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辽宁省丹东市第十八中学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fuellot230 文档编号:313333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辽宁省丹东市第十八中学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4届辽宁省丹东市第十八中学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4届辽宁省丹东市第十八中学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4届辽宁省丹东市第十八中学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4届辽宁省丹东市第十八中学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辽宁省丹东市第十八中学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步入初中学习生活,伴随着成长的脚步,我们从稚气未脱的七年级到出现成熟的九年级,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名中学生要 学会承担责任,做负责任的公民 扮演好不同的角色,对自己做的事负责 服务社会,参加公益活动 树立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的观念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如何承担责任,服务社会。主要从角色与责任的关系、怎样承担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选项当中都符合题文要求,所以正确答案:选 D 考点:承担责任、服务社会 2013年 6月 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环境日的主题是

2、 “思前,食后,厉行节约 ”。减少粮食浪费,能减少对资源的无序消耗,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全球每年约有 13亿吨食物被浪费,超过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所产食物的总和。这提示我们 粮食浪费是世界问题,和我国无关 节约,要从我们每个人做起 浪费行为加剧了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 必须坚持 可持续发展战略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资源环境的认识。题文以世界环境日为背景,把环境日的主题与全球浪费粮食的数据做了比较,说明,资源问题是世界性的问题,应当引起各国的关注。所以认为粮食浪费是世界问题,与我国无关是错误的。正确答案:选 D 考点:资源问题 2013年 6月 22日,我国红

3、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使我国拥有的世界遗产总数达到 45处,超越西班牙成为第二大世界遗产国。这说明 A中华文明优于其他文明 B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C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 D中华传统美德薪火相传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题文中的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 ”是由少数民族创造的,可以看出,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所以正确答案:选 B。其中 ACD不符合题意。 考点:中华文化 先秦诸子、汉唐气象、宋明风韵 向世界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民族文化的精髓是 A团结统一 B爱国主义 C民族精神 D民族风格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旨

4、在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根据教材知识,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民族精神。所以正确答案:选 C。其中 AB是民族精神的内容; D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A实现共产主义 B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根据教材知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以正确答案:选 D。其中 A是最高理想; B和 C项是阶段性的目标。 考点:共同理想 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现状表述

5、正确的是 A开发利用合理 B浪费、损失极小 C地区分布均衡 D人均占有量少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根据教材知识,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所以正确答案:选 D 考点:资源国情 “十载寒窗、亮剑六月 ”,对待考试,我们应树立的正确观念是 考试不应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考试是选拔学生最公平的标准 考试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查我们学习效果的一把尺子 考试具有偶然性、局限性,一次考试并不能得出对学业的完整评价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

6、旨在考查学生对考试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对于考试要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考试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督促我们总结学习的手段,是检查我们已有学习效果的一把尺子,当然我们要看到考试具有偶然性和局限性,一次考试不能得出对学业的完整评价,更不能绝对一个人的命运。考试只是选拔学生比较公平的标准,不是最公平的。所以排除 ,选 C 考点:如何面对考试 原本只有初中文化的许振超,在几十个春秋里,结合本职工作通过自修掌握了需要大学科班出身才能驾驭的当代最先进的桥吊操作和修理技术,他带领他的团 队两次创造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他的事迹说明 一个人可以没文凭,但不可以没知识;可以不进大学殿堂,但不可以不学习 终身

7、学习能满足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终身学习能使我们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好的实现自身价值 终身学习就是要求我们只珍惜在学校学习的机会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终身学习的认识。可以从终身学习的原因,重要性等方面思考,但是终身学习,不仅要求我们珍惜在学校学习的机会,初中毕业,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都是发展之路。终身学习有助于我们成 为一名优秀的劳动者。所以排除 ,选 B 考点:终身学习 2013年 9月,嘉兴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分赴各县区,对当地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这说明嘉兴市人大行使 A监督权 B立法权 C决定权 D执法权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

