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二第二次学业水平测试语文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bowdiet140 文档编号:314996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二第二次学业水平测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1-2012学年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二第二次学业水平测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1-2012学年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二第二次学业水平测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1-2012学年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二第二次学业水平测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1-2012学年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二第二次学业水平测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学年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二第二次学业水平测试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污诟安谧稗官野史风烛残年 B蹉跎暮霭根深缔固目不暇接 C犀利冷漠溘然长逝惩一儆百 D坍塌影碟源远流长轻歌慢舞 答案: C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建设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必须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确保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业稳定发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B构建 “和谐世界 ”的外交理念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对外交往中爱好和平、讲信修睦、协和万邦的文化传统。 C在和平建设的火红年代,作为人民领袖的毛泽东于百忙之中,先后七次视察徐州,在亲切教诲之

2、余,与徐州发展关系密切的党政军领导共谋建设大计,开创了国家领导人视察地级市之最。 D央行负责人表示,可以通过保持存款利率不变而提高贷款利率的方法来缓解外汇储备增长过快而带来的升值负担。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这些科技含量高的家用产品必将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成为 明日黄花 。 B近年来,世界各地局部地区的战争接连不断,造成大量的难民 毁家纾难 ,流离失所,这一现象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C尘封千年的杭州雷峰塔地宫昨日开启,一尊珍贵的铜佛像得以 重见天日 。 D福利彩票投注点人头攒动,到晚上十点购买彩票的队伍仍然 尾大不掉 。 答案: C 下列词语中划线

3、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 血 压( xu) 炮 制( po) 框 架( kung)一叶 扁 舟( pin) B 稍 息( sho)执 拗 ( ni) 苔 藓( ti)瑕瑜互 见 ( xin) C 伺 机( s)沮 丧 ( sng)古 刹 ( ch)勤能补 拙 ( zhu) D 殷 切( yn) 曝 光( bo) 攒 聚( cun)自怨自 艾 ( y)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孔子创立的儒学,虽然没有忽视人与自然关系的统一,也涉及到老庄 “道法自然 ”的哲理;但更注重现实与期待未来,寻求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和谐之道。从汉唐两千余年以来,凡是太平之世,都是儒

4、学盛行之时。因此,有人说,孔子创立的儒学,可以称为是一种盛世之学。儒学所涉的主要内容,简要而言就是隆礼、重仁和尚中道三项论题。 “隆礼 ”就是郑重地遵循礼法。礼教不是孔子的创造,是先民的文化积淀。最早形成于文明社会敬天祭祀祖先中,西周时周公制礼作乐,至东周春秋末,社会动荡不安,出现 “礼崩乐坏 ”的社会无序状态,故孔子倡导 “复礼 ”。 “不知礼,无以立也 ”, “三十而立 ”。孔子认为 “知礼 ”是立足于社会的根本,礼治是社会结构的保证,只有礼治,才能规范人与人和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秩序。这充分说明礼制就是社会制度,而礼治则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根据与法则,可见孔子论礼与其政教是合一的,故又有礼教的

5、说法。这种思想对规范汉唐以来的社会形态、促进社会有序发展,曾产 生过积极影响,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重仁 ”就是主张人应有仁的品格。孔子认为仁的含义,就是人与人之间具有本能的相互扶持的意义。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得以形成,所以他说 “仁者,爱人 ”。孟子提出 “仁政 ”的主张,从而说明孔子的仁德,就是 “大同社会 ”的理想信念,这成为自古以来人们追求社会和谐的美好蓝图。 “尚中道 ”的辨证思想,是孔子对自古以来 “允执阙中 ”的发展。中道思想是先哲遗留的闪光思想。唐尧曾对舜说,若执中即信守中道,四海之内便会避免困穷,天禄便会长存的。到春秋时代,百家争鸣,集中于一个 “治 ”字,老子倡 “守中

6、”,即以柔用中;韩非则倡 “法治 ”,主张以强用中。孔子认为 “中行 ”者最佳,其次是 “狂者 ”、 “狷者 ”。社会中之三种人即左中右者,持中者为最佳。同时,孔子认为事物在发展中又有中庸、过、不及三种形态,而中庸为最佳。而中道是和,和即事物矛盾之对立统一状态,他表示事物之质的规定性,因此持中的要义,就是要执持事物之质,这也就是 “和为贵 ”之义。 总之,孔子一生做出总结古学、兴办私学和创立儒学三件伟业,他的隆礼、重仁和尚中道的核心思想,均含有积极意义和现代价值,并为国内外有识之士瞩目。 1988年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说: “人类如果 想要在 21世纪继续生存发展下去,必须汲取中国孔子思想中的

