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届江苏省无锡市育才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呼麦 ”是蒙古族的一种高超演唱形式演唱者运用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形成低音,在此基础上调节口腔共鸣,形成高音,实现罕见的一人同时唱出高音和低音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呼麦 ”中高音、低音指声音的响度 B “呼麦 ”中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 C “呼麦 ”中高音是超声波、低音是次声波 D “呼麦 ”中高音和低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等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错误, “呼麦 ”中高音、低音指声音的音调; B、正确, “呼麦 ”中的声音是声带振动产生的; C、错误, “呼麦 ”中高音和低音都
2、不是超声波或次声波; D、错误, “呼麦 ”中高音和低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相等; 故选 B 考点:声音的产生。 点评:主要考查如何用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属于基本应用 如图所示电路,阻值为 6的电阻与一个 “6V 3W”的小灯泡串联后接到 9V的电路中,小灯泡恰能正常发光;如果在此电路中将 “6V 3W”的小灯泡换成 “6V 4.5W”的小灯泡,那么该小灯泡的实际功率(设电源电压不变) A等于 4.5W; B小于 4.5W; C大于 4.5W; D等于 3W. 答案: B 试题分析: , 当电阻变为 8时,电阻变小,它上面分担的电压也变小,所以功率也变小 故选 B 考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3、;欧姆定律的应用;实际功率 点评:本题考查电功率的计算欧姆定律的应用,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和实际功率 小阳闭合开关后,发现电灯不亮,他用试电笔测试图中的 a、 b、 c、 d 四点,只有 d点发光,那么可能发生的故障是( ) A电灯灯丝断了 B cd间某处断路 C ab之间某处断路 D开关处短路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电灯灯丝断了, C点应使试电笔亮,故 A错误 B、 CD间某处断路, A、 B、 C三点试电笔不亮, D点试电笔亮,故 B正确 C、 AB之间某处断路, C点应使试电笔亮,故 C错误 D、开关处短路, A、 B、 C、 D四点试电笔都亮,故 D错误 故选 B 考点:家庭电路的故
4、障分析 点评:关键是家庭电路故障的判断、测电笔的使用,反应同学学以致用的能力,在正常情况下,测电笔测火线应亮,测零线应不亮 某高速公路收费站对过往的超载货车实施计重收费,小明同学结合所学的物理知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称重表原理图,对于小明同学的设计你认为: ( ) A此设计可行,称重表由电流表改装 B此设计可行,称重表由电压表改装 C此设计不可行,当车辆越重时电路中电流越小 D此设计不可行,电路中的 R1 没有作用 答案: A 试题分析: A、称重表与电阻串联,应为电流表,该说法正确; B、称重表与电阻是串联的,如果为电压表时,两个电阻只是起导线的作用,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示数不改变,该说法错误;
5、 C、当车辆越重时,滑片向下滑, R的阻值变小,电路的电流变大,所以称重表的示数越大,该说法错误; D、当物体很重,滑片滑到最下端,如果没有电阻 R1,会造成电源短路,烧坏电源和电流表,因此电路中的 R1具有保护作用,该说法错误 故选 A 考点: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欧姆定律的应用 点评:称重表与电阻串联,称重表可以是电流表,也可以是电压表,但为电压表时,电压表应与电阻 R1并联,这样符合物体越重,示数越大的规律 小明对新型 LED灯带很好奇,取一段剖开后发现,灯带中的 LED灯是串联后通过电源适配器接入照明电路的他取下其中一只 LED灯接在电池两端没有亮,对调电池正负极后亮了,用手试摸,点亮的灯
6、几乎不发热以下推断符合上述实验事实的是 ( ) A单只 LED灯工作电压是 220V B LED灯主要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C电源适配器是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 D灯带中一只 LED灯断路后其他灯还亮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LED灯是串联后通过电源适配器接入照明电路的,所以一只LED灯的工作电压小于 220V,故 A错误; B、用手试摸,点亮的灯几乎不发热,说明 LED灯主要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的说法是错误的,故 B错误; C、照明电路是交流电,电池产生的电是直流电把一只 LED灯接在电池两端能够亮起来,说明 LED灯可用直流电工作,电源适配器正是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供给 LED灯的,故 C
