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宁夏宁大附中高三第一次3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ideacase155 文档编号:317605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246 大小:28.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宁夏宁大附中高三第一次3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6页
2013届宁夏宁大附中高三第一次3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6页
2013届宁夏宁大附中高三第一次3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6页
2013届宁夏宁大附中高三第一次3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6页
2013届宁夏宁大附中高三第一次3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宁夏宁大附中高三第一次 3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2012年冬季欧盟峰会上,除英国以外的 26国初步通过加强财经纪律的 “财政契约 ”,但是 “财政契约 ”并非 灵丹妙药 ,不能一剂治愈欧债危机的顽疾。 B某些贪官接受贿赂之后,不顾国家和群众的利益, 言必信,行必果 ,为行贿者大开方便之门。 C电影泰 濉菲狈抗 2亿,许多观众期待续集。据说导演或许会 东山再起 ,再续精彩。 D 2012年 12月 24日,江西省贵溪市一载有 15名幼儿园学生的面包车侧翻坠入水塘,导致 11人死亡,这一重大交通事故,再次暴露了安全责

2、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人们对这场本不该发生的事故 痛不欲生 。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项, “灵丹妙药 ”的意思是:灵验有效、能治百病的奇药,比喻能解决一切问题的办法,用在此处,符合语境。 B项, “言必信,行必果 ”的意思是:说出话来一定算数,行动起来一定坚决,用在此处,感情色彩不当。 C 项,“东山再起 ”的意思是: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多有贬义,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D项, “痛不欲生 ”的意思是:悲痛得不想活下去,形容悲痛到了极点,用在此处 ,不合语意,应用 “痛心疾首 ”。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 ) 匠人虽比诗人身份低,但亦绝不可少。 他要有匠人的手腕,又要有诗人的心灵。 凡是艺术家都须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 只有诗人的妙语而没有匠人的手腕,创作也难以尽善尽美。 只有匠人手腕而没有诗人的妙语,固不能有创作。 妙语来自性灵,手腕则可以模仿。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解答排序题,要先明确各句所围绕的中心内容(或话题),再从各选项中找出诸如代词、关联词等标志性词语,结合语意排序。此题给出的 6句话,围绕的话题是 “艺术家和匠人、诗人的关系 ”。第 句是总观点,应在首句提出。第 句是对第 句的具体阐释,应紧随其后。第 句和第 句是对第 句中 “匠人的手腕 ”和 “诗人的心灵

4、 ”的重要性的具体阐释,应排在后面;但第 句中有一 “也 ”字,标示 应在 之后。第 句紧承 两句的内容,而第 句中的 “但 ”则应是标示是此句是在 基础上的转折,故应排在最后。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 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样看来,热带沿海和岛屿周围,到处都能长出椰子树来,也是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B法国总统奥朗德在 3日的讲话中明确提出要使 2013年成为成功拯救法国经济的一年, 为此,他要求所有政府成员在当前法国面临极端困难的情势下加强团队合作精神。 C赖昌星集团自 1996年以来,在厦门海关大肆走私,其累计走私金额

5、高达530亿元之巨。 D在当下,我们必须重视并加大少儿电视法制节目的改革创新力度,充分发挥普法教育的传媒效果。 答案: B 试题分析:辨析病句最常用的办法是结构分析法,即找出句子的 “主干 ”和 “枝叶 ”,再逐一查找它们是否有成分赘余或残缺、搭配不当等考纲所列的六种毛病。本题中, A项因为偷换主语而造成主语残缺,应在 “也是生物 ”前加 “这种现象 ”一类的词作主语。 C项成分赘余, “高 ”已经含有 “巨大 ”的意思。 D项, “发挥 ”与“效果 ”搭配不当,应该把 “效果 ”改为 “效应 ”。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后面问题。

6、网络社区的基本规则 网络社区,又叫虚拟社区,最早见诸霍华德 莱茵戈德 1993年的著作虚拟社区:在一个电脑化的世界里寻找联系。今天,网络社区被用来泛指各种各样的通过网络进行交往的社会群体,但它不意味着群体成员之间存在非常强的纽带。 法国网络文化理论家皮埃尔 莱维在有机的社会群体(家庭、部族)、有组织的社会群体(国家、机构、宗教和公司)以及自发组织的群体(如网络社区)之间作了区分,认为最后一种是自愿的、暂时的和善变的组织,由共享的智力努力和情感投入所维系。社区成员在其兴趣和需求发生变化的时候可能转到其它社区,在同一时间内他们可能从属于不止一个社区。无论是什么情况,他们都会在一个知识 空间内共同生