7、智慧。 ”这种认识无疑是很有道理的。 【小题 1】下列对孔子儒学思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创立的儒学是在古代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继承也有否定,忽视了 “道法自然 ”的哲理思想。 B孔子在其儒学创立中创建了隆礼、重仁和尚中道三项论题,深化完善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C孔子创立的儒学,自汉唐两千余年以来,凡是太平之世,都是儒学盛行之时。因此,有人说儒学是一种盛世之学。 D孔子创立的儒学,汲取了老庄等哲学思想的智慧,同时又更加注重 现实与期待未来,寻求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和谐之道,受到人们的尊崇。 【小题 2】下列对孔子儒学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所推崇的 “礼教 ”是

8、西周时周公所创造的,孔子认为 “知礼 ”是立足于社会的根本,礼治是社会结构的保证, “不知礼,无以立也 ”。 B “重仁 ”就是主张人应有仁的品格。所以孔子倡导 “仁者,爱人 ”,他的 “仁政 ”主张,为我们构建了一幅 “大同社会 ”的美好蓝图。 C “尚中道 ”的辩证思想,是孔子对自古以来 “允执阙中 ”的发展。早在春秋时代,唐尧就曾对舜说,若执中即信守中道,四海之内便会避免困穷,天禄 便会长存的。 D中道思想是先哲所遗留的。以后不同流派又不断充实和发展,孔子认为中道是和,提出 “和为贵 ”的思想。 【小题 3】下列对原文信息的提取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礼教体现了孔子论礼与其政教的合

9、一。历史证明这是规范人与人和人与社会关系秩序的唯一保证。在汉唐以来的社会演变中始终起着积极作用。 B中道思想体现了古代先哲的思想智慧,孔子认为在社会 “左中右 ”三种人中,“中庸 ”之人为最佳, “过与不及 ”这两种人不能体现 “和为贵 ”的哲学内涵。 C有人认为,人类如果想要在 21世纪继续生存发展下去,就必须向人们贯彻中国孔子全部的哲学思想。 D孔子的儒学思想很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哲学理念,与其他哲学有着很大的不同,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上,曾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今天仍会有它可借鉴的现实价值。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1】 D 【小题 1】 D 【小题 1】 D项由第一自然段可知,是对

10、该段主要信息的概括。 A项主要信息在第一段,正确的信息是孔子创立的儒学 “也涉及到老庄 道法自然 的哲理 ”,并没有忽视该哲学思想。 B项 “隆礼、重仁和尚中道 ”等内容,不是孔子所创建的,“隆礼 ”是先民的文化积淀,文中 也明确表示不是孔子所创造的, “尚中道 ”也是先哲遗留的闪光思想,尧舜时期就已存在,故该项错。 C项的表述只是一种现象,并没有体现儒学思想的内涵,答非所问,故该项错。 【小题 1】该题信息涉及到第二、第三、第四三个自然段,涵盖了孔子儒学的内容。 D项见第四自然段,是孔子对中道思想的理解。 A项信息在第二段,礼教是先民的文化积淀,最早形成于文明社会敬天祭祀祖先中,到了西周的周

11、公才编制礼乐,故该项中说 “礼教 是西周时周公所创造的 ”错。 B 项信息在第三段,“仁政 ”的主张是孟子提出的,张冠李戴。 C项信息在第四自然段,该项中前提条件错,唐尧舜时期不是春秋时代,故该项错。 【小题 1】 D项信息涉及到全文,是对文中主要信息的正确概括。 A项信息在第二段, “唯一保证 ”错误; “始终起着积极作用 ”错误,原文是说 “曾产生过积极作用 ”,故该项错。 B项信息在第四段, “中庸、过、不及 ”是指事物发展的三种形态,不是指人,故该项错。 C项信息在最后一段, “贯彻中国孔子全部的哲学思想 ”错误,原文只是说要 “汲取中国孔子思想中的智慧 ”,而不是全部的哲学思想,扩大

