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届湖北省重点高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 便 ( bin)宜 泫 ( xun)然 歆 ( xn)享 悄 ( qio)然归来 B 荏 ( rn)弱劲 弩 ( n) 荫 ( yn)庇连 辟 ( p)公府 C 砧 ( zhn)声柴 垛 ( du) 嘬 ( zhu)奶遥 岑 ( cn)远目 D 贲 ( bng)张 猗 ( y)郁 咯 ( k)血暴虎 冯 ( png)河 答案: A 试题分析: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
2、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 B、 “辟 ”有两个读音,其一读 b( 1君主:复。 2指君主招来,授予官职:召。 3古同 “避 ”,躲。 4古同 “睥 ”,睥睨);其二读 p( 1开发建设:开。 2驳斥,排除:谣。 3透彻:鞭入里。 4法,刑:大)。此处 “连 辟 公府 ”是 “征召 ”之意,故读 “b” C、嘬( zu)奶,聚缩嘴唇而吸取 D、贲( bn)张,扩张突起,形容人激动、兴奋的心情。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飨客淬
3、火伶俜放诞无理 B孽障脚指惊蛰纹丝不动 C濡养港汊金箍咒水气泱泱 D撕打抉择敛裾衮衮诸公 答案: D 试题分析:识记并正确书写常用汉字是高考要求之一。可以依据形声字、词义、组合词的特点来识别。 A项放诞无理(礼),不循礼法;没有礼貌 ,此处 “礼 ”是 “礼貌 ”之意,故应该用 “礼 ”B项 脚指(趾),是脚上的部位,故应该跟 “足 ”有关系。而 “指 ”是与 “手 ”有关系。 C 金(紧)箍咒是指能使孙悟空头上的金箍紧缩,头痛欲裂。后用来比喻束缚人的东西。此处的 “紧 ”是 “使 紧缩 ”。故应该用 “紧 ”。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
4、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如果你没有绝世的容貌,那么你有绝世的 也是好的。 之作,不足先生一哂,如蒙赐正,不胜感激。 百度 91应用平台对于 APP开发者最大的意义,就是将他们的产品展现给用户, 让产品开发者将更多的精力 专注于产品之上。 那个时候的中国,社会动荡,经济秩序极为混乱,物价 ,人民苦不堪言。 A姿态付梓进而扶摇直上 B姿势涂鸦进而青云直上 C姿态涂鸦从而扶摇直上 D姿势付梓从而青云直上 答案: C 试题分析:选词填空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和语境的把握能力。使用什么词一定要结合语境、对象、身份、场合等等。第一处:姿态: 姿势,样儿。 态度。姿势:身体呈现的样子。结合语境前面一句 “
5、绝世的容貌 ”和这一句的修饰词 “绝世 ”可以看出,此处只能用 “姿态 ”。排除 BD。第二处:付梓:古时用木版印刷,在木板上刻字叫梓, 因此把稿件交付刊印叫付梓。涂鸦:形容字写得很坏。(多用作谦辞)。此处是说自己的作品,应该使用谦辞,故应该使用 “涂鸦 ”。第三处:进而:指在前一行动基础上采取进一步行动,表递进关系。从而: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此处是讲 “将产品展现给用户 ”的结果。第四处:青云直上:形容官职升得很快很高。扶摇直上:形容地位、名声、价值等迅速上升。此处是说 “物价 ”,故只能用 “扶摇直上 ”。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
6、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这两 句诗,何以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原因之一,是因为它在读者心中营造了 “甜美的忧郁 ”这种境界。 B节日临近,商家打折促销,减价的标牌随处可见,三折、四折、甚至五折,平日里价格不菲的商品此时显得格外诱人。 C当前,作为网络问政新形式,政务微博不能仅仅做出姿态,更要俯下身子,贴近民生,关注群众的基本需求,才能推动政务工作的科学发展。 D一年来,省部级高官频频落马显示了新一届党中央的反腐决心,但 “打几只老虎 ”仅仅是第一步,当务之急的工作是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反腐机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语病题通常的做法是压缩看主干有没有残
