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上海市浦东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feelhesitate105 文档编号:311915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7.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上海市浦东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4届上海市浦东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4届上海市浦东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4届上海市浦东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4届上海市浦东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上海市浦东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 B铁铸成锅 C大米酿酒 D矿石粉碎 答案: C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汽油挥发是汽油由液态变成气态,状态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铁铸成锅是铁的形状发生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物理变化;大米酿酒发生的是缓慢氧化,由淀粉变成酒精,生成了新物质,属化学变化;矿石粉碎是矿石的大小发生变化,无新物质生成,属物理变化。故选 C。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将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A升温 B降温 C蒸发

2、水 D加溶质 答案: A 试题分析:将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加溶剂,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还可以采用升温的方法。故选 A。 考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对以下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事 实 解 释 A 用氦气充霓虹灯 氦气化学性质稳定 B 打开可乐瓶盖溢出大量气泡 压强减小导致 CO2溶解度减小 C 活性炭用于净水 它有吸附性 D 自来水生产过程中使用氯气 目的是杀菌消毒 答案: A 试题分析:用氦气充霓虹灯是由于氦气能发红光,利用氦气化学性质稳定,氦气可做保护气。故选 A。 考点: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海水中大约含水 96.5%,海水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A O B

3、Cl C H D Na 答案: A 试题分析: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故选 A。 考点:元素的质量分数 有关 H2O的叙述正确的是 A H2O的摩尔质量是 18 g B 1 mol H2O中含有约 1.8061023个原子 C H2O的物质的量是指 H2O的质量 D H2O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 答案: D 试题分析: H2O的摩尔质量是 18 g mol; 1 mol H2O中含有约 1.8061024个原子; H2O的物质的量是指 H2O的质量除以 H2O的摩尔质量。故选 D。 考点:水 要证明水煤气中含有 H2、 CO、水蒸气,将气体通过下列试剂的先后

4、顺序,正确的是 无水硫酸铜 澄清石灰水 灼热的氧化铜(假设每步均反应完全)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先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水的存在,在利用氢气与一氧化碳的还原性通过还原产物检验氢气和一氧化碳的存在,故顺序是 无水硫酸铜、 灼热的氧化铜、 无水硫酸铜、 澄清石灰水。由于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水,故一定要先检验氢气还原的产物水。 考点:物质的检验 为从废铜屑中得到较纯的单质铜,某探究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 X是铁,第 步反应还会生成氯化铁 B X还可以是 Zn,但不能是 Ag C仅用第 步操作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D向第 步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若产

5、生白色沉淀即证明稀盐酸过量 答案: B 试题分析: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氯化铜中加入适量活动性比铜强的金属能把铜置换出来。 A中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的是硫化亚铁,错误;仅用第 步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因为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向第 步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稀盐酸过量与均会否产生白色沉淀。故选 B。 考点:物质的提纯 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方案是 A B C D A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B比较 Fe、 Cu 、 Ag的金属活动性 C常温下配制浓度为 2%的石灰水 D鉴别稀盐酸与稀硫酸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实验证明可燃物燃烧温度要达到着火点;常温下氢氧化钙的溶

6、解度小于 2g,即不能得到 2%的石灰水;稀硫酸与硝酸银反应会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银,不能鉴别。故选 B。 考点:实验方案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混合物的质量变化如图。正确的分析是 A反应结束时能收集到( a-b) g氧气 B P点处固体成分是氯酸钾和氯化钾 C在反应过程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 D在 0t2时段, MnO2在混合物中的含量的不断增大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那么减少的质量为生成氧气的质量,生成多少不一定能全部收集到, A错误; P点处氯酸钾没有全部分解,故固体成分是氯酸钾、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B错误;在反应过程中氯元素

7、的质量不变,固体的质量减少,故在反应过程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 C正确;二氧化锰的反应中的催化剂,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选 C。 考点:氯酸钾制取氧气 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CuO CO Cu CO2 B NaOH HCl NaCl H2O C 3Fe 2O2 Fe3O4 D CaCO3 CaO CO 2 答案: C 试题分析: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变一,即反应物多种,生成物一种。故选 C。 考点:化合反应 古代 “银针验毒 ”的原理是: 4Ag+2H2S+X2Ag2S +2H2O, X的化学式为 A H2 B S C O2 D SO2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

8、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 Ag:4 H: 4 S: 2 ;反应后 Ag: 4 H: 4 S: 2 O: 2,故 X的化学式为 O2 。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空气中体积含量为 78%的气体是 A氧气 B稀有气体 C氮气 D二氧化碳 答案: C 试题分析:空气中体积含量为 78%的气体是氮气。 考点:空气 医用生理盐水属于 A纯净物 B溶液 C乳浊液 D悬浊液 答案: B 试题分析:医用生理盐水是 0.9%的氯化钠溶液,由溶质水和溶剂氯化钠组成,属混合物。故选 B。 考点:物质的分类 MgO是种耐火材料,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A -1 B -2 C +1 D +2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

