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湖北省宜昌市下学期期中调研考试九年级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水蒸气 答案: A 试题分析: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分数):氮气( N2) 78%,氧气( O2) 21%(氮气比氧气约为 4: 1),稀有气体 0.94%,二氧化碳( CO2) 0.03%,其它气体和杂质 0.03%,所以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故选 A 考点:空气的主要成分 乙醇不完全燃烧时可以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依据下表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 乙醇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一氧化碳 反应前质量 /g 6.6 8.8 0 0
2、0 反应后质量 /g 2 0 6.6 5.4 a A表中的 a值为 1.4 B生成的 CO和 CO2分子个数比为 13 C参加反应的乙醇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34 D在化学反应前后碳元素质量一定相等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所以 4.6g+8.8g-6.6g-5.4g=1.4g,正确, B、生成的 CO和 CO2分子个数比 =1.4g/28: 6.6g/44=1: 3,正确, C、参加反应的乙醇和氧气的质量比 =(6.6g-2g):8.8g=23: 44,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在化学反应前后碳元素质量一定相等,
3、正确,故选 C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稀盐酸中加水稀释 B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C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钾溶液 答案: C 试题分析:解答图象题,在明确横纵坐标表示的量基础上,要抓住 “三点一走势 ”(即起始点、转折点、终点以及变化的趋势), A、向一定量稀盐酸中加水稀释,使溶液稀释,酸性减弱, PH变大,但不可能大于 7,错误, B、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起始溶液质量不是 0,错误, C、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锰元素的质量一直不
4、变,但物质的总质量由于生成氧气跑掉了而减少,所以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的趋势,而不是不变,错误, D、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钾溶液,先发生反应: KOH+HCl=KCl+H2O,没有沉淀生成,再发生反应:MgCl2+2NaOH=Mg(OH)2+2NaCl,生成沉淀 Mg(OH)2,正确,故选 C 考点:图象题的解答 下表是小妮同学用多种方法来鉴别物质的情况,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需鉴别物质 分别取样后所加试剂或方法 方法 1 方法 2 A 硝酸铵和氢氧化钠 加适量水溶解后测温度变化 加熟石灰研磨并闻气味 B 氧气和氮气 插入带火星的木条 闻气味 C 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 稀硫酸
5、加水溶解 D 黄铜和黄金 互相刻划,比较硬度 观察颜色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方法 1:加适量水溶解后测温度变化,若温度下降是硝酸铵,温度升高是氢氧化钠,方法 2:加熟石灰研磨并闻气味,有刺激性气体产生的是硝酸铵,正确, B、鉴别氧气和氮气,由于两者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方法 2闻气味,不能鉴别,错误, C、鉴别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由于两者都不溶于水,所以方法 2 加水溶解,不能鉴别,错误, D、鉴别黄铜和黄金,由于两者都是金黄色,所以方法 2观察颜色,不能鉴别,错误,故选 A 考点:物质的鉴别 玻璃仪器常附着难清洗的物质,下列清洗方法不可行的是 A内壁有碳酸钙
6、 的试管用稀盐酸清洗 B内壁有碘的试管用酒精清洗 C内壁有铁锈的试管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 D内壁有植物油的试管用洗洁精清洗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内壁有碳酸钙的试管用稀盐酸清洗,因为稀盐酸能与碳酸钙反应,正确, B、内壁有碘的试管用酒精清洗,能形成碘酒,正确, C、内壁有铁锈的试管应用酸溶液清洗,因为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酸反应,但不能与碱反应,错误, D、内壁有植物油的试管用洗洁精清洗,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正确,故选 C 考点:溶液,乳化现象,酸的化学性质 下列离子能在 pH=11的溶液中大量 共存的是 A K+、 NO3-、 Na+、 Cl- B CO32-、 K+、 Cl-
7、、 Ca2+ C H+、 Ba2+、 Cl-、 SO42- D K+、 Cl-、 SO42-、 Cu2+ 答案: A 试题分析:所谓不能大量共存就是离子之间相互结合形成水、气体或沉淀, A、K+、 NO3-、 Na+、 Cl-,能大量共存,正确, B、 CO32-、 K+、 Cl-、 Ca2+中的 CO32-和Ca2+相互结合形成 CaCO3,所以不能共存,错误, C、 H+、 Ba2+、 Cl-、 SO42-中的Ba2+和 SO42-相互结合形成 BaSO4,所以不能共存,错误, D、虽然 K+、 Cl-、SO42-、 Cu2+能共存,但不能在 pH=1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因为 Cu2+-和
8、 OH-相互结合形成 Cu(OH)2,错误,故选 A 考点:复分解反应 将下列各组中的物质放入烧杯中,加足量水搅拌,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纸上留下两种金属的是 A Zn、 NaCl、 CuCl2(过量) B Fe(过量)、 KNO3、 CuSO4 C Fe(过量)、 Cu (NO3)2、 AgNO3 D Cu(过量)、 FeCl2、 HCl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来进行判断 A、 Zn、 NaCl、 CuCl2(过量),活动性顺序: Na、 Zn、 Cu,所以只发生一个反应: Cu
