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辽宁大连第二十高级中学高二期中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Iclinic170 文档编号:319185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0.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学年辽宁大连第二十高级中学高二期中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5学年辽宁大连第二十高级中学高二期中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5学年辽宁大连第二十高级中学高二期中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5学年辽宁大连第二十高级中学高二期中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5学年辽宁大连第二十高级中学高二期中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学年辽宁大连第二十高级中学高二期中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3分) A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倡导绿色、地毯生活。尤为可喜的是, 始作俑者 是我们新来的局长。 B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 “陈教授刚才那番话 抛砖引玉 ,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 ” C他是当今少数几位声名卓著的电视剧编剧之一,这不光是因为他善于编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写的剧本 声情并茂 ,情节曲折。 D这名运动员看上去一副 弱不胜衣 的样子,实际上,他身体健,骨骼强健,耐力和速度非一般人可比。 答案: D 试题分析:注意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望文生义

2、、重复、褒贬不当、用错对象、矛盾。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一般三个错误的类型不会一样,所以可以用排除法确定成语的错误类型,错误选项,同时,注意多义词语的积累记忆。 A项,始作俑者,贬义词,此处不合语境; B项,抛砖引玉,谦辞使用不当; C项,声情并茂,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衔接 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 ) 但康熙前的碑文,都已漫漶不可辨识 所立石碑,皆刻后人凭吊纪念文字 祠为粉墙灰瓦,回廊构架 由此想到,宗元离去确已很远,连通向他的祭祀甬道,也已截截枯朽 中庭植松

3、柏,东厢是碑廊 时值清晨,祠中寥无一人,只能静听自己的脚步声,在回廊间回响,从漫漶走向清晰,又从清晰走向漫漶。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上下文衔接,即要求语句连贯,可结合语段句子,就 6个小句子,逐一分析,并采用排除法,逐一排除。 是中心句,引领下文,排除B、 C;然后根据句首提示词,确定答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 A习近平总书记 12月 7 日离京视察深圳时,由八辆车组成的车队下午 3 点半进入前海深港合作区,记者在现场没有看到任何横幅欢迎。 B高校毕业生 “主动失业 ”

4、的状况令人担忧,出于对职业发展前景的考虑,毕业生们决定从事哪一份工作,要经过多方面的考量,才能做出选择。 C我们说话写 文章,在把零散的词语串成一个个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完成交际任务的句子的时候,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律的。 D我国多地出现蔬菜、水果销售缓慢,价格走低,有些农产品价格甚至跌破成本价,有关部门迅速启动应急机制,联系流通渠道,帮助农民解决问题。 答案: C 试题分析:辨析病句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

5、系不当等问题。还有一个简捷的 方法便是借助标志法,比如,如果句中出现关联词,可从关联词的搭配、语序、逻辑等三个方面考虑;如果出现介词,可从主语残缺、中途易辙、主客颠倒等角度考虑。需要掌握的应试技巧有:语感审读法、筋脉梳理法、造句类比法、逻辑分析法和规律标志法等。此题中, A项成分残缺, “欢迎 ”后缺少宾语 “的场景 ”; B项中途易辙,前后主语不一; D项成分残缺, “价格走低 ”后应加上 “的现象 ”。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大部分的研究者认为,不管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在古代还是现在,音乐与文学始终如两支根茎相连的双生花

6、,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西方文学对音乐的影响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候的歌曲,受诗歌散文影响的作品最初出现在羽管键琴和击弦古钢琴曲目上,有些曲目是以圣经和希腊神话为主题的。而有着强大影响力的歌剧在古代就显示出音乐和诗歌的密切关系。歌剧的渊源,可追溯至古希腊悲剧, 16 世纪末,意大利弗洛伦萨的艺术家认为,复调音乐的多声部织体严重阻碍了诗歌的情感表达,提出复兴古希腊的悲剧的艺术主张。于是出现了一批取材于希腊神话的歌剧, 这类歌剧旋律呈现出单声部主调性的风格,具有朗诵性的特征。这是音乐史上重要的一步,当然这迈出的重要一步同文学密不可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音乐的发展更加异彩纷呈,偶然音乐、概率音乐

7、、具体音乐、简约音乐等,各种难以归为某一流派的音乐大量涌现。现代派音乐作品中有一首著名的 4 分 33 秒,作曲家约翰 凯奇让演奏者走上台,翻谱,静坐,下台一共经历的 4 分 33 秒,由 “无声的音乐 ”引导观众注意周围一切响动而形成 “有声的音乐 ”,而每人心中的音乐也不同,更呈现出一种唯心的、偶然的不确定状态,这些音乐可以说与西 方现代文学原本就是同根而生的。二战后,西方的物质文明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则是精神文明的危机,这时期的西方文学作品也带有很大程度的唯心主义的成分。因此,音乐和文学在现代社会这样一个相同的背景下,更呈现出一种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意识形态。法国诗人查尔斯 波德莱尔的诗

