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wealthynice100 文档编号:319515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3.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5届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5届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5届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5届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届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欣逢您四十华诞,我们谨向您 亲爱的母校,致以热烈的祝贺。四十年来,您培养的 莘莘学子 ,或纵横商海, 运筹帷幄 ,或潜心学界,激扬文字。在各行各业的建设中,总是 首当其冲 。亲爱的母校,是您厚实的沃土孕育了我们的未来,是您严谨的学风和优良的传统赋予了我们奋发向上的力量,是您把我们这些懵懂少年培养成今天的 栋梁之材 。 A莘莘学子 B运筹帷幄 C首当其冲 D栋梁之材 答案: C 试题分析:注意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望文生义、重复、褒贬不当、用错对象、矛盾。做

2、题时根据语境分析,一般三个错误的类型不会一样,所以可以用排除法确定成语的错误类型,错误选项,同时,注意多义词语的积累记忆。 A “莘莘学子 ”,指众多的学子,此处符合语境。 B “运筹帷幄 ”,指在后方决定作战策略,也泛指筹划决策,此处符合语境。 C “首当其冲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此处不合语境。 D “栋梁之才 ”,担负国家重任的人,符合语境。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 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粽子是一种时令美食,在中国饮食文化史上写下了灿烂的篇章。据文献记载,唐宋以后粽子名目逐渐繁多,形状和内质也不尽相同。

3、_。据说盛唐时期返回日本的遣唐使曾写下 “端午榴花照眼明,村庄儿女啖香粽 ”的著名诗句,表达了他们对在中国生活的那段时光的深切怀念。 从内质看 ,粽子的馅儿也是花样翻新,有枣、核桃、莲子、火腿等 陆游的 “盘中共解青菰粽,哀其将簪艾一枝 ”写的是用艾叶浸米裹成的艾香粽子 这里需要特别提及的是,粽子还凝聚着一种深挚的异国情结 从外形看 ,粽子大致可分为 角粽、锥粽、菱粽、筒粽、秤锤粽等 风流皇帝唐玄宗的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赞美的是当时盛行一时的九子粽子 如果其中再加上枸杞、陈皮、姜末之类营养就更丰富,而且芬香扑鼻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

4、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第 句和第 句照应上文的 “形状和内容 ”;第 句和第 句是对第 句和第 句的具体说明;而第 句则与下文的 “异国情 结 ”相呼应。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说实话,当时对自己的稿子能否被刊用,没抱太大的希望,因为那时经常在该报发表文章的都是一些大家。 B济南惨案纪念钟于 4月 28日凌晨从广州运抵济南,至此,济南惨案纪念园的布展工作全部完成, 5月 3日将开门迎客。 C每周四发的薪水,往往在周五、周六两

5、天里就被挥霍一空,有些上班族甚至连下周二、周三的伙食费都提前预支了。 D “五一 ”期间,植物园在 “百花展 ”系列游园活动中将展出郁金香、牡丹、连翘等花卉,并举办民族舞蹈表演和荷兰风车展。 答案: D 试题分析:考生在解答此类题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语感检查法; 主干枝叶法; 类比检查法; 逻辑分析法; 寻找标志法。此题中, A项一面与两面响应不当, “没抱太大的希望 ”的应该是 “能被录用 ”; B项主语省略不当, “开门迎客 ”的是 “纪念园 ”,而不是 “布展工作 ”。 C项 “预支 ”本身包含 “提前 ”之意。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

6、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9分,每小题 3分) 关于重阳节的来源,向来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南朝续齐谐记所载的东汉汝南人桓景经方士费长房指点登山辟邪躲过一劫的故事。不过这个说法,并不可信。齐谐是一部志怪书,连作者自己也没有把它视作史实。晋葛洪神仙传说,费长房在东汉时曾做过汝南市掾,后来跟仙人壶公入山修道去了。而桓景,在有关东汉、三国史事的文献资料中都寻觅不到影子,仅仅在宋书 符瑞志中提到东晋成帝时有个太守叫桓景。 春秋战国时期对山神的崇拜已很普遍,并形成了一套祭祀礼仪,而这种登高祭祀活动 ,在人类早期是作为最直接的生存需求出现的。原始先民依靠采集和狩猎谋生,群居穴处,辗转山林。山林间生长着

