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教学质量调研(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doc

上传人:feelhesitate105 文档编号:329824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2.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教学质量调研(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1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教学质量调研(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1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教学质量调研(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1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教学质量调研(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1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教学质量调研(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教学质量调研(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2011年被第 63届联合国大会定为 “国际化学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化学在开发可替代能源、保护环境等方面起到主要作用。下列措施中,不利于节能减排和改善环境的是 A推广可利用太阳能、风能的城市照明系统 B使用填埋法处理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 C加速建设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D积极推行 “限塑令 ”,加快研发利用二氧化碳合成的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 答案: B 已知,常温下, KSP (AgCl)=1.810-10 mol2 L-2, KSP (AgI)=8.310-17 mol2 L-2,下列叙述中,正确

2、的是 A常温下, AgCl在饱和 NaCl溶液中的 KSP比在纯水中的 KSP小 B向 AgCl的悬浊液中加入 KI溶液,沉淀由白色转化为黄色 C将 0.001 mol L-1的 AgNO3溶液滴入 KCl和 KI的混合溶液中,一定先产生AgI沉淀 D向 AgCl的饱和溶液中加入 NaCl晶体,有 AgCl析出且溶液中 c(Ag+)=c(Cl-) 答案: B 已知 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 Co2+,且 Co2O3、 Cl2、 FeCl3、 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Cl2通入 FeI2溶液中,可存在反应 3Cl2+6FeI2=2FeCl3+4FeI3 B每 1

3、mol Co2O3在酸性溶液中被氧化生成 Co2+时转移 2 mol e- C FeCl3溶液能使淀粉 KI 试纸变蓝 D I2是 A族元素单质,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以将 Co2+氧化成 Co2O3 答案: C 关于下列图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 所示实验可比较硫、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B用图 所示实验装置排空气法收集 CO2气体 C图 表示可逆反应 CO( g) +H2 O( g) CO2( g) +H2( g)的 H大于0 D图 装置可以用来除去 SO2中的 HCl 答案: A 对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某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只有 Cl-、 OH-、 NH

4、4+、 H+,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可能为 c(Cl-)c(NH4+) c(OH-)c(H+) B 0.1 mol L-1(NH4)2SO4溶液中: c(H+) c(NH4+) C 0.1 mol L-1的 HCl溶液与 0.1 mol L-1的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c(H+) +c(Na+)= c (OH-)+c(Cl-) D 0.1 mol L-1 CH3COONa溶液中: c(Na+) c(CH3COO-) c(H+) c(OH-) 答案: C 表示下列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HCO- 3+Ca2+OH = CaCO3+H2O

5、 B氯化铵与氢氧化钠两种浓溶液混合加热: OH-+ NH+ 4 H2O+NH3 C NaHCO3的水解: HCO- 3+H2O = H3O+CO2- 3 D钢铁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 4OH- O2+2H2O+4e- 答案: B A、 B、 C为三种短周期元素, A、 B在同周期, A、 C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A2-和 C-, B2 和 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原子序数: A B C B. 原子半径: A B C C. 离子半径: A2- B2 C- D.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A C B 答案: A 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含大量 Fe3+的溶液中: NH

6、4+、 Na+、 Cl-、 SCN- B在含有 Al3+、 Cl-的溶液中: HCO3-、 I-、 NH4+、 Mg2+ C在 c(H+)=110-13 mol L-1的溶液中: Na+、 S2-、 SO2- 3、 NO3- D在溶质为 KNO3和 NaHSO4的溶液中: Fe2+、 Ca2+、 Al3+、 Cl- 答案: C 某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NaCl和 H2SO4,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 1。滴入几滴石蕊溶液后,用石墨作电极电解该混合溶液,根据电极产物,电解过程可明显分为三个阶段。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阴极自始至终只产生 H2 B电解过程中,溶液颜色呈现红色 紫色 蓝色的变化 C

7、电解过程中, Na+和 SO2- 4的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 D第一阶段中阴、阳两极产生的气体混合引燃后,恰好完全反应得到 HCl 答案: C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是阳离子 B只有原子才满足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相等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肯定属于纯净物 D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都属于同种元素 答案: A 医学界通过用 14C标记的 C60发现一种羧酸衍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它可以通过断裂 DNA抑制艾滋病毒的繁殖。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14C与 12C的性质完全不同 B. 14C与 14N含有的中子数相同 C. 14C60和 12C60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D.

