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四川简阳禾丰学区初三上期第一学月检测生物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terrorscript155 文档编号:312148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6.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四川简阳禾丰学区初三上期第一学月检测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4届四川简阳禾丰学区初三上期第一学月检测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4届四川简阳禾丰学区初三上期第一学月检测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4届四川简阳禾丰学区初三上期第一学月检测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4届四川简阳禾丰学区初三上期第一学月检测生物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四川简阳禾丰学区初三上期第一学月检测生物卷(带解析) 选择题 生物的形态结构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单从体形看,你认为下列那一种动物最适宜生活在炎热环境中 答案: C. 试题分析 : 生活在寒冷的环境中的动物,地处寒冷地区,空气寒冷而干燥,与这个特点相适应,耳朵较小,毛也很多,有利于保持体温,能抵御寒冷的环境。因此,任何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与它们的生活环境适应。: B 体形大,耳朵、尾巴小(只要合理就给分)。 考点 :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俗话说。树: “不怕空心,就怕剥皮 ”。其中的道理是: A.树皮里有筛管,能运输水分 B.树皮中有导管、能运输水分 C.树皮里有筛管,能运输有机

2、物 D树皮里有导管,能运输有机物 答案: C 试题分析 :植物是通过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导管和筛管分别位于树表层的木质部和韧皮部,没有树心的树只是失去了髓和部分木质部,而剩余的木质部中的导管仍然可以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同时韧皮部中的筛管完好可以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所以没有树心的树,仍然可以获得养料,还能继续活下去。但是一旦树木没有了树皮(或韧皮部),也就割断了向下运输有机物的筛管,时间长了树木 的根系无法获取营养而死亡,进而树木会也就死亡。所以又有 “树怕伤皮,不怕空心 ”的说法。 考点 : 筛管的位置和对有机物的运输。 每当秋高气爽,寒冬临近,落叶树的叶子

3、开始变黄,遇到一阵风吹过,叶子便纷纷落下,如果仔细观察,刚落下的叶片 A多数是正面向上 B多数是背面向上 C正面向上和背面向上几乎一样多 D无法判断 答案: B 试题分析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片的气孔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 “泵 ”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 运输,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深秋季节,树木落叶,降低了植物的蒸腾作用,进而影响了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考点 : 蒸腾作用的意义。 张新同学在学习了光合作用后,他在同一棵树上,早晨、中午、傍晚各摘取了大小相同的叶片 A.B.C.将叶片脱水后,

4、称其干重,结果应该是: A.a b C. B.b C. a C.C. b a D.a C. b 答案: C. 试题分析 :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白天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早晨摘取叶片 a经过一晚上的植物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最多,光合作用的时间最短,积累的有机物最少,其重量最轻;傍晚摘取叶片 C.经过一天的植物光合作用,时间最长,积累的有机物最多,其重量最重。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等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减去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 考点 :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甜美多汁的桃肉、西瓜籽、葵花籽分别是由下列哪项发育而来: A子房、子房壁、胚珠 B子房、胚珠、

5、子房壁 C子房壁、胚珠、子房 D胚珠、子房、子房壁 答案: C. 试题分析 : 桃肉是果实、西瓜籽是种子、葵花籽是果实。 桃肉、西瓜籽、葵花籽分别是由子房壁、胚珠、子房,发育而来。 考点 :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取一段带叶的枝条。插入盛有红色染液的瓶里,过一段时间,把茎切开观察,被染色成红色的部分是 A树皮 B形成层 C木质部 D韧皮部 答案: C. 试题分析 : 茎中输导组织根据其构造和功能的不同,分为两类。导管和筛管: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质。剪取带叶的一段茎,插入红色的液体里。过一段时间,将茎取出,横切和纵切,可以看到染成红色的部分是木

6、质部,正是因为木质部中含有导管是自下而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管道。 考点 : 探究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在白粒玉米果穗上,夹杂着黄粒,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基因突变 B穗状花絮上两种花 C花粉品种不同 D子房发育程度不同 答案: C 试题分析 : 玉米的颜色是由基因控制 的,玉米果实中显色主要是胚乳的颜色。胚乳是两个极核加上一个花粉中的精细胞发育而来 A.基因突变是有可能的,但在个别玉米上有个别黄粒有可能,但 “夹杂着一些黄粒 ”是基因突变的可能性就不大了。 B.穗状花序上从遗传学的角度上看可能有两种花粉不会有两种花。 C.白色果粒( a)和黄色果粒( A)是一对等位基因,那么假设白色玉米

7、果粒显色基因是隐性纯合体 aa,那么只要有一个含有 A的精细胞和 2个极核结合生成胚乳,那么胚乳就是黄色的,应为 A为显性。说明柱头接受了品种不同的花粉(也就是接受了含有 A的精细胞的花粉),故符合题意。 考点 : 传粉和受精。 植物细胞细胞质中,与植物制造有机物有关的结构、与呼吸作用有关的结构依次是 A线粒体 B叶绿体、线粒体 C线粒体、线粒体 D叶绿体、叶绿体 答案: B 试题分析 : 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考点 : 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

