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年河北省邯郸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伽利略开创了运用逻辑推理和实验相结合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 B卡文迪许在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测量万有引力常量时,应用了放大法 C电场强度是用比值法定义的,因而电场强度与电场力成正比,与试探电荷的电量成反比 D “平均速度 ”、 “总电阻 ”、 “交流电的有效值 ”用的是等效替代的方法 答案: C 试题分析:伽利略开创了运用逻辑推理和实验相结合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故A正确;卡文迪许在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测量万有引力常量时,应用了放大法,所以 B正确;电场强度是用比值法定义的,电场强度与
2、电场力无关,与试探电荷的电量也无关,所以 C错误; “平均速度 ”、 “总电阻 ”、 “交流电的有效值 ”用的是等效替代的方法,故 D正确,本题不正确的选择 C。 考点:本题考查物理学的思想方法 ( 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 1个得 3分,选对2个得 4分,选对 3个得 6分。每选错 1个扣 3分,最低得分为 0分) A用光导纤维束传输图像和信息,这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 B紫外线比红外线更容易发生 衍射现象 C经过同一双缝所得干涉条纹,红光比绿光条纹宽度大 D光的色散现象都是由于光的干涉现象引起的 E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横波 答案: ACE 试题分析:用光导纤维
3、束传输图像和信息,这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所以A正确;紫外线的频率比红外线大,故波长比红外线小,所以二者相比红外线更容易发生衍射,所以 B错误;根据见闻间距 知,波长越长条纹间距越大,因为红光的波长大于绿光的波长,所以经过同一双缝所得干涉条纹,红光比绿光条纹宽度大,故 C正确;光的折射、衍射都能引起光的色散,所以 D错误;偏振是横波特有的,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所以 E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全反射、干涉、色散、偏振等 如图所示,一粗糙平行金属轨道平面与水平面成 角,两导轨上端用一电阻 R相连,该装置处于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轨道平面向上。质量为 m的金属杆 ab,以初速度 v0从轨道底
4、端向上滑行,滑行到某一高度 h后又返回到底端。若运动过程中金属杆始终保持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轨道与金属杆的电阻均忽略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滑过程的时间比下滑过程短 B上滑过程通过电阻 R的电量比下滑过程多 C上滑过程 通过电阻 R产生的热量比下滑过程少 D在整个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等于装置产生的热量 答案: AD 试题分析:由题意知,在棒上滑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大于下滑过程的平均加速度,位移相等,故上滑的时间比下滑的时间短,所以 A正确;根据电荷量,因两个过程的位移相等,故上滑过程通过电阻 R的电量比下滑过程相同,所以 B错误;因上滑的时间短,根据 , 知上滑过程通过电阻 R产生的
5、热量比下滑过程多,所以 C错误;因在运动的过程中除重力外只有安培力与摩擦力做功,故减少的机械能等于克服摩擦力、安培力做功之和,即装置产生的热量,所以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电磁感应、能量守恒 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导航系统( BDS)又被称为 “双星定位系统 ”,具有导航、定位等功能。北斗系统中有两颗工作卫星均绕地心 O 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 r,某时刻两颗工作卫星分别位于轨道上的 A、 B两位置如图所示。若卫星均顺时针运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 g,地球半径为 R,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这两颗卫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均为 B卫星 1由位置 A运动至位置 B
6、所需的时间为 C卫星 1向后喷气就一定能追上卫星 2 D卫星 1要追上卫星 2其轨道半径要先增大再减小 答案: AB 试题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又 联立解得两卫星的加速度大小 ,所以 A正确;再根据 得: ,卫星 1由位置 A运动至位置 B所需的时间为 ,所以 B正确;卫星 1向后喷气将跑到更高的轨道,故不能追上卫星 2,所以 C错误;卫星 1要追上卫星 2其轨道半径也可以先减小后增大,故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天体运动 质量 m=1kg的物体置于倾角 =37的固定粗糙斜面上, t=0时对物体施以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 F, t=1s时撤去拉力,物体运动的部分 v-t图如图所示。已知斜面足
