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江西省新余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卷.doc

上传人:rimleave225 文档编号:315407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江西省新余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1届江西省新余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1届江西省新余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1届江西省新余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1届江西省新余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届江西省新余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卷 其他 古诗文填空( 8分,每空 1分) ( 1)四书为儒家经典,南宋学者朱熹将礼记中 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 ( 2)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 。(王勃滕王阁序) ( 3)歌台暖响, ;舞殿冷袖 , 。(杜牧阿房宫赋) ( 4)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而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是: , 。 答案: 大学,中庸 ( 2)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 3)春光融融 风雨凄凄( 4)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稽首 无稽之谈 妊娠 寥落星辰 粗糙 名噪

2、一时浅薄 日薄西山 B妖娆 不屈不挠 腈纶 羽扇纶巾 旋涡 头晕目眩疱疹 逾庖而宴 C载货 载歌载舞 模式 装模作样 谂知 审时度势呼吁 长吁短叹 D镌刻 扶老携幼 懊丧 奥妙无穷 假期 狐假虎威墙垣 亘古未见 答案: B 下列各句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他们想有所作为,但战争使他们精神迷惘,尔虞我诈的社会又使他们非常反感,他们只能在沉沦中度日,美国作家斯坦因由此称他们 为 “迷惘的一代 ”。 B凭心而论,姚明的球技在 NBA球员中还不能算最好,但他的不懈努力及在篮板、助攻方面的进步却是球迷们有目共睹的。 C周杰伦以他正面健康的形象、出色的音乐禀赋,迅速成为年轻人的偶像,被誉为新一代娱乐天王

3、,拥有不计其数的铁竿粉丝。 D 2008年,当山寨文化在手机领域摧城拨寨,在数码领域跃跃欲试,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之时,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它曾经有过的惨淡出身了。 答案: A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国庆长假期间,父母带着我自驾游,先后游览了天目山和黄山,让我领略到了高山景行的滋味。 B 2009年的男篮亚锦赛决赛中,中国队只有王治郅的表现还算差强人意,输掉比赛也就是可想而知的事情了。 C百姓对政府有不满情绪,所以政府要真正转变职能,非要对现有的政府机构进行彻底地改头换面不可。 D足球比赛中不能只搞单打独斗,要知道三人成虎,只有众志成城,调动全队的力量才能取得比赛的胜

4、利。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周苏红是我国一位有着丰富大赛经验的优秀的排球女运动员,在比赛中一向发 挥稳定,目前已转会广东的恒大女排。 B参观完岳庙,我心潮澎湃。望着眼前的苍松翠柏和古墓,岳飞那崇高的爱国精神和坚贞不屈的形象仿佛就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C全省人民在解放军战士抗击台风的英勇精神鼓舞之下,抢生产修堤防等积极的自救行动全面地展开来。 D杨公堤从南到北有六座美丽的桥,造型各有特色,连通着西里湖、岳湖和西面的一些水域。 答案: A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学校对面二、三十米处是一个网吧,有的孩子考完试来到这里 “减压 ”,对此,一些家长颇感

5、担忧。 B整治马家沟河的消息传出后,许多市民非常关心这条河怎么治理?那里的两岸居民将怎么办? C历史已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们:当社会急遽变化的时候,新的事物不断涌现,旧的关系不断改变,语言受到冲击,随着发生变化,因此,我们一定要密切关注。 D公诉方认为:被告人叔文秀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133条,以交通肇事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 题。(每小题 3分,共 9分) 人类衰老之谜有了新发现 衰老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因而十分关心的问题。众所周知,人的身体在到了25岁以后就开始进入一个逐渐衰老的阶段,身体的各项机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但衰老的原因

