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2015年课时同步练习(人教版)3-1分子和原子(带解析).doc

上传人:appealoxygen216 文档编号:307016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步]2015年课时同步练习(人教版)3-1分子和原子(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同步]2015年课时同步练习(人教版)3-1分子和原子(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同步]2015年课时同步练习(人教版)3-1分子和原子(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同步]2015年课时同步练习(人教版)3-1分子和原子(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同步]2015年课时同步练习(人教版)3-1分子和原子(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同步 2015年课时同步练习(人教版) 3-1分子和原子(带解析) 选择题 对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分于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唯一粒子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单个的分子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则由阴阳离子共同保持其化学性质。 考点:分子的定义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 ( )。 A食物变质 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B汽油挥发 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 C热胀冷缩 分子间间隔改变 D花香四溢 分子做扩散运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汽油挥

2、发,是分子间间隔改变了。 考点:分子的基本性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不同分子所表现的化学性质不同 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比原子的要大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氦气由氦原子构成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不一定大于原子。如氢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要小于氧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 8)。 考点:分子和原子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 A湿衣晾干 分子不停地运动 B水结成冰 分子发生变化 C干冰升华 分子间间隔变大 D轮胎充气 分子间有间隔 答案: B 试题分析:水结成冰发生的是物质的状态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从微观角度来说则是由于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

3、变化。 考点:分子的基本性质。 对下列事实或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 选项 事实或现象 解释 A 八月桂花,十里飘香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B 水银温度计里的水银热胀冷缩 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C 25 m3石油气可加压装入 0.024 m3的钢瓶中 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D 浓氨水和浓盐酸接近时 “空中生烟 ”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答案: B 试题分析:热胀冷缩现象,其本质都是分子之间间隔的改变。 考点:分子的基本性质 如下图所示,在烧杯甲中装入蒸馏水,滴入 2 滴酚酞溶液,得到无色溶液。在烧杯乙中装入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甲、乙两烧杯罩住。几分钟后,发现甲中的溶液变成红色。对上述现象

4、的解释正确的是 ( )。 甲内滴入的酚酞要过一会儿才能变色,与乙无关; 大烧杯壁上沾有某种物质,散发出的肉眼看不见的粒子与甲中的溶液接触,使其变红; 乙中的浓氨水中有肉眼见不到的粒子逸出,有些粒子进入了甲中的溶液,使溶液成分改变,并使溶液变红; 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氨气分子在不断运动,进入了甲溶液中形成稀氨水使溶液变红。 考点:分子的基本性质 水结成冰是由于 ( )。 A水分子的运动停止了 B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C水分子变小了 D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答案: D 试题分析:构成水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变化的是分子间的间隔。 考点:分子的基本性

5、质 下列现象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是 ( )。 A 100 mL水和 100 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 200 mL B打开盛装浓盐酸的瓶盖,浓盐酸逐渐减少 C气态氧在加压降温时变为淡蓝色的液态氧 D加热氧化汞得到银白色的汞和氧气 答案: D 试题分析:要说明分子可分,其实就是说要发生化学变化。 考点:化学变化的实质 能保持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 A氧原子 B硫原子 C氧原子和硫原子 D二氧化硫分子 答案: D 试题分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分子,所以能保持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二氧化硫分子。 考点:分子的定义 下列分子变化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

6、。 A分子间隔变小 B分子数目变多 C分子本身起了变化 D一种分子运动到另一种分子中间去了 答案: C 试题分析:化学变化中,分子一定发生了改变;分子改变,则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考点:化学变化的实质 填空题 下列图示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_(填序号,下同 ),表示混合物的是_,由分子直接构成的是 _,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_。 答案: ACD B AD C 试题分析: A为由 分子构成的纯净物; B为由 、 和 分子构成的混合物。 C为由 原子构成的纯净物; D为由 分子构成的纯净物; 考点:物质的分类、微观模型图 微观模拟题:通过下面反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 1)乙、丙组成的物质属于 _(

7、填 “纯净物 ”或 “混合物 ”)。 (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_反应。 ( 3)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来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_。 答案:( 1)混合物 ( 2)分解 ( 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只是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 试题分析:( 1)乙、丙的分子构成不同,不属于同种物质,所以二者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 2)该反应是由甲这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乙和丙两种物质的反应,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 3)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只是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 考点:微观模型图、化学变化的实质 某兴趣小组做如下实验探究微粒的运动。请 回答实验中

8、的有关问题。 ( 1)实验 :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 2 3滴酚酞溶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 得出的结论有_。 ( 2)实验 (如上图甲中所示 ):烧杯 B中的现象是_;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 (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 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 (如上图乙中所示 )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 _(填 “有 ”或 “无 ”),理由是_。 答案:( 1)酚酞溶液遇蒸馏水不变色,酚酞溶液遇浓氨水变红色 ( 2)酚酞溶液变红 氨分子从烧杯 A运动到烧杯 B中,使酚酞溶液变红 ( 3)没有必要 实验 、实验 已做过对比实验 试题分析:( 1)实验 :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 2 3 滴酚酞溶液,此时溶液不变色,说明酚酞溶液遇蒸馏水不变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后溶液变为红色,说明酚酞溶 液遇浓氨水变红色。 ( 2)实验 :氨分子从烧杯 A运动到烧杯 B中,使酚酞溶液变红。 ( 3)实验 没有必要,因为实验 、实验 已做过对比,可排除蒸馏水使其变色的原因。 考点:分子的运动探究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