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四川省中江县九年级一诊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unhappyhay135 文档编号:312109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四川省中江县九年级一诊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4届四川省中江县九年级一诊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4届四川省中江县九年级一诊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4届四川省中江县九年级一诊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4届四川省中江县九年级一诊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四川省中江县九年级一诊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分配制度是 A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C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D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设问强调与我国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故入选。 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是分配制度,故排除。 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先富带后富、逐步实现

2、共同富裕不是分配制度,故排除。 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所有制,而不是分配制度,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分配制度 2012年, “网络反腐 ”频频使问题官员落马, “表哥 ”扬达才、 “房叔 ”蔡彬、重庆雷政富、黑龙江孙德江等,都因为违纪违法线索在网络上被曝光而被立案调查或免职,网友举报违法乱纪官员是 A义务承担社会责任,不会有任何回报 B公民应尽的法定义务 C依法行使公民监督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表现 D依法治国的核心和关键,表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不是履行义务,而是行使公民的权利,故排除。 B选项观

3、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没有涉及公民的义务,而是行使公民的权利,故排除。 C选项观点与题意相符,题中网友举报违法乱纪官员是依法行使公民监督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表现,故排除。 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网友举报违法乱纪官员不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和关键,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公民监督权 2013年 3月 16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李克强总理在大会讲话中指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摆在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这是因为 A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B加快科技发展已成为各国施政的首要目标 C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经济总量的竞争 D我国科技实力总体上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答案

4、: A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题中强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说明科学技术非常重要,是推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故排除 A。 B 选项观点错误,加快科技发展不是各国施政的首要目标,故排除。 C选 项观点错误,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不是经济总量,故排除。 D选项观点错误,我国科技实力总体上还没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 2013年 4月 20日,雅安发生 7.0级强烈地震。 “微博力量 ”唤起公众心底的“柔情 ”; 成龙 V:大灾面前,我的心灵再次震撼,了不起的芦山人,加油!我们在你们身边。 海宁义工残疾人爱心网 V:把我们海宁人民的爱

5、带给雅安,愿大家平安!等等。这表明 国际社会采取积极行动关心帮助和支持弱势群体 扶弱济困、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社会上处 于弱势地位的人们需要自强 相互尊重,相互关爱,这是我们的幸福所在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微博力量唤起公众柔情,说明扶弱济困、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说明相互尊重、相互关爱,这是我们的幸福所在,故入选。 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没有涉及国际社会采取积极行动关心帮助和支持弱势群体,题中没有强调弱势地位的人需要自强,而是强调公众的爱心和帮助,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幸福的实现 2013年 3月 1

6、日,国务院发布楼市调控 “新五条 ”,其中特别强调:二手房交易的个人所得税必须按差额的 20%征收。这主要表明 A税收具有可变性 B税收具有强制性 C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D国家的发展有纳税人的贡献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选项观点错误,税收不具有可变性,而具有固定性,故排除。 B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二手房交易的个人所得税必须按差额的 20%征收,说明税收具有强制性,故入选。 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没有涉及依法纳税,故排除。 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没有强调纳税人对国家发展的贡献,故排除。 考 点:本题考查税收强制性 2013年元旦过后,我国三分之一的国土遭遇严重的雾霾天气

7、,从北京、天津到石家庄,从郑州、南通到贵阳,出现了大范围严重的空气污染。材料说明 A我国资源的开发难度过大 B资源短缺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C环境问题已经威胁到我们的生存 D环境保护是我国当前工作的中心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环境问题,而不是资源问题,故排除。 B 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环境问题,而不是资源问题,故排除。C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环境问题已经威胁到我们的生存,故入选。 D选项观点错误,环境保护不是我国当前工作的中心,我国当前工作的中心是经济建设,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环境 2012年 12月 7日,时值邓小平南方讲话 20周年之际

8、,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来到当年邓小平南方视察的第一站 深圳,进行视察活动。中共中央新领导集体通过这一行动表达了坚持改革开放的决心。这是因为,改革开放是 A兴国之要,是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B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C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政治基石 D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我国的基本方针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改革开放不是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故排除。 B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故入选。 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而不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不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