8、集邪恶之花是象征主义的典型代表作品,而印象派作曲家克劳迪奥 德彪西从邪恶之花中所写的 “飘在夜晚中的声音与香味 ”做出了他的前奏曲。 西方如此,在东方,音乐与文学则更是不可分割。公元前 5 世纪,出现了 “百家争鸣 ”的历史局面,涌现了一大批思想 家。这时期思想活跃,最为著名的则是儒、墨、道三家,而这时期的各种音乐思想也层出不穷,最为著名的就是 “倡乐 ”和“非乐 ”。 “倡乐 ”的代表为儒家,孔、孟、荀三人都有自己 “倡乐 ”的音乐美学思想;而 “非乐 ”的代表是墨、道两家,这些思想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音乐与文学都成了以士大夫为主的文人感怀的主要方式,古琴

9、这种乐器在这时已经受到了格外的推崇,出现了一大批的文人音乐家,最为有名的为曹植、嵇康、阮籍三人。 “缘情度曲 ”是音乐对诗情的最好的解读方式,两宋时的周邦彦、姜夔可谓之代表。这时的音 乐对于他们已不仅是用于娱乐,而与诗歌一样成为他们抒发感慨、寄托精神的一种艺术形式。 【小题 1】下列关于 “西方文学与西方音乐 ”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歌剧在古代就显示出对音乐和诗歌的强大影响,西方文学对音乐的影响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候的歌曲。 B歌剧的渊源,可追溯至古希腊悲剧,这类歌剧旋律呈现出单声部主调性的风格,具有朗诵性的特征。 C二战后,音乐和文学在现代社会这样一个相同的背景下,更呈现出

10、一种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意识形态。 D现代派中有一首著名的音乐作品 4 分 33 秒,这类有声的音乐可以说与西方现代文学原本就是同根而生的。 【小题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公元前 5 世纪,出现了 “百家争鸣 ”的历史局面,涌现了一大批思想家,而这时期的各种音乐思想也层出不穷。 B “倡乐 ”的代表为儒家, “非乐 ”的代表是墨、道两家, “倡乐 ”和 “非乐 ”是这一时期最著名的音乐思想,二者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大批的文人音乐家,其中曹植、嵇康、阮籍三人最有名, “缘情度曲 ” 是音乐对诗情的最好的解读方式。 D两宋时期的音乐对

11、于文 人已不是用于娱乐,而与诗歌一样成为他们抒发感慨,寄托精神的一种艺术形式。 【小题 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二战后的西方文学作品带有很大程度的唯心主义的成分。因此,西方某些现代派音乐作品也呈现出一种唯心的、偶然的不确定状态。 B 16 世纪末,在弗洛伦萨艺术家的艺术主张下出现的一批歌剧取材于希腊神话,音乐的这一重要发展同文学密不可分。 C前奏曲的创作印证了,在相同的社会背景下,音乐和文学呈现出一种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意识形态。 D音乐与文学都是人们抒发感慨的艺术方式,二者就如同两支同根而生的双生花,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 答案:【小题 1】 C

12、 【小题 2】 D 【小题 3】 A 【小题 1】 试题分析: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类注意 “答非所问 ”“内涵、外延不准 ”“误划类 ”“张冠李戴 ”;判断类注意 “范围不当 ”“偷换概念 ”“曲解文意 ”;推理类注意 “强加因果 ”“强行推理 ”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 A项, “歌剧在古代就显示出对音乐和诗歌的强大影响 ”于文无据; B 项, “具有朗诵性的特征 ”错;D项, “这类有声的音乐可以说与西方现代文学原本就是同根而生的。 ”错。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

13、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题中, D 项,原文是说 “两宋时的周邦彦、姜夔可谓之代表。这时的音乐对于他们已不仅是用于娱乐,而与诗歌一样成为他们抒发感慨、寄托精神的一种艺术形式 ”。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题中, A 项,原文是说 “因 此,音乐和文学在现代社会这样一个相同的背景下,更呈现出一种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意识形态 ”。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伯恩斯坦的痛苦 我不知道,这样的镜头

