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广东省珠海市第一学期高三开学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syndromehi216 文档编号:317169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广东省珠海市第一学期高三开学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3-2014学年广东省珠海市第一学期高三开学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3-2014学年广东省珠海市第一学期高三开学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3-2014学年广东省珠海市第一学期高三开学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3-2014学年广东省珠海市第一学期高三开学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学年广东省珠海市第一学期高三开学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 全不相同的 一组是( ) A 刍 议 /踌 躇诞 生 /涎 水 蒙 蔽 /蒙 昧 B 彻 夜 /掣 肘 绯 闻 /悱 恻 叨 扰 /叨 咕 C 效 仿 /发 酵 沙 砾 /闪 烁曝 晒 /曝 光 D 菁 华 /矜 持觊 觎 /瑜 伽 溃 退 /溃 脓 答案: C 试题分析: C xio/jio l/shu p/bo A ch dn/xin mng B ch fi/fi to/do D jng/jn y ku/hu。每个选项的第一组考查难读字,需要学生加强记忆和积累。第二组考

2、查形近字的读音。需要学生学会区分形旁和声旁。第三组考查多音字,需要学生在词性、语体色彩、词义等三个方面区分。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组是( ) 在神州大地上 沸沸扬扬 上演的一出 “新西兰毒奶粉 ”事件经过几天的折腾,终于尘埃落定 。虽然整个事件都已 明朗 ,但 “食品安全 ”再一次出现问题,有毒食品再一次给国人以伤害,这是 毋庸置疑 的。 A沸沸扬扬 B尘埃落定 C明朗 D毋庸置疑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沸沸扬扬: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多形容议论纷纷,不可修饰“上演 ”;尘埃落定:比喻事情有了结局或结果;明朗:明显、

3、清晰;毋庸置疑:不用怀疑。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居民身份证登记指纹信息,不但社会用证单位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人、证一致性认定,而且能进一步增强证件防伪性能,可以有效防止身份证被违法冒用。 B加快促进信息消费,能够有效拉动需求,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消费升级、产业转型和民生改善,是一项既稳增长又调 结构的重要举措。 C道路交通拥堵一直是困扰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大程度缓解交通压力,广州实施部分路段 “限行 ”“限外 ”,这种做法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D 8月,延安市公开拍卖 35辆超编超标公务车。在拍卖过

4、程中,多辆年份较新、行驶里程较少的公务车竞争最为激烈,这些车最终以 25万元左右的均价落锤成交。 答案: B 试题分析: A语序不当,应改为 “不但能进一步增强证件防伪性能,而且社会用证单位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人、证一致性认定 ”C宾语残缺, “实施 ”缺少相搭配的宾语,补上 “的举措 ”。 D不合逻辑 , “均价 ”只能是一个定值,不能是一个概数。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给下面一段打乱顺序的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火灾时,高耸的山墙可阻止火势蔓延和侵入。 民间还有 “镬耳屋 ”蕴含富贵吉祥,丰衣足食一说。 镬耳屋是岭南传统民居的代表,因其山墙状似镬耳,故称 ”

5、镬耳屋 ”。 微风吹动时,山墙可挡风入巷道,进而通过门、窗流入屋内。 镬耳状建筑具有防火,通风性能良好等特点。 镬耳屋以广府风格的民居建筑为主要代表,潮汕、客家的民居建筑亦有类似镬耳山墙。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是总起句,介绍何为 “镬耳屋 ”;通过 中 “防火 ”“通风 ”的顺序可以确定 的位置; 句中的 “还有 ”确定其顺序要在 的后面; 为总结句。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黄怒波 山顶的诗意 任秋阳 黄怒波再次向珠峰进发。 这一次,他想将冰岛购地的种种波折与烦恼统统 “忘掉 ”

6、“我都跟山神磕头告别了,又忍不住要回去了。 源于诗歌的冰岛故事 黄怒波在冰岛投资一波三折,而源头,竟然是诗歌。 在北大读书的时候,黄有一个同屋同学,冰岛人, “冰岛羊多,毛衣特别大、漂亮,他妈妈知道有我,也给我寄了一件毛衣,印象极深刻。 ”多年后,黄的这位冰岛同学,妻子成为冰岛执政党主席以及外交部长。 金融危机期间,冰岛几近破产,黄和他的同学说, “那么多年,我忘不了这个毛衣 我现在有钱了,捐你一百万美金,建一个中冰诗歌基金,搞亚洲和北欧的诗歌对话。 ” 结果,黄再去冰岛的时候,总统出来接见, “把诗歌谈完以后,总统亲自跟我谈应该来这儿投资投旅游 把我忽悠的。他们喝黑狮酒,这 个酒给我灌多了我