9、存和发展的政治基石,故排除。 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改革开放不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不是我国的基本方针,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改革开放 2013年以来,四川省在全省开展了省、市、县、乡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特困户工作,即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 ”行动 。开展这一活动 A有利于帮助一部分先富起来 B能帮助特困群众从根本上脱贫致富 C有利于我国实现同时富裕的目标 D有利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共同富裕,而不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故排除。 B 选项观点错误,能帮助特困群众,但不能从根本上脱贫致富,故排除。 C选项观点错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而

10、不是同时富裕,故排除。 D选项观点与题意相符,题中开展活动有利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故入选。解答本题,可运用排除法。 考点:本题考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新修订的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把 PM2.5(细颗粒物)和臭氧( 8小时浓度)指标纳入常规空气质量监测。这一做法 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 有利于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新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故入选。 选项观点错误,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不能从

11、根本上解决我国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故排除。解答本题,可运用排除法,题中词汇根本上过于绝对化。 考点:本题考查科学发展观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不久前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 “舌尖上的浪费 ”的材料上作出指示,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要避免 “舌尖上的浪费 ”,就要 学会理财、合理消费 艰苦奋斗精神不能放弃 加强廉政建设,杜绝公款消费 省吃俭用,过苦日子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要避免舌尖上的浪费,就要学会理财、合理消费,同时要坚持艰苦奋斗精神,故入选。 选项观点错误,题中避免舌尖上的浪费,要加强廉政建设,

12、但不能杜绝公款消费,避免浪费并不是省吃俭用,过苦日子,故排除。解答本题,可运用排除法,杜绝公款消费,过苦日子等绝对性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考点:本题考查理财、消费原则 教育部 2013年工作要 点要求,要督促各地落实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方案。多年来,民工子女异地中考高考问题终于纳入到各级政府的工作议程中。教育部的上述要求 A体现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公益性特征 B有利于提高农民工的整体文化素质 C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与和谐稳定 D说明农民工的教育权受到充分尊重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没有强调九年义务教育的公益性特征,而是强调义务教育后进

13、程务工人员子女参加升学考试的问题,故排除。 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没有涉及提高农民工的素质问题,而是强调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故排除。 C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民工子女与城镇享有相同受教育权利,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与和谐稳定,故入选。 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涉及的是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社会公平 2013年 3月 1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闭幕。本次会议审议和表决了国务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这表明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在我国,人 民通过选举自己的代表行使国家权力 C人

14、民政协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民主的重要形式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的行为主体是全国人大,而不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故排除。 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没有涉及人民选举代表行使国家权力,故排除。 C 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没有涉及人民政协,故排除。 D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全国人大审议表决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说明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故入选。 考点:本题考查全国人大的地位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到 “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坚决查处大案、要案,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不管涉及到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

15、,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惩不贷。 ”这体现了 A惩治腐败 “只打老虎,不打苍蝇 ” B惩治腐败只是党中央的责任 C只要党和国家强力反腐,就一定能根除腐败现象 D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选项观点错误,惩治腐败,老虎苍蝇一块打,而不是只打老虎,不打苍蝇,故排除。 B 选项观点错误,惩治腐败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而不只是党中央的责任 ,故排除。 C选项观点错误,党和国家强力反腐,也不能根除腐败现象,故排除。 D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强调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惩不贷,说明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考点:本题考查依法治国 小康杂志举行的调查显示,目前最受

16、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有:物价、房价、医疗改革、教育改革、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就业问题等 10项。而解这些问题的关键是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C坚持共同富裕之路 D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选项观点与题意相符,题中涉及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讲,关键还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切具体问题的解决,最终都要靠经济的发展,故入选。 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解决问题的具体举措,而不是根本和关键,故排除。 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共同富裕之路也是具体举措,而是根本和关键,故排除。 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方向,而不是举措,故排

17、除。 考点:本题考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就怎么样 ”,如果你曾以 140个字理性表达诉求,或者参加过政府决策 的听证会,那么你已经参与到时代的前行之中,成为我们这个 “参与时代 ”的建设者、推动者、主人翁;一个人的力量或许微不足道,但是所有人的力量相加,就足以升腾起改变时代、推动进步的 “正能量 ”。这句话启示我们 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人共享,人人有责 全民族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应发扬中华民族精神,万众一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A B C D 答案: C 试题

