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新沂第二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twoload295 文档编号:310640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江苏新沂第二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3届江苏新沂第二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3届江苏新沂第二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3届江苏新沂第二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3届江苏新沂第二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江苏新沂第二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南秀北雄,中国徐州 ”,图为徐州云龙湖美景。徐州有 “九朝帝王徐州籍 ”美誉。作为汉高祖刘邦的故里,汉初分封为楚国,曾一度势力过大威胁中央。汉武帝通过什么方法解决了这种问题 A独尊儒术 B兴办太学 C推恩令 D设丞相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汉初汉高祖刘邦实行郡国并行制的认识,汉朝初年,为了巩固统治,汉高祖实行了军国并行制,但后来地方势力逐渐强大起来,并发动了叛乱,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允许诸侯国在往下分封,诸侯国越分越小,再没有能力对抗中央,后来汉武帝找借口削去了很对诸侯国, A 项是接受董仲舒

2、的建议实行的, B项是为了推崇儒学设立的官办学校, D项是秦朝家里时设立的制度,本题选 C。 考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和分析理解能力,汉武帝时期,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军事上打败了匈奴,思想文化 等方面实现了大一统,本题的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后来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的儒家思想,北击匈奴等知识点都是考试命题的考点,同学们要特别注意对这些知识的把握。 英国学者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 “长时期的和平 ”,倒是令人耳目一新的。以下对冷战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A马歇尔计划是实施 “冷战 ”的重要步骤 B丘吉尔铁幕演说标志 “冷战

3、 ”开始 C北约和华约成立把 “冷战 ”推向高潮 D苏联解体标志 “冷战 ”结束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冷战政策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1946年 3月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的反苏、反共演说 ,又称铁幕演说正式拉开了 冷战的 序幕,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冷战开始的标志,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是杜鲁门主义的具体运用,北约和华约的成立把冷战推向高潮, 19世纪 90年代,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结束,本题选 B, 考点:冷战政策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 “冷战 ”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遏制共产主义运动,维护和巩固资本主义秩序采用的手段,其特点就是

4、为了遏制共产主义,采用除战争外的任何手段。冷战 政策的(内容)及标志: 1揭开冷战 序幕标志 :丘吉尔发表 铁幕演说 2政治方面: 杜鲁门主义 ( 1947)全球扩张,全面冷战(宣言书) 3经济方面: 马歇尔计划 ( 1947)资本主义稳定欧洲,控制欧洲 4军事方面:北约集团成立( 1949),与 “华约 ”对峙,造成世界不安宁,势均力敌,不敢轻易动武 以下关于二战说法正确的是 A德国进攻英国标志二战开始 B太平洋战争爆发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C雅尔塔会议形成了反法西斯同盟 D德国投降标志二战结束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二战的认识,分析题目, 1939年,法西斯德国突袭波兰,标志二

5、 战开始, A 错误, 1942 年在华盛顿成立了反法西斯同盟, C 错误,1945年 8月 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标志二战结束, 1941年,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标志二战达到了最大规模, B正确。 考点:二战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二战的性质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法西斯是人类共同的敌人,面对共同的威胁,世界 26国组成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从此这些国家相互支持,相互合作,最终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实践再次证明,不同社会意识形态的国家可以团结起来,密切合作,来应对共同的威胁,凸显了合作 的重要性,也说明了,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倍感珍惜。 领导美国人

6、民从经济危机中复苏并赢得二战胜利的总统是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美国总统罗斯福的认识,分析几个图片, B是美国总统尼克松, C是华盛顿,领导了独立战争, D是林肯,领导了南北内战, A是罗斯福,在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中,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领导美国人民从经济危机中复苏, 1939 年二战爆发后有领导美国人民赢得了二战的胜利,本题选 A。 考点:罗斯福总统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解读图片信息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罗斯福总统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领导人,他率先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来缓解经济危机,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为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奠定了基础,

7、解答此题,学生一定要对几个图片特别熟悉,很快就能判断出这几个总统的名字,提醒同学们对教材上和基础知识有关的图片,材料,诗句要特别关注。 下列选项不符合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实际情形的是 A棉纺厂的机器以蒸汽为动力 B豪华的汽车穿梭于伦敦街头 C富人乘坐汽船游览泰晤士河 D火车上都是进城打工的农民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明的认识,分析题目,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机器使用的动力都是蒸汽机, A正确, 1807年 9月,美国人富尔敦设计、制造的蒸汽轮船试航成功, 1825年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正式试车成功,所以 C,D正确,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因此本题选 B。 考点:第一次

