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年山东省东明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 其他 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0分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4分 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3分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3分 答案: 一个拥有千辆战车的中等诸侯国家,夹在大国的中间,(大国)用军队侵犯它,接着又遭受灾荒。 知道我不为小节感到羞耻,却为功名不能在天下显扬感到羞耻。 天下的人不赞扬管仲的贤能却赞扬鲍叔能识别人才。 名句填空。 每空 1分,共 10分 。 意欲以究天人之际, _, _。 司马迁报任安书 吾闻之, _ 新浴者必振衣,人谁又能以身之察察,_! 司马迁屈原列传 子曰:
2、“默而识之, _, _ _,何有于我哉? ” 论语 述而第七 其身正, _; _,虽令不从。 论语 子路第十三 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_, _ _。 司马迁滑稽列传 答案: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新沐者必弹冠 受物之汶汶者乎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不鸣则已, 一鸣惊人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蹊跷 q 羞赧 nn复辟 p 断井残垣 yun B缧绁 xi 施 y从惨怛 d 景 行 xng行止 C裨 p将 怃 w 然 馈 ku赠 箪 dn 食豆羹 D仆射 y 桎梏 go殷 yn红 毁家纾 sh难 答案: C 下列各句排列前后衔接、意思完整的一项(
3、) 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美丽的小城。 城中有一条小河流过,河水清澈见底。 到了札兰屯,原始森林的气氛就消失了。 白砖绿瓦的屋舍悠然地倒映在水中。 走出小城,郊外风景幽美,绿色的丘陵上长满了柞树。 丛生的柳树散布在山丘脚下。 A B C D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南方五省的特大旱情牵动全国团员青年的心,他们积极响应团中央 “人人捐出一瓶水 ”的号召,踊跃捐款,为缓解旱区人们的饮水困难奉献了自己的爱心。 B在人代会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 “有生之年,想去台湾看看 ”的发言传递了一位老人对祖国宝岛的赤子情怀。 C 美媒体报道,奥巴马政府将推迟是否将中国列为 “汇率操纵国 ”,
4、等华盛顿核安全峰会后再作考虑。 D 2010年高校招生中,北大推出的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 ”模式是一种明目张胆的 “掐尖 ”行动,遭到各大院校批评。 答案: A 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 A中国有句古话: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这次全球规划师联盟大会,重点关注城市化、贫困问题、气候变化及危害三个问题,都与人类生存和发展休戚相关。 B算啦,你别和他计较了,等过一阵子,他会善罢甘休的。 C德国队南非世界杯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相信它将成为世界足坛的明日黄花。 D年逾花甲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谈起论语来如数家珍,其深厚的中华文化功底,让在场嘉宾不禁暗暗称道。 答案: D 下列词
5、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折券自惭形秽一以惯之四面楚歌 B骠骑精兵减政一蹴而就震聋发聩 C恻隐博大经深循循善诱凭心而论 D荒僻舍生取义销声匿迹功亏一篑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18分) 鱼鹰 杨光洲 我说的鱼鹰是人,不是水鸟。 三十多年前,我刚记事时就听说过鱼鹰。鱼鹰家住卫河边,是卫河中游的钓鱼台、石羊胡同、石榴园、西花园,还是卫河上游的合河村,人们 高二语文试题共 8页第 5页 各有各的说法。但是,听过鱼鹰的传奇后,人们的感觉却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神!鱼鹰的水里功夫比浪里白条张顺还要神! 鱼鹰要想过卫河,随时都可以过,无论脚下是否有桥,水里是否有渡船。咋
