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安徽省淮北市九年级“五校”联考(三)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deputyduring120 文档编号:310345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5.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安徽省淮北市九年级“五校”联考(三)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3届安徽省淮北市九年级“五校”联考(三)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3届安徽省淮北市九年级“五校”联考(三)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3届安徽省淮北市九年级“五校”联考(三)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3届安徽省淮北市九年级“五校”联考(三)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安徽省淮北市九年级 “五校 ”联考(三)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石灰水 B自来水 C金刚石 D空气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 B、自来水中含有许多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 C、金刚石是碳的单质,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D、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故选 C。 考点:考查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判别。 点评: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 已知 2A 3B = C 3D,用足量的 A和 49 g B恰好完全反应,其生成 57 g C和 1

2、 g D,若 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98,则 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 A 16 B 27 C 44 D 56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A的质量 =57g+1g-49g=9g 设 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x 2A + 3B = C + 3D 2x 983 9g 49g = 解得 x=27 故选 B。 考点: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要明确各物质间的质量比实际是各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乘积之比。 超临界流体是物质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新状态,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超临界二氧化碳,它在化学工业上可取代氟利昂作溶剂等。下列有关超

3、临界二氧化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超临界二氧化碳是合成的 一种新物质 B超临界二氧化碳是由 CO2分子构成的 C超临界二氧化碳溶解某些物质后,二氧化碳可在常温常压下完全挥发 D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代替氟利昂,可减轻大量使用氟利昂对大气臭氧层造成的破坏 答案: A 试题分析: A、超临界二氧化碳与其气态或液态之间的转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 A错误; B、超临界二氧化碳就是二氧化碳,是由 CO2分子构成的,故 B正确; C、超临界二氧化碳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种的新状态,在常温下变为二氧化碳气体,故 C正确; D、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代替氟氯代烷可减轻对臭氧层的破坏, 故 D正确; 故选 A。 考点

4、:考查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点评:该题为信息给予题,认真把握题目所给信息是解决此类试题的关键。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B混合物中可能只含一种元素 C某物质不是化合物就是单质 D某物质含有氧元素,它一定是氧化物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纯净物根据元素的组成种类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故 A说法错误; B、氧气和臭氧是氧元素的不同单质,二者混合为混合物,只含有一种氧元素,故 B说法正确; C、溶液既不是化合物也不是单质,属于混合物,故 C说法错误; D、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纯净物叫做氧化物,氧气含有氧元素,但只含一种元素,不属氧化物,故 D说法错误; 故

5、选 B。 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类。 点评:解决该题的关键在于把握基本概念的关键词语。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不正确的是 ( ) A用氧气进行医疗急救 B用氧气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C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D用石墨制铅笔芯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可以用于医疗急救,故 A说法正确; B、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比较金属反应,不能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故 B说法错误; C、金刚石 是天然最硬矿物之一,可以用来切割玻璃,故 C说法正确; D、石墨呈鳞片状结构,有滑腻感,可用作铅笔芯,故 D说法正确; 故选 B。 考点:考查氧气和碳单质的性质及用途。 点评:本考点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

6、性质的理念,要认真掌握,综合应用。 古语道: “人要实,火要虚 ”,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将其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 “火要虚 ”的实质是( )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 答案: D 试题分析: “火要虚 ”就是在燃料中间留一些空气,以增大与空气(或氧气)的接触面积,就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以促进可燃物充分燃烧,故选 D。 考点:考查促进物质燃烧的方法。 点评:促进燃烧的方法是:( 1)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2)增大氧气的浓度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促进物质燃烧的方法。 下列关于水

7、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能使其软化 B向硬水中加明矾净水剂后得到纯水 C过滤能够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D用肥皂水可检验硬水和软水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只能吸附水中的一 些异味或色素,不能水的硬度,故 A说法错误; B、在水的净化过程中明矾作絮凝剂,明矾溶于水可促进悬浮杂质的沉淀,水中仍存在可溶性杂质,故 B说法错误; C、过滤可将水中不溶性杂质除去,但水中仍存在一些可溶性杂质,故 C说法错误; D、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为软水,泡沫少的为硬水,故 D说法正确; 故选 D。 考点:考查水的净化。 点评:过滤、吸附、杀菌等过程只能除去水中一些不溶

