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rimleave225 文档编号:305100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6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2届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2届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2届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2届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届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矿石粉碎 B纸张燃烧 C酒精挥发 D冰雪融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 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矿石粉碎、酒精挥、发冰雪融化都是物质状态改变,是物理变化;纸张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选 B。 考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辨别。 点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 4P + 5O2 点燃 2P2O5 B Zn + H2SO4 = ZnSO4 + H2 C CH4 + O2

2、 CO2 + H2O D 2H2O2 O2 + 2H2O 答案: C 试题分析: 4P + 5O2 点燃 2P2O5; Zn + H2SO4 = ZnSO4 + H2; 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2H2O2 O2 + 2H2O。 C项的化学方程式没有写反应条件,也没有配平。选 C。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 点评: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客观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两个原则,注意化学式要正确,不要忘记反应条件、气体或者沉淀符号。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氧气用于炼钢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天然气用作清洁燃料 答案: B 试题分析:氧气用

3、于炼钢,是利用氧气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的物理性质;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熟石灰的碱性;天然气用作清洁燃料,是利用天然气的可燃性。选 B。 考点: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差别和应用。 点评: 物理性 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味道、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性、挥发性、吸附性等;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酸性、碱性等。 已知一种碳原子可用于测定文物的年代,该原子的原子核内含有 6个质子和 8个中子,则核外电子数为 A 2 B 6 C 8 D 14 答案: B 试题分析:原

4、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中,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一种碳原子的原子核内含有 6个质子和 8个中子,则核外电子数为 6。选 B。 考点:原子的构成。 点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中,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 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 16 B原子序数为 16 C属于金属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为 32.06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可知,硫的原子序数为 16,质子数为 16;属于非金属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 32.

5、06。选 C。 考点:元素周期表。 点评:原子中,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 “1”,一般省略不写。 鉴别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观察气体颜色 B闻气体的气味 C插入带火星的木条 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答案: C 试题分析:一般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选C。 考点:鉴别氧气。 点评:鉴别氧气,要根据氧气的性质来设计实验,根据特有的现象来鉴别。 下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其中能够说明 “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的一组现象是 图 1铜片上白磷燃烧 图 1铜片上红磷未燃烧 图 1水中白磷未燃烧 图

6、2水中白磷燃烧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图 1铜片上白磷燃烧, 图 1铜片上红磷未燃烧,说明相同温度下,白磷可以燃烧,而红磷不能燃烧,是因为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高很多,这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选 A。 考点:燃烧的条件。 点评: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才可以: 1、有可燃物; 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甲、乙、丙、丁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见下表,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丁的化学式相同 B只有丙物质属于单质 C若 16 g乙参加反应,则生成的丙质量为 32 g D反应中

7、,反应物分子中所含氧原子总数是生成物分子中所含氧原子总数的 2倍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题中微观示意图可知,甲的化学式是 相同,丁的化学式是;乙物质、丙物质都属于单质;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化学方程式为: 2 + 2S+2 ,反应中, 和 S的质量比为32:64=1:2,故若 16 g乙参加反应,则生成的丙质量为 32g;反应中,反应物分子中所含氧原子总数和生成物分子中所含氧原子总数相等。选 C。 考点: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中的物质质量比;质量守恒定律。 点评: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数量和质量不变,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

8、,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 Na2CO3和 CaCO3固体粉末 加足量稀盐酸 B 除去 CO2中的 CO 通过足量 NaOH溶液 C 检验 NaCl溶液中含有 Na2CO3 加适量 CaCl2溶液 D 除去 CaO 中的 CaCO3 加足量水 答案: C 试题分析: Na2CO3和 CaCO3固体粉末都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不能用稀盐酸鉴别 Na2CO3和 CaCO3固体粉末; CO2能与 NaO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而一氧化碳不能,不能用足量 NaOH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Na2CO3能与 CaCl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可以用 CaCl2溶液检验 Na

