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甘肃武威第六中学高一下期期中测试语文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王申宇 文档编号:316127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5.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甘肃武威第六中学高一下期期中测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甘肃武威第六中学高一下期期中测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甘肃武威第六中学高一下期期中测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甘肃武威第六中学高一下期期中测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甘肃武威第六中学高一下期期中测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甘肃武威第六中学高一下期期中测试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面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撒手人寰杜撰老黄历自命得意 B揭竿为旗宵柝一炷香飞湍瀑流 C金城汤池暮砧消锋镝沧海横流 D弃甲曳兵跬步露马脚振济灾民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中应为 “老皇历 ”“自鸣得意 ”; C项中应为 “销锋镝 ”; D项中应为“赈济灾民 ”。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点评:本考点考查的对象主要是常见字、常用字、易混字,特别是易混字,即因音近、形近或音义相近而容易混淆的常见、常用字。考查的重点是音形相近易混的词语、成语或熟语。所设置的别字误区多与生活实际关系密切,干

2、扰性强,迷惑性大,不易直接作出判断。但只要我们识记时联系意思去记,就问题不大。 下列句子加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蚕丛及鱼凫,开国何 茫然 。茫然:失意的样子。 B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 多病独登台。 百年:借指晚年。 C予 左迁 九江郡司马。左迁:贬官,降职。 D如何 四纪 为天子。四纪:四十八年。 答案: A 试题分析: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点评:紧扣课本的基础知识,对于实词的掌握,主要从平时入手,注意积累一词多义,特殊的义项做重点记忆。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2011年 10月、 11月,我国神州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组

3、合体相继发射成功,并圆满实现了两次太空交会对接,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 空前绝后 的成就,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此种技术的国家。 B业内虽不乏有识之士为治理无证生产、市场秩序混乱的问题数十次向上级报告反映,并采取了打假 行动,但 屡试不爽 ,收效甚微。 C李清照的一剪梅一词十分细腻地写出了词人独居生活的寂寞和相思之苦,其结句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尤为 绕梁三日 。 D尽管如今搞收藏的人越来越多,但社会上不少拍卖会却仍然与平民无关,普通收藏者只能 望洋兴叹 ,因为一般的藏品进不了拍卖会的门槛。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项:空前绝后:从前没有过 以后也不会有。形

4、容非常杰出 难得。对象使用不正确。 B项:屡试不爽: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望文生义。 C项:绕梁三日:在房梁间缭绕飘荡。 (余音 )环绕屋梁旋转三天。形容美妙动听 的声音。对象使用不正确。 D项:望洋兴叹:比喻要做某事而力量不够 ,感到无可奈何。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点评: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体会成语的感情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合要求的。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他这次返乡

5、,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 B一项最新调查结果表明,我国 65%的青年认为 “诚实守信 ”、 “助人为乐 ”是优秀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C通过对小悦悦事件的反思,使我们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是最可怕的,人与人之间应该充满温情,这样我们才会感觉到温暖。 D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干部已经明确地认识到,交通和通讯的畅通与否 ,是招商引资的重要筹码。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 “部分 ”有歧义, “部分 ”可以修饰 “福利院 ”,也可以修饰 “孤儿 ”。C项缺少主语, D项搭配不当,两面对一面,去掉 “与否 ”。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点评:做题思路通常是:疏理出句

6、子的主干和枝叶,看成分是否残缺或者赘余,看句子的主要成分即主、谓、宾之间,句子的枝叶即定、状、补与中心语之间是否搭配 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语序是否恰当 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表意是否明确,特别注意标志性病句。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假如有人问我语文是什么,我会高兴地告诉他: _,展开我色彩缤纷的想象; _,牵动我亲临其境的目光; _,教会我寓情于物的感观; _,演绎我字正腔圆的对白; _,美化我独抒性灵的意象。 是跌宕起伏的戏剧 是天真无邪的童话 是优雅闲适的散文 是情节曲折的小说 是意韵深远的诗歌 A B C D 答案: A 试

7、题分析:该语段采用排比、比喻修辞,写出了语文的丰富多样。抓住分号前的 “想象 ”、 “目光 ”、 “寓情于物 ”、 “对白 ”、 “意象 ”几个词语,联系供选句子中各种文学体裁的特点,一一对应,例如 “戏剧 ”的特点就是舞台人物有大量的对白,由此可知 应填入第四处横 线上。依次类推,可确定 A项正确。 考点:语言表达连贯。 点评:语言的连贯,是指在一个语段内,词语与词语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内容和形式都接得上,扣得紧,意思贯通,文笔流畅,能够完整、准确地表达一个意思。语言表达的连贯讲求话题要统一:即上下文的陈述对象一致。文段的陈述对象是固定明确的,文段是以它为中心展开叙述的。解题时,必须紧紧围