14、是如何拍摄到的:一代指挥大师伯恩斯坦痛苦地趴在工作台上,头发凌乱。他的右手无力地向前伸着,手中的笔似刚从他指间脱出。笔尖的墨汁滴在尚未写完的、已经涂划过的乐谱上 如果不作解释,谁会相信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伯恩斯坦? 长久以来,英姿勃发、潇洒倜傥的伯恩斯坦是以指挥家的盛名和荣耀出现在我们面前的 ,他那极富个性的指挥风格和风度,倾倒了无数的乐迷。然而,追溯伯恩斯坦的成长经历,他最早的抱负其实是当一位作曲家。 1918年,伯恩斯坦出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劳伦斯,早年曾求学于哈佛大学,因为酷爱音乐,后转入美国著名的寇蒂斯音乐学院,师从美国当时非常有名的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辟斯顿学习作曲。在此期间,性格活跃的

15、伯恩斯坦还随著名指挥大师赖纳学习指挥,不过,他当时的主要意向还是作曲,创作的热情非常高涨,写出了一系列出手不凡的作品,一时间,伯恩斯坦创作的作品犹如一阵清新之风吹拂了美洲大陆,人们发现一位新的作曲大师已崭露 曙光。 就在伯恩斯坦写出一部部新作品的同时,具备多方面音乐才华的他(伯恩斯坦的钢琴也弹得很好)又涉足指挥领域。他先是到波士顿坦格伍德的音乐培训中心学校当著名指挥大师库谢维茨基的学生,深得库氏的赏识,二年后成为其助手。后来,他又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被当时担任纽约爱乐乐团常任指挥的罗津斯基发现,推荐他担任这个著名乐团的助理指挥。在 1943年的一场重要的音乐会上,年仅 25岁的伯恩斯坦代替因病不

16、能上场的瓦尔特出场指挥,获得极大成功,由此一举成名。到了 1958年,伯恩斯坦成为纽约爱乐乐团常任指挥。在世界乐团的指挥领域, 这是个让人羡慕的位置,在以后的近三十年中,伯恩斯坦几乎成了纽约爱乐乐团的名片。 应该说,伯恩斯坦在指挥上成名的速度和亮度更甚于他在作曲上的成就,但在内心深处,他还是以作曲为己任的。就在他指挥上一路顺风的时候,他已经意识到这会影响到自己的创作,但指挥家的光环、社会名流的待遇、剧场内如潮的掌声和喝彩,让生性外向的伯恩斯坦放不下手中的指挥棒。据他的家人回忆,在上任纽约爱乐乐团常任指挥前,伯恩斯坦的心中曾有过犹豫和冲突,他既为这来之不易的殊荣自豪和陶醉,又明白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17、。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如果我们作 一下统计,就会发现,奠定伯恩斯坦作为一个作曲家基础和声望的几乎都是他在 1958年前创作的作品, 1958年成了伯恩斯坦的分水岭:他迎来了指挥上的高峰,但却预示着创作上的力衰。 在执棒纽约爱乐乐团的岁月里,创作的欲望无时不在撞击和折磨着伯恩斯坦。因此每逢休假,伯恩斯坦总要找一段时间把自己关在屋内进行作曲,他竭力想找回以前的活力和灵感,他要激活和实现年轻时的梦想与抱负,然而流水无情花开无意,除了偶尔闪显的灵光外,面对案前正在谱写的音符,他更多面临的却是深深的失望与苦恼,乐思的枯竭像幽灵一样驱之不散,于是本文开头 的一幕就时时出现了 是创作还是指挥?这个矛

18、盾和冲突几乎贯串了伯恩斯坦的一生,当他在舞台上无数次接受掌声和鲜花时,有谁能明白他背后的隐痛和遗憾?作为一个指挥家,他已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创作的神奇和永恒时时召唤着他,使他的内心始终得不到真正的安宁。一直到了生命的晚年,伯恩斯坦终于下定决心:辞去纽约爱乐乐团的帅印,回家专心创作。 在人生的旅途已步入黄昏时,仍有激情和意志去实现自己念念不忘的夙愿,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但是,为时已晚了,疾病已开始向伯恩斯坦袭来,而更让伯恩斯坦感到痛苦的是,有人认为他创作的音乐只停留在西区故事这样的音乐剧的层面上,不可能再有所超越了。这对伯恩斯坦来说,无疑是更致命的一击。在他晚年的时候,每念及此,他都耿耿于怀。他