7、正确; D、因为灯带中的 LED灯是串联的,所以灯带中一只 LED灯断路后其它灯也不能工作,故 D错误; 故选 C 考点:串联电路;直流电。 点评:揭示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物理意识,是中考的常见题型 锯子的锯齿都 “东倒西歪 ”,不在同一平面内小明猜想这是为了减小锯木头时的阻力,并设计实验检验猜想以下设计方案最佳的是 ( ) A用同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硬木头和软木头,比较用力情况 B用同一把锯子,分别在 “东倒西歪 ”和拨正锯齿时锯同一硬木头,比较用力情况 C用一把 “东倒西歪 ”和另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同一硬木头,比较用力情况 D用一把 “东倒西歪 ”和另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
8、分别锯同一软木头,比较用力情况 答案: B 试题分析:要探究 “东倒西歪 ”的锯齿对锯木头时阻力的影响,应采取控制变量法,只改变锯齿的形状,控制其它的可变因素相同,如同一把锯子、同一块硬木头等;然后比较用力情况; 分析比较四个选项可知:只有 B选项是只改变锯齿的形状,控制其它的可变因素相同,来比较用力情况;符合题意 故选 B 考点:物理学方法;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点评:关键是用控制变 量法来探究摩擦阻力的影响因素 -锯齿形状的关系,是一道基础题 如图所示的常用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答案: B 试题分析:生活中我们使用羊角锤、开瓶起子、钳子都是为了省力,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
9、它们属于省力杠杆,不符合题意; 镊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它是费力杠杆,符合题意 故选 B 考点:杠杆的分类 点评:关键是通过观察实物,体会支点的位置,从而进一步判断出动力臂与阻力臂的长度关系 下列数据中,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为 36V B家用台灯正常工作时,功率大约为 200 W C小红上学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是 5m s D一个初中生所受到的重力约是 500 N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为 36V, A错误; B家用台灯正常工作时,功率大约为几十 W, B错误; C小红上学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是 1m s, C错误; D一个初中生质量约 5
10、0kg,所受到的重力约是 500N, D正确。 故选 D。 考点:物理学识,识记物理量。 点评:关键是基础知识的掌握,特别是常见的物理量应能进行估测。 昔日高档小轿车,今朝进入百姓家下列有关 小轿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司机驾车时系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 B人用力推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的车但未推动,是因为人对车的推力小于路面对车的摩擦力 C轿车行驶时车体上方空气流速比下方大,故空气对小车向下的压强大于向上的压强 D轿车在水平路面匀速行驶时,受到的是平衡力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因为惯性只和物体质量的大小有关,其目的是防止惯性带来的伤害所以该选项错误 B、人用力推车但未推动,此时车处于平衡状态,
11、所受到的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该选项错误 C、轿车上方呈弧线性,当车行驶时,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下方流速慢压强大,空气对小车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该选项错误 D、匀速行驶时受到水平方向的牵引力和摩擦力为平衡力,竖直方向的重力和支持力为平衡力,该选项正确 故选 D 考点:惯性;力作用的相互性;力与运动的关系。 点评:考查了力学中的几个重点知识和易错点,需要对这几个知识点理解透彻 电工上水泥杆用的脚扣结构如图,它由一根钢条做成约 3 / 5 的弧状,在前后 A、 B 处绑上橡皮,踏脚板 D 上有一个固定脚的皮带 C , A 、 B 不在一个水平面上,在竖直方向有一个高度差。下列分
12、析错误的是( ) A.脚扣可等效一个杠杆, B 是支点 B.在 A 、 B 处绑上橡皮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C.脚踏板做得宽而大是为了减小脚受到的压强 D.A 、 B 间有一定高度差是为了保证脚扣对水泥杆产生足够的压力 答案: B 试题分析: A、脚扣可以看成一个杠杆, B点为支点,脚向下踩的力为动力,则电线杆对 A点的力为阻力,故 A说法正确,与题意不符; B、在 A、 B处绑上橡皮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加摩擦力,防止脚扣在电线杆上滑动,故 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脚踏 板宽大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使电工踩在上面更舒服些,故 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 A B之间形成高度
