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青海省西宁五中高三3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lawfemale396 文档编号:317878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8.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青海省西宁五中高三3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3届青海省西宁五中高三3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3届青海省西宁五中高三3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3届青海省西宁五中高三3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3届青海省西宁五中高三3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青海省西宁五中高三 3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今天我们学习千古美文赤壁赋,你们一定要 洗耳恭听 ,可不要开小差,否则,愧对我们大家都喜爱的大文豪 苏轼。 B抗战开始不久,土匪司令王老虎就向日寇 暗送秋波 ,后来干脆卖身投靠,成了日寇的忠实走狗。 C他的音质很好,可惜 师出无名 ,如果能有名师指点,他在音乐上肯定会有光明的前途。 D “书山有路勤为径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仰止 。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洗耳恭听:谦辞,形容恭敬而认真地听人讲话。多用于请教人指导时说的客

2、气话。 B 暗送秋波:原意指暗中眉目传情,后多引申为献媚取宠,暗中勾搭,多含贬义,符合意境。 C 师出无名:指出兵没有正当理由;泛指做某事没有正当理由。 D 高山仰止:比喻崇敬仰慕。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示现本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菩萨应机缘而现种种化身。 _。 _。如杜甫月夜诗: “今夜 月州,闺中只独看。 ”“闺中 只独看 ”,就是诗人运用示现修辞手法来描绘想象中的情景。 _。 _。语言的示现,同追述的示现相反,是把未来的事情说得好像摆在眼前一样。 _。示现作为一种修辞现象,值得我们关注。 修辞学中的示现

3、是指把实际上不见不闻的事物,说得如闻如见的一种修辞手法 至于悬想的示现,则是把想象中的事情说得在眼前一般,同时间的过去未来全然没有关系 后来人们把这一词语用在修辞学中,当作一种辞格的名称 在修辞学中,示现一般分为三类:追述的、预言的和悬想的 追述的示现,是把过去的事迹 说得仿佛还在眼前一样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综合来看,几个句子的中心议题是 “修辞学中的示现 ”,抓住前后的衔接词、照应词排序,第 句中的 “后来 ”,照应前文的 “本是 ”, 是对 具体阐释, 是总分结构, 照应后文的 “同追述的示现相反 ”,也可用排除法,根据 “预言的示现,同追述的示现相反 ”判定前面一句是

4、 , AD两项排除, 句前是 ; 句是总述句,后三句分别阐述 “追述的 ”、 “预言的 ”、 “悬想的 ”,故 句应在 后。 排列的有 BC 选项,也可排除 AD选项。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 A针对日本右翼人员再次进入我国钓鱼岛领海的非法行为,由中国海监 50、15、 26、 27船组成的中国海监巡航编队 1O 月 3日继续进入我钓鱼岛领海内进行维权巡航。 B “蛟龙 ”号潜海成功,对于完善我国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装备制造业发展,提升我国认识海洋、保护海洋、开发海洋的能力,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5、C穿行于景德镇的大街小巷,目之所及,看到的是中国气派的陶瓷文化元素,就连一家路边小 吃店天花板上垂吊着的串串吊灯灯筒,也是雅致剔透的青花薄胎瓷。 D从 2011年 10月开始,全国工商系统为期 9个月开展了打击侵权假冒专项行动,集中整治侵权和假冒伪劣突出问题,立案查处商标侵权假冒案件 9 07万件。 答案: A 试题分析: B项搭配不当, “完善 ”与 “发展 ”不搭配,应改为 “促进 ”; C项成分赘余, “目之所及 ”与 “看到的是 ”重复; D项语序不当, “为期个月的 ”与 “开展了 ”位置颠倒。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6、。 陶瓷艺术与文学艺术 从艺术种类来说,陶瓷艺术与文学分属不同的艺术种类。前者为空间艺术,后者为时间艺术;前者为造型艺术,后者为语言艺术。 陶瓷艺术与文学艺术的结缘,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但有一点非常相似:文学起源于劳动,起源于不自觉的口头文学,具有相当浓厚的再现风格,文学的内容与劳动的内容密切相关。 陶瓷雕塑经历了写实这样一个阶段。那些陶塑动物的造型,与活生生的动物逼真无二,是纯写实的,是先民实际生活的再现。正如人们不能否认原始文学的审美一样,同样不能否认这些写实性的陶塑作品的审美意义和审美价值。我想,它们不仅是先民生活的一种反 映,也是先民审美意识的一种形象见证,是文明发展轨迹中的一个重要