7、缺、搭配不当等毛病,再看压缩掉的修饰成分与主干之间是否存在修饰不当的毛病,最后看句子中有没有典型的语病特征,比如表并列的词或标点,是否、能否、好坏等两面的词,是、成为、变成表判断的词 A句式杂糅。 “原因之一 ”和 “是因为 ” 杂糅。二者保留其中之一 B不合逻辑。 “三折、四折、甚至五折 ”应改为 “五折、四折、甚至三折 ”, “甚至 ”是表递进关系。 D 成分赘余。 “当务之急 ”的 “务 ”与 “工作 ”表意重复,应删除 “的工作 ”。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有关文学常 识和文学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莎士比亚戏剧产生于 16世纪末至 17世纪
8、初。历史剧被认为是伊丽莎白时代英国人对世界戏剧的独特贡献,而莎士比亚则是这一剧种的创始人。 B林黛玉因睛雯不开门一事怪罪宝玉,至第二天遇饯花之期,又勾起伤春愁思,于是前去掩埋落花,感花伤己,口吟葬花词,直让宝玉听得 “恸倒在山坡上 ”。 C三国演义 “拥刘反曹 ”思想历史根源在于为东晋、南宋偏安的汉族王朝争正统,反对入侵的外族统治;现实依据则在于元明之际汉族人民的民族意识。但实质在于拥美德、反暴政。 D列夫 托 尔斯泰被称为 “俄国革命的镜子 ”。娜塔莎是其复活中的最光辉的人物之一,她从一个稚气的女孩到成熟的妇人的成长过程,可谓是小说 “贴着人物写 ”的范例。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将文学
9、常识和名著名篇放到一起考查。考生平时要注意积累这些知识。 D项娜塔莎是战争与和平中的人物。把复活改成战争与和平。故选 D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了解有关名著名篇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能力层级为 B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小题。 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名锦中,蜀锦最有人气,云锦最为贵气,而宋锦尽显文人雅士之韵,有 “锦绣之冠 ”的美名。宋锦,是指具有宋代织锦风格的锦缎,始产于南宋高宗年间,因产地主要在苏州,故又称苏州宋锦。明清以后织出的宋锦称为 “仿古宋锦 ”或 “宋式锦 ”,统称 “宋锦 ”。 宋锦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织造上一般采用 “三枚斜纹组织 ”,两经三纬,经
10、线用底经和面经,底经为有色熟丝,作地纹;面经用本色生丝,作纬线的结接经。染色用纯天然的染料,先将丝根据花纹图案的需要染好颜色才能进入织造工序。染料挑选极为严格,大多是植物染料,也有小部分矿物染料 。宋锦全部采用手工染色而成。 宋锦图案一般以几何纹为骨架,内填以花卉、瑞草,或八宝、八仙、八吉祥。八宝指古钱、书、画、琴、棋等,八仙是扇子、宝剑、葫芦、柏枝、笛子、绿枝、荷花等,八吉祥则指宝壶、花伞、法轮、百洁、莲花、双鱼、海螺等。 宋代织锦吸取了当时成熟的花鸟画的写生风格,又发展了遍地锦纹,形成色彩更加复杂的丝织品。宋锦在纹样组织上精密细致,质地坚柔,平服挺括;在图案花纹上对称严谨而有变化,丰富流畅
11、而又生动;在色彩运用上艳而不火,繁而不乱,富有明丽古雅的韵味。 宋锦,除用于袍服衣着外,还大量用于书画卷轴类技艺装裱。清康熙时长洲褚人获著坚瓠集记: “锦以宋织为上。泰兴季先生家藏淳化阁帖十帙,每帙悉以宋锦装其前后,锦之花纹二十种,各不相犯 一人以厚赀得之,取其锦二十片,货于吴中机房为样,竟获重利。 ”自清代以来,苏州宋锦一直远销北京、上海等地,如北京荣宝斋、上海朵云轩等都是苏州宋锦织造户的老主顾。 明清时期的宋式锦,根据工艺的精粗、织物的厚薄和使用性能,可分为重锦、中锦、匣锦三大类,其中以重锦最名贵,是清宫廷专用的珍贵产品。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清代乾隆彩织极乐世界 图轴是现存宋锦织品中的经典之作
12、,充分展现了宋锦高超的织造技艺。图轴长 448厘米,宽 196 3厘米。它用放射透视的手法,在宫殿场景中安置了 320个神态不同的人物,水山树石,奇花珍鸟,穿插其间。全幅用 26种不同颜色的长织彩纬,在石青底子上以红、蓝、绿、桔色、水红、香色等作主色,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在运用这些对比色的时候,采用了浅色相间、黑线勾边和三层退晕及四层退晕的方法,外浅内深,逐层过渡。再在人物头部和建筑装饰等重点部位,用赤金和黄金两种捻金线点缀,使主体纹样更加突出。整个图轴,构图对称严谨,穿插生动,色彩 庄重,富丽明快。 近代也生产结构简单的盒锦,多用环形和万字形花纹。现代以苏州所产宋锦最为著名,有 “大锦 ”“