7、各种植物,隐栖着许多飞禽走兽,物产丰饶,早就引起人们的关注。山上云雾弥漫,而人们又观察到云气能致雨,以为山岳为神龙居所,有降雨的能力。而且,山峰插入云霄,高不可攀,人们以为是登天的梯子或撑天的柱子,上面是神仙的居所,并且虔诚地相信,只要登上它,就能超越芸芸众生。原始先民领略了莽莽群山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因而滋生了 “万物皆有灵 ”的神秘自然观念,崇拜、敬畏山岳山神,并且激发了登临神山圣境的强烈愿望。 “崇 ”字从 “山 ”从 “宗 ”,说明 “崇拜 ”原来就是专对山岳而言的。 秦统一中国后,一直到汉朝,皇帝对山川祭祀都非常重视,每年都要巡狩、祭牡或封禅名山大川,各地登高的活动也随之兴起。据史料

8、记载,约于刘邦在中原创立汉朝之时,割据岭南的南越王赵佗就曾登临越秀山,君臣饮宴游乐。与刘邦同时代的汉闽越王无诸,也在九月九日率领臣属登上福州的于山,插莱萸,饮菊花酒,宴集游乐。这些登高活动,比桓景的所谓 “登高避祸 ”要早二百多年。最早明确记述九月九日登高习俗的是三国初期魏文帝曹丕的九日与锺繇书:“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 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九是最大的阳数, “九九 ”相重,又与 “久久 ”谐音,故认为是适宜于长久、十分吉利的节日。 稍后,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记述了当时的重阳节俗: “九月九日,四民并藉野饮宴。 ”北朝杜台卿的玉烛宝典进而解释说:

9、 “其时黍秫并收,因以黏米嘉味触类尝新,遂成积习。 ”这些记载都说明重阳节的最初涵义并非辟邪避灾,而是欢庆祈福。农历九月,夏季作物已经成熟,晚秋作物也丰收在望。黍秫收割后,各家各户满怀丰收的喜悦,品尝以黍米或秫米做成的新米饭,娱神又娱人。士农工商各行各业的人,成群结 队到都外铺草为席,设宴饮酒,欢乐相庆,答谢山川大地赋予的恩惠,并祈求神灵继续保佑,使人们丰表足食,得以长寿。 古人说: “重九须登高,不高无节气。 ”自各地开山建刹以来,重阳登高便由人类原生态山岳山神崇拜,过渡为朝觐山神与菩萨的朝山活动,并最终演变为群众性的登山娱乐体育活动。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小题 1】下面有关 “重阳

10、节 ”的表述,不符含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重阳登高源自原始先民的山岳山神崇拜,他们在领略群山千变万化的过程中,滋生了 “万物皆有灵 ”的神秘自然观念,并激发了登临神山圣境的强烈愿望。 B古人认为, “九 ”是最大的阳数,而 “九九 ”相重,又与 “久久 ”谐音,因而 “重阳节 ”被认为是一个适宜于长久、十分吉利的节日。 C重阳登高的习俗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在重阳佳节登高祭祀,汉朝时南越王赵佗、汉闽越王无诸等也曾在这一天率群臣登山饮宴游乐。 D重阳节的最初涵义并不是辟邪避灾,而是欢庆祈福。这从南北翱时期的荆楚岁时记和玉烛宝典等著作的有关记述和解说中可以得到证明。 【小题 2

11、】下面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说齐谐是一部连作者自己都未将其视作史实的志怪书,言外之意是续齐谐记中关于桓景登山辟邪一事的记载也不宜作为可信的史实来对待。 B山林物产丰饶,能为依靠采集和狩猎谋生的原始先民提供最直接的生存资料,这是他们崇拜山岳山神的一个重要原因。 C高耸入云的山峰如同登天的梯子或撑天的柱子,能够通往神仙的居所,只要虔诚地登上它,就能超越芸芸众生。 D史料记载的重九登高活动可以追溯到比所谓桓景登高避祸早二百多年的汉初,但直到三国时期才有了重阳登高习俗的明确记述。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 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葛洪神仙传说,费长房在东汉时曾

12、做过汝南市掾,而有关东汉、三国史事的文献资料中却均无桓景其人的记载,可见费长房指点桓景登高避祸的说法并不可信。 B秦统一至汉朝历代帝王对山川祭祀的重视和各地开山建刹的助推,使重阳登高由原生态山岳山神崇拜过渡为朝觐山神与菩萨的朝山活动。 C重阳节的习俗兼有 “娱神 ”“娱人 ”两种功能,前者在于感谢自然的恩泽,祈求神灵的保佑;后者则在于亲朋相会宴饮,共享丰收喜悦。 D “重九须登高 ”,如今,重阳登高已演变为一种群众性的登山娱乐体育活动,这与古人登 高祈福的风俗颇有不同,说明随着时代变迁,节日的风俗也会随之变化。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C 【小题 3】 B 【小题 1】 试题分析