8、绕叙述对象,把握文段的叙述。 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红楼梦又名金陵十二钗石头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并称 “中国四大古典小说 ”。 B老人与海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明威的代表作,其作品还有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 C祝福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鲁迅先生另外还有两部小说集,分别是彷徨与朝花夕拾。 D科普说明文是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体,主要通过对有关事物的介绍或事理的解释让读者获得有关的科学知识。 答案: C 试题分析:朝花夕拾不是小说集,而是散文集。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 点评:选择题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多,既有文学文化常识,也有作品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

9、写作特色类,还有对作品的 品读、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若有些知识出现遗忘或疏漏,那就要运用排除法,以确定最终选项。 现代文阅读 洗 澡 王安忆 行李房前的马路上没有一棵树,太阳就这样直晒下来,他已经将八大包书捆上了自行车,自行车再也动不了了,那小伙子早已注意他了,很有信心地骑在他的黄鱼车上。他徒劳地推了推车,车却要倒,扶也扶不住,小伙子朝前骑了半步,又朝后退了半步,然后说: “师傅要去哪里? ”他看了那人一眼,停了一下,才说: “静安寺。 ”小伙子就说: “十五块钱。 ”他说: “十 块钱。 ”小伙子又说:“十二块钱。 ”他要再争,

10、这个时候,知了忽然鸣了起来,马路对面原来有一株树,树影团团的,他泄了气似的,浑身没劲。小伙子跃下黄鱼车,三五下解开了绳子,将书两包两包地搬上了黄鱼车。然后,他们就上路了。 路上,小伙子问他: “你家住在静安寺? ”他说: “是。 ”小伙子又问: “你家有浴缸吗? ”他警觉起来,心想这人是不是要在他家洗澡?便含含糊糊地说: “嗯。 ”小伙子接着问: “你是在哪里上班? ”“机关。 ”“那你们单位里有浴缸吗? ”小伙子再问。他说: “有是有,不过 ” 他也想含糊过去,可是小伙子看着他,等待下文 ,他只得说下去: “不过,那浴缸基本没人用,太大了,需要很多热水。 ” 路两边的树很稀疏,太阳烤着他俩的

11、背,他俩的汗衫都湿了,从货站到静安寺,几乎斜穿了整个上海,他很渴,可是心想: “如果喝汽水,要不要给他买呢? ”想到这里,就打消了念头。 小伙子又问道: “你每天在家还是在单位洗澡呢? ”他先说 “在家,可一想到这人也许是想在他家洗澡,就改口说 “单位 ”。这时又想起自己刚说过单位浴缸没人用,就又补了句: “看情况而定。 ”那人接着问: “你家的浴缸是大还是小? ”他不得已地说: “很小。 ”“怎样小? ”“像我这样的人坐在里面要蜷着腿 。 ”“那你就把水放满,泡在里边;或者站在里面,用脸盆盛水往身上泼,反倒比较省水。 ”“是的。 ”他答应道,心里却动了一下,望了一眼那人汗淋淋的身子,想:其实

12、让他洗个澡也没什么,可是想到女人说过 “厨房可以合用,洗澡间却不能合用 ”的一些道理,就没再想下去,这时候已到了市区,两边的梧桐树高大而茂密,知了懒洋洋地叫着。风吹在热汗淋淋的身上,很凉爽,他渴得非常厉害,他已经决定去买两瓶汽水,他一瓶,那人一瓶,可是路边却没有冷饮店。 “我兄弟厂里,天天有澡洗。 ”小伙子告诉他。他想问问小伙子有没有工作,有的话是在哪里。可他懒得 说话,正午的太阳将他烤干了。望了望明晃晃的一条马路,他不知到了哪里。他想,买两瓶汽水是刻不容缓了。那人也像是渴了,不再多话,只是埋头蹬车,车链条吱吱地响,他们默默地骑了一段。他终于看见了一个冷饮店,冰箱轰隆隆地开着。他看到冷饮店,便

