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年辽宁省大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其他 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 1)民生各有所乐兮,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 (屈原离骚) ( 2)寄蜉蝣于天地, 。 ,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 ( 3)浊酒一杯家万里, ,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 答案: ( 1)余独好修以为常岂余心之可惩 ( 2)渺沧海之一粟哀 吾生之须臾 ( 3)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 A现在有些报刊年轻的编辑,虽然文字功底不深,却自以为是,有的作者撰写的文章被转载时,标题就改至南辕北辙、完
2、全扭曲了作者本意的程度。 B 3月 9日,出席科技界联组讨论的娄勤俭副部长指出,随着六七十年代毕业的大学生基本上退休,一些重大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出现了新一轮的青黄不接。 C面临全行业的成本上涨与利润危机,啤酒巨头却对提价投鼠忌器,因为谁先挑起涨价的大旗,谁就会冒非常大的风险,一手打造的市场可能毁于一旦。 D我们的一些领导在学习科学发展观中,长篇大论,侃侃而谈,就是不敢正视前些年在经济发展中为快速获 利而出现的问题,怕戴上保守、思想不解放的帽子。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表达明确的一句是( 3分) ( ) A 21世纪是一个高科技时代,是一个由工业社会进一步向信息社会转化的时代,因此
3、大专院校的学科调整非常频繁,其基本原则是教学能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B如果把淀粉进行深加工,成为变性淀粉,就可以成为化工原料,使淀粉再升值 50以上。在赵全营淀粉厂,每年生产变性淀粉 200多吨,开始了淀粉的深加工。 C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络局负责人昨天凌晨就谷歌公司宣布停止按照中国法律规定的对有害信息过滤,将搜索服务由中国内地转至香港发表谈话。 D有人认为,美国对台军售也是在掠夺财富,直观上看他们掠夺的是台湾人民的财富,实际上也是在掠夺中华民族的财富,而掠夺财富正是美国统治集团的本来面目之一。 答案: C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题。 由中国古建筑的框架结构所决定,作为屋身之
4、一部分的墙不担负承重作用,窗的设置也就较少受功能上的限制,更多地具有审美的功能。我国古代的诗词很早 就表达了对窗的审美意识。 古诗十九首中的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生动地描述了一个满怀愁思的女子,凭倚楼窗,望见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而引动对心中所爱的怀想。名句 “窗含西岭千秋雪 ”(杜甫)、 “两山排闼送青来 ”(王安石),皆是写因窗得景,由此欣赏到了大自然秀丽的风光。又 “绿窗春梦轻 ”(陈克)、 “午窗残梦鸟相呼 (王安石),无论是轻梦,还是浓睡,都要凭借窗户,捕捉天籁,将自然界的种种微妙变化,融入人的意识,以铸就一个:迷离幻妙的梦境。红楼梦中林黛玉的秋窗风雨夕云: “寒烟
