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届福建高考语文二轮限时综合小练 02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广德湖记 宋 曾巩 鄞县张侯 图其县广德湖,而以书遗予曰:愿有记。 盖湖之大五十里,而在郑之西十二里。其源出于四明山,而引其北为漕渠,泄其东北入江。凡鄞之乡十有四,其东七乡之田,钱湖溉之;其西七乡之田,水注之者,则此湖也。舟之通越者皆由此湖,而湖之产,有凫雁鱼鳖、茭蒲葭 、葵莼莲茨 之饶。淳化二年,民始与州县强吏盗湖为田,久不能正。至道二年,知州事丘崇元躬按治之,而湖始复。咸平中,赐官吏职田,取湖之西山足之地百顷为之,既而务益取湖以自广。天禧二年,知州事李夷庚始正湖界,起堤十有八里以限
2、之。 至张侯之为鄞,则湖久不治,西七乡之农以旱告。张侯为出营度,民田湖旁者皆喜,愿致其力。张侯计工赋材,择民之为人信服有知计者,使督役而自主之,一不以属吏,人以不扰,而咸劝趋。 于是筑环湖之堤,广倍于旧,而高倍于旧三之二。 鄞人累石湮水,阙其间而扃以木,视水之小大而闭纵之,谓之 。于是又为之益旧,总为 九,为 埭二十。堤之上植榆柳,益旧总为三万一百。又固其余材为二亭于堤上以休,而与望春、白鹤之山相直,因以其山名。山之上为庙,一以祠神之主此湖者,一以祠吏之有功于此湖者。以熙宁元年十一月始役,而以明年二月卒事。既成,而田不病旱,舟不病涸,鱼雁茭苇、果蔬水产之良皆复其旧,而其余及于比县旁州,张侯于是
3、可谓有劳矣。 是年予通判越州事。越之南湖,久废不治,盖出于吏之因循,而至于不知所以为力,予方患之。观广德之兴,以数百年,危于废者数矣,由屡有人,故益以治。盖大历之间,溉田四百顷,大中八百顷,而今二千顷矣。 则人之存亡,政之废举 ,为民之幸不幸,其岂细也欤? 故为之书,尚俾来者知毋废前人之功,以永为此邦之利,而又将与越之人图其废也。 (节选自曾巩文 ) 注 张侯:名峋。 “侯 ”是士大夫之间的尊称,相当于 “君 ”。 茭蒲葭 、葵莼莲茨:均为水生植物,可食。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凡 鄞之乡十有四 凡:一共 B而与望春、白鹤之山相 直 直:面对 C既成
4、,而田不 病 旱病:缺点 D而其余及于 比 县旁州比:相邻 【小题 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属于治理广德湖的措施的一项是 ( ) 其西七乡之田,水注之者,则此湖也 取湖之西山足之地百顷为之 知州事李夷庚始正湖界 鄞人累石湮水,阙其间而扃以木,视水之小大而闭纵之 于是又为之益旧,总为 九,为埭二十 以熙宁元年十一月始役,而以明年二月卒事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记湖记人并行,始终围绕湖的兴废展开叙述,条理清晰,显示了作者的叙事 功力。 B张峋安排使用人力方式独特:让百姓自己决断施工进程,并命令属下参与监督管理。 C广德湖经过张峋的治理,
5、物产恢复了原有的状况,灌溉田地的面积也超过了从前。 D作者赞赏张峋创新益旧的举措,仰慕其勤政爱民的美德,表达了有志兴废除弊的 意愿。 【小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筑环湖之堤,广倍于旧,而高倍于旧三之二。 译文: (2)则人之存亡,政之废举,为民之幸不幸,其岂细也欤? 译文: 参考译文 鄞县张 (峋 )君绘制了他辖县内的广德湖图,并写信给我说:希望能得到您所写的记文。 广德湖的面积大概五十里,在鄞县西面十二里的地方。它发源于 (宁波西南的 )四明山,在湖的北面引水挖掘了漕渠 (运粮的水道 ),从湖的东北面泄洪进入甬江 (在浙江省境内 )。鄞县总共有十四个乡,东面七个