6、又是什么呢? 在医学上,人的衰老分为程序性衰老和非程序性衰老。程序性衰老是指由遗传基因的原因导致的衰老。遗传基因作为生物信息的源泉,它像程序一样控制着一个人的生长、发育、成熟,包括衰老和死亡。研究表明:在基因程序中,人的寿命平均在一百二、三十岁左右。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情况是,大部分人的寿命只有七、八十岁。为什么两者之间会有这么大差距呢?这就涉及到另外一个概念:非程序性衰老。由于环境、营养和疾病等原因,人体的老化速度 加快,缩短了基因程序的进程而提前进入衰老,这就是非程序性衰老,也是我们重点研究的对象。大量科学研究表明,人体非程序性衰老与血液微循环下降有直接关系。 微循环是指直接参与组织、

7、细胞物质能量交换和信息传递的血液、淋巴液在人体毛细血管和微淋巴管中的体液循环。它涵盖了生命活动的基本功能。那么,微循环下降为什么会引起衰老呢? 这是因为我们的血液有两个重要作用:一是供应氧气营养、二是代谢废气废物。在血液中,血红细胞扮演着最为主要的角色。通过大量计算机显微血相检测我们发现:大多数青少年人的血红细胞都是圆润饱满、中间透亮、 分散活跃的;而大多数中老年人的血红细胞往往干瘪灰暗、结团成串、变异畸型,呈现出脱水衰老的状况。研究表明,人体毛细血管的直径通常只有 3.5微米,而正常血红细胞的直径为 7.2微米,比毛细血管直径大一倍的血红细胞要想顺利流过毛细血管,就必须圆润饱满、分散活跃、中

8、间透亮,具有很好的变形能力。反之,变异畸形、干瘪灰暗、缺乏活力、粘连在一起的血红细胞很难流到人体组织器官的毛细血管和末端部位,从而造成微循环下降,进而导致人体组织和器官种种衰老和病变现象的产生。 【小题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是( ) A在医学上,人的衰老是由程序性衰老和非程序性衰老两种因素共同控制的结果。 B程序性衰老是指由遗传基因的原因导致的衰老。 C在医学上,程序性衰老控制的人类寿命远远长于人类的实际平均寿命。 D环境、营养和疾病等对人类寿命的控制作用远远大于基因程序的控制作用。 【小题 2】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微循环是一

9、种体液循环。 B参与微循环的主体是人体所有的血液以及淋巴液。 C微循环发生在人体的毛细血管和微淋巴管中。 D微循环涵盖了生命活动的基本功能。 【小题 3】下列关于人类血红细胞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血红细胞是血液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血液供应氧气、代谢废物等作用都要依靠血红细胞来完成。 B血红细胞从形状上分为两类:一类是圆润饱满、中间透亮、分散活跃的,另外一类是干瘪灰暗、结团成串、变异畸型的。 C由于血红细胞直径大于毛细血管的直径,所以不具备很好的变形能力的血红细胞很难进入毛细血管并参与微循环。 D血红细胞的病变会造成微循环下降,进而导致人体组织和器官种种衰老和病变现象的产生。

10、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1】 B 【小题 1】 B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野花为谁而开 曾纪鑫 一行人走在初秋寂寞而蜿蜒的天柱山山道上,没有风声、虫声、鸟叫,静谧笼罩山野。我们也沉默着,静静地感受着周围的一切。空谷足音清晰地回荡袅绕,别有一番情趣与韵味。 突然,我见到了道旁的一朵野花,不觉一声惊叫,赶忙跑了过去,蹲下身子认真地观赏起来。这是一朵叫不上名字的深蓝色小花,它开在一根长长的细茎顶端。四周是草丛、树木、藤蔓,就只有这么一朵盛开的野花卓然独立,是那么热烈蓬勃、生动可爱,充分展示着生命的灿烂。特别是它的深蓝色彩,恰如头顶湛蓝的 秋空,高远而深邃,神秘而肃穆,令人心旌摇荡

11、,神思翩跹 这时,一声叫喊将我从欣赏与陶醉中拉回现实,挚友邓君正站在前面向我招手。抬眼望去,大家已然走出好远。我瞧瞧野花,舍不得就此撇开离去,便狠狠心,将那细茎掐断,如获至宝般地拿在手中,跑步赶上前行的队伍。 邓君见了野花,情不自禁地赞叹它的艳丽,同时惋惜它的就此夭折,声讨我对它的 “专政 ”与 “暴行 ”。我分辩说,野花得感谢我才是,它寂寞地开着,又将寂寞地凋谢,是我发现了它的美丽,其生命之价值才得以实现。说着,猛然想起陆游词作卜算子 咏梅,不觉吟诵道: “驿外 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又将野花凑近鼻端,深深地吸