9、Cl溶液中含有的 Na2CO3; CaO 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不能用水除去 CaO 中的 CaCO3。选 C。 考点:物质的鉴别;除杂。 点评:鉴别物质或者除杂,都要根据物质的性质来设计实验,根据不同的实验现象来鉴别物质或者除杂。除杂时不能除去主要物质,也不能引进新的杂质。 镍氢充电电池有着广泛应用,镍及其化合物能发生下列反应: Ni + 2HCl = NiCl2 + H2 Ni(OH)2 + 2HCl = NiCl2 + 2H2O NiO2 + 4HCl = NiCl2 + Cl2 + 2H2O 对上述反应的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反应 是复分解反应 B镍能与硝酸银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C反应

10、 既是中和反应,又是置换反应 D Ni(OH)2、 NiO2和 NiCl2中 Ni的化合价都相同 答案: B 试题分析: Ni + 2HCl = NiCl2 + H2是置换反应,镍的活动性强于氢,银的活动性弱于氢,镍能与硝酸银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反应 既是中和反应,但不是置换反应; Ni(OH)2、 NiO2和 NiCl2中 Ni的化合价分别为 +2、 +2、 0。选 B。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置换反应;中和反应;化合价。 点评: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Hg、 Ag、 Pt、 A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

11、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且位 置越靠前,反应越剧烈;位置在前的金属能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作用,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时置换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时中和反应。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单质的化合价为零。 下图是收集某气体的装置。由实验装置推测该气体的有关性质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密度比空气 大 大 小 小 溶于水中所得溶液的 pH 7 7 7,呈碱性,从短管通入图中装置收集,说明其密度小于空气,末端用漏斗倒扣在水中收集尾气,说明其极易溶于水。选 C。 考点:气体的性质、干燥方法、收集方法。 点评:干燥气体、收集气体都要根据气

12、体的性质来设计实验,这样才能保证实验成功。 下表中的选项不符合右图所示曲线的是 选项 横坐标 纵坐标 A 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锌粉的质量 产生氢气的体积 B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的质量 产生气体的质量 C 向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 生成沉淀的质量 D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食盐晶体的质量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 B 试题分析: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锌粉的质量,产生氢气的体积由 0点开始逐渐升高;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产生气体的质量曲线,在纵坐标上是从 0点开始升高的,但在横坐标上应从 0点以后的某个数值开

13、始升高;向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生成沉淀的质量,由 0点开始逐渐升高;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食盐晶体的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 0点开始逐渐升高。选 B。 考点:化学变化中的数量关系曲线 图。 点评:绘制化学变化中或者物质溶解过程中的数量关系曲线图,要根据化学变化或者中物质溶解过程各物质的数量变化关系进行。 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航天飞机升空时利用物质燃烧释放能量来推动的,是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水车工作,是水的动能转化为别的形式的能量,太阳能装置,是太阳能转化为别的

14、形式的能量;风力发电,是风能转化为电能;都是物理变化中能量的相互转化。选 A。 考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能量转化。 点评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过程中,都会有能量的相互转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下列物质放在敞口容器中一段时间后,质量明显减少的是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氢氧化钠 D氯化钠 答案: B 试题分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放在敞口容器中一段时间后,质量明显增加;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放在敞口容器中一段时间后,质量明显增加;氯化钠放在敞口容器中一段时间后,质量不变;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放在敞口容器中一段时间后,质量明显减少。选

15、 B。 考点:浓硫酸、浓盐酸、氢氧化钠、氯化钠的性质。 点评: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 B苏打水 C白醋 D蒸馏水 答案: D 试题分析: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而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矿泉水、苏打水、白醋都是混合物;蒸馏水是纯净物。选 D。 考点:纯净物与混合物。 点评: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成分复杂;而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成分单一。 钾肥能增强作物对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下列属于钾肥的是 A KCl B Na2SO4 C NH4HCO3 D Ca(H2PO4)2 答案: A 试题分析: KCl属于钾肥; NH4HCO3

