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河南省许昌市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日常生活的下列放热现象中,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的一种是( ) A天然气燃烧放热 B电灯泡通电发热 C生石灰与水混合放热 D镁与盐酸反应放热 答案: B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天然气燃烧放热,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电灯泡通电发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生石灰与水混合放热生成氢氧化钙,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镁与盐酸反应放热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 B
2、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的变化趋势,能挣钱描述对应操作的是( ) 答案: D 试题分析:图象题的解答,首先要看清横坐标、纵坐标各表示的内容,然后再抓住三点(起始点、转折点,终点)一趋势, A、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实际就是稀释,使碱溶液的质量分数减少,碱性减弱, PH 变小,但不可能小于 7,错误, B、煅烧石灰石,除了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外, 还生成固体氧化钙,所以固体质量不可能变为 0,终点应大于 0,错误, C、向氢氧化钠硝酸钡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立即发生反应: Ba(NO3)2+H2SO4=BaSO4+2HNO3,所以起始点应从 0开始,错误, D、足量的铁片和
3、铝片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由于铝的活动性比铁强,所以反应速率更快,反应所需时间更短,同时因为酸全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正确,故选 D 考点:图象题的解答 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产二氧化碳质量相同的一组是( ) A MgCO3和NaHCO3 B CaCO3和Na2CO3 C CaCO3和MgCO3 D Na2CO3和NaHCO3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碳酸盐与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要产生相同质量的二氧化碳,那么两者的相对分子质量要相等, A、 MgCO3和 NaHCO3的相对分子质量都为84,正确, B、 C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00, Na2CO3的相对分
4、子质量为 106,不相等,故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也不相等,错误, C、 C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 MgCO3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84,不相等,故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也不相等,错误, D、根据上面的分析,错误,故选 A 考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NaCl、 AgNO3、 Na2SO4 B H2SO4、 NaCl、 BaCl2 C Na2SO4、 KNO3、 NaOH D FeCl3、 NaCl、 KOH 答案: C 试题分析:所谓能大量共存,即相互之间不会发生, A、 NaCl、 AgNO3、Na2SO4中的 AgNO3和 NaCl会
5、相互反应: NaCl+AgNO3=AgCl+NaNO3,不能共存,错误, B、 H2SO4、 NaCl、 BaCl2中的 H2SO4和 BaCl2会相互反应:H2SO4+BaCl2=BaSO4+2HCl,不能共存,错误, C、 Na2SO4、 KNO3、 NaOH相互之间都不会反应,正确, D、 FeCl3、 NaCl、 KOH中的 FeCl3和 KOH会相互反应: FeCl3+3KOH=Fe(OH)3+3KCl,不能共存,错误,故选 C 考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比反应前溶液质量减小的是( ) A盐酸加入烧碱溶液中 B锌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C碳酸钠粉
6、末加入稀盐酸中 D二氧化碳通入足量石灰水中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盐酸加入 烧碱溶液中,溶液质量增大,错误, B、锌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生反应: CuSO4+Zn=ZnSO4+Cu,根据 CuSO4和 ZnSO4的质量比160: 161,说明溶质质量增大,溶液质量也增大,错误, C、碳酸钠粉末加入稀盐酸中,发生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根据 Na2CO3和 CO2的质量比 106: 44,说明加入的质量比跑掉的质量更大,故溶液质量增大,错误, D、二氧化碳通入足量石灰水中,发生反应: CO2 +Ca(OH)2 =CaCO3+ H20,根据 CO2和 C
7、aCO3的质量 比 44: 100,说明通入的气体质量比生成的沉淀质量要小,故溶液质量减少,正确,故选 D 考点:化学方程式中的质量关系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该图中获取的相关信息中错误的是( ) A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应有 3个电子层 B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是 12 C镁为金属元素 D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是 24.31g 答案: D 试题分析: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方格提供的信息: 1、表示元素的原子序数, 2、表示元素符号, 3、表示元素名称, 4、表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12,质子数也为 12,所以原子结构示意图有 3个电子层,正确,B、该元素的原子原
8、子序数是 12=核外电子数是 12,正确, C、镁带 “金 ”字旁,所以属于金属元素,正确, D、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4.31,而实际质量很小,错误,故选 D 考点:元素周期表 仅以纯碱、石灰石、水三种物质为反应原料制取氢氧化钠,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包括以下反应类型中的(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答案: C 试题分析:以纯碱、石灰石、水三种物质为反应原料制取氢氧化钠,发生的反应: 1、 CaCO3 CaO+CO2, 2、 CaO + H2O = Ca(OH)2, 3、Ca(OH)2+Na2CO3=CaCO3+2NaOH ,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包括置换反应