9、据 “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的原则,已知 Mg的化合价为 +2价,设 O的化合价为 x,则( +2) +x=0,解得 x=-2.故选 B。 考点:化合价的计算 取用氧化铜的仪器是 A燃烧匙 B滴管 C镊子 D药匙 答案: D 试题分析:氧化铜是固体粉末,故应药匙取用。 考点:药品的取用 物质名称正确的是 A HNO3:硝酸氢 B NO2 :二氧化氮 C Fe(OH)2:氢氧化铁 D CuSO4:胆矾 答案: B 试题分析: HNO3:硝酸; Fe(OH)2:氢氧化亚铁; CuSO4:硫酸铜。 考点:物质的名称 四种食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食物 苹果 葡萄 牛奶 豆浆 pH 2.9-

10、3.3 3.5-4.5 6.3-6.6 7.4-7.9 A苹果 B葡萄 C牛奶 D豆浆 答案: A 试题分析: PH7时,溶液呈酸性,且 PH越小酸性越强。故选 A。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A N B H C 2O D CO2 答案: D 试题分析:氮气、氢气、氧气、二氧化碳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均由分子保持。故选 D。 考点:分子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A水和双氧水 B铜片和铜丝 C金刚石和石墨 D冰和干冰 答案: C 试题分析:同素异形体是由同种元素,选 C,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组成的不同种单质。 考点:同素异形体 填空题 结合以下实验装置回答。 (

11、 1)仪器名称: a ; b 。 ( 2)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从图一中选择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为 (用字母表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3)某同学用 A装置制取氧气时发现试管固定得太高,该同学应调节图二中的旋钮 (填 “ ”或 “ ”或 “ ”)。 ( 4)用图一中的 C装置收集 CO2,验满的方法是 。 ( 5)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 0.05mol CO2,同时生成氯化钙多少克? (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答案:( 1)集气瓶,水槽 ( 2) BFC, 2H2O2 2H2O+O2 ( 3) ( 4)将燃着的木条放瓶口,熄灭则满 ( 5) 5.55g 试题分

12、析:(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属于固液体常温下的反应,要得到干燥的氧气,要增加一个干燥装置,即 F装置; ( 3)旋钮 是固定试管的,旋钮 是把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 ( 4)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瓶口,熄灭则满; ( 5)解:设生成氯化钙物质的量为 Xmol CaCO3l+2HClCaCl2+ H2O +CO2 1 1 X mol 0.05mol X=0.05mol m(CaCl2)= 0.05 mol111 g/mol =5.55g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

13、原理 纯净物的化学式是经实验测定得出的。同学们设计以下甲、乙两组实验方案测定水的组成。 ( 1)甲方案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b端的气体是 。由产生气体的体积可推算出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 1: 8,若氢、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 m和 n,则水中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用 “m”或 “n”表示)。 ( 2)乙方案的实验过程中, B装置中可观察到 。若反应结束测得 B装置减轻1.6g,则 C装置增重的质量会 (填 “大于 ”、 “等于 ”或 “小于 ”)1.8g。甲、乙方案的反应原理虽不同,但实验的设计依据都是 。 答案:( 1) 2H2O 2H2+O2, H2, ( n:8m) (

14、 2)黑色固体变红色,大于,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种类均不变 试题分析:( 1)甲方案电解水实验中与正极产生的是氧气,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检验,负极产生的是氢气,可用燃烧法检验,若气体不纯,可 能会发出爆鸣声;正负两极气体的体积比为 1:2 ,质量比为 8:1 ,该实验能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结论;原子的质量可以用相对原子质量表示,那么水中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 ( 2)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氢气具有还原性,能把氧化铜还原成铜,现象是黑色的粉末变成红色;若反应结束测得 B装置减轻 1.6g,即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1.6g,那么 C装置增重的质量即水的质量大于 1.8g;它们实

15、验的设计依据都是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种类均不变。 考点:水的组成、质量守恒定律 海水是种宝贵资源。 ( 1) “海水晒盐 ”所采用的方法是 (填写编号)。 I冷却结晶 II蒸发结晶 III过滤 ( 2)海上航行缺乏饮用水时可采用下图装置获得淡水。用该装置将 2000g含氯化钠 3%的海水暴晒 4小时后, 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4%,则收集到的可饮用水为 g。 ( 3)海水中的硼酸(化学式为 H3BO3)可用于玻璃工业,下表为硼酸的部分溶解度数据。 温度 ( ) 0 20 40 60 80 溶解度 (g/100g水 ) 3 5 9 15 23 I由表可知,硼酸的溶解度随

