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云南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unhappyhay135 文档编号:314261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云南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1-2012学年云南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1-2012学年云南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1-2012学年云南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1-2012学年云南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学年云南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故意编一些 骇人听闻 的消息,其结果往往弄巧成拙。 B以锣鼓抒发心声是中国老百姓的习惯,锣鼓艺术与中国老百姓的生活 息息相关 。 C这位多年从事教育事业的老师,有着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还十分热心,一贯 好为人师 ,给了青年教师许多帮助。 D经过艰苦努力,他果然 不负众望 ,挽救了这家濒临倒闭的企业,并因此获得了 “市劳动模范 ”奖章。 答案: C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语序

2、是( )( 3分) 高科技与艺术各行其道,怎么会走到一起呢?李政道先生的一席话可谓鞭辟入里: “科学和艺术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她们的关系是与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关联的。 ” 没有智慧,情感的因素能够达到完美的成果吗? 伟大科学观念的理解和伟大艺术的美学鉴赏都需要智慧,而随后的感受升华和情感又是分不开的。 没有情感的因素,我们的智慧能够开创新道路吗? 艺术和科学事实上是一个硬币 的两面。 她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 A B C D 答案: A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 2010年, 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在北京揭晓,

3、当选人覆盖了证券、新能源等行业和领域。解读名单,我们可以清晰地辨认出 2010年中国经济的热点和脉搏。 B “山寨 ”一词既然有了全新的解释和丰富的社会内涵,就不能有任何的 “匪 ”气,不能成为当做五十知识产权、制假贩假的挡箭牌。 C金融危机波及全球,我国民营企业遇到了困难和挑战十分严重,在改革开放 30年中创造了巨大技能奇迹的广东民营企业能挺过这一关吗? D今年的两会期间,代表们提出,只有走以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徽州文化 徽州文化主要是指以徽州(古又称新安

4、郡)为地域依托,渊源于历史上人与自然及人们之间对象性而形成的特定生活结构体系。同任何文化一样,它也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意识形态以及内隐的心 态、价值系统等文化心理结构,并且在各个文化层面都创造出辉煌的富于鲜明特色的成果,影响播及全国各地。 徽州尽管处于山越之地,但其主体文化却并非山越土著文化。 “自昔战乱,中原衣冠多避地来此 ”,为徽州奠定了丰厚的正统中原文化根基。崇山峻岭的屏闭翼护又使徽州地区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发展区域,中原文化与土著文化包括汇聚于此的南北各地多种文化因此互相碰撞,互相选择,最后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文化。 徽州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悠久。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二程和朱熹皆与徽

5、州有极深渊源;儒学观念和儒学礼义对徽州社会各阶层影响至深,所 谓 “道学渊源在新安久矣 ”,并且逐步发展成新安理学等体系和流派。 儒学兴盛,加上徽州相对隔绝的地理条件,使这里的家庭文化十分凝重, “新安各姓,聚族而居,绝无杂姓擅入者。其风最为近古 虽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之谱系,丝毫不紊 ”。家庭、宗族认同感强烈,宗法观念盛行,其传统的伦理与道德规范体系基本建筑于家族本位上,是传统文化家国同构原则的典型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排斥商业精神的,但徽州山多田少地瘠,因此,外出经商是谋生的重要手段。 “大抵徽俗,人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其著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 ”他们在长期商业 经营实践中创造

6、出股份式、承揽式等经营方式,并在资金所有权与经营权划分、利润分配等各方面有所创新与发展。徽商经营活动的实际需要还直接刺激了数学、地理、水文等的发展,如程大位算法统宗、黄汴一统路程图记等。这些生产方式上的变革与科技进步在一定程度上萌现了早期科学精神与近现代化因素质某些端倪。 徽州文化正是以儒学伦理、宗族观念、商业精神为三大基本内核,在正统中原文化基础上通过商业实践熔铸变通,发展成为一种完整严密、自成体系的多层次文化系统,并演化为当地特有的社会关系、价值体系、行为模式和广博精深的诸种具象文化风采。 【小题 1】对 “徽州文化 ”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徽州文化是源于中国历史上人与自