13、认出了路,知道不远了,就想:忍一忍吧,很快到家了。为了鼓舞那人,他说: “快到了,再过一条马路,就有一条弄堂,穿过去就是。 ”小伙子振作了一下,然后说: “这样的天气,你一般是洗热水澡,还是冷水澡? ”他支支吾吾的。小伙子又说: “冷水澡洗的时候舒服,热水澡洗过以后舒服。不过,我一般洗冷水 澡就行了。 ”他心里一跳,心想这人是真要在他家洗澡了。洗就洗吧,然而女人关于浴缸文明的教导又响起在耳边,就没搭话。 到家了,小伙子帮他把书搬上二楼。他付了钱,又从冰箱倒了自制的橘子水给小伙子喝。小伙子很好奇地打量他的房间,这是两间一套的新公房,然后说:“你洗澡好了,我喝了汽水就走。 ”这一回,他差一点要说

14、“你洗个澡吧 ”,可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那人坐了一会儿,喝完了橘子水,又问了些关于他家和单位的问题,就起身告辞了,出门后说: “你可以洗澡了。 ” (有删改 ) 【小题 1】小说主人公 “他 ”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 析。( 5分) 【小题 2】小说多次写到 “太阳 ”、 “树 ”、 “知了 ”等,这样写有哪些作用?请概括说明( 6分) 【小题 3】 “洗澡 ”作为这篇小说构思的关键,有多方面的考虑。请就主题思想这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6分) 【小题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 (4分 ) A骑黄鱼车的小伙子虽然早已发现了生意,但

15、他骑车迎上前时,却后退了半步,表明他较有礼貌,也有些害羞。 B文中使用的 “黄鱼车 ”、 “弄堂 ”等字眼所体现出来的地域色彩,有助于读者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C如果 “女人 ”没说过浴缸文明的那些道理,小说的主人公 “他 ”就不会为是否让那小伙子洗澡的问题如此犹豫 D通过大量的人物对话和细致的心理描写,呈现主人公曲折微妙、复杂多变的内心活动,这是本文最突出的手法。 E本文以写实的笔法,在貌似琐碎的叙述中,塑造了两个不同身份的人物形象,传达出了作者褒贬分明的思想情感。 答案: 【小题 1】 精明,节俭,有些小气: 敏感,细腻,谨慎,多虑; 心地较为善良,通情达理。(答对一点给 2分,

16、答满三点给满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2】 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突出季节特征;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理; 使情节的发生和发展更加合理。(答对一点给 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3】观点:使小说的主题思想深刻、丰厚。( 1)取材于 “洗澡 ”这样的日常小事,表现当代市民的凡俗人生;( 2)透过 “洗澡 ”引起的故事,体现作者对社会和人际关系变化的敏感和思考;( 3) “洗澡 ”触发的人物深层的心理波澜,深入提示人性的奥妙和复杂,表现 作者对某种地域、典型的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审视。(只要求对主题思想作些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 2分,论述合理、分析充分,给 4

17、分。) 【小题 4】 BD 【小题 1】试题分析:不招呼用车、讨价还价、不卖冷饮的、自制橘子水,体现了主人公精明,节俭,有些小气甚至吝啬的特点;对小伙子的问话的想法及应答,体现了主人公敏感,细腻,谨慎,多虑的性格特征;因天热不忍心再还价、想买两瓶冷饮、给小伙子橘子水喝,体现了主人公心地较为善良,通情达理的特点。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点评:欣赏作品的人物 形象,一般从两个方面着手。 1、分析人物形象: 关注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 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提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2刻画人物的手法: 正面、直接描写,如肖像、神态、语言、行动、心理、细

18、节描写等; 对比、衬托或烘托。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通过环境描写来衬托或烘托。 【小题 2】试题分析: “太阳就这样直晒下来 ”“路两边的树很稀疏,太阳烤着他俩的背 ”“ 知了忽然鸣了起来,马路对面原来有一株树,树影团团的 ” 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突出季节特征是夏季。 “两边的梧 桐树高大而茂密,知了懒洋洋地叫着。风吹在热汗淋淋的身上,很凉爽 ”为后文情节的发展做铺垫。: “太阳就这样直晒下来 ”“路两边的树很稀疏,太阳烤着他俩的背 ”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理。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点评:环境描写在小说艺术中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它为人物活动提供了驰骋的舞台 ,

19、并为情节的发生、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 ,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它自然成为最凝聚作者心血的地方之一。 这类题可以从两个大的角度考虑:一是内容上,二是结构上。内容上是指情节与环境、人物、主题、读者之间的作用;结构上是 指情节本身的作用,与其他情节之间的作用。 【小题 3】试题分析:本题为探究题,答案:开放程度较高,注意从主题思想,结构艺术、象征意蕴三个方面选择一个方面考虑。主题涉及小市民习性、人际关系、上海文化等,结构关注线索、故事的展开和结尾,象征要挖掘 “洗澡 ”的多重意蕴。注意结合第 4小题的选择考虑。 考点:探究文本某个问题。 点评:既然是探究,其探究结论也应该是富有个性色彩的。我们说

