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山东泰安市东岳中学七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wealthynice100 文档编号:309664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6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年山东泰安市东岳中学七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3-2014年山东泰安市东岳中学七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3-2014年山东泰安市东岳中学七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3-2014年山东泰安市东岳中学七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3-2014年山东泰安市东岳中学七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年山东泰安市东岳中学七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这是前任总理温家宝在两次会议(人大、政协)上对 “尊严 ”一词的阐述。追溯历史,中华民族摆脱屈辱,有了 “站起来 ”的 “尊严 ”开始 A中华民国成立 B新中国的成立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 “一五 ”计划完成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所以答案:是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交够国家

2、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这是农民对什么政策衷心拥护的生动写照? 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 C联产承包 D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这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所以答案:是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实行民主集中制 D拨乱反正,开创新局面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

3、思想路线,所以答案:是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的历史转折 我国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于 1953年,至今仍在施行。你知道我国借鉴的是哪一国家的做法吗? A苏联 B美国 C俄罗斯 D印度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五年计划的渊源,新中国成立后,向苏联学习,苏联在斯大林领导时期,实施五年计划,使得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了强盛的工业国,所以答案:是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我国实现原油和石油全部自给是在 A大庆油田建成后 B胜利油田建成后 C华北油田建成后 D辽河油田建成后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

4、题考查的是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知识,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建立了大庆油田,涌现出了铁人王进喜等时代模范,大庆油田是中国第一大油田,所以答案:是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下列哪一项不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定 A以 “共同纲领 ”为施政方针 B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C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D采用公元纪年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好了准备,其中 A以 “共同纲领 ”为施政方针是在 10月 1日下午召开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上通过的,

5、所以答案:是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今年( 2014年)与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相隔 A 49年 B 50年 C 55年 D 60年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的知识, 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了新中国第一 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所以答案:是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工业化的起步 在改革开放中,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 A上海 B北京 C珠海 D深圳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的知识, 1980年,我国开始设立经济特区,最早设

6、立的经济特区是深圳,被称之为经济特区的代表,所以答案:是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 A毛泽东 B江泽民 C邓小平 D华国锋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的知识,被称之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是邓小平,所以答案:是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80年,我国在广东和福建率先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中不包括 A深圳 B珠海 C厦门 D海南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的知识, 1980年,我国在广东和福建率先建

7、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指的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1988年又增设了海南经济特区,所以答案:是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 我国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正确的一项是 A经济特区 沿海经济开放区 沿海开放城市 内地 B内地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C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D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经济特区 内地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外开放的知识,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所以答案 :是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

8、年级下册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 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容, 1992年,中共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大大加快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所以答案:是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 “一个中心 ”是 A四项基本原则 B经济建设 C改革开放 D自力更生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 1987年在中共十三大上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9、其中一个中心指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以答案:是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 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 B 1987年中共十三大上 C 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 D 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邓小平理论的知识,邓小平理论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而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所以答案:是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49年 10月,面对一个新中国的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 “时间开始了 ”

10、表达自己的心声,而这一句话也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被誉为 “开国的绝唱 ”。对于无数人来说, 1978年开始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 “时间又开始了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前者使中国人民站起来 B后者使中国人民富起 来 C前者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D后者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是对新中国的成立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比较,其中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而不是新中国的成立,所以答案:是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的历史转

11、折 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转折,主要是因为 A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B进行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C平反冤假错案 D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定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知识,之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转折,主要是因为这次会议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所以答案:是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的历史转折 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大开发、大发展新气象得益于 A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民主改革的推行 C改革开放的推动 D西部

12、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知识,近年来为了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我国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所以答案:是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民族团结 新中国成立后,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是 A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B新中国成立 C西藏和平解放 D香港、澳门回归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完成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所以答案:是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小明从学

13、校图书馆借了下面两本书,由此我们可以断定他感兴趣的可能是 A北伐战争 B解放战争 C土地改革 D抗美援朝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抗美援朝的知识,通过关键词: “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 “浴血上甘岭 ”,我们可判断出,小明感兴趣的书是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内容,所以答案:是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最可爱的人 土地改革运动和抗美援朝战争相同作用是 A巩固人民政权 B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C推翻封建制度 D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土地改革运动和抗美援朝战争的共同作用,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土地改革运动废除了我国存在 2000多年