7、就答应了。 ” 2011年 8月,黄和冰岛有关部门签了一个购地协议,以 880万美元购买了冰岛6位农民的 300平方公里土地,约冰岛 0 3%的国土面积。他准备用来修建一个高尔夫球场、一座酒店和一片户外娱乐区。 同年 11月,此项目被冰岛政府驳回, 2012年 5月,双方开启新一轮沟通,商定以租代购的形式继续此旅游投资项目。但 7 个月后,黄怒波得到冰岛政府消息,要求补充材料。 现在,黄怒波告诉媒体,冰岛项目可能会在 4月份出现转机,如果到 5月份还没有冰岛政府通过此项目的确定消息,他就放弃这个项目了。对这个结果, 黄怒波并不感到沮丧,因为,这不是他第一次在海外投资遇到麻烦。与此同时,北欧的丹

8、麦、芬兰和瑞典三国纷纷伸出橄榄枝,与黄怒波商谈投资事宜。 当人们谈起黄怒波,就有一种奇妙的感觉, 诗人的感性、商人的理性、登山家的坚毅 ,多重交融,复合在了一个人身上。于是,不走寻常路,也成了黄的生存智慧:即遵守规则,又常常游离在规则之外。当然,他清晰地知道,边界在哪里。 他是个成功的人: 2012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榜商人;北京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副所长;美国纽约探险家俱乐部唯一华人成员;野生救援协会中国理事会主席;国内旅游地产的开拓者 与领军人物,等等。而他依然称自己是二流的诗人、三流的企业家。在他的诗中,我依然不时可以读到这种成功之后的孤独: “这都市的繁华与我无关,像乞丐宁愿游荡在街旁。

9、 ” 山在那里 2011年,黄怒波获推荐加入了美国超过百年历史的探险家俱乐部,成为该俱乐部全球两千多会员中的一员。黄怒波非常自豪,他觉得这是中国企业家更进一步融入全球的标志。 享此殊荣,是因为黄怒波已经完成了世界 7大高峰的攀登,也成功到达了南极和北极。他感慨说,登山使得山上的自己,看山下的自己时,如同在演戏,他告诫自己,不要把话说大了。 2011年 5月 11日 19点 25分,珠峰 5800米,黄怒波在过渡营地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我将从此告别一切巅峰 /甘愿做一个凡夫俗子。 ” 黄也有过登顶失败的经历,从北坡尝试登顶,在珠峰海拔 8700米的位置上,只有一百多米就成功了,但他必须迅速作出

10、放弃的决定,因为,如果再坚持,就意味着已经冻伤的若干手指可能被牺牲掉。 当他和他的登山团队下撤至海拔 6000米时,人们都哭了。让一个枭雄般的企业家放弃那近乎可以触摸到的胜利,可能比被割掉手指还疼,但他还是放弃了。他对记者说,因为山一直在那里。 在黄怒波看来,登山的人很伟大,每人都知道可能死 亡,但他们还是去了,人们追求的是一种挑战,不惜拿生命作代价。有过这种体验的他,也觉得生命很脆弱。 “跟山比,人算什么,那个山存在多少万年了,人不过像蚂蚁走来走去,这个时候就觉得活得再了不起,也没什么意义。 ” 成功完成 “7+2”(是指攀登七大洲最高峰,且徒步到达南北两极点的极限探险活动)后,黄说, “不

11、登山了,没挑战了,没意思。 ” 而眼下,他要做的是出诗稿,读完诗歌博士。在这种心态支配下,他现在的生活很简单,没有太多的社交,也不追求什么牌子。对于自己的资产,黄怒波说,未来财富一半会捐给北大,这是已经宣布了的;另外 一半留给员工继续做企业。 “财富是一个很虚幻的东西,所以财富不必看重它,还给社会的财富,才是你自己的。 ”不走寻常路,去发现山顶的诗意,或许才是他的追求。 南方人物周刊 2013年第 12期,有删改 【小题 1】本则人物通讯以 “黄怒波 山顶的诗意 ”为标题有什么含义?请根据文意简要分析。( 4分) 【小题 2】本文作者评价黄怒波拥有 “诗人的感性、商人的理性、登山家的坚毅 ”,