5、小院转萧条,疏灯虚窗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 洒窗纱湿。 ”窗带来了秋风冷雨,而一腔悲绪也化作滴滴清泪,浸透窗纱 。 窗的功用被移植到园林建筑中,其意义更加丰富。明末清初的戏剧家李渔曾于;孚日轩中,作 “观山虚牖 ”,又名尺幅窗、无心画。因轩后有一座小山,虽不高大,但其中丹崖碧水、鸣禽响瀑、茅屋板桥,却无所不备。李渔裁纸数幅,做画之头尾、镶边,贴在窗的四周,所谓 “实其四面,独虚其中 ”。虚,却非空,乃纳屋后之山景于其中。园林艺术中的借景手法,便即如此。 窗除 “通 ”以外的另一个作用是 “隔 ”。这与其说是功能上的作用,不如说是审美上的意义。它巧妙地利用人们视线的局 限,增加空问的变化
6、,而引出朦胧的诗意。如园林中粉墙上的洞窗或漏窗,隔开两个空间,使人在此一边看到彼一边,二者构成对景,本来是咫尺相望的景物变得含蓄幽深了,在恍惚迷离的气氛中扩大了空间感觉,从而使空间得到了延伸。而隔墙相邻的景色若隐若现,愈觉深幽空灵,更引起向往之情。它利用人们视觉上的错觉,起到了扩展景深的作用。 此外,一段粉墙,几竿修竹,这是一个幽雅的小景,但稍嫌 “实 ”了些。在墙上开一方漏窗,阳光洒下来,筛下斑驳的图案,与婆娑的竹影互为映衬,实墙的封闭感便消失于竹木风姿之外,使园景风情有加,韵味无穷。这又是 化实为虚的作用了。 如同我国的古典诗词一样,我国古建筑中的窗,也是抒情的。它或潇洒疏朗,或玲珑秀巧,
7、抑或透漏幽邃。这需要我们结合中国的传统艺术去细细体味,方能解得其中三昧。 (节选自赵丽雅中国古建筑中的窗) 【小题 1】下列对 “窗的审美功能 ”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在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两句诗中,窗的审美功能体现在一个满怀愁思的女子,凭倚楼窗而望见楼外的景致,引动了对心中所爱的怀想上。 B在杜甫 “窗含西岭千秋雪 ”和王安石 “两山排闼送青来 ”两句诗中,窗的审美功能体现在因窗得景, 诗人能凭窗欣赏到大自然秀丽的风光上。 C人们在睡觉时,无论是轻梦,还是浓睡,大自然的声音有时会融入人的意识,形成一个迷离幻妙的梦境,这是窗的审美功能在生活中的体现。 D林黛玉的诗
8、: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灯虚窗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窗的审美功能体现在因窗外的景致引发的情感变化上。 【小题 2】对窗的 “通 ”与 “隔 ”的作用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李渔在他的浮日轩中,裁纸数幅,做画之头尾、镶边,贴在窗的四周,作“观山虚牖 ”,又名尺幅窗、无心画,是发挥了窗的 “通 ”的作用。 B园林中粉墙上的洞窗或漏窗,隔开两个空间,使人在这边看到那边,构成对景,使咫尺相望之景变得含蓄幽深,是发挥了窗的 “隔 ”的作用。 C窗的 “通 ”,就是贯通,李渔作 “观山虚牖 ”,就是为了把轩后的小山,以及其中的丹崖碧水、鸣禽响瀑、茅屋板桥,这些景致都
9、串联贯通起来。 D窗的 “隔 ”,就是隔开,使隔墙相邻的景色若隐若现,愈觉深幽空灵,更引起向往之情, “隔 ”是利用人们视觉上的错觉,起到了扩展景深的作用。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古建筑中的窗之所以更多地具有审美的功能,是由中国古建筑的框架结构所决定,窗的设置较少受 功能上的限制。 B李渔的 “无心画 ”,是 “实其四面,独虚其中 ”,其中的 “虚 ”是为了纳屋后之山景于其中,这是园林艺术中的借景手法的利用。 C我国古建筑中的窗,或潇洒疏朗,或玲珑秀巧,抑或透漏幽邃,这是古人审美情趣的体现,需要结合中国的传统艺术去细细体味。 D所谓的化实为虚,就
