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卷(江西).doc

上传人:吴艺期 文档编号:319542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卷(江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卷(江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卷(江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卷(江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卷(江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卷(江西) 其他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 每天,我们都和语文打交道,无论课内还是课外。在你记忆的深处,或许留有语文学习的难忘印象,或许有过关于语文的诸多感慨。 请在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 1)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 ( 2)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 要求:( 1)不得另拟题目。( 2)不得透露个人的相关信息。( 3)立意自定。( 4)文体自选。( 5)不少于 800字。( 6)不得抄袭或套作。 答案:答案:不要,属于开放性题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今天,江西、湖南一带烈日炎炎,紫外线辐射强烈,大家最

2、好不要外出,在家休养生息。 B极端个人主义者总以为人都是为自己的,在他们心目中,那些舍己为人、公而忘私的行为是不堪设想的。 C我默念了一下射击要领,下定决心, “砰 ”地打响第一枪,眼睛情不自禁地眨了二下,身体也随之一震。 D几十年来,我们兄弟姐妹的事总是按下葫芦又起瓢,让母亲直到晚年还有操不完的心。 答案: D A项中 “休养生息 ”指国家在大动荡或大变革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发展生产,恢复元 气。与因为天气炎热及紫外线辐射强而叫大家不要外出的语境不符。 B项中 “不堪设想 ”指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会发展到很坏或危险的地步。与语境不符,可改为 “难以想象 ”。 C项中 “情不自禁 ”

3、指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而射击时眨眼为生理自然反应,与语境不符。 D 项中熟语 “按下葫芦又起瓢 ”意思为事情的发生接连不断,与母亲操心不完的语境相符,故选 D项。 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籍贯筹划家具百废待新 B翔实 望暴燥斐然成章 C肖像赢弱修葺一愁莫展 D迁徙戳穿针砭如愿以尝 答案: C。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市政府关于严禁在市区养犬和捕杀野犬、狂犬的决定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拥护和支持。 B参加这项比赛的选手平均年龄 19岁,平均身高 1.68米,平均文化程度大专以上。 C南昌至上海,杭州的火车动车组票价分别为 228元、 179元,而对应的普通列车硬座票价为

4、106元、 81元,相比之下,普通列车硬座票价要低一倍多。 D承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难道谁能否认这是当代中国青年肩负的崇高使命吗? 答案: D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毋庸 ,法兰西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小男孩一下子索然 了,站在那里没有目标地东张西望。 当浮力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时,物体上浮, 物体下沉。 A置疑 兴味 反之 B质疑 趣味 反之 C质疑 趣味 否则 D置疑 兴味 否则 答案: A。 现代文阅读 泰山很大汪曾祺 描写泰山是很困难的。它太大了,写起来没有抓挠。三千年来,写泰山的诗里最好的,我以为是

5、诗经的鲁颂 宫: “泰山岩岩,鲁邦所詹。 ”“岩岩 ”究竟是一种什么感觉,很难捉摸,但是登上泰山,似乎可以体会到泰山是有那么一股劲儿。詹即瞻。说是在鲁国,不论在哪里,抬起头来就能看到泰山。这是写实,然而写出了一个大境界。汉武帝登泰山封禅,对泰山简直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好发出一连串的感叹: “高矣 !极矣 !大矣 !特矣 !壮矣 !赫矣 !惑矣 !”完全没说出个所以然。这倒也是一种办法。人到了超经验的景色之前,往往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就只好狗一样地乱叫。杜甫诗望岳,自是绝唱,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一句话就把泰山概括了。杜甫真是一个 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伟大的现实主义者,这一句诗表现了他对祖

6、国山河的无比的忠悃。相比之下,李白的 “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就有点洒狗血 注 。李白写了很多好诗,很有气势,但有时底气不足,便只好洒狗血,装疯。他写泰山的几首诗都让人有底气不足之感。杜甫的诗当然受了鲁颂 宫的影响, “齐鲁青未了 ”,当自 “鲁邦所詹 ”出。张岱说 “泰山元气浑厚,绝不以玲珑小巧示人 ”,这话是说得对的。大概写泰山,只能从宏观处着笔。郦道元写三峡可以取法。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刻琢精深,以其法写泰山那不大适用。 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 徐志摩写泰山日出,用了那么多华丽鲜明的颜色,真是 “浓得化不开 ”。但我有点怀疑,这是写泰山日出,还是写徐志摩 我想周作人就不会这样写。