20、一切要从文本的材料出发,要从社会存在的事实出发,但这绝对不是要我们做材料或社会存在的奴隶,我们要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审视问题,用自己的脑袋去 思考问题,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述问题。 【小题 4】试题分析: A项骑黄鱼车的小伙子骑车迎上前,是希望主人公 “他 ”主动招呼用车;后退半步是因为 “他 ”没有主动招呼,只好自己揽生意。 E项作者对两个人物没作明显的褒贬,意在揭示一种市民习性和地域文化。 C项这样说有一定道理,但是上海的小市民文化角度考虑,即便 “女人 ”没说过浴缸文明的那些道理,小说的主人公 “他 ”也有极大可能会为是否让那小伙子洗澡问题如此犹豫,这是由其性格决定的。 考点:筛选文中信息。

21、点评:在理解和把握文章主要观点的前提下,寻找在文中的对应内容,然后比较辨析, 最后做出判断。错误的设置,有的是手法错误,有的是表达效果的错误,有的是人物形象的分析错误,一定要静下心了,判断时要仔细认真。 人类和昆虫是一对欢喜冤家。一些昆虫对人类有益,更多的昆虫对人类有害。人类一直期盼着有一种能够杀灭害虫的武器。 20世纪 40年代,科学家研制成功了化学合成的杀虫剂,打头阵的便是 DDT。这些杀虫剂被大量使用,为人类生活和生产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由于长期使用化学杀虫剂,对环境严重污染,对天敌不分敌我,害虫对杀虫剂产生抗药性等问题日渐突出。此外,有机氯类杀虫剂进入动物体内不能代谢排泄,会留下潜 在

22、的威胁,已使大量珍稀动物濒临灭绝。在人体内也测出相当数量的 DDT和其他氯类化合物,已引起许多严重的疾病,如白血病、肿瘤、肝硬化等。可见杀虫剂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对人类做出贡献的同时,却又害苦了人类。现在害虫依仗自身对杀虫剂的抗药能力,正与人类进行着持久战。 为了克服害虫的抗药性和探索新的杀虫方法,科学家深入到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等前沿科学,对杀虫剂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并不断有了创新,研究出不少新剂型,使用方法也做了不少改进。科学家发现昆虫的抗药性与其体内的生物催化剂 酶有关。酶是生物体进 行分解、化合等一系列代谢反应不可缺少的物质。生物体中有 1300多种酶,其中有一大类被称为“解

23、毒酶 ”,如酯酶、酰胺酶、微粒体多功能氧化酶等等。它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使出各自的 “魔法 ”:或像刀子一样将杀虫剂分子割成一小段一小段,或是将杀虫剂的 “外衣 ”剥离掉,使其降解,失去原有的化学结构,导致毒性降低或消失。针对解毒酶的这种解毒功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抗解毒酶的增效剂。增效剂本身无毒,但能使解毒酶解体,抑制解毒酶的作用。因此,将增效剂与杀虫剂混用后显著提高杀虫剂的杀毒能力,是防止害虫产生抗药性的有效途径。 昆 虫体内还有一类能帮助神经细胞做正常的信息传递的物质,如乙酰胆碱酯酶。科学家就利用一种抑制剂来抑制它的作用,使昆虫神经细胞间的信息传递中断,虫体因此而陷入高度的抑制或兴奋之中

24、,最后就死亡了。 (科学通报 1998年第 7期) 【小题 1】 “使用方法也做了不少改进 ”句的 “改进 ”是指( ) A过去使用的是化学合成的杀虫剂,改进后使用的是一种新的剂型。 B过去使用的是化学的办法,改进后使用的是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的办法。 C将增效剂与杀虫剂混合使用。 D过去使用的是有毒的化学合成剂, 改进后使用的是无毒的增效剂。 【小题 2】下面四种说法中与第二自然段所述内容相符合的一项是( ) A每种生物的体内都有 1300多种酶,但只是一部分酶具有解毒功能。 B害虫之所以能够对农药产生抗药性,与其体内具有一些能解毒的酶有关,但不同类型的害虫,其具体的解毒方式并

