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5.14.2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arrownail386 文档编号:317088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5.14.2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2年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5.14.2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2年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5.14.2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2年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5.14.2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2年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5.14.2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年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 5.14.2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右图表示的是血液流经某器官 X后一些成分的变化情况,据此推测该器官为 ( ) A肺 B肾脏 C肝脏 D心脏 答案: B 试题分析: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当血液流经肾脏的时候,多余的水分、无机盐、尿素等新陈代谢的废物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因此流出肾脏的血液中无机盐、尿素等的含量较低,从图可知,尿素含量低,说明血液经过的 X是肾脏。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点评:此题较新颖,关键是明确流出肾脏的血液中无机盐、尿素等的含量较低。 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有 水 无机盐 尿素 葡萄

2、糖 蛋白质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 液里,在肾小管重吸收的同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将所产生的物质(如氨)分泌到肾小管的官腔中,与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是水、无机盐、尿素。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尿液的形成。 点评:此题为基础

3、知识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知正常人的尿液中不含有蛋白质和葡萄糖,因为蛋白质不能滤过到肾小囊中,葡萄糖会被肾小管重吸收回血液。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肾单位 答案: D 试题分析: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尿液的形成主要经过滤过和重吸收两个连续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 150升,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

4、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从功能上看肾单位是形成尿的基本单位。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牢记肾脏位于人体腹腔后壁脊柱的两侧,左右各一个,每个肾脏由 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 血液流经肾脏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 A氧气增加 B养料增加 C尿素减少 D二氧化碳减少 答案: C 试题分析:血液经过肾脏的时候,由于肾脏是由肾单位组成的,肾单位又包括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在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

5、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这样从肾静脉中流出的血液尿素的含量就大大减少了,无机盐的含量也相对减少,由于组织细胞的呼吸作用也消耗了 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血液由含氧丰富动脉血变成含氧少静脉血,故从肾流出的血液,氧减少,无机盐减少、营养物质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尿素减少。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尿液的形成。 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血液在肾单位的流动:血液 肾动脉 入球小动脉 肾小球 出球小动脉 肾小管处的毛细血管 肾

6、静脉,血液流经肾时血液成分的变化:从肾流出的血液,氧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尿素减少,含尿素最少的是肾静脉。 人体每天都必须排出一定量的尿液,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A肾脏 B输尿管 C膀胱 D尿道 答案: A 试题分析:人体将代谢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排泄有三条途径: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是人体排泄的主要方式,三、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膀胱的作用是贮存尿液,输尿管将尿液输送到膀胱,尿道是尿液排出的通道,肾脏是形

7、成尿液的主要器官,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关键要明确泌尿系统的主要 器官是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肾脏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它在人体内的位置是 A腹腔后壁、脊柱两侧 B胸腔,左右各一个 C胸腔中部偏左、左右两肺之间 D腹腔的上方偏右 答案: A 试题分析:肾位于脊柱两侧,紧贴腹腔后壁,居腹膜后方,左肾上端平第 11胸椎下缘,下端平 2腰椎下缘,右肾比左肾低半个椎体,左侧第 12肋斜过左肾后面的中部,右侧第 12肋斜过右肾后面的上部。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肾脏的位置。 点评:此题比较新颖,牢记肾脏的位

8、置:腹腔后壁、脊柱两侧;左肾稍高,右肾略低。 若尿液中发现蛋白质和血细胞,则肾脏发生病变的部位最可能是 ( ) A收集管 B肾小球 C肾小管 D肾小囊 答案: B 试题分析: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1)当血液流经肾小球的和肾小囊内壁时,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不能被滤过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 2)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外包绕的毛细血管重新吸收会血液,而剩下的水、尿素和无机盐等就形成了尿液据以上知识判断:正常的尿液中不会有蛋白质和血细胞,若出现了,可

9、能是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出现了问题,很有可能是肾小球有炎症通透性增强导致的。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点评:此题比较新颖,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血液、血浆、原尿和尿液的成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下列人体器官中,能形成尿液的是 A小肠 B肾脏 C大肠 D输尿管 答案 : B 试题分析:人体将代谢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排泄有三条途径: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是人体排泄的主要方式,三、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