14、的封建土地制度;抗美援朝又打退了美国的骚扰,所以其共同作用是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所以答案:是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土地改革;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最可爱的人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A农业 B重工业 C商业 D交通运输业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一五计划的内容,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19531956 年,国家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其主要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所以答案:是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工业化的起步 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是报刊上经常出现的一个词。

15、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A实行土地改革 B建立新中国 C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 D进行三大改造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一五计划的内容,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19531956 年,国家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所以答案:是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工业化的起步 国家慰问 “一五 ”计划期间为国家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的老工业区职工,你认为应该到祖国的哪个地区? A东南沿海地区 B东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一五计划的成就,经过一五计划,到

16、 1957年底,我国的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有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所以答案:是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工业化的起步 下图反映的史实符合下列哪一事件 A “大跃进 ”运动 B土地改革运动 C抗美援朝战争 D “文化大革命 ”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知识,通过图片材料:肥猪赛大象,我们可判断出这一景象出现于 “大跃进 ”运动时期,所以答案:是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 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庆祝建党 90周年献礼影片铁人王进喜于 2011年 6月 29日在中国 “石油之城

17、”大庆举行首映仪式。这是铁人王进喜的事迹第三次被搬上银幕。王进喜的“铁人 ”精神,其典型特征是 A艰苦拼搏 B与时俱进 C科学发展 D集体主义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知识,党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出现了很多失误,但是也涌现出了王进喜、焦裕禄等模范人物,他们体现的时代精神是:艰苦创业,所以答案:是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他对党的工作忠心耿耿,为人民鞠躬尽瘁 . 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一生,他不愧为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人民群众的贴心人。这里描述的是 A王进喜 B焦裕禄 C向秀丽 D雷锋 答案: B 试题

18、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的模范人物,其中符合材料中“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的是焦裕禄,所以答案:是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在 9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漫长的道路,经历了各种不同时代 ”,下面 “中共党史年代尺 ”中 B所代表的历史时期是 A土地改革时期 B “大跃进 ”运动时期 C “文化大革命 ”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由于毛泽东错误的认为党内出现了修正主义,为了防止资本主义的复辟, 1966 年 1976 年发动了文化大革命,所以

19、答案:是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文化大革命 ”的十年 “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这是 1976年清明节天安门诗抄中的一首,人民以诗句为武器,悼念周恩来,怒斥 “四人帮 ”,这件事是 A “二月逆流 ” B四五运动 C红卫兵运动 D批林批孔运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化大革命的知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周恩来逝世后,四人帮压制人民群众的悼念活动,终于在 1976年的清明节爆发了 “四五运动 ”,所以答案:是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文化大革命 ”的十年 20世纪 70年代末,我国思想理论界开

20、展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其主要问题是讨论 A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问题 B 平反冤假错案的问题 C “两个凡是 ”的问题 D “文化大革命 ”的评价问题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知识,这场讨论主要是讨论什么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方观点是两个凡是,另一方观点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答案:是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茅于轼先生在北大讲学时说: “不能借口少数服从多数而剥夺少数人的基本权利,因为少数人的基本权利若得不到保障,最终可能连国家主席的基本权利也得不到保障。 ”这里的 “国家主席

21、”指是的 “文革 ”中被迫害致死的 A彭德怀 B刘少奇 C贺龙 D朱德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革时期最大的冤案,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并被开除出党籍,成为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所以答案:是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的历史转折 填空题 动手画示意图来整理知识,是学习历史的好方法。请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下列示意图中 A、 B、 C、 D位置分别代表的内容( 8分)答案: A:农业 B:社会主义公有制 C:社会主义 D:公私合营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三大改造的内容, 19531956 年,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

22、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对农业、手工业改造采取的方式是: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方式是实行公私合营;经过三大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 本制度,所以答案:是: A:农业 B:社会主义公有制 C:社会主义 D:公私合营。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三大改造 综合题 历史证明,制度和机制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新中国发展历程时,搜集到以下材料。请你参与这次探究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20分) 材料一 1950 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

