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浙江省某重点高中高一 12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碘缺乏病是目前已知的导致人类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为解决这一全国性问题,我国已经开始实施 “智力工程 ”,最经济可行的措施是 A食盐加碘(盐) B面包加碘(盐) C大量食用海带 D注射含碘药剂 答案: A 试题分析:人类智力障碍是因为缺碘,而最经济可行的措施就是在每天都食用的实验中加碘。 B、 C、 D选项虽也可补碘,但是不适合于日常生活中。 考点:常见物质的用途 点评:信息题型在高考中的分量已逐年增大,但难度不大,考生应仔细阅读信息,紧紧抓住题干,在备考中应注意积累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 某不纯的烧碱样品,含
2、 Na2CO3 3.8%(质量百分含量)、 H2O 5.8%、NaHCO3 0.004%。取 m g样品溶于 40 m L 2 mol/L的盐酸后,并用 2 mol/L Na OH溶液中和剩余的酸,在蒸发后可得干燥的固体的质量为 A 4.68 g B 5.58 g C 2.34 g D 3.34 g 答案: A 试题分析:某不纯的烧碱样品,溶于盐酸后,溶质主要为氯化钠和氯化 氢,用氢氧化钠中和后,溶质只有氯化钠,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氯化钠中的氯离子即盐酸中的氯离子,故干燥后固体的质量为 0.04L2mol L58.5g/mol=4.68g。 考点:化学计量。 点评:化学计量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考
3、生应熟练掌握,灵活应用。本题使用守恒法。 使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 NaCl、 MgCl2、 AlCl3溶液中的 Cl-离子完全沉淀时,若所用相同浓度的 AgNO3溶液的体积比为 3:2:l,则上述三种溶液的体积比是: A 9:4:1 B 9:3:1 C 6:3:2 D 3:2:1 答案: B 试题分析: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 NaCl、 MgCl2、 AlCl3溶液中, Cl-的浓度比为1:2:3,所用相同浓度的 AgNO3溶液的体积比为 3:2:l,故上述三种溶液的体积比为 9:3:1,选 B。 考点:化学计量。 点评:化学计量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考生应熟练掌握,特别是相关的计算公式的运用。 Rn+
4、离子有 m个电子,它的质量数为 A,则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A m +n B A-m+n C A-m-n D A m-n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可知,质子数 =m+n;由中子数 =质量数 -质子数可知,中子数 =A-( m+n) =A=m-n,故选 C。 考点:原子结构。 点评:此类题型在高考试题中,多数结合元素周期表进行考核。考生应熟练掌握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其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浓度为 0.5mol/L的 MgCl2溶液中,含有 Cl-个数为 NA B标准状况下, 22.4LH2O 含有的分子数为 NA C在室温和常压下,
5、 71 g Cl2含有 2NA个 Cl原子 D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所含分子数和原子数相同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选项没有给出溶液的体积,故无法计算 Cl-的个数; B选项中,标准状态下水的密度为 1g/cm3,故水分子的分子数为 22.4L1103g L18gmol1.24103mol;C选项中, n(Cl2)=m/M=71g71g/mol=1mol,故 n(Cl)=2mol;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可知,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粒子,如 N2和 NH3,其所含分子数相同,但是原子数明显不同。 考点:阿伏伽德罗常数的相关计算。 点评:化学计量是学习化学的基
6、础,考生应熟练掌握。高考的考查主要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相关知识点。 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 K+、 MnO4-、 Na+、 Cl- B K+、 Na+、 NO3-、 CO32- C Na+、 H+、 NO3-、 SO42- D Fe3+、 Na+、 Cl-、 SO42-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中 MnO4- 为紫红色; C中 H+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D中Fe3+为浅黄色,故答案:选 B。 考点:考查离子的共存问题。 点评:离子共存问题是历年高考的重点,考生在备考中要注意积累常见的化学反应,并注意题文中隐藏的条件。 已知气体的密度与它的摩尔质量成正比,一只
7、气球若放在空气中静止不动,那么在相同条件下,该气球放在下列气体中会下沉的是 A H2 B Cl2 C CO2 D O2 答案: A 试题分析:已知气体的密度与它的摩尔质量成正比,所以可知 H2、 Cl2、 CO2、O2气体的相对密度分别为 2、 71、 44和 32,而空气的相对密度为 29,故答案:选 A。 考点:阿伏伽德罗定律的推论。 点评:阿伏伽德罗常数、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是 高考必考内容,考生应重点把握此知识点。 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的反应 OH- H H2O B金属钠与热水反应 Na + H2O = Na + OH- + H2- C铜片插入
8、硝酸银溶液中 Cu +Ag = Cu2 + Ag D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 CaCO3 2H+ Ca2+ H2O CO2-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选项不符合客观事实,应为; B选项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应为 ; C选项不符合电荷守恒定律,应为。故答案:选 D。 考点:常见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点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为历年高考的重点,考生应熟记其书写规则,并灵活运用。 下列有关 NaHCO3与 Na2CO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别加热两种样品,没有残留物质的是 NaHCO3 B分别配成溶液,再加入石灰水,无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NaHCO3 C分别与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反应,产生 CO2的
