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工大附中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livefirmly316 文档编号:310003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0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工大附中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3-2014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工大附中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3-2014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工大附中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3-2014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工大附中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3-2014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工大附中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工大附中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哈尔滨地铁 1号线所用 B型车通常采用铝合金和不锈钢。下列有关铝合金和不锈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不锈钢的硬度比生铁的硬度大 铝合金和不锈钢都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金属铝是从自然界中的铝土矿经过冶炼得到的 不锈钢除了含铬和锰两种金属外,还含有少量的碳等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不锈钢和生铁都是铁的合金,但生铁的含碳量更大,所以硬度更大,错误, 铝合金和不锈钢都属于合金,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正确, 金属铝是从自然界中的铝土矿经过冶炼得到的,正确, 不锈钢除了含铬和镍两种金属外,还含有少

2、量的碳等,错误,故选 A 考点:合金的优良性能,铝的冶炼,常见的合金材料 氧化钙长期放置会变质。某 l00g含钙元素 60的氧化钙样品(杂质不与水反应),放置一段时间后经实验测定氧化钙已完全变成 CaCO3,则放置过程中固体总质量增加了 ( ) A 22g B 50g C 66g D 75g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 100 g含钙元素 60%的氧化钙样品,则钙元素质量 =60g,放置一段时间后经实验测定氧化钙已完全变成 CaCO3,根据钙元素质量不变,故 CaCO3质量 =60g40/100=150g,所以放置过程中固体总质量增加了 =150g-100g

3、=50g,故选 B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硬水 可溶的钙镁化合物 活性炭 利用活性炭净水器过滤、吸附 B 居室内的空气 装修后有异味的气体 水 用空气加湿器除去 C 碳酸钠溶液 氯化钠溶液 硝酸银溶液 滴加硝酸银溶液至不在产生沉淀后过滤 D MnO2 KCl和 KClO3 水 加足量的水后过滤、洗涤干燥 答案: D 试题分析:物质的除杂有 2个原则: 1、加入的物质或采取的方法只能除去杂质,2、在除杂过程中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方法既可以物理手段也可以采用化学方法,A、除去硬水中可溶的钙镁化

4、合物,应通过加热煮沸或蒸馏的方法,活性炭只是除去水中的颜色、异味,错误, B、除去居室内的空气中装修后有异味的气体,应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加以除去,错误, C、除去碳酸钠溶液中氯化钠,加入硝酸银溶液,两者都会发生反应,错误, D、除去 MnO2中 KCl和 KClO3,MnO2不溶于水, KCl和 KClO3能溶于水,加足量的水后过滤、洗涤干燥,即可得到 MnO2,正确,故选 D 考点:物质的除杂和分离 A、 B、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60 的 A、 B、 C三种物质的溶液中 A物质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最多 B.60 时 A、 B、 C三种物质的等质量饱

5、和溶液,降温至 40 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A C.40 时 A物质 60g放入 50g水溶解后升温至 60 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物质 C中混有少量 A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物质 C 答案: B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合理的是 ( ) A B C D 区分的物质 CH4和 C02 尿素和氯化钾 食盐和纯碱 聚乙烯和聚氯乙烯 方案一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观察颜色 溶解滴加酚酞溶液 加热观察是否融化 方案二 用澄清石灰水检验 加熟石灰研磨 溶解滴加硝酸银溶液 点燃闻气味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区分 CH4和 C02,方案一: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若能燃烧

6、,则为CH4,若燃着的木条熄灭,则为 C02,方案二:用澄清石灰水检验,若无现象,则为 CH4,若变浑浊,则为 C02,正确, B、区分尿素和氯化钾,两者都是白色固体,通过观察颜色区分不了,错误, C、区分食盐和纯碱,溶解滴加硝酸银溶液,氯化钠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得到白色沉淀氯化银,纯碱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也得到白色沉淀碳酸银,所以无法区分,错误, D、聚乙烯和聚氯乙烯都属于热塑性塑料,加热都会融化,所以通过加热观察是否融化无法区分,错误,故选 A 考点:物质的区分 下列有关资源、能源叙述正确的是 ( )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氧气的含量为 78 B煤、石油、天然气、乙醇等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C地