7、历史阶段。 陶瓷雕塑艺术和文学艺术,尽管分属不同的艺术种类,但在其审美本质上是共同:通过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生活,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 景德镇称不上文学之城,但却是无可争辩的陶瓷之城,是名符其实的千年瓷都。尽管这样,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家们,包括陶瓷雕塑艺术家,用智慧灵巧的双手,用泥土和火,把瓷都景德镇营造成为一个中国文学之城。在这里三国演义的烽火连天,水浒传的义旗招展,西游记的漫漫征途,红楼梦的悲欢离合,都在陶瓷艺术家们手中得到了形象生 动的再现。 文学艺术,不仅为陶瓷艺术提供了素材,而且在艺术形象的塑造上提供了有益的启示。陶瓷艺术形象的塑造,不是如实地复制文学艺术形象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创造出一个高

8、度集中、高度凝练的艺术形象,使观赏者感觉到既像是自己感觉中的文学形象,同时又感觉到这是一个新的艺术创造。文学是时间艺术,雕塑是一种造型艺术,具有可触、可摸、可视的特性;文学长于叙事,长于展示文学形象的产生、变化和发展过程,而陶瓷表现的只是一个瞬间性的艺术形象,它不能告诉人们为什么是这样,它只能告诉人们只能是这样。要用陶瓷艺术手段,塑造一个文学题材 的艺术形象,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是大型组雕、群雕,其难度之大,就可想而知。 但是,陶瓷艺术家们,不仅在塑造单个的形象上获得了成功,而且在组雕、雕群的塑造上同样取得了令世人注目的艺术成就。曾山东的孙悟空大战众天神、李恭坤三国演义等,都是有代表性的取

9、材于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塑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水浒 108将大型人物群雕艺术形象的塑造所取得的高度艺术成就。 【小题 1】下列对陶瓷雕塑艺术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陶瓷雕塑是纯写实的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意义和审美价值。 B陶瓷雕刻艺术和文学艺术 分属不同的艺术种类,而在审美本质上却有许多相同之处。 C陶瓷雕刻艺术是一种造型艺术,虽然表现的只是一个瞬间性的形象,却具有很强的直观性。 D在陶瓷雕塑中,组雕、雕群的塑造上,取得了令世人注目的艺术成就,但与单个形象的塑造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小题 2】关于陶瓷艺术与文学二者的关系,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陶瓷艺术是空间和造型艺术,文学则是时间

10、和语言艺术。 B陶瓷艺术与文学的结缘起于何时虽无从考证,但它们均来源于民间,与先民的劳动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C文学艺术为陶瓷艺术提供了丰富的素 材,并为其艺术形象的塑造提供了许多启发。 D文学长于叙事,其展示的是形象产生、变化和发展的过程,而陶瓷表现的只是一个固定的死板的艺术。 【小题 3】下列表达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景德镇是一个著名瓷都,更是一个典型的中国文学之城。 B文学名著中的所有艺术形象都能够在陶瓷雕塑艺术中得以完美再现。 C陶瓷艺术形象的塑造 ,需要在如实复制文学艺术形象的基础上 ,进一步升华提炼与完善。 D水浒 108将大型人物群雕艺术彰显了陶瓷艺术手段的无穷魅力。 答

11、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3】 D 【小题 1】试题分析: A项, “陶瓷雕塑是纯写实的艺术 ”表述有误,由原文第 3段可知,写实仅仅是其经历的一个阶段,以偏概全,理解错误。 B项,有第 4段可知,二者的审美本质是共同的,而不是 “有许多相同之处 ”。 D项, “但与单个形象的塑造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原文未提及。 【小题 2】试题分析: “固定的死板的艺术 ”有误,原文第 6段只是说 “瓷器表现的只是一个瞬间性的艺术形象。 ”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试题分析: A项,由原文可知 “景德镇称不上文学之城,但却是无可争辩

12、的陶瓷之城 ”。 B项, “所有 ”说法太绝对化。 C项,原文第 6段 “不是如实地复制 ”,此选项中的表述恰恰理解反了。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25分) 一位让人心疼的大师 余秋雨 在欧洲,有一位让人心疼的大师,那就是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的作者。 他的生平,连随口讲几句都很不忍心。 他只上过中学,无钱上大学, 23岁当兵,第二年在海战中左手残废。他拖着伤残之身仍在军队服役,谁料 4年后遭海盗绑架,因交不出赎金被海盗折磨了整整 5 年。脱离海盗后开始写作,后因父亡 家贫,再次申请到军队工作,任军需,又因受人诬陷而入狱