12、了一口。一股淡雅的馨香顿时充盈胸腹,于是,不由得反问自己,难道没有我的发现,野花的存在便真的失去意义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我没有见到之前,它已经展开花瓣存在着,显示出生命的圆满;我的发现反使它惨遭 “厄运 ”,只落得个 “身首异地 ”的下场。从这一角度来看,是我斩断了它的生命之源,使它的价值化为乌有 就这么一朵野花,不觉使我心思烦乱,理不出个明晰的头绪来。它开在深山野地,没有同 伴,没有竞争,自然也就没了嫉妒与恭维。那么,它到底为谁而开放呢?既不为人类,也不为同伴,难道为那些野花树木、藤蔓岩石、秋虫小鸟、野兔猴子,抑或秋云、风雨吗?显然都不是!它盛开着,孤孤单单、寂寂寞寞,却又旺盛饱满、

13、热热闹闹,真可谓蓬蓬勃勃、轰轰烈烈了。不在乎环境,不在乎观众,不在乎对象,作为一种生命,它曾经生存过,怒放过,辉煌过,既不为别人,也不为自己。没有强迫,没有诱惑,自自然然孕育,自自然然盛开,又将自自然然凋零。一切顺乎自然,圆融而完满。这,难道不是一种天地之大道,一种永恒的呈示么?由此观之,生命的意义 ,正在于生命本身,在于生命那展开的过程之中。 于是,不禁想到了一则佛教故事。传说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说法时,一言不发,只用一只手拈起一朵鲜花微笑。弟子们顿时寂然,用心揣摩他的用意,但都不甚明了,只有弟子迦叶心领神会,突然破颜微笑。于是,释迦牟尼便将心印法门传给了迦叶。这一法门,有别于正统佛教,它微妙

14、无相,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传至我国,后来发展蔓延为影响深远的中华禅宗,演奏出无数缤纷灿烂的千古绝唱。 谁说释迦牟尼当时拈着的那朵鲜花,不就是一朵艳丽无比的野花呢?不就是那释迦牟尼和迦叶的微笑呢? 【小 题 1】第一自然段写出了天柱山山野什么特征?作者是怎样来描写的?( 4分) 【小题 2】如何理解作者引用陆游词作卜算子 咏梅的作用。( 6分) 【小题 3】第四自然段划线的句子中两个 “价值 ”的含义相同吗?为什么?( 5 分) 【小题 4】第七自然段作者把 “微笑 ”和 “野花 ”相联系,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话谈谈一个人在生命过程中应持什么态度。( 6分) 答案: 【小题 1】静谧( 1

15、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2分),作者先用 “没有风声、虫声、鸟叫 ”正面描写出山野幽静的特点( 1分),同时以声衬静,用空谷足音反衬山野静谧的特征( 1分)。 【小题 1】 从结构上看,引用陆词承上启下是行文思路的一大转折。( 2分) 从内容上看,作者对野花价值的认识由浅入深,获得生命意义真正的感悟。( 2分) 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2分) 【小题 1】不同。第一个 “价值 ”是指 “我 ”所认为的野花的价值,即将它的美丽展现给世人,让世人赞美。( 3分)第二个 “价值 ”指野花的价值在于它本身,在于其生命展开过程。( 3分) 【小题 1】 拥有一颗平常心,不贪不求,没有非分之念; 乐