13、盒锦 ”“小锦 ”等品种,各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节选自孙迎庆寻根,有删改) 【小题 1】下列关于 “宋锦 ”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 ) A宋锦是指具有宋代织锦风格的锦缎,在我国三大名锦中最具特色,被人们称为 “锦绣之冠 ”。 B宋锦的主要产地是苏州,但其产品曾远销北京、上海等地,坚瓠集中就记载了其销售盛况。 C宋锦在南宋高宗年间开始生产,近代、现代也生产宋锦,现代苏州宋锦有多个品种,各有不同特点。 D宋锦的图案风格借鉴了宋代花鸟画的写生风格,只不过其色彩更加复杂,图案花纹更讲究对称严谨。 【小题 2】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 宋锦全部采
14、用手工染色而成,其染料要求是纯天然的染料,主要是植物染料和矿物染料。 B宋锦的制作工艺一般采用 “三枚斜纹组织 ”,较为复杂;宋锦的图案一般以几何纹为骨架。 C彩织极乐世界图轴是现存宋锦织品中的代表性作品,充分展现了宋锦高超的织造技艺。 D明清以后织出的 “仿古宋锦 ”或 “宋式锦 ”统称 “宋锦 ”;近代生产的盒锦也 属于“宋锦 ”。 【小题 3】从全文来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3分) ( ) A染色是织造宋锦的重要工序,它要求极高,只有把丝根据花纹图案的需要染好颜色才能进入织造工序。 B艳而不火、繁而不乱、明丽古雅是宋锦色彩运用的特点,彩织极乐世界图轴能够体现这种特点。 C宋
15、锦用途广泛,既可用于袍服衣着,也可用于书画卷轴类技艺装裱,淳化阁帖就是用宋锦装裱的。 D明清时期的宋式锦制作工艺精细,它包括重锦、中锦、匣锦三大类,其中重锦是清代宫廷专用的珍贵产品。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3】 D 【小题 1】 试题分析: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一定要回到文中,结合文意,找到词语所在的段落,并圈出与概念相关的句子。学生应该能很快找到 A项 “最具特色 ”错,据原文第一段内容 “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名锦中,蜀锦最有人气,云锦最为贵气,而宋锦尽显文人雅士之韵,有 锦绣之冠 的美名 ”。可以知道三大名锦都最具特色,只不过特色不同而已; B项 “坚瓠集中就记载了其
16、销售盛况 ”错,第五段中说 “一人以厚赀得之,取其锦二十片,货于吴中机房为样,竟获重利 ”,可以知道坚瓠集中没有记载相关销售情况; D项 “图案花纹更讲究对称 严谨 ”错,原文只是比较了色彩,而没有比较图案花纹。故选 C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分析理解的能力。此题会出现的干扰项有以下类型:以偏概全,张冠李戴,胡乱猜测等等。学生要善于对文章内容进行辩证分析、比较、推断。 A“主要是植物染料和矿物染料 ”错,原文是说 “大多是植物染料,也有小部分矿物染料 ”。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17、3】 试题分析:首先要找到选项在文中的原型,并与选项进行比较。注意这些干扰:以偏概全、夸大 其辞、无中生有等等。 D项 “宋式锦制作工艺精细 ”错,由原文“根据工艺的精粗 ”可知,宋锦也有制作粗糙的。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题目。 怜悯的高度 张爱华 那天,我和朋友到天安门的小吃城吃晚饭,心情都不错。 小吃城的台阶上,靠边坐着一位盲人。天还亮着,我看得见他半睁半闭的眼睑以及柔和的眉毛,他正沉浸在一本书里 手指在一本盲文书上像按动琴键。 一个多小时以后,我们出来时天就黑了,盲人站在台阶上,只是一个模糊的轮廓,他身旁的水泥柱子是另一个
18、轮廓。我们刚才吃饭时一直感慨夕阳西下的美丽,人生相聚的惬意;而他只是一个人,双目失明,只有拐杖和一本书,黑夜降临,他去哪里呢? 他站在黑暗中越来越像一尊雕像 。 我朋友问他知不知道几点了,盲人笑了笑说: “几点了都没关系。 ”他声音节制、有修养,好像生怕影响了别人。他说话的音量刚够想听他说话的人听见: “这儿的空气真好。 ”他只顾抒发内心的恬静和满足,对来临的夜晚毫不恐惧。 “天上有星星吗? ” 他问我们三遍。 他从山东来,就想 “看看天安门、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明天到里面好好走走 ” 。 下了火车,是一个好心人把他引到这儿来的。 他一口一个 “主 ”、 “好心人 ”,好像谁都是他可爱的邻居