8、中两种能量转换器。 如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当由视野 到视野 时操作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 A转动细准焦螺旋 B向右移动装片 C移动转换器 D向左移动装片 答案: D 试题分析 : 显微镜成像特点是上下左右都颠倒,当由视野 中看到的图像偏向左方,当由视野 到视野 应当将物像移向视野正右方,所以应当向左方移动装片。 考点 : 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综合题 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内,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图所示。 ( 1)这条食物链可以表示成 。 ( 2)如果在一段时间内,甲种生物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9、其他 3种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是 。 ( 3)如果提高系统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能使有机物的总量有所增加,则按质量由多到少排列,这 4种生物的顺序应该是 。 ( 4)如果系统中有某种有害物质被生物体吸收,且不易分解排出,那么,这种物质在生物体内积累的浓度由高到低排列,这四种生物的顺序应该是 。 答案:( 1)丙 甲 乙 丁 ( 2)丙减少,乙、丁增多 ( 3)丙、甲、乙、丁 ( 4)丁、乙、甲、丙 试题分析 :( 1)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由生产者开始,由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沿着食物链

10、和食物网的方向会逐渐减少,由生态系统中四类生物所含能量示意图可知,它们之间可构成食物链关系是:丙 甲 乙 丁。 ( 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营养级高)的生物数量越少;越靠近前端(营养级低)的生物数量越多,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少。由图可知:丙是生产者,甲是初级消费者,乙是次 级消费者,丁是三级消费者。在食物链,丙 甲 乙 丁中,如果甲的数量增加,则乙因甲的增加而增加,丁因乙的增加而增加,丙因甲的增加而减少。 ( 3)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向会逐渐减少,由它们之间可构成食物链关系是:丙 甲 乙 丁。 ( 4)生物富集作

11、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害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由( 1)可知,丁是最高级 消费者,它的体内积聚的农药是最多所以为:丁、乙、甲、丙。 考点 : 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某些有害物质沿食物链积累。 下图是一朵花的主要部分及传粉后的变化情况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 1)图中 4是 ,根据这一结构的生长情况分析,说明这朵花还没完成 作用。 ( 2)我们吃桃时,所食用的部

12、分是果实的 _部分,是子房的 _发育而成的。 答案:( 1)花粉管 受精 ( 2)果皮 2 子房壁 试题分析 :由图中可知 1是花 粉、 2是子房壁、 3是胚珠、 4是花粉管、 5是极核细胞、 6是卵细胞 ( 1)由图中可知 4是花粉管根据这一结构的生长情况分析,说明这朵花还没完成受精作用,一旦完成子房的发育为( 2)我们吃桃时,所食用的部分是果实的果皮部分,是子房的 2子房壁发育而成的。 考点 :受精的过程。 探究题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 “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的实验时,设计了上图所示实验装置。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将甲叶片的主脉切断(断点上方为 A部分,断点下方为 B部分); 用

13、不透明袋将乙叶片全部罩上; 将装置放于黑暗中处理 24小 时; 再将装置放于光下照射 4小时,取下甲、乙叶片,经脱色后用碘液处理,观察到的现象: a甲叶片 B 部分呈蓝色、 A 部分不呈蓝色; b乙叶片不呈蓝色。 请你分析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 1)现象 a说明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 。 ( 2)现象 b说明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 。 ( 3)在取下罩在乙叶片上的口袋时,发现口袋内壁上有水珠出现。请你帮助他们分析,水珠是由植物叶片的 形成的。 ( 4)在该探究中,步骤 (填序号)是为了让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 答案:( 1)水 ( 2)光 ( 3)蒸腾作用 ( 4) 试题分析 : (

14、 1)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植物从空气中获取二氧化碳,所需的水分是靠叶脉向上运输的,切断叶脉部分的叶片得不到水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不能合成淀粉。 ( 2)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淀粉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因此实验中常用碘液来检验叶片是否进行了光合作用:叶片经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如果变蓝色,说明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否则,叶片就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 3)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实验过程中在透明塑料袋上凝结的水珠是植物的蒸腾 作用散失的水分形成的。( 4)为排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前应将实

15、验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考点 : 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上图所示的 “探究豌豆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 ”的实验(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已具备)。 ( 1)该实验中能够萌发的是 _(填写图中字母)种子。 ( 2)设置 A.B对照,是为了探究 _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 3)根据 B.E对照,请你进行实验假设:假设_。 ( 4)在实验中,萌发出的幼苗的根是由种子的 _发育而来的。 答案:( 1) B ( 2)空气 ( 3)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 4)胚根 试题分析 :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有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16、三个外界条件。 ( 1)将 装置置于温暖的环境中, C.号种子由于没有一定的水而不萌发, A号种子因浸没在水中缺乏空气而不能萌发,而 B2 号种子由于满足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等种子萌发的条件会萌发;由于 装置置于寒冷的环境中,由于温度太低,所以 3粒 种子都不会萌发,故只有 B号种子能够萌发,其他五粒种子均不萌发。 ( 2)设置 A.B对照,存在唯一的变量 -空气,其它因素都相同,探究的问题是空气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 3)根据 B.E对照,所处的环境满足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但温度一个是25 ,一个是 2 ,所以能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主要是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因此,假设是温度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 4)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首先吸水,子叶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胚根发育成植物的根,胚芽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胚轴伸长发育成连接茎和叶的 部分。因此,在实验中,萌发出的幼苗的根是由种子的胚根发育而来的。 考点 :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