7、周作人大概根本不会去写日出。 我是写不了泰山的,因为泰山太大。我对泰山不能认同。我对一切伟大的东西总有点格格不入。我十年间两登泰山,可谓了不相干。泰山既不能进入我的内部,我也不能外化为泰山。山自山,我自我,不能达到物我同一:山即是我,我即是山。泰山是强者之山 我自以为这个提法很合适,我不是强者,不论是登山还是处世。我是生长在水边的人,一个平常的、平和的人。我已经过了七十岁,对 于高山,只好仰止。我是个安于竹篱茅舍、小桥流水的人。以惯写小桥流水之笔而写高大雄奇之山,殆矣。人贵有自知之明,不要 “小鸡吃绿豆 强努 ”。 同样,我对一切伟大的人物也只能以常人视之。泰山的出名,一半由于封禅。封禅史上最

8、突出的两个人物是秦皇、汉武。唐玄宗作纪泰山铭,文词华缛而空洞无物。宋真宗更是个沐猴而冠的小丑。对于秦始皇,我对他统一中国的丰功,不大感兴趣。他是不是 “千古一帝 ”,与我无关。我只从人的角度来看他,对他的 “蜂目豺声 ”印象很深。我认为汉武帝是个极不正常的人,是个妄想型精神病患者,一个变态心理的难 得的标本。这两位大人物的封禅,可以说是他们的人格的夸大。看起来这两位伟大人物的封禅实际上都不怎么样。秦始皇上山,上了一半,遇到暴风雨,吓得退下来了。按照秦始皇的性格,暴风雨算什么呢 他横下心来,是可以不顾一切地上到山顶的。然而他害怕了,退下来了。于此可以看出,伟大人物也有虚弱的一面。汉武帝要封禅,召

9、集群臣讨论封禅的制度。因无旧典可循,大家七嘴八舌瞎说一气。汉武帝恼了,自己规定了照祭东皇太乙的仪式,上山了。却谁也不让同去,只带了霍去病的儿子一个人。霍去病的儿子不久即得暴病而死。他的死因很可疑,汉武帝究竟在山顶 上鼓捣了什么名堂,谁也不知道。封禅是大典,为什么要这样保密 看来汉武帝心里也有鬼,很怕他的那一套名堂并不灵验,为人所讥。 但是,又一次登了泰山,看了秦刻石和无字碑 (无字碑是一个了不起的杰作 ),在乱云密雾中坐下来,冷静地想想,我的心态比较透亮了。我承认泰山很雄伟,尽管我和它整个不能水乳交融,打成一片。承认伟大的人物确实是伟大的,尽管他们所做的许多事不近人情。他们是人里头的强者,这是

10、毫无办法的事。在山上呆了七天,我对名山大川、伟大人物的偏激情绪有所平息。 同时我也更清楚地认识到我们微小,我们平常,更进一步安于微 小,安于平常。 这是我在泰山受到的一次教育。 从某个意义上说,泰山是一面镜子,照出每个人的价值。 (节选自汪曾祺散文 泰山片石,有改动) 【注】洒狗血:(戏曲演员)脱离情节而卖弄滑稽、武艺或做过火的表演。 1、从全文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 “泰山很大 ”的 请加以归纳。( 6分) 2 “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 ”,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5分) 3结合原文,分析作者为什么说 “泰山是一面镜子 ”。( 6分) 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

11、是( 4分) A、 D A作者的气质本不适合写泰山,但本 文却写出了泰山之大,其巧妙之处在于作者独辟蹊径,回避了对泰山风光的描写而从文化角度去揭示其博大的内涵。 B文章中作者情绪由开篇的偏激转为愤懑,最后归于平和,这种情绪变化的过程实质是作者坎坷人生经历的艺术象征。 C作者以惯写小桥流水之笔,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选取了泰山上的秦刻石和无字碑两处小景进行描写,成功地表现了泰山的雄伟恢弘。 D本文多处引用古诗、典故,提及不少名人轶事,不仅丰富了文章内涵,而且提升了文章品位,是一篇优秀的文化散文。 E文章感情真挚自然,有分析,有感悟,语言幽默活泼,笔力遒劲老到, 与他的胡同文化一样,于嬉笑怒骂之中展

12、示出作者对传统文化和现实人生的深刻反思。 答案: 1、从不同文化人对泰山的描述,写泰山境界宏大;从不同帝王的封禅,写泰山政治文化内涵博大;从作者的认识变化,写泰山对人的心灵震撼力巨大。 :此题重在考查学生的概述能力 2、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承上启下:一方面,它承接上文,是对上文不同文人所写泰山的归结;另一方面它开启下文,交代了作者自认为写不了泰山的主要原因,进而转入对泰山封禅的叙写。 :题目问文章中句首的一句话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应该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常重在启下。 要简要分析,就应该把上文(尤其是上一段)的大意,和下文(尤其是下一段)的大意概述出来。 3、无论是文人、帝王还是游客,泰山都照