7、够长, g取 10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拉力的大小为 20N B t=1s时物体的机械能最大 C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5 D t=4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10m/s 答案: BC 试题分析:由题意知, 1s 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根据 v-t图像可求加速度 a2=10 m/s2,代入解得 ,故 C正确;在第 1s内, a1=20 m/s2,解得 F=30N,故 A错误;在第 1s内拉力 F大于摩擦力,故拉力做的正功大于克服摩擦力做功,故机械能增大,1s后摩擦力做负功机械能减小,所以在 1s末物体的机械能最 大,所以 B正确;由图知, 3s末速度减为零,然后开始
8、加速下滑 ,解得a3=2 m/s2,根据 可求 4s末的速度大小为 2m/s,所以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 v-t图像 如图所示,倾角为 的斜面正上方有一小球以初速度 v0水平抛出。若小球到达斜面的位移最小,重力加速度为 g,则飞行时间 t为( ) A t v0tan B tC t D t 答案: B 试题分析:若小球到达斜面的位移最小,该最小位移垂直于斜面,由几何关系知, ,解得运动的时间 ,故 A、 C、 D错误; 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平抛运动 将一正电荷从无限远处移入电场中 M点,静电力做功 W1 610-9J,若将一个等量的负电荷从电场中 N 点移至无限远处,静电力
9、做功 W2 710-9J,则 M、N 两点的电势 M、 N关系正确的是( ) A N M 0 C M N 0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题意知,根据电场力做功 ,又 ,联立解得: ,同理 , ,联立解得:,又因为 W2大于 W1,故 N M 0,所以 A正确; B、 C、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电场力做功、电势 如图所示,图( a)中的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其原线圈接到 U 220 V的交流电源上,副线圈与阻值为 R1的电阻接成闭合电路;图( b)中阻值为 R2的电阻直接接到电压为 U 220 V的交流电源上,结果发现 R1与 R2消耗的电功率恰好相等,则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 ) A
10、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图 a中 R1消耗的功率 ,图 b中 R2消耗的功率 ,由题意知, ,代入数据解得 ,根据变压规律知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故 C正确; A、 B、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变压器、电功率 如图所示,不计质量的光滑小滑轮用细绳悬挂于墙上 O 点,跨过滑轮的细绳连接物块 a、 b, a、 b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物块 b移至 c点后, a、 b仍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b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减小 B b受到的绳子拉力增大 C悬于墙上的绳所受拉力增大 D a、 b静止时,图中 、 、 三角仍然相等 答案: D 试题分析:以 a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知,
11、绳上的拉力等于 a的重力保持不变,故 B错误;以物块 b为研究对象,把 b移至 c点后,绳与水平方向夹角减小,根据平衡条件知,摩擦力等于绳上拉力的水平分力,故摩擦力增大,所以 A错误;由于两绳间夹角增大,而两拉力不变,故悬于绳上的绳子的拉力将减小,故 C错误;以滑轮为研究对象,由于 a一直竖直,故绳子与墙平行,故=;因拉 a的绳子与拉 b的绳子力相等,而拉滑轮的力与两绳子的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故拉滑轮的力应这两绳子拉力的角平分线上,故 、 、 三角始终相等,故 D正确 . 考点:本题考查物体的平衡 ( 6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 1个得 3分,选对 2 个得 4分,选对
12、 3个得 6分。每 选错 1个扣 3分,最低得分为 0分) 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分子所做的无规则运动 B叶面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C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对光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D当两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的间距 r0时,分子间的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小 E温度升高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但并非所有的分子的速率都增大 答案: BCE 试题分析: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小颗粒所做的无规则运动,故 A 错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液体表面总要收缩到尽可能小的面积,故叶面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故 B 正确;液晶显示器是利用了液晶对光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显示出不同的颜