6、乡的田地,由钱湖的水灌溉;鄞县西面七个乡的田地,灌溉用的水,就靠这广德湖了。通行于越州的船只都经由此湖,广德湖的物产,有丰饶的野鸭大雁鱼鳖、茭蒲葭 、葵莼莲茨。淳化二年,有人开始与州县强悍的官吏一起侵占湖面造田, (这种情况 )长久不能纠正。至道二年,知州丘崇元亲自考察治理占湖造田的事情,因而湖开始恢复 (原貌 )。宋真宗咸平年中,朝廷赐给官吏职田 (即职分田,朝廷按官职品级授给官吏作俸禄的公田 ),鄞 县选取湖的西面山脚下的百顷之地作为职田,不久(官吏 )谋求增加职田就私自扩大占湖造田面积。天禧二年,知州李夷庚开始勘正湖界,筑起湖堤十八里来限制占湖造田。 到了张君做鄞县令时,湖已经长久没有治
7、理了,西面七乡的农户把旱情报告给他。张君为此筹划治湖方案,田地在湖旁的百姓都很高兴,愿意出力。张君计算人工、征调所需财物,选择受人信服并知道筹划的人,让他们监督施工而且自己决断,完全不委派属下的官吏,人们因为不被干扰,就都勤勉积极地奔走于治湖。于是修筑了环湖的堤坝,宽度比旧堤坝增加了一倍,高度比旧堤坝增加了三分之二。鄞县 人堆积起石块堵塞水流,在石堤中留下水洞,用木板来做水门,根据水量的大小来关闭或开放水门, (这种水利设施 )叫做 。于是又修筑水闸增加旧制,总共修筑九个石 ,二十个堵水的土堤。堤上种植榆树柳树,超过先前的数量总共有三万零一百棵。又用剩余的材料在堤上修建了两个亭子供人休憩,亭子
8、与望春山、白鹤山相对,于是用两座山名来命名两个亭子。在山上建造了庙宇,一是用来祭祀主宰此湖的神灵,一是用来祭祀对此湖治理有功的官吏。在熙宁元年十一月开始动工,到了第二年二月竣工。竣工以后,田地不担心干旱,船只不担心干涸,鱼雁茭苇、果蔬水产的 丰饶都恢复原来的样子,而他治湖的好处也惠及相邻的州县,在治理广德湖这件事上,张君可以说是有功劳的了。 这一年我任越州通判。越州的南湖,长久废弃没有治理,大概是出于官吏因循守旧的缘故,而到了不知道该怎么办的境地,我也正为这个事情担忧。纵观广德湖兴起的历史,已经几百年,濒临废弃的危险有多次,由于多次出现 (有才德的 )人,所以治理得越来越好。大概在大历年间,
9、(广德湖 )可以灌溉田地 四百顷,大中年间可以灌溉田地八百顷,到如今可以灌溉田地二千顷了。那么,(有才德的 )人的有无,政事的废兴,关系到百姓的幸福与否,这难道是小 事吗?所以写了这篇记,希望使后来的人知道不要废弃前人的功业,而 (使它 )永远成为此地的利益,而且我又将和越州的人谋划治理已废弛的南湖。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3】 B 【小题 4】 (1)于是修筑了环湖的堤坝,宽度比旧堤坝增加了一倍,高度比旧堤坝增加了三分之二。 (2)那么, (有才德的 )人的有无,政事的废兴,关系到百姓的幸福与否,这难道是小事吗? 试题分析: 【小题 1】病:忧虑,担心。 试题分
10、析: 【小题 2】 是说广德湖的功用, 是说占湖造田的破坏行为, 是说治理广德湖的时间。 试题分析: 【小题 3】 “并命令属下参与监督管理 ”有误,曲解原意。 试题分析: 【小题 4】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名实篇 颜之推 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则影必美焉。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 吾见世人,清名登而金贝入,信誉显而然诺亏。人之虚实真伪在乎心,无不见乎迹,但察之未熟耳。一为察之所鉴,巧伪不如拙诚,承之以羞大矣。伯石让卿,王莽辞政,当于尔时,自以巧密;后人书之,留传万代,可为骨寒毛竖也。近有大贵,以孝著声,前后居丧,哀毁逾制,
11、亦足以高于人矣。而尝于苫之中 ,以巴豆涂脸,遂使成疮,表哭泣之过。左右童竖 ,不能掩之,益使外人谓其居处饮食,皆为不信。 以一伪丧百诚者,乃贪名不已故也。 有一士族,读书不过二三百卷,天才钝拙,而家世殷厚,雅自矜持,多以酒犊珍玩,交诸名士,甘其饵者,递共吹嘘。朝廷以为文华,亦尝出境聘。东莱王韩晋明笃好文学,疑彼制作,多非机杼 ,遂设燕 言,面相讨试。竟日欢谐,辞人满席,属音赋韵,命笔为诗,彼造次即成,了非向韵。众客各自沈吟,遂无觉者。韩退叹曰: “果如所量! ” 邺下有一少年,出为襄国令,颉自勉笃。公事经怀,每加抚恤,以求声誉。凡遣兵役,握手 送离,或赍梨枣饼饵,人人赠别,云: “上命相烦,情
