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黑龙江省教研联合体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confusegate185 文档编号:317891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8.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黑龙江省教研联合体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3届黑龙江省教研联合体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3届黑龙江省教研联合体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3届黑龙江省教研联合体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3届黑龙江省教研联合体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黑龙江省教研联合体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在第十一届全运会上,刘翔复出,并在决赛中以 13秒 34的成绩成功卫冕,整个全运村人声鼎沸, 人言啧啧 , “翔飞人 ”再次受到观众和媒体的热捧。 B诗经对我们而言还是一个谜,它有着太多的秘密尚未被揭开;可是它实在太美了,我们研究它,虽 殚精竭虑 ,却仍对它恋恋不舍。 C漂亮而有个性的新车型越来越多,这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正好可以 择善而从 。 D 2009年 10月 16日,第十届西博会在成都召开,这次博览会聚集了各地各种各样的

2、新产品,真可谓 浩如烟海 ,应有尽有。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人言啧啧:人们不满地议论纷纷。用在赞扬时不当。 B、殚精竭虑:殚,竭尽;虑,思虑。形容用尽心思。 C、择善而从: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D、浩如烟海:浩,广大;烟海,茫茫大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书法是易学难精的艺术。作 为一门传统艺术, 。唯其如此,才能成为生活中真正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书法大家。 它要求笔墨有出处,结字有法度 诚然,既定的法度有时会将书法限制死板 传承是它

3、显著的特征 “穿着汉唐服装,舞出时代风采 ” 但是一流的书法家都是从法度中走出来的 不像现代艺术那样可以 “天马行空为所欲为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传统艺术 后,应该选 ,紧跟后面 具体说明书法的特征, 与现代艺术的比较强化书法的特征, 为逻辑严密的小语链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世界杯期间电视台往往会播出一些老片应付观众,一来避开世界杯的风头,二来也降低这段 “足球月 ”的播出成本。 B专家表示,南京的城市绿化应该在保持既有特色的同时,走出用单一树种建设林阴大道的思路。 C由于新

4、加坡是双语教学,为初去他国的学生做好了语言方面的准备,让学生在异国他乡不会有那么强烈的陌生感。 D美国 “发现 ”号航天飞机 7月 1日的发射不仅关系到国际空间站的未来,而且将影响美国航天计划 的正常实施。 答案: A 试题分析: B “走出 思路 ”搭配不当; C介词 “由于 ”赘余,使全句主语缺失, D语序不当, “不仅 而且 ” 两个分句的语序应调整。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9分,每小题 3分) 老子思想中的治国理政智慧 王爱群 老子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源头。在一些人的印象里,老子是一位遁世远俗、玄之又玄的思想家。事实上,社会人

5、生、治国理政等问题,才是老子思考的中心。从老子那些古老的思想中,我们可以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明晓盛衰之道、成败之数。 大德非小惠。老子曰: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也就是说,真正有大德、厚德的人,不刻意去追求有德,反而有德;一些人不愿意失去德的名声,刻意去追求德,反而失去了德。这句话看似矛盾,其实深含智慧。对于理政者而言,德的重要表现就是使人各得其位、各得其所、各得其利、各得所需。只要把人们的得利、得位及其途径、多少、高低等用合理的规则固定下来并严格执行,就是德的表现,不必刻意去求德施德,这样才会成全大德。相反,如果理政者总是为了德的名声,热衷于对个别人施小仁给小惠,搞

6、 “有求必应 ”,表面上看起来积了很多 德,其实是偏私,是小惠个人、失德人民。 “无为 ”方能大有为。老子推崇 “无为而治 ”, “无为 ”是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无为 ”是要 “道法自然 ”,顺应自然而不妄为。也就是说,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内在法则,根据实际条件采取适宜行动。世间万物包括人类社会,都有其运行的内在规律,即 “道 ”在其间。离开了这个 “道 ”,事倍功半;顺应了这个 “道 ”,事半功倍。 “无为 ”,就要顺势而动,按照自然和社会法则,使其自行运转。 “无为 ”并不是不作为,而是要通过 “无为 ”达到有为,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控制乱作为,即不妄为。秦亡汉兴,实行轻徭薄赋、与民 生息的