8、旨在考查对人民代表大会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权利机关,对国家事务有监督权、决定权、立法权等。题文中的人大代表对当地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是在行使监督权,所以正确答案:选 A 考点: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四项基本原则 C社会主义荣辱观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现的内容。所以正确答案:选 D 考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实现我们的理想,最关键的是( ) A要对

9、人生做出规划 B必要时,对自己的理想适当调整 C脚踏实地全力以赴 D等待时机成熟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根据教材知识,实现理想,首先要对人生做出规划;其次,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等实际情况对自己的理想做出适当的调整,但是最关键的是要 “脚踏实地全力以赴 ”所以正确答案:选 C 考点:理想的实现 民族团结友爱,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民族纷争,则社会动荡,人民遭殃。世界上许多国家把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做法称为 “中国经验 ”。这里的 “中国经验 ”是指 A民族区域自治 B西部大开发 C一国两制 D人民代表大会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对民族问题的认识

10、。题文中的关键词 “民族团结 ”与 “民族纷争 ”,所带来的不同结果表明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而我国对于民族问题采取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来解决民族问题。这正是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 “经验 ”,所以正确答案:选 A 考点:民族区域自治 下面的八个词语都来自于教材,其中搭配正确的是 兴国之要 最基本国情 强国之路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四项基本原则 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立国之本 A 与 B 与 C 与 D 与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教 材基础知识的掌握。 A 兴国之要应当与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搭配。 B最基本的国情是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正确; D立国之本

11、是四项基本原则,不正确。所以正确答案:选 C,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考点:基本国情、基本路线内容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 2013年 3月 5日至 17日在北京召开。大会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 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 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 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听取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选举产生新一届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领导人。这表明 A我国的一切权利属于全体公民 B我国各级人大代表,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 C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

12、题旨在考查全国人大表大会的地位,题文中的全国人大听取政府工作报告、审议批准相关的计划、方案,说明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正确答案:是 D。 A我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不是公民; B我国各级人大代表,大多由人民间接选举产生; C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不是基本政治制度。 考点:全国人大的地位 下列关于责任的理解,正确的是 A承担责任就要无私奉献 B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中的相互承诺 C掩盖过失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D每一种角色都承担着同一种责任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责任的理解。要求学生对责任的定义,责任的来源,责任与角色的关系都要有所掌握,其中 A项说法绝对,是错误的; C项

13、掩盖过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所以 C叙述错误; D项每一项角色都意味着一种责任,不是承担,所以错误。正确答案:选 B 考点:责任 决定集体力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有 成员数量的多少 集体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 成员之间的组织与配合 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根据教材知识,集体的力量不仅仅取决于成员数量的多少,更取决于成员之间的组织和配合。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符合题文要求, 说的是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与题意不符。正确答案:选 C 考点:关爱集体 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

14、重要的作用,一个 -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面向发达国家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识记能力。根据教材知识,我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我国的发展是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不仅仅面向发达国家。所以排除 ,正确答案:选 A 考点: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坚持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的区

15、别。注意题文中的关键词 “改革开放以来 ”,这与邓小平创建的 “中国特色 ”相联系的,也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所以正确答案:选 C。而 是原因,不是根本原因。 考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今天的教育,明天的科技,后天的经济 ”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要实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要把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教育、科技与经济之间的关系。通过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培养人才,从而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即教

16、育促进科技进步,科技推动经济发展。 中的计划生育与题意无关,可以排除,选 C 考点:教育、科技与经济的关系 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A大力发展生产力 B共同富裕 C同步富裕 D同时富裕 答案: B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 A一国两制基本方针 B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正确答案:选 C。而一国两制是基本方针;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重要的政治制度。 考点: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 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 A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7、B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 C发展不平衡 D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我国基本国情的认识。我国的国情有最基本的国情和重要国情,其中,最基本的国情是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中 BC项是处于初级阶段的原因; A是人口国情,是重要国情。正确答案:选 D 考点:我国的最基本的国情 每年的 12月 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之所以将法制宣传日定在这一天,是因为现行宪法于 1982年 12月 4日通过。下面关于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宪法与普通法律相比,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宪法是一切法律的总和