16、属于氮肥; Ca(H2PO4)2属于磷肥; Na2SO4不属于化学肥料。选 A。 考点:化学肥料。 点评:化学肥料中,含 N 的是氮肥;含 P的是磷肥;含 K 的是钾肥,同时含有多种营养元素的是复合肥。 2012年 2月,国务院发布空气质量新标准,下列项目没有列入空气质量监测的是 A二氧化氮 B氮气 C一氧化碳 D PM2.5 答案: B 试题分析:我国空气质量监测的是物质有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PM2.5等,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选 B。 考点:空气的组成;空气污染物。 点评: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含有 78%的氮气, 21%的氧气, 0.03%的二氧化碳, 0.94

17、%的稀有气体, 0.03%的其他气体和杂质。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的是 A红磷 B铁丝 C木炭 D氢气 答案: B 试题分析: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选 B。 考点:红磷、铁丝、木炭、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点评: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是白雾,烟是固体小颗粒,雾是液体小液滴。 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 O B 2O C O2 D O2- 答案: C 试题分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

18、子是氧分子,即 O2。选 C。 考点:物质的构成;化学符号的意义。 点评: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物质由什么微粒构成,其化学性质就由什么微粒保持。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答案: A 试题分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中,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原子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选 A。 考点:原子的构成;元素的化学性质。 点评:原子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取用固体粉末

19、D过滤 答案: C 试题分析: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紧挨着试管口,标签对着手心,瓶塞倒放;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借火,防止引起失火;取用固体粉末,要用药匙或者纸槽送入试管底部,再慢慢直立试管,使药品划入试管;过滤要用玻璃棒引流。选 C。 考点:倾倒液体、点燃酒精灯、取用固体粉末、过滤。 点评:按照正确的实验操作要求做实验,才能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和安全。 日常生活中加碘食盐的 “碘 ”是指 A单质 B分子 C原子 D元素 答案: D 试题分析:日常生活中加碘食盐的 “碘 ”是指元素。选 D。 考点:单质;分子、原子、离 子;元素。 点评: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单质

20、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下图是某些食物的近似 pH,呈碱性的是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PH大于 7的溶液是碱性的,小于 7的溶液是酸性的,等于 7的溶液是中性的。小苏打溶液的 PH=9.1,大于 7,呈碱性。选 D。 考点: PH。 点评: PH大于 7的溶液是碱性的,小于 7的溶液是酸性的,等于 7的溶液是中性的。 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A使用节水型马桶 B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C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答案: C 试题分析:使用节水型马桶,可以节约用水;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可以减小水污染;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会导致水

21、体污染。选C。 考点: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点评: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人人有责。 水果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你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的体积很小 答案: A 试题分析:我们能闻到水果的香味,是因为香味物质的分子在不断运动,进入人的鼻孔,我们才闻得到。选 A。 考点:微粒的性质。 点评:微粒的性质有:微粒很小;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间隔。 填空题 ( 7分)实验小组的同学研讨初中常见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关系时,做了如下实验,实验中的每一步均有明显现象,实验操作及部分现象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 1) A溶液一定呈 性(填 “酸 ”

22、或 “中 ”或 “碱 ”)。 ( 2)气体 D的化学式为 。 ( 3)步骤 的实验现象为 。 ( 4) E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 ( 5) B溶液的溶质由两种元素组成, 中产生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6)实验后将盛有 C固体烧杯中的上清液取出少量,继续加入 E溶液,仍有 C固体析出,已知 A与 E中的阳离子相同,则实验后所得溶液含有的溶质为 。 答案:( 1)碱 ( 2) CO2 ( 3)红色液体变为无色 ( 4) Na2CO3 ( 5) Na2CO3 2HCl = 2NaCl H2O CO2 ( 6) NaCl 、 CaCl2、酚酞 ( 2分) (此题答案:合理给分,如( 4)可以