19、在家人面前一次又一次地唠叨着自己的苦闷,而这样的苦闷,除了只能对家人流露外,又能对谁言呢? 伯恩斯坦一定是带着深深的遗憾告别人世的。然而,当我们回视上个世纪的世界乐坛,便会感叹,那时正是因为有 了伯恩斯坦,美洲大陆才真正有资格与由卡拉扬统帅的欧洲大陆相抗衡。从这一点上来说,一生叹息的伯恩斯坦也许会感到一丝欣慰。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长久以来,乐迷们对伯恩斯坦的印象,都认为他只是一个久负盛名的指挥家,而不是一个已写了一系列出手不凡的作品的作曲家。 B伯恩斯坦的作品犹如一阵清新之风吹拂了美洲大陆,这使得美洲在乐坛上有了真正有资格与由卡拉扬统

20、帅的欧洲大陆相抗衡的音乐家。 C伯恩斯坦在指挥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就是在他因指挥家的光环、待遇等放 不下手中的指挥棒时,他也时时没有停止乐曲的创作。 D晚年的时候,伯恩斯坦仍想实现自己的夙愿,但疾病已向他袭来,这样他一生的创作便停留在西区故事这样的音乐剧的层面上。 E本文叙述了伯恩斯坦最早想当一位作曲家,后来又成为著名的指挥家,晚年又专心创作的事迹,表现了传主为超越自我而奋斗的精神。 【小题 2】本文开头有一段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3】伯恩斯坦在指挥上成名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4】伯恩斯坦的痛苦与创作和指挥有关,你认为伯恩斯坦是应该搞创

21、作,还是搞指 挥?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看法和给予你的启示。( 8分) 答案:【小题 1】) E得 3分、 B得 2分、 C得 1分。 【小题 2】 形象地描绘出了伯恩斯坦因创作不出自己满意的作品时的苦恼状态。 为下文叙述伯恩斯坦的痛苦作铺垫。 以倒装的手法叙述事件,使文章富于变化,并引起读者的疑问,更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一点 2分) 【小题 3】 具备多方面音乐才华:他写出过优秀的作品,由作曲到指挥的转变有着深厚的音乐基础。 得到大师赏识:他深得著名指挥大师的库谢维茨基的赏识,容易在指挥方面获得更大成功。 有机遇:他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被爱乐乐团常任指挥罗津斯基发现,并在一场重要的音乐会上

22、代替因病不能上场的人指挥,由此一举成名。(一点 2分) 【小题 4】观点一:我认为伯恩斯坦应该搞创作。 伯恩斯坦晚年为自己写不出自己满意的曲子而痛苦,这说明他的心中还是更倾向于在创作上取得成就的。 伯恩斯坦早年就在创作上写出了不凡的作品,如果继续下去,他一定会成为一个作曲大师的。 启示:伯恩斯坦中断了自己的创作,并使自己陷入痛苦之中,为自己的人生留下了遗憾,从而启示我们在选择和从事职业的时候,要慎重考虑,并要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不要被更多的外物羁绊。(观点 1分 ,理由一点 2分,启示 3分。 观点二:我认为伯恩斯坦应该搞指挥。 伯恩斯坦具有非凡的指挥才能,他成为纽约爱乐乐团常任指挥后,几乎成

23、了纽约爱乐乐团的名片。 从伯恩斯坦在指挥上成名的速度和亮度更甚于他在作曲上的成就这一点来看,伯恩斯坦搞指挥是对的,这让世界的人们看到了他的价值。 启示:伯恩斯坦由作曲转而搞指挥,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从而启示我们一个人在职业的选择上,找到适合自己的至关旅要,认准了适合自己的就不要后侮。(观点 1分,理由一点 2分,启示 3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这类题一般是对文章内容、手法、风格的综合 考核的题目,文章内容有文章细节和人物性格概括,细节可参考论述类问题阅读进行答题,人物性格分析要注意准确性,此题都是涉及文章细节的题目。 A项 “都认为他只是 而不是 ”表述错误。 C项从原文第三段的叙述和

24、“但在内心深处、他指挥上一路顺风的时候,他已经意识到这会影响到自己的创作 ”这样的句子来看, “时时没有停止 ”错误。 D“这样他一生的创作便停留在西区故事这样的音乐剧的层面上 ”错误,原文是 “有人认为 ”,并不能拿来作为对传主一生音乐创作水平的评定。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 分析:文章开头段的作用一般有: A、点题; B、交代下文要写的内容,引出所写的对象; C、设置悬念; D、增强艺术吸引力; E、渲染氛围,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F、与下文形成呼应; H、为下文作铺垫; I、与下文形成对比等。本文开头段也是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