13、。出狱后任税吏,又第二次入狱,出狱后开始写堂吉诃德,但是就在此书出版的那一年,他家门前有人被刺,他因莫名其妙的嫌疑而第三次入狱,后又因女儿的陪嫁事项再一次出庭受审 总之,这位身体残废的文化巨人有很长时间是在海盗窝和监狱中度过的,他的命运实在太苦了。 堂吉诃德已经出版,而且引起广泛轰动。但是,无论是地方官员还是法官,明明知道他的文学才华却不愿凭着一点良知,认真审查他遭受的灾难,给他一点点起码的公平。 当时的西班牙与英国不同,没有让只读过中学的塞万提斯像莎士比亚那样受到一批 “大学才子 ”的审判,审判他的是真的法庭。然而正是这些真的法庭,使他联想到绑架了他 5年之久的海盗,他们也有事没事就审判他。

14、 当海盗的审判与法庭的审判连在一起组成他的人生过程时,他不能不摇头苦笑。 我一时想不出世界上还有哪位作家比塞万提斯承受过更多的苦难。他无法控诉了,因为每一项苦难来自不同的方向,他控诉哪方? 因此,塞万提斯开始冶炼苦难。一个作家,如果吞入多少苦难便吐出多少苦难,总不是大本事,而且这在实际上也放纵了苦难,居然让它囫囵出入、 毫发无损。塞万提斯恰恰相反,他在无穷无尽的遭遇中摸透苦难的心窍,因此对它既不敬畏也不诅咒,而是凌驾于它的头上,俯视它的来龙去脉,然后再反躬自问。 终于,他的抵达正是另一个人物的出发,那就是骑瘦马、举长矛的堂吉诃德。这是塞万提斯用自身苦难铸造成的,由此证明他已彻底降伏苦难,获得了

15、一种人类学上的读解。 堂吉诃德一起步,世界破涕为笑。 于是,塞万提斯也就在至高层次上诠释了漫画和寓言。 前一段时间我在马德里看到了塞万提斯的纪念雕像,雕像的下前方便是堂吉诃德的骑马像,后面还跟着桑丘。堂堂一国的首都在市中心以群雕方式 来纪念他,而且把这个纪念广场以国名相称,叫做西班牙广场,我看在规格上已超过莎士比亚。这片土地以隆重的骄傲来洗刷以往的无知,很可理解。但遗憾的是,堂吉诃德和桑丘的雕像过于写实,就像是用油画的笔法描摹一幅天才的漫画,成了败笔。德国美学家莱辛在拉奥孔中曾娓娓论述,由史诗转换成雕塑是一种艰难的再创造,可惜西班牙历来缺少莱辛这样等级的理论家。 西班牙广场上的这组雕塑,塞万提

16、斯为白色,堂吉诃德和桑丘为黑色。白色的塞万提斯天天注视着眼前黑粗笨拙的这一对宝贝又会暗笑,就凭你们这模样怎么还能流浪远方,把苦难流浪成寓言? 塞万提斯晚年看到了别人伪作的堂吉诃德第二卷,于是赶紧又披挂上阵与文化盗贼搏斗,方式也就是赶写真的第二卷。真的第二卷出版次年,他因水肿病而去世。 说莎士比亚是一个假人,给塞万提斯一本假书,看来异地同理:都想否定他们的真实存在。他们太使周围垂涎,太使周围不安。 直到两百多年后,德国诗人海涅指出: 塞万提斯、莎士比亚、歌德成了三头统治,在叙事、戏剧、抒情这三类创作里分别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在海涅眼里,只有这三头统治,只有这三座高峰。但是歌德出生太晚,并世而立

17、的只有两头,同在欧洲,却隔着大海,当时两个国家还对 立着。 我前面已经说过,似乎是上帝的安排,戏剧家莎士比亚戏剧性地在自己的生日那天去世,使 4月 23日成为一个奇怪的日子。谁知还有更奇怪的事情,似乎又是上帝,也只能是上帝,觉得两座高峰不能独遗一座,居然把塞万提斯的去世也安排在同一天 !那么, 1616年的 4月 23日,也就变得更加奇怪。 当时,无论是英国的斯特拉福,还是西班牙的马德里,都没有对他们的死亡有太大的惊讶。人类,要到很多年之后,才会感受到一种文化上的山崩地裂,但那已经是余震。真正的坍塌发生时,街市寻常,行人匆匆,风轻云淡,春意盎然。 【小题 1】对文章有关内 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