9、速率: Na2CO3 NaHCO3 D二者在一定条件下不能相互转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 ,所以 NaHCO3会有残留 Na2CO3,而 Na2CO3 加热没有变化, A、 D 错误;分别加入是石灰水,都有白色沉淀生成, B错误;往 Na2CO3溶液中加入盐酸,先生成 NaHCO3,再进一步生成 NaCl和 CO2, C正确。 考点:常见物质的性质。 点评:相近物质的考查是高考常考内容,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注意积累常见的典型物质的性质。 实验室中要配制 2mol/L的 NaCl溶液 980 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 NaCl的质量分别是 A 980 ml , 114.7g B
10、500ml, 58.5g C 1000 ml, 117 g D 1000ml, 117.0g 答案: D 试题分析:因每个容量瓶都只有一条刻度线,故要配制 980 ml的溶液,需要用到 1000 ml规格的容量瓶; NaCl是用天平称量的,精确度为 0.1g。故答案:选D。 考点:考查实验仪器的规格。 点评:对化学实验的考查是历年的高考重点,考生在备考中应注意对化学实验、化学仪器的相关知识的积累。 下列有关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胶体粒子直径在 1-100nm之间 B氢氧化铁胶体属于纯净物 C净水剂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是胶体 D光束通过胶体时有丁达尔效应 答案: B 试题分析:溶液的粒子直径小于
11、 1nm,混浊液的粒 子直径大于 100nm,胶体则介于两者之间;胶体是分散系,属于混合物;净水剂净水的原理是:净水剂在水中形成胶体,利用胶体粒子的带电性进行吸附;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和溶液的一种物理方法。故答案:选 B。 考点:考查胶体的相关知识点。 点评:胶体的相关知识点是高考历年来的考查点,考查形式为选择题,考查内容多为识记知识点,难度较低。 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电解质,后者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 NaCl晶体、 BaSO4 B铜、二氧化硫 C液态的醋酸、酒精 D熔融的 KNO3、硫酸溶液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
12、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 A中物质在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是电解质; B中铜是单质,二氧化硫的水溶液虽能够导电,但不是本身导电,而是因为亚硫酸的电离,故二氧化硫是非电解质; C中液态的醋酸在水溶液中能部分电离,是弱电解质,酒精是有机物,不能导电; D中硫酸溶液是混合物,不属于非电解质,故答案:选 C。 考点:运用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判断物质的类别。 点评:对(强、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考查是历年的高考重点,考查内容主要为:一、 利用其概念判断所给物质的类别;二、正确书写强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难度不大。 2007 年 10 月 24 日,我国自行研发的第一颗探月卫星 “嫦娥一号 ”顺利升
13、空。“嫦娥一号 ”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探明月球上 32He 的储量。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 32He,每百吨 32He 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下列关于 32He 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 1 B质子数为 2 C质量数为 3 D原子结构示意图是答案: D 试题分析:原子符合 ,其中 X表示原子名称, A表示质量数, Z表示质子数,中子数 =质量数 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故该原子的核外电子只有 2个,即一个电子层。因此答案:选 D。 考点:考查原子符合的表示方法。 点评: 对化学用语的考查是高考必考知识点,难度不大,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
14、程中应注意化学用语的规范使用。 除去括号内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A CO2( HCl) -饱和碳酸钠 B NaCl溶液(碘) -CCl4,萃取、分液 C KNO3溶液( NaCl) -降温结晶,过滤 D Cu( Fe) -加盐酸,过滤 答案: A 试题分析: A中饱和碳酸钠和 CO2能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故不能选用; B中碘在 CCl4中的溶解度比较大,且 NaCl溶液和 CCl4不能互溶,因此可以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碘; C中 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而 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故采用降温的方法,使 NaCl结晶析出,过滤即可; D中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 F