16、观向上,朝气蓬勃; 豁达、坦然、自然,超然物外。(每点各 2分,共 6分。意思对,酌情给分。)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2分 ) 苦 斋 记 明 刘基 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茅,在匡山之巅。匡山,在处 1之龙泉县西南二百里,剑溪之水出焉。山四面峭壁拔起,岩 圆允 锻舛 手小湎挛 自疲 渖隙啾狈纭绱颖崩凑撸 舐什荒芨识 瓶唷手参镏兄 湮督钥唷 镄灾 嗾撸 嗬稚 伞谑窍手 嚅 喟刂 荆 屏 嗖巍 池仓 荩 鼗啤 味 恢 耍 啤荨 荻分 担 裰 瘢蛔宀级 奚 伞胺涑财浼洌 苫枳髅郏 兑嗫唷街蟹窖晕街 盎贫拧保跏称目嗄眩 弥 志跗涓剩 芤鸦 龋 晨手

17、病 茶亦苦于常茶。其泄水皆啮石出,其源沸沸汩汩,注入大谷。其中多斑文小鱼,状如吹沙,味苦而微辛,食之可以清酒。 山去人稍远,惟先生乐游,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故遂择其洼而室焉。携童儿数人,启陨箨 2以艺粟菽,茹啖其草木之荑实。间则蹑屐登崖,倚修木而啸,或降而临清泠。樵歌出林,则拊石而和之,人莫知其乐也。 先生之言曰: “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今夫膏粱之子,燕坐于华堂之上,口不尝茶蓼之味,身不历 农亩之劳,寝必重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舆隶,是人之所谓乐也。一旦运穷福艾,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

18、;藉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 3。虽欲效野夫贱隶,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 故孟子曰: 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赵子曰: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也。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毋亦犹是也夫 !” 刘子闻而悟之,名其室曰 “苦斋 ”,作苦斋记。 (选自诚意伯刘文成公 文集卷六,有改动) 【注】 1处:指处州府,治所在今浙江丽水市。龙泉县属处州府管辖。 2箨( tu):笋壳。 3御蓬 :谓用蓬蒿、 草来垫盖。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19、岸外而臼中臼:低凹 B茹啖其草木之荑实茹啖:吃 C运穷福艾艾:停止 D寝必重褥,食必珍美寝:卧室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B而不知苦生于乐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剑溪之水出焉焉用亡郑以陪邻 D吾闻井以甘竭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小题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野蜂巢其间 B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 C倚修木而啸 D必先苦其心志 【小题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颇为别致的书斋记。作者抓住一个 “苦 ”字,作为贯穿全文的脉络,目之所

20、见,耳之所闻,足之所至,无往而不苦,处处与 “苦斋 ”之名相照应。 B作者写 “苦 ”时,始终没有忘记其对立面是 “甘 ”与 “乐 ”。这样就为引出 “苦与乐相为倚伏 ”的议论奠定了基础,使全文主旨的阐发深刻而又通俗。 C文中举膏粱子弟以及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的事例,阐明了苦与乐互相倚伏转化的道理,也抒发了祸福相依、人世无常的感慨,耐人寻味,启人深思。 D作者并未把着重点放在写景上去描摹山水,让读者领略 “苦斋 ”周围的山光水色,但往往寥寥几笔,就把那里的山之高、水之秀描绘得有声有色。 【小题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之

21、,其味皆苦。( 3分) 译文: 樵歌出林,则拊石而和之,人莫知其乐也。( 3分) 译文: 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毋亦犹是也夫 !”(4分 ) 译文: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1】 A 【小题 1】 C 【小题 1】 C 【小题 1】 风从北边吹来,大概(或:大抵)滋味不能甘甜而容易(或:大都)苦涩。所以山上的植物被北风吹中(或:遭受风吹),它们的味道都是苦的。 听到樵夫的歌声从树林里飞出,就拍打石头来应和(唱和),没有谁懂得(或:人们不能懂得)他的乐趣。 我听说井水因为甘冽而干涸,李子因苦涩而保存,夫差因沉湎酒色而灭亡,勾践因卧薪尝胆而兴盛,不也如同这