10、、膀胱和尿道组成,膀胱的作用是贮存尿液,输尿管将尿液输送到膀胱,尿道是尿液排出的通道,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基本单位是肾单位,小肠是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大肠是形成食物残渣的部位。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关键要明确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A肾脏 B肝脏 C输尿管 D膀胱 答案: A 试题分析:人体将代谢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排泄有三条途径: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水、无机盐、尿素等

11、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是人体排泄的主要方式,三、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膀胱的作用是贮存尿液,输尿管将尿液输送到膀胱,尿道是尿液排出的通道,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具有分泌胆汁并能解毒的作用。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 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关键要明确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剧烈运动时,运动员表现为满脸通红,大汗淋漓,这体现了皮肤的功能是 A保护和排泄 B排泄和调节体温 C排泄和感受外界刺激 D保护和感受外界刺

12、激 答案: B 试题分析:皮肤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当外界气温较高时,皮肤内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散热量增多,与此同时,汗腺分泌汗液增多,通过汗液蒸发散失的热量也多,外界气温较低时,皮肤内的大多数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通过皮肤散发的热量减少,与 此同时,汗腺分泌汗液减少,通过汗液的蒸发散失的热量也减少,因此皮肤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汗腺分泌的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还含有少量的尿素和无机盐等,因此皮肤还具有排泄作用,运动员剧烈运动时,体内产热量增多,需要通过扩张血管和增加汗液分泌来调节体温,同时随汗液排出体内产生的一部分废物因此这体现了皮肤的排泄和调节体温的功能。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皮肤的功能。 点评

13、:此题较新颖,牢记人体皮肤的结构和主要功能。 流出肾脏的血液成分与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相比,其特点是 A氧气增加,尿素减少 B二氧化碳减少,尿素增加 C氧气减少,尿素增加 D二氧化碳增加,尿素减少 答案: D 试题分析:血液经过肾脏的时候,由于肾脏是由肾单位组成的,肾单位又包括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在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

14、等就形成了尿液,这样从肾静脉中流出的血液尿素的含量就大 大减少了,无机盐的含量也相对减少,由于组织细胞的呼吸作用也消耗了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血液由含氧丰富动脉血变成含氧少静脉血,故从肾流出的血液,氧减少,无机盐减少、营养物质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尿素减少。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尿液的形成。 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血液在肾单位的流动:血液 肾动脉 入球小动脉 肾小球 出球小动脉 肾小管处的毛细血管 肾静脉,血液流经肾时血液成分的变化:从肾流出的血液,氧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尿素减少,含尿素最少的是肾静脉。 与尿液形成无关的结构是 ( )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尿道 答案: D 试题分析

15、: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功能的基本单位,每个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等部分组成,尿液的形成主要有两个过程:一、血液流经肾小球时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发生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因此,与尿液形成无关的结构是尿道,尿道是尿液排出体外的器官。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尿液的形成。 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尿的形成。 综合题 下表是对某高校高三学生进行体检后,发现部分同学被检测指标出现异常( -表示无,表示少量, ”表 示大量)。据表分析回答: 样品 检测项目 部分学生检测结果 正常参考值范围 甲 乙 丙 尿检 葡萄糖 - - - - 蛋白质 -

16、 - - 红细胞 - - - 水 95 96 95 95 97( g/100ml) 无机盐 1.4 1.2 1.5 0.9 1.6( g/100ml) 尿素 1.9 1.8 2.0 1.8 2.0( g/100ml) 血检 白细胞 6.8 5.3 13.0 5.0 10.0(109个 /L) 红细胞 4.8 3.0 5.1 3.5 5.5(1012个 /L 血红蛋白 130 80 140 110 160(g/L) (1)正常尿液中除了大量水外,主要还有 和 。 ( 2)甲的尿液中出 和红细胞,如果是肾脏有病变,那么可能的部位是肾脏的 处。 ( 3)医生依据乙血检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数值都偏低,