12、了范围,是对文中信息的错误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流浪的河流 河流在大地上流浪,人从河流那儿学会了流浪;河流最终在大海里永生,人却在死亡后寂灭。 8年前,当我由蜀地入秦塞,落户古城流中 注 时,曾固执地把自己称为异乡人。我在一个叫芦家沟的地方,和一条唤做冷水的河流度过了两年相依相亲的幸福时光。 冷水河很瘦,瘦得只有细细一脉,不堪一握。河上没有浪花和漩涡,没有惊涛拍岸,没有虹桥卧波,也无小舟自横,它那么安详,从不弄出一点声响来;它更像一道无名的野水,有点荒凉,但却是清澈的、快乐的、自由的、并由此显出清秀和灵气来。 每当黄昏来临时。我便独自一个越过校园的红砖墙,绕过一块块 碧绿的菜畦,走

13、向冷水河:红艳欲滴的夕阳正缓缓坠下,鸳鸯翩翩飞过平野田畴,薄薄的雾霭浮起来,罩住烟树远村,然后是淡淡的一弯弦月升起来,在湛蓝的苍穹中撒下清凉的光辉 这异乡的美景使我着迷,也在我的心上扯出了淡淡的乡愁。我想起了青绿的巴山蜀水,想起了嘉陵江汹涌澎湃的涛声。我在沙滩上久久地徘徊,这条异乡的河便用凄凉的沉默包容了一个异乡人的孤独和忧伤。 我不知道冷水河的源头在哪,我只听说它发源于溶洞,是地下水,冷冰冰,所以叫做冷水河:我也不知道它流向何方,我只是凭着主观臆想,认定它先经芦家沟流入汉江,然后汇入长江 。最后经东海融入太平洋。这是理论的路线,也是现实的途径,嘉陵江走的也是这条路径,它们在长江融为了一体,它

14、们殊途同归。 这一结论却让我感到羞惭,异乡人的称谓立即变得矫情可笑。河流是一个整体,它拒绝人类用条块划割的方式把它们分解得支离破碎,它蔑视所谓的地域观念和乡土意识,那是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需要强加给它的。 事实上,水才是一个整体,河流只是水的一个成长阶段,就像人要分幼年、青年和老年一样,河流只有长到海洋那样强壮时才算成熟,河流只有在抵达海洋的那一瞬间才能完成它的生命运程,海洋也仅仅只是一种生命形态。 水的成 长方式从一开始使呈现出智慧的思考,即如何使弱小的个体变成强大的整体。 这是生存的智慧,是流浪的目的,也是河流的精神内核。 真的,在大地上,我再也没有见过像河流这样把个体的生命意识和整体的生存

15、信念如此紧密和谐统一起来的强大的存在了! 我想,人类对于流浪的诱惑多半是源于远方的诱惑,他们看到河流流向不可知的远方,远方就成了希望和桃花源的象征,于是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流浪,走向远方。 河流启动了人类的流浪意识,遗憾的是他们只学会了流浪形式而非实质,他们便只能无谓地颠沛流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疲惫而艰辛,却找不到生 活的目的和方向;于是一代代人重复祖先的模样叩问苍天,问他们从哪儿来向哪儿去,可上苍能解决什么问题?何不去问问河流,河流会用感性的流动方式告诉人类:强大的生命源自强大的精神内力,内心的虚弱贫瘠必然会导致生命的衰竭。 人类常常太看重物质的力量,当然,这也不能全怪他们,谁也不能否定

16、物质的力量;而无形无踪的精神总是无法给急功近利的人带来直观的好处,它只会潜藏在平凡的身躯和褴褛的衣衫里。 我感谢河流,感谢大地上所有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河流,那些流动的水,因为日夜奔腾而永远不会腐烂的水,它们让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从此挣 脱世俗的枷锁,奔向浩瀚真实的心灵。 那里才是我永恒的故乡。 注 流中:地名 【小题 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本文开篇描述河流和人类流浪的相似过程和不同归宿,蕴藉含蓄;接下来引申出流浪的目的;最后指出人类只有彻底摆脱物欲,才能最终走出流浪的误区。 B本文把空间上的流浪行为,提升到心理上的流浪层面,由对水的自由奔流的咏叹,引申出人

17、生的意义,进一步升华了题旨,使全文富有思辨色彩。 C本文将抒情、议论寓于叙述、描写之中,情景交融,情理相通,既富有形象的生动性又富有说理的深刻 性,是一篇类似于荷塘月色的抒情散文。 D本文第三段描写冷水河,运用了排比、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冷水河细、清、静、荒凉的特征,为后文作者探寻河流的归宿并引出对流浪的感悟作铺垫。 来源 :学 . E结尾句中 “日夜奔腾而永远不会腐烂的水 ”是指 “大地上所有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河流 ”和 “流动的水 ”,因为正是这些 “河流 ”和 “水 ”,才使 “我 ”感悟到生命在于运动的人生真谛。 【小题 2】纵观全文,找出 4处与 “水才是一个整体 ”相呼应