7、产和分享知识,参与集体讨论、谈判和促进共同发展。 人们可以在一个社区中进行什么投入?有两样东西很容易付出,特别在网上:时间和金钱。金钱往往是最容易的。例如网络服务商每月向用户收取租费,但交钱并不能使你真正成为社区成员,也不能使你感到对社区依依难舍。不过,交钱确实显示了你的某种诚意。从情感上说,你会赋予这笔开销正当的理由,因为你珍惜你花钱得到的东西。时间的投入可能不那么简单。像现实社区一样,良好的网上社区需要精心照顾和培育,成员希望有人出来解决分歧,确定基调、寻找赞助者,还需要有人维护数据库或是令 对话正常进行,与支撑社区或同社区有交流的买卖人耐心打交道,并制定社区规划,在社区利益发生变化的时候

8、对这些规划加以修改。除了归属感外,真正的社区会有很强的义务感,对其成员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有些要求甚至十分严苛。遗憾的是,许多关于互联网关系的描述从来不曾提到义务、责任、限制、琐碎的工作等,而这些恰恰是发展一个真正的社区所需要的。 有这样几条关于社区的基本规则,它们是极有道理的:每位参与者都应该清楚他付出什么,又希望得到什么,总体说来,虽然每个人的愿望都会有所不同,但这些愿望应该互相吻合;应该有某种办法区别谁是 社区成员,谁处在社区之外。否则的话,社区就失去了意义;社区成员应该有这样的感觉:因为他们在社区中投入很多,所以离开社区是一件因难的事情。在一个紧密团结的社区内,最严厉的惩罚是禁止、开除

9、、剥夺、放逐 所有这些词都显示了如果被一个社区拒之门外,会有多么可怕;社区的规则必须十分清晰,违者必须追究责任。 社区的一个基本价值是成员间的相互信任。最终,公开的气氛以及共同的经验和互动的探讨将创造真正的社区,而非仅仅靠规则强行构建。人们无法仅遵循规则而生活,所以他们才会必然地和自己喜爱的人走到一起。网络空间只不过是他们可 以从事这类活动的又一个地方,这次他们的活动摆脱了时空限制。但在最后,许多人很有可能要在有形世界找出他们在网络世界中结识的朋友,因为你根本无法在网上与朋友共享日落美景、体闲桑拿或是美味佳肴。 【小题 1】下列有关 “网络社区 ”的说法,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今天,网

10、络社区被用来泛指通过网络进行交往的多种社会群体,但并不表明群体成员之间的交往和联系就一定紧密。 B人们在网络社区常常容易投入金钱和时间,它们会给成员带来在网络社区里的归属感和义务感。 C在网络社区的基本规则中,强调成员的愿望应该保持吻合 ,成员的身份应真实,社区要有强大的凝聚力,社区的规则必须十分清晰等。 D很多人必然会把网络社区结交的朋友带人到有形世界去交往,这是因为人们会和自己喜爱的人分享现实生活的美好。 【小题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网络社区交钱的行为,一方面可以体现你的诚意和珍惜,一方面并不能给你带来社区成员身份的确定和情感的依恋。 B发展一个真正的网络社区需

11、要提出责任、限制、琐碎的工作等要求,这是因为真正的网络社区会有很强的义务感。 C公开的气氛以及共同的经验和互动的探讨将创造真正的社区,规 则对网络社区的构建也非常重要。 D社区的一个基本价值是成员间的相互信任,所以成员就会对网络社区进行精心的照顾和培育。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网络社区是一种自愿的、暂时的和善变的组织,由共享的智力努力和情感投入维系,人们应该考虑对网络社区具有的义务、责任方面的问题。 B网络社区的基本规则是社区构建的保障,同时也不能阻碍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交往。 C情感投入在网络社区中作用重大,网友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交往,体现了对全新的情

