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届山东省东营市中等学校招生模拟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 C60 B 2H C 2 2 D Fe 答案: D 试题分析:一般来说金属、固体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单质。 A、 C60表示 C60这种物质,或一个 C60分子,但不能表示元素和一个原子,错误; B、 2H可表示 2个氢原子,不能表示氢元素,也不能表示氢气,错误; C、 2N2可表示 2个氮气分子,但不能表示氮元素和氮气,错误; D、 Fe可表示一个 Fe原子,也能表示铁元素,还能表示铁这种物
2、质,正确。故选 D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元素符号、化学式等化学符号的意义,元素符号一般表示一种元素和一个原子,化学式则表示一种物质或构成该物质的分子,同时要记住特例,即金属、固体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 ( 3分)化学兴趣学习小组的同学采集了三种植物的花瓣,将它们分别放在研钵中研磨,加入酒精充分浸泡后过滤,得到了三种溶液。将 三种溶液分别滴加到下列液体中,得到以下信息: 花的种类 所制成的溶液颜色 在有关试剂中呈现的颜色 白醋 蒸馏水 石灰水 玫瑰 粉红色 红色 粉红色 绿色 黄菊 黄色 黄色 黄色 黄色 雏
3、菊 无色 无色 无色 黄色 试回答:( 1)如果用所制得的溶液检验花盆中土壤的酸碱性,你会建议选择 花的酒精溶液来作酸碱指示剂;在上述三种酒精溶液中,酒精属于 。(填 “溶质 ”或 “溶剂 ”) ( 2)如果得知花盆中的土壤显酸性,不适合花卉的生长,你会建议选择上表中的 来进行改良。 答案:( 1)玫瑰 溶剂 ( 2)石灰水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分析。 ( 1)由于玫瑰花的浸出液在显酸性(白醋)、显碱性(石灰水)的溶液中,能分别显示不同的颜色(红色、绿色),类似石蕊试剂,所以可以用作酸碱指示剂,用来检验花盆中土壤溶液的酸碱性,而其它花的浸出液,在酸碱及中性溶液中显示的颜色相同或部分相同,因此不能
4、做酸碱指示剂;酒精可以溶解多种有机物,故常用来做溶剂,三种溶液,均是由花汁溶解于酒精形成的,故酒精是溶剂。 ( 2)根据题意,石灰水显碱性,故可以用来中和显酸性的土壤,对土壤进行改良。 考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熟记酸碱指示剂的显色规律,并能熟练进行知识的迁移,同时还要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分析解答。 可以证实某硝酸钾溶液是 20 时的饱和溶液的事实是 A降温到 10 时,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B蒸发掉 10g水,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C 20 时,向原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溶液中硝酸钾的
5、质量分数不变 D加热到 30 后,再加入硝酸钾晶体能继续溶解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饱和溶液的概念分析,即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 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A降温到 10 时,有硝酸钾晶体析出,只能证明此时得到的是 10 时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错误; B蒸发掉 10g水,有硝酸钾晶体析出,只能证明此时得到的是蒸发后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错误; C 20 时,向原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不变,说明硝酸钾没有继续溶解,故能证明该溶液为 20 时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正确; D加热到 30 后,再加入硝酸钾晶体能继续溶解,只
6、能证明此时得到的是 30时的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错误。故选 C 考点:饱和 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点评:理解和熟记饱和溶液的概念和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最简单的方法是,在一定温度下,往某一溶液中加入一些某溶质,如果该溶质不能继续溶解,则为该温度下的该溶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 以下是某小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或实验操作,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A天明用 10mL的量筒量取了 6.5 mL的食盐水 B王倩用 pH试纸测得某 Na2CO3溶液的 pH为 10 C朱琳用 200mL的烧杯量取了 125mL的 NaOH溶液 D张哲用托盘天平称取了 16.5g硫酸铜晶体 答案: C 试题
7、分析:根据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A、实验中应根据所取溶液的体积,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分次量取会增大误差,所以量取 6.5ml的食盐水,应选用 10ml的量筒,正确; B、由于 Na2CO3溶液呈碱性,故其 pH大于 7,且 pH试纸只能测得整数值,故可能为 10,正确; C、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要用量筒量取,不能用烧杯,错误; D、由于托盘天平的最小分度值是 0.1g,故能称出 16.5g的硫酸铜晶体,正确。故选 C 考点:测量容器 -量筒,称量器 -托盘天平,用 pH试纸测定溶液 pH 点评:本题主要是对常用 仪器的使用方法和称量容器的精确度的考查,因此,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