7、然、人们之间相互关系而形成的独具特色、影响广泛的地域文化。 B徽州文化是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意识形态以及心理状态、价值系统等文化心理结构的文化体系。 C徽州文化是一种家庭文化十分凝重、宗族认同感强烈、宗法观念盛行的封闭性的文化系统。 D徽州文化以儒学伦理、宗族观念、商业精神为基本内核,是具备特有的社会关系、价值体系、行为模式的文化系统。 【小题 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分) A徽州文化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文化体系,这与徽州地区的地理形势有密切的关系。 B徽州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悠久,并在各个文化层面都创造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成果。 C徽州文化中传统的伦理与道德规范体系建立于家族本

8、位之上,家族色彩浓郁而国家观念淡薄。 D徽州商人经 营活动的实际需求刺激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科技现代化。 【小题 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徽州文化突破了中国农耕文明、伦理道德与宗族体制相结合的传统文化精神。 B徽州文化初步协调了传统社会伦理道德与商业精神的矛盾。 C徽州文化博采众长,吸收四方文化成果,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突破。 D徽州文化不排斥商业精神,致使徽州地区农业生产落后。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1】 A 【小题 1】 D 【小题 1】错在 “封闭性的文化系统 ”,从文章末段 “通过商业实践熔铸变通 ”之说可知其不是封闭性文化 【小题

9、 1】 B项 “具有普遍意义 ”无根据; C项 “国家观念淡薄 ”与文意不合; D项主要错误在于把 “科技近现代化 ”看成是商人 “促进 ”的 【小题 1】该项 “致使 ”之说文中无据,或者说前后无因果关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季老足迹:知识分子的精神高地 12日下午 5时半,一场罕见的大雨笼罩整个北京大学,但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前的广场上,仍然聚集着北大的师生,还有很多人从校园外特地赶来,悼念季羡林老先生,久久不愿离去。 “我没有亲眼见 过季老,没有和他打过交道,但他是北大人永远的精神灯塔。 ”一位几天前从北大毕业的中文系学子,今天重回校园,在雨中向季羡林老先生鞠躬致敬。 “深切怀念季羡

10、林老先生 ” 今天上午 10时,季羡林老先生的灵堂尚未敞开大门,不少北大师生就已自发聚集在百周年纪念讲堂黑色的大幅挽联下。 在悼念人群中, 82岁的雷鸣老先生从家中赶来,一直待到下午 5时灵堂关闭都迟迟不愿离去。他说: “1992年在 中国丝绸之路 首届学术大会上,我的一篇论文得到了季老的点拨指正,此后,我多次和季老交流过相关学术问题。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这也许是每 一个和他交往过的人最深刻的感受。 ”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把季老先生比作 “知识分子的精神高地 ”。张颐武说,这么多年来,他们这批学人从未听到过有关季老的负面传闻, “从这个角度来说,季老是知识分子的精神高地,是一个将传统士人

11、精神与现代专业知识完美结合的人。 ” “季老先生做了一辈子学问。不管是在什么状况下,都没有停止。他对我最大的影响是在治学精神和态度上。 ”季羡林老先生的学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葛维钧回忆,季老先生写作糖史时,已经 80多岁了,但仍不顾严寒酷暑每天到图书馆查阅资料。 “有时,季老发现了新线索就 兴高采烈起来。他的喜怒哀乐都是和做学问联系在一起的。 ” “先生个性极为鲜明,广被万物的爱心与知识分子的胆识在季老先生那里体现得十分醒目。如果来访者不学无术而又滔滔不绝,先生就会面色木讷长久不言;如果是清纯学生求访解惑,则他每次必从家中送出来直到大门口默默挥手告别。 ”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王岳川教授

12、告诉记者, “季老生前说过,他最喜欢的知识分子是:质朴,淳厚,诚恳,平易;怀真情,讲真话;关键是一个真 字,是性情中人;最高水平当是孟子说的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这正是夫子自道! ” “季羡林老先 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更因为他的品格。即使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 ”国际关系学院 2005级本科生李玉磊对记者说,季羡林老先生常年笔耕不辍,把自己对人生、对知识、对生命的深刻感悟写在了一本本书中,这些用心写出的文字不仅是老先生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很早听闻季老先生的大名,通过阅读,为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广博的知识所深深折