12、所不忍;道路饥渴,以此见思。 ”民庶称之,不容于口,及迁为泗州别驾,此费日广,不可常周。一有伪情,触涂 难继,功绩遂损败矣。 或问曰: “夫神灭形消,遗声余价,亦犹蝉壳蛇皮,兽 鸟迹耳,何预于死者,而圣人以为名教乎? ”对曰: “劝也,劝其立名,则获其实。且劝一伯夷,而千万人立清风矣;劝一季札,而千万人立仁风矣;劝一柳下惠,而千万人立贞风矣。故圣人欲其鱼鳞凤翼,不绝于世,岂不弘哉?四海悠悠,皆慕名者,盖因其情而致其善耳。 ” 注 童竖:童仆。 机杼: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 燕:通 “宴 ”,宴席。 触涂:处处。 (hn): (野兽的 )脚印。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13、是 ( ) A但察之未 熟 耳 熟:熟练 B 竟 日欢谐竟:整,从头到尾 C 及 迁为泗州别驾及:等到 D岂不 弘 哉弘:伟大 【小题 2】下列句子,全都是 “求虚名 ”做法的一组是 ( ) 伯石让卿,王莽辞政 以孝著声,前后居丧,哀毁逾制 以巴豆涂脸,遂使成疮,表哭泣之过 朝廷以为文华,亦尝出境聘 握手送离,或赍梨枣饼饵,人人赠别 四海悠悠,皆慕名者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世上有不少人是名不符实的,往往清名播扬但金钱暗入,信誉昭著但许诺有亏。 B东莱王韩晋明怀疑某一士族徒有虚名,于是设宴叙谈,以作诗试探,结果验证了他的想法。 C
14、人一旦有了虚假的行为,后面没办法处处相继周全时,那么原先的功绩也就会随之而毁。 D圣人用前人之名教育后人的原因是,一方面可劝勉世人立名,一方面可以从中获得实惠。 【小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 译文: (2)以一伪丧百诚者,乃贪名不已故也。 译文: 参考译文 名与实的关系,好比形与影的关系。德行技艺周厚,那名就一定好;容貌美丽,那影就一定美。如今不修身却想在世上流传美好的名声,就好比容貌很丑却要求镜子里现出美丽的影子。 我见到 世上的人,清名播扬但金钱暗入,信誉昭著但许诺有亏。人的虚或实、真或伪固然在于心,但没有不在行动上
15、表现出来的,只是观察得不仔细罢了。一旦观察得真切,那种巧于作伪就还不如拙笨而诚实, (否则 )接着招来的羞辱也够大的。伯石的推让卿位,王莽的辞谢政权,在当时,自以为既巧又密;可是被后人记载下来,留传万世,就叫人看了毛竖骨寒了。近来有个大贵人,以孝著称,先后居丧,哀痛伤身过度,也足以超过一般人了。可他曾在茅屋之中,还用巴豆涂脸, (有意 )使脸上成疮,来显出他哭泣得多么厉害。但这种做作不能蒙过身旁童仆的眼睛,反而使外边人说 他在服丧期间的居所饮食都在伪装。因为一件伪装的事情毁掉了百件真实的事情,这就是贪求虚名的欲望无休止的缘故。 有一个士族,读的书不过二三百卷,天资笨拙,可家世殷实富裕,他向来矜
16、持,多用牛酒珍宝玩好来结交那些名士。名士中对牛酒珍宝玩好感兴趣的,一个个接着吹捧他,使朝廷也以为他有文采才华,曾经派他出境访问。东莱王韩晋明深爱文学,对他的作品发生怀疑,怀疑大多数的作品不是他本人所命意构思的,于是就设宴叙谈,当面讨论测试。当时整天欢乐和谐,诗人满座,属音赋韵,提笔作诗,这个士族仓促间就写成,可全然没有先前的风格韵味。好 在客人们各自在沉思吟味,没有发觉。韩晋明宴会后叹息道: “果真像我所估量的那样。 ” 邺下有个少年,出任襄国县令,能勤勉。公事经手,常加抚恤,来谋求声誉。每派遣兵差,都要握手相送,有时还拿出梨枣糕饼,人人赠别,说: “上边有命令要麻烦你们,我感情上实在不忍;路