25、不是完全相同的。 C害虫对农药 “解毒 ”,是通过体内的 “解毒酶 ”破坏杀虫剂的分子结构实现的。 D害虫体内的 “解毒酶 ”能够完全使农药的毒性消失。 【小题 3】对本文提供的信息,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使用了新剂型的农药,改进了使用方法,化学杀虫剂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 B科学家通过对 “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 ”的研究所制的 “增效剂 ”和通过对“神经生物学 ”的研究所制出的 “乙酰胆碱酯酶 ”,其杀虫原理完全不同,但是都不污染环境。 C如果单独使用 “增效剂 ”,并不能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但是,单独使用 “乙酰胆碱酯酶 ”却能够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 D尽管科学家已

26、经研究制造了不少新剂型的农药,改进了使用方法,但化学合成的杀虫剂仍是一把双刃剑。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D 【小题 1】试题分析:将增效剂和杀虫剂 “混合使用 ”能显著提高杀虫剂的杀毒能力,是防止抗药性的有效途径故谈的是 “改进 ”。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点评:养成回文对照、辨同析异的做题习惯。选择题的众多选项基本上都来自于原文,因此辨析原文语句与选项的差别是正确解答的前提。只要把 C项回归原文,和原文进行比照,很容易发现问题所在。 【小题 2】试题分析: A“一部分 ”与原文 “一大类 ”不一致; C只是害虫对农药的“解毒方法 ”之一; D“完

27、全使农药的毒性消失 ”与原文 “导致毒性降低 ”不一致。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点评: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的解题核心是 “提取信息 ”,这信息不仅表现在文章的内容上,还表现在试题的题干上。命题者在命题的时候一般都有明确的考查目的和要求,看清题干要求,才能揣摩出命题人的命题意图,明确答题的方向。此外,题干中除了一些显性的信息外,还有一些隐性信息,只有挖掘题干中的隐性信息,才能找到答题的命脉。 【小题 3】 试题分析: A、 B两项中 “都不会污染环境 ”不符合原文内容;且 B项 “通过对 神经生物学 的研究所制出的 乙酰胆碱脂酶 ”不符合原文内容; C项 “单独使用 乙酰胆碱脂酶 却能够达到

28、杀灭害虫的目的 ”与原 文不符。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点评:首先要弄清选项中的 “观点态度 ”所指的具体对象、文句范围。就是要看选项中列举的作者观点态度是针对哪一个人物、哪一桩事件的,具体在文中表现为一个语句还是一个物,一件事、一个文段,还是涉及全文。如果题干要求选正确项,则选两者吻合的;如果选错误项,则选两者不相符合的。 文言文阅读 曹、马 能收人心 曹操自击乌桓,诸将皆谏。既破敌而还,问前谏者,众莫知其故,人人皆惧。操皆厚赏之,曰: “孤前行,乘危以侥幸破之,虽得之,天所佐也,顾不可以为常。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 相赏,后勿难言之。 ” 魏伐吴,三征 各献计,诏问尚书傅

29、嘏 ,嘏曰: “希赏邀功,先战而后求胜,非全军之长策也。 ”司马师不从,三路击吴,军大败。朝议欲贬出诸将,师曰:“我不听兰石,以至于此,此我过也,诸将何罪? ”悉宥之。弟昭时为监军,唯削昭爵。 雍州刺史陈泰求敕并州,并力讨胡,师从之。未集,而二郡胡以远役遂惊反,师又谢朝士曰: “此我过也,非陈雍州之责。 ”是以人皆愧悦。 讨诸葛诞于寿春,王基始至,围城未合,司马昭敕基敛军坚壁。基累求进讨,诏引诸军转据北山。基守便宜,上疏言: “若迁移依险,人心摇荡,于势大损。 ”书奏 报听。及寿春平,昭遗基书曰: “初,议者云云,求移者甚众,时未临履,亦谓宜然。 将军深算利害,独秉固心,上违诏命,下拒众议,终

30、于制敌禽贼,虽古人所述,不过是也。 ” 然东关之败,昭问于众曰: “谁任其咎? ”司马王仪曰: “责在元帅。 ”昭曰: “司马欲委罪于孤耶? ”引出斩之。此为谬也! 操及师、昭之奸逆,固不待言。然用兵之际,以善推人,以恶自与,并谋兼智,其谁不欢然尽心悉力以为之用? 袁绍不用田丰之计,败于官渡,宜罪己,谢之不暇 ,乃曰: “吾不用丰言,卒为所笑。 ”竟杀之。其失国丧师。非不幸也。 (选自容斋四笔有删改) 注 马指司马师、司马昭等司马氏。 三征指的是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大将军胡遵、镇南大将军毋丘俭。 傅嘏( g) ,字兰石。 【小题 1】对下列句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万