22、样吗! 【小题 1】寝:睡觉 【小题 1】略 【小题 1】 A名词作动词。 B意动用法。 D使动用法。 【小题 1】 “也抒发了祸福相依、人世无常的感慨 ”说法错误。 【小题 1】 关键词:大率、善、中 关键词:樵、拊、和 参考译文 苦斋,是章溢先生隐居的房子。房子有十二间,用茅草覆盖,在匡山的峰巅。匡山,在处州的龙泉县西南二百里的地方,剑溪的水从这里发源。匡山的四周陡峭的岩壁拔地而起,山崖上都是青色的石头,四边高耸中间低凹。山下白云缭绕,山上北风呼啸。大风自北边吹来,大概滋味不能甘甜却容易苦涩。所以山上的植物被北风吹中,它们的 味道都是苦的。但是物性虽苦,快乐却从中产生。就这样,鲜支、苦楝、

23、侧柏这些树木,黄连、亭历、苦参、钩夭这些野草,地黄、游冬、芑这些野菜,槠、栎、草斗的果实, 竦哪鬯瘢 薏痪奂 植济苊芘帕小胺湓谒 侵屑渲 玻 苫 勰鹈郏 鄣奈兜酪彩强嗟摹嚼锏姆窖猿扑 盎贫拧保 醭 焙芸嘁灾聊岩韵卵剩 笕锤 醯孟闾穑 芄恢瘟朴倩 谔迥诘娜榷荆 獬 锶刃姆车募膊 抢锏 茶也比普通的茶叶苦涩。那里的水流都从石缝间涌出,水源汩汩滔滔,注入大峡谷。水中有很多带花纹的小鱼,形状如吹沙鱼一样,味道苦涩又微含辛辣,食用后可以用来 醒酒。 山距离人居住的地方比较遥远,只有先生乐于在山中游赏,他的随从大多因早晚来回奔波而感到艰难,(先生)于是就选择那低洼的地方筑室定居。带领童儿几人,扫开落下的笋

24、壳来种植粟米和豆类,吃那些草木的嫩芽和果实。有时穿着木屐登上山崖,靠着高高的树木放声长啸,有时下望清冷的溪流。听到樵夫的歌声从树林里飞出,就拍打石头来应和,没有谁懂得他的乐趣。 先生说: “乐与苦,是互相依存和互相转化的。人们懂得快乐是快乐的,却不懂得痛苦也是快乐的;人懂得因快乐的事物而快乐,却不懂得痛苦是从快乐中产生的。那么,快乐与痛苦,相互间的 距离能有多远呢!如今,那些富贵人家的孩子,在华美的厅堂上安坐,口中没有品尝过野菜的味道,身子没有经历农耕的辛劳,睡觉一定要双层的被褥,吃饭一定要珍馐美食,外出一定要仆役相拥,这是常人所说的快乐。有朝一日好运到头福气消亡,出现难以预料的困苦,却不懂得

25、喝琼浆吃美味的肚肠,不可以用它来吃粗劣的食物;覆盖柔软暖和的絮被的身体,不可以盖草席。即使想效仿山野农夫和卑微的仆役,在丛生的野草树木中苟且保命也不可能,难道不是往昔的快乐变成了今天的痛苦吗 所以孟子说: 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赵子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他们的痛苦,是我的快乐;而那些人的快乐,是我的痛苦。我听说井水因为甘冽而干涸,李子因苦涩而保存,夫差因沉湎酒色而灭亡,勾践因卧薪尝胆而兴盛,不也如同这样吗! 我听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为他的房屋取名叫 “苦斋 ”,写了这篇苦斋记。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根据要求,完成赏析。( 6分) 听

26、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这首诗题目是 “听筝 ”,首联写 的就是诗人在凝神细听。那么颔联主要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请作简要分析。( 3分) 有人说,颈联中 “独 ”与 “空 ”堪称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3分) 答案:( 1)颔联主要运用比喻(或 “通感 ”)修辞,( 1 分)以视觉写听觉,化无形为有形,通过对 “柳态 ”和 “啼鸟 ”的描摹( 1分)写出了分别后的伤感和思念( 1分) ( 2) “独 ”突出了孑然枯坐、愁对孤灯的形象(