23、是 K2CO3,但( 4)、( 5)和( 6)的答案:要对应。) 试题分析:( 1)每个步骤都有明显现象,则 A溶液一定呈碱性,因为酚酞遇到碱性物质才变红色,现象明显。 ( 2)酸和碳酸盐反应,会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D的化学式为: CO2; ( 3)酸性溶液遇到酚酞试液不变色,所以步骤 的实验现象为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 4)碳酸钠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可溶性钙盐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 E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Na2CO3; ( 5)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中产生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 ( 6)实验后将盛有 C固体烧杯

24、中的上清液取出少量,继续加入 E溶液,仍有 C固体析出,说明有氯化钙存在,同时有生成的氯化钠和步骤 中加入的酚酞,故实验后所得溶液含有的溶质为: NaCl、 CaCl2和酚酞。 考点:物质的鉴别;酸碱指示剂;酸、碱、盐的性质;化学方程式。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稀盐酸和碳酸钠溶液之间的反应及其相关内容,可依据酸碱盐溶液的性质进行推断,难度较大。 ( 6分)工业上用硫铁矿石(主要成分 FeS2)在沸腾炉中焙烧,经过一系列反应,得到硫酸。焙烧后的矿渣用于炼铁。其转化过程如下(部分条件和产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上图出现的含硫元素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 (填化学式)。 ( 2) FeS

25、2中的铁元素是 +2价,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 ( 3)写出 处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若用 2000 t含杂质 30%的矿渣炼铁,理论上可得到含铁 98%的生铁质量为 _ t。 ( 4)在煤炭燃烧过程中也会产生 SO2。工业上将煤燃烧产生的烟气通入吸收塔,用石灰水淋洗,外加氧气的作用,使之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 SO2、 SO3 ( 2) -1 ( 3) 3CO + Fe2O3 2Fe + 3CO2 1000 ( 2分) ( 4) 2SO2 + 2Ca(OH)2 + O2 = 2CaSO4 + 2H2O 试题分析:( 1)上图出 现的含硫元素的物质中,属于

26、氧化物的有 SO2、 SO3。 ( 2) FeS2中的铁元素是 +2价,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1价。 ( 3) 处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3CO + Fe2O3 2Fe + 3CO2。 解 设若用 2000 t含杂质 30%的矿渣炼铁,理论上可得到含铁 98%的生铁质量为 X。 3CO + Fe2O3 2Fe + 3CO2 160 112 2000t30% X 98% 160: 112=( 2000t30%):( X 98%) X=1000t 答:若用 2000 t 含杂质 30%的矿渣炼铁,理论上可得到含铁 98%的生铁 1000t。 ( 4)用石灰水淋洗,外加氧气的作用,使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

27、钙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2SO2 + 2Ca(OH)2 + O2 = 2CaSO4 + 2H2O。 考点:氧化物;化合价;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点评:氧化物是指由氧元素和别的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客观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两个原则,注意化学式要正确,不要忘记反应条件、气体或者沉淀符号。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要注意解题的步骤,设、写、找、列、解、答。 ( 6分) NaCl 和 KNO3在不同温度时 的溶解度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 /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28、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 1) 10 时,在 100 g 水里溶解 _g KNO3时,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 ( 2)右图为 NaCl 和 KNO3的溶解度曲线,则表示 NaCl的溶解度曲线是_(填 “甲 ”或 “乙 ”);其中温度 t 的范围可能在 _(填字母序号)。 A 10 20 B 20 30 C 30 40 D 40 50 ( 3) 10 时,分别在 100 g水中加入 35 g NaCl 和 KNO3固体,加热到 60 时,NaCl溶液为 _(填 “饱和 ”或 “不饱和 ”)溶液。加热前后,有关两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_(填字