13、: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类注意 “答非所问 ”“内涵、外延不准 ”“误划类 ”“张冠李戴 ”;判断类注意 “范围不当 ”“偷换概念 ”“曲解文意 ”;推理类注意 “强加因果 ”“强行推理 ”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 C项,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在重阳佳节登高祭祀 ”错误,春秋战国时期的登高祭祀活动不一定是在九月初九重阳 节那天。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题中, C 项,山峰 “能够通往神仙的居所,只要虔诚地登上

14、它,就能超越芸芸众生 ”只是原始先民虔诚的信仰,并非事实。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题中,对 “重阳登高由原生态山岳山神崇拜过渡为朝勤山神与菩萨的朝山活动 ”的原因理解错误,原文是 “自各地开山建刹以来 ” 。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 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25分) 达尔文的拖延 没有什么事比一些名人长期而难以解释停滞行为更能引发人们猜测的了。罗西尼因威廉 退儿而达到他歌剧创作的辉煌巅峰,可是此后的 30年他几乎什么也没写。多罗西 赛耶

15、斯在名望达到顶点时却背弃了彼得 温姆西勋爵,转向笃信上帝。查尔斯 达尔文在 1838年就得出了全新的进化理论,却直到 21年后才发表他的观点。 通过历时 5五年乘坐格尔号与自然的接触,达尔文对物种固定不变的信念发生了动摇。 1837年 7月,他航海回来后不久,便开始记第一本关于 “递变 ”的笔记。这时的达尔文已经确信进化的发生,他正在寻找一种理论来解释进化的机制。经过最初的猜想和少数不成功的假说,他逐渐建立了他的中心观念。达尔文在自传中写道: “1838年 10月,我为了消遣,偶尔翻阅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当时我根据长期对动植物习性的观察,应经可以正确认识生存斗争。我马上联想到,在这种情况下,有利

16、的变异会趋向于保存下来,而不利的变异将被淘汰,这一结果将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 达尔文早就认识到动物驯养者所做的人工选择的重要性。但是直到马尔萨斯的斗争与 拥挤的观点凝练他的思想之后,他才确定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因。达尔文知道得出的是什么理论,我们不能将他的拖延归因于他没有认识到自己所取得的成就的重要性。到 1844年,他写出了他的理论的基本纲要。他还向妻子作了认真的交代,假如他生前不能完成他的主要著作,希望她发表这些手稿。 他为什么等了 21年才发表自己的理论?我们可能会把过去正常的时期错误地看作漫长的阶段,然而 21年仍然是一个人正常事业的一半时间,纵然按照生活悠哉游哉的维多利亚时代的标准来

17、看,那也是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通常的科学传记是有关伟大思想家的明显错误信 息的根源。这类传记往往将伟大的思想家描绘成简单、理性的机器,是凭着不懈的努力,不受任何其他事情的影响,严格按照客观材料寻觅真理的人。因此,对于达尔文等了 21年的通常解释就是他的工作没有完成。他满意自己的理论,但觉得尚显单薄。他的理论只有等到汇集大量的支持材料才能发表,这需要时间。 导致达尔文推迟发表的原因非常复杂,不能作简单的解释,但是有一件事是确定的:恐惧的负面作用于增加材料的正面需要至少同样重要。然而,达尔文恐惧什么呢?他得出进化论的观点时才 29岁,那时他在专业上还没有地位,不可能通过宣扬他所不能证明 的结论。

18、然而他的异端学说是什么呢?信奉进化本身就是一个明确的答案:,但这还不是问题的主要部分。达尔文早年有关 “递变 ”的笔记中可能含有问题的答案:,这些笔记中包含了他所赞同但却害怕发表的一些观点,即哲学上的唯物主义。这远比进化本身更要异端,没有哪种观点比认为心灵只不过是大脑的产物,更能动摇西方思想中最深刻的传统了。 达尔文确实进行了一场温和的革命。不仅在于他这么久地拖延了自己的工作,还在于他理论中哲学含义的注意。他在 1880年写道: “我认为直接反对基督教和有神论,对公众不会有什么影响;而伴随科学的进步逐 渐启迪人类的理解力,会更好地促进思想的自由。因此我一直不写有关宗教的文章,而且我本人的工作仅