10、是在墙上开一方 “虚 ”的漏窗,让墙外的 “实 ”的 “几竿修竹 ”射进来,使墙的封闭感消失的一种做法。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 小题 3】 D 【小题 1】牵强附会,不符合文意这里只是说睡梦,没有体现出。窗的审美功能 ”来。在 “绿窗春梦轻 ”、午窗残梦鸟相呼 “这些诗句中, “窗 ”之所以具有审美功能,是因为人们把它作为凭借, “捕捉天籁,将自然界的种种微妙变化,融人人的意识 ”中。离开了 “窗 ”这个内外相连的凭借,就与 “窗的审美功能 ”无关了。 【小题 2】 “通 ”,理解为 “贯通 ”不恰当,应理解为通透;说 “为了把 这些景致都串联贯通起来 ”,也不恰当,
11、李渔作 “观山虚牖 ”的目的是把窗外的景致纳入到。尺幅窗、无心画 ”中。 【小题 3】对 “化实为虚 ”的理解不当。原 文。一段粉墙,几竿修竹,这是一个幽雅的小景,但稍嫌 实 了些 ”,是说粉墙和修竹的搭配上 “实 ”了一些,如果在墙上开一方漏窗,就起到化实为虚的作用了。同时, “化实为虚 ”是一种审美观,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 的做法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1)( 4)题。 近代爱国 “布衣 ” 王韬 王韬( 1828一 1897)字紫诠,号仲搜,江苏吴县人。他出身于读书世家, “少好学,资赋颖敏,迥异凡儿,读书数行俱下,一展卷即能终身不忘。 ”然而,他却不喜爱八股时文, “虽勉为之,
12、亦豪放不中绳墨 ”。他十八岁时在昆山以第一名考中秀才,第二年 到南京乡试却未能考中。此后,他即转而学习经世致用的学问。 1849年夏,王韬的父亲在上海病逝。为生计所迫,王韬受聘到外国传教士在上海办的墨海书馆工作。深受林则徐、魏源等影响的王韬,阅读了许多西方有关科学、史地等著作,思想上受到启发。对西方先进思想、技艺的了解,使他认识到 “西夷 ”不同于一般的夷狄。针对中国积弱的现实,他继魏源之后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王韬用向当权者上书的方式来表达他的意见。 1859年,他在给江苏巡抚徐有壬的信中,提出了 “和戎、防海、弭盗 ”三大主张,徐有壬对其建议很重视。可是,徐有壬不久即故 去一王韬在失望
13、之余又向上海道吴煦等献策,吴煦等虽采纳了他的某些建议,却未重用他,这使他很失望。在 “西事方殷,海疆多故 ”之际,王韬忘却了个人的饥寒,深为国家命运担忧。在给朋友的信中,他说: “此岂肉食者所能远谋,而草野布衣所私心窃虑者也 ”。他在同朋友谈论国事时, “往往声震四壁,或慷慨激昂,泣数行下 ”。 1861年,李秀成领导太平军向上海发动了第二次进攻,满怀失意的王韬在避难回乡后出于一展抱负的想法,于 1862年初上书太平军,建议太平军停攻或缓攻上海,力争长江上游以巩固后方。这个策略是很合理的,但可惜太平军未能采纳。后来,此书落入清军手中,王韬因 “通贼 ”而受到通辑,被迫逃到香港。王韬到香港后,没
14、有可能再参加秀才必须进行的岁试,这使他失去了秀才身份,成了地地道道的 “布衣 ”。 王韬在香港曾与英国学者理雅各合译中国的四书五经,理雅各回国后,他又应邀去英国与其继续合作。英、法等国的资本主义文明使他大开眼界,促进了他对西方的认识,对他整个的思想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英国居住的三年中,王韬仍时时关注着苦难的故国,如其诗中所写,虽然 “九万沧溟掷此身 p,仍 “尚戴头颅思报国 ”。他曾与英国友人一起探讨禁绝鸦片的办法,他的漫游随录 详细记载了其在英法等国的见闻,也是为使国人 “师其所长,夺其所恃 ”。 1870年,王韬返回香港后,根据外交资料编著了法国志略,该书是要通过法国由强转弱一事来说
15、明:忽略历史发展的趋势,不知己知彼就必然失败,但失败可使人清醒,可以成为转败为胜的关键。 1874年,王韬在香港创办了中国人办的第一家日报 循环日报,意在借时论影响当世。他公开宣称要借 “日报立言 ”,以图 “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 ”。他经常在报上发表评论,鼓吹变法,图谋富强。其变法、变法自强、洋务等文章有力地阐明了变法的重要性,他说: “设我中国至此时而不一变,安能埒于欧洲诸大国,而与之比权量力也哉 !”。这种力倡变法的主张对于后来的变法维新运动影响甚大。 王韬不仅提出了变法的主张,而且进一步提出了变法的内容。他在指出中国官场中 “因循、苟且、蒙弊、粉饰、贪罔、虚矫 ”等弊端后,提出取士、