9、,故选 C 考点:物质的分类,金属材料、合成材料,混合物和纯净物,化学肥料 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硫酸属于酸,氨水属于碱 B合金、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 C硬水是混合物,软水是纯净物 D尿素和硝酸钾都属于复合肥 答案: A 试题分析: A、硫酸属于酸,氨水属于碱,正确, B、合金属于金属材料,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错误, C、硬水是混合物,软水是含少量或不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所以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错误, D、尿素只含营养元素 N,属于氮肥,硝酸钾都属于复合肥,错误,故选 A 考点:物质的分类,金属材料、合成材料,混合物和纯净物,化学肥料
10、化学实验中常涉及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制取氧气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 B实验氢气的可燃性时,先检验氢气的纯度,后点燃 C稀释浓硫酸时,先向烧杯内加入浓硫酸,后将水沿器壁慢慢注入 D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时,先均匀预热,后集中在有药品的部位加热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制取氧气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正确, B、实验氢气的可燃性时,先检验氢气的纯度,后点燃,正确, C、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水中,切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中,错误, D、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时,先均匀预热,后集中在有药品的部位加热,正确,故选C 考点:基本实验操作 二甲
11、醚( C2H6O)可能成为一种全新的替代能源而普及下列有关二甲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甲醚由 3个原子构成 B二甲醚的相对分子质 量为 38 C二甲醚属于氧化物 D二甲醚和甲烷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可确定 1、一个分子中所含的原子总数以及对应各原子的个数(甚至是个数比), 2、可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3、可计算物质中所含元素的质量比, 4、可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A、分子由原子构成,二甲醚分子由 3种原子构成,错误, B、二甲醚的相对分子质量=122+16+16=46,错误, C、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而二甲醚由三种元
12、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错误, D、二甲醚( C2H6O)和 甲烷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都是二氧化碳和水,正确,故选 D 考点:根据物质化学式进行的相关计算 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科学家用纳米线织出了碳纳米保管布料,碳纳米管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B厨房炒菜时油温过高着火要盖上锅盖,目的是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C郊游后的自行车经清洗后需要晾晒并在链条上涂油等,目的是防止自行车生锈 D用石灰乳粉刷过的墙日久变硬,是因为水分的蒸发而留下固体氢氧化钙的缘故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碳纳米管是一种碳单质,不是有机物,不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错误, B、厨房炒菜时油温过高
13、着火要盖上锅盖,目的是隔绝氧气,错误, C、防止铁生锈的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所以郊游后的自行车经清洗后需要晾晒并在链条上涂油等,目的是防止自行车生锈,正确, D、用石灰乳粉刷过的墙日久变硬,是因为氢氧化钙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了碳酸钙的缘故,错误,故选 C 考点:有机物的概念,灭火的原理,防止铁生锈的原理,氢氧化钙的性质 为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提倡垃圾分类回收下列生活垃圾可以与废弃钢铁归为同一类加以回收的是( ) A废旧书报 B玻璃瓶 C塑料茶杯 D铝制易拉罐 答案: D 试题分析:废弃钢铁是属于金属材料,铝制易拉罐也属于金属材料,可以归为同一类,故选 D 考点:金属材料 填空题 根据
14、如图所示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将 A、 C组装可制备一种气体,请写出制备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并说出如何检验该气体? ( 2)通过比较发现制取二氧化碳、氧气、氢气的发生装置都可以选择 B装置试从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方面总结满足 B装置要求的一般条件有哪些? 答案:( 1) 2KMnO4 K2MnO4+MnO2+O2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复燃 ( 2)反应物为固态和液态,反应条件为常温 试题分析:( 1)装置 A适用于固体和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并且试管口还塞了棉花,所以可判断是制取氧气的装置,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K2MnO4+MnO2+O2,检验氧气的方法是:将带
15、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复燃 ( 2)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满足 B装置要求的一般条件:反应物为固态和液态,反应条件为常温 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及验证,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 在 Cu( NO3) 2、 Al( NO3) 3和 AgNO3的混 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上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 _ 种金属单质,滤液中含有金属离子为 _ ,有关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_ (写出一个即可) 答案: Ag、 Cu、 Fe三种 Fe2+、 Al3+ Fe+2AgNO3=Fe(NO3)2+2Ag 试题分析: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Al F