6、过?他把肥大的裤管撸到大腿根儿,下到河里,半蹲,两条小腿曲成盘,有时还一手端着蒜臼,一手拿着馍,蘸着蒜汁吃着馍,就过河了。到了对岸,放下裤管,竟一点也不湿 有人说鱼鹰的脚掌很宽,脚趾之间有软肉,脚就像蹼一样,划起水来比鸭子还自如 鱼鹰瞄鱼的眼力更是了得!他走到河沿,甚至于站在高出河面五六米的大众桥上,一眼就能看到水底的鱼! “这儿,一条 铁扁担 ! ”“这儿,一窝 锅片儿 ! ”拿抄网的人照着鱼鹰手指的位置一网下去,准有一条五六斤的黑 鱼或一窝鲫鱼被捞上来。捕鱼人手忙脚乱地把鱼收拾进渔篓,转身向鱼鹰说 “谢 ”时,鱼鹰的身影已在远处 然而,鱼鹰并不总是帮着捕鱼人,更多的时候,在鱼与人之间,他偏
7、袒的是鱼。 河边垂柳嫩黄泛绿时,鱼鹰会在捕鱼人身后唠叨: “少捕点吧,母鱼正甩子哩。现在捕这么多,到夏天没鱼可捕,可别怨我没把话说在前头哇! ” 知了和河里的蛤蟆开始二重唱时,鱼鹰会溜到渔篓旁: “才进夏天呀,鱼还没长起来哩。你瞧,这条还不到四两,让它再长长吧! ”也不管捕鱼人是否同意,他一扬手, “扑通 ”一声,把那条鱼给放生了! 河堤斜坡上野菊还 在风中招蜂引蝶呢,鱼鹰就堵在捕鱼人面前了: “都秋天了,还用网捕鱼?就不怕明年河里没有鱼 给明年留点鱼种吧。 ”如果人家不听,鱼鹰还死乞白赖着不走: “要不用钓竿钓吧?少钓点,给明年留点想头。别用这么大的网!想一网打尽呀? ” 虽然有一身水中的好
8、功夫,鱼鹰却很少下河捕鱼,家里更是难得吃一次鱼。如果来了客人,客人提出要吃鱼,鱼鹰才会去捕鱼。下河前鱼鹰要问客人想吃什么方法烹制的鱼。客人想吃红烧鱼,鱼鹰拎回来的必是条大鲤鱼。客人想吃熘鱼片,鱼鹰拎回来的定是条黑鱼。客人想喝鲜鱼汤,鱼鹰拎回来的准是一兜鲫鱼片儿。 鱼鹰捕鱼有个规矩,鲤鱼、黑鱼、鲢鱼这些大鱼,每次只捕一条。至于鲫鱼片儿,则要看喝汤的人数,每人一条,每条不超过半尺长,多一条他也不带上岸。有人劝鱼鹰多捕点,鱼鹰就像被人骂了祖宗,恶狠狠地盯着对方: “别想坏了俺的规矩! ” 到我十多岁的时候,卫河水已开始变浑发腥。一到夏天,总有几天卫河得翻河 河底的脏东西沉淀得太多了,天一热,都泛到上
9、面来了。这时,大鱼小鱼都浮到水面上换气,河面上满是一张一合的鱼嘴,用洗脸盆都舀得起鱼来。 这时,卫河两岸的人们往往全家老小齐上阵,搬网,粘网,抛网,甚至窗纱、蚊帐都派上了 用场。一场 “全民皆兵 ”的 “歼灭战 ”打响了,鱼儿陷入了 “人民战争 ”的汪洋大海! 这时,常有一位破衣烂衫蓬头垢面的老汉骑着快散了架的自行车在卫河两岸奔走呼号: “少捕点吧!过两天一下雨,河水不臭了,鱼就不浮头了,留到明年会有更多的鱼给你们捕哇! ”小孩子追在他后面喊 “鱼疯子鱼疯子 ”,用碎砖头、小石子掷他,他全然不顾,还是一个劲地呼号。有人说,他就是鱼鹰,已经疯了! 而立之年,我要到千里之外的异乡谋生。此时的卫河已
10、臭不可近。临行时,不知咋的,我忽然想起了卫河,想起了鱼鹰,便问送行的朋友: “你知道鱼鹰吗? ”来 源 :Z|xx|k.Com “知道!老皇历了!你傻不傻? ”朋友不屑一顾地说, “卫河里鱼绝种了,咋还会有鱼鹰? 鱼鹰早死了 ! ” ( 2010.8小小说选刊) 【小题 1】小说中的鱼鹰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概括。( 4分) 【小题 2】本文在叙述过程中,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请分析这样 写的好处。( 4分) 【小题 3】文末朋友回答 “鱼鹰早死了 ”,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深层含义?( 4分) 【小题 4】从全文看,作者创作 “鱼鹰 ”这一形象的意图是什么?( 6分) 答案: 【小题 1】水性
11、好,捕鱼技术高超;做事执着(讲原则);具有朴素的生态保护意识(遵循自然规律)。 【小题 2】这样叙事,一方面真实可感,通过 “我刚记事 ”、 “我十多岁的时候 ”和“而立之年 ”三个时间段,体现自己的亲历亲闻;另一方面也传递出了叙述者的声音 对 “鱼鹰 ”行为的支持和赞美,透露出强烈的人文情怀。 【小题 3】朋友这话实则答非所问,因为 “我 ”问的鱼鹰是人,而答的却是水鸟;这恰恰反映了鱼鹰这个人早已淡出人们的记忆,说明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恶化习以为常。 【小题 4】文章创作了 “鱼鹰 ”这个生态环境的孤独守护者形象,作者通过这一形象,与其他人滥捕滥渔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批判了人们对自然资源攫取欲
12、望的膨胀及环保意识的淡薄,警示人们要深刻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遵循自然规律,追求和谐发展。 【小题 1】答出一点得 1分,答出两点得 3分,答出三点得 4分。 【小题 2】每点 2分,共 4分。 【小题 3】每点 2分,共 4分。 