13、差是为了改变力作用的角度对水泥杆产生足够的压力,故 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杠杆的应用。 点评:关键是掌握每个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和各自的影响因素 如图所示是当今流行的环保驱蚊用品 电热液体蚊香器蚊香器通电后其内部的发热部件对驱蚊液加热,过一会儿,可见其顶部有 “白气 ”飘出,房间里弥漫着驱蚊液的清香,起到驱蚊和灭蚊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蚊香器工 作时是将内能转化为电能 B房间里清香四溢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C “白气 ”是驱蚊液先汽化后液化产生的 D “白气 ”是驱蚊液先液化后汽化产生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 蚊香器工作时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故
14、 A错误 房间里清香四溢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故 B错误 “白气 ”是驱蚊液先汽化,后液化产生的故 C正确, D错误 故选 C 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能量转化的现象。 点评:重点考查学生对:电热液体蚊香器的原理,以及能量转化的了解和掌握 下列现象中,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阳光下树木在地上的影子 B你看到别人的背影 C平静水面中的倒影 D礼堂里放电影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阳光下树木在地上的影子,是直线传播形成的, A正确; B.你看到别人的背影,是人反射的光到达眼睛,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为光的折射, B错误; C.平静水面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
15、的, C错误; D.礼堂里放电影,利用了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 D错误。 故选 A。 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点评:利用了光的知识解释现象,为基本题 实验题 小明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做了两个小实验( 4分) ( 1)如图甲所示,将饮料瓶中装满水后拧紧瓶盖,在侧壁开了一个小孔 A,发现水并不流出,这是因为受到 的作用;在 A孔下方开一个相同大小的小孔 B,将瓶盖拧开,发现从 B孔喷出的水较急,这是因为 ( 2)如图乙所示,将线圈一端引线上的绝缘漆全部刮掉,另一端只刮掉了半个侧面,放在磁铁上方后通电,线圈就会转动起来,这样便做成了一个简易电动机其工作原理是 _ ;若要改变线圈的转动方向,
16、请写出一种操作方法: 答案:( 1)大气压 同一液体,深度增大,压强增大。 ( 2)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改变电流方向或磁场方向 试题分析:( 1)在 A处开口后,由于外界大气压的作用,将瓶内的水压在瓶内而流不出来 AB两处深度不同,由于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且 B处得深度比 A处的深度要大,从而导致了 B处得水流速度大于 A处得水流速度,才出现了图示的现象 ( 2)电动机都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理而转动(或磁场对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的原理制成的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转动的方向取决于其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而其受力方向与线圈中电流的方向和磁场的方向有关因此故 方
17、法有:将磁场倒置,来改变磁场方向;或者将电源的正负极对调,来改变电流方向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大气压强的存在;直流电动机的原理 点评:要注意改变线圈的转动方向,只能改变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中的一个,两个因素不能同时改变否则,线圈的转动方向将不会改变。 在 “探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时,某小组利用自重不同的两个动滑轮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次测量,数据记录如下:( 7分) 实验 序号 钩码 重 /N 动滑轮 重 /N 拉力/N 钩码上升的高度 /m 测力计移动 的距离 /m 有用功/J 总功 /J 机械效率 /% 4 0.5 2.3 0.2 0.4 0.8 0.92 87.0 4 0.9 2.5 0
18、.2 0.4 0.8 1.0 80.0 6 0.5 3.3 0.2 0.4 ( a) ( b) ( c) ( 1)完成表格中第 3次数据( a)( b)( c)处的计算,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a) _ ; ( b) _ ; ( c) _ ( 2)通过比较 _ 两次实验数据(选填实验序号),可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自重 _ (选填 “有关 ” 或 “无关 ”) ( 3)小明认为 “同一个机械,它的机械效率是一个定值 ”,通过比较 _ 两次实验数据(选填实验序号),可知他的观点是 _ 的(选填 “正确 ” 或 “错误 ”) 答案:( 1) 1.2J 1.32J 90.9% ( 2) 有关(