12、感交流方式的渴盼。 D社区未来的良好发展趋势建立在规则的完善和人们的相互信任的基础上。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小题 3】 C 【小题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应先筛选出原文对 “网络社区 ”这个概念的全部表述文字,再将其同各选项内容对照。 A项内容在第 1段。 B项内容在第 3段,原文说 “真正的社区会有很强的义务感 ”, “遗憾的是,许多关于互联网关系的描述从来不曾提到义务、责任、限制、琐碎的工作等 ”可知该项 “会给成员带来归属感和义务感 ”的说法不能成立。 C项在第 4段,原文没有 “成员的身份应真实 ”的说法,只是说 “应该有某种办法区别 谁是社区成员,谁处在

13、社区之外 ”。 D项内容在第 5段,原文只是说 “但在最后,许多人很有可能要在有形世界找出他们在网络世界中结识的朋友 ”,该项把 “很有可能 ”说成为 “必然会 ”,显然错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先在原文中找出各选项相关内容,再对照它们的意思是否相同。还不可忽略题干是要求选出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题中, D项的内容在逻辑上不能成立,前后两个分句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相关内容在预案为最后一段,是: “公开的气氛以及共同的经验和互动的探讨将创造真正 的社区,而非仅仅靠规则强行构建。 ”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14、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目,除了要注意将各选项文字同原文对照之外,还要注意分析要合乎逻辑,推断要合理。题中, C项的相关内容在原文最后一段,原文只是说 “许多人很有可能要在有形世界找出他们在网络世界中结识的朋友 ”但并未说网友们已经在现实生活中交往。顾此项的说法并不存在,因而也就无法“体现 ”。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孤独者爱因斯坦 王玉新 赵伟 爱因斯坦的人生在我们今天看来称得上是辉煌的,但他却是孤独的,他一辈子生活在常常的孤独感中,他说: “我实在是个孤独的旅客,我未曾全心全意地属于我的国家,我

15、的家庭,我的朋友,甚至我最亲近的亲人,在所有这些关系面前,我总是感到一定距离并且需要保持孤独。 ” 在今天,所有的人都在赞颂爱因斯坦和相对论的伟大神奇,不只是宇宙空间的飞行和研究,就是在计算机领域,信息的存储,也都离不开他的理论,但在相对论刚刚创立的时候,他却为了他所追求的真理,把自己置于孤独的境地。 由于相对论的创立触动了占统治地位的经典物理学,引起传统观念 和势力的阻挠。先是物理学界和哲学界,后来又加上政治势力,都对爱因斯坦和他们的相对论进行排斥和反对。科学被卷进了政治。 1920年,更大规模的敌视行动开始了。柏林大学的学生在爱因斯坦讲课时蓄意捣乱,爱因斯坦愤然离校,后来,柏林出现了一个专

16、门攻击相对论和爱因斯坦的魏兰德组织,他们描写文章,发表演讲,收买科学家,辱骂爱因斯坦,在普鲁士科学院的会议厅里,爱因斯坦身旁的两把椅子是空的,没有人敢靠近他,他被视为危险分子,周围充满了敌意,德国实验物理学家、 190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勒纳也对爱因斯坦进行恶毒攻击,魏兰德更是疯 狂,居然在报纸上说 “要杀死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被迫离开了柏林。 1933年,希特勒成为德国国家元首,从此,德国反对相对论的运动更加气势汹汹。 4月 1日,德国普鲁士科学院开除了最享有盛名的,堪称国之瑰宝的院士爱因斯坦, 5月 10日午夜,爱因斯坦相对率的书籍被投进柏林国家歌剧院广场中央的火堆里,后来,一位从柏林来的

17、朋友给爱因斯坦带来一本棕色封面的画册,画册的第一页就是爱因斯坦的大幅照片,并附有罗列罪行的说明文字,文字下面的括弧里有 4个小字:尚未绞决 他的祖国抛弃了他,他周围的知识分子抛弃了他,他成了一个孤独者。 ycy A爱因斯坦认为自己是孤独的:“我实在是个孤独的旅客,在所有这些关系面前,我总是感到一定距离并且需要保持孤独。”他为了追求关系,把自己置于孤独的境地。 B相对论的创立触动了物理学界、哲学界和政治势力,引起传统观念与势力的阻挠、排斥和反对,爱因斯坦被视为危险分子,周围的人对他充满了敌意。 C希特勒执政后的德国反对相对论的运动更加气势汹汹:普鲁士科学院开除了他,烧毁了相对论的书籍;附有他的“