7、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资源是铁,使用最早的是铜 D地球表面约 71%被水覆盖着,其中陆地咸水占全球储水量的 0.97%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21,错误, B、煤、石油、天然气、等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而乙醇可再生,错误, 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资源是铝,使用最早的是铜,错误, D、地球表面约 71%被水覆盖着,其中陆地咸水占全 球储水量的 0.97%,正确,故选 D 考点:空气的成分,化石燃料,地壳中元素的分布,水资源 下列相关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 水分子不断运动 B 糖块放到

8、水里会逐渐 “消失 ” 分子分成了原子,原子是看不见的微观粒子 C 液氧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 氧气分子的间隔加压变小 D 酒精溶液不导电 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是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说明水分子不断运动,正确, B、糖块放到水里会逐渐 “消失 ”,是蔗糖分子分散到水分子中,错误, C、氧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氧气分子的间隔加压变小,正确, D、酒精溶液不导电,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正确,故选 B 考点:分子的基本性质,溶液导电的原因 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其中丙氨酸就是其中一种氨基酸,下列有关丙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9、 A丙氨酸是由碳、氢、氧、氮元素组成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丙氨酸是由多原子分子构成的有机物 C丙氨酸分子中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D一个丙氨酸中含有 13个原子核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指相对分子质量较大,高达几万到几百万,所以丙氨酸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错误, B、丙氨酸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所以是由多原子分子构成的有机物,正确, C、丙氨酸分子中含有氢原子,而氢原子只含有质子,不含中子,所以丙氨酸分子中质子数不等于中子数,错误,D、一个原子含有一个原子核,而一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 13个原子,所以应该说一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 13个原子核,错误,故选 B 考点:根据化学式计算

10、人体健康离不开化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海产品、瘦肉、肝脏含有丰富的人体所需的锌元素 B铁、碘、钾、钠、镁是人体所需的常量元素 C霉变的食物中含有黄曲霉毒素,不能食用 D人体氟过量会引起氟骨病,氟元素缺乏会导致龋齿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海产品、瘦肉、肝脏含有丰富的人体所需的锌元素,正确, B、钾、钠、镁是人体所需的常量元素,而铁、碘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错误,C、霉变的食物中含有黄曲霉毒素,即使在高温的情况下也不会分解,所以不能食用甲,正确, D、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摄入过多或不足都不利于身体健康,故人体氟过量会引起氟骨病,氟元素缺乏会导致龋齿,正确,故选 B 考点:化学元素与人

11、体 健康 下列变化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 A树木光合作用 B大理石雕像接触酸雨 C盐湖析出氯化钠 D钟乳石及石柱的形成 答案: C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树木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淀粉和氧气,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大理石雕像接触酸雨式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与酸发生反应,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C、盐湖析出氯化钠式通过风吹日晒使水分蒸发,氯化钠结晶析出,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钟乳石及石柱的形成是碳酸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钙,而碳酸氢钙又

12、分解,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 C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是离子, 是原子 B 对应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C 对应的元素在同一周期 D只有 具有稳定结构 答案: B、 C 试题分析: A、若质子数不等于电子数,就表示离子,若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就表示原子,故 是原子, 是离子,错误, 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最外层电子数都为 8,所以所表示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正确, C、在元素周期表中,周期数等于电子层数, 原子都有 3个电子层,所以 的元素在周期表的同一周期,正确, D、 最外层电子数都为 8,

13、都为稳定结构,错误,故选 B、 C 考点:核外电子的排布知识 在探究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是否发生反应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 本操作分析。 A、用胶头滴管吸取溶液时,应先排空再吸液,错误, B、用胶头滴管吸取溶液时,应悬空垂直放在容器口上方,错误, C、同 B一样的道理,错误, D、反应后的溶液滴在玻璃片上,正确,故选 A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 用氢气冶炼单晶硅 用石墨做干电池的正极 .石灰石用于高炉炼铁 .用液氦制冷冻机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用氢气冶炼单晶硅,是利用氢气的

14、还原性,属于化学性质, 用石墨做干电池的正极是利用石墨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 石灰石用于高炉炼铁是利用它高温分解产生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与二氧化硅反应,形成炉渣而除去,是化学性质, 用液氦制冷冻机式利用液氮汽化吸热,形成低温环境,属于物理性质,故选 D 考点: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判断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 A食盐、食醋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 B用氯酸钾制氧气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C黄铜可以用于制防盗门的锁芯 D工业上可以用氯化钠为原料来制取盐酸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食盐、食醋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正确, B、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反应过程中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