17、上饥渴,送这些以思念。 ”民众对他称赞,不绝于口。等到迁任泗州别驾官时,这种费用一天天增多,不可能经常办到。可见一有虚假,就到处难以相继,原先的功绩也随之而毁失。 有人问道: “(一个人的 )精神灭亡了,形体消失了,遗留下来的名声和评价,则如蝉壳蛇皮,鸟兽足迹, (毫无意义, )怎么同死去的人有关呢?可是圣人为何却要用他们的名声教育后人? ”我回答说: “这是为了劝勉,劝勉大家树立好名声,就能获得实际的名声。而且褒奖了一个伯夷,就有千万人树立起清廉的风气了;褒奖了一个季札,就有千万人树立起仁爱的风气了;褒奖了一个柳下惠,就有千万人树立起贞节的风气了。所以圣人希望那些像鱼鳞凤翼一样优秀杰出的人,
18、都能在世上不断涌现,难道不够伟大吗?天下悠悠众生,都是爱慕名声的,圣人大概就是顺着他们这种心情表达出努力向善的意愿罢了。 ”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3】 D 【小题 4】 (1)如今不修身却想在世上流传美好的名声,就好比容貌很丑却要求在镜子里现出美丽的影子。 (2)因为一件伪装的事情毁掉了百件真实的事情,这就是贪求虚名的欲望无休止的缘故。 试题分析: 【小题 1】熟:仔细。 试题分析: 【小题 2】 是真情流露,不是求虚名。 体现了朝廷寻求名士的诚意。 体现了世人对有名望的人的仰慕之情,不是具体做法。 试题分析: 【小题 3】不是 “从中获得实惠 ”,而是 “获得
19、实际的名声 ”。 试题分析: 【小题 4】略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程琳字天球,永宁军博野人。举服勤辞学科,补泰宁军节度推官。权三司使范雍使契丹,命琳发遣三司使。太仓赡军粟陈腐不可食,岁饥,琳尽发以贷民,凡六十万斛,饥民赖以全活,而军得善粟。迁给事中、权知开封府。 王蒙正子齐雄捶老卒死,贷妻子使以病告。 琳察其色辞异,令有司验得捶死状。蒙正连姻章献太后家,太后谓琳曰: “齐雄非杀人者,乃其奴捶之。 ”琳曰: “奴无自专理,且使令与己犯同。 ”太后默然,遂论如法。改三司使,出纳尤谨,禁中有所取,辄奏罢之。内侍言琳专,琳曰: “三司财赋,皆朝廷有也。臣为陛下惜,于臣何有? ”帝然之。或请并天
20、下 农田税物名者,琳曰: “合而为一,易于勾校,可也。后有兴利之臣,复用旧名增之,是重困民,无已时也。 ”再迁吏部侍郎,遂参知政事,迁尚书左丞。时元昊反,犹遣使来朝,众请按诛之。琳曰: “遣使,常事也,杀之不祥。 ”后使者益骄横,大臣患之。琳曰: “始不杀,无罪也; 今既骄横,可暴其恶诛之,国法也,又何患耶? ”元昊死,谅祚立,方幼,三大将分治其国。议者谓可因此时,以节度使啖三将,使各有所部分,以弱其势,可不战而屈矣。琳曰: “幸人之丧,非所以柔远人,不如因而抚之。 ”议者惜其失几。既而遣使册命,夏人方围庆阳。琳曰: “彼若贪此, 可缓庆州之难矣。 ”命具礼币赐予之数移报之,果喜,即日迎册使,
21、庆阳之围亦解。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大名府。琳持重不扰,前后守魏十年,度要害,缮壁垒,增守御备。植杂木数万,曰: “异时楼橹之具,可不出于民矣。 ”人爱之,为立生祠。改武胜军,又换镇安军节度使。上书曰: “臣虽老,尚能为国守边。 ”未报,得疾卒。赠中书令,谥文简。 (节选自宋史 列传第四十七 )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太仓 赡 军粟陈腐不可食 赡:供给 B太后默然,遂 论 如法论:商量 C帝 然 之然:认为 对 D未 报 ,得疾卒报:答复 【小题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程琳为官机智的一组是 ( ) 饥民赖以全活,而军得善粟 臣为陛下惜,于臣何有