9、Cl2+Zn=ZnCl2+Cu,只能得到金属铜,错误, B、 Fe(过量)、KNO3、 CuSO4,活动性顺序: K、 Fe、 Cu,也只发生一个反应:CuSO4+Fe=FeSO4+Cu,再加上铁过量,所以得到两种金属:铁和铜,正确,C、 Fe(过量)、 Cu (NO3)2、 AgNO3 ,活动性顺序: Fe、 Cu、 Ag,发生二个反应 : 2AgNO3+Fe=Fe(NO3)2+2Ag和 Cu(NO3)2+Fe= Fe(NO3)2 +2Cu,再加上过量的铁,所以最终得到三种金属,错误, D、 Cu(过量)、 FeCl2 、 HCl,活动性顺序: Fe、 H、 Cu,所以不会反应,就只有铜一种
10、金属,故选 B 考点: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A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B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C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所以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正确, B、碱的溶液一定显碱性,但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还可能是盐溶液,比如:碳酸钠溶液,错误, C、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比如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非金属氧化物和碱反应,错误, D、催化剂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事
11、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的物质,所以虽然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但不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反应速率,一样不是催化剂,错误,故选 A 考点:酸、碱、碱性溶液、中和反应、催化剂的概念 下 图是用海水提取粗盐的大致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 B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C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减少 D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正确, B、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正确, C、蒸发就是通过风吹日晒,把水分蒸发,所以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减少,正确, D、在蒸
12、发池中,由于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减少,而氯化钠的质量不变,所以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 分数逐渐增大,正确,故选 B 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物一定是氧化物 B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氧化物是含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从微观图看出,生成物的分子中含两种不同的原子,但不一定有氧原子,所以生成物不一定是氧化物,错误, B、通过反应微观图看出:反应前是两种物质,反应后是一种物质,故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13、,错误, C、化学变化的实质就是:分子的分化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所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正确,故选 D 考点:化学反应的微观图,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导电性 B氧化性 C吸水性 D挥发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故选 B 考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 下列厨房中常用物质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 B蔗糖 C味精 D芝麻油 答案: D 试题分析:
14、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要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那么这种物质一定要能溶于水,而芝麻油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故选 D 考点:溶液的形成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浓硫酸稀释 C CO2的验满 D液体的倾倒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C、 CO2的验满,应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集气瓶中,错误,故选 C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下列做法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是 A在面食中添加工业甲醛 B霉变的大米淘净后食用 C用含碳酸氢钠的发酵粉焙制糕
15、点 D为防止缺钙,大量服用含钙的保健药剂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甲醛会使蛋白质失去活性,所以在面食中不能添加工业甲醛,错误, B、霉变的大米会产生黄曲霉素,使人致癌,所以即使淘净后也不能食用,错误, C、用含碳酸氢钠的发酵粉焙制糕点,正确, D、化学元素摄入不足或过量,都不利于人体健康,所以防止缺钙,大量服用含钙的保健药剂是错误的,故选 C 考点:化学与生活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过滤可除去水中不溶物 B活性炭可降低水的硬度 C肥皂水可检验硬水和软水 D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 答案: B 试题分析: A、过滤可除去水中不溶物,正确,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将水中的颜色、异味去除