25、背景,渲染氛围,奠定全文感情基调。本题可以结合文本具体作答。 考点: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题从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角度考查对传记的分析概括。要结合文本的所有内容筛选概括,找出相应区间,分点概括,要 准确、全面。从文中 “在此期间,性格活跃的伯恩斯坦还随著名指挥大师赖纳学习指挥,不过,他当时的主要意向还是作曲,创作的热情非常高涨,写出了一系列出手不凡的作品 ”、“ 他先是到波士顿坦格伍德的音乐培训中心学校当著名指挥大师库谢维茨基的学生,深得库氏的赏识,二年后成为其助手。后来,他又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被当时担任纽约爱乐乐团常任指挥的罗

26、津斯基发现,推荐他担任这个著名乐团的助理指挥。在 1943年的一场重要的音乐会上,年仅 25岁的伯恩斯坦代替因病不能上场的瓦尔特出场指挥,获得极大成功,由此一举成名。 ”等加以分析概括总 结即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答题时有两个方向分别为向内挖掘和向外扩展,向内挖掘解释用文章中的内容答题,向外扩展要结合现实,如没有明确的要求不做向外扩展式答题。向内挖掘又有两种:第一就某一点作深入的探究,另一种方式多个角度列举,适用于文中叙述的较宽泛,但每点都不深入。本题适用第二种方式,先提出观点,然后结合原文事例作具体的解释。本题

27、考生可结合文本具体内容逐一加以分析,注意语言通顺,言之成理。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板桥幽竹图 耿春元 工程师任子建退休后住在乡下老家里,老家离城二十里。老家前边临河,后边依山,周围有竹。掩门藏明月,开窗放野云。难得的幽雅环境,正是老人们清静养老的好地方。只是到了星期天,儿子一家三口来了,女儿一家三口来了,热热闹闹一整天,傍晚时分离去了,才清静下来。用老伴的话说,来了烦,不来盼。人老了,就这贱脾气。 这年夏天,一场大雨,发现老屋漏水了。先是屋后墙湿了一块,接着屋中间滴水。放上一个面盆接住,就听见钟摆似的滴答滴答响。白

28、天还好,到了晚上,这 滴水声烦得老伴整宿睡不着。老伴患神经衰弱症,到了这乡下后,那病本来好了的,这一滴水,又犯了。好在雨停了,天晴了。不过,再下大雨呢? 又是星期天,儿子一家和女儿一家都来了。任子建就趁吃饭的工夫,跟孩子说起房子漏水的事儿。这事说完,女婿没说话,女儿没说话,儿媳也没说话,只有儿子嚼着一口饭含含混混地说,找个泥瓦匠修修就是了。任子建听了,心想说得轻巧,谁去找?哪天修?轻轻省省一句话,屋就不漏了? 好在下大雨的天气很快就过去了,一般雨水,只是后墙有块地方潮湿,并不滴水的。但是第二年雨季眨眼又到了,任子建生怕大雨来时屋 再漏,就又趁着星期天大家一起吃饭时,把屋漏水的事儿说了一遍。其实

29、,他自己想办,也不是办不到,不就是花钱买材料请工匠嘛。他是认为把儿女养大了,一辈子该干的都干了,这点事犯不着自己再操心劳力了。 这回不错,他把话说完,除了女婿沉默外,大家都应承着说,修吧修吧,赶快修修,省的老妈睡不着。女婿不说话,老头不见怪,女婿外人嘛。家里有事,儿子应该一马当先的,谁叫他是家里的顶梁柱呢。有儿子在,女婿自然不能抢前忙后的。果然,儿子的话,让老头很是喜欢。儿子说,老屋了,干脆大修,一次到位。等我老了,也像你跟妈一样,来这里养老, 守住咱这老宅子。说这话时,还半开玩笑半认真地瞅了妹妹一眼,这可是老规矩,子承祖业呀。 妹妹便抿嘴一笑,什么呀,现在法律可规定了,子女各一半! 老妈在一

30、旁笑起来,好哇,我们还没死,就争起祖业来了。 这个星期天大家过得很快活。过去了这一天,老两口便开始盼,盼儿子来修屋。星期一过去了,星期二过去了,直到星期六早晨,儿子没盼来,却盼来了大雨。屋自然还漏,大雨大漏,小雨小漏。雨一直下到星期天早晨,还没有停下的意思。山路又难行,看来儿女们是不会来了,老两口就望着漏屋发愁。 下午,雨才渐渐停下来。忽然听到汽车喇叭声,任子 建出门一看,是女婿开着一辆罩着篷布的卡车来修房子了。女婿说,下雨天山路不好走,赶到这费了好几个小时呢。听天气预报,下星期还有大暴雨,现在抓紧修修,还来得及。说话间,从车上下来三四个穿雨衣的民工,屋里屋外瞅了一遍,就开始卸篷布下的修屋材料