8、工业革命的发明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两次工业革命都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对社会进程起到了推动作用,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是命题的重点,同学们要注意识记,三次工业革命的 发明: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火车,汽船。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汽车,电灯,飞机。第三次工业革命:电子计算机,互联网。 “难道,万有引力只是一个传说?于是人们假想:或许天王星旁边有一颗“隐形 ”的星星,它有巨大的力量 “拖 ”着天王星 ”。在 1844年,法国人勒维烈 “除了一支笔,一瓶墨水和一张纸以外,再也不用任何别的仪器,就预言了一个极其遥远的人们还不知道的星球(海王星),该语言赞赏的是 A上帝创世纪

9、论 B达尔文的进化论 C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近代文化的思想家及其成就的认识,分析选项可知, A项是中世纪欧洲的神创论学说, B项是达尔文的进化思想理论, D项是爱因斯坦提出的,人们在长期的观察中发现天王星的实际运动轨道与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的轨道总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怀疑在天王星周围还可能存在有行星,然后应用万有引力定律,结合对天王星的观测资料,便计算出了另外两颗行星的轨道,进而在计算的位置观察新的行星,这是海王星和冥王星。因此本题选 C。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和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识记能力,近代文化中 出

10、现的思想家及其成就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就能得出答案:。 列宁以大河作为自己的名字,他的后继者则以一种硬度极强的金属 钢作为自己的姓氏,俄语发音就是斯大林。下表格是斯大林 1926-1940执政时期经济数据 ,可以看出斯大林执政时期有什么特点 A重视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B人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C国民经济比例合理 D牺牲农业片面重视重工业 增长 年均增长速度 重工业 18.4倍 21 2% 轻工业 6.2倍 14 1% 农业 26% 1.5%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苏联斯大林模式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列宁死后,斯大林领导了社会主义建设, 1936年苏联宪法诞生,标志着

11、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形成,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重视发展重工业,而轻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从而造成了物资短缺,人民的生活必需品奇缺,尤其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极不协调,表格中的数据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此本题选 D。 考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对于斯大林模式,我们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要看到它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中发挥的作用,另一方面更要看到它的弊端,而且弊端的影响是巨大的,后来苏联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革,但都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导致改革失败,最后解体,同学们要好好的认识它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的教训。 徐州 “东襟淮海,西接中原,南接江淮,北扼齐鲁 ”

12、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解放战争时期,发生在徐州地区的著名战役是 A渡江战役 B淮海战役 C辽沈战役 D台儿庄战役 答案: B “决战鲁西南,直插鄂豫皖,突破包围圈,逐鹿我中原。狭路相逢勇者胜,刘邓大军威名 传 !”这首歌曲歌颂的历史事件可以在下列那幅战略形势图中反映出来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序幕的认识,根据题目中的 “逐鹿我中原 ”和 “刘邓大军威名 传 ”判断这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解放军战略反攻序幕的历史事件,观察四幅战略形势图,只有 C图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示意图,本题选 C. 考点:挺进大别山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

13、考察学生解读图片信息和对历史的识记能力,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是 解放战争的一个伟大转折,在这一历史转折关头,中共中央军委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组成战略突击队,在各解放区军民的策应和后面两路大军的配合下,采取无后方的千里跃进的进攻样式,直捣国民党军统治的大别山区,威胁南京和武汉,为转入全国性的战略进攻奠定了基础。这一创造性的战略决策、独特的战略进攻样式和丰富的作战经验,给毛泽东军事思想增添了新的内容。同学们要好好的理解和掌握这一内容。 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中写道: “葡人麦哲伦横渡太平洋,启菲律宾群岛,绕世界一周 -有史以来,最光焰之时代也。而我泰东大帝国, 与彼并时而兴者,有一海上之巨

14、人郑和在 ”。以下关于郑和远航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郑和远航目的和麦哲伦一样,都是为了殖民扩张 B郑和远航后,我国下南洋(东南亚地区)的人增多,促进了南洋开发 C加强了与亚欧各国的联系 D郑和共六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郑和下西洋的认识,分析题目, A项表述错误,当时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也是为了宣扬国威,而不是为了殖民扩张, C项表述错误,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与亚非各国的联系,而不是与亚欧各国的联系, D项错误,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明朝时期的西洋是指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所以 B正确。 考

