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届广西柳州市九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宇航员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交流 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 A正确; B.超声波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 B错误 C.在月球上,宇航员不能直接交谈,是因为 月球上空气非常稀薄,接近真空状态,所以声音无法传播所以 C错误 D.声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的最慢即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
2、播得快所以 D错误 所以选 A 考点:声现象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声音产生的原因、声速与介质的关系、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等,属于综合性的题目 如图所示,电阻 R1=10,闭合开关 S,电流表 A1的示数为 0.3A,电流表A2的示数为 0.5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电源电压为 4.5V B. 电阻 R2的阻值为 6 C. 通过电阻 R2的电流为 0.5A D. 电阻 R1消耗的电功率为 0.9 W 答案: 试题分析: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并联,电流表 A1测 R1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 ( 1)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源的电压: U=
3、U1=I1R1=0.3A10=3V,故 A不正确; 电阻 R1消耗的电功率: P1=UI1=3V0.3A=0.9W,故 D正确 ( 2)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通过电阻 R2的电流: I2=I-I1=0.5A-0.3A=0.2A,故 C不正确; 电阻 R2的阻值: ,故 B不正确 所以选 D 考点: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 点评: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是一道较为简单的计算题 如图所示,当开关 S闭合时,灯 L1、 L2均不亮。小明同学将电流表并接在灯 L1两端时,灯 L2亮 L1不亮,电流表有示数;将电流表并接在灯 L2两端时,两灯均不
4、亮,电流表无示数。则故障是 ( ) A灯 L1断路 B灯 L1短路 C灯 L2断路 D灯 L2短路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如果灯泡 L1开路,两灯都不亮;将电流表并接在灯 L1两端时,L2通路,灯 L2亮 L1不亮,电流表有示数;将电流表并接在灯 L2两端时,两灯均不亮,电流表无示数此选项符合题意; B、如果灯泡 L1短路, L2会发光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如果灯泡 L2开路,两灯都不亮;将电流表并接在灯 L1两端时,电路仍为断路,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将电流表并接在灯 L2两端时, L1通路会发光,电流表有示数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如果灯泡 L2短路, L1会发光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5、 所以选 A 考点:电路故障的判断 点评:用电流表检验电路故障时,将电流表与用电器并联闭合开关,如果电流表有示数,说明并联的用电器断路 ;如果无示数,说明串联的其它用电器至少一处断路 在探究 “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及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下列哪种光学器材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 ) 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近视眼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图知,物体经凸透镜后成的是实像 物距为 24cm,像距为 16cm,物距大于像距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放大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所以 A不符合题意 照相机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6、所以 B符合题意 投影仪成放大、倒立的实像,所以 C不符合题意 近视镜是凹透镜,所以 D不符合题意 所以选 B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要熟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特别搞清物距与像距之间的关系 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B漂在水面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C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D没入水中的物体在水中的位置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由阿基米德原理公式: F 浮 =液 gv 排 可知,而与物体的密度无关,所以 A错; B、漂在水面的物体如果排开液体的体积比沉在水底
7、的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小,那么漂在水面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小,所以 B错; C、由阿基米德原理公式: F 浮 =液 gv 排 可知,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所以 C正确; D、当物体完全浸入液体中时, v排 不变,浮力不变,与没入水中的深度无关,所以 D错 所以选 C 考点:阿基米德原理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掌握和运用,关键知道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是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与物体本身密度没有关系 科学家的发明与创造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下列科学家中,第一个发现电与磁之间有联系的是 ( ) A法拉第 B焦耳 C奥斯特 D安培 答案: C 试题分析:
8、A、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不合题意; B、焦耳发现了焦耳定律,不合题意; C、奥斯特发现电生磁,是第一个发现电与磁之间有联系的科学家,符合题意; D、安培发现了安培定则,不合题意 所以选 C 考点:电与磁 点评:本题考查了我们对物理学史上的一些科学家及其贡献的认识,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物理常识 如图所示,属于某种晶体熔化图像的是 (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是晶体凝固时的图象,不合题意; B、是非晶体熔化的图象,不合题意; C、反映了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熔化,是晶体熔化的图象,符合题意; D、是非晶体凝固时的图象,不合题意 所以选 C 考点:晶体熔化图像 点评:晶体熔化最大的特点就是有一定
9、的熔点,在图象中反映出来就是有一段时间它的温度是不随时间变化的,因此,对照各图加以分析即可 摩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下列做法中,为了增大摩擦力的是 ( ) A向自行车的转轴处加润滑油 B鞋底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C拉杆旅行箱底部装有轮子 D在新用的拉链上抹一点石蜡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向自行车的转轴处加润滑油,是使接触面光滑,减小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B、鞋底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力,符合题意 C、拉杆旅行箱底部装有轮子,是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摩擦不符合题意 D、在新用的拉链上抹一点石蜡,是使接触面光滑,减小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所以选 B 考点:摩擦力 点评:增大摩擦
10、的方法:增大压力,使接触面粗糙 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光滑,用滚动代替滑动,使接触面脱离 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就会运动 B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处于静止状态 C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受到了重力中地面对它的支持力,物体并没有运动,所以这个结论是错误的所以 A错误 B、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都是平衡状态,当物体不受力时,也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 B错误 C、物体惯性的大小是由物体的质量来决定的,并且质量是决定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因素与其速度无关
11、所以 C错误 D、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所以说,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所以 D正确 所以选 D 考点:运动和力的关系 点评:在选择项 D中,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由于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造成的,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但反过来不能说,物体受到外力,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如受到平衡力时,其运动状态就不变这一点要注意 LED灯是一种新型的高效节能光源,它的核心元件是发光二极管。二极管是由下列哪种材料制成的 ( ) A橡胶材料 B金属材料 C超导材料 D半导体材料 答案: D 试题分析:二极管是由半导体做成的器件,它具有单向导电性二极管是由 P型半导体和 N型半导体组成的,这两种半导体相
12、互接触时,其交接区域称为PN结, 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 所以选 D 考点:半导体的作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极管由什么材料制成,考查方式简单,是一道基础题,学习时要注意积累关于二极管方面的知识 下列方法中,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 A烧水时,水逐渐变热 B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 C用热水袋取暖 D用电冰箱冷却物体 答案: B 试题分析:烧水时,水逐渐变热;用热水袋取暖; 用电冰箱冷却物体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 所以选 B 考点:改变物体的内能的方式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其中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
13、化过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红外线工作的是( ) A电视遥控器 B医用 “B超 ”机 C验钞机 D防伪标记 答案: A 试题分析: A、红外线方向性好,可以用作遥控; B、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B超就说明这一点; C、紫外线有荧光效应,使 荧光物质发出荧光,可以做成验钞机,检验钱的真伪; D、防伪标记是利用紫外线识别。 所以选 A 考点:红外线和紫外线 点评:红外线:光谱中红光之外的部分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也不停地吸收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 红外线特点: ( 1)热作用强:烤箱、浴室里的暖灯、夜视仪、热谱图 ( 2)穿透力强
14、:航空摄影 ( 3)遥感、遥控:卫星遥感、家用遥控器 紫外线:光谱中紫光之外的部分天色紫外线的来源是太阳光 紫外线特点: ( 1)化学作用强:使胶片感光、 ( 2)生理作用强:杀菌消毒、促进维生素 D的合成 ( 3)荧光效应:使荧光物质发出荧光、制验钞机 实验题 小明喝牛奶时想知道牛奶的密度,于是他进行如下实验: (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 处,发现指针指向分度盘右侧,此时他应向 端调节平衡螺母(选填 “左 ”或 “右 ”),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 2)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牛奶,用 称得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 240g。 ( 3)把烧杯中部分牛奶倒入量筒中,用天平称