16、e Cu Ag,所以在 Cu( NO3) 2、Al( NO3) 3和 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不能将 Al(NO3)3中的Al置换出来,而根据 “弱者先出局 ”的原则,铁是先和 AgNO3反应:2AgNO3+Fe=Fe(NO3)2+2Ag,若铁有剩余,继续与 Cu(NO3)2反应 : Fe+ Cu(NO3)2=Fe(NO3)2+Cu,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上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在滤渣中有铁,则说明上面个反应都完全发生,所以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 Ag、 Cu、 Fe三种金属单质,而在滤液中含有金属离子为: Fe2+、 Al3+,有关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2AgNO3+
17、Fe=Fe(NO3)2+2Ag或 Fe+ Cu(NO3)2=Fe(NO3)2+Cu 考点: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如图是 A、 B、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 1)要使接近饱和的 B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好采取的方法是 _ (填一种); ( 2)在 t2 时, A的饱和溶液溶质分数为 _ ,将 t2 时 A、 C的饱和溶液同时升温, A的溶质质量分数 _ C的溶质质量分数(选填“大于 ”、 “小于 ”或 “等于 ”) 答案:( 1)加 B物质或蒸发溶剂 ( 2) 34.5% 大于 试题分析:溶解度曲线意义: 1、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进而判断结晶的方法, 溶
18、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即降温结晶), 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不大,采用蒸发结晶, 2、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3、可比较同温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 4、可直接读出某温下,物质的溶解度 ( 1)要使接近饱和的 B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好采取的方法是加 B物质或蒸发溶剂 ( 2)从曲线图可以看出 t2 时, A的溶解度 60g,故 A的饱和溶液溶质分数=60g/160g100%=34.5%, A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所以将 t2 时 A、 C的饱和溶液同时升温,对于 A来说,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而
19、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都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但对于 C来说,会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减少,所以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 C的溶质质量分数 考点:溶解度曲线意义 请分别选择合适的试剂或方法,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的杂志(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 1) NaNO3( Na2CO3) _ ; ( 2) Cu( CuO) _ 答案:( 1) Na2CO3+2HNO32NaNO3+H2O+CO2 ( 2)CuO+H2SO4CuSO4+H2O 试题分析:用化学方法给物质的除杂有 2个原则: 1、加入的物质或采取的方法只能除去杂质, 2、在除杂过程中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 1)除去
20、NaNO3中的 Na2CO3,应加入稀 HNO3,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NO32NaNO3+H2O+CO2( 2)除去 Cu 中的 CuO,应加入稀 H2SO4,化学方程式为: CuO+H2SO4CuSO4+H2O 考点:物质的除杂 生活中我们经常用活性炭加入水中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主要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_ 作用,使用 NH2Cl可以对饮用水进行消毒消毒时,发生反应 NH2Cl+X=NH3+HClO,其中 X的化学式为 _ ,生成物中Cl元素化合价为 _ 答案:吸附性 H2O +1 试题分析: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加入水中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
21、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再结合反应NH2Cl+X=NH3+HClO,可推出 X的化学式为 H2O,根据化合价的一般规 律: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所以生成物 HClO 中 Cl元素化合价为 +1 考点:活性炭的吸附性,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小泽同学某日的午餐有红烧带鱼、米饭等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_ ,她还需要补充的营养素是 _ 答案:红烧带鱼 维生素 试题分析: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奶类、蛋类、鱼类、牛肉、瘦肉都富含蛋白质,所以富含蛋白质的是红烧带鱼,米饭是糖类,所以她还需要补充的营养素是维生素 考点: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请用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填空:高
22、度白酒的主要成分是 _ ;食盐常用调味品和防腐剂,其主要成分含有的微粒是 _ ;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主要成分之一的盐是 _ 答案: C2H5OH Na+、 Cl- NaHCO3 试题分析:高度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化学式为: C2H5OH,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含有的微粒是 Na+、 Cl-,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主要成分之一的盐是碳酸氢钠,化学式为: NaHCO3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 计算题 在实验考试前夕,小东同学在 实验操作练习中,发现用完全相同的两份稀盐酸和相同质量的大块大理石、小块大理石分别反应,大块的反应速率要慢,原因是什么? _ 小东又发现盛放氢氧化钠的试剂瓶口有白色粉
