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辽宁瓦房店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terrorscript155 文档编号:330341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34.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辽宁瓦房店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2-2013学年辽宁瓦房店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2-2013学年辽宁瓦房店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2-2013学年辽宁瓦房店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2-2013学年辽宁瓦房店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辽宁瓦房店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物质发生的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模型可知,该反应是醋酸根离子的水解反应,答案:选 B。 考点:考查常见反应的判断 点评:盐电离出来的离子结合水电离出来的 H+或 OH-生成弱电解质的过程称为盐类水解,据此可以判断。 在 10L密闭容器中, A、 B、 C三种气态物质构成了可逆反应的体系;当在某一温度时, A、 B、 C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一, C的百分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二。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此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由 T1向 T2变化时, V 正 V 逆 C增大

2、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 0 4分钟时, A的速率为 0.01mol/(L min)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图二可知,当 C 的含量达到最大值时,即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如果继续升高温度, C的含量反而是降低的。二根据图一可知, A和 B是反应物, C是生成物。这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选项 A不正确;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 B正确;根据图一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 2A B C,即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 C 正确; 0 4 分 钟时,A的变化量是 0.4mol,所以 A的反应速率是 0.01mol/(L min), D正确,答案:选 A。 考点:考查外界

3、条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反应速率的有关计算 点评:在分析有关图像时应该注意:一、 -t 图像或 c-t 图像: 1.-t 图像:分清正逆反应,分清各因素 (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 )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影响。 二、平衡图像 1.出现拐点的图像:分析依据 “先拐先平 ”。在转化率 -时间图像或物质的百分含量 -时间图像中,先出现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 (代表温度高或压强大或使用合适的催化剂等 )。 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 A把 a L 0.1 mol/L 的 CH3COOH溶液与 b L 0.1 mol/L的 KOH溶液 混合,所得溶液中一定存在: c (K+)+ c (H+) = c (CH3CO

4、O-) + c (OH-) B把 0.1 mol/L 的 NaHCO3溶液与 0.3 mol/L 的 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一定存在: c (OH-) c (Ba+)c (Na+) c (H ) C常温下,在 pH=3的 CH3COOH溶液和 pH=11的 NaOH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D向 1 mol/L 的 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 CH3COONa固体,由于CH3COONa水解显碱性,所以溶液的 pH升高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正确,符合电荷守恒; B中,氢氧化钡是过量的,生成物是碳酸钡白色沉淀、氢氧化钠。由于剩余的氢氧化钡的物质的量大于生成的氢氧化钠的,

5、B正确;根据水的电离方程式 H2O H OH-可知,溶液中氢离子和 OH-浓度如果相等,对水电离的抑制程度是相同的, C正确; D不正确,是由于增大了醋酸根离子的浓度,抑制了醋酸的电离,而使 pH升高的,答案:选 D。 考点:考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等 点评:在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时,关键是利用好几个守恒关系。即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等。而在判断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时,需要注意利用勒夏特例原理进行判断。 室温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 溶液 氨水 氢氧化钠溶液 醋酸 盐酸 pH 11 11 3 3 A在 、 中分别加入氯化铵晶体,两溶液的

6、 pH均增大 B 、 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C1-)c(NH4+)c(OH-)c(H+) C 、 两溶液混合,若所得溶液的 pH=7,则 c(CH3COO-)c(Na+) D分别将等体积的 和 加水稀释 100倍,所得溶液的 pH: c(CH3COO-)c(H )c(Na )c(OH-) D点 所示溶液中: c(Na )c(OH-)c(CH3COO-)c(H ) 答案: C 试题分析:点 处醋酸过量。根据电荷守恒可知, c(CH3COO-) c(OH-) c(Na ) c(H ), A不正确;点 所示溶液显中性,醋酸还是过量的,根据电荷守恒可知 c(Na ) c(CH3COO-),