12、用了哪些事例来表现?( 5分) 【小题 3】本文叙写黄怒波的经历给了你怎样的启发?结合文本做简要的回答。( 6分) 答案: 【小题】 突显传主 “登山家 ”和 “诗人 ”的双重身份( 1分); 隐喻一个身处巅峰状态的成功商人,依然保有对人生充满诗意的理解( 1分); 题目将传主的名字放到前面,醒目、新颖、雅致( 1分),能吸引读者的关注( 1分)。 【小题 2】 诗人的感性:因为一件毛衣的温暖,可以成就一桩购买冰岛土地的生意;获取事业上的巨大成功之后依然感觉孤独;无可救药地爱上自己所属的时代的诗歌。 商人的理性:购买冰岛也有十分实际具体的投资计划,也有后备的补充计划;对待财富的态度,他认为财富

13、都是很虚的东西,只有用在需要的地方才是有价值的。 登山家的坚毅:成功完成 7+2;坚韧地从一贫如洗成为时代巨富;坚持自己的热爱 写诗。(一点 1 分,两点 3 分,三点 5 分) 【小题 3】 不向命运屈服,要从苦难中汲取无限的力量。童年痛苦经历。 感恩回报,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购买冰岛起因一件毛衣。 坚毅不拔,顽强地追求理想。登山、写诗。 要有正确的财富观,有社会责任感。有关财富观的话语。(答出任何一点 2分,共 6分,要求有原文事例) 【小题 1】 试题分析: 分析题目的作用,要从结构、内容、修辞手法等几个面考虑。这个题目的好处是双关义,既说明了人物的身份,又暗合了文章的内容,吸引读者的阅

14、读兴趣。本文题目暗合了黄怒波的双重身份,能起到吸引读者的作用。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需要从原文中找到相关的段落,概括出相关的事件。例如,文中第五段中,写到黄海波因为一件毛衣成就了一桩生意,写出了黄海波的感性一面。其他方面不再一一赘述。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是个开放性的题目,需要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生活阅历,人生见识来评价。注意评价时要观点 鲜明、表达连贯、层次清晰,切不可模棱两可,观点模糊。要能言之成理,自圆

15、其说。不能强词夺理,故作惊人之语。要能言之成理,言之有据,言之有序。同时要结合文本来谈,例如,黄海波因一件毛衣而成就了和冰岛的一桩生意,可以引申出感恩回报等话题。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凤凰的翅膀 林清玄 我时常想,创作的生命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像恒星或行星一样,发散出永久而稳定的光芒,这类创作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巨大而深刻的作品;另一类是像彗星或流星一样,在黑夜的星空一闪,留下了短暂而眩目的光辉,这类作品特别需要灵感,也让我们在一时之间洗涤了心灵。 两种创作的价值无分高下,只是前者较需要深沉的心灵,后者则

16、较需要飞扬的才气。 最近在台北看了意大利电影大师费里尼( Federico Fellini)的作品女人城,颇为费里尼彗星似的才华所震慑。那是一个简单的故事,说的是一位中年男子在火车上邂逅年轻貌美的女郎而下车跟 踪,误人了全是女人的城市,那里有妇女解放运动的成员,有歌舞女郎、荡妇、泼妇、应召女郎、 “第三性 ”女郎等等,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里,费里尼像在写一本灵感的记事簿,每一段落都表现出光辉耀眼的才华。 这些灵感的笔记,像是一场又一场的梦,粗看每一场均是超现实而没有任何意义,细细地思考则仿佛每一场梦我们都经历过,任何的梦境到最后都是空的,但却为我们写下了人世里不可能实现的想像。 诚如费里尼说的

17、: “这部影片有如茶余饭后的闲谈,是由男人来讲述女人过去和现在的故事;但是男人并不了解女人,于是就像童话中的小红帽在森林里迷失了 方向一般。既然这部影片是一个梦,就用的是象征性的语言;我希望你们不要努力去解释它的涵意;因为没有什么好解释的。 ”有时候灵感是无法解释的,尤其对创作者而言,有许多灵光一闪的理念,对自己很重要,可是对于一般人可能毫无意义,而对某些闪过同样理念的人,则是一种共鸣,像在黑夜的海上行舟,遇到相同明亮的一盏灯。 在我们这个多变的时代里,艺术创作者真是如凤凰一般,在多彩的身躯上还拖着一条斑灿的尾羽;它从空中飞过,还唱出美妙的歌声。记得读过火凤凰的故事,火凤凰是世界最美的鸟,当它

