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五校高一下学期期中统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medalangle361 文档编号:329510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7.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五校高一下学期期中统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五校高一下学期期中统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五校高一下学期期中统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五校高一下学期期中统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五校高一下学期期中统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五校高一下学期期中统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关于能源和作为能源物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B天然气、石油、流水、风力为一次能源。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是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 答案: C 一氧化碳、甲烷和乙烷组成的混合气体 8.96L(标准状况 ),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气体先通过足量浓硫酸再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测知氢氧化钠溶液增重 26.4g,则原混合气体中乙烷的物质的量为( ) A 0.1mol B大于或等于 0.2mo

2、1,小于 0.3mol C等于 0.2 mol D大于 0.1mol小于 0.3mol 答案: C 香花石由前 20号元素中的 6种组成,其化学式为 X3Y2(ZWR4)3T2, X、 Y、Z 为金属元素, Z 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相等, X、 Z 位于同主族, Y、 Z、 R、T位于同周期, R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的 3倍, T无正价, X与 R原子序数之和是 W的 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原子半径: Y Z R T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W R T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 X Z D XR2、 WR2两化合物含有的化学键的类型相同 答案: D 273K 时,反应 2

3、SO2(g)+O2(g) 2SO3(g)生成 2molSO3,放出 393.2kJ的热量。在该温度下,情况 1:向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内通入 2molSO2和 1molO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 Q1;情况 2:向另一容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SO2和 0.5mol O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 Q2;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同时进行时,情况 1的反应速率 (SO2)比情况 2的大 B平衡时,情况 1: Q=393.2kJ C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密度,情况 1比情况 2大 D平衡时,情况 2: Q196.6kJ 答案: B 如下图所示,杠杆 AB两端分别挂有体积相同、质量相等的空

4、心铜球和空心铁球,调节杠杆并使其在水中保持平衡,然后小心地向烧杯中央滴入浓 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杠杆的偏向判断正确的是(实验过程中,不考虑铁丝反应及两球的浮力变化): ( ) A杠杆为导体和绝缘体时,均为 A端高 B端低 B杠杆为导体和绝缘体时,均为 A端低 B端高 C当杠杆为绝缘体时, A端低, B端高;为导体时, A端高, B端低 D当杠杆为绝缘体时, A端高, B端低;为导体时, A端低, B端高 答案: D 主链含 5个碳原子,支链含有一个甲基、一个乙基的烷烃有: ( )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答案: A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标准状况下, 2

5、.24L CHCl3含有的分子数为 0.1NA B 1.8 g 的 NH4+离子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NA C常温常压下, 48g O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NA D 0.1mol CnH2n+2中含有的碳碳单键数为 0.1n NA 答案: B 恒温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有可逆反应 2NO(气) +O2(气) 2NO2(气)+热量,不能说明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 A反应器中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B 正 (NO2) = 逆 (O2) C混合气体颜色深浅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保持不变 答案: B 为探究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和反应原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并记录了现象: 向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中插入锌片

6、,看到有气泡生成; 向上述稀硫酸中插入铜片,没有看到有气泡生成; 将锌片与铜片上端接触并捏住,一起插入稀硫酸中,看到铜片上有气泡生成,且生成气泡的速率比实验 中快; 在锌片和铜片中间接上电流计,再将锌片和铜片插入稀硫酸中,发现电流计指针偏转。下列关于以上实验设计及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实验 、 说明锌能与稀硫酸反应而铜不能 B实验 说明发生原电池反应时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实验 说明在该条件下铜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D实验 说明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 答案: C 反应 4 (气) 5 (气) = 4NO(气) 6 (气)在 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

7、0.4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 (X)(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 )可表示为 ( ) A (NH3)=0.0100mol.L-1.s-1 B (O2)=0.0010mol.L-1.s-1 C (NO)=0.0010mol.L-1.s-1 D (H2O)=0.045mol.L-1.s-1 答案: C 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 A F原子结构示意图 B甲烷的结构简式 CH4 C新戊烷的分子式 C5H8 D甲基的电子式 答案: B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金刚石和石墨可互称为同位素 B D2和 T2可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D H和 D是不同核素

8、 答案: D 下列关于化学观或化学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根据元素周期律,由 HClO4可类推出氟元素也存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HFO4 B在元素周期表的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 C控制实验条件可以改变可逆反应的限度和速率 D Na、 K 在周期表中属于同一主族,化学性质相似, Na常温下与水剧烈反应,故 K 常温下也能与水剧烈反应 答案: A 短周期元素 X、 Y、 Z、 W、 Q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 Y Z W Q A元素 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 Q 的强 B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 rX rY rZ rW rQ C离

9、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 rZ 3 rY2- D元素 X与元素 Z的最高正化合价之和的数值等于 8 答案: D 盐酸倒在碳酸钠粉末上,能使反应的最初速率加快的是 ( ) A增加碳酸钠的用量 B盐酸浓度不变,使用量增加一倍 B盐酸浓度增加一倍,使用量减半 D盐酸浓度不变,使用量减半 答案: C 某 Li+原子核中含有 4个中子。含 6.021023个电子的该离子质量是 ( ) A 4/7 g B 4.7g C 3.5g D 7/4g 答案: C 实验题 (12分 )某同学为了探究锌与硫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他在 100mL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标况下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实验记录如下 (

10、累计值 ): 时间 (min) 1 2 3 4 5 氢气体积(mL)(标准状况 ) 50 120 232 290 310 (1)哪一时间段 (指 0 1、 1 2、 2 3、 3 4、 4 5min)反应速率最大_,原因是 _。 (2)哪一时间段的反应速率最小 _,原因是_。 (3)求 2 3 分钟时间段以硫酸的浓度变化来表示的该反应速率 (设溶液体积不变,要写出计算过程 )_。 (4)该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上述实验中涉及到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有 ; 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原因是 ; 实验室中现有 Na2SO4