19、仅局限于科学之内。 ” 然而他的工作内涵与传统的西方思想确是极大的断裂,我们很难将其纳入这种传统中。例如阿瑟 柯依斯勒之所以反对达尔文,也是基于不愿接受达尔文的唯物论,而且他还热衷于认为生命物质中含有特殊性。我承认对此我不太明白。疑惑和知识都应该坚持。我们难道因为自然中的和谐不是设计的就会降低对自然美的赞赏吗?难道因为有数百亿神经元在我们的颅骨里,我们心灵的潜力就激发不了敬畏吗? (摘编自自达尔文以来)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如同罗西尼和多罗西 赛耶斯等名人长期而难以解释的停滞行为一样,达尔文在得出进化理论 21年后才发表他的观点,引发了很多猜

20、测。 B在创立进化论之前,为了寻找一种理论来解释生物进化的机制,达尔文曾有过不少猜想,也有过一些假说,但是后来这些都被证明不能成立。 C由于受到马尔萨斯人口论中斗争与拥挤观点的启发,达尔文终于确信进化的发生,认识到人工选择的重要性,并确定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因。 D达尔文向他的妻子作了认真的交代,假如他生前不能完成他 的主要著作,就请她帮助发表这些手稿,这说明他对自己的进化理论十分看重。 E在作者看来,达尔文并不是一台简单、理性的机器,而是一位凭着不懈的努力,不受其他任何事情影响,严格根据客观材料追求真理的人。 【小题 2】在作者看来,达尔文 21年后才发表他的进化理论,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21、( 6分) 【小题 3】作者说: “达尔文确实进行了一场温和的革命。 ”他的 “温和 ”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4】文中说: “疑惑和知识都应该坚持。 ”这里的 “疑惑 ”和 “知识 ”有哪些含义?为什么说 “都应该坚持 ”?请联系全 文,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8分) 答案:【小题 1】 D给 3分,答 A给 2分,答 B给 1分;答 C 和 E不给分。 【小题 2】 达尔文虽然满意自己的理论,但他的理论还需要汇集大量的支持材料加以证明; 他发现进化论时才 29岁,那时他还没有专业地位,担心发表他的理论回危及自己的前途的事业; 他的进化理论实际上就是哲学上的唯物主

22、义,而这一点回动摇西方思想中最深刻的传统。 【小题 3】 达尔文故意拖延发表自己的观点,是因为他认为当时发表的时机还不成熟; 达尔文有意避开公众对他理论中唯物观点的注意,而在当时这是比进化论本身更加异端的 思想; 达尔文从来不写有关宗教的文章,只把自己的工作严格限局在科学研究的框架内。 【小题 4】观点一: “疑惑 ”指怀疑和批判精神, “知识 ”指科学知识作者认为,既要运用科学知识,又要坚持批判精神,勇于创新。 观点二: “疑惑 ”指阿瑟。柯依斯勒对达尔文的反对态度, “知识 ”指体现传统西方思想的知识。作者认为,又进化论,并不妨碍人类在探索世界客观规律、感受自然美的同时,保持对神应由的敬畏

23、。 观点三: “疑惑 ”指达尔文对神的怀疑, “知识 ”指他已发现的进化论。 作者认为,虽然有神论在当时仍占统治地位,仍然可以怀疑它;尽管进化论 在当时还不为人们普遍赞同,仍然需要坚持。 【小题 1】 试题分析: A从文中的第一段中可以看出,这些信息,两个人相同的特征是有“长期而难以解释的停滞行为 ”,而结论是相同的 “引发了很多猜测 ”。但是我觉得作者写着两个人物的目的不仅在于用一个引出另一个,还在于他们停滞性质的不同。所以这项理解虽然正确但是还有欠缺。 B项中的信息 “也有过一些假说,但是后来这些都被证明不能成立 ”是不合原文文意的: “少数不成功的假说 ”,不是都被证明不能成立。其余信息

24、应该是正确的。 C项达尔文观点的确立是长期的 “对动植物习性的观察 ”而不是受到 马尔萨斯人口论中斗争与拥挤观点的启发。 D项 “他还向妻子作了认真的交代,假如他生前不能完成他的主要著作,希望她发表这些手稿。 ”这项信息应该是正确的,对这一细节的分析也是正确的。 E 项这项理解是错误的,作者公正的评价了达尔文拖延出版的原因,是进行了一场 “温和的革命 ”。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意的概括题目,要立足全文,找到文中的主要事件,答题时要尽量运用文中词语分条作答。从文中 “我们可能会把过去正常的时期错误地看作漫长的