7、政策,出现了 “文景之治 ”的盛世,这是老子所讲的 “我无事,而民自富 ”的例证。对于理政者而言, “无为而治 ”的启示在于,自己的所作所为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通过自己的“无为 ”而引导和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应通过控制、监督,限制权力的私自膨胀,防止乱作为。 天道忌盈。老子认为天道忌盈。什么是 “盈 ”呢?口满为盈,权大为盈,富奢为盈。口满,不仅难以兑现,而且招人记恨;权大,则生骄横,骄横必然侵害他人;富贵且奢侈,挥金如土,必然被食不果腹者怨恨。月满则亏,盛极则衰。老子曰: “金玉满堂,莫之能 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这句话点出了贫富无常的道理。怎样才能常虚不盈

8、呢?关键是在成功的时候不忘忧患。有忧患意识,则无忧患;无忧患意识,则终忧患。也就是要做到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乐不忘悲。 伟业须从细小做起。老子曰: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细小之事如何才能变成伟业呢?老子认为: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也就是说,根本的方法在于不断地积累。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天下大事皆由积累而成。所以,对于理政者而言,从小处做起,从一点一滴积累,抓好关键细节,方能成就大业。事物 的发展在于积累的道理还启示人们,积小过会成大恶,千里之堤会溃于蚁穴。因此,理政者应当努力看得远一些、深一些,见事于初萌,防患于未然。 (选自 200

9、9年 4月 7日人民日报) 【小题 1】下列对老子的 “德政 ”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刻意追求有德反而成就大德的理政者,才是真正有大德、厚德的理政者;为名声求德的人,反而失去了德。 B对理政者而言,能使人各得其位,各得其所,各得所利,各得所需,就是有德。 C理政者只有用合理的规则将人们的得利、得位及其途径、多少、高低等固定下来并严格执行,才能成全 大德。 D理政者刻意求德施德,热衷于对个别人施小仁给小惠,搞 “有求必应 ”,其实质是小惠个人,失德人民。 【小题 2】下列对文章第三段画线句子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无为 ”指的是 “道法自然 ”,理政者的行为必须遵循事物的

10、内在规律。 B “无为 ”不是不作为,而是理政者通过自己的 “无为 ”引导和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达到 “有为 ”。 C防止理政者乱作为的重要手段之一是通过控制、监督限制权力的私自膨胀。 D理政者要从老子的 “无为而治 ”思想中得到治政的启示,否则就会私欲膨胀,扰民乱民。 【小题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在作者看来,虽然老子是一位遁世远俗、玄之又玄的思想家,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他那些古老的思想中汲取不少治国理政的智慧。 B出现 “文景之治 ”的盛世,得益于轻徭薄赋、与民生息的政策,这是老子提倡“我无事,而民自富 ”的依据。 C老子认为天道忌盈,他主张理政者应该具有

11、忧患意识,做到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乐不忘悲。 D老子认为大事由小事积累而成,对理政者而言,如果不善于从小事做起,抓住关键细节,就不能成就大业。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3】 D 【小题 1】 试题分析: “只有 才能 ”应为 “只要 就 ”。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否则就会私欲膨胀 ”绝对化,应在 “否则就 ”后加 “可能 ”。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 A项扩大范围,原文说 “在一些人的印象里,老子是 思想家 ”,意谓这是对老子思想的一种误解,

12、B项, “依据 ”错,原文为 “例证 ”,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 “文景之治 ”在汉代, C项, “老子 主张 ” 错,这是作者的观点,是作者认为理政者应该从老子 思想中得到的启示,而非老子的主张。 A项扩大范围,原文说 “在一些人的印象里,老子是 思想家 ”,意谓这是对老子思想的一种误解, B项, “依据 ”错,原文为 “例证 ”,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 “文景之治 ”在汉代, C项, “老子 主张 ” 错,这是作者的观点,是作者认为理政者应该从老子思想中得到的启示,而非老子的主张。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渎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晚清名臣沈葆桢 沈葆桢的

13、故居在福州城区宫巷 11号。这是一幢建于明天启年间的大宅,面积达1500平方米。当年的沈宅布局严谨,装饰 富丽。 1936年,客居福州的郁达夫,曾对这条巷子有这样一番描写:走过宫巷,见毗连的大宅,都是钟鸣鼎食之家 两旁进士匾额,多如市上招牌。 沈葆桢有三个身份:林则徐的外甥兼女婿、大清船政大臣兼通商大臣、两江总督兼管台湾。这三个响当当的身份,也勾勒出他非凡的一生。 沈葆桢的母亲林蕙芳是林则徐的六妹。沈林两家既是近邻又是近亲。沈葆桢长相一般,个子不高,少时多病。他从小就受到经世致用思想的熏陶,聪慧好学,林则徐早早看好了这个外甥,将自己最疼爱的二女儿林普晴嫁给他。姨表亲通婚,在当时是亲上加亲的大喜