15、点:郑和下西洋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郑和下西洋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都是空前的。它不仅在航海活动上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而且对发展中国与亚洲各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友好关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学们要对郑和下西洋的时间,规模,意义和影响进行掌握,特别要注意和西欧早期的殖民扩张进行对比,以区分它们之间的根本不同。 从 1920年秋开始,徐州 市各学校一二年级的国文都改成了白话文。这与下列哪一事件的大力倡导有关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的认识,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为

16、学革命的代表人物有陈独秀,胡适,而对文学革命做出重大贡献则是鲁迅,他为了揭穿封建统治真面目创作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狂人日记,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 D。 考点: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的史实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白话文是当时文学革 命倡导的文体,鲁迅在文学革命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是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就是代表,与此题相关的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兴起的标志,代表人物,口号以及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都是考试命题的考点,同学们要注意掌握和理解。 “壮哉 !武昌起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伟哉!天下响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 ”道出了辛亥革命的重大意义

17、,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实现了 20世纪以来中国第一次历史巨变 B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形成了近代史上一次政治、思想大解放 D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辛亥革命影响的认识,分析题目,要求学生回答表述不正确的,选项 A正确,中国历史上的三次巨变,这是第一次, B项正确,辛亥革命的性质是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项正确,辛亥革命形成了近代史上一次政治,思想大解放, D项错误,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也就没有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更没有推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以后建立的北洋军阀政权和蒋介

18、石政权就是封建政权,本题选 D。 考点:辛亥革命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分析理解问题和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要对辛亥革命的影响清楚,并且还要具备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特别要注意的是辛亥革命推翻的是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而不是封建制度,封建制度的结束是在新中国成立后通过三大改造完成的,提醒同学们以后的历史学习中对历史问题一定要仔细深入的去探究和理解。 据日军步兵第 10团战斗详报记载,台儿庄中国守军 “决死奋战之状历历在目 ”, “士兵依堑壕顽强抵抗直到最后 ”, “睹其壮烈者亦为之感叹 ”。下图台儿庄中国守军的总指挥是 A李宗仁 B彭德怀 C张学良 D杨虎城 答

19、案: A 试题分析:试题中的关键字词有 “台儿庄中国守军 “决死奋战之状历历在目 ”,“士兵依堑壕顽强抵抗直到最后 ”, “睹其壮烈者亦为之感叹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个历史人物是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他领导了台儿庄战役并取得了胜利,本题选 A。 考点: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本知识点还有其它的命题角度,比如抗战时期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胜利,抗战时期主动向日军进攻并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国共合作的经典战役等等,台儿庄战役是教材的基础知识,学生根据课本可直接解答,属于送分题。 张謇 15岁中秀才, 41岁中状元,办厂遭遇困境时,翰林院催他回京任职,

20、他固辞道: “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 ”清状元 110人,但状元经商成就大业,并造福社会只有他一人。以下哪项不属于他的事迹 A走上了实业救国的道路 B他的创业经历折射了民族企业的艰难曲折历程 C提出 “父教育而母实业 ”口号,发展教育 D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民用工业大生纱厂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中状元实业家张謇的历史史实,根据题目信息 “清状元 110人,但状元经商成就大业,并造福社会只有他一人 ”判断此人是张謇,面对民族危机,多家贫困,张謇弃官从商,发展实业,提倡实业救国,并提出 “父教育而母实业 ”口号,发展教育, D项表述错误,大生纱厂

21、是民族工业,民用工业是洋务派创办的,本题选 D。 考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中状元实业家张謇的史实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是当时社会的两大思潮,本题学生容易错把民用工业和民族工业混淆起来,民用工业是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创办的,有一定的最求利润的目的,但封建性仍然很强,民族工业是民族资产阶级创办的,完全和外国资本主义竞争,争夺市场和原料,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打压,同学们要注意区分。 下图是九一八事变纪念馆,以下关于九一八事变说法正确的是 A是日军全面侵华的开始 B张学良擅自退入关内,造成东北沦陷 C造成东北地区被日军占领 8年 D又称柳