15、出烧瓶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后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为 g,则倒出牛奶的质量为 g。 ( 4)读出量筒中牛奶的体积为 10cm2。 ( 5)计算出牛奶的密度 = kg/m3。 答案:( 1)零刻度线;左;( 2)天平 ( 3) 229.6; 10.4 ( 5) 1.04103 试题分析:) 天平的调节原则: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发现指针右偏,所以左调; 由图可知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为 200+20+5+4.6=229.6g; m牛奶 =240g-229.6g=10.4g, V 牛奶 10cm3, 所以答案:为:零刻度线;左;
16、 229.6; 1.04;( 考点:天平量筒测密度 点评:此题综 合了质量、体积的测量以及密度的计算,此类题常以选择、填空、实验题出现,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竖直的玻璃板前,可以看到玻璃板后出现蜡烛的像,拿一只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移动,直到看上去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这样既可以观察比较蜡烛和它成的像的 关系,又可以确定像的 ;用直线把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并用 分别量出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通过分析可知,像和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 ,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将白纸板放在像的位置,在像的一侧观察,发现白纸板上没有像呈现,
17、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选填 “实 ”或 “虚 ”)。答案:大小;位置; 刻度尺;相等;垂直;虚 试题分析:( 1)拿一支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后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样做的目的既确定了像的位置,又验证了像和蜡烛的大小相等关系 ( 2)未点燃的蜡烛处在像的位置,则用刻度尺量出点燃的蜡烛和未点燃的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两距离相等;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 ( 3)蜡烛在平面镜中成虚像,将白纸板放在像的位置,在白纸板上不能成像,在像的一侧观察将看不到烛焰的像 所以答案:为:大小;位置; 刻度尺;相等;垂直;虚 考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点评:( 1)物体在平面镜中
18、成像特点是平面镜成像习题的重要依据,一定要熟练掌握 ( 2)用光屏是否能承接到像,是区别实像和虚像的重要方法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提出问题: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及导体电阻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猜 想 : 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 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实验 器材: 电源(电压恒为 4.5 V),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开关一个,三个定值电阻( 5 、 10 、 15 ),两只滑动变阻器( 20 2 A、 50 1 A),导线若干。 实验过程: ( 1)根据图
19、所示实物图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 ( 2)小明按图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指针超过量程。小明操作中的错误是 。 ( 3)小明改正错误后继续实验,通过改变定值电阻 R 两端的电压,测得电流、电压的值如表一。分析数据可得出猜想 是正确的。 ( 4)小红在探究猜想 时,先将 5 的电阻连 入电路中,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与电阻并联的电压表的示数为 1.5 V,并记下电流值;再分别改接 10 、 15 的电阻,重复上述实验,得到了表二中的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猜想 是正确的。实验中,小红多次移动变阻器滑片的目的是 。 ( 5)小华在探究猜想 时,重新设计了电路,保持电压表的
20、示数为 3 V,得到了与表二相同的数据,也完成了实验探究。小华与小红的实验相比不同之处是: 。 知识拓展: ( 1)小明实验时选择的是 电阻。 ( 2)小红实验时选择的变阻器规格是 。 答案: 实验过程:( 1)右图 ( 2)闭合 开关前,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没有调到最大值 ( 3) ( 4)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 5)电压表接在了变阻器两端 知识拓展: ( 1) 10 ( 2) 50 1A 试题分析:( 1)从电源正极 -电流表 -定值电阻 -滑动变阻器 -电源负极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的电压,把电压表并联在定值电阻两端如上图 ( 2)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指针超过量程,定值
21、电阻的电压太大,滑动变阻器的电压太小,电阻太小,所以闭合开关前,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没有调到最大值 ( 3)由表一数据可知,电压和电流的比值为定值,所以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猜想 正确 ( 4)在电阻由 51015 时,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必须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1.5V不变所以多次移动滑片是为了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 5)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和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压,小华和小红记录的数据相同,说明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都是 1.5V,电源电压是 4.5V,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是 3V,电压表测量的是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知识拓展: 小明
