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 届四川省乐至县初三模拟考试生物卷(带解析) 选择题 近几年,国家大力推广植树造林,不断扩大绿化面积,前几年近乎销声匿迹的喜鹊等多种鸟类又重返家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喜鹊在飞行时特有的呼吸方式为双重呼吸,即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和气囊 B在鸟的胚胎发育过程中,将发育成雏鸟的是胚盘 C植物的呼吸作用为几乎所有的生物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 D植物具有绿化隔热,降温增湿等作用,这说明生物能适应环境 答案: BD 试题分析: A.喜鹊在飞行时特有的呼吸方式为双重呼吸,即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气囊具有储存空气的作用, A错误 B.鸟的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 B正确 C.植
2、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 C错误 D.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植物具有绿化隔热,降温增湿等作用,这说明生物能适应环境, D正确 故选: BD 考点:此题考察的是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鸟卵的结构 有关下列各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A人们切西瓜时流出的汁液储存在图一中的 e里。 B图 二中的 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C图三中甲乙两条线表示人的膈肌收缩和舒张时的位置,则膈肌从甲变到乙时,呼气。 D图四中, b部份是 DNA,其上有特定的遗传效应的片段 基因。 答案: C 试题分析:图一表示的是植物细胞,人们切西瓜时流出的汁液属于细胞液,储存在
3、e液泡里面;图二表示的是果实,其中 1表示的是果皮, 2表示的是种子,种子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图三中甲乙两条线表示人的膈肌收缩和舒张时的位置,则膈肌从甲变到乙时,胸腔容积变大,此时是吸气过程;图四中, b是双螺旋结构,表示的是 DNA,其上有特定的遗传效应的片段 基因。 故选: C 考点:此题主要考查生物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根据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根据生态各成份的功能可知,将 “落花 ”化作 “春泥 ”的是消费者 B.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将视野右上方的一个细胞移至视野中央,要把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C.人的卷舌和不卷舌分别受
4、A.a基因控制,则在人的精子中控制不卷舌的基因是 a D.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世代相续,生生不息,则克隆羊属于有性生殖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在自然界中动物 、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保留着,因为大量的腐生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它们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说的就是分解者把落花这种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了无机物,归还土壤,再被植物吸收利用, A错误; B.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
5、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所以如果物像位于视野右上 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右下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 B错误; C.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当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通常大写字母表示显性基因,小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由显性基因 A控制的性状卷舌是显性性状,在体细胞中的基因型为 AA或 Aa,其形成的精子中的基因为 A或 a;由隐性基因 a控制的性状不卷舌是隐性性状,在体细胞中的基因型是 aa,其形成的精子
6、中控制不卷舌的基因是 a C正确; D.克隆羊 “多利 ”是用乳腺上皮细胞(体细胞)作为供体细胞进行细胞核移植的,它利用了胚胎细胞进行核移植的传统方式克隆技术不需要雌雄交配,不需要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只需从动物身上提取一个单细胞,用人工的方法将其培养成胚胎,再将胚胎移植到雌性动物子宫内,就可孕育出新的个体因此 “克隆 ”实际上属于无性生殖 D错误 故选: C 考点:此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综合题 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学生均可享受国家免费提供的面包、牛奶等营养餐。下图表示某营养物质在 人体内的代谢过程,据图回答。 ( 1)面包中以淀粉在口腔中被初步消化为麦芽糖,麦芽糖及未消化的淀
7、粉在小肠中被彻底分解为 a 。 ( 2)经过图中 此过程后,血液变成了营养丰富的 血。 ( 3)物质 a进入血液后,至少需要 次流经心脏,才能到达下肢肌肉细胞。 ( 4)肌肉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随血液流到肾脏,形成尿液必须经过 两个生理过程。 答案:( 1)葡萄糖 ( 2)静脉 ( 3) 2 ( 4)肾小球的过滤;肾小管的重吸收 试题分析:( 1)淀粉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部位是口腔和小肠,开始消化的部位是口腔,在口腔中唾液淀粉酶的作 用下,淀粉被初步消化成麦芽糖;然后进入小肠,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 ( 2) 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吸收,经小肠绒毛吸收营养物质后的血液,小肠的细胞大
8、量消耗了血液中的氧气,因此流经小肠后变成了含氧低、含营养物质丰富的静脉血 ( 3)葡萄糖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最后经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需要通过肺循环再回到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最后进入主动脉具体路线是:下腔静脉 右心房 右心室 肺动脉 肺部毛细血管网 肺静脉 左心房 左心室 主动脉 下肢的毛细血管网 下肢肌肉细胞可见,葡萄糖进入血液后 ,至少需要 2次流经心脏,才能到达下肢肌肉细胞 ( 4)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虑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尿液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