22、条湖事件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日本制造的九一八事变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1931年 9月 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 ”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这就是所谓的 “柳条湖事件 ”。日军以此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由于东北军奉蒋介石 “不抵抗政策 ”的命令,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短短 4个多月内,中国东北全部沦陷,因此题目中的A,B,C表述错误, D项正确。 考点:九一八事变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局部侵华战争的开始,

23、也是中华民族局部抗战的开始,从此,中 日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阶级矛盾逐渐下降为次要矛盾,直到 1937年 7月 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卢沟桥事变,全民族抗战开始,九一八事变的时间,事变后国共两党的态度以及东北人民的抗日活动是同学们要掌握的重点。 综合题 ( 6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请就以下两次著名历史变革,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附,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 敕勒歌 注:大家熟知的敕勒歌原为高车族创作,后来被译鲜

24、卑语,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以汉语为正音,敕勒歌才被译为汉语保存流传下来。 【小题 1】举例说出商鞅之法中使 “民以殷盛,国以富强 ”的措施?( 3分) 【小题 2】孝文帝改革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1分) 【小题 3】请就孝文帝改革后 “汉人胡化 ”, “胡人汉化 ”各举一例。( 2分) 答案: 【小题 1】改革土地制度( 1分),重农抑商( 1分),奖励军功( 1分) 【小题 2】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融合,加速了北魏封建化(一点即可得 1分) 【小题 3】羊肉串、烧烤、手抓羊肉( 1分) ; 穿汶服、写汉字、与汉族通婚( 1分) (各答一点合理即可)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

25、改革的认识,解题思路如下; 【小题 1】要求学生回答举例说出商鞅之法中使 “民以殷盛,国以富强 ”的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商鞅废井田,允许土地私有,奖励军功,采取重农抑商政策, 使国家逐渐富强起来。 【小题 2】要求学生回答孝文帝改革的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进程,有利于胡汉经济的交流和发展,也加快了北魏封建化的进程。 【小题 3】要求学生回答孝文帝改革后 “汉人胡化 ”和 “胡人汉化 ”的例 子,根据所学知识,北魏孝文帝改革后,胡汉经济文化交流得到发展,汉人接受了胡人的生活习惯,如羊肉串,手抓羊肉,烧烤等,鲜卑族也穿起了汉服,学写汉字,与汉族通婚等。 考点:商鞅变法

26、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都实现了富国强兵,都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实践证明,一个国家要富强就必须走改革之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力增强了,人民过上了富裕的生活,所以,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为把我国建成一个富强,民主的社会 主义国家而奋斗。 ( 9分) 3月 11日下午,日本东北部地区发生里氏 9级强烈地震,并引发大规模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此感同身受。中国商务部 14日的消息称,为支持日本政府和人民抗震救灾,中国政府将向日本政府提供 3000万元人民币

27、的紧急人道主义救援物资。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 1】近代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标志事件是什么?为发展资本主义,日本在 “殖产兴业 ”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3分) 【小题 2】二战后,哪些因素促成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3分) 【小题 3】日本在近代 史上发动了哪些侵华战争?我们为什么还要为日本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3分) 答案: 【小题 1】明治维新;( 1分)废除重重关卡和行会制度,兴办工商业,引进西方技术;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分) 【小题 2】实行民主化改革;重视科学技术;美国扶持和援助;注重教育和人才培养;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任意两点即可, 2分) 【小题

28、 3】甲午战争; 1937发动的侵华战争。( 2分)不能把军国主义和日本民众混为一谈,人道主义援助是每一个国家和人民应尽的职责。 (1分,言之有理即可 )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日本经济发展的认识,解答思路如下 : 【小题 1】根据所学知识,近代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明治维新期间,在殖产兴业方面采取了废除重重关卡和行会制度,兴办工商业,引进西方技术;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的措施。 【小题 2】二战后,日本进行了民主改革,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美国给予的扶持和援助,开拓海外市场。 【小题 3】近代史上,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有甲午中日战争, 1937年对中国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

29、,我们之所以援助日本,是因为日本人民和日本军国主义有根本的不同,实行人道主义援助是每个国家和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考点:近代日本的史实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同时也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很大 的借鉴:抢抓机遇,加强国际间经济联系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科技,大胆创新;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同时对于日本右翼势力的发展我们也要引起足够的警惕,防止军国主义的复活,维护世界的和平和安定。 ( 8分)冷战结束后,新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