14、事。沈葆桢与妻子感情非常好,两人还曾相伴赴京赶考。 沈家并不怎么有钱,因为沈葆桢是个著名的清官。他先是中进士,入翰林院,后又外放九江知府,仕途更迭,唯一不变的是贫穷的生活。当时,将要到省城赴任的沈葆桢身无分文,还曾向人 “挪川费百金 ”作为盘缠。到了省城,他租了二进三间排的房子, “每 月租足纹十一两五钱 ”,为此他还发出了 “屋价之贵,可谓极矣 ”的感叹。 1855年, 35岁的沈葆桢刚刚被破格提升为九江知府,举债购买了这个宅院。沈葆桢装修好房子,安顿好父母妻儿,自己就安心到江西任职去了。第二年,江西闹起了太平天国运动,沈葆桢采取攻其不备、袭扰辎重的战术,七战七捷,扬名官场。此后,平叛太平天

15、国运动,成为沈葆桢的主要工作。 1865年,沈葆桢的母亲过世,朝廷终于给了他 27个月的假,沈葆桢回到这里过了几天清静日子。在他留下的大量家书中,几乎每封信都要嘱咐子女读书,并告诉他们,读书主要为了立品做人,做官 倒是其次。可惜那时中国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困境,无法让人有一丝的安宁。 1866年,沈葆桢接到熟人左宗棠的邀请,出任福建船政大臣,这时他还重孝在身。 左宗棠请沈葆桢出山并非一帆风顺,也曾三顾茅庐,二人在这个古香古色的小院里畅谈了很久,左宗棠准备打造中国自己的海军,而沈葆桢是他心中的不二人选。左宗棠第一次来到沈宅,恳请沈葆桢出山继承船政事业,沈葆桢婉言拒绝。左宗棠保证在接管之初,由他和沈

16、葆桢联名署签奏折,并给他推荐著名商人胡雪岩相助,所有人马,归其调遣。沈葆桢还是犹豫不决,左宗棠干脆上疏,推荐沈葆桢主持船政。清廷 降旨,署沈葆桢 “先行接办 ”, “不准固辞 ”。本无心官场的沈葆桢,还是接受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出任福建船政大臣的沈葆桢,将办公的地点设在了自己的宅子里。宫巷 11号这个普通的民宅成了中国近代船政工业的思想发源地。沈葆桢建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船厂, 8年时间,造出了 5艘商船和 11艘兵舰,而就是这些轮船,后来装备起中国第一代海军舰队。沈葆桢还创办了 “近代中国船舶工业与海军人才的摇篮 ” 福建船政学堂,培养出一大批叱咤风云的人物:甲午海战中牺牲的刘步蟾和林永升、清

17、海军总长刘冠雄、中国海军元老萨镇冰 沈葆桢虽多受林则徐儒 雅之风的熏陶,但是做起事来,雷厉风行。他果断宣称“铁甲舰不可不造,日本不可不防 ”!于小事方面,有部下偷了外国人的汗衫,他认为此事有辱国格,将此人斩首示众。 1874年,日本进犯台湾后,沈葆桢被派往台湾加强防务。此后,他兴建台南的亿载金城和台湾最南端的恒春城,建设苏花公路前身、新中横公路前身等,废除渡台禁令,鼓励民众到台湾开垦,促成了台湾政经中心由南部转移到北部。2009年,台北市府为了纪念沈葆桢,将市府大厅命名为 “沈葆桢厅 ”。 1879年 7月,久受病痛折磨的沈葆桢在南京与世长辞。他告诉儿孙 “究竟笔墨是稳善生 涯,勿嫌其淡 ”。

18、 (选节自文史参考 2011年总第 44期)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沈葆桢的三个响当当的身份,从家庭成员和朝廷官员两方面,表现出了他的不平凡,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林则徐不以貌取人,而是早早看好了从小就遵奉经世致用思想又聪慧好学的沈葆桢,后将自己的二女儿嫁给了他。 C沈葆桢赴省城担任九江知府时身无分文,只好向别人借钱作盘缠,后来还为了能到江西去安心任职而举债买房。 D左宗棠为请沈葆桢出山而三顾茅庐,第一次来恳请,第二次作出保 证,第三次后则上疏推荐,终于实现了心愿。 E沈葆桢的部下有人偷了外国人的汗衫,他一怒之下将此人斩首示众,这样的小