18、的句子。( 4分) 【小题 3】 “河流启动了人类的流浪意识,遗憾的是 他们只学会了流浪形式而非实质 ”,如何理解划线部分的含义?( 4分) 【小题 4】 “心上扯出了淡淡的乡愁 ”与 “那里才是我永恒的故乡 ”两句中加点字的意思是否相同?试加以说明。简要分析两个句子在文中各有什么作用,简要回答作者为什么说 “那才是我永恒的故乡 ”。( 4分) 答案: 【小题 1】 BD 【小题 1】( 1)嘉陵江走的也是这条路径,它们在长江融为了一体,它们殊途同归。 ( 2)它拒绝人类用条块划割的方式把它们分解得支离破碎,它蔑视所谓的地域观念和乡土意识。 ( 3)河流只有在抵达海洋的那一瞬间才能完成它的生命

19、运程,海洋也 仅仅只是一种生命形态。 ( 4)水的成长方式从一开始便呈现出智慧的思考,即如何使弱小的个体变成强大的整体。 ( 5)在大地上,我再也没有见过像河流这样把个本的生命意识和整体的生存信念如此紧密和谐统一起来的强大的存在了!(答对一点 1分) 【小题 1】河流的流浪是奔向成熟的生命过程:把个体的生命意识和整体的生存信念紧密和谐地统一起来。( 2分)而人类的流浪多半源于远方的诱惑;是丧失目的和方向的;太看重物质的力量而内在精神虚弱贫瘠。( 2分) 【小题 1】不相同,( 1分)前者是指有着 “青绿的巴山蜀水和汹涌澎湃的涛声和嘉陵江 ”的 家乡。后者是指海潮真实的心灵之乡。( 1分)前句引

20、出下文反思,为后文作铺垫。后句收 束全文,升华题旨。( 1分)作者认为河流用感性的流动方式告诉我们:强大的生命源自强 大的精神内力,河流让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 1分) 【小题 1】 A项中 “描述 ”改为 “点明 ”,去掉 “相似过程 ”; C项应为 “前半部分以描述为主,后半部分侧重议论抒情,是不同于荷塘月色的哲理散文 ”;项中感悟到 “生命在于运动 ”不对。 【小题 1】仔细阅读第 6-9自然段,水才是一个整体,关键点是整体,融为一体是整体,不让分解也是一种整体意识,所以从这方面出发即可找出答案:。 【小题 1】流浪的形式是指向往远方,实质是越来越成熟,而人类则与水不同,整体答案:时可仔细

21、阅读划线句所在的那一段及下一段,先写出流浪的整体意识,再与之相比较,人类为何不同。 【小题 1】前者在第五自然段,属于文章开头,联系后文可知其指的是真实的地方,而后者在最后,已经提升到心灵的高度。从作用上说,前者在前为铺垫,后者在最后有收束全文,提升主题的作用。作者安排这句是有寓意的,通过河流与人类的对比,得出 生命的意义。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吴起传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 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 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恶吴起曰: “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

22、十余人。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 ”鲁君疑之,谢吴起。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曰: “吴起何如人哉? ”李克曰: “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 能过也。 ”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与士卒分劳苦。文侯以吴起善用兵。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 “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 ”起对曰: “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武侯曰: “善。 ”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因与武侯言

23、曰: “夫吴起贤人也。臣窃恐起之无留心也。 试延以公主,以此卜之。 吴起辞魏武侯。武侯疑之而弗信也。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 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 ,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要在强兵,破驰说之言从横者。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 太史公曰:世俗所称师旅 ,皆道吴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论,论其行事所施设者,语曰: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吴起说武侯以形势不如德,然行之于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躯。悲夫! (选自史记 吴起列传)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

24、一项是 ( ) A鲁君疑之, 谢 吴起谢:道歉 B起 事 其子武侯事:侍奉 C公叔 为相, 尚 魏公主尚:臣娶君女 D明法审令, 捐 不急之官捐:撤除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吴起 “善用兵 ”和 “刻暴少恩 ”的一组是( ) A 将而攻齐,大破之 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 B 卧不设席,行不骑乘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 C 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 D 吴起说武侯以形势不如德 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国进攻鲁国时,鲁国想用吴起做将军,又因吴起娶了齐国女子为妻而猜疑他。 B魏文侯听说吴起