18、当的两项是( )( )( 5分) A几次提及莎士比亚,说明了塞万提斯同莎士比亚一样具有传奇性和伟大的成就,而他的成功的背后却付出了比莎士比亚更多的辛酸。 B堂堂一国的首都在市中心以群雕的方式纪念塞万提斯,说明西班牙人一直很看重塞万提斯。 C西班牙广场上白色的塞万提斯注视着眼前黑粗笨拙的这一对宝贝暗笑,作者提及此处,主要目的是讽刺雕刻家技艺的拙劣。 D塞万提斯的一生,受尽了磨难,然而也正是这些不幸成就了一位伟大的作家。 E本文通过对塞万提斯一生经历的概述,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其 不幸遭遇的同情。 【小题 2】本文标题为 “一位让人心疼的大师 ”,请简要概括塞万提斯哪些方面让人心疼?( 6分) 。 【

19、小题 3】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6分) 终于,他的抵达正是另一个人物的出发,那就是骑瘦马、举长矛的堂吉诃德。 于是,塞万提斯也就在至高层次上诠释了漫画和寓言。 【小题 4】联系原文谈一谈塞万提斯被后人敬仰的原因。( 8分) 答案: 【小题 1】 AD 【小题 2】 家境贫寒,不能完成学业。 战争中左手残废。 被海盗绑架,长期遭受折磨。 经常无辜卷入牢狱之灾。 不能得到公平的对待。 才华超群却未能 得到世人的重视。一点 1分。 【小题 3】 塞万提斯对自己遭受的苦难有了深刻的参悟,他已经能够降服苦难,从个人的苦难中解脱出来,从而根据自身的经历创作了一个不朽的文学形象。 塞万提斯用轻松和幽默

20、的方式完美地揭示了沉重的社会现实,他在叙事艺术上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小题 4】 面对生活的各种磨难,他能既不畏敬也不诅咒,坦然面对苦痛,冷静思考生活,超越自身苦难,创作堂吉诃德,达到叙事艺术的高峰。 塞万提斯在晚年时看到别人伪作堂吉诃德第二卷,为还读者以真实,不顾年迈体衰,极力赶写真的第二卷,这正体现了塞 万提斯作为一个文人的责任感。 【小题 1】试题分析: B项 “一直很看重塞万提斯 ”不正确,从文章最后一段即可推知。 C项 “主要目的是讽刺雕刻家技艺的拙劣 ”,理解有误。主要是为了说明塞万提斯蕴含在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很难用一个具体实像来表现。 E项,概括不全面,文章中的同情不是主要

21、方面,文章体现更多的是作者对塞万提斯的敬佩,同时也表达了对塞万提斯未被当世看重的遗憾。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从他的身世、经历,以及才华未被当世认可等方面概括即可。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 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 句中关键词 “他的抵达 ”,实际指他对待苦难所达到的境界,这个境界可以从上下文中整理出。而 “另一个人物的出发 ”显然是指创造唐吉可德这个艺术形象。 句中关键词 “漫画和寓言 ”是指用幽默、轻松的笔法揭开沉重的社会现实;而 “至高层次 ”则是对他艺术技巧的评价

22、。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回到原文,筛选相关语段的信息。可以将每个段落的首句和末句连起来,这样容易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25分) 手铐 汪海潮 乡长被抓走的那天,陈大明正在乡长办公室里向乡长汇报高岭乡旅游度假村的建设情况。陈大明清楚地记得,他刚刚汇报完第一件事,办公室的门就被撞开了,两个全副武装的公安走了进来,其中一个人手里举着一张逮捕令,走到乡长面前高声说: “你被依法逮捕了! ”另一个人就马上

23、拿出一副锃亮的手铐, “咔嚓 ”一声铐住了乡长的双手,然后不由分说地把乡长带下楼,塞进了楼下的警车,警车就 “呜呜呜 ”地开走了。 乡长被抓走后,陈大明被县里任命为代理乡长,继续负责旅游度假村的建设。陈大明当上乡长后,眼前老是晃动着那副锃亮的手铐,虽然他与原乡长的贪污案并无牵连,但原乡长被抓的那一幕还是深深地刺激了他,他决心引以为戒。为防止自己意志不坚定,他还花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到市场上买了一副仿真的手铐,挂在自己的卧室里,以警示自己。 果然,自从他当上乡长后,前来拜访的人便络绎不绝,有送名烟名酒的,有直接送现金的,还有假借妻子的名义送金银首饰的,他都一一回绝。其实他家的经济条件并不好:妻子