18、自觉到自己处在美丽的颠峰,无法再向前飞的时候 ,就火焚自己,然后在灰烬中重生。 这是个非常美的传奇,用来形容艺术家十分贴切。我认为,任何无法在自己的灰烬中重生的艺术家,就无法飞往更美丽的世界,而任何不能自我火焚的人,也就无法穿破自己,让人看见更鲜美的景象。 像是古语说的 “破釜沉舟 ”,如果不能在启帆之际,将岸边的舟船破沉,则对岸即使风光如画,气派恢宏,可能也没有充足的决心与毅力航向对岸。艺术如此,凡人也一样,我们的梦想很多,生命的抉择也很多,我们常常为了保护自己的翅膀而迟疑不决,丧失了抵达对岸的时机。 人是不能飞翔的,可是思想的翅膀却可以振风而起,飞到不 可知的远方,这也就是人可以无限的所在

19、。不久以前,我读到一本叫思想的神光的书,里面谈到人的思想在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光芒和形式,而这种思想的神光虽是肉眼所不能见,新的电子摄影器却可以在人身上摄得神光,从光的明暗和颜色来推断一个人的思想。 还有一种说法是,当我们思念一个人的时候,我们的思想神光便已到达他的身侧温暖着我们思念的人;当我们忌恨一个人的时候,思想的神光则会到他的身侧和他的神光交战,两人的心灵都在无形中受损。而中国人所说的 “缘 ”和 “神交 ”,都是因于思想的神光有相似之处,在无言中投合了。 我觉得这 “思想 的神光 与 “灵感 ”有相似之处,在 “昨夜西风调碧树,独上高搂,望尽天涯路 ”时,灵感是一柱擎天;在 “衣带渐宽终

20、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时,灵感是专注的飞向远方;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时,灵感是无所不在,像是沉默的、宝相庄严的坐在心灵深处灯火阑珊的地方 。 灵感和梦想都是不可解的,但是可以锻炼,也可以培养。一个人在生命中千回百折,是不是能打开智慧的视境,登上更高的心灵层次,端看他能不能将仿佛不可知的灵感锤炼成遍满虚空的神光,任所邀翔。 人的思考是凤凰一样多彩,人一闪而明的梦想则是凤凰的翅膀, 能冲向高处,也能飞向远方,更能历千百世而不消磨 因此,人是有限的,人也是无限的。 【小题 1】文章为什么以 “凤凰的翅膀 ”为题?请简要分析这样命题的好处。( 4分) 【小题 2】文中

21、划线的段落是怎样形象地描述 “灵感 ”的?( 5分) 【小题 3】文章结尾处说 “人是有限的,人也是无限的 ”,请根据文意说说你的理解。( 6分) 答案: 【小题 1】 “凤凰的翅膀 ”是 “比喻 ”的修辞手法( 1分),全文把凤凰美丽的翅膀比作人们已有的思想、成就( 1分)。 含蓄地点明文章的主旨( 1分)。凤凰的自焚可以重生出更加美丽的翅膀,人类因为有梦想而 登上更高的心灵层次( 1分)。(共 4分) 【小题 2】作者在这一段形象地描述了艺术创作中灵感出现的过程。( 2分) 作者用晏殊的词句 “昨夜西风 ”句和 “擎天柱 ”,来描述在追寻理想的初期,灵感如擎天柱一样,似乎高不可攀( 1分)

22、。 用柳永的 “为伊消得 ”句来描述在追寻理想的中期只有专注才能与灵感相遇。( 1分) 用辛弃疾的 “众里寻他 ”句,来描述一旦到达理想境界,灵感就会无处不在,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平凡的人生,都会成为永恒。( 1分)(共 5分) 【小题 3】 灵感和梦想一样都是不可解的,但是人们因为长久地、专注地追求艺术的不朽, 就可以与灵感相遇,并在灵感的光芒中使作品永恒。( 2分) 梦想就如同灵感一样,我们拥有了梦想就会如凤凰一样,不断地自焚一个至高的自己,重生出更加美丽的心灵,经历千百世而不消。( 2分) 这样,我们的生命虽然是有限的,但因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而无限、永恒。( 2分) (共 6分) 【小题

23、1】 试题分析:分析题目的好处,可以从语言(修辞)、结构、主旨、手法等角度来入手进行分析。本文的题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点名了主旨,点出人类梦想的伟大作用。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深入到文本,分析每个引用所起到的作用。第一个引用说明灵感的发生初期,灵感似乎高不可攀;第二个引用说明灵感的中间阶段,灵感需要专注才能出现;第三个引用说明在灵感的境界里,灵感无处不在。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关键是抓住 “有限 ”和 “无限