19、。 他还是关心着星星,关心着明天将去的地方多么令人激动;我们执意要可怜他:“你吃什么?去哪里睡觉? ” 忙活了一阵,把他送到了旅馆,我们才松了口气,步行在北京街头。 初秋的北京,气候温和,走在哪条路上都那么好 。 我们一直说着刚才。他笑我为什么跑着去买水,好像慢些就会犯罪,我笑他满街跑着找警察,好像要把罪过推给警察。说到这儿,我们就沉默了。无意 中我们触到了痛处,碰上了实在的地方,说到了一个平时我们总是回避的词儿:罪过。 我们深知彼此,没错,就是罪过。人人都有罪,怜悯,有时可以帮助我们赎罪。 见我郁闷,他赶紧解释,希望我因为怜悯而快乐。 “怜悯不要沉重,对这种事,如果人人都顺手搭一把就行了。
20、” 受到盲人的触动,夜晚显得深刻起来。 当你对一件事、一个人施以怜悯的时候,你还不知道你碰上的是什么人,如果他比你高尚,那么在整个过程中,你会发现是自己被怜悯着了,不易觉察的,只有内心隐隐作祟的沉重感,继而渗透全身的思索 怜悯与被怜悯的对象已悄悄置换。 记得我们 走开时,盲人并没有说什么谢谢,只是点着盲文书说: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这本书改变了我的人生。 ” 高尚的怜悯是那么容易被忽略,不是被别的,而是被人们浅显的善良忽略 。 一些时候,被怜悯者如同一座高耀的灯塔,而善良的怜悯者却是被抚照的人。 我想起了另一次登山游览的经历。 有灵魂的那个人身子却被牢牢地固定在滑竿上,他正用深沉的目光送自己
21、的灵魂飞抵高处。他本来想独自坐在山脚下,别人都上山去好了。至于看景,他说:“所有的景都是一个景。 ”多年轮椅生涯,他早已修炼出来了。 但他没能如愿,他不能走路,只能受制于人,尤其 受制于亲朋。没人理解他的感受,他们甚至不了解他对他们的怜悯和爱。他又不能因此而憎恨他们,因为一切都是爱。 无限的感受无人分享,人们只知道胡乱地抬他上山,先是轮椅,后是滑竿,在狭窄的碎石路上又换成了马,最后是山地农民的脊背。 到山间休息的地方,他苦笑着,感谢朋友们把他折腾到此;而朋友们怎么回应他呢?不是坐在身边聆听他心灵的絮语,也不是安静地感受山水的佳妙,而是 一个,又一个,还有一个,以猴子的姿态爬到树上,朝他招呼、嬉
22、笑,以 这种平民的怜悯方式对待一个不幸残损的贵族。 这是我见到的最失败的怜悯的例子,一方怜悯 着,另一方也怜悯着,却无法沟通。 怜悯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情感。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才是怜悯产生的根源,其次才是善良,这导致了不顾精神内容的怜悯的差异和错位。 将来有一天,人类的怜悯之情首先应该只是对着动物;现在还不行,怜悯的层次很难提高到欢呼和赞赏的高度。 我常常带着羡慕的眼神儿看着被怜悯的动物,我也常常对它们滥加怜悯。 有一段时间,一对灰色的鸽子总飞落在我家的阳台,样子遭人爱怜。有一天,我用一个小塑料盒,装上小米、面包屑,另一只装上水,悄悄放到阳台上。可是,那以后,它们再也没来。用吃食联络感情,是人们惯
23、用的手 法,鸽子似乎不喜欢这样。 只有一次,我感受到了怜悯中包含的诗意。 那是一个下午,在小公园的阳光下,忽然,在假山的另一边,传过来口琴的声音。 这种久违了的乐器,偶然而又动情地,在那个下午,直指旧人旧事,让我在瞬间眩晕。 又是一个拄着拐杖的人,我只能看清他的拐杖,看不清他的脸,他的脸埋在手里,和那只发出动人之声的乐器贴在一起。 这是一个不幸的人,可他和幸福的人并没什么两样。 我坐在离他不远的亭子里,他在山下,我在山上,我怜悯的感情一会儿像蝴蝶,一会儿像梦,我飞舞着,没有伤害。我诗意地享受着美妙的怜悯 谁怜悯谁忽然变得无所谓了,只要那种温润的感情存在就行。 像所有要求不过分又有些自私的人一样
24、,我偷偷地啜饮着别人心底的汁液,也算是偷喝别人的酒吧。 我不动,我就那么坐着 那一刻,全部怜悯都化成诗情 我知道生活有时很苦,可我又没必要为此破费,不用跑过去以施舍的方式打扰别人,也不必求得谁的原谅,更不需要掩饰。 怜悯是多么简单啊。有时,它只需要你听懂一句话,一支曲子。 怜悯,也是一个人偶尔准确地捕捉住了什么 。 【小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 4分,两项都对得 4分,答对一项得 2分, 有错误项得 0分) A “ 他站在黑暗中越来越像一尊雕像 ”,这句话运用比喻,形象地表现出这个盲人在 “我 ”的心里就像一座雕像一样伟岸和崇高。 B拄拐杖的人是一个艺术
25、修养高、内心恬静、有精神追求的幸福的人,从他美妙的琴声中, “我 ”感受到自己也受到了他的怜悯。 C “初秋的北京,气候温和,走在哪条路上都那么好 ”这句话运用了环境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既表现了初秋的北京气候宜人的特点,也能表现 “我们 ”因帮助盲人而愉悦的心情。 D本文选材看似零散,实则紧紧围绕 “怜悯的高度 ”展开,而且立意独特,没有一般性地赞美怜悯 ,而是将它分出了不同的层次和高度。 E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是怜悯产生的根源,善良有时候也会导致怜悯的产生。用人类惯用的加强联络感情的方法去怜悯动物,可能导致怜悯的差异和错位。 【小题 2】揣摩划线句子的含义并作简要分析。( 4分,每题各 2分)