16、,并不能降低水的硬度,要降低水的硬度,常用的方法:加热煮沸或蒸馏,错误, C、肥皂水可检验硬水和软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正确, D、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正确,故选 B 考点:水的净化 下列是某同学进行化学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相符的是 A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B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看到有大量白烟 C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成红色 D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而不是红色固体,错误, B、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看到有大量白雾(盐酸小液滴
17、),而不是白烟(是白色固体),错误, C、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成红色,正确, D、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 CuSO4+2NaOH=Cu(OH)2+Na2SO4,有蓝色沉淀生成,错误,故选 C 考点:实验现象的描述 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知识解释不合理的是 A火上浇油 -隔绝空气 B风助火势 -为燃料提供足够的氧气 C釜底抽薪 -燃烧 需要可燃物 D钻木取火 -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答案: A 试题分析: A、火上浇油是提供可燃物,使燃烧更激烈,错误, B、风助火势,空气流通加快,为燃料提供足够的氧气,燃烧更旺,正确, C、釜
18、底抽薪,隔离可燃物,燃烧停止,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正确, D、钻木取火,通过做功,是温度升高,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正确,故选 A 考点:燃烧和灭火 填空题 (4.5分 )实验室常利用以下装置完成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请回答: A B C D E 指出编号仪器的名称: a 。 欲使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可以使用 C装置收集氧气,所依据氧气的物理性质是 ,刚开始有气泡不宜立即收集,其原因是 ;实验结束时,应先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其原因是 。还可以选用 (填字母)装置来收集氧气,所依据氧气的物理性质是 。 答案:
19、 铁架台 B 2H2O2 2H2O+O2 氧气不易溶于水 此时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 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D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试题分析:( 1)常见仪器的识记 ( 2)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是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反应,所以发生装置选 B,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H2O2 2H2O+O2 ( 3)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使用 C装置收集氧气(即排水法),所依据氧气的物理性质是:氧气不易溶于水,刚开始有气泡不宜立即收集,其原因是:此时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实验结束时,应先从水槽中移出导
20、气管,再熄灭酒精灯,其原因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入试管,使试管炸裂,还可以选用 D装置来收集氧气,所依据 氧气的物理性质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考点:常见仪器的识记,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实验室制氧气的原理 (2.5分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材料。 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 直接接触。 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自行车支架采取的防锈措施是 。 某同学为了验证锌、铁、铜的活动性顺序,完成了下图所示实验。他选择了打磨过的铁丝和硫酸锌溶液,你认为他还需要的另一种溶液是 。请根据选定的试剂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 。 答案: 水 刷油漆 硫酸铜溶液 Fe+CuSO4=FeSO4+Cu 试题分析:(
21、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水直接接触 ( 2)根据铁生锈的条件,防止生锈的原理:即隔绝氧气和水,所以自行车支架采取的防锈措施:刷油漆 ( 3)为了验证金属的活动性,可利用 2个原理: 1、金属与酸反应, 2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某同学为了验证锌、铁、铜的活动性顺序,他选择了打磨过的铁丝和硫酸锌溶液,你认为他还需要的另一种溶液是硫酸铜溶液,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Fe+CuSO4=FeSO4+Cu 考点:铁生锈条件的探究,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2.5分 )下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 出现燃烧现象的是 A Y型试管中的白磷 B Y型试管中的红磷 C烧杯底部的白磷 燃烧着的磷会逐渐熄灭,则可能的原因是 ;
22、 该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是 ; 请写出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A (2)空气不足 (3)燃烧需要可燃物与充足的空气接触,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4P+5O2 2P2O5 试题分析:( 1)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1、与空气接触, 2、温度达到着火点,出现燃烧现象的是 Y型试管中的白磷,应选 A ( 2)燃烧着的磷会逐渐熄灭,则可能的原因是:空气不足 ( 3)该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是:燃烧需要可燃物与充足的空气接 触,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 4)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 4P+5O2 2P2O5 考点:燃烧条件的探究 (2分 )近来中国部分地区出现镉污染的大米