13、服,这成了我报考北京大学的一个主要原因。 ”中国语言文学系 2007级本科生李 坦言,虽然求学期间,她未在校园里见过季老先生,也未聆听 过其谆谆教诲,但是他独特的人格力量和精神境界早已成为燕园中无形的精神标识,感染着每个身处燕园的北大学子。 “先生对人生的乐观态度和对治学的严谨精神,是我们后辈应汲取的力量。唯有如此,步入社会后才能有所担当。 ” (有删改 ) 【小题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李 因为听过季老先生的演讲,被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广博的知识深深折服,所以报考了北京大学。 B季羡林老先生是一位富有童心的人,发现新奇的东西就会很高兴。 C季老先生认为自己就

14、是一个符合孟子所说的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的知识分子。 D在参加纪念活动的人群中,既有年轻的北大学子,也有八十多岁的学者,这充分说明了季老先生的影响之大。 E季老先生的作品,不仅是他个人对人生、知识和生命的认识,更是他一生的写照,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小题 2】这篇新闻开头的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6分) 【小题 3】文中说: “他是北大人永远的精神灯塔。 ”请结合全文,概括季羡林老先生对北大人的影响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6分) 【小题 4】为什么北大教授张颐武把季老先生比作 “知识分子的精神高地 ”?请联系文本和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8分) 答案:

15、【小题 1】 DE 【小题 1】开头的景物描写一是交代自然环境的恶劣,( 1分)与后面参加活动的人之多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表现季老先生的影响之大;( 2分)二是营造凄凉的氛围,( 2分)衬托人物内心的悲伤。( 1分) 【小题 1】一是他山高水长的风范,二是他的治学精神和态度,三是他的爱心与胆识,四是他独特的人格魅力。(答出 3点即可,每点 2分) 【小题 1】北大教授张颐武之所以把季老先生比作 “知识分子的精神高地 ”,是因为 季羡林老先生是一个将传统士人精神与现代专业知识完美结合的人。正因为如此,像葛维钧、李 一样的许许多多的人才敬仰着他,受着他的影响,并时刻准备在社会中担负起自己的责任。现代

16、社会是一个知识更新飞速的社会,人们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机会和途径越来越多,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许多人在成为自己所在领域顶尖人物的同时,却把传统的知识分子精神给丢失了。而这种精神正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获得长远发展的动力。我们的国家需要像季羡林老先生这样的具有精神高地的知识分子。 【小题 1】(选对一项给 2分) A项,李 没 有听过季老先生的演讲。 B项,“富有童心 ”错,季老先生不是因为发现 “新奇的东西 ”而高兴,而是因为发现了学术研究的 “新线索 ”而高兴。 C项, “季老先生认为自己就是 ” 于文无据,孟子所说的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是季老先生所认

17、为的知识分子的最高水平。 【小题 1】此处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 【小题 1】本题考查 “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点,能力层次为 C,侧重“分析综合 ”能力的考查。要求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明的观点、态度,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归纳。 【小题 1】本题考查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考 点,能力层次为 F,侧重 “探究 ”能力的考查。这是一道探究题。答题之前,先对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面对一篇陌生的文学作品,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清全文脉络,明白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认识和把握。具体答题时,还要切忌脱离文本,想当然地去套用鉴赏术语,避免空洞抽象的泛泛而谈或不着边际

18、的任意罗列,更不能根据个人的主观喜好冠作隧意的褒贬。本题可以从客观与主观两方面去思考。结合文章内容概括 4分,联系现实阐述 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秋日的灯盏(朱以撒) 秋天来了,山里闪动着风吹过的暗影。叶片开 始有秩序地脱离枝条,原先紧挨在一起的两片树叶,一片先下来了,另一片落下来的时候,再也见不到它旧日的邻居。交接的日子来临,一些矮小的灌木丛里,浆果外表抹上了一层紫黑,一只翠绿的螳螂举着带锯的刀,轻轻划了一下,浆水霎时奔涌而出,紫透了枝下的土皮。 稻子已经进仓,秋风下瑟瑟摇曳的是从农夫指缝里漏下的一枝金黄。农夫已经走远,不会回头,注定这一穗金黄要坚持到秋日的最后,被人遗漏、忘却,不