18、分析: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成为我们这个 “参与时代 ”的建设者、推动者、主人翁;一个人的力量或许微不足道,但是所有人的力量相加,就足以升腾起改变时代、推动进步的 “正能量 ”,强调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同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人有责,全民族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发扬中华民族精神。 考点:本题考查人生价值的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精神 简答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

19、上更好生活。 请问:党和国家为什么要高度关注民生,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6分) 答案: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只有关注民生,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才能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分)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2分)关注民生是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 2分) 试题分析:本题知识限定不明确,题目类型原因类,行为主体党和国家,问题指向高度关注民生,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解答本题,关于党和国家原因类的题目,可从国家性质、党的宗旨、指导思想、执政理念角度进行分析。即我国是人民当家

20、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只有关注民生,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才能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关注民生是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 考点:本题考查国家性质、本质、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指导 思想、执政理念 李克强总理在中国政府网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在交流中他说: “我一直认为群众有权知道政府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并且对政府的政策提出批评意见,政府也需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 ” ( 1)总理的话说明我国公民享有什么政治权利?( 2分) ( 2)政府为什么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 6分)

21、答案:( 1)监督权(批评建议权)( 2分) (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分)有利于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3分)。 试题分析: ( 1)题中知道政府的行为,并对政府的政策提出批评意见,说明我 国公民的监督权。 ( 2)本题知识限定不明确,题目类型原因类,行为主体政府,问题指向政府问政于民、问计于民。解答本题,可从根本原因和意义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根本原因就是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意义就是问政于民、问计于民有利于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考点:本题考查公民的监督权、国家的性质、民主监督的意义 探究题 为增强建设美丽中国

22、的责任感,某校九年级( 6)班开展了 “建设美丽中国 共筑和谐家园 ”的主题班会。下面是三位同学在班会活动中的对话。 小杨:浪费在我们身边十分普遍,食堂里的剩 菜剩饭,每天都要装几大桶;本可再用的纸却变成了污染环境的垃圾。 小汪:邻居张阿姨家经济条件并不富裕,但为了有一个男孩,硬是生养了四个孩子,四个孩子的吃饭、读书都成了问题! 小邓:近年来,各地的私家车急剧增加,不但造成交通拥挤,更重要的还在于汽车排放的尾气,使空气中的 PM2.5浓度急增。 ( 1)请结合小汪的话,谈谈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 4分) ( 2)请结合小杨和小邓的对话内容,分析说明我国资源和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4分)

23、( 3)结合材料谈一谈建设美丽中国,我们应该坚持哪些基本国策和战略。( 6分) 答案: ( 1)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张阿姨家超生,导致人口过多,将影响孩子受教育和健康成长,这既不利于我国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又不利于我国提高人口素质。( 4分) ( 2)小杨说的情况,反映了我国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合理、不科学,由此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小邓说的情况,反映了我国污染排放总量大,远远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城镇生活污染明显加重的问题。( 4分) ( 3)小杨的话告诉我们要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小汪的话告诉我们要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小邓的话告诉我们要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

24、策;三人的 对话告诉我们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6分) 试题分析: ( 1)解答本题,关于计划生育的目的可分为两个层面,即理论层面和现实层面,理论层面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现实层面,张阿姨家超生,导致人口过多,将影响孩子受教育和健康成长,这既不利于我国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又不利于我国提高人口素质。 ( 2)本题对话内容较为简练,涉及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本题要求有较高的语言概括能力,具体来说小杨说的情况,反映了我国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合理、不科学,由此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小邓说的情况,反映了我 国污染排放总量大,远远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城镇生活污染明显加重的问题

25、。 ( 3)本题知识限定明确,基本国策和战略,题目类型措施类,问题指向建设美丽中国坚持的基本国策和战略。解读设问和材料,针对材料中的观点可以得出,小杨的话告诉我们要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小汪的话告诉我们要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小邓的话告诉我们要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三人的对话告诉我们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考点:本题考查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基本战略 2012年 11月 8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蕴含着新观点、新