15、管,错误, C、黄铜时铜锌合金,可以用于制防盗门的锁芯,正确, D、工业上可以用氯化钠为原料来制取盐酸,正确,故选 B 考点:食盐、食醋的用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合金的用途 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且基本类型正确的( ) A正常雨水呈酸性的原因: CO2+H2O=H2CO3化合反应 B医疗上用碱性物质中和过多胃酸: Na2CO3+2HCl=2NaCl+CO2+H2O中和反应 C葡萄糖在体内被氧化: 12O2+C12H22O11 酶 12CO2+11H2O复分解反应 D用氢氧化钠溶液检验二氧化碳 CO2+2NaOH=Na2CO3+H2O复分解反应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正确

16、, B、医疗上用来中和过多胃酸的碱性物质,常见的有碳酸氢钠,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等碱性弱的物质,但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错误, C、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错误, D、检验二氧化碳应用澄清石灰水,而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并且这个反应液不是复分解反应,故选 A 考点: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填空题 某课外小组的同学以 “氢氧化钠试剂瓶口白色粉末的成分 ”为课题 ,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请你也参与到他们的实验探究中。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试剂瓶口的白色粉末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1)甲同学猜想是: Na2CO3 乙同学猜想是: Na

17、OH Na2CO3 丙同学猜想是: 【收集证据】( 2)甲同学为证明自己的猜想:他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后,向其中滴加几滴氢氧化钡溶液,有 白色沉淀产生,于是他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 。 乙同学为证明自己的猜想:他取少量甲同学实验后的溶液,向其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观察到 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现象。得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丙同学不同意乙同学的结论,原因是在甲的实验操作中引入 ,导致乙的实验不能验证自己的猜想。 (4)丙同学认为,要想证明 NaOH 是否存在,应该除去 Na2CO3 后才能继续证明,于是丙同学重新取白色粉末溶于水,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直至不再

18、产生气泡,然后再滴加酚酞溶液,发现酚酞溶液不变色,于是他认为甲的猜想正确。 请你写出丙同学滴加稀盐酸后所有可能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反思与评价】 (5)请你帮助丙同学改进实验设计, 。并观察到了 现象。得出了白色粉末的成分为 NaOH Na2CO3的结论。 答案: (1) NaOH ( 2)滴加氢氧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只能证明有碳酸钠,不能证明无氢氧化钠 ( 3)氢氧根离子 ( 4) NaOH+HCl=NaCl+H2O Na2CO3+2HCl=2NaCl+CO2+H2O ( 5)把一定量的稀盐酸换成过量的氯化钙溶液 ,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无色溶液变成红色 试题分析: (1)由于氢氧化钠会与空气

19、中的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 : 2NaOH + CO2 = Na2CO3 + H2O,所以氢氧化钠试剂露置在空气中, 1、可能不变质, 2、可能部分变质, 3、可能全部变质,所以丙同学猜想是: NaOH (2)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滴加氢氧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只能证明有碳酸钠,不能证明无氢氧化钠 (3)乙同学为证明自己的猜想:他取少量甲同学实验后的溶液 ,向其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观察到 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现象。得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丙同学不同意乙同学的结论,原因是在甲的实验操作中发生的反应:Ba(OH)2+Na2CO3=BaCO3+2NaOH,引入 NaOH ( 4) NaO

20、H和 Na2CO3都会与稀盐酸反应,所以丙同学滴加稀盐酸后所有可能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NaOH+HCl=NaCl+H2O和 Na2CO3+2HCl=2NaCl+CO2+H2O ( 5)为了得出了白色粉末的成分为 NaOH和 Na2CO3的结论,所以应该改进实验设计,把一定量的稀盐酸换成过量的氯化钙溶液 ,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无色溶液变成红色 考点: NaOH和 Na2CO3的化学性质 某小组同学在学习镁条与盐酸反应会放出大量热的实验后,想研究金属铝与盐酸反应是否也放热,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请你和该小组同学共同完成实验。 将注射器中的稀盐酸加入到锥形瓶内时,可观察到锥形瓶中产生的现象为