19、能和亿万弟兄一道进入温暖的谷仓,此时它的美超过一切。在我看来,缘于遗忘而独立存在,虚构出岑寂田野的动人一幕。浆果、稻穗这样兀立寒风 中的灯盏,秋日的过去就是它们生命的过去,许多美艳走到这里,自然变得素洁起来,像戏台上的名角戏装卸下,铅华洗去,走在街市上,纯乎一个普通的中年妇女。 暗夜里,车驶过同样岑寂的山村,简陋的土墙开设的小窗口透出昏黄的光,一家人聚在严实的屋内,守着炉火,内心踏实起来,谷仓是照耀一家人美好心情的不灭灯盏,隔着芳香的木板,里边躺着一家人的生存希望 从春日开始萌发,夏阳曝晒,现在终于落实下来。当时是那么漫长,好像一盏秦时的灯,要擎到汉时才被真实地点亮,中间这么多的交替、衔接、奔

20、跑 的确,我看过那些最终不能点亮灯盏的 农耕人家,秋日远去,寒冬到来,是那么黯然神伤地蹲着,敲打着春日吃进泥层中的犁耙,要问个究竟。丰稔的人家如实地享受着秋日的馈赠,闲聊时记起春夏那些有趣的细枝末节,唇齿开合中带着舒适的滋润。看来,只有希望不落虚空,眉宇间才笑得起来。 一本书在经过春风、夏雨的重叠,终于在深秋的最后几日结束了文字的蔓延。这个文人松了一口气,好几次他像一个持灯者,火舌飘忽不定,他的心时浮时沉,晴明阴晦在瘦削的脸庞上隐现。夜半推开窗门,所有家庭的灯盏都熄灭了,自己却还在夜色里跋涉 这大半年的灯火费得太多了。在乡村写作,笔下的蔬笋气 明显与上一个章节慢了一个节奏。似乎都有这样的感觉,

21、在乡村里完成的这一部分,像是夕阳余晖下归栏的牲口,脚步细碎,神色安然,被深浓起来的薄纱笼罩。也应该有一个相近的阅读环境 村头老樟树下,寂静萧然的风雨亭里,简约朴素的廊桥上。选择环境阅读是一种智慧,删去书写者身上的种种附加,也放弃了自己种种目的性,此时,书页打开,字句联袂而起,人融了进去。有几次我读到一些残本,残本毁弃了创作者的背景材料,如在异地骤遇了陌生人,没有既往的历史记录,没有阴影和光圈,使阅读时每一字句都像秋风里吹过的干果,水分滤去,肉质干脆。秋风残 照下的人、文要比湿润阳春时可靠,它的冷峻是此前未有的情节,浓缩着艳丽的汁水,到了这个节气的文人笔下,我们说韵味,其中一部分就是由朴实无华来

22、承担的。 渐渐形成一个晚秋爱好者。砚边的余墨被风吹干,兑点水,作一幅草草小作品,透视着笔底漫不经心的挥洒状态,万木萧疏,百草枯黄,一个在秋风中穿行的漫游者,心事清癯。一些被春日枝繁叶茂遮蔽的疤痕,一些少年时代持抱不放的爱恋,不是展现了,就是放弃了。季节使人、物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啊,幻想的春日和无比实在的秋日 有理由说,春日秋日的笔下文辞一定是不同色泽的,尽管出自一人之手 。我仍然记得秋日里修订春日写下的一叠文稿,落笔如刀斧,删尽繁枝缛叶 这就是文字的命运,像许多果实那样,春夏的花枝招展,只有到了秋日,是否存在才能确认。 有一些灯盏没能亮到秋日,与生俱来的命数,使它们止步于初秋。刘安说,不与夏虫语