18、罪行”的画册注明他是“尚示绞决”者;魏兰德更是疯狂,居然在报纸上说“要杀死爱因斯坦”。 D爱因斯坦创立的理论,使他的名字在文明世界家喻户晓,他对这种现象困惑不解,认为十分深奥,永远能不理解为什么他会受到这种关注,与众不同。 E在画家坦率地说“我需要靠这幅画所得的钱啊”时爱因斯坦可以坐下让他事,这表明他性格中同情他人,善解人意的一面。 【小题2】请就作者对爱因斯坦言行的介绍,简要概括爱因斯坦的特征。 【小题3】爱因斯坦在近百年前创立的相对论至今无人企及,作者在本传中为何不重点写他在科学方面的杰出贡献,而要着意写他的孤独,请你就其原因作出分析。 【小题4】你认为文章结尾写爱因斯坦在弥留之际所说的心

19、里最感温暖和痛苦的东西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答案: 【小题1】(1)答A,1分;答B,2分;答E,3分。 【小题2】爱因斯坦把自己一生的精力奉献给科学研究,为了事业的成功,他没有时间,也不可能分散精力去注意、从事人际的交往。爱因斯坦谦虚、坦率的性格及美德,并且他认为自己是一位幸运的成功者。爱因斯坦珍惜每寸光阴、淡泊功名的思想,正是这点成就了他的事业与辉煌。爱因斯坦认为自己只不过是一位成功的幸运儿,不值得人们如此推崇、爱戴;所以他从来都是无法理解人们如此关注、突出他的做法。 (大意答出3点可得满分) 【小题3】要点:从精神层面来突出爱因斯坦的精神品质。高度赞扬了爱因斯坦的人格魅力。表明创

20、造科学奇迹需要付出艰辛,历史不会忘记他。说明虽然爱因斯坦遭遇了孤独,但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大意答出3点可得满分) 【小题4】提示:“温暖”:在科学方面取得的成就。成就贡献得到了世人的理解。爱国的民族情结。“痛苦”:被自己的祖国抛弃。科学成就不能得到理解。科学成果却被利用给人类造成了灾难。至死没能回到自己的祖国。(每点1分。语言表达1分) 【小题1】 试题分析:回答此类题目,可先根据第一次通读原文时的印象,快速找出各选项内容在原文中的大致位置(有的选项是归纳概括全文或者几个段落的内容),再仔细比较它们的异同。本题中,A项的内容在原文第一、二两段,原文的“为了追求真理”被说成是“为了追求关系”,

21、显然错误。C项,错在魏兰德的疯狂言行发生在希特勒执政前。D项,错在“他对这种现象困惑不解,认为十分深奥”,“十分深奥”应指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2】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首先要筛选出文本所写的爱因斯坦的言和行,再据之概括人物的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对那些概述性的没有具体言行的语言(比如前三段和后两段),只能作为参考;重要的是那些描写具体言行的文字(比如中间几段)。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3】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要结合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来分析。本文赞颂了爱因斯塔的高尚精神和人

22、格魅力,意在表达作者对爱因斯坦的尊崇之情,因此,回答此题时,要着重分析写爱因斯坦的孤独对表现主题和表达情感的好处。 考点: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 【小题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题。回答此题,要将文中那些能让爱因斯坦感到温暖、感到痛苦的事情筛选出来,再分点进行归纳概括。应该说,成绩和贡献能让她感到温暖,而不足和自责则能让他感到痛苦。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八点档 (台湾)吴念真 直到他医学院毕业、当完兵,然后进入著名的教学医院当第一年住院医师,并且把第一个月薪水拿给她之前,他从没看过母亲的笑容

23、。 他记得那天母亲很认真地看着薪水袋,好久好久之后才自言自语地说:“人家说我这么拖磨,总有一日会出头天,他们都不知道,最悲哀的是你,我是在等你出头天。” 他没父亲,没兄弟姊妹,跟妈妈同姓,身分证父亲那一栏之前始终写着“不详”,后来才改成空白。从小到大他从不曾像电影或电视里演的那样,在某个年纪时会问母亲:“我为什么没爸爸?” 他说不懂事的时候不知道要问,到懂事的时候则根本不敢问。 小学的时候,母亲每天得帮三户人家洗衣兼打扫,至于下午的时间,他记得母亲曾经卖过臭豆腐、炸、蚵仔面线等,而且放学时刻就会把摊子推到学校附近来卖给学生,所以一下课他就必须赶过去帮忙,生意高峰过后他就在摊子旁边写功课,直到卖