21、; 甲同学观察到反应一段时间后,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的现象,从而得到铝片与稀盐酸反应是放出热量的。 乙同学不同意甲的结论,理由是 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发 现锥形瓶中的液体的量明显多于加入的稀盐酸,请用理化知识解释锥形瓶液体量增多的原因 答案: (1)银白色固体表面有气泡产生,固体不断减少,放热 (2)铝与稀盐酸反应会产生难溶于水的氢气,锥形瓶内气体量增多,沿着导管逸出,也可以产生气 泡,不能说明反应放热 ( 3)由于反应过程中,放热,导致锥形瓶中部分气体受热逸出,反应结束后,恢复到了室温, 锥形瓶中气体比初始时气体少,因此瓶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在大气压作用下,烧杯中 的水进入了锥形瓶中 试题分析:

22、 (1)将注射器中的稀盐酸加入到锥形瓶内时,金属铝会与稀盐酸反应,所 以观察到锥形瓶中产生的现象为:银白色固体表面有气泡产生,固体不断减少,放热 (2)同学观察到反应一段时间后,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的现象,从而得到铝片与稀盐酸反应是放出热量的。乙同学不同意甲的结论,理由是铝与稀盐酸反应会产生难溶于水的氢气,锥形瓶内气体量增多,沿着导管逸出,也可以产生气泡,不能说明反应放热 (3)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发现锥形瓶中的液体的量明显多于加入的稀盐酸,液体量增多的原因由于反应过程中,放热,导致锥形瓶中部分气体受热逸出,反应结束后,恢复到了室温,锥形瓶中气体比初始时气体少,因此瓶内气压小于外 界气压,在大气压

23、作用下,烧杯中的水进入了锥形瓶中 考点:金属与酸反应,化学反应中的热现象,气体压强 归纳、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根据数字 “2”的意义把 2H2、 H2O、O2-、 O2、 NO2、 2S2-选出部分物质归为一类。 (1)你的选出的符号 _ (2)分类的依据是 _ 答案: (1)2H2、 2S2- ( 2) 符号前面的 “2”表示粒子的个数为 2 或( 1) O2- 2S2- ( 2)符号右上角的 “2” 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为 “2” 或( 1) 2H2、 H2O、 O2、 NO2 ( 2)符号右下角的 “2”表示一个分子中,某原子的个数为 “2” 试题分析: 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

24、:表示原子的个数。 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的某种元素的原子个数。 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某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 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 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 (1)2H2、 2S2- ( 2) 符号前面的 “2”表示粒子的个数为 2 或( 1) O2- 2S2- ( 2)符号右上角的 “2” 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为 “2” 或( 1) 2H2、 H2O、 O2、 NO2 ( 2)符号右下角的 “2”表示一个分子中,某原子的个数为 “2” 考点:化学式周围数字的含义 2013年 11月 4日哈尔

25、滨再次出现雾霾天气,空气质量污染综合指数 AQI超过 340以上, PM2.5达到 300以上。 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 2.5微米的微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头发丝粗细的 1 20.它含大量的有毒物质,试回答: 专家称,雾霾产生的原因既有气候因素,也与冬季取暖燃煤增加及城市周边秸秆燃烧有关,除此之外,你认为雾霾产生的原因还有可能是 为减缓雾霾,针对哈尔滨市供暖时间长,很多单位没有使用热力公司的供暖而是自己烧锅炉 你的建议是 。 答案: (1)汽车增多导致汽车尾气排放到空气中大量的烟尘 (合理即可) (2)通过行政手段取缔小锅炉,实行集中供热,以减少煤的燃烧 试题分析: (1)专家称,雾霾

26、产生的原因既有气候因素,也与冬季取暖燃煤增加及城市周边秸秆燃烧有关,除此之外,你认为雾霾产生的原因还有可能是汽车增多导致汽车尾气排放到空气中大量的烟尘等 (2)为减缓雾霾,针对哈尔滨市供暖时间长,很多单位没有使用热力公司的供暖而是自己烧锅炉,所以建议是:通过行政手段取缔小锅炉,实行集中供热,以减少煤的燃烧,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等 考点:燃料的利用及污染 实验课上,老师让小组同学完成二氧化碳制取和验证的实验设计,老师为小组同学提供 了大理石、高锰酸钾、稀盐酸、稀硫酸和澄清石灰水及相关的仪器和用品 ,请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 1)连接 A和 B并将实验装置图补充完整; ( 2)写出检验二氧化