31、安之计,是以 相 赏相:表示动作偏指另一方,你们 B师又 谢 朝士曰谢:道歉 C诏 引 诸军转据北山引:率领 D谁任其 咎 咎:失败 【小题 2】下列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都能够表现司马氏善 “收人心 ”的一组选项是( )( 3分) 诸君之谏,万安之计,始以相赏 我不听兰石,以至于此,此我过也,诸将何罪 此我过也,非陈雍州之责 虽古人所述,不过是也 司马欲委罪于孤耶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魏伐吴失败后,出征的军队中所有人都得到了宽宥,只有司马昭受到了惩罚。 B雍州刺史陈泰请求司马师与并州联军讨伐胡人,队伍还没有集合起来,胡人却

32、已逃了回去。 C王基讨伐诸葛诞时, “人心摇荡 ”,但他凭借自己的 “深算利害 ”,最终取得胜利。 D作者认为曹、马固然奸诈,但用兵之时一般能够笼络人心,让将士乐于为其效力。 【小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希赏邀功,先战而后求胜,非全军之长策也。( 3分) 初,议者云云,求移者甚众,时未临履,亦谓宜然。( 3分) 袁绍不用田丰之计,败于官渡,宜罪己,谢之不暇。( 4分)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3】 C 【小题 4】( 1)(将士们)希望赏赐,求取战功,先去作战,然后才想办法取得胜利,这不是保全军队的长久计策。 ( 2)起初议论攻城的人

33、七嘴八舌,要求迁移军队的人很多,当时我没有亲自前往,也认为应该这样。 ( 3)袁绍不听田丰的建议,在官渡被打败了,应该归罪(责)于自己,向田丰道歉都来不及。 【小题 1】试题分析:咎:过错、罪过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点评:既是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知识的情态,又是考查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文言文的学习中,高一时候起就必须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然而,文言文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关键是要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这就不是仅仅靠积累就能解决问题的了,还必须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词义推断的具体方法,以便灵活运用,形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小题 2】试题

34、分析: 是曹操所说,表现曹操 “收人心 ”, 司马昭所说,但不能表现 “收人心 ”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 点评: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的选文多为人物传记类文段, 这类选文往往涉及到多个人物、 多件事情;因而命题人在设计干扰项时,就时常采取 “张冠李戴 ”的方法,即把乙人物所做 之事 “嫁接 ”到题干指定的甲人物身上,从而造成了表现对象的错位。 【小题 3】试题分析: C.“军队 人心摇荡 ”错,原文是王基上疏说 “若迁移依险,人心摇荡 ”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点评:此类题实际上是对文言文文意的概括和分析 ,它的一般解法就是比对排除法:将选项所涉及的内容在原文中找到,归纳出原

35、文的文意,然后和选项进行比对,从而辨别出正误。只是各选项对错误处的设置比较细腻,所以做题时要细致。 【小题 4】试题分析:注意得分点:( 1) “求 ”想办法; “非全军之长策也 ”判断句式。句意通顺一分。( 2) “临履 ”亲自前往; “然 ”这样。句意通顺一分。( 3)“败于官渡 ”介词结构后置,被动句; “罪 ”名词用作动词,归罪; “暇 ”空闲。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点评:翻译一般要求直译,每个词语是什么意思,都要有所体现,还要考虑句式的特点,有的还要调 整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有的语气要体现出来,翻译出来的句子要简明通顺。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曹操亲自(率兵)攻打乌桓

36、,他的部下将领都劝阻。(曹操)打败乌桓归来之后,询问当时劝阻他的人,将领们不明白曹操这样做的缘故,个个都提心吊胆,曹操都重赏了他们,并对他们说: “这次我率兵前往,是冒着很大的危险谋求侥幸的胜利,虽然取得了胜利,这是上天辅佐,不过这不可当作常例。诸位的劝止,才是完全之计,因此重赏你们,今后(有建议)不要不好意思说出来。 ” 魏国(准备)攻打吴国,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大将军胡遵、镇南大将军 鸺蠓追紫准葡撞撸 熳酉纶 髑笊惺楦地诺囊饧 地潘担骸埃 棵牵 痛停 笕 焦 热髡剑 缓蟛畔氚旆檬 獠皇潜 拥某眉撇摺!彼韭硎 惶 樱 秩 方 夤 峁 蟀堋 舷乱槁郏 稣鞯模 闹诮毂岢龀 韭硎 担骸拔颐挥刑 痈