24、完为止,没卖完的母子俩当晚餐自己吃。 每当几个特定的孩子走过摊子前面,母亲总会小声问他:“你考试有没有赢他?”无论他的答案:是有或没有,母亲接下来的话永远是:“人家他们的爸爸不是有钱就是在做官,你爸爸是死在路边被狗拖,如果你连读书都赢不了人,那你以后就准备去帮他们做奴才倒尿桶!” 后来洗衣机方便了,摆摊子也常被警察抓,母亲只好转业,去一家当时开始流行的地下酒家当内将,那时候他已经念高中。 他的便当和晚餐换成母亲从酒家带回来的剩菜,比起小学时代不仅花样多,而且豪华又丰盛,蹄筋、龙虾、鲍鱼、鱼翅不稀奇,他说:“甚至还经常吃到里头附送的牙签、酒瓶盖和烟头。” 考上第一志愿医科的那一年春节,母亲终于带

25、他回中部的老家“返外家”,听到母亲以那种故作卑微的语气跟几个脸上没什么表情的阿姨和低头抽闷烟的舅舅们说:“没想到这个从小被我用馊水养大的孩子也会考到医生!” 回来的火车上,他终于鼓起勇气问母亲:“你少年的故事到底是怎样?” 没想到母亲闭着眼睛装睡,很久很久之后才说:“免问啦,看电视就知道啦,我的故事连续剧常常在扮。” 几年后他的小阿姨心脏开刀,成了他的病人,查房的时候偷偷问她母亲的遭遇,没想到阿姨也同样说:“现在想想,很像八点档的连续剧。” 他说自己想像过无数次,原本以为会曲折离奇、悲情万分的故事,经阿姨一讲果然老套又无趣:母亲小学毕业后先在家乡的裁缝店当学徒,之后也没跟家里讲,自己偷跑到台北

26、,介绍所帮她找到一个带小孩的工作,谁知道没多久却被这家人的大儿子侮辱了,人家是当官的人,给钱了事可以谈,其他打死不认帐,外公和舅舅们无力对外,只会骂母亲贱,母亲从此一去不回,带着小孩自力更生。 就这样。 “不过,结局还不错。”他说。 两三年前一个夜晚,他被紧急叫进开刀房,救回一个知名官员的命,忙了一整夜,第二天他还主持记者会,跟媒体讲病况。 当他累歪歪地回到家,听见母亲在房里叫他。他走过去,却发现门锁着,他敲敲门隔了好久之后他才听见母亲说:“我没事,免烦恼我是说我前辈子一定欠那个xxx非常多让他侮辱没关系,还要这么辛苦替他养儿子,来来救他那条狗命!”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27、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小说结构艺术极为高超,开头部分采用倒序的方式,仅凭借“他”最终“出头天”就形成了悬念,引发了读者的阅读欲望。 B在他小时候,母亲询问他考试成绩时说的话,可以看出年轻时的遭遇是她一生永远的伤痛,她内心充满对有钱人的仇恨。 C他念高中时常吃母亲从饭店带回来的剩菜,剩菜中“附送的”东西这一细节描写,表现出作者对有钱人为富不仁的批评。 D在他考上医科后母亲第一次带他回老家这一段叙述中,“终于”和“故作卑微”两个词语流露出母亲压抑多年后的骄傲。 E小说以“八点档”为题,是因为“母亲”的故事在小说中人物看来,与晚上八点钟的连续剧故事十分相似,平淡而老套。 【小题2】小说中有一

28、些文字暗示了“他”的出身与平常人不同,请从文本中找出相关内容。 【小题3】小说中母亲的形象有哪些特征?请简要分析。 【小题4】小说的最后两段,有人认为可以删掉,有人认为应该保留,你赞同哪种看法?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答案: 【小题1】答E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 【小题2】最悲哀的是你,我是在等你出头天。 他没父亲,没兄弟姊妹,跟妈妈同姓,身份证父亲那一栏之前始终写着“不详”,后来才改成空白。 人家她们的爸爸不是有钱就是在做官,你爸爸是死在路边被狗拖。(每点2分。) 【小题3】隐忍,吃苦耐劳。含辛茹苦把“他”养育成人。倔强,自强。没有任何人的帮助,自力更生。有宿命观,表现出了对命运的无