8、性杂质,蒸馏是净化程度最高的过程,可将水转化为纯净水。 王羲之是我国宋朝的书法家,他的墨宝保存至今,极其珍贵。你认为他的书法能保存 完好的原因是 ( ) A因为王羲之的书法苍劲有力,不易褪色 B因为书法所用的纸质地优良,经久耐用 C因为墨的主要成分是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D因为现代科学技术发达,能够把古代书法还原本色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书法墨宝长期存放,不易褪色,与书法苍劲有力无关,故 A错误; B、纸放在空气中长期也会发生腐烂,而墨宝不变质,与纸质的好坏无关,故 B错误; C、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会与空气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墨的主要成分是碳,所以能够长期完好保存,

9、故 C正确; D、现代科学技术虽然能 够将书法还原本色,但是改变了原来的本质,故 D错误; 故选 C。 考点:考查碳的化学性质。 点评: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4个,不容易得电子,也不容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市政府有关部门提醒大家,冬季燃煤要特别注意室内通风,以免造成人员中毒。这里的有毒气体主要是指 ( ) A二氧化碳 B氮气 C一氧化碳 D氧气 答案: C 试题分析:一氧化碳有毒,可以与更好地与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失去劫氧气的能力,导致机体的组织细胞缺氧死亡,故选 C。 考点:考查一氧化碳的毒性。 点评:氮气、氧气、二氧化碳 气体为空气的成分,无毒。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

10、学性质决定的是 ( )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活性炭可用于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C铜丝可用作导线 D氮气可用作保护气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易升华,吸收热量使水蒸气冷凝成雨水,是物理性质; B、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中的异味,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是物理性质; C、铜丝用作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是物理性质; D、氮气用作保护气,是利用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故选 D。 考点:考查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 点评:理解物理性 质和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 -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了解二者包括的内容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填空题 (8分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下图所示,根据

11、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1)图中标有 的仪器名称: _; _。 ( 2)写出用装置 A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_; A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_。 ( 3)某同学用 F装置集满一瓶氧气后,实验时发现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 _ 。 ( 4)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用图中_来组装一套实验装置,检验二氧化碳集满的方法是_。 答案: (1) 试管; 长颈漏斗 ( 2) 2KClO3 2KCl+3 O2 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 3)集气瓶内未装满水 ( 4) CD 将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看是否熄灭 试题分析: (1)试管、长颈漏斗是初中化学常见仪器, 为试

12、管、 为长颈漏斗; ( 2)装置 A为固体加热装置,比装置 B少一团棉花,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氧气可用装置 A,其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 2KCl+3O2; A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 3) F装置为排水集气法,收集的氧气不纯可能原因有:瓶内事先未装满水或没有等气体均匀冒出就开始收集气体; ( 4)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是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进行,故发生装置选择 C: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故收集装置应 选择 D(向上排空气法);由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故用燃烧的木条放在瓶口来验满。 考点:考查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3、。 点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掌握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是同学们必须具备的能力。 ( 8分)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现象 : ( 1)小文同学在探究二氧化碳性质时,将二氧化碳气体通人紫色石蕊溶液,石蕊溶液很快变红色,原因是 ( 2)课后清洗仪器时,小文发现变红的石蕊又变为紫色,原因是 ( 3)小文还发现,盛过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膜,她用少量的稀盐酸将它清洗干净,原理是 ( 4)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 氧化镁和碳单质 答案:( 1) CO2+H2O=H2CO3 ( 2) H2CO3= CO2+H2O ( 3) CaCO3+2HCl=CaCl2+H2O+CO2 ( 4) 2Mg+ CO2 2M

14、gO+C 试题分析:( 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变红色,其化学方程式为 CO2+H2O=H2CO3 ; ( 2)由碳酸不稳定易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其化学方程式为 H2CO3= CO2+H2O; ( 3)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不溶物碳酸钙,碳酸钙可与稀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 4)镁在二氧化碳中燃 烧生成氧化镁和碳单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方程式,为 2Mg+ CO2 2MgO+C。 考点: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点评: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明确反应

15、原理,还应注意生成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 ( 5分)用化学符号填空:干冰 _;锌离子 _;硝酸铁 _;乙醇_;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 2价 _。 答案: CO2, Zn2+, Fe(NO3)3, C2H5OH, Mg 试题分析: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其化学式为 CO2;锌离子带有 2个单位的正电荷,可表示为 Zn2+;硝酸铁的化学式为 Fe(NO3)3;乙醇俗称酒精,其化学式为 C2H5OH;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 2价,表示为 Mg 。 考点:考查元素符号及其周围数字含义。 点评: n ,表示微粒的个数时在符号前面标数字 n,表示元素的化合价时在符号正上方标数字 a,表示离子带电情况时在符号