27、碳气体的方程式 _; ( 3)图中标出仪器 的名称 ( 4)若在具体实验操作过程中 B中导管口没有气泡,也没有浑浊出 现,请分析原因 答案: (1)画图要求:同中考要求 ( 2 ) Ca(OH)2+CO2=CaCO3+H2O 长颈漏斗 长颈漏斗下端没有深入到液面下 试题分析: (1)实验装置包括发生、收集装置,所以应将导管把锥形瓶与装石灰水的试管连接 (2)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反应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3)常见仪器的识记 ( 4)若在具体实验操作过程中 B中导管口没有气泡,也没有浑浊出现,可能原因:长颈漏斗下端没有深入到液面下,产生的二氧化

28、碳气体从长颈漏斗出排出或澄清石灰水变质 考点:实验装置图,常见仪器的识记,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原理 下图用 “ ”和 “ ”分别表示碳原子和氧原子,这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以下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如下: A B 在 B中补充相关粒子图形,使其表示正确: 物质 B属于 (物质类别) 此变化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有 。 答案: 补一个一氧化碳分子 混合物, 碳原子、氧原子和没有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分子 试题分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都不变,所以在 B图中画一个一氧化碳分子 (2)从微观角度,混合物由不同的分子构成,根据微粒的结构图,

29、B中既有二氧化碳分子,又有一氧化碳,故 B属于混合物 (3)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此变化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有:氢原子、氧原子和未反应的一氧化碳分子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物质的分类 电动自行车以轻便、省力、操作简便、节能的优势正日益受到城镇居民的青睐。请回答下列问题: 电动自行车的车圈一般需要镀上一层金属,你认为应选用的金属是 (在 A、 B、C中选项) A.有很好的抗腐蚀性、硬度大、光亮的铬 B.熔点低、硬度小的焊锡 C.化学性质稳定、导热性好的紫铜 ( 2)电动自行车常用的铅蓄电池是一种可充电的化学电源,充电时能量转化为 ; ( 3)充电时电池中的硫酸铅 PbSO4与水

30、反应,生成金属铅、氧化铅( PbO2)和一种酸。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其中生成物中铅元素的化合价为 。 答案:( 1) A ( 2)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 3) 2PbSO4+2H2O=Pb+PbO2+2H2SO4 0价、 +4价 试题分析: (1)电动自行车的车圈一般需要镀上一层金属,选用的金属应有很好的抗腐蚀性、硬度大、光亮的铬,选 A (2)电动自行车常用的铅蓄电池是一种可充电的化学电源,充电时能量转化为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3)充电时电池中的硫酸铅 PbSO4与水反应,生成金属铅、氧化铅( PbO2)和一种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PbSO4+2H2O=Pb+PbO2+2H2SO

31、4,根据化合价的一般规律: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0,所以在 Pb中化合价为 0,在 PbO2中 Pb的化合价为 +4 考点:金属材料,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黑龙江省是我国主要的大豆产区,如图是某生产基地收获的大豆。请回答问题: 大豆加工成的豆制品是我们餐桌常见的食物,其所提供的主要营养素的作用是( 1) 大豆在生长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大豆倒伏,和叶子的边缘发黄,需要施加的化肥是( 2) (填化肥种类)长期使用这种类中的某一化肥,会使土壤酸化板结,该物质 是( 3) 答案: (1)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和修补受损组织

32、的主要材料,提供能量 (2)钾肥 (3)K2SO4 试题分析: (1)大豆加工成的豆制品能提供蛋白质 ,主要作用是 :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和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材料,提供能量 (2)钾肥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杆粗硬,抗倒伏(壮秆),缺钾:叶尖发黄,所以根据大豆症状,需要施加的化肥是钾肥 (3)常见的钾肥有: KCl、草木灰:农村最常用钾肥(主要成分为 K2CO3), 呈碱性, K2SO4:长期使用会使土壤酸化、板结,所以该物质是 K2SO4 考 点:维生素的作用 ,化学肥料 ,钾肥的使用注意事项 计算题 某同学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在 14.6%的稀盐酸中加入碳酸钙,后加入10.6