【小题 4】 6分 文言文阅读 阅读文本(一)完成下列各题 每题 3分 共 9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 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 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13、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 “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 “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 “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 “吾与点也! ”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 “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 “亦各 言其志也已矣! ”曰: “夫子何哂由也? ”曰: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
14、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 【小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夫子哂之哂:微笑 B比及三年 比:等到 C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相:丞相 D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让:谦让 【小题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无活用的一项( ) A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B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C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D浴乎沂,风乎舞雩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孔子对他们三人志向的不一致是的。哂笑子路,认为他的政治主张不对,用委婉的态度批评 “其言不让 ”。曾皙的话他描绘的是一个太平社会的缩影,即形象化了的礼乐之治的盛世,深受孔子的赞扬。 B孔子问志体
15、现了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他先从自己谈起,把师生摆在同等的地位,并且充分表现了他的平易近人,谦逊和蔼地对待学生的态度。 C曾皙描绘出一幅 “风清俗美,人民安乐 ”的太平盛世的风情画,展示出自己的政治理想,并表现了一种 “安贫乐道 ”“澡身浴德 ”的高洁志趣。 D本文是语录体,但人物的语言鲜明表现其性格特征,少量的行动描写能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神情。孔子的谦和,子路的粗豪率直,冉有和公西华的谦谨,曾皙的雍容飘洒,都跃然纸上。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A 【小题 1】相:赞礼者 【小题 2】 A方:形容词作名词,礼仪 C.足:形作使动,使富足 D.风 :名作动 ,吹
16、风。 【小题 3】孔子对他们三人的志向是肯定的 。哂笑子路, 不是认为他的政治主张不对,而是用委婉的态度批评 “其言不让 ”。曾皙的话似乎与政治无关,但他描绘的是一个太平社会的缩影,即形象化了的礼乐之治的盛世,所以深受孔子的赞扬。 阅读文本(二)完成下列各题。 每题 3分 共 12分 管仲夷吾者,颖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 “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 鲍叔不以我为贪,
17、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而六 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 ”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
18、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 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 “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 (din),齐人不以为侈。管仲卒,齐国尊其政,常强于诸侯。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史记 管晏列传 【小题 1】选出下列加点字意义与用 法不相同的一项( ) A鲍叔知其贤其为政也 B管仲富拟于公室乃设九宾礼于庭 C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D公子纠死,管仲囚焉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小题 2】下列各句中