7、 B不正确;当加入的氢氧化钠很少时,选项 C中的关系是存在的, C正确;点 处而在恰好反应,溶质只有醋酸钠,应该是 c(Na )c(CH3COO-)c(OH-)c(H ), D不正确,答案:选 C。 考点:考查酸碱中和过程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点评:在判断酸碱中和过程中离子浓度变化以及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时,除了注意判断酸碱的用量外,最重要的是利用好几个守恒关系,即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等,尤其是电荷守恒是经常用到的关系式,需要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H 5的 NH4Cl溶液或醋酸中,由水电离出的 c(H+)均为 10-9 mol/L B两种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

8、 c1和 c2, pH的别为 a和 a 1,则 c110c2 C在 c(H+) c(OH-) 1 1012的溶液中, Na+、 I-、 NO3-、 SO42-能大量共存 D 0.1 mol/L Na2CO3溶液和 0.1 mol/L NaHSO4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c(Na+)+c(H+) c(CO32-)+c(SO42-)+c(HCO3-)+c(OH-) 答案: C 试题分析:氯化铵水解促进水的电离,醋酸是酸,抑制水的电离。 A不正确,前者由水电离出的 c(H+)为 10-5 mol/L;醋酸在稀释过程中会促进电离,即氢离子的个数是增加的,因此 B不正确,应该是 c1 10c2; C中氢离

9、子浓度是 10-13 mol/L,即溶液显碱性,可以大量共存, C正确; D不正确,因为不符合电荷守恒,应该是 c(Na+)+c(H+) 2c(CO32-)+2c(SO42-)+c(HCO3-)+c(OH-),答案:选 C。 考点:考查盐类水解、弱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离子积常数的计算以及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等 点评:该题综合性强,浓度较大。需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选项 B,不易理解和掌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因为 NH3 H2O 是弱碱,所以不能用氨水与 FeCl3溶液反应制取 Fe(OH)3 B向 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 Cl2,再滴加

10、少量 CCl4,振荡、静置,下层液体为紫色 C向一定体积的热浓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铁粉,生成的气体能被烧碱溶液完全吸收 D将 SO2气体通入溴水,欲检验是否有 SO42-生成,可向溶液中滴加 Ba(NO3) 2溶液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不正确,氨水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氯化铵;碘离子的还原性强于亚铁离子的,所以氯气首先把碘离子氧化生成单质碘,单质碘易溶在有机溶剂中, B正确; C不正确,因为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会逐渐降低 ,会生成氢气。氢气不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在酸性条件下,硝酸钡能氧化 SO2生成硫酸,无法判断是否有 SO42-生成, D不正确,答案:选 B。 考点:考查离子反

11、应、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判断和应用 点评:该题容易错选 D。这是应用没有注意到硝酸银的氧化性导致的。硝酸钡没有氧化性,但在酸性条件下,却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一些还原性物质或离子,在离子共存以及物质的检验中尤其需要引起注意。 在室温下,等体积的酸和碱的溶液混合后, pH一定少于 7的是 A pH=3的醋酸跟 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 B pH=3的盐酸跟 pH=11的氨水 C pH=3硫酸跟 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 D pH=3的 HNO3跟 pH=11的 KOH溶液 答案: A 试题分析:醋酸是弱酸, pH 3的醋酸溶液的浓度大于 0.001mol/L,所以 A中醋酸过量,溶液显酸性, pH小

12、于 7;同样分析, B中氨水过量,溶液显碱性,C和 D中恰好反应,溶液显中性,答案:选 A。 考点:考查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点评:对于酸和碱中和后溶液酸碱性的判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能首先判断生成的盐是否水解,而应该是先判断酸碱的过量问题。只有当酸碱恰好反应时,才能考虑生成的盐是否水解。 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A CH4O 和 C2H6O 一定互为同系物 B 16 g CH4与 18 g NH4 所含质子数相等 C 32S与 33S的核外电子数相等,是同一种核素 D质量相等、体积不等的 N2和 C2H4的分子数相等 答案: D 试题分析: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 CH2原子团的同一类有机物的