25、阶段, 然而 21年仍然是一个人正常事业的一半时间,纵然按照生活悠哉游哉的维多利亚时代的标准来看,那也是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通常的科学传记是有关伟大思想家的明显错误信息的根源。这类传记往往将伟大的思想家描绘成简单、理性的机器,是凭着不懈的努力,不受任何其他事情的影响,严格按照客观材料寻觅真理的人。因此,对于达尔文等了 21年的通常解释就是他的工作没有完成。他满意自己的理论,但觉得尚显单薄。他的理论只有等到汇集大量的支持材料才能发表,这需要时间。 ”一段话加以概括即可。 考点: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 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题从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角度考

26、查对传记的分析概括。要结合文本的所有内容筛选概括,找出相应区间,分点概括,要准确、全面。从文中 “不仅在于他这么久地拖延了自己的工作,还在于他理论中哲学含义的注意。他在1880年写道: 我认为直接反对基督教和有神论,对公众不会有什么影响;而伴随科学的进步逐渐启迪人类的理解力,会更好地促进思想的自由。因此我一直不写有关宗教的文章,而且我本人的工作仅仅局限于科学之内。 ”、 “然而他的工作内涵与传统的西方思想确是极大的断裂,我们很难将其纳入这种传统 中。 ”等加以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答题时有两个方向

27、分别为向内挖掘和向外扩展,向内挖掘解释用文章中的内容答题,向外扩展要结合现实,如没有明确的要求不做向外扩展式答题。向内挖掘又有两种:第一就某一点作深入的探究,另一种方式多个角度列举,适用于文中叙述的较宽泛,但每点都不深入。本题适用第二种方式,先提出观点,然后结合原文事例作具体的解释。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 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25分) 捡硬币的男孩 我正坐在街心公园的一把长椅上晒太阳。突然,身后传来一阵细碎的声音,我回

28、过身,看见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正弯着腰,好像在寻找什么东西。 “叔叔,请抬一下脚, ”男孩看着我说。我莫名其妙地应声抬起了双脚。男孩把我原来放脚的地方也仔细地检查了一遍。 “也没有。 ”男孩失望地叹了一口气,在我旁边走了过去。 我叫住了他: “你到底在找什么? ” 男孩停住脚步,想了想说: “你不 会告诉别人吧? ” “嗯,我谁也不告诉。怎么,这是秘密吗? ”我吃惊地扬起了眉毛。 “我在捡硬币。要是找对地方的话,有时候能找到很多,一般街心公园的长椅下面有。我去年夏天就在这儿捡到了很多。 ” “捡硬币? ”我以为我听错了, “这么说,你去年夏天就开始在这儿捡了? ” “对, ”男孩的神情非常庄重

29、。 “那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我出于好奇,又问。 “等我看看。 ”男孩从裤袋里掏出一个小纸包,有几枚亮闪闪的硬币。男孩皱着眉头,把纸片上的硬币一枚一枚地捡到自己脏兮兮的小手里,边捡着,嘴边动着,显然,他是在仔细地数今天捡了多少钱。 “一共 48个戈比。 ”男孩终于数完了,又把那些硬币放回到纸上,包好,装进了裤袋。 “噢,你已经很有钱了。 ”我笑着说。 “这还不算多,这个夏天我肯定能捡到很多。 ” 我想起了儿子和自己的童年,谁小时候没为买几块糖果或者一个心仪的玩具想方设法地攒过钱呢? “你是攒钱买糖果吗?或者买一把小手枪? ” 小男孩皱着眉没说话。看到他如此严肃的表情,我 知道我不能再问下去了,

30、这个孩子可能另有隐情。 “好了,祝你找到更多的硬币。明天还来吗? ”我说完,点燃了一支烟。 男孩低声说: “来。只要不下雨,我每天都来。 ” 就这样,我和这个叫伊柳沙的孩子认识了,后来还成了朋友。我每天都去那个小街心公园,坐在椅子上等他。他也每天都来,而且几乎是同一个时间。 我每次问他有什么收获时,他就蹲在地上打开纸包,认真地把自己捡到的硬币数一遍,但每次都没有超过一个卢布。 有一次我问他: “伊柳沙,我有几个硬币,你拿去好不好? ” 伊柳沙低着头想了很长时间,然后抬起头来说: “不行。妈妈告诉过我, 不能白要别人的钱,得拿东西换才行。你有多少硬币? ” 我把手里的硬币数了一遍说: “45个戈