24、常年下岗在家,孩子今年又刚刚上大学,农村老家还有一个经常患病的母亲。事事都得花钱,可是他一个月的工资才一千多块,因此,他几乎月月都出现 “财政赤字 ”。有一次,他感到自己实在顶不住了, 很想赌一把,他已经把那个建筑商送来的一万元塞进了抽屉,但就在那一瞬间,他立刻想起了悬挂在床前的那副手铐,就赶紧又将钱退回去。 直到有一天,他的一个老同学到他家来玩,看到了那副手铐。那个老同学就问他: “你这是从哪买来的? ”他直言不讳地告诉同学,是从一个地下的工艺品商店买来的。老同学就又将那副手铐把玩了很长时间,然后很认真地说: “没错,就是它,就是它! ”陈大明一下子迷惑了,老同学就告诉他,其实这副手铐有着一

25、段传奇的经历,它曾是一位海外华侨的传家之宝;它也不是普通的钢铁制造的,而是用一种稀有金属制成的,至于那位华 侨为什么要把手铐作为传家之宝,那就不得而知了。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这副手铐值钱,最起码值五万元钱! 陈大明对老同学的话将信将疑,就带着手铐到市里一家最有名的古玩店里做鉴定。结果很快就出来了,老同学的话是真的,这副手铐真的很值钱!陈大明兴奋不已,马上将手铐以四万八千元的高价卖给了古玩店。毕竟,他太需要钱了! 有了这笔巨款,陈大明就可以从容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了,他把老母亲从农村接到自己身边,还请了一个保姆;他抽出两万元给妻子开了一家油米店,还给儿子买了一台电脑。他的生活压力没有了,他

26、感到无比的畅快,也体 会到了有钱的幸福。他从内心里深深感谢那个同学。 从那以后,老同学就成了他家的常客。老同学是个 “能人 ”,陈大明对他是信得过的,很快就安排他承包了一项建筑工程。再后来,陈大明又发现了不少 “能人 ”,一一让他们参与到旅游度假村建设的伟大事业中。 旅游度假村很快建好了,开业的那一天,陈大明喝了很多很多酒。回家后又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到了那副手铐!第二天,他决定去把它赎回来,不论花多少钱!钱对他来说已并不成问题了。他找到了那家古玩店,但古玩店的老板告诉他,那副手铐他是代人收购的,早就被一位客商以五万元的价格买走了。不 过幸好老板记下了那位客商在市里的地址,陈大明决定按图索骥

27、。 陈大明很快找到了那座豪宅,一个管家模样的人把他领到一个池塘边,并告诉他,主人就在那边钓鱼。他匆匆地赶过去,发现他的同学正在笑吟吟地等着他。他一下子愣住了,但嘴里却问道: “我的手铐呢? ”老同学恰好此时钓起了一条大鱼,他一边收线一边拍着钓竿说: “那东西有什么好,我早已将它改成了钓竿。看,这钓竿多结实,五万块呢! ”陈大明一下子明白过来,恨不得马上离开这地方,但他分明听到了老同学在喊他: “别走啊,陈乡长,中午咱们喝鱼汤啊! ” 在此以后的好多天里,陈大明 眼前总是没来由地晃动着一副锃亮的手铐。 (选自微型小说家选刊) 【小题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28、 (5分 ) A小说第一段中描写乡长被捕过程,其细节描写真实细腻,仿佛让人身临其境,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声音都让人心有余悸。 B这篇小说在情节构思上颇具匠心,主人公从开始坚持不受贿,到最后发现自己中了别人的圈套,最终发现老朋友向他行贿,波澜顿生,高潮迭起。 C作者将手铐巧妙地比作了人生的防线,但陈大明由于一时的糊涂,结果被别有用心的老同学设计了一条 “鱼竿 ”,引了他这条 “大鱼 ”上钩。 D陈大明因 “手铐 ”而受贿,表面上看是不知情,但实际上骨子里则充满着贪欲,从而告诉人们要不断加强自律,完善自我道德修养。 E这篇小说主题深刻,文章通过主人公因手铐 ”而受贿的故事,告诉人们即使真正廉洁的公仆

29、,即便暂时避免了有形的刑具,却无法避开无形的刑具。 【小题 2】小说插叙主人公陈大明的家庭情况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 分) 答:_ 【小题 3】主人公陈大 明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6分) 答:_ 【小题 4】这篇小说以 “手铐 ”为题,有主题思想、情节结构等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8分) 答:_ 答案: 【小题 1】 A D 【小题 2】 使主人公的形象更加真实动 人; 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做铺垫; 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每点 2分) 【小题 3】( 3) 小心谨慎。乡长被抓,他引以为戒,一一回绝别人送的礼物,塞进了抽屉的钱,又退回去