25、贤明,又很有军事才能,就重用吴起为将军,让他率军进攻秦国,夺取了五座城池。 C公叔做宰相时,忌妒吴起,就向魏武侯进谗言,吴起害怕获罪,就离开魏国,马上到楚国去了。 D吴起在楚国担任相职,申明法度,赏罚分明,裁减闲职,废除部分贵族爵位,触犯了王室大臣的利益,终于在楚悼王死后招致杀身之祸。 【小题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 试延以公主,以此卜之。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1】 A 【小题 1】 B 【小题 1】( 1)吴起想要谋求功名,就杀了他的妻子,以表明自己不依附齐国。 ( 2)请试以公主(招亲)挽留他,用这种办法来考察

26、他。 【小题 1】谢绝、摒弃 【小题 1】可用排除法。 A前为用兵如神,才能大破之, 竟然杀妻,可见其刻暴少恩。 【小题 1】没有吴起贤明之意, “起贪而好色 ”可印证 【小题 1】本题考查翻译能力。 1) “就名 ”, “不与齐 ”的翻译为给分点,( 2)介词结构后置、 “延 ”、 “卜 ”的翻译为给分点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吴起是魏国人,喜欢带兵打仗。齐国攻打鲁国时,鲁国想任用吴起做将军,可吴起娶了齐国的女子为妻,因而鲁国猜疑他。 吴起想要谋求功名,就杀了他的妻子,以表明自己不依附齐国。鲁国终于任命他为将,率兵进攻齐国,大败齐军。鲁国有人诋毁吴起说: “吴起为人心狠毒辣。他年轻时,乡邻们讥

27、笑他,吴起就杀了三十多个讥笑他的人。鲁国君主猜疑他,吴起就杀掉妻子来谋取将位。鲁国是个小国,却有战胜齐国的名称,那么别的诸侯国就会图谋鲁国。况且鲁卫两国是兄弟之国,而君王重用吴起,就是疏远了卫国。 ”于是鲁君不再信任吴起,摒弃了他。 在这时,吴起听说魏文侯贤明,想要侍奉他。魏文侯询问李克: “吴起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李克说 “吴起贪图名声而喜好女色,然而带兵 打仗连著名的司马穰苴也不能超过他。 ”文侯就任吴起为将,让他率兵攻秦国,夺取了五座城池。吴起担任将军,睡觉不用褥席,行军不乘马车,和士兵分担劳苦。魏文侯因为吴起会带兵,于是派他做西河守,以抵抗秦、韩两国。文侯死后,吴起侍奉他的儿子武侯。

28、武侯有次乘船漂流沿西河顺流而下,半途中,武侯回头对吴起说:“山河的险固形势多么壮美啊,这是我魏国的瑰宝。 ”吴起回答说: “国家的险固在仁德而不在地势险要。如果你不推行仁政,那么这条船上的人也都会成为你的敌人。 ”武侯赞叹说: “好。 ”田文死后,公叔接替相位。他娶了魏国公主为妻,忌妒吴 起。就对武侯说: “吴起是个贤人,我私下担心他没有留魏之心。请试以公主招亲挽留他。用这种办法来考察他。 ”吴起谢绝了魏武侯,魏武侯就怀疑吴起没有留魏之心,因而不信赖他了。吴起害怕获罪,就离开了魏国,马上到了楚国。 楚悼王向来听说吴起贤明,一到楚国就任命他做宰相。吴起便申明法度,赏罚分明,裁减冗员,废除那些疏远

29、的王族们的爵禄,用来供养作战的将士。重在强兵备战,摒弃那些宣扬合纵连横到处奔走的说客。因此,楚国的贵族都想谋害吴起。等到楚悼王死时,王室大臣就起来叛乱追杀吴起,吴起逃到悼王的尸体旁,伏在尸体上,追击吴起的人 于是射杀吴起,同时射中了悼王的尸体。 太史公说:社会上谈论军旅的事,都要引用吴起的兵法,这书世上流传很广,所以不在这里论述了,只论述他施用于行事中的实迹。人们常说: “能够做的人不一定能说,能够说的人不一定能做。 ”吴起劝说魏文侯山河之险不如推行仁政,然而他在楚国行事,因为残暴狠毒,缺少仁爱而招来杀身之祸,真是可悲啊!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答题。( 6分) 山房春事 岑参 梁园 日