8、方法与注意事项,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如果两种粒子属于同一种元素,则它们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一定相同 B如果两种粒子含有的质子数相同,则它们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性质相同 D如果两种粒子含有的电子数相同,则它们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元素的概念分析。 A元素,是指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如果两种粒子属于同一种元素,则它们 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一定相同,正确; B如果两种粒子含有的质子数相同,它们不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如一个水分子和一个氨气分子中都含有 10个质子,它们就不属于同种元素,错误
9、;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不一定相同,如碳元素组成的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就很大,错误; D如果两种粒子含有的电子数相同,则它们不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如一个氖原子和一个钠离子的核外电子总数都是 10个,它们就不属于同种元素,错误。故选 A 考点:元素的概念 点评:理解和熟记元素的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此外,解答本题 还可熟记一些特例来反证,效果会更好。 氯气和氧气都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跟甲烷( CH4)发生反应,已知 O2和 CH4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 CO2和 H2O,由此推断 Cl2和CH4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 A CCl4 H2 B C
10、Cl4 HCl C CH2Cl2 D C HCl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的元素守恒)分析,由于氧气和甲烷反应,生成的两种物质 CO2和 H2O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可以判断氯气和甲烷反应的生成物中应该都含有氯元素,即形成碳和氯的化合物,以及氢和氯的化合物。故选 B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和熟记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要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原因是: “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变 ”。 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氮气氧气空气 B石墨熟石灰生石灰 C水银水糖水 D
11、冰干冰冰醋酸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物质的分类方法分析判断。 A、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 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 A错误; B、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熟石灰是由钙、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生石灰是由钙、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氧化物,故 B错误; C、水银是由汞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氧化物;糖水是由糖和水两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 C正确; D、冰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氧化物;干冰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
12、氧化物; 冰醋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 D错误。故选 C 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点评:解答本题,要严格按定义分析,要能从物质种类的多少和元素的种类来分析解答,并应熟悉常见物质的组成及常见混合物的主要成分。 现有烧杯、试管、量筒、铁架台(带铁圈、铁夹)、酒精灯、集气瓶、毛玻璃片、水槽、药匙、带导管的橡皮塞、天平、玻璃棒,仅用这些仪器(所需化学药品可任选)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A制取氧气 B粗盐提纯 C制取二氧化碳 D用 NaCl晶体配制 100g 5%的 NaCl溶液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A制取氧
13、气需要用到的仪器有: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铁架台(带铁圈、铁夹)、酒精灯、集气瓶、毛玻璃片、水槽、药匙等,题目中都有提供,可以完成; B粗盐提纯需要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带铁圈、铁夹)、药匙、酒精灯和蒸发皿,题目中没有提供漏斗和蒸发皿,故不能完成; C制取二氧化碳需要用到的仪器有: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铁架台(带铁圈、铁夹)、集气瓶、毛玻璃片、药匙等,题目中都有提供,可以完成; D用 NaCl晶体配制 100g 5%的 NaCl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有:烧杯、量筒、药匙、天平、玻璃棒等,题目中都有提供,可以完成。故选 B 考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粗盐的提纯,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