22、实验数据如表 一, 在电阻由 51015 时,滑动变阻器和定值电阻是串联的,电流相等,电源电压是 4.5V,定值电阻的电压是 1.5V,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是 3V,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是 30,最大电流是 0.3A,所以滑动变阻器选择 50 1A 考点:伏安法测电阻 点评:本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认真分析表中所给实验数据、熟练应用串联电路特点、欧姆定律、控制变量法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填空题 如图所示,在玻璃槽中装有水, A为两端开口的玻璃管, B为塑料片(质量不计),把玻璃管逐渐压入水下的过程中,塑料片 B受到 水的压强逐渐 (选填“增大 ”、 “减小 ”或 “不变 ”); B在水面
23、下的深度为 18cm时,向管内缓慢注入硫酸铜溶液(密度为 1.2103kg/m3),当塑料片恰好脱落时,管内液柱的高度为 cm。 答案:增大; 15 试题分析:( 1)把玻璃管逐渐压入水下的过程中,塑料片 B 所处的深度增大,由 p=gh可知受到水的压强逐渐增大; ( 2)塑料片受到水的压强: p 水 =水 gh 水 =1.0103kg/m310N/kg0.18m=1.8103Pa 当玻璃管内外压强相等时,塑料片恰好脱落, p 硫酸铜 =p 水 =1.8103Pa, p 硫酸铜 =硫酸铜 gh 硫酸铜 , 即: 1.8103Pa=1.2103kg/m3) 10N/kgh硫酸铜 , h硫酸铜 =
24、0.15m=15cm 所以答案:为:增大; 15 考点:液体压强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液体压强特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了解和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利用玻璃管内外压强相等时,塑料片恰好脱落的原理,利用液体压强公式变形即可求出管内硫酸铜液柱的高度 20W高效节能灯的亮度相当于 100W的白炽灯。一户居民家中的 4只 100W的白炽灯均换用该节能灯,若平均每天使用 5小时, 30天 可以节电 度,可节约电费 元。(已知电费为 0.5元 /kw h) 答案:; 24 试题分析:一只一小时节约电能 W=( P1-P2) t=( 0.1kw-0.02kw) 1h=0.08kw h, 4只每天使用 5小时
25、, 30天可以节电 W=0.08kw h4530=48kw h, 可节约电费 48kw h0.5元 /kW h=24元 所以答案:为 : 48; 24 考点:电功 点评:本题考查消耗电能的计算,关键是公式的应用和单位的换算,本题更深一层的意义是让我们学会节能 行驶中的汽车遇到紧急情况急刹车时,由于具有 ,仍会向前滑行。汽车在淋湿的路面上行驶,交通事故要多些,原因是汽车所受到的摩擦力 (选填 “较大 ”或 “较小 ”),容易打滑。 答案:惯性,较小 试题分析: 汽车在紧急刹车时,由于汽车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仍会向前滑行; 汽车在淋湿的路面上行驶,因为接触面变的光滑,轮胎与地面间
26、的摩擦变小,所以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要高 所以本题答案:为:惯性,较小 考点:惯性、摩擦力 点评:此类题目将物理知识与交通安全知识巧妙结合在一起,设计独具匠心,符合新课程理念 电视机遥控器由两节干电池供电,其工作电压为 V。电视机的荧光屏上常常带有灰尘,这是因为电视机工作时,荧幕上带有 而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答案:,电荷 试题分析:电视机遥控器的两节干电池是串联的,其工作电压等于两节电池的电压之和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 1.5V,所以 2节干电池串联为 3V 电视机工作时,由于电子运动到了屏幕上,而使屏幕带了电,而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把灰尘吸引到了屏幕上 所以答案:为: 3,电荷
27、考点:电压、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点评:本题考查了带电体的性质:能吸引轻小物体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 1.5V,一节铅蓄电池的电压为 2V,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为不高于 36V,这些数据要记清 月球上是真空,但宇航员可以把拍到的照片及时传回地球,可见电磁波的传播 介质(选填 “需要 ”或 “不需要 ”);小孔成像现象可以用光的 原理来解释。 答案:不需要;直线传播 试题分析: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不需要介质;小孔成像的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所以答案:为:不需要;直线传播 考点:电磁波、光的传播 点评:解答此题要知道电磁波传播的特点及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要能够判断出哪些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
28、的;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离不开光,对于光的传播规律以及产生的现象,一定要了解 清晨荷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空气中弥漫着荷花的清香,这是分子的 现象。 答案:液化,扩散 试题分析: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变为液态小水滴,发生的是液化现象; 闻到香味,这是花的分子扩散到空气中的结果,是分子的运动结果,属于扩散现象; 所以答案:为:液化,扩散 考点:液化、分子运动 点评:解决此题要知道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 我国发射的 “嫦娥二号 ”卫星在太空
29、借助燃气的推力实现变轨(即改变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在 “嫦娥二号 ”卫星绕月飞行的过程中,以地球为参照物它是 的(选填 “运动 ”或 “静止 ”)。 答案:运动状态;运动 试题分析:卫星在太空借助燃气的推力实现变轨,变轨是改变卫星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卫星运动速度和方向的改变属于卫星的运动状态的改变 卫星绕月飞 行的过程中,月球又绕地球转动,卫星和地球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所以答案:为:运动状态;运动 考点:力的作用效果、机械运动 点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方向的变化和速度大小的变化都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