24、 ”的含义。联系文章,不难发现, “有限 ”指的是人的生命。 “无限 ”指的是对灵感和梦想的追求,千百年来一直是永恒的和主题。学生联系文意,进行概括和归纳即可。 考点:对作品 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 朱光潜 谁都知道,一切事物都有几种看法。你说一件事物是美的或是丑的,这也只是一种看法。换一个看法,你说它是真的或是假的;再换一种看法,你说它是善的或是恶的。同是一件事物,看法有多种,所看出来的现象也就有多种。 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这一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同时都 “

25、知觉 ”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 “知觉 ”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你所知 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我也脱离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心习,我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我们的朋友 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我们三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它松树的异点,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我们的朋友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在聚精会神的观赏它的苍翠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那股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 从此可知道

26、这棵古松并 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相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相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相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极平常的知觉都是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 美也是如此。有审美的眼晴才能见到美,这棵古松对于我们的画画的朋友是美的,因为他去看时就抱了美感的态度。你和我如果也想见到它的美,你须得把你那种木商的实用的态度丢开,我须得把植物学家的科学的态度丢开,专持美感的态度去看它。 这三种态度有什么分别呢? 先说实用的态度。做人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维持生活,既 要生活,就要讲究如何利用环境。 “环境 ”包含我自己以外的一切人和物在内,

27、这些人和物有些对于我的生活有益,有些对于我的生活有害,有些对于我不关痛痒。我们对于他们于是有爱恶的情感,有趋就或逃避的意志和活动。 这就是实用的态度。实用的态度起于实用的知觉,实用的知觉起于经验 。小孩子初出世,第一次遇见火就伸手去捉,他烧痛了,以后他再遇见火,便认识它是什么东西,便明了它是烧痛手指的,火对于他于是有了意义。 科学的态度则不然,它纯粹是客观的、理论的。所谓客观的态度就是把自己的成见和情感完全丢开,专以 “无所为而为 ”的精神去探求真理。理论是和实用相对的。理论本来可以见诸实用,但是科学家的直接目的却不在于实用。科学家的态度之中很少有情感和意志,它的最重要的心理活动是抽象的思考。

28、科学家要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中寻出事物的关系和条理,纳个物于概念,从原理演个例,分出某者为因,某者为果,某者为特征,某者为偶然性。植物学家看古松的态度便是如此。 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在实用的 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对人的利害,心理活动偏重意志;在科学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间互相关系,心理活动偏重抽象的思考;在美感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专在事物本身的形相,心理活动偏重直觉。真、善、美都是人所定的价值,不是事物所本有的特质。离开人的观点而言,事物都混然无别,善恶、真伪、美丑就漫无意义。真、善、美都含有若干主观的成分。 就 “用 ”

29、字的狭义说,美是最没有用处的。科学家的目的虽只在辨别真伪,他所得的结果却可效用于人类社会。美的事物如诗文、图画、雕刻、音乐等等都是寒不可以衣,饥不可以为食的。从实 用的观点看,许多艺术家都是太不切实用的人物。然则我们又何必来讲美呢?人性本来是多方的,需要也多方的。真、善、美三者俱备才可以算是完全的人。人性中本有饮食欲,渴而无所饮,饥而无所食,固然是一种缺乏;人性中本有求知欲而没有科学的活动,本有美的尝好而没有美感的活动,也未始不是一种缺乏。真和美的需要也是人生中的一种饥渴,精神上的饥渴。疾病、衰老的身体才没有口腹的饥渴。同理,你遇到 一个没有精神上的饥渴的人或民族,你可断定他的心灵已到了疾病、

30、衰老状态 。照这样看,我们可以说,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 节选自朱光潜谈美,有删节 【小题 1】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意思的两项是( )( )( 5分) A对一切事物,看法都可以有多种,可以从美丑、真假、善恶等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因为看法有多种,所以所看出来的现象也就有多种。 B因为画家拥有有审美的眼晴,所以他去看古松时就抱了美感的态度,才能见到美;而木商和植物学家就没有这样的眼光和态度。 C实用的态度起于实用的知觉,实用的知觉起于经验;但是科学家的直接目的却不在于实用,而是要对这个混乱的世界进行抽象的思考。 D美是最没有用处的,美的事物如诗文、图画、雕刻、音