29、奈。儿子救了对自己始乱终弃的男子的性命,母亲愤恨却只能叹息命运的不公正。有着深沉的母爱,在艰难的生活努力抚养儿子。(每答一点给2分,答三点即可。其他答案:,合乎母亲形象特征,亦可酌情给分。) 【小题4】第一种答案:应该保留。(2分)呼应题目,母亲的经历就像八点档的连续剧一样有戏剧性。承接上段“结局还不错”这句话,使情节转折,让人感叹命运的无常。深化小说主题,表现小人物在命运面前的无从选择,无可奈何。对前文形成的悬念进行了解说,点出了“他”的父亲是何许人。(原因6分,以上四点,答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第二种答案:可以删掉。(2分)删掉这个结尾,使小说更有温情,母亲辛劳一生终得回报

30、。如果保留这个结尾,让人感到社会现实的冰冷和残酷,表现了命运对小人物的嘲弄。从情节上看,这两段内容上文没有铺垫,出现得过于突然,衔接不够自然。(原因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1】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理解、概括题,要注意选项中关于作品结构、作品主题方面的提法是否正确。B项错在“充满对有钱人的仇恨”,语气太重,与母亲的形象不符。C项错在“对有钱人为富不仁的批评”,“为富不仁”在文中无据。A项中“仅借他最终出头天就形成了悬念”的说法不完全正确。本开头真正形成悬念的是“他从没看过母亲的笑容”。他最终取得成就这一点,旨在引出下文中母亲对他的养育。不过,如果从“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成就”这一角度

31、设问,也稍有形成悬念的意味。因此,选本项给1分。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抓住题干中“暗示”的内是“他的出身与平常人不同”这一点进行筛选。重要的是要善于提问,比如:为什么他母亲说“最悲哀的是你”;他为什么没有父亲,没有兄弟姊妹;为什么他到懂事时还不敢问;为什么他母亲说“你爸爸是死在路边被狗拖”等等;明白了这些,也就明白了答案:。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3】 试题分析:解答分析人物形象的题目,要抓住文本中有关人物的肖像、语言、行为、心理等描写,有时还要注意环境描写和作

32、者的“旁白”等,进行身临其境的分析。比如本题中,关于“母亲每天得帮三户人家洗衣兼打扫”等行为的描写,关于“母亲从此一去不回,带着小孩自力更生”的叙述,以及母亲所说的话,等等,应该不分析得出答案:。需要注意的是,答案:应分点列出。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开放题,答案:应着重分析这段话在文中的作用。不管是赞同删还是不删,都要分点说出理由。这理由可从是不是突出了标题,利不利于表现作品的主题、表达作者的感情,对作品的简练、结构的完整是不是有利,能不能更好的表现人物性格等方面分析。本题针对的是文本最后两段。一般来说

33、,赞成不删比较好答一些,因为这毕竟是别人成功的作品;但是,赞成不删也未尝不可,因为这样可以别树一帜、标新立异。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后面问题。 杨慎,字用修,新都人,少师廷和子也。年二十四,举正德六年殿试第一,授翰林修撰。丁继母忧,服阕起故官。十二年八月,武宗微行,始出居庸关,慎抗疏切谏。寻称疾归。世宗嗣位,起充经筵讲官。常讲舜典,言:“圣人设赎刑,乃施于小过,俾民自新。若元恶大奸,无可赎之理。”时大张锐、于经论死,或言进金银获宥,故及之。 嘉靖三年,世宗纳桂萼、张璁言,召为翰林学士。慎偕同列三十六人上言:“臣等与萼

34、辈学术不同,议论异。臣等所执者,程颐、朱熹之说也。萼等所执者,冷褒、段犹之余也。今陛下既超擢萼辈,不以臣等言为是,愿赐罢斥。” 世宗怒,切责,停俸有差。逾月,又偕学士丰熙等疏谏。不得命,偕廷臣伏左顺门力谏。帝震怒,命执首事八人下诏狱。于是慎及检讨王元正等撼门大哭,声彻殿庭。帝益怒,悉下诏狱,廷杖之。阅十日,有言前此朝罢,群臣已散,慎、元正及给事中刘济、安磐、张汉卿、张原,御史王时柯实纠众伏哭。乃再杖七人于廷。慎、元正、济并谪戍,余削籍。慎得云南永昌卫。先是,廷和当国,尽斥锦衣冒滥官。及是伺诸途,将害慎,慎知而谨备之,至临清始散去。扶病驰万里,惫甚,抵戍所,几不起。 五年闻廷和疾,驰至家。廷和喜