22、 今既骄横,可暴其恶诛之 具礼币赐予之数移报之 异时楼橹之具,可不出于民矣 臣虽老,尚能为国守边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程琳执法如山,不允许任何人凌驾于法律之上,王蒙正虽然与章献太后家连姻,但他的儿子王齐雄杀人,程琳同样对他依法进行严惩。 B程琳善于处理政事,元昊造反仍派使朝见,程琳力排众议,主张不杀;元昊死,幼子立,程琳主张不应趁人之丧,而应采取怀柔政策。 C程琳能从危机中捕捉时机,朝廷派使者去册封契丹,偏偏遇到夏人包围庆阳,他便让人把册封用的礼品财物转赐给夏人,从而解除了庆阳之围。 D程琳非常体恤民生疾苦,管理大名府时,不但从
23、不扰民,还主张合并天下农田税物名称以减轻百姓负担,百姓对他十分敬爱,为健在的他立了祠庙。 【小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蒙正子齐雄捶老卒死,贷妻子使以病告。 译文: (2)今既骄横 ,可暴其恶诛之,国法也,又何患耶? 译文: 参考译文 程琳字天球,是永宁军博野人。被举荐服勤辞学科,补授泰宁军节度推官。权三司使范雍受命出使契丹,命程琳处理三司事务。太仓供给军队的粮食陈腐几乎不可食用,那年又大饥荒,程琳全部取出借给灾民,共六十万斛,饥民赖此保全活命,还回来后军队又得到了好粮食。迁任给事中、暂时代为掌管开封府。王蒙正的儿子王齐雄打死一名老兵,买通老兵的妻子儿女让他们以病故报
24、告。程琳观察他的妻子儿女神色、言辞异样,下令有司检验出被打死的症状。王蒙正与章献太后家连姻,太后对程琳说: “王齐雄不是 杀人的人,是他的奴仆打死的。 ”程琳说: “奴仆没有自作主张的道理,而且下令与自己动手犯罪是相同的。 ”太后默然无语,于是按照法律判罪。改任三司使,开支收入尤其谨慎,宫中要取用东西,总是奏请取消。内侍说程琳专权,程琳说: “三司财赋,都是朝廷所有。我替陛下节省,对我有什么呢? ”皇帝认为他说的对。有人奏请合并天下农田税物名称,程琳说: “合而为一,易于考核检查,可行。后来有兴利之臣,又用旧的名目增加,这是加重贫困百姓的负担,没有停止的时候。 ”两次升迁后任吏部侍郎,于是参议
25、政事,调任尚书左丞。当时元昊造反,还派使者来朝见 ,众人请求按律诛杀他们。程琳说: “派遣使者,是平常事,诛杀他们不吉利。 ”后来使者更加骄横,大臣们担忧这件事。程琳说: “开始不杀,是因为他们无罪;现在既然骄横,可以公布他们的恶行而诛杀他们,是国法,又担忧什么呢? ”元昊死,谅祚即位,正年幼,三个大将分别管理国家。议论的人说可趁这个时机,用节度使的官衔收买三个大将,使他们各自占有自己统领的地盘,使契丹的势力变弱小,可以不作战而使它屈服。程琳说: “趁人丧事之机,不是用来安抚远方的人的办法,不如趁机来安抚他们。 ”议论的人痛惜他失去了机会。不久朝廷又派使者前去册封,夏 人刚刚包围了庆阳。程琳说
26、: “他们如果贪此钱财,那就可以缓解庆阳的围困了。 ”把要赐予的礼品财物的数字都转报给夏人,夏人果然高兴,当日迎接册封的使者,庆阳的围困也解除了。授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管大名府。程琳掌握重权而不扰民,前后守魏地十年,度量要害,修缮军营的围墙,增加防守和抵御的设施。种植几万株杂木,说: “以后建楼造船这些用材,可以不从百姓那里出了。 ”人们敬爱他,为他建立生祠。后改任武胜军,又换任镇安军节度使。上书说: “我虽老,还能为国守边。 ”还未得到答复,患病去世。追封中书令,谥号为文简。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B 【小题 3】 D 【小题 4】 (1)王蒙正的儿子王齐雄打死一名老兵,买通老兵的妻子儿女让他们以病故报告。 (2)现在既然骄横,可以公布他们的恶行而诛杀他们,是国法,又担忧什么呢? 试题分析: 【小题 1】论:判罪。 试题分析: 【小题 2】 表现的是程琳的忠心。 试题分析: 【小题 3】 “主张合并天下农田税物名称以减轻百姓负担 ”是他任三司使时所为。 试题分析: 【小题 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