30、 严于律己。到市场上买了一副仿真的手铐,挂在自己的卧室里,以警示自己。 意志不坚定,难以抵制诱惑。(每点 2分) 【小题 4】观点一:以 “手铐 ”为题,使小说主题深刻。 以 “手铐 ”为题,一语双关。 “手铐 ”具有警戒作用,人生路上处处有手铐。 官场上遍布手铐,步步为营,稍有不慎,便是别人鱼竿上的 “大鱼 ”。 观点二:以 “手铐 ”为题,使小说情节显得巧妙。 构成小说的线索,使情节集中紧凑。 以 “手铐 ”为题概括了小说的主要内容。 “手铐 ”构成这篇小说的中心事件。 小说以 “手铐 ”又以 “手铐 ”终。首尾照应,结构完整。 【小题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做题时可在

3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观点及表达技巧的基础上,仔细推敲每个选项内容及观点是否与文章的内容、观点及技巧相吻合,在文章中能否找到有依据。 B项中 “高潮迭起 ”不准确,文章中只有最后情节的突变。 C“一时的糊涂 ”错,仔细阅读文本,就会发现主人公还是禁不住金钱的诱惑所致; E对主题理解有误,真正廉洁的公仆是能够避开 无形的刑具的)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学作品表达技巧的能力。对陈大明的家庭情况的交代使用了插叙这一手法,插叙的一般作用为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完整,内容更充实。此处分析还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综合

32、以上我们不难总结到以上几点。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把握。分析人物形象要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分析要有理有据,不能够架 空分析。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学作品的探究能力。文章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对文章的内容有概括作用,对文章的主题有突出或提示作用,对文章的情节有提示作用。当然作答时还要结合文本内容做具体分析。评分时亮出观点得 2 分,分点论述的,每一个分点给 2分。 考点:对作品进行

33、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19分 ) 庞安时,字安常,蕲州蕲水人。儿时能读书,过目辄记。父,世医也,授以脉诀。安时曰: “是不足为也。 ”独取黄帝、扁鹊之脉书治之, 未久,已能通其说,时出新意,辨诘不可屈,父大惊,时年犹未冠。 已而病聩,乃益读灵枢太素甲乙诸秘书,凡经传百家之涉其道者,靡不通贯。尝曰:“世所谓医书,予皆见之,惟扁鹊之言深矣。盖所谓难经者,扁鹊寓术于其书,而言之不祥,意者使后人自求之欤!予之术盖出于此,以之视浅深,决死生,若合符节。且察脉之要,莫急于人迎、寸口。是二脉阴阳相应,如两引绳,阴阳均,则绳之大小等。此皆扁鹊略 开其端,而予

34、参以内经诸书,考究而得其说。审而用之,顺而治之,病不得逃矣。 ”又欲以术告后世,故著难经辨数万言。药有后出,古所未知,今不能辨,尝试有功,不可遗也,作本草补遗。 为人治病,率十愈八九。踵门求诊者,为辟邸舍居之,亲视药物,必愈而后遣;其不可为者,必实告之,不复为治。活人无数。病家持金帛来谢,不尽取也。 尝诣舒之桐城,有民家妇孕将产,七日而子不下,百术无所效。安时之弟子李百全适在傍舍,邀安时往视之。才见,即连呼不死,令其家人以汤温其腰腹,自为上下拊摩。孕者觉肠胃微痛,呻吟间生一男子。其家惊 喜,而不知所以然。安时曰: “儿已出胞,而一手误执母肠不复能脱,故非符药所能为。吾隔腹扪儿手所在,针其虎口,

35、既痛即缩手,所以遽生,无他术也。 ”取儿视之,右手虎口针痕存焉。其妙如此。 有问以华佗之事者,曰: “术若是,非人所能为也。其史之妄乎! ”年五十八而疾作,门人请自视脉,笑曰: “吾察之审矣。且出入息亦脉也,今胃气已绝,死矣。 ”遂屏却药饵。后数日,与客坐语而卒。 (选自宋史 庞安时传 【小题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已而病聩,乃益读灵枢聩:耳聋 B扁鹊寓术于其书, 而言之不 祥 祥:详细 C 踵 门求诊者,为辟邸舍居之踵:跟随 D遂 屏 却药饵。后数日,与客坐语而卒屏:停止 【小题 2】以下各组句子,全都表现庞安时 “医者仁心 ”的一组是( 3分) 世所谓