26、 高尚的怜悯是那么容易被忽略,不是被别的,而是被人们浅显的善良忽略。 (他们 )以这种平民的怜悯方式对待一个不幸残损的贵族。 【小题 3】围绕 “怜悯的高度 ”这个话题,文章是通过哪几件事来展开的?请结合原文作简要概括。( 4分) 【小题 4】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联系现实生活,谈谈我们该如何去实施怜悯。( 8分) 答案:【小题 1】 CD 【小题 2】 人们在施以怜悯的时候,往往满足于自己的善良、善意和善行,没有料到有时候自己被高尚者怜悯着。( 2分) “平民的怜悯方式 ”指亲朋好友以 “牢牢地固定 ”“胡乱地抬 ”“猴子似的招呼、嬉笑 ”来同情轮椅上的人, “不幸残损的贵族 ”指轮椅上的精神
27、高贵、见识深远的残疾者。( 1分)亲朋好友们的怜悯虽然出于善意,由于他们方法简单、认识粗浅、举止粗俗,结果不仅没有达到怜悯、帮助别人的目的,反而加深了双方精神上的隔阂,造成了怜悯 的失败。 (1分 ) 【小题 3】 “我们 ”贸然地对一个盲人施加怜悯,反而被受怜悯者抚慰关照。 亲朋好友强加怜悯给轮椅上的人,却让他更加难受不堪。 “我 ”对鸽子滥加怜悯,却让它们警觉地逃离。 “我 ”静静地倾听拄拐杖的人吹口琴,感受到了怜悯中包含的诗意。 (大意对即可,每条 1分,共 4分) 【小题 4】 怜悯是对遭遇不幸的人(或物)表示同情的一种感情。( 1分) 它产生的根源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也源于人们发自
28、内心的善良。( 1 分) 怜悯有层次高下之分:有不顾精神内容的同情式的怜悯以及以赎罪的心态来进行的怜悯以及 物质施舍式的怜悯等等,这些都层次较低。我们只有抛弃居高临下的情感,对遭遇不幸的人们在精神上予以足够体贴、呵护、理解、尊重,以平视的眼光看待被怜悯者,才能享受到美妙的怜悯。( 2分) 怜悯可以是相互的。有些遭遇不幸的人们实际上是精神上的贵族,在他们面前,那些善良的怜悯者却往往成为了被怜悯的人。因此,怜悯要看清对象,分清方式,不可贸然行之。( 2分) 尽管实施怜悯时由于对对象不了解、不理解而无法带来良好的预期效果,但怜悯总是必要的,它是美德和甘露。在这个世界上,缺少了一分怜悯,就多了一分冷漠
29、,它能给人间增添一分 温暖,更好地去延续人类文明。( 2分) ( 点大体答出即可给满分,其它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A项这个句子在文中语境是 “我们刚才吃饭时一直感慨夕阳西下的美丽,人生相聚的惬意;而他只是一个人,双目失明,只有拐杖和一本书,黑夜降临,他去哪里呢 ”,结合语境可知,比喻是说盲人像黑夜中的雕像一样孤独、落寞,无人关注的。 B 项错误原因是:说拄拐杖的人 “艺术修养高 ”未必,他实际上是个 “不幸 ”的人, “我 ”受到了他的怜悯于文无据。 “我 ”只是自己感觉受到了他的怜悯 E项 中 “怜悯的差异和错位 ”主要出现在
30、人与人之间,针对的是 “精神内容 ”。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品味句子的含义,是常考的题型,难度很大。首先读句子,圈出关键词,然后回归文章,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关键词的意思,最后连缀成句。第一句的关键词是 “忽略 ”“浅显的善良 ”,联系语境 “一些时候,被怜悯者如同一座高耀的灯塔,而善良的怜悯者却是被抚照的人。 ”可以知道,我们在施以怜悯的时候,往往我们还被高尚者怜悯着。第二句的关键词是 “平民的怜悯方式 ”“不幸残损 的贵族 ”联系语境 “牢牢地固定 ”“胡乱地抬 ”“以猴子的姿态爬到树上,朝他招呼、嬉笑 ”,可
31、以知道这是人们惯常采取的平民的怜悯方式; “一方怜悯着,另一方也怜悯着,却无法沟通。 ”由此可见,这造成了怜悯的失败。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内容归纳概括题。要牢记一个原则,事件的答题模式: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什么事。结合题干 “怜悯的高度 这个话题,文章是通过哪几件事来展开的 ”,明确了目标。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 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此处 “你的理解 ”并非是脱离文章的理解,其实是将作者的理解用 “你 ”的语言表述出来,同时要联系现实。现实生活中我们实施