23、土地比重变化表 1950年 /% 1954年 /% 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1.5 54.8 7.9 8.6 ( 1)观察上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是建国初期我国在农村开展的一项什么运动的结 果?该运动主要在什么地区进行的?( 4分)该运动的完成有何重大意义?( 4分) 材料二 看图说史 ( 2)上述图片和 20世纪 50年代中期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该事件的完成标志着什么?( 4分) 材料三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

24、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的、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 3)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为 “实现四个现代化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什么? 1978年在我国什么地方率先出现了搞 “包产到户 ”的典型?随后在全国农村逐步实行了什么制度?( 6分) ( 4)综观上述材料,你从中获得了哪些认识?( 2分) 答案: ( 1)土地改革;新解放区;意义: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

25、答对两点即可, 4分) ( 2)三大改造。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3)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安徽凤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4)改革创新才能使国家富强。(或社会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等。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试题分析:( 1)通过时间 1950 年、 1954 年,贫农、中农、富农、地主的变化,我们可看出本题考查的是土地改革的内容, 1950年 1952 年的土地改革,主要在新解放区进行,其意义是: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26、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 2)通过对图片: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工商界代表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的分析,我们可判断出这一图片反映的是 20世纪 50年代中期的三大改造,其意义是经过三大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3)本题考查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知识,为 “实现四个现代化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且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7、1978年在我国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率先出现了搞 “包产到户 ”的典型,随后在全国农村逐步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4)本题是一个开放性的、综合性的问题,通过对土地改革、三大改造、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分析,我们看出这些重大事件都推动了中国的进步与发展,所以得到的认识是:只有改革创新才能使 国家富强或社会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等。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土地改革;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三大改造;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的历史转折;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 2008

28、年,电视连续剧金婚在全国热播。金婚以编年体的形式描写了一对普通的中国夫妇(佟志和文丽) 50年的婚姻生活,同时也折射出新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的社会变迁。请从下列镜头回放中,挖掘出相关历史信息,回答问题 ( 12分) 镜头一:金婚第 4集中, 1958年,庄嫂生下儿子取名 “跃进 ”。 镜头二:金婚第 12集中,男主角佟志和造反派小将们有这样一段时话:佟志说: “最高指示,要文斗不要武斗! ”造反派小将们将佟志夫妇推向门边站着,一边高喊: “最高指示,打倒一切反动派! ” 镜头三:金婚第 36集中, 1991年工厂要和港商合资,动员职工买股票。 ( 1)庄嫂给儿子取名 “跃进 ”,可以从中推断当时全

29、国正在掀起什么运动?除此之外这一时期我国还掀起了什么运动?( 4分) ( 2)镜头二发生的画面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该事件结束的标 志是什么?( 4分) ( 3)镜头三是党的哪一伟大决策作出后产生的社会现象?( 2分) ( 4)以上三组镜头反映了新中国的历史变迁,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 2分) 答案: ( 1)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 2)文化大革命。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 3)改革开放 ( 4)要遵循客观经济发展规律;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坚持改革开放。(答对一点即可) 试题分析:( 1)通过对材料: “1958年,庄嫂生下儿子取名 “跃进 ”,我们可判断出,当时中国

30、正开展大跃进运动,除此之外这一时期我国还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和人民公 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次严重失误,因此本题的答案:是: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 2)通过对材料中的关键词 “最高指示,要文斗不要武斗;最高指示,打倒一切反动派 ”的分析,我们可以判断出这一情景出现于 1966年 1976 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1976年,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 3)通过对材料中的关键词 “港商合资,动员职工买股票 ”的分析,我们可判断出这一情景出现于改革开放后,因为改革开放时期国家设立经济特区后出现了引进外资、侨资,并且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对大中型企业 建立公司制、股份制;对小型企业实行改组、联合,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 ( 4)本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其中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失误,而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提升,因此得到的启示是:改革要遵循客观经济发展规律;要实事求是,不要急于求成,要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坚持改革开放。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文化大革命 ”的十年;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