17、判断他可能患有 。从平时的饮食方面,你给他的建议是 。 ( 4)丙自述体检时扁桃体发炎,至今 “嗓子 ”还疼。血检显示 ,说明炎症任存在,还需继续治疗。 答案:( 1)无机盐 尿素 ( 2)蛋白质 肾小球( 如答肾小囊壁也得分) ( 3)贫血 多食用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答出吃含铁或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答出具体的含铁或蛋白质丰富的食物的名称、答出铁丰富的食物如:黑木耳、海带、蘑菇、芹菜、韭菜、菠菜、洋葱等任一种的都得分 ) ( 4)白细胞数量偏高 试题分析:( 1)尿液的成分为水,无机盐,尿素,所以尿液中除了大量水,还有无机盐和尿素, ( 2)尿液的形成中第一步肾小球的过滤作用:除血细胞

18、和蛋白质外,血浆中一部分水,葡萄糖,无机盐,尿素等被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所以正常的原尿中没有蛋白质和红细胞,一旦出现则是肾小球发生了病变, ( 3)红细胞或者血红 蛋白过少会导致贫血,由于成熟的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而且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所以贫血的人应当多食用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 4)白细胞有吞噬细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的作用,当发生炎症时,体内的白细胞数量会增多。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尿液的形成和血液的成分,主要功能以及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点评:此题较为新颖,稍有一定的难度,做此题时首先认真分析表格中的内容,然后将表格中的内容与相关的基础知识相联系,这样便能解答出此类题目。

19、 取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腔中的原尿和肾盂中的尿液进行分析,得到如下数据。 请分析这些数据,回答问题: 液体 主要成份 血浆( g/L) 原尿( g/L) 尿液( g/L) 水 930 970 950 蛋白质 80 微量 0 葡萄糖 1.0 1.0 0 无机盐 9.0 9.0 11.0 尿 素 0.3 0.3 1.8 ( 1)从表格数据可以得知,尿液中的主要成分是 。 ( 2)比较血浆和原尿的成分,可以看出肾小球有 作用。 ( 3)原尿中含有的葡萄糖在尿液中却没有,是因为肾小管的 作用。 答案:( 1)水 ( 2)滤过 ( 3)重吸收 试题分析: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

20、尿(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被滤过到肾小囊中成为原尿)和肾小管的重吸收形成尿液(肾小管将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重吸收送回血液中)两个过程, ( 1)从表格数据得知, 1L尿液中水占 950g,无机盐 11g,尿素 1.8g,所以尿液中的主要成分是水, ( 2)比较血浆和原尿的成分得知, 1L血浆中蛋白质占 80g,原尿中蛋白质是微量,所以肾小球有滤过作用, ( 3)肾小管重吸收时将原尿中的葡萄糖全部重吸收。 考点:此 题考查的是尿液的形成,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等相关知识点。 点评:此题较为新颖,具有一定的难度,做此类

21、题时要通过比较表中的各项数据找出不同的和相同的,再联系尿液的形成的过程等相关知识点。 下图为肾单位结构模式图,表中的液体 A、 B、 C分别取自予图示结构的不同部位,经过化验得到如下数据,分析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成分 液体 A (克 100毫升 ) 液体 B (克 100毫升 ) 液体 C (克 100毫升 ) 蛋白质 8.00 O.00 O.00 葡莓糖 O.10 O.10 O.00 无机盐 O.72 O.72 1.10 尿素 O.03 O.03 1.80 (1)图中结构 1中流动的是 血,与结构 3中流动的血液比较,成分含量发生明 显变化的是 。 (2)分析表中各成分的含量变化,你认为液

22、体 B应是 ,取自于图中的 部位,是经过肾的 作用形成的。 (3)尿的形成是连续的,但人体排尿是间断的,排尿活动的中枢位于 。 答案: (1)动脉 血细胞和蛋白质 (或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答全得分,不答、多答不得分 ) (2)原尿 4肾小囊滤过 (或过滤 ) (3)脊髓 (或脊髓灰质 ) 试题分析:在肾单位的结构模式图中,各部分的名称分别是: 出球小动脉 肾小球 入球小动脉 肾小囊 肾小管 收集管, ( 1)图中的 是出球小动脉,动脉里流的是动脉血,图中 是入球小动脉,里面流的也是动脉血,但是两种血液是不同的,因为在肾小球有过滤作用,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