14、法,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点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本题是对课本上的基本实验的考查,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苯甲酸(化学式为 C6H5COOH)可用作食品防腐剂,能抑制食物中细菌的生长,延长食品的保存期。下列有关苯甲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苯甲酸是由 C、 H、 O三种元素组成的 B苯甲酸中氧元素 的质量分数最大 C苯甲酸分子中 C、 H、 O的原子个数之比为 7: 6: 2 D苯甲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22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苯甲酸的化学式为 C6H5COOH来分析。 A、由苯甲酸的化学式为 C6H5COOH,可知该物质是由 C、
15、H、 O三种元素组成的,正确; B、根据元素的质量分数 = 100分析,由于相对分子质量是相同的,即分母是相同的,故只要比较分子的大小即可, C:127、 H: 16、 O: 162,故可知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错误; C、由苯甲酸的化学式为 C6H5COOH,可知 1 个苯甲酸分子中含有 7 个 C 原子、6个 H原子、 2个 O原子,故苯甲酸分子中 C、 H、 O的原子个数之比为 7: 6:2,正确; D、相对分子质量 =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乘积的和,故苯甲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127+16+162=122,正确。故选 B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相对
16、分子质量的计算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式的宏观与微观意义,以及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着本质的区别,你认为这种变化是 A冰水融化 B压缩空气 C酒精挥 发 D馒头遇碘酒变蓝 答案: D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冰水融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B、压缩空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小了,属于物理变化; C、酒精挥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只是酒精的状态发生改变,属于物理
17、变化; D、馒头遇碘酒变蓝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 D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计算题 ( 6分)我省各地都有丰富的石灰石矿产资源。有一矿山上的石灰石样品,其中只含二氧化硅杂质(二氧化硅是一种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且耐高温的固体)。小琳和他的同学想测定该样品中碳酸钙的的质量分数,他们取了一块石灰石样品,将其敲打粉碎后,称出 6g放入烧杯内(烧杯的质量为 20g),然后加入 50g某一定溶质质量分数且足量的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至不在产生气泡为止。反
18、应所需时间( t)和烧杯及其所 盛物质的总质量( m)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试回答: ( 1)将石灰石样品敲打粉碎的主要目的是 。 ( 2)实验结束后,共放出多少二氧化碳? ( 3)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 1位小数) 答案:( 1)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 2) 2.2g ( 3) 83.3% 试题分析:( 1)为了避免样品中碳酸钙不能完成反应,可把样品粉碎,这样能增大样品与盐酸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同时还可以加快反应的速率。 ( 2)由图可以看出,在 t3时,石灰石样品中的碳酸钙已完全反应,故剩余物质总质量为 73.8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放出气体二
19、氧化碳的质量=20g+6g+50g-73.8g=2.2g。 (3) 利用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中二氧化碳与碳酸钙的质量比,可计算出所取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最后用碳酸钙质量除以样品总质量,即可求出样品中碳酸的质量分数。 设 6g石灰石样品中所含碳酸钙的质量为 X,则 CaCO3+2HCl = CaCl2 + CO2+H2O 100 44 x 2.2g 100: 44=x: 2.2g 解得 x=5g 所以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 100%=83.3% 答 :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83.3%。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点评:此题是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主
20、要是利用图表及反应方程式来分析和解决化学计算中的有关问题,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会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由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计算出反应放出的二氧化碳的质量,然后再根据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依据已知量对未知的应求量进行求解计算即可。 简答题 ( 3 分)二氧化碳是常用的灭火剂,但有的金属着火却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如金属镁在高温下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生成黑色和白色两种固体 粉末。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Mg + CO2 高温 2MgO + C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反应物为镁和二氧化碳,生成物为一黑一白两种固体,依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此两种固体是由