13、出了他们各自的不同。从杜甫、李白等人描写泰山的诗文中,照出了他们不同的思想、才情、风格和气质;从秦皇、汉武的封禅行为,照出了他们人格夸大的一面和虚弱的一面;从作者再次登临泰山,照出了他的偏激和最终安于微小和平常。 :这一题应该抓住比喻(暗喻)来回答,泰山作为一面镜子,照出了什么。 4、 A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题。( 07年江西卷) 书 斋 凝 石 书斋,顾名思义,是读书的房间 ,同时也是藏书的地方,还是书写的。读书、藏书、书写是书斋的基本功能。后来,文物古玩的收藏和鉴赏常在这里进行,诗词歌赋和书法绘画乃至篆刻的切磋和研讨也常常在这里进行。书斋是以个人名义建立,以主人和密友为主体,进

14、行文化艺术活动的中心。书斋姓 “文 ”,所以别名称作 “文房 ”。 早在春秋时期,与朝廷兴建的学校 “官学 ”不同,诸子百家大兴私人讲学之风,诸之家中的讲学之处往往白天是课堂,晚上就成了读书的地方。这应该就是书斋的雏形。汉代儒家学者和诗赋作家,均有自己的书斋从事文化艺术活动。因此,可以说汉代是书斋兴起的时期。唐 代是一个相对自由、开放、多元化的时期,文化艺术繁荣而发达,学术氛围也比较宽松。可以说盛唐是书斋成熟的时期,如杜甫在成都的 “草堂 ”,就是典型的文人书斋。 在中国传统宅院中,书斋往往是民居中唯有的精神场所。它一般位于宅院的僻静之处,如有后花园,必与之相邻,以形成高雅恬淡的良好环境。 书

15、斋有三大特点。一是文化传承的汇集点。书斋的主体 读书人或做学问的人,在这里藏书,在这里读书,在这里思索;以往优秀的文化,在这里以研读、考证、校注、阐发的方式得以传承;中华民族的文明之光在这里化整为零,熊熊燃烧,然后又影响社会的发 展进程,使文化得到最好的传承和发展。二是个性创造的发酵池。书斋是个人的领地,是书斋主人个性得以施展的空间。在这里,他们的创造力得以进发,从而产生出新的思想,创造出新的艺术,使得文化发展的链条上,不断有闪动的灵光。三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典范。书斋宜明朗、清净,不可太宽敞。明净可以使人心情舒畅、神气清爽,太宽敞便会损伤目力。窗外四壁,藤萝满墙,中间摆上松柏盆景,或剑兰一二盆。

16、石阶周围种上青翠的芸香草。书斋中宜设长桌一张,放古砚一方,置笔筒一个,墙壁上挂古琴一把;书斋右边设一书架,书架上陈列周易古占等书及字贴画卷 。人独坐于书斋之中,或对日吟诵,或秉烛夜读,于书斋里享受一份清福,从学问中得到一份快乐。 进入 21世纪,人们对传统的兴趣在逐步衰减。有些人认为,作为传统文化标志的书斋也将被 “读图时代 ”的电脑和网络所替代。然而,从文化发展的宏观趋势上看,在新的时代,书斋仍将成为现代社会持续存在的文化现象。随着社会发展带来的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必然促进精神文化生活品位的提高,这为书斋的普及提供了基础。 今天,历史传统和科技时尚在现代书斋已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书斋永远是

17、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 (转引自新华文摘 2007/2,有删改) 【小题 1】 根据文章,下列对中国传统 “书斋 ”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书斋是文人读书、藏书、写书、作画以及从事其他文化艺术活动的地方。 B书斋姓 “文 ”,其中所设书桌、文具、字贴画卷等都体现了主人的兴趣爱好和精神追求。 C书斋空间一般较小,大多位于宅院的僻静之处,环境优雅,明朗清净。 D书斋是私人讲学的地方,白天是课堂,晚上便是书房。 【小题 2】 下列对 “书斋永远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 ”这句话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书斋是私人空间,置身其中,可以充分展示个性,施展才华,并且从学问中得到快乐。 B书

18、斋的格局、布置和装饰大多体现了中国古人 “天人合一 ”的思想,这也正是中国文人一直追求的精神境界。 C书斋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已深入到中国文人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并将永远存在。 D书斋往往是传统民宅中唯有的精神场所,历代文人在这里辛勤耕耘,研究学问,优秀的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小题 3】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书斋发源于春秋,兴起于汉代,成熟于盛唐,杜甫草堂就是成熟时 期文人书斋的典型。 B汉代是书斋的形成期,儒家学者和诗赋作家的文化艺术活动都在自己的书斋中进行。 C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作者担心作为传统文化标志的书斋也将被 “读图时代 ”的电脑

