C装置中是无水硫酸铜,其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中水蒸气是否除尽; (3)D装置的烧杯内水温升高的原因是 Na2O2和 CO2反应放出了热量。 【实验结论】纤维素完全燃烧的方程式为 (C6H10O5)n+6nO2点燃 5nH2O+6nCO2

29、。 考点:二氧化碳的性质;燃烧的条件;浓硫酸的用途;无水硫酸铜的用途。 点评: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可做灭火剂。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才可以: 1、有可燃物; 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可以用来检验水的存在与否。 推断题 ( 15分)在下面关系图中, A、 B、 C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单质,甲、乙分别是酒精完全燃烧时一定会产生的两种物质,丙是鸡蛋壳的主要成分。请回答下列下列问题: ( 1)写出化学式: A是 C是 ;反应 的反应类型是 。 ( 2)反应 中,若 B不足,则产物为 D

30、。其化学方程式为 ; 因此,冬天用煤火取暖时,一定要注意 ,防止 (填物质名称)中毒。 ( 3)如果加热反应 得到的溶液,可观察到试液由红色变为紫色。该现象说明 。 ( 4)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请举一例说明反应的应用: 。 ( 5)某同学认为反应 中,与 D反应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你的看法是 (填“一定 ”或 “不一定 ”);原因是 ;写出一个符合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 C H2 分解反应 ( 2) 2C+O2点燃 2CO 通风 一氧化碳 ( 3)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 4) CO2+Ca(OH)2=CaCO3+H2O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 5)不一定 D也可以是氧气,

31、而氧气不 是氧化物 CaCO3+2HCl=CaCl2+H2O+CO2 (或 CaCO3高温 CaO+CO2) 试题分析:由题中物质的转化关系可知,甲是二氧化碳,故 A 是碳, B 是氧气,C是氢气, D是一氧化碳,乙是水,丙是碳酸钙。 ( 1)写化学式: A是: C; C是: H2;反应 是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分解反应。 ( 2)反应 中,若 B不足,则产物为 D。其化学方程式为 2C+O2点燃 2CO;因此,冬天用煤火取暖时,一定要注意通风 ,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 3)如果加热反应 得到的溶液,可观察到试液由红色变为紫色。该现象说明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4)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这个反应可以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 5)反应 中,与 D反应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原因 D也可以是氧气,而氧气不是氧化物;写出一个符合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或 CaCO3高温 CaO+CO2)。 考点:物质推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一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的性质。 点评:推断物质,要首先找到突破口,题中甲气体通 入石蕊试液变红色和丙是鸡蛋壳的主要成分就是突破口。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客观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两个原则,注意化学式要正确,不要忘记反应条件、气体或者沉淀符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