13、色,所以 C正确;当两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的间距 ro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分子间的距离越大,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越大,故 D错误;温度升高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但并非所有的分子的速率都增大,故 E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布朗运动、分子表面张力、液晶、分子势能、动能 实验题 ( 9分)发光晶体二极管是用电器上做指示灯用的一种电子元件,它的电路符号如图甲所示。正常使用时,带 “+”号的一端接高电势,带 “-”的一端接低电势。某同学用实验的方法 测得它两端的电压 UD和通过它的电流 I的数据,并记录在下表中: UD / V 0 0.4 0.8 1.2 1.6 2.0 2.4 2.6
14、2.8 3.0 I/mA 0 0.9 2.3 4.3 6.8 13.0 19.0 24.0 25.8 37.0 ( 1)在图乙中的虚线内画出该同学的实验电路图。所用的实验器材有:量程为5V的电压表 V,其内阻约为 10k;量程为 50mA的电流表 mA,内阻约为100;直流电源 E;滑动变阻器 R;开关 S;导线若干。 ( 2)在图丙中的方格纸上用描点法画出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并由此判断,该二极管的电阻随所加电压的增大而 (填 “增大 ”或 “减小 ”)。 ( 3)已知该发光二极管的最佳工作电压为 2.7V,现用 6V稳压电源供电,需要串联一个电阻 R才能使二极管工作在最佳状态,试运用伏安特
15、性曲线计算 R的阻值为 (取整数)。 答案:( 1)( 2)如图所示 减小 ( 3) 127 试题分析:( 1) 滑动变阻器接成分压器电路,电流表 mA外接,如图;( 3分)( 2) 用表格提供的数据在方格纸上描点,画出 U-I图线如图丙中的曲线所示( 2 分)由图知 ,切线的斜率增大,故电阻值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 2 分)( 3) 根据 U-I图线,当二极管的工作电压为 2.7V时,工作电流约为 26mA,串联电阻上分到电压应为 3.3V,故应串联的电阻为:( 120135都算正确) ( 2分) 考点:本题考查描绘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 6分)某学习小组利用自行车的运动 “探究阻力做功与速
16、度变化的关系 ”。人骑自行车在平直的路面上运动,当人停止蹬车后,由于受到阻力作用,自行车的速度会逐渐减小至零。在此过程中,阻力做功使自行车的速度发生变化。设自行车无动力后受到的阻力恒定。 ( 1) 在实验中使自行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获得某一速度后停止蹬车,可以测出自行车继续向前滑行的距离 s。为了计算停止蹬车时自行车的初速度 v,还需要测量 (填写物理量的名称及符号)。 ( 2)设自行车受到的阻力恒为 f,计算出阻力做的功大小及自行车的初速度。改变人停止蹬车时自行车的速度,重复实验,可以得到多组测量值。以阻力对自行车做功大小为纵坐标,自行车初速度为横坐标,作出 W-v曲线。分析这条曲线,就可以得到
17、阻力做功大小与自行车速度变化大小的定性关系。在实验中作出 W-v图象如图所示,其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答案:( 1)停止蹬车到减速为 0所经过的时间 t( 3分) ( 2) C ( 3分) 试题分析:( 1)由题意知,停止蹬车后,自行车做匀减速运动,根据位移公式,可知要计算速度 v,还需测量停止蹬车到减速为 0 所经过的时间 t;( 2)根据动能定理知 ,故 C正确; AB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探究阻力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填空题 ( 6分)放射性同位素 被考古学家称为 “碳钟 ”,它可以用来判定古生物体的年代。宇宙射线中高能量中子碰撞空气中的氮原子后,就会形成很不稳定的 ,它很容易发生
18、衰变,变成一个新核,其半衰期为 5730年。该衰变的核反应方 程式为 。 的生成和衰变通常是平衡的,即生物机体中 的含量是不变的。当生物体死亡后,机体内 的含量将会不断减少。若测得一具古生物遗骸中 含量只有活体中的 25%,则这具遗骸距今约有 年。 答案:( ) ; ( ) 11460 (每空 3分) 试题分析:( )根据质量数与电荷数守恒可得 ( ) 古生物遗骸中 含量只有活体中的 25%,根据半衰期的定义知时间为 2个半衰期11460年 考点:本题考查核反应方程、半衰期 计算题 ( 14分)泥石流是在雨季由于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它的面积、体积和流量都
19、较大。泥石流流动的全过程虽然只有很短时间,但由于其高速前进,具有强大的能量,因而破坏性极大。某课题小组对泥石流的威力进行了模拟研究,他们设计了如下的模型: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一个质量为 m=5kg的物体,让其在随位移均匀减小的水平推力作用下运动,推力 F随位移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6,g=10m/s2。 ( 1)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为多少? ( 2)在距出发点多远处,物体的速 度达到最大? ( 3)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最大位移是多少? 答案:( 1) ( 2) ( 3) 试题分析:( 1)当推力 F最大时,加速度最大。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 2)由图像可知:
20、 F随 x变化的函数方程为 速度最大时,合外力为零。 即 所以 ( 3)位移最大时,末速度一定为 0 由动能定理可得 由图像可知,力 F做的功为 所以 (用分数表示同样给分) 评分标准: 每式 2分, 每式 1分 考点: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 ( 18分)如图所示,真空中以 为圆心,半径 r=0.1m的圆形区域内只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圆形区域的最下端与 xoy坐标系的 x轴相切于坐标原点 O,圆形区域的右端与平行 y轴的虚线 MN 相切,在虚线 MN 右侧 x轴的上方足够大的范围内有方向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 E=1.0105 N/C。现从坐标原点 O 沿 xoy平面在
21、y轴两侧各 30角的范围内发射速率均为v0=1.0106m/s的带正电粒子,粒子在磁场中的偏转半径也为 r=0.1m,已知粒子的比荷 ,不计粒子的重力、粒子对电磁场的影响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求: ( 1)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的大小; ( 2)沿 y轴正方向射入磁场的粒子,在磁场和电场中运动的总时间; ( 3)若将匀强电场的方向改为竖直向下,其它条件不变,则粒子达到 x轴的最远位置与最近位置的横坐标之差。 答案:( 1) ( 2) ( 3) 试题分析:( 1)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由 可得: ( 2)分析可知,带电粒子运动过程如图所示, 由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 可知粒子第一次在磁场
22、中运动的时间: 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度 粒子在电场中减速到 0的时间: 由对称性,可知运动的总时间: 即 ( 3)由题意分析可知,当粒子沿着 y轴两侧 300角射入时,将会沿着水平方向射出磁场区域,之后垂直虚线 MN 分别从 P 、 Q射入电场区,做类平抛运动,最终到达 x轴的位置分别为最远位置 P和最近位置 Q。 由几何关系 P到 x轴的距离 , ( 11) 最远位置 P坐标为 (12) Q到 x轴的距离 (13) 最近位置 Q 坐标为 (14) 所以,坐标之差为 (15) (16) 评分标准: 每式 2 分, (11)(12)(13)(14)(15)(16)每式 1 分。 考点:本题考查带电
23、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 ( 9分)如图所示,一密闭容器内贮有一定质量的气体,不导热的光滑活塞将容器分隔成左右两部分。开始时,两部分气体的体积、温度和压强都相同,均为 V0=15L, T0=300K 和 p0= Pa。将右侧气体加热,而左侧仍保持原来温度,平衡时测得左侧气体的压强为 p= Pa,求: ( )左侧气体的体积; ( )右侧气体的温度。 答案:( ) ( ) T=600K 试题分析: i对左侧气体,由玻意耳定律得: 所以左侧气体体积 ii对右侧气体,体积为 压强与左侧相同,均为 p,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 由 解得: T=600K, 评分标准: 每式 2分, 每式 1分 考点:本题考
24、查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 9 分)两列简谐横波分别沿 x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波速均为 =0.4m/s,波源的振幅均为 A=2cm。如图所示为 t=0时刻两列波的图象,此刻平衡位置在x=0.2m和 x=0.8m的 P、 Q 两质点恰好开始振动。质点 M的平衡位置位于x=0.5m处。求: ( )两列波相遇的时刻 t为多少? ( )当 t=1.875s时质点 M的位移为多少? 答案:( ) ( ) 试题分析: i由于 M在 PQ的中点,所以 ii由于两列波波速、波长均相等,所以周期也相等, , M点起振方向向下。 从 M开始振动起计时, M的振动方程为 代入振动方程可得, 评分标准: 式 3分, 式
25、 2分, 每式 1分 考点:本题考查机械波、机械振动 ( 9分)如图所示,质量为 mB=2kg的木块 B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 mA= 1kg的木块 A以某一初速度 v0=5m/s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与 B碰撞后都向右运动。木块 B 与挡板碰撞后立即反弹(设木块 B与挡板碰撞过程无机械能损失)。后来木块 B与 A发生二次碰撞,碰后 A、 B同向运动,速度大小分别为 1.2m/s 、 0.9m/s。求: ( )第一次木块 A、 B碰撞过程中 A对 B的冲量大小和方向; ( )木块 A、 B第一次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是多少? 答案:( ) 4N S ( ) 试题分析: i设 A、 B第一次碰撞后的速度大小分别为 vA1、 vB1,取向右为正方向,对于 A、 B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B与挡板碰撞,因为没有机械能损失,所以 B以原速率反弹,则第二次 A、 B碰撞前瞬间的速度大小仍然分别为 vA1、 vB1,设碰撞后的速度大小分别为 vA2、vB2, 由题意知, vA2和 vB2方向均向左,取向左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第一次碰撞过程中,设向右为正,对 B,由动量定理可得 方向向右 ii第一次碰撞过程中,设损失的机械能为 E,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 解得: 评分标准: 每式 2分, 每式 1分。 考点:本题考查动量定理、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