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人教新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荷塘月色》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arrownail386 文档编号:316802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人教新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荷塘月色》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2年人教新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荷塘月色》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2年人教新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荷塘月色》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2年人教新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荷塘月色》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2年人教新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荷塘月色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 大意 罢了。(大致的轮廓) B但杨柳的 丰姿 ,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指美好的姿态) C树色一律是阴阴的, 乍看 像一团烟雾。(突然看去) D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 消受 了。(享受,多用于否定) 答案: C 荷塘月色的中心思想有以下几种说法,请选出正确的一种 A通过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切感受,抒发了对荷塘月色的朦胧美的感受。 B通过对荷塘月色的细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清醒的认识和强烈的愤慨,借讴歌荷塘

2、月色的自然美,抒发了作者对推翻旧制度、开创新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C通过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写,反映了作者对现实不满以及向往中国古代六朝时的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D通过对荷塘月色的细腻的描写,反映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的心境,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找精神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理。 答案: D 荷塘月色的结尾,作者突然把笔锋一转,联想梁元帝采莲赋和江南采莲旧俗,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借 “惦记江南 ”抒发 “今非昔比 ”的感慨,暗寓对现实的不满。 B对江南的惦念,更足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C惦记江南,意在摆脱不平静的心境,借以超脱现实生活的重压。 D丰富月下荷塘画面的意境,进一步

3、反衬现实生活给人带来的不快。 答案: C 下面默写正确的一项是 A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有了一道宛然凝碧的波痕。 B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有袅娜地开着的。 C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D树色一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英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答案: C 对西洲曲一诗分析恰当的一项 A此诗是北朝乐府中的名篇。 B诗中采用了夸张、顶真、比喻、借代多种修辞方法。 C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为的是描写莲花高过人头,莲子清如水的特点。 D此诗的写作特点是寓情于景,描写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情思缠绵宛转,音

4、节和谐流畅。 答案: D 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 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A表转折 B表停顿 C表解释说明 D表递进 答案: C 选出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无误的一组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光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 A 拟人、比喻 比喻 拟人、反问、反问 B 拟人、拟人 比喻 拟人、反问、反问 C 拟人、暗喻 比喻 拟人、设问、反问 D 拟人、暗喻 拟人 拟人、反问、反问 答案: A

5、从下面句子中找出一句在修辞特点上和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一句相同的句子 A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B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 C这个亭踞在突出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D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答案: D 标点符号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荷塘月色写于 1927年 7月 当时旧中国正处于一片黑暗之中 作者 心里是一团乱麻 也可以说是一团火 见 朱自清 给 S君的一封信 答案: B 分别选出与下列词语划线字的

6、意义相近的一项 【小题 1】 弥 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A欲盖 弥 彰 B 弥 天大谎 C 弥 补过失 D 弥 留之际() 【小题 2】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 采 的 A 彩 陶文化 B光 彩 夺目 C五 彩 缤纷 D兴高 采 烈()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D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义词在句中的语境义。对于多义词,我们最主要的是要搞清楚这个词的本义,在此基础上,再延伸到比喻义,引申义。这样我们才能构建起多义词的知识网络。如:海,本义是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在 “海选 ”中,就理解为 “大面积的 ”,是引申义,而 “人海 ”中则理解为 “大量的同类事物 ”,是比喻义。

7、大事基本的意思都趋向于 “大 ”。 例句中 “弥 ”是 “满 ”的意思, A,更加; C,补; D,久,远(弥留:病久留于身体,意思是病重将终) B,弥天:满天 【小题 1】 A、 B、 C项:都解释为 “色彩 ”; D项:精神、神采。例句的意思也是 “神采 ” 现代文阅读 课文文段阅读题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 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 斑驳 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

8、,却又像是 画 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小题 1】文中划线的词语极富表现力。下列关于这方面说明不当的一项是 A “泻 ”扣紧了 “月 光如流水 ”这个比喻,加强了月光的流动感。 B “浮 ”这个动词把水气和月色交织在一起,雾的轻柔,以及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点准确地表达出来了。 C “斑驳 ”是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表明黑影中还有绿色与银白色。 D “画 ”能突出 “倩影 ”之美,表达了作者此时的喜爱之情。 【小题 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三句话的含义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欣赏美妙的月色,内心无限喜悦。 B月光一会儿像流水般清明,一会儿

9、青雾笼罩,变幻不定。 C月光一会儿明亮一会儿阴暗,作者亦喜悦亦伤感。 D月光素淡朦胧,作者面对美景内心荡起淡淡的喜悦和终究难以排遣的淡淡的哀愁。 【小题 3】说明 “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比喻句本体与喻体相似点正确的一项是 A “光与影 ”的组合与 “奏着的名曲 ”都能给人以艺术享受。 B “光与影 ”的组合与 “奏着的名曲 ”都能给人和谐自然的感受。 C “光与影 ”的组合与 “奏着的名曲 ”都作用于人的感官。 D “光与影 ”的组合与 “奏着的名曲 ”都不均匀,不呆板,富于变化。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1】 D 【小题 1】 B 【小题 1】 C项:对 “斑驳 ”的理解不正确,在这里是 “颜色深浅不一 ”的意思; 【小题 1】 A项,内心有淡淡的喜悦; B项月光始终是朦胧的; C项月光的分析不当,对作者内心的情感分析也不当。故选择 D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对比喻的理解。从原句 “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 中可知,当时荷塘里的光和影给作者的感受就是 “和谐 ”,在此前提下,作者打了个比方,这种感觉 “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故选择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