19、事表现了他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 【小题 2】本文第一段引用郁达夫的话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 6分) 【小题 3】作为 “晚清名臣 ”,沈葆桢有哪些主要功绩?请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4】成就沈葆桢 “名臣 ”声誉的原因有很多,请就你对 “出身 ”、 “读书 ”、“无私 ”三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答案: 【小题 1】 A( 3分) E( 2分) 【小题 2】 郁达夫的话描写了沈葆桢故居 的环境;(内容作用) 烘托出沈宅的富丽和文化气息;(手法作用) 为后面写沈葆桢重视读书的特点和他的功绩(与他有深厚的文学文化功底有关)作铺垫。(结构作用)(答对

20、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小题 3】 平叛太平天国运动七战七捷; 建起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船厂; 装备起中国第一代海军舰队; 创办福建船政学堂并培养出一大批叱咤风云的人物; 明确提出 “铁甲舰不可不造,日本不可不防 ”的主张; 建设台湾并改善了台湾的经济。(答对一点给 1分,意思答对即可) 【小题 4】观点一:出身有可能帮助人获得声誉。观点二:读书能帮助人获得成就和声誉。观点三:无私一定能帮助人获得美誉和成就。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 2 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 6分) 【示例】出身有可能帮

21、助人获得声誉。 一个人的出生可能让他接触的人,受到的教育,所处的环境等与别人不同,可能会比其他人多了更多的机会。 沈葆桢是林则徐的外甥兼女婿,这双重身份无形之中帮助他较快地获得了声誉。林则徐是当时朝中的重臣,他的亲人自然会更早地引起左宗棠等要员的注意,使之得以在官场施展身手。更 为关键的是, “位卑未敢忘忧国 ”的林则徐,在给他耳濡目染的同时,也为他带了光环。 其实在我们身边的政界、学界、演艺界,这样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建筑学家梁思成是梁启超的儿子,已经小有名气的房祖名是大名鼎鼎的成龙的儿子。这些特殊的出身,都有形无形地帮助他们获得了声誉。 当然,我们在肯定出身能帮助人获得声誉的同时,不能迷

22、信出身,而要打破出身的束缚,敢于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小题 1】 试题分析: B 林则徐也没有以健康状况取人, “从小就遵奉经世致用思想 ”的说法曲解原意。 C “还为了能到江西去安心任职而举债买 房 ”的说法与前面文意联系不确切。 D “三顾茅庐 ”的具体内容属无中生有。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记人记事散文的起始段或起始段的重要句子往往有以下作用:一、环境描写: 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 ,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二、其他: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另外答题时一般从结构和内容

23、两个方面答。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和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 “第二年,江西闹起了太平天国 运动,沈葆桢采取攻其不备、袭扰辎重的战术,七战七捷,扬名官场。此后,平叛太平天国运动,成为沈葆桢的主要工作 ”可归纳出第一点。 “本无心官场的沈葆桢,还是接受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出任福建船政大臣的沈葆桢,将办公的地点设在了自己的宅子里。宫巷 11号这个普通的民宅成了中国近代船政工业的思想发源地。沈葆桢建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船厂, 8年时间,造出了 5艘商船和 11艘兵舰,而就是这些轮船,后来装备起中国第一代海军舰队。沈葆桢还创办了 “近代中国船舶工业与海军人才的摇篮 ”

24、 福建船政学堂,培养出一大批叱咤风云的人物:甲午海战中 牺牲的刘步蟾和林永升、清海军总长刘冠雄、中国海军元老萨镇冰 ” 可归纳出第二至五点。由 “1874 年,日本进犯台湾后,沈葆桢被派往台湾加强防务。此后,他兴建台南的亿载金城和台湾最南端的恒春城,建设苏花公路前身、新中横公路前身等,废除渡台禁令,鼓励民众到台湾开垦,促成了台湾政经中心由南部转移到北部。 2009年,台北市府为了纪念沈葆桢,将市府大厅命名为 “沈葆桢厅 ”。 ”可归纳出第六点。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 本题是一个探究题,沈葆桢的成名固然的诸多 原因,但 “出