13、,互称为同系物, A不正确,前者是甲醇,后者不一定是乙醇,也可能是甲醚; B不正确,前者含有 10mol质子,后者含有 11mol质子; C不正确,二者互为同位素;氨气和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在质量相同的条件下,二者的物质的量 相等,分子数相等,答案:选 D。 考点:考查同系物、核素的判断以及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 点评:在判断原子的组成和有关计算时,需要注意几个关系式,即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下列实验与物质微粒大小无直接关系的是答案: C 试题分析:萃取适合于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而分离的一种方法,和溶质的粒子直径大小不同,其余都是和粒子的直径大小有关系

14、,答案:选 C。 考点:考查常见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点评:分离提纯方法的选择思路是根据分离提纯物的性质和状态来定的。具体如下: 分离提纯物是固体 (从简单到复杂方法 ) :加热 (灼烧、升华、热分解 ),溶解,过滤 (洗涤沉淀 ),蒸发,结晶 (重结晶 ); 分离提纯物是液体 (从简单到复杂方法 ) :分液,萃取,蒸馏; 分离提纯物是胶体 :盐析或渗析; 分离提纯物是气体:洗气。 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纯碱溶液去油污 B加热稀醋酸溶液其 pH 稍有减小 C配置 FeCl3溶液时,加入少量 HCl,以防止溶液浑浊 D水中加入明矾可以净化水 答案: B 试题分析:纯碱水解显碱性,加热促

15、进水解,去污效果好;醋酸是弱酸,存在电离平衡,电离 吸热,加热促进电离,氢离子浓度增大,和水解无关系;氯化铁水解显酸性,氯化氢钠抑制氯化铁的水解;明矾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哪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做净水剂,答案:选 B。 考点;考查盐类水解的应用 点评:盐电离出来的离子结合水电离出来的 H+或 OH-生成弱电解质的过程。盐类水解的应用主要有: 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和比较盐溶液酸碱性的强弱时,通常需考虑盐的水解。 比较盐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时,当盐中含有易水解的离子,需考虑盐的水解。 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当有弱碱阳离子和弱酸阴离子之间能发生强烈双水解,则 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配制易水

16、解的盐溶液时,需考虑抑制盐的水解。 选择制备盐的途径时,需考虑盐的水解。 离子除杂、化肥的使用需考虑盐类的水解。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时需要考虑盐类水解。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维生素 C具有还原性,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 B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可以寻找制备半导体材料的元素 C向含有 Hg2+的废水中加入 Na2S,使 Hg2+转化成 HgS沉淀除去 D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答案: D 试题分析:油脂是各种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类,不是高分子化合物,选项 D不正确,其余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选 D。 考点: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元素周期表的

17、应用以及水的净化等 点评:该题属于常识性考查,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其对应目的的是 编号 实验操作 目的 A 取 4 g NaOH加入 96 mL水中 (水的密度近似看作 1 g/cm3) 配制 4 % NaOH溶液 B 滴定实验中,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避免造成误差使滴定结果偏低 C 向 CH3COONa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加热 证明升高温度能促进 CH3COONa水解 D 向盛有铜片的试管中加入浓硫酸,加热 证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是不能润洗的,否则会引起误差,选项 B不正确,其余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选 B。 考点:考查常见

18、的基本实验操作 点评: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进行化学实验的基础,对化学实验的考查离不开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所以本部分内容主要是以常见仪器的选用、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及灵活运用的能力。 化 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已知: 2H2(g) O2(g) 2H2O(g) H -483.6 kJ/mol,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 B在 AgCl悬浊液中加入 KI溶液充分振荡: Ag+ + I- = AgI C某反应 H 0,S0,则该反应在任意条件下均可自发进行。 D用稀 HN

19、O3溶解 FeS固体: FeS+2H+=Fe2+H2S 答案: C 试题分析:燃烧热是在一定条件下, 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A不正确,因为水的稳定状态是液态; B不正确,应该是AgCl+ I- Cl- AgI;根据 G H-T S可知,只要 G小于 0,反应就是自发的,所以选项 C正确;硝酸是氧化性酸,和 FeS反应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 D不正确,答案:选 C。 考点:考查常见化学用语的正误判断 考点:常见的化学用语主要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结构式、结构简式以及方程式和各种模型等,需要熟练记住。 已知: CO2(g) + 3H