19、3) 错误 试题分析:( 1)第 3次数据中,有用功 , 总功 , 机械效率 ; ( 2) 两次实验中,钩码的重力相同,动滑轮的重力不同,机械效率也不同,因此可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自重有关; ( 3)比较 ,同一个机械,动滑轮重力不变,提升的物体重力不同时,机械效率也不同,提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大,所以比较两次实验可知:他的观点是错误的 考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点评:要让学生明白同一滑轮组,提升物体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大 小雷想知道小灯的亮暗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于是找来额定电流均小于 0.6 A,额定电压是 2.5V的灯 L1和额定电压是 3.8V的灯 L2,先后接在电源电压
20、恒为 6V的电路中,按照如图 26-1所示的电路开始探究。( 9分) (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根据图 1所示的电路图,将图 2所示实物图连接完整。 ( 2)若小雷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灯 L1几乎不发光,移动滑片 P也不能改变灯的亮度。原因是他把滑动变阻器的 _接线柱 接入了电路。 ( 3)小雷排除故障后,按图 2所示的电路继续进行实验: 闭合开关,滑片 P向 _(选填 “A或 “B)端移动,使灯 L1发光,测出灯 L1的相关物理量,记录和计算结果如下表: 次数 电压 V 实际功率W 电阻 / 1 1 6 O 20 O 32 8 00 2 2 5 O 24 O 60 1O.42 3 2 8
21、 O 26 O 73 1O 77 请将记录数据时遗漏的物理量和单位填入表格的空格处。 ( 4)小雷注意到灯 L1的亮度变化是:第二次比第一次亮,第三次比第二次更亮。结合表中数 据得出的结论是小灯泡的实际功率越 _,它越亮。 ( 5)用 L2替换 L1重复上面的实验时,需要改变 _表的量程,发现灯 L2的亮度变化规律与灯 L1相似。 ( 6)小雷在实验结束后与同学们讨论: 有同学认为 “用上表中灯 L1的 3次电阻的平均值代表它的电阻更准确。 这种说法错误的原因是小雷忽略了 _对小灯电阻的影响。 有同学认为 “该实验可以用来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你认为这种说法 _(选填 “正 确 ”或
22、 “错误 ”)。 答案:( 1) ( 2)下面两个 ( 3) A端 电流 /A ( 4)大 ( 5)电压表 ( 6)温度 错误 试题分析:( 1)电流表选择 0 0.6A,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滑动变阻器已经选择下面接线柱,上面任意选择一个接线柱,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所以,电流表的 “0.6”接线柱与滑动变阻 C(或 D)相连,电压表的 “-”接线柱与灯泡左端相连如图: ( 2)若小雷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灯 L1几乎不发光,移动滑片 P也不能改变灯的亮度。原因是他把滑动变阻器的下面两个接线柱接入了电路,此时电阻最大,所以灯 L1几 乎不发光; ( 3) 闭合开关,使灯 L1发光,滑动变阻器阻值应
23、变小,滑片 P 向 A 端移动; 根据表中信息得:遗漏的物理量和单位是:电流 /A; 从实验 1 实验 2 实验 3,灯泡越来越亮,灯泡实际功率越大 ( 4)从实验 1 实验 2 实验 3,灯泡越来越亮,灯泡实际功率越大 ( 5) L1的额定功率为 2.5V,电压表选择 0 3V量程 L2的额定功率为 3.8V,电压表选择 0 15V量程所以 L2替换 L1,需要更换电压表量程 ( 6)灯丝电阻受温度影响较大,灯泡在不同电压下,温度不同,灯丝中电阻不同,计算平均值代表灯丝电阻无 意义,小刘忽略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因为灯泡的电阻随温度页变化,不能保证电阻不变,所以不能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故说法错
24、误 考点: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 点评:本题涉及到很多知识点,由电路图连接实物图,电压表、电流表量程的选择,连接方式,滑动变阻器接线柱的选择,实验操作过程,表格设计,实际功率与亮度关系,电阻大小影响因素,欧姆定律等等综合性很强,是较难的综合性习题 小明了解到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时会有一些因素引起测量误差,其中刻度尺的温度变化也是引起误差的原因之一他想通过实验研究刻度尺长度随温度变化的 情况( 4分) ( 1)小明找来两把完全相同,长为 20cm的钢尺,一把放在冰箱充分冷冻,一把放在阳光下长时间曝晒,再将两把钢尺互相测量,结果发现两把钢尺的长度几乎没有差异,请写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写出一条即可
25、):_。 ( 2)他重新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物体长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装置中AB 是粗细均匀的铜棒, COD 是可绕 O 点转动的指针。实验时, A 端固定不动,指针 C端紧靠在铜棒 B端,当用酒精灯给 AB加热时,小明可以通过观察_分析金属棒受热时长度的变化装置中指针设计成 CO段比OD段短,这对实验现象起到了 _作用 ( 3)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提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问题: _。 答案:( 1)两把钢尺长度变化太小,简单的测量工具无法测出 ( 2)指针变化 放大 ( 3)物体长度的变化是否还与材料有关(合理即可) 试题分析:( 1)两把钢尺长度变化太小,简单的测量工具无法测量出微小的变化