19、和网络所替代。 D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使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品位的提高和书斋的普及成为必然趋势。 答案: 【小题】 D 【小题】 .C 【小题】 .A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 912 题。 催 科 明 江盈科 为令之难,难于催科。催科与抚字 ,往往相妨,不能相济。阳城 以拙蒙赏,盖由古昔为然,今非其时矣 ! 国家之需赋也,如枵腹 待食;穷民之输将也,如挖脑出髓。为有司者,前迫于督促,后慑于黜罚,心计曰: “与其得罪于能陟我、能黜我之君王,不如忍怨于无若我何之百姓。 ”是故号令不完,追呼继之矣;追呼不完,槌楚继之矣;槌楚不完,而囹圄、而桎梏。民于是有称贷耳;称贷不得,有卖新丝、粜新

20、谷耳;丝尽谷竭,有鬻产耳;又其甚,有鬻妻、鬻子女耳。如是而后赋可完,赋完而民之死者十七八矣 ! 呜呼,竭泽而渔,明年无鱼,可不痛哉 !或有尤之者, 则应日: “吾但使国家无逋赋,吾职尽矣:不能复念 褚病 /u”余求其比拟,类驼医然。 昔有医人,自媒能治背驼,曰: “如弓者,如虾者,如曲环者,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 ”一人信焉,而使治驼。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脚 焉。驼者随直,亦复随死。其子欲诉诸官,医人曰: “我业治驼,但管人直,哪管人死 !” 呜呼世之为令但管钱粮完不管百姓死何以异于此医也哉夫医而至于死人不如听其驼之为愈也令而至于死百姓不如使赋不尽完之为愈也虽然

21、非仗明君躬节损之政下宽恤之诏即欲有司不为驼医不杀人可得哉?噫 !居 今之世,无论前代,即求如二祖时,比岁蠲 ,比岁免,亦杳然有今古之隔矣。 (选自雪涛阁集卷十四) 【注】 催科:催办缴纳赋税。 抚字:安抚体恤。 阳城:人名,唐代清官。 枵 (xio)腹:空腹。 (x):踩,踏。 蠲 (jun):减少。 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槌楚不完,而囹圄、而桎梏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计 B阳城以拙蒙赏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C国家之需赋也,如枵腹待食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D余求其比拟,类驼医然 其制稍异于前 10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22、 例:为有司者,前迫于督促,后慑于黜罚 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B (怀王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C为令之难,难于催科。 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用 “驼医 ”治死驼者的故事作比,指出了官吏不择手段催缴赋税的危害,表达了作者对饱受催科之苦的百姓的深切同情。 B驼者之子把治死其父的 “驼医 ”告到了官府, “驼医 ”辩白说,自己的职业是治疗驼背,只负责使驼背变直,哪管病人的死活。 C负责催科的 官吏,不顾百姓的死活,采用刑杖相加、牢狱关押等手段催缴赋税,是出于私心,欲求自保。 D作者把当时的催科与前代、二祖时相比照,认为催

23、科过于严厉而致百姓于死地,其主要责任在于朝廷,表达了对最高统治者的讽谏之意。 答案: D均为代词。 10 C 11 B 12( 1)译文:与其去得罪能够让我升官、能够让我贬官的君王,倒不如去忍受那些对我无可奈何的老百姓的怨恨吧! ( 2)译文:我只要让国家没有人拖欠赋税,我的职责就算尽到了,我没办法再想到你们老百姓啊!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金陵晚望 金陵图 高蟾 韦庄 曾伴浮云归晚翠, 谁谓伤心画不成 犹陪落日泛秋声。 画人心逐世人情。 世间无限丹青手, 君看六幅南朝事, 一片伤心画不成。 老木寒云满古城。 注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 ( 1)这两首诗都写到了

24、 “伤心 ”,诗人为什么伤心 ( 2)两位诗人一位说 “一片伤心画不成 ”,一位说 “谁谓伤心画不成 ”。请结合诗歌对此作简要分析。 答案: ( 1)诗人为唐朝的衰败而伤心。 ( 2)这两首诗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相同的思想感情。高诗作者通过晚望金陵,从 “落日 ”“秋声 ”等意象中,生出一片伤心之情,诗人认为这种深重的 伤心,世上的画家是看不出来的。韦诗作者通过观看金陵图,认为画家用 “老木 ”“寒云 ”等意象,足以表现出对国事衰败的伤痛之情,所以说,伤心是难画成的。 语言表达 以 “走进考场 ”为开头写一段话。要求:表意相对完整,语言连贯得体,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其中一种必须是排比,不少于 50个字。( 5分) 答案:略 按表达要求在规定空格内将下列词语组成句子。(不能增减词语)( 4分) 5月 3日 校长 是 在会上 向灾区 提议 捐款 全校师生 ( 1)以 “5 月 3日 ”为表达重心 ( 2)以 “校长 ”为表达重心 答案:( 1)校长是月日在会上提议全校师生向灾区捐款。(或:校长在会上提议全校师生向灾区捐款是月日。) ()是校长 5月 3日在会上提议全校师生向灾区捐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