25、身 ”、 “读书 ”、 “无私 ”三个方面是重要原因之一,所以考生只要结合沈葆桢的这几个方面,选取其中之一进行探究,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自行车后座上的婚礼 邱长海 三叔从老家来省城帮儿子筹备国庆节举行的婚礼,看着儿子为找不到加长林肯或凯迪拉克作婚车而唉声叹气,他一次次欲言又止。这一晚,皓月当空,父子对饮。 1981年,鲁南山区,大豆高粱在田野里飘香。三叔的爹,我的爷爷忙着张罗第三个儿子的婚事。那时候,爷爷当了村主任,最后一个儿子的婚礼当然要办得风风光光。这天一擦黑儿,爷爷就提着两瓶兰陵大曲,揣着两盒孔府烟

26、跑了十多里的山路,摸到前进村村主任何大把式家里。前进村原来叫水洼洼庄,改革开放后靠养鱼致了富,改名前进村,去年买了台手扶拖拉机,更是闻名方圆几十里。爷爷刚开口,就被对方堵了回来。国庆节日子旺,拖拉机早被乡长的公子结婚定下了。 “要不,你把它推走? ”何大把式指着墙根的一辆独轮车说, “咱也就配这档次。 ”爷爷脸一红,二话没说 ,拎起桌上的两瓶酒抬腿就走。 爷爷到家时,两瓶酒只剩下半瓶。老人家把三儿子招呼过来父子对饮,那晚,皓月当空。 1953年秋天,爷爷娶奶奶的时候,换了身干净衣服空着手就进了岳母家的门,回来时,他手里就多了新媳妇的一只手。三十多里山路,奶奶的小脚实在走不动了,爷爷就向路边收庄

27、稼的老乡借了辆独轮车,一边是黄澄澄的玉米,一边是腮上红扑扑的奶奶。车子 “吱呀吱呀 ”唱了一路,像是最浪漫的婚礼进行曲,引着他们踏上了幸福生活之旅。 爷爷说这些时,一脸的甜蜜,听得三叔眼里潮潮的。 第二天的正午时分,爷爷满身大汗进了家门。院子里 多了一辆崭新的大金鹿自行车。那时候,大金鹿还是个稀罕东西,不亚于今天谁家买了辆小轿车。全村人都羡慕得不行,就连母亲、二婶也看得眼睛放光,据说回家后闹了好几天。 眼看婚期将近,三叔抓紧时间练车。于是,早晨下地前或者傍晚回家后,村里人就看见三叔在村西的麦场里卖力地演练 对他来说,将要驮回的岂止是新媳妇,更是自己一辈子的幸福啊 ! 有了这辆自行车,就好像一桌

28、酒席上有了鲍鱼,一家人顿时多了底气;有了这辆自行车,就好似一场演出来了名角儿,全村的人们都盼着好戏开演。 万众瞩目的日子终于来了。大金鹿前把上的大红花与三叔年 轻的笑脸相映生辉。 三叔潇洒地跨上自行车,昂首挺胸上了路。身后是一支吹吹打打的迎亲队伍。三叔第一次看到属于自己的新媳妇 他们是媒妁之言,这之前,两人只在邻村的露天电影场见过一面,却从来没有说过话。 三婶在村里小姐妹们羡慕的目光中坐上三叔的自行车后座,一时间,唢呐叫得欢。在我们鲁南老家,新郎接新娘有很多规矩,其中一务就是:新娘不说话,新郎不回头。人逢喜事精神爽,秋风得意车轮急,三叔脚底生风,很快就把送亲的队伍甩在后边,三婶也不能说话。 三

29、婶娘家到三叔家的路上有一段上坡路,三婶心疼累得满头大汗的三叔,就跳下了 自行车,帮忙推了一把。上了坡,三叔不能回头看,根本不知道三婶下了车,也不知道她还没坐上来,就骑着空车走了。直到进了村,才发现坏了,在众人的哄笑声中掉头回去找新媳妇。 新媳妇根本没有回娘家 她哪里丢得起这个人哪 !大家找来找去,终于在那段上坡路边还没收割的玉米地里找到了正生闷气的三婶。 当然,婚礼照常举行,乡亲们喜酒照喝,只不过留下了一段有趣的佳话。 三叔说这些时,一脸的幸福,听得儿子心里酸酸的。 三叔的儿子把父母的故事说给未婚妻听,她听得泪光闪烁,一脸的神往。恰好他们看到报纸上登着一家婚庆公司推出了自行车婚 礼的消息。两人