27、1分), “空 ”表现离人远行、无所依从的情景;( 1分)这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氛,极写了人物内心的忧郁和思念( 1分)。 名著导读 下面各项有关名著片段的说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平静的水面被扰乱了,湖里起了大的响声,荡漾在静夜的空气中许久不散,接着水面上又发出了两三声哀叫,这叫声虽然很低,但是她凄惨的余音已经渗透了整个黑夜。不久,水面在经过剧烈的骚动之后恢复了平静只是空气里还弥漫着哀叫的余音,好像整个的花园都在低声哭了(家) 这段话是对梅家小姐鸣凤在对与高家少爷觉慧的爱情感到绝望并决心自尽时的一段精彩描写。 B黛玉道 :宝姐姐和你好你怎么样 宝姐姐不和你好你怎

28、么样 宝姐姐前儿和你好 ,如 今不和你好你怎么样 今儿和你好 ,后来不和你好你怎么样 你和他好他偏不和你好你怎么样 你不和他好他偏要和你好你怎么样 宝玉呆了半晌 ,忽然大笑道 :任凭弱水三千 ,我只取一瓢饮 (红楼梦) 本段对话中,黛玉提问,表现出了醋意酽酽;宝玉的回答表现出的是对两人爱情的信誓旦旦。 C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 “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 “一震之威,乃至于此。 ”操笑曰: “丈夫亦畏雷乎? ”玄德曰: “圣人迅雷风烈 必变,安得不畏? ”(三国演义) 本段对话是“曹操煮酒

29、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 ”一回中的高潮部分,既表现了曹操的张扬与自信,又表现了刘备的怯懦与无奈。 D如果我的外甥女安东尼娅 基哈娜愿意结婚,她必须嫁给一个经查明对骑士小说一无所知的人;若查明此人读过骑士小说,而我的外甥女仍然愿意同他结婚,并且同他结了婚,我将收回我的成命,由我的遗嘱执行人将我的财产捐赠给慈善机构。(堂吉诃德) 从这段堂吉诃德所立的遗嘱的内容看,他对自己以前奉行的骑士精神表现出悔恨和懊恼。 E “怎么, ”伏盖太太插嘴道 , “高老头把他的镀金餐具熔掉了? ”“盖上有两只小鸽的是不是? ”欧也纳问。 “是呀。 ”“大概那是他心爱的东西, ”欧也纳说,“他毁掉那只碗跟盘的时候,他哭

30、了。我无意中看到的。 ”“那是他看做性命一般的呢, ”寡妇回答。(高老头) 作者通过这段语言描写,从侧面表现了高老头被两个女儿压榨钱财后的窘境和痛苦。 答案: AC 作文 根据下列特定情境,写一段 200字左右的人物心理描写: 老师提问,恰好不会。 答案:略 阅读下列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论语里有如下记载: 子贡问曰: “乡人皆好之,何如? ”子曰: “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 ”子曰: “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子贡问孔子: “一个乡的人都称赞他,这个人怎么样? ”孔子说: “还不行。 ”子贡又说: “一个乡的人都讨厌他,这个人怎么样? ”孔

31、子说: “这还不行,最好是一个乡的好人都称赞他,一个乡的坏人都讨厌他。 ” 请选择一个角度作文。题目自拟,文体自定,诗歌除外,不少于 700字。 答案: 不必讨不善者的喜欢( 56分) 追求君子之道的孔子,对于子贡提出的 “乡人皆好之 ”和 “乡人皆恶之 ”的两种 人皆不认可。于他,真正的贤者应该是 “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 我窃以为孔子之言极是。一个和任何人都能打好交道的 “好好先生 ”,只会在磨圆了自己的棱角的同时失去了自我。而一个与谁都不交好的人,则难以在社会立足。唯贤者,能让 “善者 ”认同自己而与之交好,使 “不善者 ”知道自己与之原则相悖而不来接近。 因此要做真正的自己