23、少量小分子蛋白质,尿素等被过滤到肾小囊腔中,所以 中动脉血中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的浓度比 中高了, ( 2)原尿的成分是: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尿液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尿素;液体 B中有葡萄糖但没有蛋白质,所 以是原尿,原尿是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到肾小囊中的, ( 3)排尿反射是简单反射,简单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尿液的形成,肾脏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等相关知识点。 点评:此题较为新颖,具有一定的难度,对于尿液和原尿成分的比较,可通过列表比较的方法记忆,反射分为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要牢记简单反射的神经中枢是脊髓,复杂反射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 下表为人的尿

24、液、原尿和血浆经化验后得到的主要数据,请根据此表回答: 主要成分 A液(克 /毫升) B液(克 /毫升) C液(克 /毫升) 蛋白质 0.00 0.03 8.00 葡萄糖 0.00 0.10 0.10 无机盐 1.10 0.72 0.72 尿素 1.80 0.03 0.03 水 96.00 98.00 90.00 ( 1)表中 液为血浆, 液为尿液; ( 2)此人的肾功能是否正常,并说明理由 。 答案:( 1) C A ( 2)正常 尿液中无葡萄糖和蛋白质 试题分析:( 1)当血液流经肾小球的和肾小囊壁时,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

25、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会血液,而剩下的水、尿素和无机盐等就形成了尿液,所以 C液体中既有葡萄糖又有蛋白质为血浆,而 A液体中既没有葡萄糖又没有蛋白质为尿液, B为原尿,含有微量蛋白质的,因为小分子的蛋白质可以过滤到肾小囊腔内,( 2) B是原尿,正常人的原尿液中含有微量蛋白质,而 A 液体中既没有葡萄糖又没有蛋白质为尿液 ,所以此人的肾功能正常。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尿的形成过程。 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稍有难度,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血浆、原尿和尿液的区别。 右图是尿的形成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 1)肾单位是由

26、图中的 肾小球 、 肾小囊和 三部分构成的; ( 2)写出图中 a、 b两处箭头所示的生理过程: a , b ; ( 3)从图中结构 中流出的液体是 ; 答案:( 1) 肾小管 ( 2)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 3)尿液 试题分析:( 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 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 肾小球和 肾小囊,囊腔与 肾小管相通,肾小管对原尿起重吸收作用, ( 2)由图中看出, a 过程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b 过程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肾小球恰似一个过滤器,流经肾小球的血液成分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均被滤入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原尿经过肾小管

27、与集合管的选择性重吸收,大约99%的水分以及一些对机体有用的物质如钠、钾、葡萄糖等重新回到血液中,只有 1%的水分和多余的无机盐成为终尿而被排出体外, ( 3)从 肾小管流出来的液体是经过了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 作用,故该液体为尿液即终尿。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做此类题目,一是记住肾单位的组成,牢记各部分的功能,二是明确尿的形成过程。 图 1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和尿液形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某人患膝关节炎,医生采用上肢静脉输液的方法进行治疗。输液一段时间后,在患者 尿液中也检测到药物。根据上图,请指出血液中的药物排出经过的途

28、径是:上腔静脉 右心室 肺动脉 肺内毛细血管 左心房 左心室 主动脉 肾动脉 肾小管 收集管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体外。 医生对该病人进行输液治疗的同时,还给病人开了口服中药进行治疗。请问中药有效 药物成分最先进入本题血液循环示意图的 (填图中血管名称)。 医生对该病人进行上述方法治疗的同时,还用一种中药膏外敷在病人的膝关节,并用 一种可以发热的灯具对着膝关节进行烘烤。请问这种外敷的中药膏中的药物有效成分是如何穿透皮肤进入发病部位的? 。 上述用发热的灯具对着膝关节进行烘烤对治疗关节炎有何作用? 。 答案: (1)右心房 肺静脉 肾小球 肾小囊 (2)肠壁毛细血管 (3)药物通 过皮肤表面的汗