16、练兵、学校、律例等都应加以变革,为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他还多次呼吁要开矿、修铁路,架设电线,认为这些都是 “实关至要 ”的事情。对于只重视 “船坚炮利 ”的洋务派们,他则给以有力的批评,说他们 “虽袭西法之皮毛,而犹如附肉于骨,剪彩为花,其血脉终不能流通,色泽终不能焕发 ”。这确实是道出了洋务派的一大弱点。 王韬在香港期间还提出了实行君主立宪的主张。他认为只有 “君民共治 ”才能 “上下相通,民隐 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 ”,才能 “内可以无乱,外可以无侮,而国本有若苞桑磐石焉 ”。王韬是近代中国最早提出君主立宪主张的思想家。他的这些说法在当时是非常大胆而有见地的。 (选自李景光近代爱国 “
17、布衣 ” 王韬,有删节)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 A王韬少年时聪明好学,虽然十八岁时在昆山以第一名考中秀才,但因为他不喜欢写八股文,在乡试中没认真答卷故没能够考中。 B王韬深受林则徐、魏源等人的影响,通过阅读西方科学、史地等著作,使他认识到要想改变中国积弱的现实,就要向西方学习。 C王韬曾先后给江苏巡抚徐有壬、上海道吴煦等上书献策,两人对他的建议都很重视,也采纳了某些建议,却都未重用他,令他很失望。 D王韬提出对西方列强要 “师其所长,夺其所恃 ”,意在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取其 “所恃 ”是为了 “强中 ”,而 “强中 ”才能 “攘外 ”。
18、 E王韬是近代中国最早提出君主立宪主张的思想家,他的这一主张在当时是非常大胆而有见地的,它直接影响了后来的变法维新运动。 【小题 2】王韬提出 向西方学习的主张,针对中国的现实,他认为主要应学习什么 请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3】王韬力倡变法,请用自己的话对其变法内容做简要概括。( 6分) 【小题 4】王韬既向朝廷官员 上书,也向起义军将领上书,怎样看待他的这些行为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8分) 答案: 【小题 1】答 D给 3分,答 B给 2分,答 E给 1分,选 A和 C不给分。 【小题 2】 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他认为要想清除外患,国家必须自强,而要想国家强大,必须从
19、长远考虑,学习西方的长处; 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要通过开办矿山、铁路等实业来增加国 家财富;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要改革国家的体制。实行君主立宪制,以求 “君民共治 ”、 “上下相通 ”。 【小题 3】 要革除官场中因循守旧、不思进取、隐瞒真相、粉饰太平、贪污蒙骗、无能而盲目自傲等弊端, 要变革取士、练兵、学校、律例等现存的做法和制度; 要通过开矿、修铁路、架设电线等增加财富。达到富国强兵的甘、的。 【小题 4】观点示例。 l无论是向朝廷官员上书,还是向起义军将领上书,都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抱负。理由: 王韬是一个心系国家,希望国家强盛的人,所以他向朝廷官员上书,希望自己得到重用,自己的想法得