31、比。 ” “我马上就回来, ”伊柳沙说完,跑进了附近的一片树丛里。几分钟后他又跑了回来,小手里握着一小截红铅笔,一张糖纸和一小块绿色玻璃。 这是我们第一次交易。 从那以后,我每天来的时候都给他带一些零钱,而走的时候衣兜里则塞满了他的宝贝,有啤酒瓶盖、旧打火机、铅笔头、玩具汽车和塑料小人什么的。最后一次,伊柳沙给我带来的是一个断了一只胳膊的变形金刚。这可能是孩子最珍爱的玩具了,我实在不忍心带走,但伊柳沙的态度非常坚决,容不得我 拒绝。 那天之后,伊柳沙就说什么也不肯再和我交换了,不管我怎么劝他,他都不答应。在我再三追问下,他才告诉了我实情。原来,他已倾其所有,再也拿不出什么来了。 于是,我耍了个

32、小花招。我比以前早来一点,然后悄悄地往长椅下放几枚硬币。伊柳沙来了之后,捡起来,然后就蹲在我脚边一丝不苟地数他一天来的收获。 我已经习惯每天看见他,我喜欢上这个小男子汉。我欣赏他的懂事和执著。但有一个疑问一直折磨着我:他为什么要捡硬币呢?而且一捡就是一年多?我一直也没找到答案:。我每天都会给伊柳沙带几块糖果和口香糖来,伊柳沙每次都吃得津津有 味。而且我还发现,这个孩子很少笑。后来伊柳沙却突然不来了,整整一个星期没露面。我再次见到他时,他正坐在那把长椅上,低着头,看着地。 “你好啊,伊柳沙, ”我高兴得合不拢嘴, “天也没下雨,你怎么一直没来啊?椅子底下的硬币都没人捡了。 ” “我不需要硬币了。

33、 ”伊柳沙的声音里充满了无尽的悲伤和绝望。 “伊柳沙,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我搂住他的小小的肩膀,忐忑不安地问, “你为什么不捡硬币了? ” 伊柳沙低垂着头,泪水从眼睛里流了出来,一滴一滴地落到了小小的膝盖上。“维拉阿姨说我爸爸酒喝得太多了,把身体喝坏了。可我妈妈说我爸 爸能治好,但需要很多钱,所以我就每天出来捡硬币。我已经捡了很多硬币了,但还是没能治好爸爸 ” 孩子说话时脸上的泪已经流成了两条小河。 我把孩子紧紧地搂在了怀里。 “我爸爸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爸爸,可我却没来得及救他! ”伊柳沙放声大哭。这种情景我一生中还是第一次经历,我一时不知该如何安慰这个可怜的孩子,只是流着泪紧紧地抱着他,抚

34、摸着他的头。 伊柳沙突然挣脱了我的怀抱,用又红又肿的眼睛看了我一眼,说: “谢谢你给我硬币,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说完,他就站起身,抹了一把眼泪,沿着一条林间小路跑了。 我望着孩子远去的背影 ,不停地叹息。命运让这个孩子小小的年纪就经受了如此沉重的打击,可我却无法帮助他。 在后来的一个月的时间里,我每天都去那个我们以前经常见面的街心公园,但我再也没有见到伊柳沙,没有见到这个只有六岁的小小的男子汉。现在我很少去那个小公园了,但每次去,我都要在长椅下放几枚硬币。 我要让他知道我是他的朋友,我就在他身边。 【小题 1】下列有关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小说中通过小男孩之口,

35、两次提到他的妈妈,间接地表现出男孩的妈妈是一个坚强的人,这正是作者不露痕迹地交代男孩拥有良好家庭环境的妙笔 。 B “我 ”“望着孩子远去的背影,不停地叹息。 ”叹息的是命运的不公和社会的冷酷,以及自己的无能。 C小男孩不肯白要别人的钱,因而拿出自己心爱的东西来交换,这是来自家庭教育所形成的为人原则和尊严观念使然。 D小说前半部分一直不肯交代小男孩捡硬币的原因,这样写一方面是造成悬念以吸引读者,另一方面也为后文写小男孩不再需要硬币,最终也没能治好爸爸这样的情节陡转蓄势。 小男孩之所以能够在街心公园椅子底下捡到硬币,是因为生活中有很多具有同情心的人,他们故意在那里放一些硬币,让穷苦的孩子捡去。

