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濉溪县八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思品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cleanass300 文档编号:311867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5.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濉溪县八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思品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3-2014学年濉溪县八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思品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3-2014学年濉溪县八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思品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3-2014学年濉溪县八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思品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3-2014学年濉溪县八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思品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 2014学年濉溪县八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思品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湖南长沙、福建福州等地近日连续发生 3起编造虚假恐怖信息威胁民航安全案件。公安部部署涉案地公安机关已迅速侦破这 3起案件,犯罪嫌疑人谭某某、谢某和王某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这一案例说明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 ) 可以随心所欲,不受约束 应在法律规定和允许的范围内行使 不能割裂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不得损害国家、社会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排除法。 A错误,如果可以随心所欲不受约束的行使自由和权利,那么题文中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的犯罪嫌疑人就不会受到处罚。但犯罪嫌疑人已被公安机

2、关依法刑事拘留,证明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能随心所欲。因此选 B 考点:正确行使权利 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喜欢私自查阅子女的手机短信。下列对这些家长做法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关心子女生活和学习的行为 B缺乏隐私意识和不尊重子女个人隐私的行为 C履行对子女监督义务的行为 D履行对子女教育和保护职责的行为 答案: B 试题分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家长虽然是子女的监护人,有抚养子女的义务,但也不能私自查阅子女的手机短信,这是侵犯子女隐私权的行为。因此选 B 考点:隐私 据新华网报道,我国首个个人信息保护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于 2013年 2月 1日起

3、正式实施。这主要保护了公民的( ) A受教育权 B隐私权 C劳动权 D平等权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文中多次提到 “个人信息 ”,很明显是与隐私有关系,隐私就是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当事人不愿他人知道的个人信息。因此保护的是隐 私权,选 B 考点:隐私权 下列不属于侵犯他人人格尊严权的是( ) A个别同学故意给别人起不雅的绰号 B商场保安强行检查小张的背包 C抢劫犯的照片被印在通缉令上 D某医院未经患者同意将其真实姓名和病情发布在报纸上 答案: C 试题分析: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姓名权、隐私权、肖像权等,凡是侵犯以上权利的都属于侵犯人格尊严权。 A侵犯了名誉权; B侵犯了隐私权; D

4、侵犯了姓名权。 C是属于特殊情况下可以未经本人同意使用其照片的情况,不侵犯肖像权。因此选 C 考点:人格尊严权 我们参加各种活动,充分享受其他各种权利的基本保障是( ) A生命健康权 B人格尊严权 C人身权利 D人身自由权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生命健康权是我们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生命一旦丧失,其他一切权利都失去了意义; B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隐私权、姓名权、肖像权等权利,他们不能保障我们享有其他各种权利; C人身权利,是公民依法享有的与人身直接相关的权利,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因此选 D 考点:人身自由权 下列属于侵犯公民姓名权的是( ) A小超给同学取侮辱性的绰号 B小杰将同学小吉

5、的照片作为投飞镖的靶子 C小虎上学迟到,在门卫登记册上签了同班另一个同学的名字 D小涛在自家阳台上玩玩具,玩具不慎坠落,砸伤了过路的行人张某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给同学取侮辱性的绰号侵犯的是名誉权; B擅自使用他人的照片未经本人同意,侵犯了肖像权; D砸伤过路行人张某,使张某受伤,侵犯了张某的生命健康权。因此选 C 考点:姓名权 八年级学生小峰因生活琐事与小铭关系不和,对小铭心存不满。为此,小峰故意编造小铭偷拿他人财物的信息并在同学中散布。小峰侵犯了小铭的( ) A生命健康权 B人 身自由权 C肖像权 D名誉权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反映,小峰编造小铭偷拿他人财物的信息并在同学中

6、散步,对小铭的名誉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使小铭在同学们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因此应该选择名誉权, D 考点:名誉权 2014年 2月 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宣告成立,并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建设网络强国的理念。对此,在配合国家建设网络信息安全的同时,要更好地保护个人信息,需要公民( ) 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 严格执法,打击侵权 要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响应号召,远离网络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文要求的是公民能做的事情, 是执法部门应该做的事情,所以错误; 响应号召没有错,但是远离网络错误,网络是把双刃剑,我们要学会判断是非对错,汲取正确的信息,而不是要远离

7、网络。因此选 C 考点:正确使用网络 经过对 全国药品安全网络知识竞赛 20多万份有效答题卷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公众对如何安全合理用药缺乏了解,甚至有严重误区,用药常识令人担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展此类活动,说明( ) A食品药品的质量问题令人堪忧 B国家关注消费者的生 命健康权 C我国重视食品药品的安全卫生 D药厂和医院对待病人应该诚信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错误,题文中反映的是我国公民对于如何安全用药缺乏认识,用药常识令人担忧,而不是食品药品的质量问题; C错误,题文重点强调的是对公民安全用药的重视,不是食品药品安全卫生的重视; D错误,与题意无关。材料中根本没有反应出诚信