8、 14C与 12C、 13C互为同位素 答案: D 若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足量铜与 200 g 98%的浓硫酸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 2NA B 16 g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NA C 1 L 0.5 mol L-1 Na2CO3溶液中含有的 CO2- 3数为 0.5NA D 78 g Na2O2中所含阴离子的数目是 2NA 答案: B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B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金属元素 C蛋白质溶液、淀粉溶液和葡萄糖溶液都是胶体 D共价化合物中各原子都一定满足最外层 8电

9、子稳定结构 答案: A 下列实验操作中,可以达到预定目的的是 A用渗析的方法可以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少量氯化钠 B用过量的 KSCN溶液除去 FeCl2溶液中的少量 FeCl3 C通过灼热的镁粉,可以除去 N2中的少量 O2 D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可分离 Na2SO4和 NaCl固体混合物 答案: A 实验题 ( 5分)(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_(填序号)。 为使稀硫酸和锌制取氢气的速率加快,可向稀硫酸中加入用铜丝网包裹的锌粒 用托盘天平称取 10.4 g食盐时,将食盐放在右盘中的纸片上称量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容量瓶洗涤后未进行干燥 来

10、源 :Z_xx_k.Com 以酚酞作指示剂,用标准浓度的盐酸滴定 NaOH溶液,待溶液变成浅红色时即停止滴定 测定溶液的 pH时,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点在试纸中部,待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 照读数 ( 2)下列说法中,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_(填序号)。 在通风橱内做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实验 实验中剩余的过氧化钠粉末用纸包裹好后,放入垃圾桶内 闻氯气的气味时,用手轻轻在瓶口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氯气飘进鼻孔 为了节约时间,锌与稀硫酸反应一开始有氢气放出,就直接做氢气点燃实验 答案:( 5分)( 1) (每空 1分,共 3分)( 2) (每空 1分共2分) ( 15分)某课外活动小组将下图所示装

11、置按一定顺序连接,在实验室里制取一定量的 FeCl3(所通气体过量并充分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 ( 1)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2)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为(填写装置代号)A_ _D。 ( 3)装置 C 的作用是 _, 写出装置 D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 _。 ( 4)反应开始后, B中硬质玻璃管内的现象为_; 可以检验生成物中含有 Fe3+的试剂是 _(填写试剂名称)。 (5) 该小组欲用下图所示装置收集尾气,并测量多余气体的体积。 若如 图所示量气装置由干燥管、乳胶管和 50 mL滴定管改造后组装而成,此处所用滴定管是 _(填 “酸式 ”或 “碱式 ”)滴定管。 为提高

12、测量的准确性,上图装置中的液体可用 _, 收集完气体后,读数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_。 如果开始读数时操作正确,最后读数时俯视右边滴定 管液面, 会导致所测气体的体积 _(填 “偏大 ”、 “偏小 ”或 “无影响 ”)。 答案:( 15分)( 1) 4HCl(浓 )+MnO2 MnCl2+Cl2+2H2O( 2分) ( 2) ECB( 2分) ( 3)干燥 Cl2,防止 FeCl3的水解( 1分); Cl2+2OH = Cl + ClO+H2O( 2分) ( 4)棕(红)色的烟( 1分);硫氰酸 钾( 1分) ( 5) 碱式( 1分) 饱和 NaCl溶液( 1分);上下移动滴定管,使左右两边液面相

13、平( 2分) 偏大( 2分) 填空题 ( 11分) A、 B、 C、 D、 E五种短周期元素( A、 B、 C、 D、 E分别代表元素符号),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 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反应生成一种盐 X; D与 A同主族,且与 E同周期; 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 =3/4倍; C与 E同主族。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X的化学式为 _, 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_。 ( 2)元素的非金属性 C_E(填 “ ”、 “ ”或 “ ”),下列各项中,能说明这一结论的事实有 _(填序号)。 氢化物 H2E的酸性 比 H