31、。女婿把袖子一挽,搬起几块红瓦,也加入了修屋的行列。一直忙活了一两个小时,女婿才告诉任子建,这屋修好了,三两年没问题。 果然,没几天真下起了暴雨,一连下了三天两夜,那屋滴水不漏。老两口便感叹,还是女婿疼我们。 这一感叹不要紧,有一个星期天儿女们都到齐了的时候,任子建说,女婿修房有功,奖励一件东西。说着回房拿了一个红木漆盒,递到女婿手里。这下子,大家惊呆了,都知道漆盒里装的是郑板桥的幽竹图,已在任家传了三代了。女婿听说过,只是从没见识过,接到手里打开看时,也吃了一惊,忙还给岳父说,这么贵重的东西,我不能要。一旁的女儿不客气了,一把就将漆盒夺到了手里,看着丈夫说,咱爸给你的,我帮你收下了。咱也沾沾

32、你的光,拿它去换个别墅什么的,到时就不跟哥哥争这老宅子了! 她这一说,哥的脸唰一下就红了。 这个时候,任子建和老伴互相 看了一眼,完成了一件大事似的舒了一口气。以前俩人没少交谈过,人老了,有饭吃,有衣穿,有房子住,再需要的就是儿女的一颗孝心了。 【小题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分) A小说讲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围绕修缮老屋叙事,情节上并无大起大落,语言质朴,结尾点题。 B在小说中女婿这一人物之所以少言寡语,是因为在岳父家身份地位不一样,更因为他自己也不善言辞。 C文中对 “老两口便开始盼,盼儿子来修屋。儿子没盼来,却盼来了大雨 ”的叙述,体现出老两口对儿子

33、的失望心理。 D作者为我们描述了退休后老人们日常生活的乏味:平时过着清静的日子,只有到了周末儿女们才来热闹一下。 E小说反映了一种社会现象,虽然父母退休后盼望子女回家,但子女却很少顾及父母的难处,只知 “啃老 ”而不思回报。 【小题 2】小说中的女婿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分析。(分) 【小题 3】小说多次写到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分) 【小题 4】女婿只是帮岳父修缮一下老屋,任子建就把传了三代的郑板桥的幽竹图奖励给了女婿。任子建这个做法是否有些草率?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分) 答案:【小题 1】 A给 3分, C给 2分, E给 1分。 【小题 2】 他是一个懂得分寸的人。当岳父

34、说到修屋的进候,他一次没有说话,一次沉默,表现了他知道自己女婿的身份,不便明确表态的特点。 把孝顺落到实处的人。当得知还将有大雨,他不声不响地将修屋付诸行动。 不贪心的人。岳父要送给他祖传的名画,他拒不接受。 (每点 2分 ) 【小题 3】 与中心事件密切相关:没有了雨,中心事件修屋便无从体现。 推动情节发展:雨停,修屋工作变得不那么急迫;雨下,修屋工作变得迫在眉睫。正是雨推动情节不断向高潮发展。 为表现人物性格服务。女婿、儿子等的性格是借助下雨的帮助得 以表现的,进而形成鲜明的对比的。(每点 2分) 【小题 4】这个做法并不草率。 小说结尾提到任子建和老伴没少交谈过,人老了,有饭吃,有衣穿,

35、有房子住,再需要的就是儿女的一颗孝心了。女婿虽只是帮岳父修缮一下老屋,但其对待老的孝心却是实实在在的。 女婿在对待修缮老屋这件事上,一直没有怎么说话,但他把这件事实际上是放在了心上,这和儿子的只说不做形成了鲜明对比,也让任子建在决定幽竹图的归属时下定了决心。 “老两口完成了一件大事似的舒了一口气 ”,这一件大事,也就是幽竹图的安排问题了,将它送给女婿,正表明女婿经受住 了考验,老两口为能做出决定感到宽心。(表明态度 2分,理由一点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E项 “只知啃老 ”不准确。 B项 “更因为他自己不善言辞 ”,文中无据。D项 “日常生活乏味 ”不正确。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

36、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要分析人物形象,需要结合人物言行举止、外貌描写、心理刻画、客观叙述等加以分析概括,本题注意结合文本内容作一分析。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一般来说,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有以下几点:( 1)渲染、营造某种氛围或气氛;( 2)展开、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3)象征和暗示,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 4)衬托人物心情;( 5)交代任务活动环境;( 6)深化文章主题。本文结尾的景物描写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的同时,也给人精神鼓舞。本题可以结合文本内容作一分