16、右上角标数字 b,表示微粒构成中的原子个数时在符号右下角标数字 c。 计算题 ( 6分)锌与盐酸( HCl)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锌。实验室里用 6.5克锌与足量盐酸反应,可制得氢气和氯化锌的质量各是多少? 答案:氢气 0.2g 氯化锌 13.6g 试题分析:解:设可制得氢气的质量为 X,氯化锌的质量为 Y Zn+2HCl=ZnCl2+H2 65 136 2 6.5g Y X 答:可制得氢气和氯化锌的质量分别为 0.2g、 13.6g。 考点:考查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点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根据反应中各物质的实际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质量之比。 探究题 ( 6分)小明和小红对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分袋包

17、装的豆奶粉发生了兴趣,因为豆奶粉装在充满气体的小塑料袋内,袋内的气体充得鼓鼓的,看上去好象一个小 “枕头 ”,他们认为这种充 气包装技术,主要是为了使食品长时间地保鲜、保质,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 小红猜想是氮气,小明猜想是二氧化碳 ( 1)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探究,判断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 验证方法及操作 可能看到的现象 结论 ( 2)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是: ; ; 。 答案: (1) 验证方法及操作 可能看到的现象 结论 用注射器抽取包装袋内气体试样,将其打入澄清石灰水中(合理答案:均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该包装中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 2) 无毒 不与物品反应 来源广 便

18、宜等 试 题分析:( 1) 设计实验方案 :要证明食品袋的气体是 CO2,就必须把气体收集起来,最方便的操作是用注射器抽取袋内的气体;检验就可以根据 CO2性质来考虑,可将气体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 现象与结论 :如果小红的猜想正确,氮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如果小明的猜想正确,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生反应 Ca( OH) 2+CO2=CaCO3+H2O,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2)食品包装袋内充气的目的是防止食品变质,所以所充气体首先应具备无毒、不与食品反应,从经济角度尽量选廉价气体。 考点:考查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 点评:本题是一道开放性实验探究题,解答开放性试题要依据题目要求,多角

19、度,多侧面,多层次,多方法地思索各种可能的条件,依据,方法和结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及题给信息灵活分析解答开放性试题。 ( 7分 +4分奖励分)我们知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王天然同学查阅资料发现: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性质十分相似,也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但此反应无明显实验现象,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 + 2NaOH = Na2CO3 + H2O。她为了能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在溶液中确实发生了反应, 设计了如下方案。请你将她设计的方案补充完整: 实验步骤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启示 方案 1 向一个软塑料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再注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

20、,盖紧瓶盖,摇动塑料瓶。 从反应物二氧化碳的减少(压强减小)来判断反应的发生 方案 2 从生成物碳酸钠的存在来判断反应的发生 【反思】方明同学认为王天然同学设计的方案 1中,不能得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确实发生了反应,理由是什么?请你进一步设计实验把王天然的方案 1补充完整。 (注意:若答对本小题奖励 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 60分。 ) 【理由】 【设计实验】 答案: CO2 + Ca(OH)2 = CaCO3 + H2O( 2分) 实验步骤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启示 方案 1 塑料瓶变瘪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方案 2 向氢氧化钠溶液持续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再向此液

21、体加入稀盐酸 液体中有气泡产生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理由是:将一个软塑料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再注入水,盖紧瓶盖,摇动塑料瓶,塑料瓶也能变瘪。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在溶于水的同时,也能与水发生反应,使瓶内气压减小。( 1分) 进一步设计的实验 为:将两个同样大小的软塑料瓶中分别充满二氧化碳,再分别注入等量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盖紧瓶盖,摇动塑料瓶,比较塑料瓶变瘪的程度。( 3分) 试题分析:石灰水是 Ca(OH)2的水溶液,与 CO2反应生成难溶物 CaCO3和 H2O,其化学方程式为 CO2 + Ca(OH)2 = CaCO3 + H2O; 方案 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会使软塑料瓶内压强减小,瓶子变瘪,从而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方案 2: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产生气泡, NaOH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与水,无现象,从而证明两者发 生了反应; 理由 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也能导致软塑料瓶内压强减小,瓶子变瘪。 设计实验 可以通过二者的对比实验,通过比较两实验软塑料瓶变瘪的程度来证明。 考点:考查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实验设计与评价。 点评:对于某些化学反应现象不明显或不足以说明问题时,要千方百计通过设计出具有明显现象的实验,来准确推知和认识化学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