26、(其 他答案:合理亦可); ( 2)小明可以通过观察指针示数变化(指针偏转角度亦可);装置中指针设计成 CO段比 OD段短,这对实验现象起到了放大作用; ( 3)物体在温度变化时,物体的长度变化是否与材料(物体的自身长度、温度的变化大小等)有关?。 考点:刻度尺的使用及误差产生的原因 点评:此题的关键是物理方法的掌握,明确扩大微小变化的方法 填空题 如图所示为冬天人们常用的一种电热暖手宝,其内部液体通常采用水,这是利用水的 _的属性,使保暖时间更长当袋内 0.5kg的水由 0 加热至 80 ,需要吸收的热量为 _ J为了使用时更加安全,它的内部采用了双重温控保护开关,两个温控开关是 _ (选填
27、 “串联 ”或 “并联 ”)起来使用的 c 水 =4.2103J/( kg ) 答案:比热容大 1.68*105J 串联 试题分析:( 1)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电热暖手宝内部液体通常采用水; ( 2)水吸收的热量: ; ( 3)电热暖手宝采用双重温控保护开关,两个开关应该是串联,如果并联,则一个断开,另一个仍然接通,就失去了保护的作用 考点: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热量的计算。 点评:电学与热学的综合应用题,涉及到经常用的电热暖手宝的有关问题,便于激发学生探究物理现象的兴趣,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 一些城市开始使用了风能、光能互补路
28、灯。它是由太阳能电池板、小型风力发电机各自给 24V蓄电池充电,晚上由 LED(发光二极管)灯照明。下表是亮度相当的两种灯的相关数据。要使该路灯总发光效果相当于 500W白炽灯,它应由 _只 LED灯 _联而成。原来是用 500W白炽灯,若每晚供电 10小时,一个月( 30天),消耗了 _KW*h的电 能。请说出这种路灯优点_。 一只 LED灯 一只白炽灯 发光原理 二极管发光 钨丝高温发光 额定电压 24V 220V 响应时间 10-9S 10-3S 额定功率 12W 100W 答案:只 并联 150 环保、节能(合理即可) 试题分析: 12W的发光二极管与 100W的白炽灯泡亮度相当,所以
29、 5只发光二极管正常发光效果与 500W 的白炽灯泡亮度相当,这 5 只发光二极管正常发光,所以它们并联 白炽灯消耗的电能 发光二极管节能、电能转化成光能的效率高,同时它利用了风能和太阳能这些可再生能源 考点:电功的计算;太阳能的利用 点评:考查了电功的计算和电阻的并联,关键是告诉我们要学会使用新型能源以及新型能源的优点。 通过 A、 B两个电路元件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 .将 A、 B串联后接入电路,当通过 A的电流为 0.2A时, A和 B两端的总电压是 V;将 A、B并联后接入电路,当通过 B的电流为 0.2A时, A两端的电压是 V. 答案:伏 2伏 试题分析:将 A、 B串
30、联后接入电路,当通过 A的电流为 0.2A时, B的电流也为 0.2A,因为串联电路电流相等,由图得:此时对应的电压分别为 1V和 2V,所以 A和 B两端的总电压是 3V;将 A、 B并联后接入电路,当通过 B的电流为 0.2A时,由图得: B的电压为 2V,由 A两端的电压也为 2V,因为并联电路的两端电压相等。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串并联电路的特征。 点评:关键是学生能够运用图像提供的信息,并结合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来解决实际问题。 小华用牙膏探究物体的沉与浮如图所示,牙膏悬浮在水中,牙膏所受浮力 _(小于 /等于 /大于)重力将牙膏内部分空气排出,再次放入水中后,牙膏将 _ (上
31、 浮 /下沉) 答案:等于 下沉 试题分析:牙膏悬浮在水中,牙膏受到的浮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 将牙膏内部分空气排出,使得排开水的体积变小, ,水的密度不变, 牙膏受到的浮力变小,小于牙膏重, , 牙膏将下沉 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点评:关键是学生对物体的浮沉条件的掌握和运用,在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浮力变化时,用好控制变量法 工程载重汽车比一般汽车的轮胎上花纹深一些,是为了 _。若车身质量 8t,轮胎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 7x105Pa,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 0.4m2,该车最大装载质量为 _t。 答案:增大摩擦 20吨 试题分析:轮胎上有花纹而且比较深,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
32、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 车和货物总质量为: 货物质量为: 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点评:关键是掌握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掌握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掌握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掌握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小华从背后推小明,小明前进,小华后退,说明 _ _ _以小明为参照物,小华是 _(运动 /静止)的 答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运动 试题分析:小华从背后推小明,小明和小华都受到力的作用而改变了运动状态,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小明前进,小华后退,小华和小明的距离越来越远,以小明为参照物,小华在向后运动。 考点:力作用的相互性;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点评:通过一个情景分析用到的物