20、2(g) CH3OH(g) + H2O(g) H -49.0 kJ mol-1。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 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1 mol CO2和 3 mol H2,测得 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能使 增大 B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 CO2的平衡转化率为 75% C 3 min时,用 CO2的浓度表示的正反应速率等于用 CH3OH的浓度表示的逆反应速率 D从反应开始到平衡, H2的平均反应速率 (H2) 0.075 mol L-1 min-1 答案: B 试题分析: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破坏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升高 温度能使

21、减小, A不正确;根据图像可知,平衡时 CO2的浓度是0.25mol/L,所以消耗 CO2是 1mol/L-0.25mol/L 0.75mol/L,所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 CO2的平衡转化率为 0.751.0 75%, B正确; 3 min时,反应还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所以用 CO2的浓度表示的正反应速率不等于用 CH3OH的浓度表示的逆反应速率, C不正确;消耗氢气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0.75mol/L32.25mol/L,所以氢气的反应速率是 (H2) 2.25mol/L10min 0.225 mol L-1 min-1,D不正确,答案:选 B。 考点:考查外界条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反应速率

22、和转化率的有关计算 点评:在计算反应速率时,经常用到的关系式就是,反应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该关系在判断平衡状态时也经常用到,需要熟练掌握不能灵活运用。 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 A向 SO2水溶液中加盐酸有利于 SO32-离子浓度的减少 B加入催化剂有利于氨的氧化反应 C室温下比高温更有利于合成氨中氨的生成 D用排饱和食盐水来除 Cl2中 HCl 答案: B 试题分析: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 1个条件,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进行,中这就是勒夏特列原理,该原理适用于所有的平衡体系。因此选项 A、C、 D 都可以适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平衡状态,适用答

23、案:选 B。 考点:考查勒夏特例原理的应用 点评: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和溶解平衡是中学中最重要的四种动态平衡,都适用于勒夏特例原理,需要熟练掌握。特别是需要注意的是理解好 “减弱 ”这种改变的含义。 实验题 ( 2分)用 pH试纸测定溶液 pH的正确操作是_ ( 7分)某校学生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选甲基橙作指示剂。 盛装 0.2000 mol/L盐酸标准液应该用 式滴定管。 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 _。 滴定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于锥形瓶中; 用标准溶液润洗盛标准溶液的滴定管,用待测液润洗盛

24、待测液的滴定管 装标准溶液和待测液并调整液面(记录初读数) 用蒸馏水洗涤玻璃仪器 滴定操作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 有关数据记录如下:则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mol/L。 实验序号 待测液体积( mL) 所消耗盐酸标准液的体积( mL) 滴定前 滴定后 1 20.00 0.50 20.55 2 20.00 8.00 26.00 3 20.00 1.40 21.35 滴定前平视读数,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则会使所测碱的浓度值 。 (填 “无影响 ”、 “偏高 ”或 “偏低 ”)。 答案:( 2分)将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 7分)

25、 酸( 1分) 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1分) 0.2000 偏低 ( 1分) (除注明外每空 2分) 试题分析:( 1) pH测定溶液的 pH时,试纸不能事先润湿,所以用 pH试纸测定溶液 pH的正确操作是:将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 2) 盐酸显酸性,应该用酸式滴定管盛放。 准确判断滴定终点是关键,所以滴定过程中,眼睛注视应该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根据滴定原理可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三次消耗的盐酸体积分别是 20.05ml、 18.00ml、 19.95ml。这说明第二次实验的数据和其它两次相比,误差

26、太大,应该舍去。实验消耗盐酸的平均值是( 20.05ml 19.95ml) 2 20.00ml,则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是 0.2000mol/L。 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则读数偏小,所以消耗盐酸的体积减少,则测定结果偏低。 考点:考查溶液 pH的测定、中和滴定以及有关误差分析等 点评: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进行化学实验的基础,对化学实验的考查离不开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所以本部分内容主要是以常见仪器的选用 、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及灵活运用的能力。关于误差分析:根据 cBnB/V可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都是