36、医书,予皆见之,惟扁鹊之言深矣 又欲以术告后世,故著难经辨数万言 为人治病,率十愈八九 其不可为者,必实告之,不复为治 病家持金帛来谢,不尽取也 既痛即缩手,所以遽生,无他术也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庞安时出身于世医家庭,自幼聪明好学,读书过目不忘。其父曾将脉诀传授给他,他却认为过于浅显不足为奇,而后认真研读黄帝、扁鹊的脉书,逐渐通晓医理,悟出新意。 B庞安时旁涉经史百家,融会贯通,著有难经辨本草补遗,诊脉重视人迎脉和寸口脉并用,在医学理论和实践上有许多真知灼见,为祖国的中医学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 C庞安时医术精湛,面对桐城孕妇

37、七日而子不下的疑难杂症,他沉着冷静,仔细观察,找出了孕妇难产的根结所在,最终在徒弟李百全的帮助下巧施针术,使孕妇顺利产子。 D庞安时不仅医术精湛,活人无 数,而且医德高尚,一切从患者角度考虑,不以私利为重。晚年他对自己的病情了然于心,乐观豁达地面对死亡的到来,最后平静地告别了人世。 【小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未久,已能通其说,时出新意,辨诘不可屈,父大惊,时年犹未冠。( 5分) _ ( 2)有问以华佗之事者,曰: “术若是,非人所能为也。其史之妄乎! ” ( 5 分) _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C 【小题 4】 (

38、1) 不久,(庞安时)已能通晓书中全部内容,( 1 分 )时常有自己的新见解,( 1分 )(别人与他)辩论驳诘都不能使他屈服,( 1分 )他的父亲大为惊奇,( 1分 )当时庞安时还没有成年。( 1分 ) ( 2)有人曾用与华佗有关的事询问他,( 1 分 )(他)说: “医术如此(高明),( 1分 )不是人所能达到的。( 1分 )大概史书的记载是虚妄的(没有什么根据)吧!( 2分 )” 【小题 1】试题分析:踵:亲到,至,登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是对扁鹊医术难经的推崇, 体现他艺术的高明。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

39、小题 3】 试题分析: “在徒弟的帮助下 ”文中无此信息。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 1)试题分析:得分点:通、辨诘、屈、冠,大意,各一分。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 解 B。 ( 2)试题分析:得分点:以、若是、所字短语、其,大意,各一分。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庞安时,字安党,是蕲州蕲水人。很小的时候就能读书,过目就能记住。父亲是位世医,教他学脉诀,安时学后认为: “这不能够成为治病的依据, ”只拿黄帝和扁鹊的脉书研究,不久,已能通晓书中全部内容,时常有自己的新见解,与他辩论驳诘

40、不能使他屈服。他的父亲大为惊奇,当时庞安时还没有成年。不久,因患 病而耳聋,于是他更加刻苦研究寻枢、太素、甲乙等珍贵罕见的医书,经史百家凡是涉及医学 内容的,没有不能融会贯通的。庞安时曾说: “世上的所谓的医书,我基本上都看过,唯存扁鹊的难经一书比较深奥。所谓难经就是扁鹊在书中将其医学要旨隐藏,但是讲述得并不详细,意思是让后人自己从书中去学习领会吧!我的医术就是来自扁鹊的难经之中,按照该书所言来诊断病患的深浅,诀断死和生,就象符合到一起一样恰当。而且观察脉象的要点,最重要的莫过于人迎脉和寸口脉。这两脉阴阳相应,犹如两条引绳,阴阳平衡,则以绳大小相等。扁鹊难经大体开启了诊治这两种脉象的端倪,而我

41、用内经等书加以参考,考索研究然后得出这种结论 。仔细考察病症以后才应用,顺着这个理论然后治病,所有疾病都逃不出这一范围。 ”他打算将自己的医术告知后世,所以著难经辨数万言。药物后来增加有的,古人所不知道的,今人不能辨别的,经过尝试,确有功效的不应该遗漏,为此他写了本草补遗一书。 庞安时为人治病,大都十有八九痊愈,登门求医的病人,庞安时替他们腾出房间使他们居住,并且亲自察看患者的药物,一定要等病人痊愈然后才让他们回家,那些无法救治的病人,一定如实告诉他们病情,不再为他们治疗。治好了无数的病人,患者持金帛来感谢,他并不都收下。 一次,庞安时去舒州的桐 城,有位民家妇女恰好生产,已经过了七天但是胎儿