33、理知识是现在考试常见的一种题型,考查了分析物理情景的能力,是一道好题 国家测绘局最近对明长城进行了测绘,工作时测绘员以 0.5米 /秒的速度沿直线做匀速运动, 1min内通过的距离为 _米。烈日下测绘器材表面温度会升高,其 内能的变化是通过 _方式实现的 . 答案:米 热传递 试题分析: 100秒内通过的距离为 , 烈日下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关键知道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在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烧杯中装入 100mL水,其质量是 _kg水沸腾后,继续加热,开水的温度 _ (选填 “升高 ”、
34、“降低 ”或 “不变 ”) 答案: .1kg 不便 试题分析: 100mL水的质量为 ; 水在沸腾过程中的规律是:继续吸热,温度不变,因此水沸腾后,继续加热,但开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考点:沸腾及沸腾条件;密度公式的应用 点评:学生只要能掌握密度公式的应用及知道沸腾的特点就能正确解题。 检修工人在查看线路密集的电路板时,为了看清线路的连接情况,常透过一个较大的透镜进行观察,这个透镜应该是 _透镜(填 “凸 ”或 “凹 ”),工人看到的是放大的 _(填 “实 ”或 “虚 ”)像;检修时还用到了照明灯,这是为了照亮 _ (填 “透镜 ”或 “电路板 ”) 答案:凸透镜 虚 电路板 试题 分析:是为了放
35、大线路板,只有凸透镜能起到放大的作用;物距小于焦距,才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照明灯照亮电路板,电路板反射的光才能越强,经凸透镜折射形成的像才越清楚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点评:关键是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掌握,了解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体育运动中,科研人员经常利用频闪摄影对运动员的动作进行分析与指导。频闪摄影就是摄影光源在有节奏的闪光时,从光源射出的光线照射到运动员身上发生 _射,观察图中照片,可知频闪摄影时要求背景较 _(选填 “亮 ”或 “暗 ”)。 答案:反射 暗 试 题分析:频闪摄影就是摄影光源在有节奏的闪光时,从光源射出的光线照射到运动员身上发生漫反射,因为人穿的衣服的表面粗糙不平频闪
36、时要求背景较暗,如果背景较亮,看到的人的图象就不清晰 考点:漫反射;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点评:关键是学生对漫反射,以及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中档题 计算题 PTC是一种新型的半导体陶瓷材料,它的发热效率较高, PTC有一个人为设定的温度。当它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其电阻值会随它的温度升高而变小;当它的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其电阻值随它的温度升高而变大。如图甲所示的陶瓷电热水壶就使用了这种材料。它的工作电路如图乙所示, R0是定值电阻,其阻值不受温度的影响。 RT是 PTC的电阻,它的电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丙所示。该电热水壶在 RT设定温度状态工作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1100W。 (
37、4分) ( 1) R0的阻值为多少 ( 2)当 RT的温度为 130 时,电路中 RT的实际功率为多少 答案:定值电阻 10欧( 2分); 400瓦( 2分 ) 试题分析:( 1)由题意及图像得:当在设定温度状态工作时,连入电路的电阻, 由电路总电阻 , ( 2)温度为 130 时,由图象可知, RT的阻值为 100, 电路中的总电阻: , 电路中的电流: , RT的实际功率: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点评:关键是能从题意及图像中得出设定温度状态的温度和电阻,然后才能正确解题。 作图题 ( 1)如图所示,根据给定的反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分) ( 2)如图所示的水桶,
38、是在 个最小外力作用下所处于静止状态,作出它此时最小力的示意图。( 2分) 答案: ( 1) ( 2) 试题分析:( 1)先过反射点作垂直于水面的直线,即先确定法线,因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由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确定入射光线的位置,根据折射定律,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如图: ( 2)若施加的力最小,那么此时力的力臂最长,即以杯子右下端为支点,以杯子左上端和右下端的连线为最长力臂;那么过杯子左上端,作垂直于此连线的力即为所施加的最小力如图: 考点:光的反射和折射光路;力和力臂的作图。 点评:关键是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的掌握;第二问中重 要的是知道什么时候用的力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