20、以实现 但是 当他看到自己不能被重用,朝廷这些 “肉食者 ”又不能远谋时 便向起义军将领提出自己的想法 从后来他办报、办学校。呼吁变法上看。他是一个一心想着国家的人,他的想法和做法都超出了仅仅忠于一个封建王朝的范围。 【小题 1】 A、在乡试中没有考中不是 “没认真答卷一,而是尽力写了,从 “勉为之 ”可以看出,但写得 “不中绳墨 ”,即不符合规范; C、概括不当,从原文中看。徐有壬对王韬很重视,但不久就去世了,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吴煦采纳了某些建议,但看不出重视他来。 E、从原文中看, “对于后来的变法维新运动影响甚大 ”的是王韬 “强中以攘外 ,诹远以师长 ”等力倡变法的主张,和阐明变法的
21、重要性的那些文章。说 “直接影响 ”,原文也无依据。 【小题 2】略 【小题 3】略 【小题 4】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4)题。 高手 刘学林 孔老四十岁当上处长,六十岁还是处长。自觉政绩不错。孔老不吸烟,不喝酒,不钓鱼,不养花,惟一的癖好是饭后茶余到街心花园观棋。观而不弈,无胜无败,无喜无怒,修养成鹤发童颜,仙风道骨。时间久了,棋盘上的各种高招绝技、阴谋杀机、圈套陷阱,尽皆谙熟。有时看双方棋艺悬殊太大,便给失利者指点几步,失利者无不茅塞顿开,反败为胜。于是会聚 在这里的棋迷们都尊他为高手。 一天晚饭后,日光斜照,余余热未散,晚霞未成。孔老摇一把雁翎扇,悠悠然来到街心花旦。 一群
22、人重重叠叠围成浑厚的一圈,伸长脖子如长颈鹿一般。孔老凑上,目光如锥竞插不进去。他拍拍一小伙子肩膀,问: “谁和谁 ”小伙子扭头一看,大喜,松出一口气,说: “这下好了,孔老来了。 ”众人一听,都如释重负一般,忙两边让开。孔老趋前,见是本土棋王老钟正和一面生的中年汉子对弈。老钟执红子,中年汉子执绿子。红帅已被兵困皇城,虽非一招即死,却也命在旦夕。故老钟眉头锁紧,目光凝结棋盘;中年汉子坦然自若,左手心玩健身球一样玩着两枚棋子,极熟练。孔老手摇羽扇,观透棋局,说: “舍炮杀士。 ”老钟看了一会儿,犹犹豫豫照办了。中年汉子落士杀炮干脆利索。孔老说:“进马。 ”老钟不再犹豫,因为他已看出对方如果不撤车逼
23、马,就有一步高调马死棋。中年汉子果然撤车看马。红帅遂解围。之后过程中孔老又点拨两步,老钟竟然赢了中年汉子。 中年汉子手中依然玩着两枚棋子,对孔老挑战地一笑,说: “我想向这位老同志请教一局。 ”“是我多嘴了。 ”孔老歉意一笑,又谦虚说, “对不起,我向来不下棋。 ”中年汉子说: “您刚才几步够绝的,怎么说向来不下棋呢 ”孔老说: “我是向来不下棋。 中年汉子咄咄逼人: “那就请老同志破例赐教了。 ”孔老执意谦让,众人早己不平,纷纷怂恿: “孔老,你就和他下一局。 ”孔老说: “不下不下。 ”然而众人早已替他摆好棋子,不由分说簇拥他坐在中年汉子对面。 “晚辈就先走了。 ”中年汉子说着已架起当头炮
24、。孔老迫不得已,只好上马为应。才走几步,已觉局促如辕中驹,继之破绽屡出,先丢一炮,再折一车,不到十分钟,红帅已受靖康之辱。众人还以为孔老欲擒故纵,先礼后兵,就有人说: “好汉不赢前三局。 ”可是孔老此时却已面如死灰,汗进如豆,艰难一笑如哭,起身踉跄就走。 回到家中 ,孔老很是沮丧。心想:我观那人棋艺并不算高明,我略加指点老钟,老钟便赢了他,可我亲自下场怎么会惨败如此呢 夜不成眠,静卧繁思,忽然大彻大悟,心明如镜。转天毅然写了退休报告。然后离开闹市,搬到市郊上街镇居住。 依然爱观棋,不论在什么场合见到有人下棋必驻足观之。不觉十年。孔老越加出神入化,目光一扫便宏览全局,细察秋毫,棋观十步之外。偶尔
25、给人点拨几步,对方不论是怎样高手,必败无疑。但绝不与人对弈。上街镇的象棋爱好者都把他奉为棋仙。这日,省青年象棋冠军到镇俱乐部辅导象棋,孔老自然前去观看。冠军名叫寇克,年轻有为又虚 心好学。寇克和一青年表演赛时,孔老拈须站在青年身后。当青年处于困境时,孔老只说了一步棋就令寇克惊羡佩服之至,忙恭聆尊姓大名。孔老含笑不答,飘然而去。寇克问那青年,青年说大 家都称老人棋仙,并不知老人名字。寇克怎肯放过这样好的机遇,打听到孔老住处,备下厚礼,登门请求赐教一局。孔老笑容可掬地一口回绝。寇克不肯罢休,学技心切,长跪不起。孔老无奈,叹一口气说: “你若心诚,三日后再来。 ” 好不容易熬过三日,寇克急急登门。大