37、析即可。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的探究题,考生具体解答时要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要注意的是,不论选择哪一个角度,解答时,都要从人物形象塑造、 主题表达、情节发展等角度分析,一定要注意言之成理。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李藩,字叔翰,赵郡人。藩少恬淡修检,雅容仪,好学。父卒,家富于财, 亲族吊者,有挈去不禁,愈务散施,不数年而贫 。年四十余未仕,读书扬州,困于自给,妻子怨尤之,晏如也。杜亚居守东都,以故人子署

38、为从事。洛中盗发,有诬牙将令狐运者,亚信之,拷掠竞罪。藩知其冤,争之不从,遂辞出。后获真盗,藩益知名。 张建封在徐州,辟为从事,居幕中,谦谦未尝论细微。杜兼为濠州刺 史,带使职,建封病革 ,兼疾驱到府,阴有冀望。藩与同列省建封,出而泣语兼曰:“仆射公奄忽如此,公宜在州防遏,今弃州此来,欲何也?宜疾去!不若此,当奏闻。 ”兼错愕不虞,遂径归。建封死,兼悔所志不就,怨藩甚,因诬奏藩建封死时摇动军中。德宗大怒,密诏杜佑杀之。佑素重藩,因出诏,藩览之,无动色。佑曰: “慎勿出口,吾已密论,持百口保君矣。 ”德宗得佑解,怒不释,亟追藩赴阙。及召见,望其仪形,曰: “此岂作恶事人耶 !”乃释然,除秘书郎。

39、 元和初,迁吏部郎中。制敕有不可,遂于黄敕后批之。吏曰: “宜别连白纸。 ”藩曰: “别以白纸 ,是文状,岂曰批敕耶! ”裴 言于帝,以为有宰相器,遂拜藩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藩性忠荩,事无不言,上重之,以为无隐。 四年冬,帝顾谓宰臣曰: “前代帝王理天下,或家给人足,或国贫下困,其故何也 ”藩对曰: “古人云: 俭以足用。 盖足用系于俭约。 诚使人君不贵珠玉,唯务耕桑,则百姓既足,君孰与不足! 自然帑藏 充羡,稼穑丰登。若人君竭民力,贵异物,上行下效,风俗日奢,去本务末,衣食益乏,则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自然国贫家困,盗贼乘隙而作矣!今陛下永鉴前古,思跻富庶,躬尚勤俭,自当理平。 ”帝曰: “俭

40、约之事,是我诚心;贫富之由,如卿所说。唯当上下相勖,以保此道,似有逾滥,极言箴规,此固深期于卿等也。 ”藩等拜贺而退。 元和六年卒,年五十八,赠户部尚书。藩为相材能不及裴 ,孤峻颇后韦贯之,然人物清规,亦其流也。 (节选自旧唐书 列传第九十八,有删改) 注释: 革,通 “亟 ”,指病重。 帑藏( tng zng),国库。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兼错愕不 虞 虞:预料 B以为有宰相 器 器:才能 C或家 给 人足给:供应 D此固深 期 于卿等也期:期望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够体现李藩性格同一侧面的一组是( ) A居幕中,谦谦未尝论细微 困于自给,

41、妻子怨尤之,晏如也 B藩知其冤,争之不从,遂辞出 别以白纸,是文状,岂曰批敕耶 C藩性忠荩,事无不言,上重之,以为无隐 若人君竭民力, 则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D公宜在州防遏,今弃州此来,欲何也 因出诏,藩览之,无动色。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藩年轻时安闲淡泊,勤奋好学,乐善好施,四十多岁时还没有做官;后来在东都留守杜亚处任从事,因在洛中盗窃案件中为被诬告者争辩不成而辞职离任。 B李藩在幕府中任职时待人谦逊,因他的阻碍,濠州刺史杜兼的企图没有得逞,受到诬告后皇上下诏要杀他,由于杜佑的极力申辩和推荐,皇上任命他为秘书郎。 C李藩任吏部郎中时,得到裴