23、末为了确定白色粉末的成分,他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 1)小毛猜测白色粉末中含有碳酸钠,请指出他的理由: 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为了确定自己的猜测,小东设计了如下的方案: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水溶解配成溶液,再用 _ 检验,看到溶液中有 _ 产生,从而使自己的猜想得到了证实 ( 3)玻璃中的 SiO2可以和氢氧化钠发生类似的 CO2的反应,则 SiO2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的化学式为 _ ( 4)为了进一步确定白色粉末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小东取了 2g白色粉末,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再滴加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了白色沉淀 1g 在过滤时,需用到玻璃棒,它的作用是 _ ;
24、 请你帮小东计算:白色粉末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答案:当稀盐酸的浓度相同时,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 1) CO2+2NaOH=Na2CO3+H2O ( 2)稀盐酸或澄清石灰水 气泡或有白色沉淀生成 ( 3) Na2SiO3 ( 4) 引流 53% 试题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稀盐酸的浓度,反应温度,反应物的接触面积等,用完全相同的两份稀盐酸和相同质量的大块大理石、小块大理石分别反应,大块的反应速率要慢,原因是:当稀盐酸的浓度相同时,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 1)氢氧化钠潮解后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CO2+2Na
25、OH=Na2CO3+H2O ( 2)因为碳酸钠会与稀盐酸反应生成 二氧化碳气体,因此可以加稀盐酸,看能否产生气泡或加石灰水看能否产生白色沉淀 ( 3)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钠, SiO2和 CO2的化学性质相似,所以 SiO2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化学式为: Na2SiO3 ( 4) 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液体外溅,作用是:引流; 根据化学反应: Na2CO3+Ca(OH)2=CaCO3+2NaOH,可知得到的白色沉淀 1g即碳酸钙的质量,在根据反应中 Na2CO3和 CaCO3的质量关系,即可求出Na2CO3的质量,进一步可算出白色粉末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解:
26、设白色粉末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X Na2CO3+Ca( OH) 2=CaCO3+2NaOH 106 100 x 1g = x=1.06g 因此 100%53% 答:白色粉末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53% 考点: NaOH和 Na2CO3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简答题 某同学在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直接滴加了稀盐酸,忘记滴加指示剂酚酞为确定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该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 1)从烧杯中取出少量反应后的 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此现象能否证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原因是什么? ( 2)我们可以
27、改为加入什么试剂来判断是否完全反应? 答案:( 1)不能 酚酞试液不变色,可能是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恰好反应,溶液呈中性,可能稀盐酸过量 ( 2)锌粒 试题分析:( 1)酚酞试液不变色,可能是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恰好反应,溶液呈中性,可能稀盐酸过量,显酸性,因为酚酞试液在酸性、中性环境中都不变色 ( 2)要检验溶液是否是中性,可用石蕊试液,检验是否有盐酸,可加入金属、碳酸盐、金属氧化物等, 根据溶液颜色变化或是否有气体生成来判断稀盐酸和锌粒、碳酸钠反应分别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碳,有气泡产生 考点:中和反应的探究 请从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等方面解释下列问题 ( 1)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
28、红色 ( 2)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 答案:( 1)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 2)分子构成不同 试题分析:( 1)显碱性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水和过氧化氢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 考点: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推断题 已知 A、 B、 C、 D是四种化合物,甲、乙、丙是单质, A是有机物并且相对分子质量小于 20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请写出 A、 C、甲、乙四种物质的化学式 答案: CH4 CO2 O2 H2 试题分析:此题
29、属于框图推断题,解题时,要抓住特征现象,找到推断的题眼,采用顺藤摸瓜的方法可推得结论 A、 B、 C、 D是四种化合物,甲、乙、丙是单质,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 A是有机物并 且相对分子质量小于 20,所以 A中只能有一个碳原子,只能含有氢原子,不会含有氧原子等其他原子,否则相对分子质量就超过了 20,所以 A是甲烷,甲烷和单质甲反应会生成化合物 B、C, B又会生成单质甲和乙,所以甲可以是氧气, B是水, C就是二氧化碳,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甲就是氧气,乙就是氢气,二氧化碳和丙生成的 D和氧气又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 D是一氧化碳,丙就是木炭,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二氧化碳和木炭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推出的各种物质均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合理,所以 A是 CH4, C是CO2,甲是 O2,乙是 H2 考点:框图推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