26、亮点、新定义,其中的几个关键词格外引人关注。 【关键词一: “政治清明 ”】报告提出:要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 1)为了保证 “政治清明 ”我们要坚持哪一治国基本方略?这一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5分) 【关键词二: “美丽中国 ”】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 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 2)建设 “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要求我们必须实施什么战略?( 3分) ( 3)你能为实现 “美丽中国 ”做些什么?( 5分) 答案:( 1)治国方略: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有

27、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5分) (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3分) ( 3) 学习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有关知识、法律法规。 树立环保意识,养成环保习惯,自觉保护环境。 从小事做起,爱护花草树木,节约用水,垃圾分类处理等。 同破坏环境、浪 费资源的行为作斗争。 向有关部门提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建议;等等。( 5分) 试题分析: ( 1)解读设问,政治清明,实际就是政府依法行政,体现治国方略是依法治国,关于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教材有明确表述,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 2)解读设问,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与环境和发展有关,要求实施可持续发展

28、战略。 ( 3)本题题目类型是措施类题目,行为主体是公民,关于公民为美丽中国的贡献,可以从意识和行为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意识又分为知识、法律法规和环保意识,具体包括学习宣传节约资源、保护 环境的有关知识、法律法规;树立环保意识,养成环保习惯,自觉保护环境;行为又分为个人行为和他人行为,具体包括从小事做起,爱护花草树木,节约用水,垃圾分类处理等;同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作斗争;向有关部门提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建议。 考点:本题考查依法治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公民的义务 材料一 浪费之风务必狠刹。 2013年 1月 17日,习近平同志在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第 227 期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 “舌尖上

29、的浪费 ”做出重要批示:“联想到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低保人口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 。各种浪费现象的严重存在,令人十分痛心。浪费之风务必狠刹! ”要求我们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材料二 停止 “舌尖上的浪费 ”。现实生活中, “舌尖上的浪费 ”更让人心疼。据中国农业大学提供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每年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质达 800 万吨,相当于 2.6亿人一年的需要;浪费脂肪 300万吨,相当于 1.3亿人一年所需。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 500亿公斤,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 2亿多人一年的口

30、粮。 材料三 近期来,四川省高校组织推动的 “光盘行动 ”、厉行节约正在我们身边进行,该活动的主题是:从我做起,今天不剩饭。倡议我们在就餐后打包剩饭剩菜, “光盘 ”离开,形成人人节约粮食的好风气。 ( 1) “光盘行动 ”体现了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发扬中华民族的什么优良传统?( 2分) ( 2) “光盘行动 ”有利于建设哪 “两型 ”社会?( 4分) ( 3)谈谈你对 “光盘行动 ”的认识?( 5分) ( 4) “光盘行动 ”重在行动。请你就光盘行动 “厉行节约 ”写出 3 条倡议。( 3 分) 答案:( 1)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2分) ( 2)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4分)

31、( 3) 是发扬中 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具体表现。 有利于培养公民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有利于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走科学发展道路。 要求我们合理消费、勤俭节约,反对浪费。 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5分) ( 4)倡议: 合理消费、反对浪费。 就餐打包剩饭菜, “光盘 ”离开。 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厉行节约,人人有责。(只要写出三条即可)( 3分) 试题分析: ( 1)本题知识限定明确,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题目类型体现类。问题指向光盘行动体现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针对光盘行动,不难得出体现勤俭节约

32、、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 2)本题知识限定不明确,题目类型意义类。解读设问,光盘行动对社会建设方面,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 3)本题知识限定不明确,题目类型认识类。解读设问,对光盘行动的认识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即是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具体表现;有利于培养公民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走科学发展道路;要求我们合理消费、勤俭节约,反对浪费;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从小事做起。 ( 4)本题知识限定不明确,题目类型措施类。解读设问,倡议可以从理论和具体行动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具体即合理消费、反对浪费;就餐打包剩饭菜, “光盘 ”离开;节约光荣,浪费可耻;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厉行节约,人人有责。 考点:本题考查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勤俭节约的意义、厉行节约的举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