23、寒,不与曲人语道。因为生命中缺乏言说的条件,回放曾经在春日里生机无限的花朵,不禁追问起空间的历程,究竟隐伏着多少玄机:在时光携带着无数浮沉不定的生物匆匆行进时,伤逝之美也在同时上演 使一个走到秋日下的人,那些郁积着浓艳和空洞的春愁,此时一笔勾销。 (选自经典美文 2007年 8月,有删节) 【小题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文章第一段通过描写螳螂划浆果的细节,表现了秋日独特的韵味。作者观察仔细,写得贴切传神,富有感染力。 B文章表现了生命的追求过程是一个由繁华、虚浮而归于本真的过程。 C作者将谷仓比喻为灯盏,突出了谷仓对人们的重要作用 给人们带来美好心情,使人

24、们内心踏实。将歉收的人家和丰稔的人家进行对比,揭示出希望不落空才会快乐的道理。 D文中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在作者看来,生命在追求过程中,达成了自己的目标,就会令人欣喜,反之,就是人生的遗憾。 E文章第二段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漏掉的穗子当作人来写,表现了作者对被 “遗忘 ”的穗子的同情。 【小题 2】作者为什么说 “农夫指缝里漏下的一枝金黄 ”“此时的美超过一切 ”?( 6分) 【小题 3】文中第 3段有哪些表达特色?有什么表达效果?( 6分) 【小题 4】 “秋日的灯盏 ”在文中指什么?为何称之为 “灯盏 ”?( 8分) 答案: 【小题 1】 DE(选对一项给 2份) 【小题 1

25、】因为它的独立存在体现了山村 的岑寂( 3分)(如答 “虚构出岑寂田野的动人一幕 ”得 1分),揭示了到了秋日一切美艳都归于素洁,归于自然的道理。( 3分) 【小题 1】运用比喻、对比(虚实结合)等表达技巧。( 2分)选取山村秋收后一家人围聚炉火和谷仓的典型场景进行描写。( 1分) 渲染了温馨、喜悦、满足、实在的氛围。( 2分)揭示出希望不落空才会快乐的道理。( 1分) 【小题 1】秋天的果实或劳动的结晶(意思对即可)。( 2分)这里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因为灯盏发出光和热,给人温暖,让人心里踏实,( 2分)使人充满喜悦、看到希望,( 2分)这些与秋天的果实、劳动的 结晶给人们的感受相同,二者有

26、相似点。( 2分) 【小题 1】 D项 “反之,就是人生的遗憾 ”不对,结合文章最后一句可知:即使达不成目标,只要经历过,奋斗过,也可以无愧无悔。 E项结合第二段可看出 “同情 ”不对。 【小题 1】本题考查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考点,能力层次为 B,侧重 “理解 ”能力的考查。 【小题 1】本题考查 “鉴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技巧 ”考点,能力层次为 E,侧重“鉴赏评价 ”能力的考查。如扣比喻等任一表达特色进行阐述,每点 2分 【小题 1】本题考查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意 ”考点,能力层次为 B,侧重 “理解 ”能力的考查 。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李嗣业,京兆高陵人

27、。长七尺,膂力绝众。应募安西,军中初用陌刀,而嗣业尤善,每战必为先锋,所向摧北。高仙芝讨勃律,署嗣业及中郎将田珍为左右陌刀将。时吐蕃兵十万屯娑勒城,据山濒水,联木作郛,以扼王师。仙芝潜军夜济信图河,令曰: “及午破贼,不者皆死。 ”嗣业提步士升山,颓石四面以击贼,又树大旗先走险,诸将从之 。鼓而驱至勃律,禽其主,平之。授右威卫将军,号为 “神通大将 ”。 初,仙芝特以计袭取石,其子出奔,以告大食,连兵攻四镇。仙芝率兵二万深入,为大食所败,残卒数千。事急,嗣业谋曰: “将军深履贼境,后援既绝,而大食乘胜,诸胡锐于斗,我与将军俱前死,尚谁报朝廷者?不如守白石岭以为后计。 ”仙芝曰: “吾方收合馀尽