29、腺和皮脂腺的导管及毛孔向内渗透的(符合题意给分) (4)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或者微循环);可以促进皮肤的汗腺、皮脂腺及毛孔扩张,有利于药物向内渗透 .(答对其中任意一点或全对都给分) 试题分析: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个途径,尿液形成过程是:血液 肾小球(代谢废物) 肾小囊 肾小管 尿液,外敷药物则是利用毛细血管是物质交换的场所,让药物直接从皮肤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 ( 1)上肢静脉输液的方法进行治疗膝关节炎,药物经过血液循环到达尿液排出体外的途径是:上腔静脉 右心房 右心室 肺动脉 肺内毛细血 管 肺静脉 左心房 左心室 主动脉 肾动脉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收集管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30、体外, ( 2)口服药物需要小肠绒毛的吸收才能作用于病灶,所以要进入肠壁的毛细血管, ( 3)皮肤的主要功能是屏障作用,阻止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丧失,防止水分进入体内,阻止外界微生物和有害化学物质对机体的损伤另一个功能是吸收作用,皮肤的屏障作用主要是由角质层承担,角质层由多层重叠的含有纤维蛋白角质素的细胞板组成,药物透皮吸收首先要通过角质层屏障,角质细胞膜含有类脂质,可起半透性膜作用,它是药物吸收的主要途径,药物的吸 收绝大部分是通过细胞吸收,是一种被动扩散过程,而通过表皮细胞间的汗腺,毛囊和皮脂腺药物的吸收,与通过角质细胞的药物吸收相比要少得多, ( 4)用发热的灯具对着膝关节进行烘烤对治疗关

31、节炎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或微循环),可以促进皮肤的汗腺、皮脂腺及毛孔扩张,有利于药物向内渗透,起到理疗的作用,舒筋活血,舒缓疼痛症状。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血液循环的途径,尿液的形成。 点评:此题较为新颖,综合性强,难度大。 “肾功能衰竭往往会危及患者的生命现在可以采用人工肾代替患者已丧失功能的肾,其原理就是肾透析下图是肾透析仪示 意图和正常人体内尿液形成的示意图在透析仪器中,通过导管与患者的动脉和静脉相连,管内有一种半透膜,膜外是特殊药液一一透析液,新鲜透析液的成分与血浆相似当患者的血液经过这些管子时,其中的废物就透过半透膜扩散到膜外透析液中去,而透析液还可以向患者的血液提供人体所需要的物质最

32、后经过透析的、除去废物的血液再由静脉流回人体内阅读上述资料,比较肾透析仪示意图和尿液形成的示意图,回答问题: ( 1)新鲜透析液的成分与人体内的 相似。 ( 2)上述尿液形成示意图中, A 是 , B 是 , C 是 。 A 、 B 、 C 共同 组成的结构是 ,是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 ( 3)血液在流经 A 时,通过 作用,除 和 外,血液中其它成分,都可以进入 B 中,形成原尿。当健康人的原尿流经 C 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水、全部 和部分无机盐,都能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这个过程叫做 作用。 ( 4)肾诱析仪中与图示 A 的作用相似的结构是,它的具体作用是 答案:( 1)血浆

33、(或原尿) ( 2)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肾单位 ( 3)滤过 血细胞 蛋白质 葡萄糖 重吸收 ( 4)半透膜 血液中的废物通过半透膜渗透到膜外透析液中,同时,透析液还向血液提供人体所需要的物质 试题分析: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肾小球是个血管球,它由肾动脉分支形成,肾小球外有肾小囊包绕,肾小囊分两层,两层之间有囊腔与肾小管的管腔相通,该图示中 ABC所示的结构分别为: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 1)透析液需向患者的血液提供人体所需要的物质,因此新鲜透析液的成分与血浆相似, ( 2)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对应图示中的 ABC, ( 3)因为肾小球及肾小囊内壁的通透性是一定的,所以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不能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原尿中的绝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全部葡萄糖都能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 ( 4)肾透析仪中与 A肾小球的滤过作用相似的结构是半透膜,半透膜的作用是相似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肾单位的结构、功能、及尿的形成过程。 点评:这是一个关于尿的形成过程和血液透析仪的识图题,比较新颖,具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对肾透析仪的描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