18、 宪法制定与 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宪法的地位。根据教材知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严于普通法律。因为其他法律规定具体的问题,所以宪法不等于一切法律的总和。正确答案:选 B 考点:宪法的地位 在我国的经济大舞台上,活跃着多种所有制经济,其中唱主角的是 A公有制经济 B私营经济 C个体经济 D非公有制经济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我国经济成分的地位。根据教材知识,我国经济包括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其中唱主角的是公有制经济。而私营经济、个体经济等

19、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正确答案:选A 考点: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探究题 材料:习近平主席强调: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我国已经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 1)材料中的中国梦指的是什么?( 1分) ( 2)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这启示 我们实现中国梦要发扬什么精神?( 1 分)在新时期我们更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这种精神,尤其是什么精神?( 1分) ( 3)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作为中学生应该如何落实这种精神?( 2分) ( 4) 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

20、了小康水平,如何理解我国现在的小康?( 3分) 答案:( 1)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分 ( 2)艰苦奋斗或艰苦创业精神 1分。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 1分 ( 3)思想上: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意识 学习上: 顽强拼搏、勤奋努力、勇于创新、善于思考、 生活上: 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不浪费金钱、不盲目攀比、适度消费,体谅父母辛勤劳动等。(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分) ( 4)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 3分。 试题分析:( 1)本题旨在考查我国现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即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回答问题时注意把材料与教材知识相结合,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21、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只要只想到实干需要艰苦奋斗,就找到第二小问的切入点。 ( 3)回答此题,必须在答对第二问的基础上,这种精神 指的是 “艰苦奋斗精神 ”,然后结合学生实际,从学习上、思想上、生活上等角度组织答案:即可。 ( 4)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现阶段小康的认识,可以根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 考点:共同理想、艰苦奋斗、现阶段小康的特点 材料一: 2011年 3月 14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指出, 30 多年的改革开放,国有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国有经济比重虽然有所降低,但它依然掌握着国民

22、经济命脉。 材料二: “十二五 ”规划纲要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 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 ( 1)材料一中提到的属于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的经济形式分别是什么 ( 2分) ( 2)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 ( 2分) (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 2分)它的确立是由什么决定的 ( 2分) 答案:( 1)国有经济、个体经济(各 1分,共 2分) ( 2)保护 鼓励支持、引导、监督、管理(至少说出 2个词, 2分) ( 3)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分)。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

23、阶段国情决定的( 2分)。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经济成分, 材料一中提到的国有经济属于公有制经济;个体私营经济属于非公有制经济。 (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识记能力。根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回答时注意关键词。 (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识记。可以根据教材知识 回答即可。 考点:我国经济成分、对非公有制的政策、基本经济制度等 材料一:从 “最美妈妈 ”吴翠萍、 “最美教师 ”张莉莉、 “最美司机 ”吴斌到 “最美战士 ”高铁成 当前频频出现在媒体上的 “最美 ”

24、人 物,传达着国人对真善美的渴求,传递着求向真善美的正能量。 材料二:某社区正在开展 “向 最美 看齐,积聚正能量 ”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以增强居民采纳与社区生活的公德意识。假如你是该社区居民,请你参与。 ( 1)你认为该社区开展的这一活动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哪一方面的内容?它的地位如何?( 3分) (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3分) ( 3)这些 “最美 ”身上集中体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请写出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3分) ( 4)我们要向 “最美 ”学习,化感动为行动。你打算怎样做?( 1分) 答案:( 1)思想 道德建设方面( 1分)。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

25、中心环节( 2分,一点 1分) ( 2)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 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3分) (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分) ( 4)向榜样学习,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积极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义务宣传防火知识等(答出一点具体做法就给分, 1分) 试题分析:( 1)回答此题,首先要了解 “最美人物 ”,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属于道德品质,所以先找出这一活动是思想道德方面,然后在根据教材知识回答思想道德的地位即可。 (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识记能力。根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 (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民族精神的识记,根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如何落实行动。最美人物的行为是公益活动,可以从如何参加公益活动,怎样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回答,注意看分答题。 考点: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民族精神的内涵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