31、乐等等都是寒不可以为衣,饥不可以为食,所以许多艺术家都是太不切实用的人物。 E人性本来是多方的,需要也多方的。人有饮食之欲,但真和美的需要也是人生中的另一种饥渴,精神上的饥渴。 【小题 2】根据作者的美学观点,下列推断中合理的一项是( )( 3分) A是壶就可以贮茶,是杯就可以装水,实用就好,不必求它们形式、花样、颜色都要好看。 B饿了就吃饱饭,困了就睡觉,冷了就添衣,何必又呕心沥血去做诗、画画、奏乐呢? C基于科学的态度,我们能判断某些人和物对于 人的生活有益,而有些对于人的生活有害。 D在历史长河中,许多轰轰烈烈的成功和失败也都湮没了,而只有艺术作品真正是不朽的。 【小题 3】作者在本文结

32、尾处写到: “一个没有精神上的饥渴的人或民族,你可断定他的心灵已到了疾病、衰老状态 ”,请结合文意分析作者这样说的理由。( 4分) 【小题 4】作者曾在谈美后文中提及: “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 ”, “人常是不满意自己的境遇而羡慕他人的境遇 ”, “树的倒影何以比正身美 ”等观点,请结合本文陈述的三种态度中的某两种,来分析这种状态产生的原因。( 4分) 答案: 【小题 1】 BD 【小题 2】 D 【小题 3】 人性本来是多方的,需要也多方的。真、善、美三者俱备才可以算是完全的人; 求知欲、科学的活动、美的尝好、有美感的活动,都属精神上的饥渴,是心灵的健康状态,若缺乏这些,则是病态或衰老之态

33、; 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意思对即可,每点 1分,三点答对得 4分) 【小题 4】 从实用的态度来看,我们对维持自己生活的环境会区分出哪些对于我们的生活有益,哪些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害,有爱恶的情感,总羡慕别人的环境而觉得自己的不如意; 科学的态度偏重理性,研究事物间的 相互关系,它的目的是求真相,要理清事物的关系和条理,而美感是专在事物本身的形相,心理活动偏重直觉; 从美感的观点来看,树的倒影不会让人联想到树可以拥有的各种实用价值,而是像图画一样的美丽幻境,让人产生美的体验。 (每点 2分,意思对即可 ) 【小题 1】 试题分析: B“而木商和植物学家就没

34、有这样的眼光和态度 ”原文无此信息; D原文是 “就 用 字的狭义说,美是最没有用处的 ”, “从实用的观点看,许多艺术家都是太不切实用的人物 ”,扩大了范围,窜改了文意。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 分析: AB两项都是从实用观点来看待一切事物, C项在原文中作者也是归于 “实用的态度 ”。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要回答本题,首先明确查找范围。其次要学会分层次,要有答案:分条的意识。本题的答题范围就是最后一段。学生只需对其进行分析层次即可得出答案:。 考点:

35、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这是一个拓展性的题目。考查学生理解文意和运用的能力。根据文中提供的 “实用 ”、 “科学 ”、 “美感 ”的三个角度 来阐释作者的观点。在谈论时,一方面要结合题干,一方面要联系文中的三种态度。要将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刘德威,徐州彭城人也。德威姿貌魁伟,颇以干略见称。大业末,从左光禄大夫裴仁基讨贼淮左,手斩贼帅李青 。后与仁基同归李密,密素闻其名,与麾下兵,令于怀州镇守。 武德元年,密与王世充战败入朝,德威亦率所部

36、随密归。高祖嘉之,授左武候将军,封滕县公。及刘武周南侵,诏德威统兵击之,又判并州总管府司马。 俄而裴寂失律于介州齐王元吉弃并州还朝留德威总知府事元吉才出武周已至城下百姓相率投贼 。武周获德威,令率其本兵往浩州招慰。德威自拔归朝,高祖亲劳问之, 兼陈贼中虚实及晋、绛诸部利害,高祖皆嘉纳之 。改封彭城县公。未几,检校大理少卿。从擒建德,平世充,皆有功,转刑部侍郎,加散骑常侍,妻以平寿县主。 贞观初,历大理、太仆二卿,加金紫光禄大夫。俄出为绵州刺史,以廉平著称,百姓为之立碑。寻检校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十一年,复授大理卿。 太宗尝问之曰: “近来刑网稍密,其过安在? ”德威奏言: “诚在主上,不由臣下。