8、的问题。因此选 B 考点:生命健康权 近日,国务院会议决定将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会议要求保障困难群众尤其是特困群体基本生活,完善能托底的社会保障制度。这表明( ) A我国困难群众当家作主的国家 B社会救助使困难群众共同富裕 C国家以人为本,尊重保障人权 D国家只雪中送炭保护弱势群体 答案: C 针对近期发生的多起侵害医务人员案件的情况,公安部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公安机关要始终坚持 零容忍 ,依法严厉打击各种侵害医务人员的违法犯罪行为,坚决遏制侵害医务人员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这告诉我们( ) A患者要依法维护其合法权利 B患者要忍让医院的过错 C医生的生命高于患者的生命

9、 D医疗纠纷中医生是弱者 答案: A 试题分析: B 错误,患者有权维护自己的权利,对于医院的过错没有必要忍让;C 生命是平等的,没有贵贱之分,所以不存在医生的生命高于患者生命的说法;D医疗纠纷是中往往是患者容易成为弱者,毕竟医院是个大组织,而患者往往没有医院那么庞大。因此选 A 考点: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中国游泳一哥孙杨无证驾驶,被杭州市公安交警部门罚款,并处行政拘留 7天。这说明( ) 公安交警执法公正 奥运明星训练太忙 孙杨法律意识淡薄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排除法。 是错误的,即使 奥运明星训练太忙,也要遵守国家的交通法规。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不能

10、因为各种主客观理由而违反国家法律。因此选 C 考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近日,广东 18岁女孩安琪被某服装店店主怀疑偷窃,店主将安琪在店内的监控发上微博,称 穿花花衣服的是小偷,求人肉 。安琪的住址隐私全被曝光,网上充斥着辱骂。不堪重负的她选择了投河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2013年 12月 3日,人们在河中发现了安琪的尸体,店主蔡某已被刑拘。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 1】店主轻率的微博和网友的人肉搜索及辱骂严重导致悲剧的发生,血的案例警示网民( ) 上网 莫管闲事 自觉遵守法律和道德,不侮辱他人 依法行使权利 理性判断网上的信息,不盲目跟风 A B C D 【小题 2】安琪的死,告诫我们当合法权

11、利受到侵害时,更应该选择( ) 远离网络 同违法行为作斗争 依法维权 以牙还牙辱骂对方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1】试题分析:排除法。 错误,作为公民,我们要具有社会责任感,不管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网络中,我们都应该伸张正义,帮助别人,但是我们要在调查清楚的情况下再留言,不能盲目轻信,造成悲剧的发生。因此选 D 【小题 2】试题分析: 远离网络不是解决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办法,因此不仅在网络中我们合法权益可能会受到侵害,还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生。不能因为安琪的事件就完全否定网络; 现代社会是文明的社会,我们可以采取合法合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才是有素质的

12、人应该做出的行为,而以牙还牙辱骂对方只会自降身份,让文明荡然无存。 考点: 如何正确使用网络、维权途径 2013年 12月 2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领导干部禁烟,公民无需禁烟 B公共场所吸烟有害公众健康 C吸烟如同吸毒,属于犯罪行为 D中学生更应该远离公共场所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错误,领导干部起到带头示范作用,才能让公民也形成不在公共场所吸烟的行为,公共场所不吸烟需要每个公民的共同努力; C错误,吸烟是不好的习惯,但国家法律还没有明文规定吸烟是犯罪行为,吸烟与吸毒是有巨大的区别; D公共

13、场所是各个年龄段的公民都可以去的地方,我们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公共场所,让中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因此选 B 考点:犯罪行为 简答题 ( 13分) 2013年 9月 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 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正式实施。根据这一司法解释,网络空间被定性为公共空间,网上诽谤的信息被浏览 5000次或转发 500次以上,将涉嫌诽谤罪。 ( 1)谈谈你对诽谤行为的认识。( 9分) ( 2)诽谤行为侵害公民的什么权利?( 4分) 答案:( 1) 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他人等行为,是诽谤行为。 诽谤行为是不尊重他人、贬低他人人格、使他人名誉受损的侵权行

14、为。 诽谤行为是不尊重自己、损害自己形象的不道德行为。 造成严重危害的诽谤行为是犯罪行为。( 9分,每点 3分,回答 3点即可) ( 2)诽谤行为侵害公民的名誉权、人格尊严权。( 4分) 试题分析:( 1)对诽谤行为的认识,可以从诽谤的定义、诽谤的表现、诽谤的危害、诽谤应该承担的后果这几个方面思考作答。注意抓住无中生有、捏造事实这两个关键词,严重的诽谤 可以构成犯罪、一般的诽谤也是不道德的行为。( 2)诽谤主要特征就是无中生有、捏造事实,对当事人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从而使当事人在朋友面前的形象大打折扣,这主要就是对当事人的名誉权造成影响,而名誉权属于人格尊严权,所以也是侵犯了人格尊严权 考点:

15、诽谤行为、名誉权、人格尊严权 ( 12分)观察漫画,运用知识,解答问题。 ( 1)谈谈吸毒的危害。( 6分) ( 2)简述珍爱生命的必要性。( 6分) 答案:( 1) 吸毒严重损害身心健康。 吸毒容易导致违法犯罪。 吸毒是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为。( 6分,每点 3分,回答 2点即可) ( 2)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可爱的、可敬的、可贵的。 生命是一种权利。 珍爱生命是每个人的义务,糟蹋、放弃自己生命的行为,是一种对自我、他人和社会不负责任的表现。( 6分,每点 3分,回答 2点即可) 试题分析:( 1)吸毒的危害可以从自身、他人及社会几方面来作答。首先对于个人而言,身体心理上都会有一定的伤害;对他人

16、而言,容易感染艾滋病,传播艾滋病;对社会而言,吸毒还可能因为资金短缺无法购买毒品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危害社会稳定;( 2)珍爱生命的必要性也就是为什么要珍爱生命,可以从生命本身作答,生命是绚烂多彩的,弥足珍 贵的;从权利方面答,生命是一种权利;从义务答,珍爱生命是一种义务;从责任角度答,放弃生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我们要承担起对自己生命的责任。 考点:吸毒的危害、珍爱生命的原因 探究题 ( 15分)据公安部 打四黑除四害 专项行动办公室官方微博消息,从公安部网安局获悉,昆明 3 01暴恐案发生后,王某等 45人在互联网上编造、传播谣言,故意制造恐慌情绪,扰乱社会秩序,被依法处以治安处罚。 (

17、1)王某等 45人因编造、传播谣言依法受到治安处罚说明了哪些道理?( 9分) ( 2)为了维护健康的网络环境和良好社会秩序,广大网民 应该怎么办?( 6 分) 答案:( 1)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 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 法不可违,触犯法律会受到法律制裁。( 9分,每点 3分,回答 3点即可) ( 2) 不信谣,不传谣。 自觉维护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依法同编造、传播谣言违法行为作斗争。( 6分,每点 3分,回答 2点即可) 试题分析:( 1)从权利方面

18、看:王某等人行使了自由上网的权利,但在网络中编造、传播谣言的行为扰乱 了社会秩序,这种权利损害了社会的利益,所以要正确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而且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不能超越法律;从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看: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从违法的后果看:触犯法律要承担相应的制裁。( 2)开放题。从积极向上的角度回答即可,要维护国家社会的利益,正确行使权利,不信谣不造谣,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监督网络上的违法行为等等都可以。 考点:正确行使权利、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法不可违 ( 15分) 2014年 3月 15日起施行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 国消费者

19、权益保护法首次提及消费隐私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 享有姓名权、肖像权、隐私权等个人信息得到保护的权利。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对收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 并确保信息安全。经营者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者请求,或者消费者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电子信息。 ( 1)为什么要尊重保护消费隐私权?( 3分) ( 2)经营者应如何尊重保护消费者的隐私权?( 6分) ( 3)假如你的消费隐私权受到经营者侵害,你应该怎样做?( 6分) 答案:( 1) 在坚持以人为本,崇尚人性与个性的现代化社会,必须高 度重视对个人隐私的保护。 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是道德的呼唤,有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20、。 能够自觉尊重和维护隐私权,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3分,每点 3分,回答 1点即可) ( 2) 要树立隐私意识,不传播消费者的个人信息。 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要承担起对这份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等隐私的责任与信誉。 经营者未经消费者同意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电子信息。( 6分,每点 3分,回答 2点即可) ( 3) 我们应勇敢地拿起法律的武器,采用自行与经营者协商、请求司法保护等方式,要求经营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 若因此造成 较大的精神痛苦,还有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6分,每点 3分,回答 2点即可) 试题分析:( 1)开放题,隐私权是公民享有的权利,并没有在消费者这块做出特别

21、的规定,能够保护消费者的隐私权,首先是因为我国的综合国力逐渐提高,能够逐渐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社会主义制度的具体制度在不断完善,其次我国坚持以为为本,必须高度重视个人隐私的保护;再者,我国不但要物质文明建设,还要精神文明建设,保护隐私有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是文明的标志。( 2)从经营者的角度作答,可以从意识与行动两方面来作答。意识就是要树立隐私意识;行动则 是不传播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能够做到保密;未经消费者本人同意不得以短信电话等形式向其发送商业广告信息等。( 3)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首先可以与经营者协商解决,协商未果可以拿起法律武器,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不能忍气吞声,姑息这种行为;同时当受害成都较重时,还可以请求精神损失赔偿,力求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考点:消费者的权益、隐私权、维权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