32、怜悯的方式可能更多的是物质方面的,却忽略了心灵上、精神上的沟通。一定要顺着作者的意思说。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梅花岭记 清全祖望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 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 ”副 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 “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 谱 汝诸孙中。 ” 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之,忠烈大呼 “德威 ”,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马副使鸣
33、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曰: “我史阁部也。 ”被执至南门,和硕豫亲王以 “先生 ”呼之,劝之降。忠烈大骂而死。初,忠烈遗言: “我死,当葬梅花岭上。 ”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或曰: “城之破也,有亲见忠烈青衣乌帽,乘白马出天宁门投江死者,未尝殒于城中也。 ”自有是言,大江南北遂谓忠烈未死。已而英、霍山师大起,皆托忠烈之名,仿佛陈涉之称项燕。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 ,经略洪承畴 与之有旧,问曰: “先生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 ”孙公答曰: “经略从北来,审知故松山殉难督师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 ”承畴大恚,急呼麾下驱出
34、斩之。 呜呼,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师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实未尝死;不知忠义者圣贤 家法 ,其气浩然,长留天地之间。何必出世入世之面目,神仙之说,所谓为蛇画足。即如忠烈遗骸,不可 问 矣!百年而后,予登岭上,与客述忠烈遗言,无不泪下如雨,想见当日围城光景, 此即忠烈之面目,宛然可遇 ,是不必问其果解脱否也,而况冒其未死之名者哉? 墓旁有丹徒钱烈女之冢,亦以乙酉在扬, 凡五死而得绝,特告其父母火之,无留骨于秽地 ,扬人葬之于此。江右王猷定、关中黄遵岩、粤东屈大均,为作传、铭、哀词。 顾尚有未尽表章者:予闻忠烈兄弟自翰林可程 下,尚有数人,其后皆来江都省墓。适英、霍山师败,捕得冒称忠烈
35、者,大将发至江都,令史氏男女来认之,忠烈之第八弟已亡,其夫人年少有色,守节,亦出视之,大将艳其色,欲强娶之,夫人自裁 而死。时以其出于大将之所逼也,莫敢为之表章者。 呜呼,忠烈尝恨可程在北,当易姓之间,不能仗节,出疏 纠 之, 岂知身后乃有弟妇,以女子而踵兄公之余烈乎? 梅花如雪,芳香不染,异日有作忠烈祠者,副使诸公,谅在从祀之列,当另为别室以祀夫人,附以烈女一辈也。 (选自齐鲁书社排印本鲒崎亭文集选注,略作改动) 【注】 史可法当时以内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督师扬州,故称 “督相 ”, “忠烈 ”是史可法的谥号。 白下即现在的南京。 洪承畴本为明朝重臣,松山战败,被俘,降清后被清朝重用为经略。
36、可程为史可法之弟。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 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 谱 汝诸孙中谱:家谱 B不知忠义者圣贤 家法 家法:世代相传的道德准 C即如忠烈遗骸,不可 问 矣问:寻找得到 D不能仗节,出疏 纠 之纠:谴责,指责 【小题 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属于直接表现史可法 “忠烈 ”的一组是( 3分) ( ) 有亲见忠烈青衣乌帽,乘白马出天宁门投江死者 忠烈拔刀自裁 忠烈大骂而死 与客述忠烈遗言,无不泪下如雨 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 忠烈乃瞠目曰: “我史阁部也。 ”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解说、分析和概括,正确