21、镁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黑色固体应为碳单质,白色固体则为氧化镁,反应条件为高温,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Mg+CO2 高温 2MgO+C。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 点评:在解此类方程式的书写题时,首先要确定反应原理,然后再依据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书写方程式即可。 ( 4分)右图表示的是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关粒子之间反应的示意图。请回答: (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 2)从图中可看出该反应的微观本质是 。 答案:( 1) HCl + NaOH = NaCl + H2O;( 1分) 复分解反应;
22、 ( 2)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 试题分析:( 1)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 氯化钠和水,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OH+HCl=NaCl+H2O;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故属于复分解反应。 ( 2)从该图中可以看出,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观粒子是 Cl-和 Na+,故该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化学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和熟练掌握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 6分)化学科学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我们正是
23、通过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的发生而促进 或阻止物质的转化。食品生产部门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也是从上述两种思路来设计保质措施的,例如:例如:采用 “真空 ”或 “充气 ”的措施包装食品就是为了 ,其中,适宜充入食品包装袋中的单质气体为(填化学式) ;有时候食品生产商会在食品包装袋中放入少量用透气纸袋盛装的干燥铁粉,其作用是 ,这些铁粉最终将转化为 。 答案:抑制食品与氧气的化学反应 ( 2分) N2( 1分)(其他如稀有气体等合理答案:同样给分) 促进铁与氧气、水蒸气的反应( 2分) 铁锈 (或氧化铁、铁的氧化物) 试题分析:食品的变质,是因为食品发生了缓慢氧化,故要想使食品保质期变长就要减缓或阻
24、止缓慢氧化,所以食品袋中充入的气体一般是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气体,以氮气为最常见;由于铁在氧气和水同时存在的条件下,最容易生锈,故可在食品包装袋中放入一定量的铁粉,铁粉会吸收袋内的氧气与水蒸气,并反应生成铁锈。 考点:食品干燥剂、保鲜剂和真空包装的成分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点评: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因此,熟练掌握物质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 3分)吴梁在距一支粉笔的粗端 2cm处点上一滴蓝墨水,将粉笔插入盛有酒精 的培养皿中。过了一段时间,吴梁发现随着酒精的上升,蓝墨水也在粉笔上不断移动,最后蓝墨水在粉笔上分为两个区域,上半部分是蓝色,下半部分是紫色(如右图所示)。根据上述现
25、象回答下列问题: ( 1)蓝墨水属于 (填 “纯净物 ”或 “混合物 ”); ( 2)由此实验可以作出的推测是 (填序号)。 用滤纸条代替粉笔重复上述实验,也能得到相似的实验现象 不同分子在同种介质(如粉笔)中的运动速度不同 不能用上述实验的原理分离混合物 答案:( 1)混合物 ( 1分)( 2) 试题分析:( 1)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的,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由于蓝墨水中含有色素和水等物质,故属于混合物; ( 2)由此实验可以看出:酒精分子和色素分子在同种介质(如粉笔)中的运动速度是不同的;滤纸条和粉笔在该实验中所起到的作用是相同的(都是做介质的),故用滤纸条代替粉笔重复
26、上述实验,也能得到相似的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现象可知,最后蓝墨水在粉笔上分为两个区域,说明该实验的原理可以用于分离混合物。故选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层析法分离混合物 点评:熟练掌握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分类依据,以及层析法分离混合物的原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 6分)一次性塑料包装袋造成的环境污染已经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许多城市已经开始使用纸制的食品袋。同学们经过查阅资料,得知食品袋的组成成分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请选择以下实验装置进行验证: ( 1)你所选择的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用 a、 b等符号表示) 纯氧 ( ) ( ) ( ) ( ) ( ) ( 2)请简单叙述实验现象及结论 。