32、,我们不必讨不善者的喜欢。 不与不善者为伍,方能保持好操守。 天下熙熙攘攘,或为名,或为利,因而社会上鱼龙混杂,小人君子同在。辨明君子小人,需要卓越的眼力;而选择君子或小人为伍,则需要坚定地决心 。特蕾莎修女曾说: “胸怀大志的人们可能会被心胸狭隘的小人所击倒。但还要胸怀大志。 ”或许坏人的讨厌会给自己带来不便,但那正彰显了自己的坚贞。苏武面对已降官员的诱降,只示之以鄙夷,虽终换来十七年北海牧羊的艰辛生活,他却保住了自己的骨气和赤血。王维身陷安禄山的控制,哪怕明知皇帝已逃,也以一句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表达内心忠贞,在安史之乱平定后的整顿官员中逃过一劫。贤者之所以能使 “乡人之善者好之

33、 ”,是因为其优秀品质使善者将之引以为同道中人,而不善者之所以 “恶之 ”,则因为嫉恨。所以,不必讨不善者的喜欢,勇敢地说: “道不同不相为谋 ”! 不懂得拒绝不善者,终会沦为其中一员。 海明威说过: “什么都不拒绝的人,将很快发现没有东西可拒绝。 ”如果一心去讨不善者的喜欢,轻者成 “一团和气 ”使人不屑的人,重者则成为了不善者并为人所不齿。汪精卫为了讨好日本侵略者的喜欢以换取权利,竟不顾民族尊严对敌人卑躬屈膝,奴颜媚骨。但得一时显赫又如何?当伪政权被推翻,敌人被赶走,他就永远地留在了历史的阴影里。而如周作人、胡兰成,只因曾屈服于侵略者,即使文学造诣极高也难免为人民所诟病。 那又如何?人生一

34、世,惟愿活出自我,活出精彩。何必费尽心思讨不善者 的心思?若有此人,吾不与也。 恶己不易,要一心从善拒绝从恶则更难。若你为贤者,必有善者因欣赏而喜欢你,也必有不善者因嫉恨而讨厌你。 善者好之,不善者恶之( 54分) 乡人皆好之,非真好;乡人皆恶之,是真恶。子曰: “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在面对善者,有善之一面;面对恶者,有恶之一面,方显 “仁以为己任 ”的任重道远,方显 “先天下之忧而忧 ”的高尚追求。 子贡问曰: “乡人皆好之,何如? ”子曰: “未可也。 ”打黑不打伞,绝对不正常。重庆市公安局副局长文强就是这样一把伞。然而,我们可以想到是,文强必定在黑白两道 是如鱼得水的,

35、否则不可能到今日才东窗事发。白道尊他为打黑能手,黑道尊他为教父级人物。正是 “乡人皆好之 ”,却终究是非真好。 子贡问曰: “乡人皆恶之,何如? ”子曰: “未可也。 ”近来校园安全事故频发,暴徒将黑手伸向幼儿园,多少无辜少儿惨死刀下。此种人之恶,皆使吾 “乡民 ”起杀之而后快之念,正是 “乡人皆恶之 ”,正当时真恶。 子贡想必是困惑的,幸而夫子指明了道路 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上个世纪末的那场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力保人民币不贬值,做香港的后盾,让香港人民受到回 归祖国的无比优越性和自豪感。在中国的另一边,北京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句话掷地

36、有声,传遍全国 “ 我已经准备了一百口棺材,九十九口装贪污腐败分子,剩下一口留给我自己! ”这两件事背后都站着同一个人,就是朱 基总理,他干练,迅速出手拯救香港市场,乡之善者好之;他铁面,不遗余力打击贪污腐败,乡之恶者皆恶之。中国总理,从周恩来到朱 基再到温家宝,历来受人尊敬,正是他们心怀天下,以天下为已任。其善天下知。 范仲淹写下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有着多少苦楚?庆历新政保护了农民的复兴,却触动了大官僚的利益,最终 以失败告终。同样,心怀 “天变不足惧,人心不足畏,祖宗不足法 ”的王安石,也因相同原因被贬官。乡人之善者好之,无奈那些大官僚却恶之,但他们的精神和追求,却在有中国特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善天下知。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之皆好之或皆恶之,我们均需要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