37、地诺慕椋 诺搅苏庵值夭剑 馐俏业墓恚 钗唤 煊惺裁醋铮俊倍伎礤读怂 恰韭硎 牡艿芩韭碚训笔钡渭嗑浪 幌魅司粑弧 br雍州刺史陈泰请求司马师给并州下命令,把力量合并在一起讨伐 胡人,司马师采纳了这个建议,队伍还没有集合起来,有两个郡的胡人因为要到远方打仗,惊恐万分,都逃了回去。司马师给朝中士大夫道歉说: “这是我的过失,不是陈泰的责任。 ”因此人人都惭愧而又高兴。 到寿春去讨伐诸葛诞,王基领兵刚到,还未把城包围起来,司马昭命令王基收拢兵力,坚守营地。王基多次请求攻城,司马昭却让他率领驻军转移到北山据守。王基依据实际情况向司马昭上疏说: “如果把军队迁移到(北山)依靠险要的地势,人心动摇,对于形势

38、有很大的损害。 ”奏报得到准许。等到寿春被攻克后,司马昭写信给王基说: “起初议论攻城的人七嘴八 舌,要求迁移军队的人很多,当时我没有亲自前往,也认为应该这样。将军你权衡了转移的利弊得失,独自怀着坚定的信心,对上违背天子的诏书,对下拒绝众人的建议,最终制服了敌人,捉住了贼寇的首领,即使是古人所称述的人,也不过这样罢了。 ” 然而关东的败仗,司马昭问众人: “谁应该承担打败仗的过错? ”司马王仪说:“责任在元帅。 ”司马昭说: “司马王仪想把罪责推在我的身上吗? ”把王仪推到帐外杀了。这件事就做错了。 曹操和司马师、司马昭的奸诈,本来就不必说了,但在用兵的时候,把美名推给别人,把恶名自己担起来,

39、善于吸收别人的计谋和智 慧,还有谁能不尽心竭力为他效力呢?袁绍不听田丰的建议,在官渡被打败了,应该归罪(责)于自己,向田丰道歉都来不及,他却说: “我没有采用田丰的意见,(打了败仗),结果被他讥笑。 ”竟然把田丰杀了。袁绍失去了国家,葬送了军队,并不是不幸运。 诗歌鉴赏 渡湘江 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杜审言:在唐中宗时曾被贬到南方极为偏远的峰州,本诗是他流放途中所作。 【小题 1】有人说: “独怜京国人南窜 ”一句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此说法?请说明理由。( 4分) 【小题 2】杜 甫有诗句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就表现

40、手法而言,本诗有一句与其相同。请指出来并作简要赏析。( 4分) 答案: 【小题 1】同意。从结构上说,该句起承上启下作用。前两句,忆昔游而悲,见花鸟成愁,以及下一句为江水北流而感叹,都因为诗人远离京国,正在南窜途中。上下三句都是围绕这一句,从这一句生发的。 不同意。全诗要表现的主旨是 “边愁 ”(被贬到边疆的愁闷),而该句只是交代“边愁 ”产生的原因,关键之句是 “今春花鸟作边愁 ”。 【小题 2】 “今春花鸟作边愁 ”。春天的鸟语花香本是赏心悦目的,但因为作者“南窜 ”而成 了 “边愁 ”。诗人以 “花鸟 ”来反衬 “边愁 ”,可见内心悲伤之重。(答“以乐景写哀情 ”亦可) 【小题 1】试题

41、分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可以同意题中观点,也可以不同意题中观点。但是无论是否同意题中观点,都要讲明自己的理由,理由从文本出发。如果同意,可以从结构角度来谈。如果不同意,可以从内容角度来谈。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点评:本题比较新颖,虽然本题是考查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但是题干并没有直接考查,而是从旁人的观点出发,含蓄地表达了命题意图,这是经常用到的命题形式之一。这种形式不死板,有利于考查学 生的能力。 【小题 2】试题分析:一般说来,鸟语花香是令人欢乐的景物;可是,这些景物却使诗人更想起自己正在流放去边疆的途中。鸟语也好,花香也好,在诗人心目中只构成了远去边疆的哀愁。这一句诗