35、,疾愈。还永昌,闻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作乱,率僮奴及步卒百余,驰赴木密所与守臣击败贼。八年闻廷和讣,奔告巡抚欧阳重请于朝,获归葬,葬讫复还。自是,或归蜀,或居云南会城,或留戍所,大吏咸善视之。及年七十,还蜀,巡抚遣四指挥逮之还。嘉靖三十八年七月卒,年七十有二。 慎幼警敏,十一岁能诗。入京,赋黄叶诗,李东阳见而嗟赏,令受业门下。尝奉使过镇江,谒杨一清,阅所藏书。叩以疑义,一清皆成诵。慎惊异,益肆力古学。既投荒多暇,书无所不览。尝语人曰:“ 资性不足恃, 日新德业, 当自学问中来。” 故好学穷理, 老而弥笃。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隆庆初,赠光禄少卿。天启中,追谥文宪。 (选自明史卷一

36、百九十二列传第八十,有删改) 【注】大:大宦官。投荒:被流放边地。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时大张锐、于经论死论:判罪 B施于小过,俾民自新俾:使 C命执首事八人下诏狱执:执行 D叩以疑义叩:询问 【小题2】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 ,全部表现杨慎禀性刚直、坚持原则的一组是( ) 偕同列三十六人上言 尽斥锦衣冒滥官 撼门大哭,声彻殿庭 乃再杖七人于廷 臣等不能与同列,愿赐罢斥 慎闻之,益纵酒自放 A B C D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慎为人忠贞,遇事常上书进谏,武宗微服出行至居庸关,他上书抗谏,武宗只得称病而归

37、。 B杨慎经常讲舜典,以此来劝诫世宗不要宽恕张锐、于经等元恶大奸之人的死罪。 C杨慎讲究孝道,为继母服丧后才担任原官,闻知父亲生病急忙归家探病,父亲去世后又请求归葬。 D杨慎自幼机敏,谦虚好学,老年更甚;他博闻强记,著作丰富,被誉为明朝第一。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陛下既超擢萼辈,不以臣等言为是,愿赐罢斥。 译文: (2)尝语人曰:“资性不足恃,日新德业,当自学问中来。” 译文: 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A 【小题4】(1)现在陛下既然破格提拔了桂萼等人,不认为我们说的正确,希望下旨罢免了我们吧。(采分点:擢、 是、愿、罢斥,各

38、1分;全句大意1分。) (2)他曾经告诉他人说:“个人的天生资质不值得依靠,要想使道德学问每天更新进步,应该从学习中获得。”(采分点:语、恃、日、新,各1分;全句大意1分。) 【小题1】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可用“代入法”,即将各选项意义代入原文,考察其与上下文语境是否相符。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以今义来理解古义,也不要不顾上下文而单独地以一句来理解。本题中,C项的“执”若理解为“执行”,则不符语境,应理解为“逮捕”。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扣住题干中“秉性刚直、坚持原则”两个词进行筛选;还可用排除法,在把握准某条错误后,立即排

39、除一个或几个选项。题中,是其父杨廷和所为;为世宗之事;表现他放纵佯狂的一面:它们都不能表现杨廷和的“秉性刚直”和“坚持原则”。此外,此题若用排除法,则可节省相当时间:判知了的不合题意,即可排除B、D两项;判知了的错误,即可排除C项,得出答案:。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小题3】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目,要将各选项内容同原文仔细对照,尤其要注意命题者在时间、人物、地点、将然或已然、必然或或然等等方面设置的“陷阱”。本题还需注意到题干要求的是选出“不正确的一项”。A项说“武宗只得称病而归”,与原文不符错,原文是说杨慎称病而归。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0、。 【小题4】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第(1)句中的“擢”是“提拔”之意,“是”是“正确”之意,“愿”是“希望”之意,“罢斥”是“罢免”之意。第(2)句中,“语”是“告诉”之意,“恃”是“依靠”之意,“日”用作状语,是“每天”之意,“新”是使动用法,“使新”。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杨慎,字用修,新都人,是少师杨廷和的儿子。二十四岁那年考取正德六年殿试第一名