28、,明日复战。 ”嗣业曰: “事去矣,不可坐须菹醢。 ”即驰守白石,路既隘,步骑鱼贯而前。会拔汗那还兵,辎饷塞道不可骋,嗣业惧追及,手梃鏖击,人马毙仆者数十百,虏骇走,仙芝乃得还。表嗣业功,进右金吾大将军,留为疏勒镇使。初讨勃律也,通道葱领,有大石塞隘,以足蹶之,抵穹壑,识者以为至诚 所感云。 天宝十二载,加骠骑大将军。入朝,赐酒玄宗前,醉起舞,帝宠之,赐彩百、金皿五十物、钱十万,曰: “为解酲具。 ” 安禄山反,肃宗追之,诏至,即引道,与诸将割臂盟曰: “所过郡县,秋毫不可犯。 ”至凤翔,上谒,帝喜曰: “今日卿至,贤于数万众。事之济否,固在卿辈。 ”乃诏与郭子仪、仆固怀恩掎角。常为先锋,贼值

29、,类崩溃。广平王收长安,嗣业统前军,阵于香积祠北。贼酋李归仁拥精骑薄战,王师注矢逐之,走未及营,贼大出,掩追骑,还蹂王师,于是乱不能阵。嗣业谓子仪曰: “今日不蹈万死取一生,则军无类矣。 ”即袒持长刀,大呼出阵前 ,杀数十人,阵复整。步卒二千以陌刀、长柯斧堵进,所向无前。归仁匿兵营左,觇军势,王分回纥锐兵击其伏,嗣业出贼背合攻之,自日中至昃,斩首六万级,贼东走,遂平长安。 与子仪等围相州,诸将无功,独嗣业被坚数奋,为诸军冠 。中流矢,卧帐中,方愈,忽 闻金鼓声,知与贼战,大呼,创溃,血流数升卒。谥曰忠勇,赠武威郡王。 (新唐书 列传第六十三 二李马路)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解释

30、,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及午破贼, 不 者比死 不:通 “否 ”,否则 B鼓而驱至勃律, 禽 其主,平之 禽:捉住 C将军深 履 贼境 履:踩,陷 D事之 济 否,固在卿辈 济:渡河成功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表明李嗣业作战身先士卒的一组是( )( 3分) 每战必为先锋,所向摧北 及午破贼,不者皆死 颓石四面以击贼,又树大旗先走险 嗣业出贼背合攻之,自日中至昃,斩首六万级 诸将无功,独嗣业被坚数奋,为诸军冠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李嗣业应征到安西军时,很擅长用陌刀,高仙芝在讨伐勃律的时候,任命他和中郎将田

31、珍分别担任左右陌刀将。 B高仙芝率兵深入到大食的境内,被敌军围困,后无援军,情况紧急,后因李嗣业奋力鏖战才得以脱险。 C与安禄山作战时,王师由于中计,军队阵脚大乱,李嗣业袒持长刀,杀了几十个人,使军队得以恢复阵势,最终取得胜利。 D李嗣业作战英勇,奋不顾身,带伤与敌人作战,后因伤口迸发,流血过多而死,皇上赐谥号忠勇。 【小题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嗣业提步士升山,颓石四面以 击贼,又树大旗先走险,诸将从之。( 5 分) ( 2)与子仪等围相州,诸将无功,独嗣业被坚数奋,为诸军冠。( 5分)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1】 C 【小题 1

32、】 C 【小题 1】( 1)李嗣业冲上士升山,从四面坠落石头来打击敌人,又竖起大旗抢先进攻敌人,走在危险的地方,各将都跟从他。( 2)和郭子仪等围攻相州的时候,各位将领都没有功劳,只有李嗣业身披铠甲,多次奋战,为各将领之首。 【小题 1】济:成功 【小题 1】 是高仙芝的命令; 只表现李嗣业作战英勇,没有表现 “身先士卒 ” 【小题 1】不是与安禄山,是与李归仁作战时 【小题 1】( 1) “颓 ”意为 “坠落,落下 ”, 1分;后置状语 “四面 ”提前, 1分;“树 ”为动词,意为 “竖起 ”, 1 分;句意通顺 2 分。( 2) “被 ”意为 “穿,披 ”, 1 分;“坚 ”意为 “坚硬的