37、人主好宽则宽,好急则 急,律文失入减三等,失出减五等。今则反是,失入则无辜,失出便获大罪。 所以吏各自爱,竞执深文,非有教使之然,畏罪之所致耳。 陛下但舍所急,则 宁失不经 复行于今日矣。 ”太宗深然之。数岁,迁刑部尚书,兼检校雍州别驾。十七年,至濮州,闻 杀长史权万纪,德威入据济州,斩杀李佑,遣使以闻。诏德威便发河南兵马,以申经略,会遭母忧而罢。十八年,起为遂州刺史,三迁同州刺史。 永徽三年卒,年七十一。赠礼部尚书、幽州都督,谥曰襄,陪葬献陵。 (旧唐书 刘德威传 )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又判并州总管府司马判:授予 B妻以平寿县主妻:妻子

38、 C诚在主上诚:确实 D寻检校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寻:不久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 A后与仁基同归李密与麾下兵 B人主好宽则宽今则反是 C令于怀州镇守复行于今日矣 D俄出为绵州刺史百姓为之立碑 【小题 3】下列各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俄而 /裴寂失律于介州齐王元吉 /弃并州还朝 /留德威总知府事 /元吉才出武周 /已至城下百姓相率投贼。 B俄而 /裴寂失律于介州 /齐王元吉弃并州 /还朝留德威总知府事 /元吉才出武周 /已至城下 /百姓相率投贼。 C俄而 /裴寂失律于介州齐王元吉 /弃并州 /还朝留德威总知府事 /元吉才出

39、 /武周已至城下 /百姓相率投贼。 D俄而 /裴寂失律于介州 /齐王元吉弃并州还朝 /留德威总知府事 /元吉才出 /武周已至城下 /百姓相率投贼。 【小题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刘德威有才干有谋略,武德元年,李密和王世充作战失败后归附朝廷,德威跟随李密归附朝廷,并屡次受到唐高祖的提拔,死后在献陵陪葬。 B刘武周抓获刘德威后,下令德威率领自己的士兵前往浩州招抚百姓。德威逃回朝廷,得到唐高祖的亲自慰问。 C唐朝法律条文规定,因过失判人入罪的官吏要减三等处罚,因过失判人出罪的官吏要减五等处罚,而唐太宗时期法律则刚好相反,出现了 “宁失不经 ”的局面。

40、 D刘德威占据济州后,皇帝让刘德威任意调遣黄河以南的兵马,借以施展刘德威的抱负,但恰逢刘德威的母亲去世而作罢。 【小题 5】翻译下面的句子。 (10分 ) 兼陈贼中虚实及晋、绛诸部利害,高祖皆嘉纳之( 3分) 太宗尝问之曰: “近来刑网稍密,其过安在? ”( 3分) 所以吏各自爱,竞执深文,非有教使之然,畏罪之所致耳。( 4分)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D 【小题 4】 C 【小题 5】 (刘德威)同时又陈述敌人部署的情况以及晋、绛等部的利害关系,高祖都嘉奖并接纳了他。 太宗曾经询问他说: “近来法律略微严格,其中的过错在哪里呢? ” 官吏各自怜爱自己,争相执

41、行严格的法律的原因不是有命令使他们这样的,是害怕被治罪所导致的。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1】 试题分析:妻:以女嫁人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 A介词,和 /动词,给予 B连词,就 /连词,表转折,却 C介词,在 D动词,担任 /介词,给、替。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做 “古文断句题 ”时,要在通读全文、了解文段主要意思的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断。常用的断句方法有: 准确划分句子的结构成分; 弄清对话的施受和引语起止;

42、 借助发语词、关联词、语气助词等划定句子的起始; 依据古文句式整齐的特点断句; 根据固定句式断句。本段文字,了解大意并不困难,断句主要看句子结构和语气词即可做出所断位置的判断。只需把握四个选项断句的区别点,再联系语境、句义的完整性,认真比较,便得出答案:。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唐太宗时法律严苛,与之前相对宽松的法律刚好相反, “宁失不经 ”的局面并未实现。)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5】 试题分析:得分点:( 1)陈, 1分;嘉纳, 1分;句意通顺 1分。( 2)尝, 1分;密, 1分;宾语前置