30、眼前一亮,手牵手走进那家婚庆公司,就像父辈一样,他们打算在这座城市里,举行一个万众瞩目的自行车后座上的婚礼。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独轮车、自行车上的婚礼带给我们的幸福感,是林肯、凯迪拉克带不来的。 【小题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题目 “自行车后座上的婚礼 ”指的是两场婚礼,含蓄地概括了小说的主要事件,又暗示这两场不同的婚礼同样万众瞩目。 B “听得三叔眼里潮潮的 ”和 “听得儿子心里酸酸的 ”前后照应,前者写出 “三叔 ”的感动,后者暗示了 “儿子 ”情感和想法 的变化。 C末段的议沦不仅呼应了首段的议论,使小说结构显得紧凑自然,而且包含了小说

31、主旨,既含启发性的生活哲理,又引人深思。 D在 “三叔 ”的叙述中巧妙插入 “我的爷爷 ”的故事,使小说的情节新颖独特,不仅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而且强化了主旨。 E这篇小说的语言朴实而生动,极具鲁南山区的地方生活色彩,让读者备感自然和亲切,并使读者如身临其境般产生情感共鸣。 【小题 2】小说两次写到 “皓月当空 ”,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 6分) 【小题 3】小说中的 “三叔 ”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4】小说讲述了三代人的三个婚礼的故事,每个故事都与当时的物质生活条件有关。你认为物质生活条件和 “幸福感 ”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请结合小说和现实生活,陈述你的

32、观点并作分析。( 8分) 答案: 【小题 1】 D( 3分) B ( 2分) 【小题 2】 前一次表现月色明亮的环境特点,推动对饮谈话的情节; 后一次渲染轻松的气氛,暗示事情出现转机。(每答对一点给 3 分,意思答对即可) 【小题 3】 理解父亲,关心儿子; 憨厚朴实,善于引导; 对幸福的含义有自己的理解。(每答对一点给 2分,意思答对即可) 【小题 4】可参考观点一:优越的物质生 活条件能够给人带来幸福感。 观点二: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不能给人带来幸福感。 观点三: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有时会破坏幸福感。 观点四:幸福感与物质生活条件的优越与否没有必然联系。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一种观点进

33、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 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 6分) 观点四:幸福感与物质生活条件的优越与否没有必然联系。 幸福感来自多方面,有物质方面的,有精神方面的,当人感受到人生价值实现时,就会形成精神上的满足和幸福感。 文中爷爷和三叔婚礼时的幸 福感并不全来自物质上的满足,也有发自内心的精神上的一种自我肯定。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有了车子、房子、票子,但没有一种自我价值的认可,或没有奋斗后的收获,也体味不到幸福。所以我们要努力多获得精神上的幸福感。 【小题 1】 试题分析: A 小说中 “万众瞩目 ”有夸张意,而选项中的表意属于写实;题目还

34、有吸引读者的作用。 C 首段是叙事而非议论。 E “极具鲁南山区的地方色彩 ”的是小说中写到的鲁南生活习俗, “使读者如身临其境般 ”的说法言过其实。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 题分析: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可以从以下方面思考: 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 2.渲染气氛。 3.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4.推动情节的发展(铺垫)。 5.深化作品主题。本题即可以从以上各方面综合分析。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由 “三叔从老家来省城帮儿子筹备国庆节举行的婚礼,看着儿子为找不到加

35、长林肯或凯迪拉克作婚车而唉声叹气,他一次次欲言又止。这一晚,皓月当空,父子对饮 ”可得出第一点。由三叔讲爷爷和自己结婚的故事可得出第二点。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 里,独轮车、自行车上的婚礼带给我们的幸福感,是林肯、凯迪拉克带不来的 ”已点出了三叔的幸福观。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这是个探究题,做探究题时要立足文本,从文本中去找论述的依据,并把这些依据组织到答案:里去。观点应明确,看法要积极正确,不可反动消极。要揣摩命题者意图,表达否定看法时要慎重,尽量站在作者的立场去理解作者。还要充分利用题干本身提供的信息