42、还没有生下来,有了许多办法都无效。庞安时的学生李百全家恰好是他家邻居,于是邀请庞安时前往治疗。刚刚看见产妇,就连声说不会死的,并告诉产妇家人用热水温敷产妇的腰腹部,并亲自为产妇上下按摩,产妇感到胃肠部一阵微痛,呻吟间,一个男孩子就出生了。她的家人既惊又喜,不知为什么会这样。庞安时说: “婴儿已出胎胞,而一手误抓着母肠不能脱出来,故不是符药所能治疗的,我隔腹抚摸胎儿手所在有位置,然后针刺他的虎口,胎儿既然感觉疼痛就会立即缩手,所以马上就生了下来,并没有别的方法。 ”取 来孩子观察,右手虎口针眼痕迹仍在。他医术的高妙就是这样。 有人曾问他有关华佗的事,他说: “华佗医术如此高明,不是人所能达到的,

43、大概史书的记载没有什么根据吧! ”五十八岁时疾病发作,他的学生请求他给自己诊脉,他笑着说: “我已仔细地研究了,而且呼吸出入也是脉象,现在我的胃气已绝,该死了。 ”于是他不再服用药饵。过了几天,坐着与客人谈话时去世了。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以下小题 秋日酬王昭仪 汪元量 愁到浓时酒自斟,挑灯看剑泪痕深。 黄金台愧少知已 ,碧玉调将空好音 。 万叶秋风孤馆梦,一灯夜雨故乡心。 庭前昨夜梧桐雨,劲气萧萧入短襟 。 注释: 汪元量:南宋末人,以善琴供奉内廷。南宋亡,汪元量与王昭仪俱被掳北去。 黄金台:在今河北易县东南十八里 ,燕昭王置千金于其上 ,以延天下士 ,遂以为名。 碧玉: “碧玉

44、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碧玉,汝南王妾名。 ”(乐苑) 劲气:寒气。 【小题 1】 “愁 ”是这首诗的诗眼,诗的首联、颔联是如何表现这种浓愁的?( 5分) 【小题 2】诗的后两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6分) 答案: 【小题 1】首联通过写斟酒、挑灯、看剑、流泪等动作神态表达愁绪( 2分);颔联用典( 1 分),写空有黄金台,枉调碧玉歌,表达自己的孤寂惆怅。( 2 分) 【小题 2】情景交融的手法(答衬托或借景抒情也可)( 2分)。颈联写秋风万叶,衬托其孤寂悲切;写孤灯夜雨衬托归思难禁。尾联以景结情,用梧桐夜雨,寒气萧萧,构成凄切悲凉的意境( 2分)。全诗抒发了深沉

45、悲切的亡国之痛故乡之思( 2分)。 【小题 1】试题分析:无声是最大的悲哀。辛弃疾丑奴儿词中有: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 “天凉好个秋 ”几句,算是把愁写到了极致。汪元里此诗的开头,采用的也是这种方法。其中 “愁到浓时 “总提,以 下分写斟酒、挑灯、看剑、流泪,诗句不再言愁,但愁绪自见。在这种地方,辛词用说话表现,汪诗用动作表现,可谓异曲而同工。又,第二句用辛弃疾破阵子词中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的成句,浑然再现了一个报国无门的志士形象。只是此诗再缀以 “泪痕深 ”三字,显示了一个宫廷乐师在亡国之后的心理状态,已不能和当年的辛弃疾相比了。颔、颈两联,一叹知音少,一

46、抒故乡情,既应题,表明只有王昭仪方能引为知己,又以家乡之思暗寓亡国之痛,显示出作者的创作意图。据上谷郡图经,黄金台在今河北易县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于其上,以延天 下士,遂以为名。又,乐府诗集卷四五引乐苑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碧玉,汝南王妾名。颔联前一句说空有黄金之台,后一句说枉调碧玉之歌,反复陈述的既是作者同王清惠在元大都的孤寂处境和悲怆情怀,又含有他们洁身自好,不与元人贵族和宋室降巨们为伍的坚贞节操。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颈联先写秋风中颤抖的 “万叶 ”,衬托别梦不成,再用孤灯夜雨衬托归息难禁 -自然,这里的 “故乡心 ”表达的仍是对宋室的追念。写法上,前两句用典故直抒胸臆,后两句用环境反衬乡 心,手法变化,效果极好。末联故意宕开,由抒情转入写景,用梧桐雨、劲气构成凄切悲凉的意境,为上文中已经酝酿出来的感情设计了大自然的深沉回响,因而使作者的 “浓 ”愁有充溢寒空、侵凌肌肤之势。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