33、东西 ”,指 “铠甲 ”, 1分; “冠 ”意为 “第一 ”, 1分;句意通顺 2分。 李嗣业,京兆高陵人,身高七尺,体力超过常人。应募到安西,军队中刚开始用陌刀,嗣业对此特别擅长,每次作战一定是先锋,所战之处都能取得胜利。高仙芝讨勃律,安排李嗣业和中郎将田珍担任左右陌刀将。当时吐番兵有十万驻扎在娑勒城,靠山临水,把树木扎在一起作为城外围的大城,用来阻塞 朝廷的军队。高仙芝将军队偷偷地在夜里渡过信图河,下令说: “到明天中午(一定要)攻破敌人,否则你们都将死。 ”李嗣业冲上士升山,从四面坠落石头来打击敌人,又竖起大旗抢先进攻敌人,走在危险的地方,各将都跟从他。击着鼓驱赶着敌人直到勃律,活捉了他

34、们的首领,平定了那里。朝廷授予他右威卫将军,号称 “神通大将 ”。 当初,高仙芝特意用计谋袭击攻取石,他的儿子逃了出去,把这事告诉了大食,大食联合各部落派兵攻取了四镇。高仙芝率领兵士二万人深入敌境,被大食打败,死伤士卒几千人,事情危急,李嗣业献计说: “将军深陷敌人境内,没有后援 部队,而且大食乘胜势,各少数民族部落擅长打仗,我和将军都上前战死,还有谁来向朝廷报告呢?不如守住白石岭,以此作为以后的打算。 ”高仙芝说:“我刚收拢剩余的部队,明天再战。 ”李嗣业说: “大势已过去了,不可坐等变成肉酱。 ”立即就驰马去守白石岭,道路很狭窄,人马只能一个挨着一个地连接着前进。恰逢拔汗那回来的兵卒,随军

35、物质堵塞了道路,军士不可纵马驰骋,嗣业担心追兵追到,手拿兵器奋力拼杀,人马被杀死击倒了有几十上百人,敌人吓得逃跑了,高仙芝才得以回来。向朝廷上表给李嗣业请功,进迁为右金吾大将军,留任疏勒镇使。当初讨伐勃 律的时候,道路狭窄,有块大石头阻塞了路口,李嗣业用脚踢了一下,就变成了高深的大沟,知道的人认为是由于至诚之心感动了上天。 天宝十二年,加升为骠骑大将军,进入朝廷,唐玄宗赐酒给他,他醉后起舞,玄宗宠爱他,赏赐彩百、金皿五十件,钱十万,说: “给他作解酒的工具。 ” 安禄山造反,唐肃宗率军追击他们,诏书到达嗣业处,李嗣业马上率领军队出发,和各位将领割破手腕发誓说: “所经过的郡县,一点都不许侵犯。

36、 ”至凤翔,上前拜见皇上,皇上高兴地说: “现在你到了,比几万士兵都要好。事情能否成功,就看你们的了。 ”于是下诏书让他和郭子仪 、仆固怀恩成掎角之势。嗣业常常作先锋官,敌人碰上了他,大都大败而归。广平王收复长安时,李嗣业统领前军,在香积祠北面与敌对阵。贼头目李归仁拥精锐部队与他们博击,王师用箭射击并追逐他们,还未到达敌营,敌人大队人马冲出,遮蔽了追击的部队,回转头来攻击朝廷的军队,这时候军队的阵脚大乱,嗣业对郭子仪说: “今天不拚死以博得活路,就会全军覆没了。 ”马上露出膀子,拿起长刀,大喊着冲出阵去,杀了几十个人,军队的阵势又恢复整齐,用二千士兵用陌刀、长柯斧在前面开路,所向披靡,勇往直前

37、。李归仁躲在兵营左侧,察看军情,大王分回族精兵 袭击他的伏兵,李嗣业从敌人背后出兵合围他们,从中午直战到太阳偏西,斩敌立万人。敌人向东边逃跑,于是平定了长安。 和郭子仪等围攻相州的时候,各位将领都没有功劳,只有李嗣业身披铠甲,多次奋战,为各将领之首。被流箭射中,睡在营帐之中,刚刚治愈,忽然听到金鼓大震,知道是与敌人作战,大喊一声,创口迸发,流血多达几升,死去。赐谥号忠勇,赠号武威郡王。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采桑子(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小题 1】 “好梦频惊 ”是全词的点睛之笔,请