9、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 故答案:为:( 1)葡萄糖 ( 2)静脉 ( 3) 2 ( 4)肾小球的过滤;肾小管的重吸收 考点:此题主要 考查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为大地添绿,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下图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 1)该食物网中有 条食物链。 ( 2)若人们大肆捕杀鸟和鹰,短时期内会导致草原中鼠和昆虫大量繁殖,这说明人类不能随意捕杀某种动物,否则会破坏生态系统的 。 ( 3)图中的昆虫若为蝗虫,其发育
10、发方式为 。 ( 4)水稻种子在萌发过程中,为其提供营养的是种子中的 。 答案:( 1) 4;( 2)自动调节能力;( 3)不完全变态发育;( 4)胚乳 试题分析:( 1)数食物链时,应从生产者开始,沿着箭头向上到最高级消费者该图中共 4 条食物链即:绿色植物 吃草籽鸟 鹰;绿色植物 鼠 鹰;绿色植物 杂食性鸟 鹰;绿色植物 昆虫 杂食性鸟 鹰 ( 2)在正常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功能,但这种功能是有限度的,若外来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平衡就会失调鹰以鼠为食,鸟以昆虫为食物,鸟和鹰数量减少,必然会造成昆虫和鼠的大量繁殖,这样草原生态系
11、统就会遭到严重的破坏,甚至失去稳定(平衡)性 ( 3)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 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图中的昆虫若为蝗虫,其发育过程与上述类似 ( 4)水稻属于单子叶植物,其种子是由胚、胚乳、种皮组成的,而胚是由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组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胚乳为胚的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故答案:为:( 1) 4;( 2)自动调节能力;( 3)不完全变态发育;( 4)胚乳 考点:此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探究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植物的生命活力,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2、。 ( 1)装置 A,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用手挤压塑料袋,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此实验证明了 。 ( 2)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 作用。 ( 3)装置 B,当图甲中试管内的气球充满二分之一左右时,迅速取出试管并将带火星的卫生香伸入管口内,结果卫生香猛裂燃烧起来,该实验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 。 ( 4)为探究 “进行光合作用的是金鱼藻 ”,装置 B设置了如图乙所示的对照组,该对照组有一处明显错误,请 你改正:应去掉图乙中的 。 答案:( 1)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 2)蒸腾作用; ( 3)氧气; ( 4)金鱼藻 试题分析:( 1)二氧化碳有能使
13、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呼吸作用是不需要条件的,只要是活细胞,即使是无光也进行呼吸作用,也能进行微弱的蒸腾作用,但是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同时无光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图 A实验装置是为了验证呼吸作用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实验现象是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2)在实验过程中也能进行微弱的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 发出来,因此,塑料袋内壁出现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作用 ( 3)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甲中能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剧烈燃烧,这是氧气具有
14、助燃的性质,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 ( 4)为探究 “进行光合作用的是金鱼藻 ”,装置 B设置了如图乙所示的对照组,实验的唯一变量应是金鱼藻所以应去掉图乙中的金鱼藻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 故答案:为:( 1)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 2)蒸腾作用; ( 3)氧气; ( 4)金鱼藻 考点:此题主要考查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取一块馒头放入口中慢慢咀嚼,能够尝出一些甜味来。为了弄清甜味的由来,李婷同学模拟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探究活动。 试管编号 加入物质 保温( 37 ) 是否搅拌 加碘液后的现象 1 适量馒头碎屑、唾液 2mL 5分钟 是 不变蓝
15、 2 与试管 1等量馒头碎屑、清水 2mL 5分钟 是 变蓝 3 与试管 1等量馒头小块、唾液 2mL 5分钟 否 变蓝 ( 1)李婷在实验中设置了 组对照实验。 ( 2) 1与 2作对照,根据表中的实验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 1) 2 ( 2)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了麦芽糖 试题分析:对照实验指的是除了探究的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自然状态下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要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要以唾液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因此,在 2号试管和 1号试管可形成对照实验 2号为对照组 1号试管中,馒头里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为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要探究 “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 ”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以该条件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即选用表中的 1号试管和 3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 3号为对照组 通过 1号试管和 2号试管的比较可知,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比较 1号试管 3号试管可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能够促进淀粉的消化 所以, 1与 2作对照,根据表中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了麦芽糖 故答案:为:( 1) 2 ( 2)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了麦芽糖 考点: 此题主要考查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