27、由溶质的物质的量 B和溶液的体积 V引起的。误差分析时,关键要看配制过程中引起和 V怎样的变化。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若 nB比理论值小,或 V比理论值大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若 nB比理论值大,或 V比理论值小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在命题时,有关误差分析的内容既可以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也可以以填空题的形式进行考查,既可以考查判断误差导致的结果,也可以考查引起误差的可能原因。 ( 7分)过氧化氢对环境友好,性质多样,有很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实验室利用反应 2H2O2 2H2O+O2可制备氧气。 取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H2O2溶液分别进行下列实验,研究外界条件对该反应

28、速率的影响,实验报告如下表所示。 序号 条件 现象 结论 温度 / 催化剂 1 40 FeCl3溶液 2 20 FeCl3溶液 3 20 MnO2 4 20 无 实验 1、 2研究的是 对 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实验 2、 3的目的是 实验中可以表明该反应速率差异的现象是 实验室用 MnO2做该反应的催化剂,使用如右图所示装置的 A部分制备 O2,避免反应过于剧烈的操作是 答案: (7分 ) 温度( 1分) 比较 FeCl3溶液和 MnO2作为催化剂对 H2O2分解反应速率影响的差异 产生气泡的快慢 旋转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H2O2溶液的速率 (除注明外每空 2分) 试题分析: 根据表

29、中数据可知,实验 1和 2中不同的是温度,所以实验 1、 2研究的是温度对 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实验 2、 3中不同的是催化剂,所以其实验的目的是比较 FeCl3溶液和 MnO2作为催化剂对 H2O2分解反应速率影响的差异。 避免反应过于剧烈方法是控制加入双氧水的速率,所以正确的操作是旋转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 H2O2溶液的速率。 考点:考查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点评:在判断或验证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同时改变 2 个或多个条件,否则无法验证或判断。应该是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逐步改变进行验证。同时还需要设计对比实 验,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填空题

30、 ( 12分)下列物质 Cu 液态 SO2 纯醋酸 NaHCO3 Ba(OH)2溶液 I、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填序号) 、 NaHCO3是一种 (填 “强 ”或 “弱 ”)电解质; 写出 HCO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 常温下, 0.1 mol L-1NaHCO3溶液的 pH大于 8,则溶液中 Na 、 HCO3、H2CO3、 CO32、 OH五种微粒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常温常压下,空气中的 CO2溶于水,达到平衡时,溶液的 pH=5.60,c(H2CO3)=1.510-5 mol L-1。若忽略水的电离及 H2CO3的第二级电离,则 H2CO3HCO3- H+的平衡常数 K1= 。

31、(已知: 10-5.60=2.510-6) 、 Ba(OH)2是一种强电解质,现有 25 、 pH 13的 Ba(OH)2溶液。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 c(OH) _; 与某浓度盐酸溶液按体积比(碱与酸之比) 1: 9混合后,所得溶液 pH 11(假设混合溶液的体积等于混合前两溶液的体积和),该盐酸溶液的 pH_。 答案:( 12分) I、 ( 1分) 、 强( 1分) HCO3 + H2O H2CO3 + OH c( Na ) c( HCO3) c( OH) c( H2CO3) c( CO32) 4.1710-7( mol L-1) 10-13mol L-1 2 (除注明外每空 2分) 试题分析

32、: I、溶于水和在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所以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SO2,答案:选 。 、( 1)溶于水完全电离的电解质,不存在电离平衡的是强电解质,因此碳酸氢钠是强电解质。 ( 2)碳酸氢钠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是 HCO3 + H2O H2CO3 + OH。 ( 3)常温下, 0.1 mol L-1NaHCO3溶液的 pH大于 8,说明 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属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 c( Na ) c( HCO3) c( OH) c( H2CO3) c( CO32)。 ( 4)溶液的 pH=5.60,所以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是 2.510-6mol/L,则根据电离方程式

33、可知, c( HCO3) 2.510-6mol/L,所以电离常数 K1 4.1710-7( mol L-1)。 、( 1)氢氧化钡是强碱,抑制水的电离,所以 25 、 pH 13的 Ba(OH)2溶液中由水电离出 c(OH) 1 10-13mol L-1。 ( 2)所得溶液 pH 11,说明碱是过量的,所以有 ,解得 x0.01mol/L,所以 pH 2。 考点:考查电解质强弱判断、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判断、盐类水解、弱电解质的电离、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以及 pH的有关计算等 点评:该题知识面广,对学生的要求高,难度较大。重点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熟练程度,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7分