19、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鲍叔终善遇之 善:很好地 B鲍叔遂进管仲 进:举荐 C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知:了解 D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 修:修建 【小题 3】以下句子编成四组,全都表现鲍叔牙 “能知人 ”的一组( ) 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 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故论卑而易行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A B C D 【小题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 A管仲后来家业非常富足,有三归、反坫,可齐人并不认为他奢侈。管仲的子孙在齐国享受世禄,十几代有封邑。 B管仲早年和鲍叔牙经商,老是赔本,作了齐国的相之后,才慢慢展露了他的
20、才华,他利用地处海滨的便利,发展经济,使齐国强大起来。 C齐桓公做公子时与公子纠是对手,但他即位后却能重用公子纠的亲信管仲,可见其心胸开阔,难怪他最后能成就一代霸业。 来源 :学 ,科 ,网 D鲍叔牙这个人不太优秀,但他善于识别人才,以至于在管仲被重用之后,天下人并不怎么看重管仲,而是赞美鲍叔牙能知人。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小题 3】 A 【小题 4】 C 【小题 1】 A项 “其 ”代词,代管仲,可译为 “他 ”; B项第一句 “于 ”为介词,意为“与 ”,第二句 “于 ”为介词,意为 “在 ”; C项 “而 ”为转折连词; D项 “焉 ”句尾语气助词,不必翻译。
21、【小题 2】后文 “政 ”为 “政令 ”之意,故 “修 ”不能讲为 “修建 ”,可讲为 “修复、修治 ”。 【小题 3】 是对管仲境遇一般陈述, 是表现管仲的政治才能。 【小题 4】 A项应为 “鲍叔牙的子孙在齐国享受世禄 ” ; B项 “管仲早年和鲍叔牙经商,老是赔本 ”错误; D项 “鲍叔牙这个人不太优秀 ”缺乏依据另 “天下人并不怎么看重管仲 ”不恰当。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做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 1)这首诗写的是西楚霸王项羽,试从写作手法角度加以赏析。 4分 ( 2)这首诗如何评价项羽 的?说明作者什么
22、样的人生态度。 4分 答案:( 1)李清照在诗中喜欢用典、用事抒怀,往往能十分自如地借助古人古事以议论时政、评价人物、抒发感触。诗人巧妙而灵活的借用了有关刘邦和屈原九歌 .国殇的两个典故,提出了人生价值的问题。(从借古讽今的角度,讴歌项羽讽刺宋朝言之有理。可得满分。) ( 2)这首诗是从节操角度来评价项羽的,表达了人活着于国于民有所作为,有所建树,做一个杰出的人物;死也要像屈原所歌颂得为国捐躯的爱国将士们一样,做鬼中的英雄的观点。同事也是中华儿女那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浩然正气和英雄主义 理想。 语言表达 2010年 4月 14日早晨 7时 49分,青海省玉树县发生 7.1级地震,闻讯后,各级
23、部门、群众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军人、医生、志愿者等纷纷赶赴灾区展开实地救援,假如你是其中一员,请你扣住人物身份,运用一种修辞格,写一句鼓舞灾区人民的话。 不超过 20字 4分 答: _ 答案: 钢铁长城,将捍卫玉树不倒。 解放军、比喻 呵护玉树新生,我们医务人员责任在肩。 医务人员、拟人 缚住赈灾 苍龙,我们自愿与玉树人民同行。 志愿者、比喻 读下面一则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出实验的结论。 不超过 20字 4分 美国生物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初生的婴儿分成四组,一组听不到任何声音,二组播放催眠曲,三组用节拍器仿声,四组播放母亲心跳的声音。结果表明,第四组仅用了其他三组所用时间的一半,婴儿就安安稳稳
24、地睡着了,而第一组的婴儿在 长达 60的时间内都在啼哭、骚动。 实验结论: _。 答案:婴儿同母亲的心跳有着天生的 亲和关系。 或母亲的心跳声更容易给婴儿催眠 作文 读下面一段材料,选择一个角度立意行文,文体不限,不少于 800字。 青海玉树地震发生的时候,香港货柜司机出身 46岁的志愿者黄福荣先生到玉树孤儿园做志愿服务才 4天。地震的时候他先跑到安全地带了,看到还有老师孩子没有出来,就奋不顾身冲进去。这一 去再没有出来。他做志愿服务多年,从来不愿意宣扬: “做事就行了,有什么可说的。 ”不仅自己极为低调,也不愿意别人多说他做的事。他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就是死在志愿服务的路上,也是值得的。 ” 答案: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