27、( 3)实验中选择纯氧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 。 答案:( 1)纯氧 ( a ) ( b ) ( c ) ( i ) ( h ) 或 纯氧 ( a ) ( c ) ( b ) ( i ) ( h ) ( 2)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发现 U形管中白色的无水硫酸铜晶体变蓝色,说明有水生成,由此推断食品袋中含有氢元素;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由此推断食品袋中含有碳元素。 ( 3)使纸袋燃烧的更充分; 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干扰实验。 试题分析:( 1)要检验纸袋中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可以依据其与氧气反应后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来确定,检验水使用的是无水硫酸铜,检验二氧化碳使用的是澄清石灰水,当要同时
28、检验水和二氧化碳的存在时,需要先检验水,后检验二氧化碳,因为若先检验二氧化碳,则通过石灰水后的气体已经含水 ,无法再检验其原来是否含有水,故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 abcih。 ( 2)由于纸袋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故无水硫酸铜会由白色变为蓝色,从而证明有水生成,由此推断食品袋中含有氢元素;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从而证明有二氧化碳的生成,由此推断食品袋中含有碳元素。 ( 3)由于本题是通过验证纸袋燃烧后的生成物 水和二氧化碳,从而检验氢元素和碳元素的存在的,而空气中会含有一定的水和二氧化碳,故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仪器的装配或连接 点评:理解和熟记常见气体的检
29、验与除杂方法及理 论依据,是解题的关键;特别要注意,当检验二氧化碳和水的存在时,需要先检验水,后检验二氧化碳。 ( 4分) “用微观的眼光看世界 ”,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试根据以下材料,结合你所学过的知识,简要回答问题: 材料 1:一滴水里大约有 15万亿亿个水分子,如果 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 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 3万多年才能完成。 材料 2:大多数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 1)材料 1说明 。 ( 2)材料 2说明 。 答案:( 1)分子很小,但真实存在。 ( 2)分子之间有间隔。 试题分析:根据微粒的性质结合题意分析, ( 1)材料 1, “一滴
30、水里大约有 15万亿亿个水分子 ”,说明一滴水中含有的水分子的数目是非常多的,也就间接说明水分子的体积很小,但真实存在。 ( 2)材料 2, “热胀冷缩 ”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且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点评: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就是指利用分子与原子的 “质量小,体积小,总是在不停的运动,彼此之间有间隔;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不同 ”的性质,以及它们 的概念和本质区别等,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探究题 ( 7分)为了对一包放置很久的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进行探究,小凡提出了两
31、项探究任务: ( 1)探究干燥剂是否失效; ( 2)探究失效的干燥剂的主要成分是否是氢氧化钙。 他设计了以下的探究方案: 问题与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 1)干燥剂是否失效 取样品放入试管中加适量的水,触摸试管壁。 干燥剂失效 ( 2)失效的干燥剂中含有氢氧化钙 加水充分搅拌、过滤后,用 pH试纸测其溶液的 pH值 有氢氧化钙 你认为探究( 2)是否严密?请说明原因 。你认为以 CaO为主要成分的干燥剂在空气中放置久了,除能转化为 Ca(OH)2外,还可能转化为 ,请简单说明验证的思路 。 答案: 问题与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没有热感 PH7 不严密 , CaO会与
32、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不能说明溶液中的氢氧化钙一定是干燥剂变质生成的。 碳酸钙 取干燥剂少量加入试管中,再加入少量稀盐酸,立即用涂有石灰水的玻璃片盖在试管的口部,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如果变浑浊,即说明此干燥剂中含有碳酸钙。 试题分析:根据氧化钙和水反应会放出热量分析,若干燥剂失效,则不再含有氧化钙,加水后也就不会有热量放出,故用手触摸试管壁,不会有热感;由于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故用 pH试纸测其溶液的 pH值应大于 7。 由于加水时,没有变质的氧化钙也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不能说明溶液中的氢氧化钙一定是干燥剂变质生成的,所以探究( 2)不严密。 由于生成的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故以 CaO为主要成分的干燥剂在空气中放置久了,除能转化为 Ca(OH)2外,还可能转化为碳酸钙;由于碳酸盐能与稀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 体,故可向该物质中加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来判断。 考点:干燥剂的成分探究,酸、碱、盐的鉴别 点评:熟记常见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间相互反应的现象,是解题的关键,因此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