33、%的碳酸钠溶液 第一次 第二次 14.6%的稀盐酸的质量 m m 加入碳酸钙的质量 10g 20g 加入 10.6%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 100g 200g 加入碳酸钠溶液后,实验现象 只有气泡 只有白色沉淀 若第二次所加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滤液损失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实验一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第一次实验中加入碳酸钙后溶液中溶质成分 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第二次实验生成沉淀的质量的比例式 实验中加入稀盐酸 m的质量为 若将第二次反应后的溶液蒸发 191.2g水,则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若用溶质质量分数 29.2%的浓盐酸配置实验所需的稀盐酸,则需要加水的质量 答案:( 1

34、) CaCO3+2HCl=CaCl2+H2O+CO2和Na2CO3+2HCl=2NaCl+H2O+CO2 ( 2)氯化钙、氯化氢 ( 3) 106: 100=21.2g:X (4)100g (5)23.4% (6)100g 试题分析: (1)实验一在加入碳酸钠溶液后,只有 气泡产生,说明盐酸过量,所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和Na2CO3+2HCl=2NaCl+H2O+CO2 (2)根据上面的分析,盐酸过量,加上生成的氯化钙,所以第一次实验中加入碳酸钙后溶液中溶质成分:氯化钙、氯化氢 (3)根据实验一的数据,可以判断 20g的碳酸钙与稀盐酸恰好完

35、全反应,故生成的白色沉淀全部是氯化钙与加入的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的碳酸钙,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根据 Na2CO3与 CaCO3的质量关系为 106: 100,而碳酸钠的质量 =200g10.6%=21.2g,所以第二次实验生成沉淀的质量的比例式:106: 100=21.2g:X ( 4)根据分析,加入 20g的碳酸钙恰好能与稀盐酸反应,所以根据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中 CaCO3与 HCl的质量关系为 100:73, 解: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20g 14.6%m 100:73=

36、20g: 14.6%m m=100g ( 5)根据第( 3)问分析, 20g的碳酸钙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根据 CaCO3与 CO2的质量关系 100:44,可计算出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8.8g,而生成的白色沉淀全部是氯化钙与加入的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的碳酸钙,方程式为: CaCl2+Na2CO3=CaCO3+2NaCl,根据Na2CO3与 CaCO3、 NaCl的质量关系,分别计算出 CaCO3、 NaCl的质量 解:设 CaCO3、 NaCl的质量分别为 x、 y CaCl2+Na2CO3=CaCO3+2NaCl 106 100 117 2

37、00g10.6% x y 106 : 100=200g10.6% : x x=20g 106 : 117=200g10.6% : y y=23.4g 所以反应后溶液质量 =100g+20g-8.8g+200g-20g=291.2g 故将第二次反应后的溶液蒸发 191.2g水,则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3.4g/291.2g-191.2g100%=23.4% ( 6)因为两次实验总共消耗盐酸溶液质量为 200g,根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可设需要浓盐酸的质量为 a,可列式为: a29.2%=20014.6%,所以 a=100g,所以需要加水的质量 =200g-100g=100

38、g 考点:酸碱盐的性质,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推断题 A、 B、 C、 D、 E分别是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水、氧化铜和二氧化碳中的一种物质 .通常情况下 A为固体。右图用圆和方框表示这五种物质,用两圆相切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用 “”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在图中标出五种物质的化学式; B与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A与足量 B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 答案: ACuO BHCl CCO DFe 2O3 EH 2O Ca( OH) 2+2HCl=CaCl2+2H2O 黑色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试题分析:这是一个框图式的推断题,找到题目的 “题眼 ”,包括特殊的反应、特殊的现象、特殊的反应条件及常见的三角关系等,此题题眼抓住通常情况下A 为固体,说明为氧化铜,其余的四种物质都可转变为 E,可以判断 E 应为水,B能与氧化铜反应,应为稀盐酸, C自然为氢氧 化钙溶液, D为二氧化碳 (1)五种物质的化学式分别为: ACuO BHCl CCO DFe 2O3 EH 2O (2) B与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Ca( OH) 2+2HCl=CaCl2+2H2O (3) A与足量 B反应的实验现象为:黑色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考点:框图式的推断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