29、母序号)。 A 10 时,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B 60 时,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加热前后, 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加热前后, 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 变 答案:( 1) 20.9 ( 2)乙 B ( 3)不饱和 BC( 2分,全对给分,错选、漏选不得分) 试题分析:( 1)由题中溶解度表可知, 10 时,在 100 g水里溶解 20.9g KNO3时,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 ( 2)由题中溶解度表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图中表示 NaCl的溶解度曲线是乙;其中温度 t的范围可能在 20 30 之间,此时氯化钠

30、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有相交的点,选 B。 ( 3) 60 时, NaCl的溶解度是 37.3g, 10 时,分别在 100 g水中加入 35 g NaCl 和 KNO3固体,加热到 60 时, NaCl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60 时, NaCl的溶解度是 37.3g,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110g,此时 35 g NaCl 和 KNO3固体全部溶解,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10 时, NaCl的溶解度是 35.8g,故加热前后, 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选 BC。 考点:溶解度;溶解度曲线;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点评:在一定温度下,在 100g水中,溶解某种溶质

31、到达饱和状态时,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就是该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 ( 6分)物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等与其性质密切相关。 ( 1)铁在生活中可用于制作炊具,因为它有良好的延展性和 _性。 ( 2)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_。 ( 3)氢氧化钙常用作建筑材料,因为其吸收二氧化碳会生成坚固的 _(写化学式)。 ( 4) “洁厕灵 ”可以有效清除污垢,除去异味,其有效成分为盐酸。它不能用于清洁大理石制品,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_。 ( 5) “管道通 ”可使堵塞的管道畅通无阻,其管道疏通剂的有效成分为氢氧化钠,在使用时不能与 “洁厕灵 ”混合使用,用

32、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_。 ( 6) “漂白精 ”可以快速漂除衣物污渍,其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 NaClO),若与 “洁厕灵 ”混用,易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化学方程式为 NaClO+2HCl = NaCl+ X + H2O ,则 X的化学式为 。 答案:( 1)导热 ( 2) CaO + H2O = Ca(OH)2 ( 3) CaCO3 ( 4) CaCO3 2HCl = CaCl2 H2O CO2 ( 5) HCl + NaOH = NaCl + H2O ( 6) Cl2 试题分析:( 1)铁在生活中可用于制作炊具,因为它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热性。 ( 2)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用化学方程式

33、表示其原因: CaO + H2O = Ca(OH)2 。 ( 3)氢氧化钙常用作建筑材料,因为其吸收二氧化碳会生成坚固的 CaCO3。 ( 4) “洁厕灵 ”不能用于清洁大理石制品,因为 CaCO3 2HCl = CaCl2 H2O CO2 。 ( 5) “管道通 ”不能与 “洁厕灵 ”混合使用,因为 HCl + NaOH = NaCl + H2O。 ( 6)根据化学方程式为 NaClO+2HCl = NaCl+ X + H2O,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X的化学式为 Cl2。 考点:金属的性质与用途;生石灰的用途;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 点评:性质决定用途,不同的物质,性质往往不同,其用途也不

34、尽相同;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客观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两个原则,注意化学式要正确,不要忘记反应条件、气体或者沉淀符号。 ( 5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 1)下列生活物品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塑料盒 B棉布袋 C钛合金镜架 D羊绒围巾 ( 2)为了减少 “白色污染 ”,在超市购物时,国家提倡 。 ( 3)人类摄取的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素有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水和 。当人体缺 时,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 ( 4)家庭生活中常见的垃圾有: 鸡蛋皮, 废纸, 烂菜叶, 牛奶袋,其中属于厨余垃圾的是 (填数字序号)。 答案:( 1) A ( 2)用

35、布袋代替塑料带(或重复使用塑料袋,答案:合理给分) ( 3)蛋白质 钙( Ca) ( 4) 试题分析:( 1)塑料盒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棉布袋、羊绒围巾使用的是天然纤维;钛合金镜架是金属材料。 ( 2)为了减少 “白色污染 ”,在超市购物时,国家提倡用布袋代替塑料带(或重复使用塑料袋,答案:合理给分)。 ( 3)人类摄取的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素有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水和蛋白质。当人体缺钙时,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 ( 4)家庭生活中常见的鸡蛋皮、烂菜叶属于厨余垃圾。 考点:天然材料和合成 材料;白色污染;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垃圾分类。 点评:棉、麻、毛、蚕丝等属于天