41、,被授予翰林院修撰的官职。遇继母丧事,服丧完了以后,仍担任以前的官职。十二年八月,明武宗秘密出行,刚出居庸关,杨慎上书直言极谏皇帝。不久他上书称病,辞官归里。明世宗继位,起用他担任经筵讲官。他经常讲授舜典,说:“圣人设置赎刑,那是施用于一般的小过错,使平民改过自新。如果是首恶大奸,没有可以赎罪的道理。”当时大宦官张锐、于经被判处死刑,有人说进献金银以求赦免其罪,所以他常提到这句话。 嘉靖三年,世宗采纳桂萼、张璁的建议,征召他们为翰林学士。杨慎与同一官位级别的三十六个人共同上书说:“我们与桂萼等人学术不同,主张观点也不一样。我们所遵从的是程颐、朱熹的学说主张。桂萼等人所崇信的是冷褒、段犹的遗绪。

42、现在陛下既然破格提拔了桂萼等人,不认为我们说的正确,我们不能与他们一同共事,希望赐书罢免了我们吧。”皇帝很愤怒,严加责问,分轻重给予停发俸禄的处罚。过了一个月,他又与学士丰熙等一同上书进谏。没有得到答复,又与廷臣跪伏在左顺门力谏。皇帝大怒,下令将带头起事的八个人逮捕入狱。这时杨慎和检讨王元正等摇门大哭,哭声响彻殿庭。皇帝越发愤怒,把他们都捉拿下狱,处以廷杖之刑。过了十天,有人说上次罢朝以后,群臣都已经散去,杨慎、王元正以及给事中刘济、安磐、张汉卿、张原,御史王时柯又聚众伏地而哭。于是在朝堂上把这七人又打了一顿。杨慎、王元正、刘济都被谪戍他乡,其他人都被削去官籍。杨慎到了云南永昌卫。在此之前,杨

43、廷和掌权,全部辞退了朝中办事不力的官员。到这时,他们在杨慎被谪戍的路途上寻找机会,准备加害于杨慎。杨慎知道后谨慎防备着他们,到临清他们才散去。杨慎带病长途颠簸,疲惫不堪。抵达戍所后,几乎起不来了。 嘉靖五年,杨慎听说杨廷和病了,驱马很快赶到家。杨廷和很高兴,病便好了。于是回到永昌,听说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作乱,便率领家丁步卒一百多人,驱马快速赶到木密所与守卫官员一起打败了叛军。嘉靖八年,他得知杨廷和去世,便跑去告诉巡抚欧阳重向朝廷请求,获准归葬,葬礼结束之后他又回来。从此,(有时)或者归蜀,(有时)或者呆在云南会城,(有时)或者留在戍所,主管官员都以友好的态度对待他。到七十岁那年,他回到四川,

44、巡抚派四个指挥把他捉拿回来。嘉靖三十八年七月去世,享年七十二岁。 杨慎从小警惕机敏,十一岁就能作诗。进入京城后,写了黄叶诗,李东阳读后嗟叹不已,大加赞赏,让他在自己门下学习。他曾经奉命出使经过镇江,拜见杨一清,阅读他收藏的书籍。用不懂的地方询问他,杨一清都能背诵。杨慎非常惊异,于是更加努力学习古学。被流放边境之后空闲时间较多,更博览群书。他曾经告诉他人说:“人的天生资质不值得依靠,要想使道德学问每天更新进步,应该从学习中获得。”所以他酷爱学习,穷尽文理,到老反而更加坚定。明代背诵之广博,著作之丰富,当推杨慎第一。隆庆初年,被封赐为光禄少卿。天启年间,追赠谥号为文宪。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

45、完成后面问题。 山中闻杜鹃 宋 洪 炎 山中二月闻杜鹃,百草争芳已消歇。 绿阴初不待熏风,啼鸟区区自流血。 北窗移灯欲三更,南山高林时一声。 言归汝亦无归处,何用多言伤我情。 注洪炎为北宋末年诗人,此诗作于金兵侵宋,洪炎逃难之时。 【小题1】这首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小题2】这首诗是作者泣血之作,联系全诗,简述诗人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 答案: 【小题1】托物言志。(2分)作者通过在诗中塑造的悲啼不已、无家可归的杜鹃形象,抒发了自己沉痛的心情。(3分)(答“衬托”,“运用典故杜鹃啼血”也可,酌情给分) 【小题2】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四处流徙、无所依归的无尽感慨;时局动荡、国破家亡的沉痛心情。(每点3分)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要求赏析表现手法,首先要正确把握一些关于表现手法的术语,比如衬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