15、e能跟盐酸发生置换反应,而 Cu不能,故答案:选 A。 考点:考查常见的提纯除杂所用的试剂和方法。 点评:提纯除杂是化工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工序,更是高考的考查重点。考生应着重复习此知识点。常考题型为选择题和实验 题。 2008年 9月,中国爆发三鹿婴幼儿奶粉受污染事件,导致食用了受污染奶粉的婴幼儿产生肾结石病症,其原因是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三聚氰胺的分子式为 C3N3(NH2)3,下列有关三聚氰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三聚氰胺的摩尔质量为 126g/mol B三聚氰胺中 C、 N、 H的原子个数比为 1: 2: 2 C三聚氰胺中 C、 N 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6: 7 D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16、约为 66.7 答案: C 试题分析:纯净物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与其相对分子(原子)质量相同,摩尔质量的单位为 g/mol,而相对分子(原子)质量的 单位为 “1”;三聚氰胺中 C、N、 H的原子个数分别为 3、 6、 6,故其个数比为 1: 2:2; C、 N 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3 146 3 7;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146( 123146 1666.7,故答案:选 C。 考点:化学计量。 点评:化学计量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也是高考的重要考点,考生应熟练掌握。 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NO NO2 2NaOH=2NaNO3 H2O B NH3 HCl= NH4Cl C
17、Br2 2KI=I2 2KBr D 2H2O2=2H2O O2 答案: B 试题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原子获得(或偏向)电子的过程,表现为元素的化合价的升高(或降低)。标出各元素的化合价,可知 A选项的 N, C选项的 Br和 I, D选项的 O 的化合价反应前后发生变化,故只有 B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电子的得失或偏移。 点评:氧化还原反应是高考的必考内容,考生应把握以下两点:一、判断一个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以及氧化剂(产物)、还原剂(产物)分别是什么;二、利用得失电子配平所给化学反应,并能进行简单的有关于电子守恒的计算。 实验题 为了证明在实验室制备
18、得到的 Cl2中会混有 HCl,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甲同学的示意图,实验装置从左至右的连接顺序为: 装置 ; (2)装置 中主要玻璃仪器的名称 _、 _、 _; (3)实验室制备 Cl2的离子方程式为 _; (4)装置 中 Cu的作用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5)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实验设计仍然存在缺陷,不能证明最终通入 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为此,乙同学提出气体通入装置 之前,要加装一个检验装置 ,以证明最终通入 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你认为装置 应放入 。 (6)实验结束,处理多余 Cl2的常用试剂是 _,有关反应的离子方
19、程式为 _。 (7)实验用的 AgNO3需配制,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填序号 ) _。 a某同学观察液面的情况如图所示 b没进对烧杯、玻璃棒进行洗涤操作 c定容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 d AgNO3固体称量时,砝码上沾有杂质 e容量瓶使用前内壁沾有水珠 答案: (1) ; 分液漏斗 , 酒精灯 , 圆底烧瓶 (3) MnO2 +4H+ +2Cl-=Mn2+ +Cl2+2H2O (4) Cu + Cl2 = CuCl2 (5)湿的碘化钾淀粉试纸 (湿的有色布条 ) (6) NaOH , Cl2+2OH-=Cl-+ClO-+ H2O (7) a d 试题分析 :( 1) 为气体的制备装
20、置, 为干燥装置, 为除去氯气的装置, 为证明气体中混有 HCl;( 3)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MnO2 +4HCl=MnCl2+Cl2+2H2O( 4)混有 HCl的 Cl2经过灼热的铜单质, Cl2与 Cu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5)若气体进入 装置时含有 Cl2,因 Cl2+2H2O=HCl+HClO, 装置同样有白色沉淀产生,故不能证明气体中混有 HCl;加装置 ,若湿的碘化钾淀粉试纸不变色,则证明进入 装置中的气体为 HCl。( 7)所配溶液浓度增高,只有两种情况,一是溶剂加少了,如 a;二是溶质加多了,如 d。 b、 c是浓度偏低,而 e是没有影响。 考点:化学实验 点评:对
21、化学实验的考查是历年高考重点,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注意对化学实验的相关知识的积累,尤其是课本中涉及的制备实验,应多加关注。 填空题 (1)微粒 X2-核外有 18个电子,该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2)由 1H216O 与 2H217O 所代表的物质中,共有 种元素, 种原子, 16O、 17O 的关系为 。 (3)已知:碳元素有 12C、 13C、 14C;氧元素有 16O、 17O、 18O,则它们能够形成 种CO2分子。 答案:( 1) 2, 4,同位素 18 ; 试题分析:( 1) X2-核外有 18个电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则该微粒的质子数为 16;( 2)同种元素用同一符号表示,不同
22、的核素表示不同的原子;( 3)CO2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碳、氧均有三种核素,两个氧原子可为同一核素,也可为不同核素,故总共有 18种组合。 考点:化学用语 点评:对化学用语的考查是高考必考知识点,难度不大,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化学用语的规范使用。 标出下列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KMnO4+16HCl(浓 )=2KCl+2MnCl2+5Cl2+8H2O 其中氧 化剂的是 ,每生成1mol Cl2,电子转移了 mol。 答案: KMnO4 ; 2 mol 试题分析:标出各元素的化合价,可知 Mn由 +7变为 +2, Cl由 -1变为 0,故氧化剂是 KMnO4,还原剂是 HC