36、然材料;不易降解的塑料、橡胶等物质会造成白色污染;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素有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水和蛋白质等。 计算题 ( 3分)氯化锌是一种化工原料,可用于电池、电镀、医药和工业水处理等行业。工业上,将氧化锌加入盐酸中进行反应,制得氯化锌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O + 2HCl = ZnCl2 + H2O。欲制得 1360 g氯化锌,计算需要加入氧化锌的质量。 答案: g 试题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即可。 解:设需 要加入氧化锌的质量为 x。 ZnO + 2HCl = ZnCl2 + H2O 81 136 x 1360 g x = 810 g 答:需要加入氧化锌的质量为 810

37、 g。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要注意解题的步骤,设、写、找、列、解、答。 ( 3分)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容易吸水和变质。实验室中有 220 g久置的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假设样品中各成分的分布是均匀的)。某实验小组从该样品中取出 20 g,加热烘干其中的水分,得到 18.6 g固体。向所得固体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后得到 10 g沉淀。对上述数据分析计算后,该小组同学向剩余的氢氧化钠样品中加入了一定量的氢氧化钙粉末和水,充分反应后,过滤,恰好得到了 10%的氢氧化钠溶液。计算加入的氢氧化钙和水的质量。 答案: g; 1426g 试题分析:解法一:因为 20

38、 g 样品烘干后得到 18.6 固体,加入石灰水后得到10 沉淀。则,剩余 200g样品中含有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固体共有 186 固体,加入熟石灰后得到碳酸钙 100 g。 设样品中碳酸钠质量为 x,加入氢氧化钙的质量为 y,反应生成 NaOH的质量为z。 Na2CO3 + Ca(OH)2 = CaCO3 + 2NaOH 106 74 100 80 x y 100 g z 106:100=x: 100g 74:100=y: 100g 100:80=100g: z x=106g y= 74g z =80g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186g 106 g + 80 g = 160g 所得溶液中水的质

39、量为 160g10% 160g = 1440g 所以 加入的水量为 1440g ( 200g 186g) = 1426g 答:加入 的氢氧化钙质量为 74 g,加入的水质量为 1426 g。 解法二: 解:设 20 g样品中含有的碳酸钠质量为 x Na2CO3 + Ca(OH)2 = Ca CO3 + 2NaOH 106 100 x 10 g = x= 10.6 g 所以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水的质量分数为 1- 53% - 40% = 7% 设加入氢氧化钙的质量为 y,反应生成 NaOH的质量为 z Na2CO3 + Ca(OH)2 = Ca CO3 + 2NaO

40、H 106 74 80 (220-20) g53% y z 106: (220-20) g53%=74: y 106: (220-20) g53%=80: z y= 74 g z =80g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220g 20g) 40% + 80g = 160g 所得溶液中水的质量为 160g10% 160g = 1440g 所以 加入的水量为 1440g ( 220g 20g) 7% = 1426g 答:加入的氢氧化钙质量为 74 g,加入的水质量为 1426 g。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溶液中溶 质质量分数。 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要注意解题的步骤,设、写、找、列、解、答。

4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 。 探究题 ( 6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 , 。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序号,下同)。 (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可选用的收集装置为 。 答案: ( 1) 长颈漏斗 集气瓶 ( 2) B ( 3)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A C 试题分析:(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 、长颈漏斗, 、集气瓶。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固体与液体反应,不要加热的类型,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B。 (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42、为 2KMnO4 K2MnO4 + MnO2 + O2,这是加热固体制取气体的反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A;氧气密度大于空气,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可选用的收集装置为 C。 考点:常见仪器的名称;化学方程式;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 点评: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客观事实和质量守 恒定律两个原则,注意化学式要正确,不要忘记反应条件、气体或者沉淀符号。 选择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时,要根据反应物的性质和气体的性质来选择合适的装置。 ( 5分)下图荣获 2011年德国红点设计大奖的 “示压瓶 ”,由湖南科技大学的七名同学创作 ,在它的瓶盖