30、 “和平与发展 ”成为时代的主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一:胡锦涛说:上海合作组织已经成为和平发展的旗帜。 新华网 材料二: 2012年 6月 7日,上海合作组织元首们指出,进入 21世纪以来,国际关系体系发生着复杂的变化,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区域协作加强,全球化进一步发展,国与国相互依存更加紧密,信息技术作用越来越大。 新华网 【小题 1】冷战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2分)冷战中针对欧洲的经济困难,美国实施了什么计划?( 1分) 【小题 2】到 60年代西欧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成立了什么组织?( 1分)冷战结束后世界初步形成了怎样的局面?( 1分) 【小题 3】世界格局 多极化趋势有

31、何影响?( 1分) 【小题 4】全球化进一步发展,我国应如何应对,请出谋划策。( 2分) 答案: 【小题 1】杜鲁门主义出台( 1分) 苏联解体( 1分) 【小题 2】欧共体( 1分) 一超多强( 1分) 【小题 3】有利于遏制霸权 有利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答出 1点即可得 1分) 【小题 4】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参与全球化,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科教兴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言之成理即可,答出 2点即可得 2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世界格局变化的认识,解题思路如下: 【小题 1】根据所学知识,冷战 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针对欧洲的

32、经济困难,美国实行了马歇尔计划。 【小题 2】根据所学知识, 19世纪 60年代,西欧国家成立了欧共体,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其它国家如日本,欧共体,中国,俄罗斯也出现了经济迅速发展的趋向,世界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小题 3】根据所学知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对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对遏制霸权,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小题 4】根据所学知识,面对全球化,我国的对策是坚持改革开放,实行科教兴国战略,积极参 与全球化,学生只要根据全球化出现的问题说出对策即可(言之有理就行) 考点:世界格局的变化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理解

33、能力,国家实力是一个国家能否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的关键,我们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发展我们的经济,上海合作组织和欧共体的成立使我们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经济全球化是必然趋势,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 “双刃剑 ”,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任何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我们应当积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 7分)没有创新,就没有活力,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也可以相互借鉴。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苏联搞了很多年 ,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材料二: “国

34、家对公民所负的义务乃是仆人对主人所负的义务。人民创立了国家;人民通过一致的同意让国家继续生存下去。国家的义务之一,就是要照顾那些处于困境如无别人帮助即难以为生的公民 政府必须给这些不幸的公民以援助 不是作为一桩慈善事业,而是做为一种社会义务。 ” 罗斯福 材料三 : “多种多样才能合成世界,有此有彼、又黑又白 ” 贺拉斯(古罗马诗人) 【小题 1】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 1分) 【小题 2】 “政府必须给这些不幸的公民以援助 ”罗斯福采用了怎样的方式对失业者进行援助?( 1分) 【小题 3】罗斯福新政的显著特点是什么?( 1分) 【小题 4】邓小平是 20世纪著名的改革家, 1992年他面复杂

35、的国内外环境,提出判断是非的三个标准是什么( 3分) 【小题 5】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的看法( 1分) 答案: 【小题 1】增加了市场成分( 1分) 【小题 2】兴办公共工程( 1分)( 【小题 3】加强国家干 预( 1分) 【小题 4】是否有利于生产力( 1分)综合国力( 1分)人民生活水平发展( 1分) 【小题 5】世界不同文明、国家,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宽容,相互借鉴,不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言之成理即可得 1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相互借鉴的认识,解答思路如下: 【小题 1】根据所学知识,新经济政策的 “新 ”在利用商品和市场经济发展经济。 【小题 2】

36、根据所学知识,罗斯福采用了兴办国家公共工程(如修路,兴建水利工程等措施)来对失业者进行援助。 【小题 3】根据所学知识,罗斯福新政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 提下,由国家实行干预经济的的政策。 【小题 4】根据所学知识,邓小平在 1992年提出了判断是非的三个标准是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综合国力的提高,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小题 5】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是说世界复杂多样,要相互借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世界才能发展,世界上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的文明,不同的人之间应该相互借鉴,互相宽容,不是不能相容的。 考点: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识记能力,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借鉴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国家也可 以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只是经济发展的手段,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准,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努力把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建设的更美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