14、2C强 氢化物 H2C的热稳定性比 H2E强 氢化物 H2E的水溶液放置在空气中会变浑浊 ( 3)将由 BC和 BC2组成的混合气体通入下图所示装置中,用来验证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的氧化性强。 已知( )浓硝酸能将气体 BC氧化成 BC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 BC。 ( ) NaOH溶液与 BC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2BC2=NaBC2+NaBC+H2O NaOH溶液与 BC气体不反应 a. 装置 、 、 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 _、 _、 _。 b. 通入混合气体之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某另外一种气体,试推测先通入的该气体可以是 _(填一种气体的化学式)。 c. 能够说明实验已成功的

15、现象是 _。 答案:( 11分)( 1) NH4NO3( 1分); ( 1分)( 2) ( 1分) ( 2分) ( 3) a:H2O、稀 HNO3、浓 HNO3(每空 1分,共 3分) b:CO2( N2、 H2合理答案:均可)( 1分) c:装置 中液面上方气体仍为无色,装置 中液面上方气体由无色 变为红棕色( 2分) ( 7分)下图各物质是中学化 学中常见的物质,甲、乙均是离子化合物,且阴、阳离子个数比为 1 1。甲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乙是一种常用的化肥。 B、D常温常压下是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 1)甲的俗名是 _ _。 ( 2) A、 D物质的水溶液分别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均显红

16、色,说明溶液均显性,其原理是否相同?请用必要的文字加以解释并写出离子方程式: _。 ( 3)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入气体 D至饱和后,再通入足量的气体 B可制得物质甲,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答案:( 7分)( 1)小苏打( 1分) ( 2)碱( 1分);不相同。碳酸钠水解显碱性 CO32- +H2O HCO3- +OH- 氨气溶于水生成的 NH3 H2O电离显碱性 NH3 H2O NH 4 + + OH-所以加入酚酞后溶液显红色 (3分。其它合理答案:同样给分 ) ( 3) NaCl + CO2+H2O+NH3=NaHCO3+NH4Cl(2分 ) ( 17分)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开

17、发和应用的广阔前景,工业上一般可采用如下反应来合成甲醇: CO(g)+2H2(g) CH3OH(g)。 ( 1)分析该反应并回答下列问题: 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 。 下列各项中,不能够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 _(填序号)。 a. 恒温、恒容条件下,容器内的压强不发生变化 b. 一定条件下, CH3OH分解的速率和 CH3OH生成的速率相等 c. 一定条件下, CO、 H2和 CH3OH的浓度保持不变 d. 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消耗 2 mol CO,同时生成 1 mol CH3OH ( 2)下图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 CO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该反应的焓变 H_0(填 “ ”、 “

18、”或 “ ”)。 T1和 T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是 K1_K2(填 “ ”、 “ ”或“ ”)。 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增加甲醇产率的是 _。 a. 升高温度 b. 将 CH3OH(g)从体系中分离 c. 使用合适 的催化剂 d. 充入 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 3) 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2CH3OH(l)+3O2(g)=2CO2(g)+4H2O(g)H -a kJ mol-1 2CO(g)+O2(g)=2CO2(g) H -b kJ mol-1 H2O(g)= H2O(l) H -c kJ mol-1 则, CH3OH(l)+O2(g) =CO(g)+2H2O(l) H _kJ

19、mol-1。 ( 4) 2009年 10月,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在甲醇燃料电池技术方面获得新突破,组装出了自呼吸电池及主动式电堆。甲醇燃料电池的工 作原理如图所示。 该电池工作时, b口通入的物质为 _, c口通入的物质为_。 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_。 工作一段时间后,当 6.4 g甲醇完全反应生成 CO2时,有 _NA个电子转移。 ( 5)以上述电池做电源,用上图所示装置,在实验室中模拟铝制品表面 “钝化 ”处理的过程中,发现溶液逐渐变浑浊,原因是(用相关的电极反应式和离子方程式表示): _, _。 答案:( 17分) ( 1) K= CH3OH / CO H2 2(1分 ); d( 1分) ( 2) ( 1分) b( 1分) ( 3)( b-a-4c) /2( 3分) ( 4) CH3OH( 1分) ;O2( 1分) O2+4e-+4H+2H2O( 2分) ; 1.2( 2分) ( 5) AlAl3+3e-( 1分) Al3+3HCO3- =Al(OH)3+3CO2(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