26、门紧锁,久叩不开。问邻居,说孔老已经搬家。问搬到了何处,邻居摇头一笑,关上房门。寇克怅然痛惜,连 说: “异人,异人 !”孔老隔窗看寇克走远,拈须而笑。 【小题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 A小说主要写了两件事:一是孔老为老钟下棋点步赢了中年汉子,而自己又被中年汉子赢了;一是搬到市郊居住后棋艺大长,被奉为棋仙,却绝不与人对弈。 B小说以 “高手 ”为题,既明点孔老是棋坛高手,也暗示出围绕在 “棋仙 ”孔老周围的一群人 本土棋王老钟,中年汉子,省青年象棋冠军寇克等都是高手。 C小说的表层虽然写的都是棋事,但在深层里,棋事可以寓指人事和世事,孔老是点步高手
27、,偶尔下棋却输 了,输后彻悟,绝不与人对弈,都令人深思。 D面对一片真诚的省青年冠军寇克的请求,孔老就是不肯赐教,欺骗寇克说自己搬家,连邻居也蒙在鼓里,这使寇克更觉得孔老不同凡响,是棋界 “异人 ”。 E小说语言简洁精练,诙谐幽默,常常反话正说,令人深思,如二十几年职位不变,却 “自觉政绩不错 ”,输棋 “面如死灰,汗进如豆 ”,却被尊为 “高手 ”。 【小题 2】小说第二段开头部分画线的句子中景物、人物的描写具有怎样的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3】中年汉子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4】孔老输棋后 “夜不成眠,静卧繁思,忽然大彻大悟,心明如镜 ”,你怎样看
28、这里的 “大彻大悟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8分) 答案: 【小题 1】选 C给 3分,选 A给 2分,选 D给: 1分。选 B和 E不给分。 【小题 2】景物描写, 交代了时间,渲染了当时恬静、悠闲的氛围,为人物出场作铺垫; 人物描写:以人物悠然的神态衬托他为老钟点步时的从容自信,也与他下棋输给中年汉子后的紧张、沮丧形成对照。 【小题 3】 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因孔老的点步而使中年汉子输了模,因此向孔老发出挑战,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 起到了促 进主人公性格进一步成熟,完成人物性格塑造的作用。中年汉子赢了主人公孔老,引发了他对观棋、下棋的深入的思考。 【小题 4】观点示
29、例: 下棋不同于观棋,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有的人只能在关键的几步上明白。而很难把握全局,处处清楚明白; 有的人指挥别人可以,自己去做却不一定行。 【小题 1】 B、题目 “高手 ”,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指主人公孔老是观棋点步的高手,而不是下棋高手,一是指孔老在品味棋事之后终于大彻大悟,是一个由理解棋艺而到理解生活的高手。说。暗示 ” 也不当。 D、说 连邻居也嬖在鼓里 ”,不当,从 “邻居摇头一笑,关上房门 ”这一细节来看,邻居是知道的。E、说。诙谐幽默,常常反话正说 ”,不当,本文是从正面来塑造人物的,不存在。诙谐幽默,常常反话正说 ”的问题。同时 “自觉政绩不错 ”,输棋 “面如死
30、灰,汗进如豆 ”,被尊为 “高手 ”,也不能认为是反话正说。 【小题 2】略 【小题 3】略 【小题 4】略 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阅读( 11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 8 9题。 泊自沙渡 真山民 日暮片帆落,渡头生暝烟。 与鸥分渚泊,邀月共船眠。 灯影渔舟外,湍声客枕边。 离怀正无奈,况复听啼鹃 。 注:真山民,宋朝遗民,真名不详。他痛遭亡国,隐姓埋名,而以山民自呼。山民,即山野之民。 【小题 1】在诗的第二联中,诗人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请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2】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是如何表达的 ( 5分) 答案: 【小题 1】诗人运用了拟人手法