42、的赏识和推荐,皇上非常器重他;李藩做宰相才能不如裴 ,孤高苛刻不如韦贯之,但人品清正行为规范,跟他们是同一类人。 D 李藩认为,如果国君耗尽民力,爱好珍宝,就会上行下效,奢侈成风,舍本逐末,造成国贫家困、盗贼纷起的后果;所以力谏皇上俭省用度,以示崇尚节俭。 【小题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亲族吊者,有挈去不禁,愈务散施,不数年而贫。( 5分) ( 2)诚使人君不贵珠玉,唯务耕桑,则百姓既足,君孰与不足!( 5分)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C 【小题 3】 B 【小题 4】( 1)前来吊祭的亲属中,有人拿走东西他也不禁止,后来更加致力于施舍,没过几

43、年就贫穷了。( 2)假使国君不以珠玉为贵,只是致力于农耕蚕桑,那么百姓富足之后,国君怎么能不富足! 【小题 1】 试题分析: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 “结构分析法 ”“语法分析法 ”“形旁辨义法 ”“套用成语法 ”“套用课本法 ”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 C项,给,富裕,充足。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C项

44、都表现忠直敢谏的一面; A项分别表现了谦和内敛、从容自适; B项分别是清正自持、有才干和自信; D项分别表现正直敢言和沉着镇定、临危不乱。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B项, “由于杜佑的极力申辩和推荐,皇上 任命他为秘书郎 ”错。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

45、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 “留 ”“删 ”“调 ”“换 ”“补 ”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要掌握以下关键字词的翻译:( 1)亲族吊者(定语后置),挈去(拿走),务(致力于),散施(施舍),每点 1分,大意 1分;( 2)诚使(假使,如果),贵(以 为贵),足(富足);孰与(怎么能),每点 1分,大意 1分。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李藩,字叔翰,

46、赵郡人。李藩四十多岁时还没有出去做官,在扬州读书,用度困难,妻子儿女都责怪他,他却泰然自若。杜亚任东都留守,任用他为从事。洛中发生了盗窃案件,有人诬告是牙将令狐运所为,杜亚相信了,拷打后给他定了罪。李藩知道令狐运是冤屈的,为他争辩但杜亚不听从,于是辞职离开了。后来捕获了真正的盗贼,李藩因此更加有名望。 王绍掌权,邀请李藩见一面就重用他, 但李藩最终没有去。王仲舒、韦成季等人担任郎官,结为私党地位显赫,每日聚会饮酒作乐,他们仰慕李藩的名望,强邀他去同聚,李藩不得已去了一次。王仲舒等人喜欢传播谣言,表演杂戏作乐,后来又邀请李藩,他坚决不去,说: “我和王仲舒这些人呆在一起一整天,不知道与他们说些什

47、么。 ”后来王仲舒等人果然失势了。 裴 告诉皇上,认为李藩有宰相的器度,就任命李藩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李藩秉性忠诚,遇事知无不言,皇上很器重他,认为他言事从无隐瞒掩饰。元和四年冬天,皇上询问大臣说: “前代帝王治理天下,有的能使百姓家家衣食充裕,人人生活 富足;有的却导致国贫民困,这是什么缘故呢? ”李藩回答说:“古人说: 节俭能使用度丰足。 所以财物丰足取决于节俭。假使国君不以珠玉为贵,只是致力于农耕蚕桑,那么百姓丰足了之后,国君怎能不富足?自然国库充实,五谷丰登。如果国君耗尽民力,爱好奇珍异宝,上行下效,风俗日渐奢侈,舍弃农耕,从事工商,衣食日益缺乏,那么百姓就不会富足,国君又怎能富足?

48、自然是国贫家困,盗贼就乘机而起了!我希望陛下能把宫室车马,衣服玩物,务求减省再减省,向人们显示要改变旧俗,那么天下百姓就幸运之极了。 ”皇帝说: “节俭的事,发自我的诚意;贫富 的缘由,正如爱卿所说。只求上下互相勉励,来保持这一风尚,如果我有越制奢滥的情形,这就确实深切期望你们能直言劝谏了。 ”李藩等人拜贺退下。 当时河东节度使王锷花费数千万钱贿赂权贵宠臣,请求兼任宰相。李藩与权德舆都在中书省任职,有密旨说: “王锷可以兼任宰相,应该立即草拟诏书报来。 ”李藩于是用笔涂掉了 “兼任宰相 ”等字,上奏说: “不可。 ”权德舆大惊失色说:“纵然认为不可,也应该另外写奏章,怎能用笔涂改诏书呢? ”李藩说: “形势紧急了!过了今日,就无法制止了。天又晚了,哪有时间另写奏章! ”此事果然被搁置了。 元和六年李藩 去世,时年五十八岁,追赠户部尚书。李藩任宰相才能不如裴 ,孤高严正又不及韦贯之,然而人品清正自持,和他们也属于一类人物。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