43、顶部用了软质材料,使之可以轻易的识别出瓶内气压大小,如在示压瓶中装入碳酸饮料,摇动后瓶盖中部凸起,警示打开瓶盖时有喷出的危险。 ( 1)取一个示压瓶,加入一种固体和一种液体,拧紧瓶盖,振荡,发现瓶盖中部凸起,过了一会儿又恢复原状。则加入的固体和液体可能是 (写出 一组);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 ( 2)另取一个示压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迅速倒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拧紧瓶盖,振荡,发现瓶子变瘪且瓶盖中部凹陷,过了一会没有恢复原状。此实验能否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填 “能 ”或 “不能 ”),其原因是 _。 答案: ( 1) 可能的组合 解释原因(共 2分) I 氧化钙固体和

44、水 反应 放热 ,瓶内 压强先增大 ,( 1分) 降温后恢复 至大气压强( 1分)。 II 氢氧化钠固体和水 溶解放热,瓶内压强先增大,降温后恢复至大气压强。 ( 2)不能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或 与水反应 ),也会发现瓶子变瘪、瓶盖中部凹陷,且没有对比实验 试题分析:( 1)向示压瓶中加入一种固体和一种液体,拧紧瓶盖,振荡,发现瓶盖中部凸起,过了一会儿又恢复原状,说明瓶内气压先增大,后又减小,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瓶内温度升高使得气压增大,后热量散失,温度降低,气压又减小,则加入的固体和液体,及其原因见下表: 可能的组合 解释原因(共 2分) I 氧化钙固体和水 反应 放热 ,瓶内 压强先增

45、大 ,( 1分) 降温后恢复 至大气压强( 1分)。II 氢氧化钠固体和水 溶解放热,瓶内压强先增大,降温后恢复至大气压强。 ( 2)另取一个示压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迅速倒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拧紧瓶盖,振荡,发现瓶子变瘪且瓶盖中部凹陷,过了一会没有恢复原状。此实验不能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或与水反应),也会发现瓶子变瘪、瓶盖中部凹陷,且没有对比实验。 考点:化学反应或者物质溶解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大气压。 点评:化学反应或者物质溶解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热量的释放或者吸收,本题将此知识点与大气压结合起来考查,难度较大。 ( 8分)在户外聚会时,化学老师点燃

46、了一支自制的蜡烛,同学们发现这支蜡烛不易被风吹灭,原来在蜡烛的棉芯里藏了两根相互缠绕的银白色金属丝。老师指出金属丝的成分可能是 Mg、 Al、 Fe中的一种或两种。回校后,老师提供了 Mg、 Al、 Fe三种已知金属和 MgSO4、 Al2(SO4)3、 FeSO4、 CuSO4四种盐溶液,以及未知金属的样品。指导同学们先进行了参照实验,之后探究未知金属的成分。 ( 1)三种已知金属的参照实验 试剂 Mg Al Fe MgSO4溶液 有气泡产生。 “” “” Al2(SO4)3溶液 有大量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金属表面有白色固体附着。 “” “” FeSO4溶液 有大量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金属表面有灰黑色固体附着。 试管底部有灰黑色固体析出。 “” CuSO4溶液 有大量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金属表面有红色固体附着。 一段时间后金属表面有红色固体附着。 一段时间后金属表面有红色固体附着。 用 “”标记的实验有相同的现象, “”处应记录的是 ;表中的 “灰黑色固体 ”的成分为 _。 Al与 CuS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未知金属成分的探究 该小组同学将两根未知 金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