23、,食用后对人体有害。下图甲为元素周期表中的镉元素,图乙为镉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镉的原子序数为 ,属 (填 “金属 ”或 “非金属 ”)元素。 镉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图乙中 = 。 答案: 48 金属 五 2 试题分析:( 1)通过元素周期表中的镉元素的方格,可以知道镉的原子序数为48,带 “金字旁 ”,属于金属元素 ( 2)在元素周期表中周期数等于电子层数,根据结构示意图,核外有 5个电子层,所以镉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5周期,由于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 x=48-2-2-18-18=2 考点:元素周期表中方格信息 (2.5分 )下图是 A、 B、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24、t1 时, A、 B、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当 A中混有少量 B时,可用 方法提纯 A; t2 时,在 100g水中放入 克 A物质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将 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答案: C B A 降温结晶 60 37.5% 升温或蒸发溶剂或增加溶质 试题分析: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1、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2、曲线上的每一点表示溶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是饱和溶液,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3、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 1) t1 时, A、
25、 B、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C B A ( 2)当 A中混有少量 B时,而 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可用降温结晶方法提纯 A ( 3) t2 时, A物质的溶解度为 60g,所以在 100g水中放入 60克 A物质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60g/160g100%=37.5% ( 4)由于 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所以将 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升温或蒸发溶剂或增加溶质 考点: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3分 )按下列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 硫在氧气中燃烧 ; 高温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 氟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HF)的水溶液
26、氢氟酸,可用于玻璃雕刻,其主要原理是氢氟酸与玻璃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发生反应,生成四氟化硅气体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 S+O2 SO2 3CO+Fe2O3 2Fe+3CO2 4HF+SiO2=SiF4+2H2O 试题分析:( 1)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 S+O2SO2 ( 2)高温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3CO+Fe2O3 2Fe+3CO2 ( 3)氢氟酸与玻璃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发生反应,生成四氟化硅气体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HF+SiO2=SiF4+2H2O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分 )填写化学符号: 2个氮原子 ; 铁离子 ;
27、 电解水中变化的最小粒子 ; 苏打 。 答案: 2N Fe3+ H、 O Na2CO3 试题分析:( 1)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所以 2个氮原子:2N ( 2)离子符号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明电性和电荷数,数字在前,符号在后。若数字为 1时,可省略不写,由于铁离子带三个单位正电荷,所以铁离子: Fe3+ ( 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所以电解水中变化的最小粒子是: H、 O ( 4)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化学式为: Na2CO3 考点:化学用语的书写 从辐照后低浓铀溶液中可生产出钼 -99, Na2MoO4 是 Mo 元素的重要化合 物,其中 Mo元素的化合价是 A
28、+4 B +5 C +6 D +7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化合价的一般规律: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由于 Na的化合价为 +1,氧的化合价为 -2,所以不难计算 Mo元素的化合价是 +6,故选 C 考点: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计算题 (1分 )翡翠可以制成精美的饰品,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NaAlSi2O6,请计算: (1)NaAlSi2O6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NaAlSi2O6中硅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 答案: (1)202 (2) 712 试题分析:根据化学式进行的计算( 1) NaAlSi2O6的相对分子质量=23+27+282+166=202