31、,描绘了在明月照耀下诗人与鸥鸟分别住于洲演之上的景象。( 3分) 诗人把鸥鸟与明月看作是朋友一般,可以在洲渚之上分住,可以相邀来船上共眠,烘托(描绘)出了一个漂泊于江湖之上的隐士形象。( 3分) 【小题 2】表达了诗人离家在外, 漂泊江湖,无法排遣的愁思,以及对国家灭亡的哀痛之情。( 3分)诗人先直抒胸臆,以 “无奈 ”抒发愁思之浓;再借景抒情(或用典),通过听到杜鹃声使人更添愁思来表达。离怀 ”之深。( 2分) 语言表达 请从下面的一段话中提取 3个反映其主要信息的关键词语。( 3分) 此轮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教育公平。对于那些农民工子女来说,教育公平的关键不是在哪里读书,而是他们在哪里都能
32、享受跟城市同样质量的教育。这就主要靠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来解决,即靠教育公平来解决。教育公平首先就是城乡关系角度的公平,教育资源要更多地向农村倾斜,把农村教育 搞好。 关键词语: ; ; 答案:教育改革 l教育公平,农民工子女(或 “农村教育 ”) 下面一则征稿启事在语言表达、标点等方面有五处不当,请指出并予以修改。( 5分) 征稿启事 新荷是我校文学社自办的期刊,它的发展离不开同学们的大力支持,所以本刊诚邀同学们踊跃投稿,同时本刊对希望发表文章的同学也会鼎力相助。从下学期开始,本刊将增设下列栏目:真我风采、热点评说、校园律动等。希望同学们不要敬谢不敏。 来稿要求:严禁抄袭,但可以是公开发表过的
33、;体裁、题材不限,字数在 800左右;请写清作者姓名及所在班级。 稿件斧正后请投入新荷编辑部邮箱或直接送校刊总编李老师处。 新荷编辑部 2010年 4月 1日 答:( 1) ( 2) ( 3) ( 4) ( 5) 答案: ( 1) “诚邀 ”,诚挚地邀请,不合语境,可改为 “真诚欢迎 ”。 ( 2) “鼎力 ”是 “大力 ”的意思,敬词,可改为 “竭力 ”尽力 ”。 ( 3)将 “真我风采、热点评说、校园律动 ”三个栏目的书名号改为引号。 ( 4) “敬谢不敏 ”,表示能力不够,难以胜任而恭敬地予以辞谢。也表示辞谢对方的邀约,不能从命。多用作自谦。可改为 “错失良机 ”。 ( 5) “斧正 ”
34、,是请别人修改文 章时所用的敬词,这里可改为 “誊清 ”、 “誊正 ”、“打印好 ”等。或删去 “斧正后 ”。 仿照下面的句子,以 “自己 ”为写作对象,仿用原句的修辞手法,再写两组句子,与原句构成排比。 自己善良才能感知世界的美好,阴谋家的世界则只是永远跳不出来的暗算的陷阱; 答: 答案: 参考示例:自己丰富才能感知世界的广阔,狭隘者的世界则只是永远钻不出去的黑暗的穴洞;自己好学才能感知世界的新奇,懒汉的世界则只是永远流不动的单调沉闷的死水。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据广州日报报道, 2010年 3月 4日 ,三十余名企业老板来到越秀山,举行了一场名为
35、“学雷锋,做心灵富豪 ”的宣誓活动。老板们头戴红色文化帽,身着白色文化衫,在一张大幅雷锋画像前高声齐读活动宣言,并面对着雷锋画像,齐齐跪下,以表示 “对雷锋精神的虔诚和最高敬意 ”。他们随后向路人散发活动的红色文化帽和白色文化衫,以号召更多人响应活动号召,把雷锋精神转化为自己的 “心灵财富 ”。 记者随机访问了几位现场围观的游客,大多数游客都表示这样的活动挺好,有意义,并表示支持。 “这些富人就应该学学雷锋啊 !”一位游客对记者说。但是也有围观的游人表示,这些富人们历来 “说一套 做一套 ”, “作秀啦,这样的活动好是好啊,但是对其他人来说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