43、句, 1分。( 3) 所以, 1分;竞, 1分;所, 1分;句子通顺 1分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译文】 刘德威,是徐州彭城人。德威身姿魁梧、伟岸,以有才干有谋略而著称。大业末年,跟从左光禄大夫裴仁基在淮左讨伐贼人,亲手斩杀敌人的头领李青 。后来和裴仁基一同归顺李密,李密向来听过他的名字,给他军队,让他在怀州镇守。 武德元年,李密和王世充作战失败后归附朝廷,刘德威也率领部队跟随李密归附朝廷。唐高祖嘉奖他,授予左武侯将军的头衔,封为滕县公。等到刘武周南侵,下诏书让刘德威带领军队迎击他们,又授予并州总管府司马的官 职。不久,裴寂在介州战败,齐王李元吉丢弃并州回到朝中,

44、留下刘德威管理府中事情。李元吉才走,刘武周就到城下,百姓相继投靠刘武周。刘武周抓获刘德威,让他率领自己的士兵前往浩州招抚百姓。德威逃回朝廷,唐高祖亲自慰劳问候他,刘德威同时又陈述敌人部署的情况以及晋、绛等部的利害关系,高祖都嘉奖并接纳了他。改任彭城县公。不久,升任检校大理少卿。跟从唐高祖擒拿建德,平定王世充,都有功劳,转任刑部侍郎,加任散骑常侍,把平寿县主嫁给他。 贞观初年,历任大理、太仆二卿,加授金紫光禄大夫。不久外调担任绵州刺史,因为廉洁、公平而著称 ,百姓为他立碑。不久升任检校益州大都督府长史。贞观十一年,又授予大理卿的官职。太宗曾经询问他说: “近来法律略微严格,其中的过错在哪里呢?

45、”德威上奏说: “确实在于皇上,不在于臣子。人主喜好宽松,法律就宽松,喜好严格,法律就严格。法律条文中规定:因过失判人入罪的,官吏减三等入罪,因过失判人出罪的,官吏减五等入罪。如今现状却和法律条文相反,因过失判人入罪的官吏不受责罚,因过失判人出罪的官吏获大罪。官吏各自怜爱自己,争相执行严格的法律的原因不是有命令使他们这样的,是他们害怕被治罪而导致的。陛下只需舍弃严格的法律条文 , 宁失不经 就又在今天实行了。 ”太宗认为这很正确。几年后,刘德威升迁担任刑部尚书,兼任校雍州别驾。贞观十七年,到濮州,听说李佑杀害长史权万纪,刘德威进入占据济州,斩杀了李佑,派遣使者让皇帝知道这件事。皇帝下令让德威任

46、意调遣黄河以南的兵马,来施展抱负,恰逢刘德威母亲去世而作罢。贞观十八年,起任遂州刺史,三次升迁至同州刺史。 永徽三年死去, 71 岁。赠与礼部尚书、幽州都督的名号,谥号襄,在献陵陪葬。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元词,然后回答( 1)( 2)题。( 7分) 渔父 吴镇 洞庭湖上晚风生,风触湖心一叶横。兰棹稳 ,草衣轻,只钓鲈鱼不钓名。 注: 本词是吴镇临摹荆浩渔父图之后写下的十六首渔父词中的一首。 【小题 1】在 “风触湖心一叶横 ”这句词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 3 分) 【小题 2】整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 4分) 答案: 【小题 1】 “触 ”字用得最好。(

47、1分) “触 ”指的是 “触碰 ”,微风轻轻触动湖水,水中的一只小舟随晚风飘荡,( 1分)体现了幽清明静的意境。( 1分) 【小题 2】 “风触湖心一叶横 ”表现词中的渔父稳稳坐在小舟中垂钓,体现了悠然自得的心境,( 1分) “兰棹稳 ”意为无论多大风浪 仍稳坐钓鱼船,体现作者与世无争的人生观。 ( 1分) “只钓鲈鱼不钓名 ”表现了渔父不沽名钓誉、隐逸自适的精神境界。(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诗歌语言,重点是炼字。分析一个字的妙处,需要理解这个字所用运用的手法以及其表达效果,重点分析出这个字表达出事物什么样的特点。如本题中的 “触 ”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风的轻柔和细

48、腻。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情感的能力。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要能知人论世,也要能从诗歌中的意象入手,另外还要抓住诗中的关键句。如本诗中的关键句就是最后一句, “只钓鲈鱼不钓名 ”,表达出作者与世无争、隐逸自适的性格和境界。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这则资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6分) “墨菲定理 ”、 “帕金森定理 ”和 “彼德原理 ”并称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三大发现。“墨菲定律 ”的原话是这样说的: “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 灾难,则必定有人会作出这种选择。 ” 墨菲定律可以解读为: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