36、【小题 2】小说中的伊柳沙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小题 3】文中三处画线句子是对小男孩数硬币行为的描述,请分析这些细节描写的不同作用。( 6分) 答: 【小题 4】对于这篇小说的主题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主要是表现伊柳沙的孝心;有人认为是歌颂一个孩子困境中的坚强;也有人认为是突出 “我 ”的善良和同情心。你同意哪一种?请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8分) 答: 答案:【小题 1】 DC 【小题 2】 具有孝心,热爱父母。 天真诚实,自尊自爱。 经受磨难,性格坚强。(每点 2分。要求分别结合文中相关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小题 3】 表现小男孩对自己捡来的硬币的无比珍惜,

37、引发 “我 ”以平常孩子的标准揣测小男孩攒钱目的。 突出小男孩每天所能捡到钱的数量之少,引发“我 ”的同情心和与小男孩的交易。 表现小男孩意外的喜悦,也表现 “我 ”帮助了他的欣慰。(每点 2分) 【小题 4】观点一 :表现孝心。对父亲,历尽艰辛攒钱为父亲治病;为父亲的不治而无比悲伤;认为爸爸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对母亲,遵从母亲的意愿和要求,母亲说爸爸能治好,他就竭力攒钱帮助母亲;母亲说不能白要别人的钱,他就用自己心爱的东西换。 观点二 :歌颂坚强。捡硬币坚持时间长;只要不下雨,每天都捡;舍出自己心爱的东西换钱;不肯白要别人的钱;小小男子汉。 观点三 :突出善良 :“我 ”关注小男孩,发现隐情

38、;帮助小男孩,以钱换物;尊重小男孩,偷放硬币;同情小男孩,叹息苦难;怜悯苦孩子,常放硬币。(观点 2分,理由答够 3点,每点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选 D给 3分,选 C 给 2分,选 A给 1分。 B项, “自己的无能 ”不当;E项,应是 “我 ”放硬币于椅子底下,而非很多人; A项, “良好的家庭环境 ”可以有多种理解。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要分析人物形象,需要结合人物自身的言行举止、心理描写、客观叙述等加以分析,从文中 “我爸爸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爸爸,可我却没来得及救他! ”、 “这可能是孩子最珍爱的玩具了,我实在

39、不忍心带走,但伊柳沙的态度非常坚决,容不得我拒绝。 ”、 “伊柳沙低着头想了很长时间,然后抬起头来说: “不行。妈妈告诉过我,不能白要别人的钱,得拿东西换才行。 ”等加以分析概括即可。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题要分析语句的作用,即要结 合文本内容逐项加以分析, “男孩终于数完了,又把那些硬币放回到纸上,包好,装进了裤袋。 ”看出对硬币的珍惜;“我每次问他有什么收获时,他就蹲在地上打开纸包,认真地把自己捡到的硬币数一遍,但每次都没有超过一个卢布。 ”是说捡到钱的数量之少; “伊柳沙来了之后,捡起来,然后就蹲在

40、我脚边一丝不苟地数他一天来的收获。 ”是说自己的喜悦。据此回答。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本题是探究题,回答时,注意结合题干,亮明观点;概括情节,照顾问题;联系背景,概括 主旨;明确小说创作意图。本题可以有不同的答案:,只要自圆其说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张全义,字国维,濮州临濮人。祖琏,父诚, 世 为田农。全义少为县署役夫,尝为令所辱。黄巢起冤句 。全义亡入巢军。巢入长安,以全义为吏部尚书,充水运使。巢败,依诸葛爽于河阳

41、,屡有战功,爽 表 为泽州刺史。爽卒,事其子仲方,仲方为留后,表全义为河南尹。梁祖建号 ,以全义兼河阳节度使,封魏王。性勤俭,善抚军民,虽贼寇充斥,而 劝 耕务农,由是仓储 殷 积。 全义初至洛井邑穷民不满百户于麾下百人中选可使者一十八人命之曰屯将每人给旗一口榜一道令招农户耕种民之来者抚绥之,无重刑,无租税,流民之归浙众。王命农隙,选丁夫授以弓矢枪剑,为坐作进退之法。行之一二年,每屯增户。大者六七千, 次者四千,下之二三千,共得丁夫闲弓矢、枪剑者二万余人。有贼盗即时擒捕之,刑宽事简,远近归之如市。 且耕且战,岁滋垦辟,招复流散,待之如子。 五年之内,号为富庶。每农祥劝耕之始,全义必自立畎亩,饷