16、着温度的升高而 (填 “增大 ”或 “减小 ”或 “不变 ”)。 II 60 时, 100g硼酸饱和溶液中含有硼酸 g(保留整数)。 III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探究 “温度 ”及 “固体溶质的形态 ”对溶解速率的影响。 a上述三个烧杯中,所得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是 (用 “ ”、 “ ”、 “ ”表示);。 b若要达到实验目的,需改变实验 中的一个条件是 (从以下选项中选择) A将 20 的水改为 80 B将水的体积改为 50mL C将粉末状固体改为块状 答案:( 1) ( 2) 500 ( 3)增大, 13, = , B 试题分析:( 1) “海水晒盐 ”所采用的方法是蒸发结晶; ( 2)该装置

17、实际是采用蒸发的方法,在蒸发过程中,溶质氯化钠的质量不变,故氯化钠的质量 =2000g3%=60g,那么蒸发后溶液的质量 =60g x =4%, x=1500g,蒸发的水的质量 =2000g-1500g=500g; ( 3)由表可知,硼酸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60 时,硼酸的溶解度为 15g,即 100g水中溶解 15g达到饱和状态,那么 100g硼酸饱和溶液中含有硼酸的质量为 13g; 20 硼酸的溶解度为 5g,那么 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 与 得到的溶液溶质和溶剂的质量相等, 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探究 “温度 ”及 “固体溶质的形态 ”对溶解速率的影响要采用变用控制变量方法,即溶

18、剂的质量要相等。 考点:水、溶解度 化学使人类对物质的利用能够 “物尽其用 ”。 以下是煤的多种用途。 ( 1)焦炭用于冶炼金属是利用了其 (填 “氧化 ”或 “还原 ”)性;焦炉煤气中,引起温室效应的氧化物是 ,属于有机物的是 ,有毒的是 ;阿司匹林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 ( 2)下图是煤燃烧过程中某些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该反应中生成物的化学式为 。 为了使煤充分燃烧达到节能减排之目的,在反应物中应增加的微粒是 。(填序号) 答案:( 1)还原, CO2, CH4, CO, 9: 8,( 2) CO、 CO2, b。 试题分析:( 2)焦炭属不定型碳,具有还原性;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

19、应的主要气体;有机物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含有碳酸根的物质除外);一氧化碳有毒,能与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阿司匹林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9: 8; ( 2)根据煤燃烧过程中某些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是碳和氧气,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碳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 故要增加氧气的量。 考点: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 凡事过犹不及,化学品的使用也如此。能达到相应目的的行为是 A向土壤中多施用尿素 B用过量稀盐酸除铁锈 C多吸纯氧有益于健康 D废弃电池均回收处理 答案: D 试题分析:向土壤中多施用尿素可能会是植物死亡;用过量稀盐酸除铁锈会与铁反应;多吸纯氧不益于健康。故

20、选 D。 考点:化学与生活 探究题 同学们运用对比的学习方法探究碱的性质。 ( 1)由上图实验一、二可知,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的 ,因此要密封保存。 ( 2)实验三中可观察到三个软塑料瓶变瘪的程度大小为 A B C, A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对比 A瓶与 (选填 “B”或 “C”)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CO2能与 NaOH发生反应。 ( 3)同学们设计如下两种方案鉴别氢氧化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分别编号为A、 B)。 方案一 方案二 分析 微热(不考虑水分蒸发) 两种方案中均观察到 A试管内出现白色浑浊, A中试剂为 ; 方案二的设计原理是利用了 。 ( 4)同学们看到盛有 NaOH的试剂瓶

21、上标注着 “NaOH含量不少于 96.0%”,开始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中含有什么杂质? 【查阅资料】工业制取 NaOH的反应原理是: 2NaCl + 2H2O 2NaOH + H2 + Cl2, 然后蒸发溶剂获得 NaOH固体(在化工生产中,原料往往不能完全转化为产品)。 【提出猜想】杂质为碳酸钠和氯化钠。 【实验探究】取样溶于水,并分成两份。 步骤 :向一份溶液中滴加酚酞试剂; 步骤 :向另一份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硝酸; 步骤 :向 所得溶液中继续滴加硝酸银溶液。 【实验结论】猜想正确。 请分析: 步骤 中可观察到液体变 色; 步骤 所得溶液中的溶质除 NaCl外,还有 ; 写出步骤

22、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上述实验中步骤 (填写序号)是没有必要进行的。 答案:( 1) H2O、 CO2 ( 2) CO2 +2NaOH Na2CO3 + H2O, C ( 3)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 4)红, NaNO3、 HNO3, NaCl+AgNO3AgCl +NaNO3, 。 试题分析:( 1)由上图实验一、二可知,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的水分散潮解,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因此要密封保存; 三个软塑料瓶变瘪的程度大小为 A B C,即氢氧化钠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最多,水吸收二氧化碳的最少; 方案一生成白色沉淀是由于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的,方案二是由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原理; 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无数酚酞变红,由于可以肯定的氢氧化钠溶液,故该步骤没有必要;氢氧化钠能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若含有氯化钠,则会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 NaCl+AgNO3AgCl +NaNO3 考点:实验探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