23、l; Cl由 -1变为 0,每生成 1mol Cl2,即转移了 2 mol电子。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点评:氧化还原反应是高考的必考内容,考生应把握以下两点:一、判断一个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以及氧化剂(产物)、还原剂(产物)分别是什么;二、利用得失电子配平所给化学反应,并能进行简单的有关于电子守恒的计算。 洪灾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有效方法之一。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 ( 1)工业上用电解氯化钠溶液的方式制取氯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 2)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 Ca(OH)2制取漂白粉,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 3)漂白粉溶于水后,受空气中的 CO2作
24、用,即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次氯酸,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答案: (1) ( 2) ( 3) 试题分析:( 1)电解氯化钠时,应特别注意阴极产生的是氢气,其化学方程式为 ; ( 2)注意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 ,其化学方程式为; ( 3)此小题写化学方程式不难,但若要写离子方程式则需要注意,次氯酸是弱酸,不能拆。此化学方程式为 。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点评:化学方程式为历年高考的重点,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不断积累相关的方程式,特别是书中出现的方程式。 写出下列物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 1) Na2SO4 ( 2) CH3COOH 答案: CH3COOH CH3COO- + H+ 试题分析:
25、 Na2SO4为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醋酸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故用可逆符号。 考点:考查强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点评:强弱电解质是历年高考重点,考生可根据物质的分类来判断熟记哪些是强电解质、哪些是弱电解质。 计算题 将一定量的 NaHCO3,充分加热收集到 CO2有 1.12L(标准状况),冷却后将剩余固体溶于水中配成 250mL的溶液,求: ( 1)原 NaHCO3的质量( 2)所配制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答案: 0.2moL/L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写出化学方程式,列比例式求解, 168 g 1moL 22.4L xg ymoL 1.12L (1) 原 NaH
26、CO3的质量 m(NaHCO3) = 168g22.4L 1.12L ( 2)所配制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Na2CO3)=1moL1.12L22.4L0.25L=0.2moL/L 考点:化学计量 点评:化学计量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考生应熟练掌握公式,灵活应用。注意解题格式及单位。 实验室制取氯气,将多余的氯气用 100 ml 1.7mol/L的 NaOH 溶液完全吸收。对吸收后的溶液进行分析化验,测知 c(OH-)=0.1mol/L (不考虑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 ) 。 ClO-和 Cl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5 1。请回答: ( 1)吸收氯气消耗的 NaOH的物质 的量为 _mol。
27、( 2)被氧化的氯气的物质的量为 _mol,被还原的氯气的物质的量为 _mol。 ( 3)若采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共热的方法制氯气,制备尾气中的氯气所消耗的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_g。 答案: (1)0.16 (2)0.03 , 0.05 (3) 6.96 试题分析: 反应前 NaOH的物质的量为: 0.1 L1.7 mol/L = 0.17 mol 反应后 NaOH的物质的量为: 0.1 L0.1 mol/L = 0.01 mol 消耗的 NaOH物质的量为: 0.16 mol 根据反应 8Cl2+16NaOH=5NaClO+NaCIO3+10NaCl+8H2O 则反应掉的氯气有 0.16 / 1
28、68=0.08mol 其中被氧化的氯气即为 0.08 86=0.03mol 被还原的氯气即为 0.08-0.03=0.05mol 由( 2)可知,尾气中的氯气为 0.08mol MnO2Cl 2 87g 1 mol Xg 0.08mol 则 m(MnO2) =87g0.08mol/1mol=6. 96 g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 点评: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是化学计量中难度最大的内容,主要采用守恒法进行解答。 推断题 在盛有 AgNO3、 HCl、 Na2CO3、 CaCl2、 NaI五种无色溶液的试剂瓶上,分别贴有 的编号。将它们两两混合,产生的现象如右表所列 (其中 “”表示产生气体
29、, “”表示生成沉淀, “” 表示无现象 ): (1)写出 、 、 三种物质的化学式为: 、 、 。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答案:( 1) CaCl2 AgNO3 NaI (2) 试题分析:( 1)观察五种物质可知,只有 HCl、 Na2CO3混合才会生成气体,则 为这两种,其他三种物质,只有 AgNO3与所有物质混合都有沉淀产生,即为 ;而 NaI只与 AgNO3才能反应,故为 ;那么 只能是 CaCl2;再根据HCl 、 Na2CO3与 、 、 的反应现象,则可判断 为 Na2CO3, 为 HCl。 ( 2) HCl 、 Na2CO3均为强电解质,全拆, Na+ 和 Cl-实际没有参加反应。 考点:常见的化学反应及其现象。 点评:利用物质两两混合的现象推断各物质分别是什么,是高考常见的考查题型。考生在备考中 应注意积累常见物质的反应及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