42、以酒食。数年之间,京畿无闲田,编户五六万。乃筑垒于故市,以防外寇。全义每喜民力耕织者,某家今年蚕麦善 ,去都城一舍之内,必马足及之,悉召其家老幼,亲慰劳之,赐以酒食茶彩,丈夫遗之布裤,妇人裙衫。每观秋稼,见田中无草者,必下马命宾客观之,召田主慰劳之,赐之衣物。若见禾中有草,地耕不熟,立召田主集众诘之。民诉以牛疲或阙人耕锄,则田边下马,立召其邻责之曰:“此少人牛,何不众助之? ”邻皆伏罪,即赦之。 自是洛阳之民无远近,民之少牛者相率助之,少人者亦然。 田夫田妇,相劝以耕桑为务,是以家有蓄积,水旱无饥民。天成初,薨于洛阳私第,年七十五,谥忠肃。 (节选自旧五代史 张全义传) 【注】 冤句:今山东菏

43、泽。 梁祖建 号:梁太祖朱温建立后梁。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祖琏,父诚, 世 为田农世:世代 B虽贼寇充斥,而 劝 耕务农 劝:鼓励 C爽 表 为泽州刺史表:表彰 D由是仓储 殷 积 殷:富足 【小题 2】以下各组句子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全义初至洛 /井邑穷民 /不满百户 /于麾下百人中 /选可使者一十八人 /命之曰 /屯将每人给旗一口 /榜一道令 /招农户耕种 / B全义初至洛 /井邑 /穷民不满百户 /于麾下百人中 /选可使者一十八人 /命之曰屯将 /每人给旗一口 /榜一道令 /招农户耕种 / C全义初至洛 /井邑 /穷民不满百

44、户 /于麾下百人中 /选可使者一十八人 /命之 /曰 /屯将每人给旗一口 /榜一道 /令招农户耕种 / D全义初至洛 /井邑穷民 /不满百户 /于麾下百人中 /选可使者一十八人 /命之曰屯将 /每人给旗一口 /榜一道 /令招农户耕种 /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全义是农家子弟出身,年少时曾在家乡县衙做差役,后来离开家乡,投身黄巢的军队。黄巢攻占长安后,曾任用张全义做史部尚书和水运使。 B张全义崇尚节俭,勤于政事,尤其喜欢那些勤劳耕作的百姓,如果有人家养 蚕种麦比较好,只要距都城不超出三十里地,他都一定亲自骑马前去慰劳。 C看见谁家地里没有杂草,

45、张全义会下马让随行宾客们观看,并赏赐田主。如果见庄稼中有草,地耕得不松软,就立即叫来田主,并在众人面前责打训斥。 D洛阳地区的民众在张全义的治理下,百姓们致力于农桑,因此家家有蓄积,即使遇到水旱灾害时也没有出现饥荒的现象。 【小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且耕且战,岁滋垦辟,招复流散,待之如子。( 5分) ( 2)自是洛阳之民无远近,民之少牛者相率助之,少人者亦然。( 5分)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3】 B 【小题 4】( 1)一边耕种一边打仗,每年都增加开垦的田地,招回流亡失散的人民,对待他们如同自己的子女。( 2)从此洛阳的

46、百姓无论远近,对缺少耕牛的人家,大家都会去帮助他们,对缺少人力的人家也这样。 【小题 1】 试题分析: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 “结构分析法 ”“语法分析法 ”“形旁辨义法 ”“套用成语法 ”“套用课本法 ”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 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 C项,表,推荐。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浅易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标点最根本的方法是

47、多读多背,形成语感。有了一定的语感,读到该停顿之处,就会自然而然地停顿,不必苦思。断句、标点也讲求一定的技巧,做题时应把握准语意,根据语法结构、逻辑规律作出判断。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白语句大意,只有明白了大意才能对语句进行断句。本句大意为:全义初到洛阳,市井乡邑穷困的人民不满百户,于是张全义 在一百部下之中,挑选可充派遣的十八个人,任命他们为屯将。每个人发给一面旗帜,一张榜文,让他们招抚农户务农耕种。本题可据此回答即可。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

48、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B项,原文是 “立召田主集众洁之 ”,该项所说的 “责打 ”是无中生有。 考点:归 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 “留 ”“删 ”“调 ”“换 ”“补 ”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要掌握以下关键字词的翻译:( 1)译出大意给 2分,“且 ”“滋 ”“流散 “各 1分;( 2)译出大意给 2分, “无 ”“相率 ”“亦然 ”各 1分。 考点:理解并 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张全义,字国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