37、的一项是( 3分) ( )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 ”并用帝王纪年和干支纪年。 “和硕豫亲王 ”是封爵, “太师 ”“少保 ”是官职。 “江右 ”指长江下游东部之地, “关中 ”即现在的河南省。 B作者在文中引述世俗关于颜真卿、文天祥成仙的传说,至少有两重意思:一是用历史上忠贞爱国的人物与史可法类比,说明他的爱国精神、民族气节值得人们永远纪念;二是指出这些英烈之所以不朽,不在于他们是成为神仙(出世)还是活在人间(入世),而在于他们的浩然之气 “常留天地之间 ”,永远激励后人。 C英、霍山的义军假托史可法的名义抗清,反映了史可法永远活在民众心中,大江南北的人们不愿意相信英雄已经离世。 “忠烈未死 ”
38、的传闻,说明史可法已经成为民族魂的象征,成为英勇不屈、反抗异族侵略的光辉旗帜。 D作者通过史可法同孙兆奎的正反对比,突出了史可法的正气凛然。史可法的殉国是真的,他虽死犹生,流芳百世;孙兆奎的 “殉国 ”是假的,他虽生犹死,遗臭万年。 【小题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言文。( 9分) ( 1)凡五死而得绝,特告其父母火之,无留骨于秽地。( 3分) ( 2)岂知身后乃有弟妇,以女子而踵兄 公之余烈乎? ( 4分) ( 3)此即忠烈之面目,宛然可遇。( 2分) 【小题 5】请用斜线( /)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 6处)( 3分) 惠子见戴晋人。戴晋人曰: “有所谓蜗者,君知之乎? ”
39、曰: “然。 ”曰: “有 国 于 蜗 之 左 角 者 曰 触 氏 有 国 于 蜗 之 右 角 者 曰 蛮 氏 时 相 与 争 地 而 战 伏 尸 数 万 逐 北 旬 有 五 日 而 后 反。 ”(选自庄子 杂篇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D 【小题 3】 B 【小题 4】( 1)总共五次自杀才得以死去,自杀时特意告诉父母要将自己火化,不要将尸骨留在这污秽的土地。( “五死 ”、 “火 ”与句子大意各一分) 怎么会知道在自己死后,竟然有弟媳妇凭女子之身继承夫兄所留下的光辉业绩呢?( “岂 乎 ”、 “乃 ”、 “踵 ”与句子大意各一分) 这就是说忠烈公史可法的音容笑貌,仿佛可以见到
40、一样。( “宛然 ”与句子大意各一分) 【小题 5】 “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文言实词可以运用代入法、课内迁移 法、成语迁移法,利用上下文来推敲词意。 A项 “谱汝诸孙中 ”, “谱 ”本为名词 “家谱 ”,但后面 “汝 ”是代词,名词 +代词,名词做动词,所以此处 “谱 ”应解释为动词,把 记入家谱。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读音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掌握。审题很重要,从题干可以知道对象是史可法,特点是忠
41、烈,表现的方式是直接,也即本人的言行(即可排除别人的评价,别人的事情)。采取排除的办法, 是转述忠烈投江而死的传闻, 是 “百年而后 ”我与 “客 ”的感动情状,均为侧面表现,排除 这两个,故选 D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往往会出现这些问题:张冠李戴、时间地点错移、曲解词义等等。可以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句子,并将选项的意思与原文进行比较。 “江右 ”一般指江西省, “关中 ”即陕西省的渭河平原; “义军假托史可法的名义抗清 ”与 “忠烈未死的传闻 ”应互换位置; D“孙兆奎 ”应为 “洪承畴 ”。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
42、,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1)“五死 ”,五次自杀; “火之 ”,火化,用火烧,名词做动词。( 2) “岂 乎 ”,怎么会 呢,表反问; “乃 ”,竟然; “踵 ”,继承。( 3) “面目 ”,音容笑貌;“宛然 ”,仿佛 一样。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5】 试题分析:文言断句要依循规律。其一语气词必然放于句后,其二发语词必然放于句首,其三固定句式必然不能分开,其四名词、代词在句中不是主语便是宾语,
43、其五文言文的排偶句式,其六顶真修辞。操作时要通读语段,了解大意,先易后难。选文可以利用对仗的句式先断出四处: “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 ”。再结合句意断出两处 “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 考点:要求对一段课外古文的全部或部分断句,能力层级为 B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 8分)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小题 1】 “此地空余黄鹤楼 ”和 “白云千载空悠悠 ”中都有一个 “空 ”字,试比较这两个