11、、 MgSO4、 Ag2SO4、 K2SO4等 4种溶液,可与实验中CuSO4 溶液起相似作用的是 ; 该同学通过实验进一步研究了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 CuSO4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但当加入的 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 下降。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 答案: (1) 2 3min( 1分),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占主导作用( 1分)。 (2) 4 5min( 1分),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占主导作用( 1分)。 (3) 2 3min产生的 V(H2)= 232 mL -120mL=112 mL=0.112L

12、 n(H2)= =0.005mol H2SO4 H2 1 1 n(H2SO4) 0.005mol 所以 n(H2SO4) =0.005mol 因此硫酸的反应速率为 =0.05 mol/( L min)( 2分) (4) Zn+Cu2+=Zn2+Cu( 1分); Zn+2H+=Zn2+H2( 1 分) CuSO4与 Zn反应产生的 Cu与 Zn形成原电池加快了氢气产生的速率。( 1分); Ag2SO4( 1分); 加入一定量的 CuSO4后,生成的单质 Cu会沉积在 Zn的表面,降低了 Zn与溶液的接触面积( 2分)。 填空题 (10分 ) (1)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全部是金属元素的区域为 _。

13、A a B b C c D d (2)G元素单质在 E元素单质中燃烧时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_,它是_(填 “共价化合物 ”或 “离子化合物 ”)。该化合物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 ; 该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 (3)表格中九种元素能形成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_(用化合物的化学式表示,下同 ),酸性最强的是 _,属于两性氢氧化物的是 _。 (4)现有甲、乙两种短周期元素,室温下,甲元素单质在冷的浓硫酸或空气中,表面都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乙元素原子核外 M电子层与 K 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相等。 用元素符号将甲、乙两元素填写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对应的位置。 甲、乙两元素相比较,金属性较强的是

14、 _(填名称 ),可以验证该结论的实验是 _。 (填编号 ) a将在空气中放置已久的这两种元素的块状单质分别放入热水中; b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同浓度的盐酸反应; c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溶液; d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答案: (1)B( 1分) (2) Na2O2,离子化合物离子键和非极性键(或共价键); ( 3分) (3) NaOH, HClO4, Al(OH)3。( 3分) (4) ( 1分) 镁 , ( 1分) bc。( 1分) (9分 ) (1)下列反应能设计成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是 A Zn CuSO4 ZnSO4 Cu B Na

15、OH+HCl=NaCl+H2O (2)若将 (1)中的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请画出原电池的装置图,标出正、负极和电解质溶液,并写出电极反应式: 正极反应 负极反应 . (3)某烷烃的蒸气质量是相同条件下氢气质量的 36倍,该烃的分子式为_,请写出该烃同分异构体中有 4种不同沸点的一氯代物的该烃的结构简式,并命名: 、 答案: (1) A ( 1分) (2) Cu2+2e-=Cu ( 1分) Zn-2e-=Zn2+ ( 1分)(正极材料只要合理均可)( 2分) (3)C5H12 ( 1分) ( 1分) 2-甲基丁烷(或异戊烷)( 1分) (11分 )已知短周期元素 X、 W、 Z、 Y核电荷数依次增

16、大。 X为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W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二倍, 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电子层数的三倍。 (1)写出 Z单质的电子式 _ (2)由 X、 W、 Z三种元素可组成火箭燃料甲,三种元素质量比为 2 6 7,甲蒸气密度是同温同压下氢气密度的 30倍,甲分子 式 _。 Z、 Y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化合物乙 Z2Y4可做为火箭燃料燃烧时的供氧剂。虽然化合物甲与乙都有毒,但燃烧产物却无毒。写出化合物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该反应生成物能量总和 (填 “大于 ”、 “小于 ”或 “等于 ”)反应物能量总和。 (3)X、 Y两种元素的单质已被应用于字宙飞船的燃料电池中,如图所示,两个电极均

17、由多孔性碳构成,通入的两种单质由孔隙逸出并在电极表面放电。 b是电池的 _极, a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_,消耗 n molY单质时电池内转移的电子个数约为_。 如果燃料电池中, a电极上改为通入 X与 W两种元素形成 的化合物丙 (其它条件不变 )写出 b 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 _。 如果只把燃料电池电解质改为掺入了三氧化二 的 ZrO2晶体,它在高温下传导 O2-(其它条件不变 ),电池工作时,固体电解质里的 O2-向 _极 (填 a或 b)移动,正极反应式为 _。 答案: (1) ( 1分) (2) C2H8N2( 1 分)。 C2H8N2+2N2O4=2CO2+3N2+4H2O( 2 分

18、) 小于。( 1 分) (3) 正极( 1分), 2H2 4OH4e- 4H2O( 1分)。 4nNA( 1分) O2 2H2O 4e- 4OH( 1分) a ( 1分) O2 4e- 2O2-( 1分) 计算题 (10分 ) (1)已知某反应的各物质浓度数据如下: _ 起始浓度( ): 1.5 1.0 0 2s末浓度( ): 0.9 0.8 0.4 则 a= , b= 。 2s内 B的转化率 = 。 (2)由碳棒,铁片和 200mL 1.5mol/L的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当在碳棒上产生气体 3.36L(标准状况)时,求 有 mol电子从 通过电线到 (填 “铁片 ”或 “碳棒 ”)。 此时溶液中 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 (3)将 2.3g金属钠放入足量的 m g重水( D2-O)中,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用含 m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 (1) a=3( 1分), b=1( 1分)。 20% ( 1分)。 (2) 0.3mol ( 1分) 铁片( 1分)碳棒。( 1分) 1.5mol/L( 1分)。 (3) (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