29、 ( 2) NaAlSi2O6中硅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282: 166=7: 12 考点:根据化学式进行的计算 (4分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制取氢氧化镁,他们取 9.5g氯化镁固体全部溶解在 40.5g水中制成不饱和溶液,然后向其中加入 55.8g某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请计算: (1)制得的氢氧化镁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 1) 5.8g ( 2) 11.7% 试题分析: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 MgCl2 + 2NaOH = 2NaCl + Mg(OH)2中氯化镁与 Mg(OH)2的质量关系,即可求出制得的氢氧化镁的质量,反应后所
30、得溶液中溶质是 NaCl,可以根据氯化镁与 NaCl的质量关系,先求出 NaCl的质量,进而计算出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设氢氧化镁的质量为 x,生成的 NaCl的质量为 y MgCl2 + 2NaOH = 2NaCl + Mg(OH)2 95 117 58 9.5g y x ( 1) 95: 58=9.5g: x x=5.8g ( 2) 95: 117=9.5g: y y=11.7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1.7g/(9.5g+40.5g+55.8g-5.8g)100%=11.7%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的计算 探究题 (5.5分 )为验证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确实
31、能发生化学反应,两个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第一小组:小莉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气体,滴管中吸入了氢氧化钠溶液,集气瓶中的气球通过导气管与外界空气相通。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挤压滴管橡胶胶帽,使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集气瓶中。 气球逐渐变大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同组的小华同学对此提出质疑,他将上述实验滴管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 ,然后再重复完成实验,观察到现象是 。小华补充这一实验的原因是 。 第二小组:小秦同学对实验装置做了如图改进。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气体,气球通过导气管与外界空气相通,分液漏斗 A中装有氢氧化钠溶液。分液
32、漏斗B中装有另一种试剂。 步骤一:打开分液漏斗 A的活塞,使氢氧化钠溶液流入集气瓶中。 现象:气球逐渐变大。 步骤二:打开分液漏斗 B的活 塞,使 溶液流入集气瓶中。 现象: ,产生这一现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结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对于现象不明显的化学反应,上述两组同学的实验是分别从反应物和生成物两个方面进行的探究验证,其所利用的原理是不同的。 第一组是通过实验证明 验证化学反应发生了; 第二组是通过实验证明 验证化学反应发生了。 答案: (1)等体积的水 气球也变大但比小莉做的实验中的气球小 水也能吸收二氧化碳,也会使气球变大,需做对比实验确认是
3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过量稀盐酸 有 大量气泡产生,气球变小 Na2CO3+2HCl=2NaCl + CO2 +H2O CO2+2NaOH=Na2CO3+H2O 有物质被消耗 有新物质生成 试题分析:( 1)同组的小华同学对此提出质疑,原因是有可能是二氧化碳溶解在了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里面去了,同样会使集气瓶内的压强减少,气球变大,所以为了排除这种情况,就应该做对比实验,所以将上述实验滴管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观察到现象是:气球也变大但比小莉做的实验中的气球小,这样才能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 2)要判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还可以
34、通过检验两者反应后的生成物来判断,所以步骤二:打开分液漏斗 B的活塞,使过量稀盐酸溶液流入集气瓶中,过量稀盐酸就会与反应后生成的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现象是:有大量气泡产生,气球变小,产生这一现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Na2CO3+2HCl=2NaCl + CO2 +H2O,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2NaOH=Na2CO3+H2O ( 3) 第一组是通过实验证明有物质被消耗验证化学反应发生了;第二组是通过实 验证明有新物质生成验证化学反应发生了 考点: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探究 推断题 (2.5分 )A、 B、 C、 D、 E为初中
35、化学常见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 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若 A、 B、 C均含有相同金属元素, BC反应放出大量热, E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请写出物质 A、 C的化学式: A , C 。 请写出 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答案: A CaCO3 Ca(OH)2 Fe+2HCl=FeCl2 + H2 置换反应 试题分析:解答框图式的推断题,要找出解题的突破口,或者说是 “题眼 ”,常见的 “题眼 ”有:特殊的物质颜色,特殊的反应条件及反应现象,甚至特殊的反应类型等,由于 A、 B、 C、 D、 E为初中化学常见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 E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即氢气,是单质,那么可以判断 D应为酸,而 A、B、 C均含有相同金属元素, BC反应放出大量热,可以推断应该都含金属元素钙元素, A应为碳酸钙, B为氧化钙, C为氢氧化钙, ( 1)物质 A的化学式 : CaCO3, C的化学式: Ca(OH)2 ( 2)由于 D是酸, E是氢气,所以 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HCl=FeCl2 + H2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置换反应 考点:框图式的推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