36、,答案:符合题干要求。本题可从 “是 ”与 “否 ”两个角度去探究其原因。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郑遨,字云叟,滑州白马人也。唐明宗祖庙讳遨,故世行其字。遨少好学,敏于文辞。唐昭宗时,举进士不中,见天下已乱,有拂衣远去之意,欲携其妻、子与俱隐,其妻不从,遨乃入少室山为道士。其妻数以书劝遨还家,辄投之于火,后闻其妻、子卒,一恸而止。遨与李振故善,振后事梁贵显,欲以禄遨,遨不顾,后振得罪南窜,遨徒步千里往省之,由是闻者益高其行。 其后,遨闻华山有五粒松,脂沦入地,千岁化为药,能去三尸,因徙居华阴,欲求之。 与道士李

37、道殷、罗隐之友善,世目以为三高士。遨种田,隐之卖药以自给,道殷有钓鱼术,钩而不饵,又能化石为金,遨尝验其信然,而不之求也。节度使刘遂凝数以宝货遗之,遨一不受。唐明宗时以左拾遗、晋高祖时以谏议大夫召之,皆不起,即赐号为逍遥先生。天福四年卒,年七十四。 遨之节高矣,遭乱世不污于荣利,至弃妻、子不顾而去,岂宝,至或图写其形,玩于屋壁,其迹虽远而其名愈彰,与乎石门之徒异矣。与遨同时张荐明者,燕人也。少以儒学游河朔,后去为道士,通老子、庄周之说。高祖召见,问 “道家可以治国乎? ”对曰: “道也者,妙万物而为言,得 其极者,尸居衽席之间可以治天地也。 ”高祖大其言,延入内殿讲道德经,拜以为师。荐明闻宫中

38、奉时鼓,曰: “陛下闻鼓乎?其声一而已。五音十二律,鼓无一焉,然和之者鼓也。夫一,万事之本也,能守一者可以治天下。 ”高祖善之,赐号通玄先生,后不知其所终。 (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隐逸传) 【小题 1】下列各句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唐明宗祖庙讳遨,故世行其字 字: 书法 B因徙居华阴,欲求之 因: 因为 C至或图写其形,玩于壁屋写:描摹 D与乎石门之徒异矣徒:门徒 【小题 2】下列各句,均能说明郑遨 “节高 ”的一组是( 3分) 遨少好学,敏于文辞 后闻妻子卒,一恸而止 欲以禄遨,遨不顾 节度使刘遂凝数以宝货遗之,遨一不受 遭乱世不污于荣利 然遨好饮酒弈棋,时时为诗章落人间 A

39、B C D 【小题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遨年轻时好学能文,后来考进士却落第了,又恰逢社会动荡,于是隐居山林,当了道士。 B郑遨与道士李道殷、罗隐交情深厚,三人虽屡受朝廷征召,但均未出仕,被世人看作是三位高洁之士 C郑遨隐居山 林,但经常有诗稿散落民间,人们对这些诗稿珍爱有加,甚至把它们誊写在丝绢上,作为馈赠佳品 D张荐明与郑遨同为当时著名的隐士,他曾喜好儒学,后来则一心崇奉道家学说,他认为道家学说对治国大有裨益 【小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后振得罪南窜,遨徒步千里往省之,由是闻者益高其行。( 4分) ( 2)遨尝验其信然,

40、而不之求也。( 3分) ( 3)高祖大其言,延入内殿讲道德经,拜以为师。( 3分)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小题 3】 B 【小题 4】 后来李振获罪向南方逃匿,郑遨步行千里前往探望他,从此以后听说这件事的人更加尊重他的德行。( “得罪 ”1 分, “省 ”1 分, “由是 ”1 分,“高 ”1 分。) 郑遨曾经察验这件事,果真如此,却并不(向李道殷)探求这种道术。( “信然 ”1 分, “不之求 ”1 分,句意通顺 1分) 高祖很尊崇他的话(或:认为他的话很重要),将他请入内殿讲授道德经,拜(他)作老师。( “大 ”1 分, “延 ”1 分, “以为 ”中 “之 ”省略

41、了,要翻译出来,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A 字:人的表字; B 因:于是; D 徒:同一类的人 考点:理解常见 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讲郑遨对文学的热爱和才能,不关乎品格; 表现郑遨断绝世情,隐逸之志坚决; 写郑遨的生活情趣。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3】 试题分析: “三人虽屡受朝廷征召,但均未出仕 ”于原文无据。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注意重要的文言现象: 得罪:古今异义词,获罪。省:探望。 1由是:从此以后。高: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尊重。 信然:

42、确实这样。不之求:宾语前置,不求之。 高祖很尊崇他的话(或:认为他的话很重要),将他请入内殿讲授道德经,拜(他)作老师。(大: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尊崇。延:请。以为: “以之为 ”省略。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临江仙 送钱穆父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凋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 钱穆父:苏轼的友人,时被谪出知瀛州。 改火:指年度的更替。 筠:竹。 【小题 1】 “送行淡月微云 ”句营造 了什么样的氛围?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5

43、分) 【小题 2】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句,有人认为豪放达观,有人认为失意惆怅,你的看法呢?请简要分析。( 6分) 答案: 【小题 1】 营造了在夜间为友人送行时凄清幽冷(凄冷、冷清、凄凉)的氛围, 表现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抑郁无欢(惆怅、失落、忧伤、惜别、依依不舍)的心情。 【小题 2】示例一: 是豪放达观,意在劝慰他人。 诗人认为人生如行旅,人人都是漂泊的旅人,自当随遇而安。 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恬淡自安的洒脱情怀。 示例二: 是失意惆怅。意在感伤自身。 诗人认为自 己和友人一样不幸。 表达了诗人对仕宦浮沉的惆怅,对身世飘零的慨叹。(如说既有豪放达观,又有失意惆怅,心境复杂,言之成理

44、亦可。 6分。表明看法,得 2分;结合诗句解说,得 2分;揭示诗句含义或表达作用,得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一句,描绘出一种凄清幽冷的氛围,渲染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抑郁无欢的心情。 “樽前不用翠眉颦 ”一句,由哀愁转为旷达、豪迈,说离宴中歌舞相伴的歌妓用不着为离愁别恨而哀怨。词末二句言何必为暂时离别伤情,其实人生如寄,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云: “夫天地者,万 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既然人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又何必计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词的结尾,以对友人的慰勉和开释胸怀总收全词,既动之以情,又揭示出得失两忘、万物齐一的人生态度

45、。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作者以放达释然的人生态度送别好友钱穆父,认为如同无波古井、有节秋筠的品质是最为难能可贵的,做人就要对于人生的起伏不以为意,作者称赞好友的同时也以此自况。词的下片,作者提出不必为分分合合而频蹙翠眉,因为人生本来就是一个旅店,每个人都是奔波在旅 途之中的,只要活着就没有哪一站会是终点站,对于这些应该要以平常心对待。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这则材料,请你把营长的话修改成一条简洁明确的命令。(不超过 40字)( 5分) 据说在本世纪初,美国有一个营长

46、对值班军官下达了这样一条命令: “明晚 8 点,哈雷彗星将在这个地区出现。这种情形每隔 76 年才能看到一次。命令所有士兵,身着野战服到操场集合,我将向他们解释这一罕见的天文现象。如果下雨的话,就到礼堂集合,我为他们放一部有关彗星的电影。 ”这道命令由传令兵传达 给连长,然后连长传达给班长,当班长对士兵下达命令时,命令竟然成了这样: “在明晚 8点下雨的时候,著名的 76岁的哈雷将军,将在营长的陪同下,身着野战服,乘坐他那辆 彗星 牌汽车,经过操场前往礼堂观看电影。 ” 答案:明晚 8点,全体士兵穿野战服到操场集合(观看哈雷彗星);如下雨,到礼堂集合(看电影)。 试题分析:本文段的主要信息是:

47、何时、何地、何事。将这三个内容概括出来就可以了。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仿照下面的示例,在横线处续写两句,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6分) 成长是什么?成长就像险峻 的大山拦不住汹涌的激流,汹涌的激流拦不住你顶风前行的勇往的孤舟;成长就像 , ;成长就像 , 。 答案:示例:成长就像厚重的夜幕拦不住闪烁的群星,闪烁的群星拦不住你心灵窗外的耀眼的阳光;成长就像朗朗的晴空拦不住突来的暴雨,突来的暴雨拦不住你渐已远去的坚毅的背影 试题分析: 一、句子结构是:成长就像 , 拦不住 。二、比喻要恰当。三、句子要有逻辑联系。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题 1分) 【小题 1】羽扇纶巾, ,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小题 2】舞榭歌台,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小题 3】至人无己, , 。(庄子逍遥游) 【小题 4】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 【小题 5】亲小人,远贤臣, 。(诸葛亮出师表) 【小题 6】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 答案: 【小题 1】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小题 2】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小题 3】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 【小题 4】以手抚膺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