44、“空 ”字的意义作用有何不同。( 4分) 【小题 2】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第三、第四联。( 4分) 答案:【小题 1】第一个 “空 ”可理解为 “空空荡荡 ”,强调空间上的虚无。 ( 1分)仙人驾鹤离去之后,兀立于苍茫宇宙之下的黄鹤楼似乎已无所凭依,这个 “空 ”字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 1分)第二个 “空 ”可理解为 “空自 ”“徒然 ”,强调时间上的渺远。( 1分)千载白云,空自飘荡 ,这个 “空 ”字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惆怅。( 1分) 【小题 2】颈联写到的楼上所见之景有晴空下奔涌的大河,汉阳一带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茂盛的 芳草。眼前的 “树木 ”“芳草 ”勾起对家
45、乡 “一草一木 ”的回想,由景生情,强烈的思乡之念也就油然而生。( 2 分)尾联情景水乳交融,那弥漫在长江之上的浩浩烟波,正是诗人无边乡愁的形象化表达,那越来越深的暮色,也不断强化着诗人挥之不去的思乡之情。 (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炼字题。首先要解释并指出活用或修辞,然后代入句中描述,第三步体会写景效果和表达感情效果。 “此地空余黄鹤楼 ”中一个 “空 ”字 ,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是空间上的空荡荡。诗人面对历史陈迹,不免浮想联翩, “已乘 ”和 “空余 ”, “昔人 ”和 “此地 ”,两相映衬,凝成了古今变化、物是人非的巨大感慨,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
46、布上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白云千载空悠悠 ”中的 “空 ”是“千载 ”如此,强调的是时间上的。诗人登上古楼,只见碧空浩渺,白云悠悠。这样空茫的境界不免又使仕途坎坷的诗人产生人世彷徨的无限惆怅。道出了 “人去楼空 ”,唯有悠悠的白云千载依旧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幻无常的感慨。 考点:鉴赏 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这一题考查的是诗歌的艺术技巧。诗歌的技巧主要有四个方面:描写方面、修辞方面、表现手法、抒情技巧。而题干中已经给了限定, “情景关系 ”的角度赏析 “三、四联 ”。情和景的关系主要有:触景生情、
47、借景抒情、以景衬情、情景交融。思路如下,先找出景,再看情。如果先有景,后有情,定是触景生情,比如颈联写到的楼上所见之景,由眼前的 “树木 ”“芳草 ”勾起对家乡 “一草一木 ”的回想,由景生情;景中有情的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比如尾联那弥漫在长江之上的浩浩烟波 ,正是诗人无边乡愁的形象化表达,那越来越深的暮色,也不断强化着诗人挥之不去的思乡之情;景和情相反的,是以景衬情。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结合你所读过的文学名著,仿照划线句子另写两句,完成语段。( 4分) 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不仅可以学到丰富的知识,而且能够了解社会,懂得人生道理。 从吴承恩西游记里的孙悟空身上,我们能学到爱憎分明的品格 ;从老舍骆驼祥子里祥子的遭遇中,我们能了解到旧社会的黑暗 ; ; 。 答案: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的身上,我们能学到忠诚与智慧; 笛福鲁滨逊漂流记里鲁滨逊的身上,我们能体会到敢于冒险的精神。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仿句题。首先要浏览语段,了解仿的对象的特点,比如修辞,句式,句和句之间的关系,这都是要仿的内容;然后看要求是另选话题还是用语段中的话题。划线的句子结构特点是:从 身上,我们能 ; 内容特点:文学名著中的主要人物身上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