38、结合全词谈谈引起 “好梦频惊 ”的原因有哪些 ( 5分) 【小题 2】这首词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请具体分析。( 6分) 答案: 【小题 1】 因时光的流逝而惊梦。 因容颜的易老而惊梦。 因离别的痛苦而惊梦。 因无尽的 思念而惊梦。 因西风的骤起而惊梦。 因月色的惨白而惊梦。 因高楼的雁叫而惊梦。( 5分,答 对一点给一分) 【小题 1】 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作者在词中借哀景抒发悲情,骤急的西风、惨白的淡月、高楼 的雁叫都渲染了一种伤离别、苦相思的悲情。 运用衬托的手法。以时光的 “只解 ”“不 信 ”衬托人 的敏感多情;以雁归衬托人未归。 运用拟人的手法。首句将时光拟人化,说“时光 ”“催人老

39、 ”, 表达了时光流逝、容颜易老的伤感。( 6分,每点 3分,答对两点即可) 【小题 1】本题考查 “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考点,能力层次为 C,侧重 “分析综合 ”能力的考查。 【小题 1】本题考查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考点,能力层次为 D,侧重 “鉴赏评价 ”能力的考查。 “表达技巧 ”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一句子 段落一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 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 语言表达 依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续写一句。 (5分

40、 ) 高三是紧张与匆忙的结合体。正因如此,我们才积蓄了太多的渴望。 我渴望,渴望在绿意盎然的春季,放飞我幽囚一冬的思绪。那时我会肆意地想:久违了,柔柔的轻风;久违了,暖暖的阳光;久违了,我梦里的那娇艳妩媚的百花园 。 答案:我渴望,渴望在热闹奔放的夏季,高歌我积淀一春的欢乐。那时我会用心的听:久别了, 滚滚的雷声;久别了,花开拔节的声音;久别了,我梦里的梵婀玲奏着的名曲 。 在学校的管理中,有时候一声适时的提示,一句温馨的话语,可以给人送来浓浓的暖意, 让校园变得更加和谐。请你从给出的时段中任选两个各拟写一句亲切生动、符合时段特点和校园环 境氛围的温馨提示语。( 6分) 起床 晨读 午餐 放学

41、 答案: 起床:度过了漆黑的夜晚,迎来又一个美丽的早晨,同学们,快快起床吧,让我们伴着初升的太阳,展开笑颜迎接新的一天。 晨读:阳光、清风,鸟语、花香,早晨的风光是美丽的,早晨的记忆是清新的,同学们,捧起书本吧,让我们每天进步一点点。 午餐:同学们,午餐时间到了,饥肠辘辘的你一定焦急 难耐。请礼让小同学,珍惜盘中餐,以美好的心情享用这可口的饭菜吧。 放学:忙碌而充实的一天结束了,让我们戴上老师的叮咛,伴着同学的祝福,想着父母的期盼,踏上熟悉的回家之路吧。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 1】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吞二周而亡诸侯, , ,威振四海。(贾谊过秦论) 【小题 2

42、】闾阎扑地, ,舸舰迷津, 。(王勃滕王阁序) 【小题 3】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 答案: 【小题 1】振长策而御宇内 履至尊而制六合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小题 1】钟鸣鼎食之家 青雀黄龙之舳 【小题 1】赢得生前身后名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哲学家在草地上给弟子上最后一课,问: “如何除掉这些杂草? ”弟子甲说: “用铲子铲。 ”乙说: “用火烧。 ”丙说: “撒上石灰。 ”丁说: “连根拔去。 ”哲学家说:“都试一下。如果没有除掉,一年后再来此相会。 ”一年后,弟子们都来了,哲学家没有来。但他的弟子看到满地茂盛的庄稼而无一根杂草,终于悟到了一个真理: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 要求: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