30、 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如果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如果发生了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 蔗糖业是柳州市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农民种植甘蔗是主要经济来源,但小强同学发现家里每年砍完甘蔗后对地里甘蔗的处理都是采用焚烧方式 ,这样不仅浪费能源,还会造成空气污染。小强查阅资料得知,甘蔗叶的热值是8.0106J/kg,则完全燃烧 200kg的甘蔗叶可放出 J的热量,焚烧甘蔗叶的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 能。 答案: .6109;内 试题分析:( 1)完全燃烧 200kg的甘蔗叶放出的热量: Q 放 =mq=200kg8.0106J/kg=1.6109J, ( 2)甘蔗叶燃烧时,将甘
31、蔗叶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所以答案:为: 1.6109;内 考点:热量的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燃料燃烧的能量转化和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 Q 放 =mq的掌握和运用,属于基础题目 计算题 建筑工地上,水泥板重量为 7000N,起重机在 14s内把它们匀速升高到 4m的高度。 求:( 1)起重机提升重物所做的功; ( 2)起重机提升重物的功率。 答案:( 1)起重机提升水泥板所做的功为 2.8104J; ( 2)起重机提升水泥板的功率为 2000W 试题分析: (1) 起重机提升水泥板所做的功为:( 2)起重机提升水泥板的功率是: 答:( 1)起重机提升水泥板所做的功为 2.8104J; (
32、2)起重机提升水泥板的功率为 2000W 考点:功和功率的计算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功和功率的计算,虽然是力学重要的规律应用,但直接利用公式就能解答,难度不大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 6V且保持不变,电阻 R1为 10,开关 S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为 2V,通电时间 5min。求: ( 1)电路中的电流; ( 2) R2的电阻值; ( 3) R2的电功率; ( 4)电路消耗的电能。 答案:( 1)电路中的电流为 0.2A; ( 2) R2的电阻值为 20; ( 3) R2的电功率为 0.8W; ( 4)电路消耗的电能为 360J 试题分析: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 R1两端的电压 (
33、1) 串联 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的电流: ( 2)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R2两端的电压: U2=U-U1=6V-2V=4V, R2的电阻值: ( 3) R2的电功率: ( 4)电路消耗的电能: 答:( 1)电路中的电流为 0.2A; ( 2) R2的电阻值为 20; ( 3) R2的电功率为 0.8W; ( 4)电路消耗的电能为 360J 考点: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电功公式的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电功公式的应用,利用好公式和规律是关键 请你仔细阅读下列资料: 蓄电池充电后电压变化很小,可以认为恒
34、定不变。除电压外,容量是电池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如蓄电池容量为 “15A h”,它表示:若该蓄电池以 1A的电流为用电器供电,可以工作 15h,即若用字母 Q表示电池容量,有 。 整车净重 40kg 最高车速 20km/h 蓄电池的电压 48V 轮胎能承受 的最大压强 2105Pa 蓄电池的容量 10 A h 行驶噪声 62dB 电动自行车因轻便、无污染而成为人们喜爱的代步工具,下表是某种型号的电动自行车的相关数据。 若该电动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 1.010-2m2,一个质量为 60kg的人骑该电动自行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电动自行车工作电流为 5A。求: ( 1)电动自行车
35、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强; ( 2)一次充电后,电动自行车最多可以行驶的时间; ( 3)若电动自行车受到的阻力为车人总重的 0.04倍,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 80%,电动自行车的行驶速度是多少? 答案:( 1)电动自行车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1105Pa; ( 2)一次充电后,电动自行车最多可以行驶的时间为 2h; ( 3)电动自行车的行驶速度是 4.8m/s 试题分析:( 1)电动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 对地面的压强: ( 2)行驶时间为: ( 3)车受到的阻力为: 由题意得: 所以行驶速度为: 答:( 1)电动自行车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1105Pa; ( 2)一次充电后,电动自行车最多可以行
36、驶的时间为 2h; ( 3)电动自行车的行驶速度是 4.8m/s 考点:重力公式、压强公式、电功公式、做功公式和效率公式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重力公式、压强公式、电功公式 、做功公式和效率公式的掌握和运用,灵活运用所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是关键,要学会从题目所给信息中找到有用的数据 作图题 如图所示,用力 F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请画出 F的力臂。 答案: 试题分析:已知支点为 O,过点 O 作力 F的垂线段,即动力臂 L如上图所示: 考点:力臂 点评: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因此要先确定支点,然后判断力的方向,再过支点做出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即为所求作的力臂 根据图中通电螺线管的南北极,标出小磁针的 N极和电源的 “+”、 “” 极。 答案: 试题分析:( 1)螺线管的下端为 N极,根据磁极间作用规律可知,靠近螺线管下端的小磁针的下端为 S极,上端为 N极; ( 2)利用螺线管线圈的绕向和 N、 S极,结合右手螺旋定则可以确定线圈中电流的方向是从螺线管的上端流入,下端流出,从而可以确定电源的上端为正极,下端为负极答案:如图所示 考点:安培定则 点评:关于安培定则,涉及三个方向:磁场方向、线圈绕向、电流方向,告诉其中的两个让确定第三个如此题:告诉了磁场方向和绕向,确定电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