30、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 梁园:园圃名,汉梁孝王建,为游赏与延宾之所。本诗写于 安史之乱以后。 【小题 1】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3分) 【小题 2】说说这首诗在抒情方面的表达技巧。( 3分) 答案: 【小题 1】这首吊古诗作,主旨是抒发诗人对世事盛衰无常的慨叹,伤感和沉痛之情。 【小题 1】融情于景,前两句 “暮 ”“乱 ”和 “萧条 ”等词语透露出诗人的伤感;反衬手法,后两句借无知花树偏在一片萧条之中依然开出当年的繁花之景象,极为含蓄地表达了沉痛之情。 【小题 1】作为一首吊古之作,梁园的萧条是诗人所要着力描写的。然而一、二两句已经把话

31、说尽,再要顺着原有思路写出,势必叠床架屋。诗人于紧要处别 开生面,在画面的主题位置上添上几笔艳丽的春色。以乐景写哀情,相反而相成,梁园的景色愈见萧条,诗人的吊古之情也愈见伤痛了。 【小题 1】反衬手法运用得十分巧妙。诗人在远望以后,收回目光,就近察看,只见庭园中的树木,繁花满枝,春色不减当年。就象听到丁丁的伐木声,更感到山谷的幽静一样,这突然闯入他的视野中的绚丽春光,进一步加深了他对梁园极目萧条的印象。梁园已改尽昔日容颜,为什么春花却依旧盛开呢?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诗人不说自己深知物是人非,却偏从对面翻出,说是 “庭树不知 ”;不说今日梁园颓败,深可伤悼 ,自己无心领略春光

32、,却说无知花树遵循自然规律,偏在这一片萧条之中依然开出当年的繁花。感情极沉痛,出语却极含蓄。 语言表达 小说巴黎圣母院中的三位主要人物(爱斯梅拉达、卡西莫多、弗罗洛)的结局是什么?请简述。( 4分) 答案:爱斯梅拉达被官兵抓去后,最终被吊上绞架。而站在圣母院顶楼的弗罗洛看到这一切,发出了得意的狂笑;卡西莫多终于认清了弗罗洛的狰狞面目,猛扑过去,将他从钟楼顶上推下来摔死,自己则来到刑场上,抱着爱斯梅拉达的尸体遁入了墓地;几年后,人们发现了他们在一起的遗骸。 某中学校刊的一个栏目选定了以下四篇文章,请你为该栏目拟一个恰当的话题。要求:参照下列任一题目的结构进行概括,不超过 15字。( 4分) 诚信

33、为你带来幸运 善良是你快乐的源头 节俭使你安稳无忧 宽容让你成大器 答: 答案:美德让你一生收益 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三个关键词来描述自己心目中的高三生活。要求语意连贯,有一定的文采,所选词语必须出现在语段中。字数不少于 60字。( 4分) 词语:泪水 疲惫 欢笑 执着 超越 感伤 关键词: 答案:疲惫 执着 超越 泪水和着汗水,星光伴着曙光。教室内,我们如饥似渴;书桌旁,我们埋首苦读。题海漫游,身心疲惫 但我相信,执着的付出终迎来收获的硕果,明天的我终将实现人生的超越。高三,我将微笑着与你同行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共 8分,每空 1分) 【小题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34、 ,驾一叶之扁舟, 。 (苏轼赤壁赋) 【小题 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 。 (李白将进酒) 【小题 3】倚南窗以寄傲, 。 ,门虽设而常关。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小题 4】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 即天涯。 , 。 (龚自珍已亥杂诗(其五) 答案:略 作文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700字的文章。 24岁的重庆姑娘陈静林是一个聪明且有爱心的人,在帮助邻居和同事排忧解难的过程中她机敏地捕捉到商机, “二伴一 ”家政公司应运而生,并且一年就赚了50万。这个 “二伴一 ”,意思是两个老人伴一个孩子或一个家庭,公司雇员全部是 50岁以上的爷爷奶奶。公司开业以后, “出租 ”爷爷奶奶大受欢迎,甚至教授夫妇、外国老人也来应聘,生意十分兴隆。 从 “二伴一 ”家政公司的生意十分兴隆可以看出,当今社会,不少家庭急 需 “爷爷奶奶 ”的亲情,这一现象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你根据自己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