42、是以心中的情移眼前的境。诗人缘情写景,因而景随情迁。如果就艺术手法来说,以 “花鸟 ”与 “边愁 ”形成对比,是从反面来衬托边愁。与杜审言的这句诗有些近似的有杜甫春望诗中的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一联,这里,以花鸟可娱之物来写 “感时 ”、 “恨别 ”之情,采用的也是反衬法。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 点评:本题的鉴赏文学作品的 表现手法,不同于常规的鉴赏表现手法,而是比较阅读。这需要分别对每首诗的表现手法具体分析,然后根据题干要求,找出两首诗的相同的表现手法。因此这种题实际上难度加大了。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 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 【小题 2】风急

43、天高猿啸哀, 。 【小题 3】 ,生长明妃尚有村。 【小题 4】江间波浪兼天涌, 。 【小题 5】 ,幽咽泉流冰下难。 【小题 6】千呼万唤始出来, 。 【小题 7】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 。 【小题 8】为天下笑者,何也? 。 【小题 9】 ,善假于物也。 【小题 10】吾尝 而望矣, 。 【小题 11】位卑则足羞, 。 【小题 1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 【小题 13】履至尊而制六合, 。 【小题 14】 ,鱼鳖不可胜食也。 【小题 15】此情可待成追忆, 。 答案: 【小题 1】猿猱欲度愁攀援 【小题 2】渚清沙白鸟飞回 【小题 3】群山万壑赴荆门 【小题 4】塞上风云接地阴 【小题

44、 5】间关莺语花底滑 【小题 6】犹抱琵琶半遮面 【小题 7】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小题 8】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小题 9】君子生非异也 【小题 10】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小题 11】官盛则近谀 【小题 12】师不 必贤于弟子 【小题 13】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小题 14】数罟不入 闯 br【小题 15】只是当时已惘然 试题分析:注意容易写错的字: “猱 ”“渚 ”“壑 ”“莺 ”“涂 ”“莩 ”“生 ”“谀 ”“笞 ”“罟 ”“础 br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点评:从近几年高考内容来看,默写部分均为课内要求背诵的篇章;在方法上,要边背诵,边动笔,不要让背和默写相脱节。还要注意抓重点。

45、就是句子中的生僻字、易误易错的同音字、形似字要重点识记。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田野里、山坡上、道路旁、花园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朵朵鲜艳 的花,不管脚下的土地是否肥沃,也不管是否有人停下来欣赏,它们总是那么自信、那么骄傲地悄然绽放。其实,从这些绽放的花儿身上,我们能得到很多生活的启示。 请以 “绽放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自选角度 , 自定立意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 , 不得抄袭。 答案:略。 试题分析:材料已经清晰地揭示了文章的立意。材料共有两句话,第一句写花儿不论条件如何,是否有人欣赏,总能自信绽放 ,强调的花儿生命的

46、坚强和完美的绽放,第二句由花儿而联想到人生,启发人们从花儿的绽放中获取生活的启示。 两句中有几个关键词: “不管 也不管 ”“ 总是 ”“自信 ”“骄傲 ”“悄然 ”“绽放 ”“很多 ”“生活启示 ”。从这几个关键词中,可以看出作文要写出花儿坚强绽放给我们人生带来的启示,而且启示可能有多方面,可以先写花儿的顽强成长经历到最终绽放而给我们生活的启示,也可以直接由绽放写起。 可以写成一篇记叙文 ,也可以写议论文。议论文,可以围绕绽放的条件和原因写起,即如何绽放和为什么绽放。因此论点可以是: 1、迎难而上才能美丽绽放;2、默默追求才能美丽绽放;自信自强才能美丽绽放;坚持、忘我才能美丽绽放等等。也可以

47、是: 1、绽放 的花朵最美丽; 2、绽放的青春最亮丽; 3、绽放的事业最辉煌;绽放的人生最精彩等等。记叙文,可以直接叙事,写自己或者别人如何通过顽强拼搏让人生绽放绚丽之花,也可以由花儿的顽强绽放而领悟对自己的人生启迪等等。 考点:写作。 点评:引导材料和命题式作文降低了审题难度,可以给学生一定得知道方向,但学生不要仅仅局限于材料,要放开思想,展开想像的翅膀。作文题目我看都颇有诗意 ,从体裁分析,文章以叙述、议论为主,可以写成人生感悟的诗篇 ,但从作文要求看,大都 “除了诗歌,体裁不限 ”,使诗无法 “言志 ”。从内容来看,考察考生观察社会、体味人生、彰显考生个性,将考生置于现实主义的社会语境之下。显见这是出题者考察考生对社会关切程度和对自身命运理解多少的良苦用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