34、)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 1)根据 右侧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 NO2和 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 2)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N2(g)+3H2(g) 2NH3(g) H ”, “=”或 “ 0 ,在温度分别为 T1、 T2时,平衡体系中 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C两点的反应速率: A C b A、 C两点的化学平衡常数: A C c A、 C两点 N2O4的转化率: A C d由状态 B到状态 A,可以用加热的方法 答案: (7分 )( 1) NO

35、2(g)+CO(g)=NO(g)+CO2(g) H -234 kJ mol-1 ( 2) C2( NH3) /C( N2) .C3( H2)( 1分) ( 1分) c ( 1分)( 3) c d (除注明外每空 2分) 试题分析:( 1)根据图像可知,反应中放出的热量是 134kJ/mol-268kJ/mol -234kJ/mol,所以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NO2(g)+CO(g)=NO(g)+CO2(g) H234kJ/mol。 ( 2) 化学平衡常数是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浓度的幂之积和反应物浓度的幂之积的比值,所以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36、是 K C2( NH3) /C( N2) .C3( H2)。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平衡常数减小,即 K1 K2。 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 0),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平衡时各种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但各种物质的浓度不一定相等或满足某种关系, a不正确; b中反应速率的方向相反,但满足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不正确;根据方程式可知,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所以压强也是减小的,因此选项 c可以说明;密度是混合气的质量和容器容积的比值,在反应过程中质 量和容积始终是不变

37、的, d不正确,答案:选 c。 ( 3) A点的压强大于 C点的压强,所以 A、 C两点的反应速率: C A,选项 a不正确; A、 C两点的温度相同,化学平衡常数相等, b不正确;正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 A点的转化率大, c正确; B和 A点相比,压强相等,但温度不同,所以由状态 B到状态 A,可以用加热的方法, d正确,答案:选 cd。 考点: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平衡常数的判断、平衡状态的判断以及外界条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等 点评: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有: (1)任何情况下均可作为标志的: 正 =逆(同一种物质 ); 各组分含量 (百分含量、物质的量、质

38、量 )不随时间变化; 某反应物的消耗 (生成 )速率、某生成物的消耗 (生成 )速率 =化学计量数之比; (2)在一定条件下可作为标志的是: 对于有色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体系,颜色不再变化; 对于有气态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体系,若反应前后气体的系数和相等,则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M 和反应总压 P 不变 (恒温恒容 ); 对于恒温绝热体系,体系的温度不在变化; (3)不能作为判断标志的是: 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浓度变化或反应速率之比 =化学计量数之比 (任何情况下均 适用 ); 有气态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若反应前后气体的系数和相等,则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M和反应总压 P不变

39、(恒温恒容 )。 (6分 ) 短周期元素 X、 Y、 Z、 M、 N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有关信息如下: 元素 有关信息 X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 2倍 Y 元素主要化合价为 -2价 Z 其单质及化合物的焰色为黄色 M 与 X同主族,其单质为半导体材料 N 其单质在 Y单质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XY2的电子式是 ; Z2Y2中所含化学键类型是 ; XY2与 Z2Y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 (6分 ) ;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2Na2O2 + 2CO2 2Na2CO3 + O2 (每空 2分) 试题分析: X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 2倍,所以 X只能是 C; Y元素主要化合价为

40、 -2价,则 Y是 O; Z单质及化合物的焰色为黄色,则 Z是 Na;与 X同主族,其单质为半导体材料,所以 M是 Si; N 单质在 Y单质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所以 N 是 S。 CO2是含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电子式是。过氧化钠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键; CO2和过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Na2O2 + 2CO2 2Na2CO3 + O2。 考点:考查元素周 期表的结构、化学键的判断、电子式的书写等 点评:该题基础性强,只要能熟练掌握元素周期表的以及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很容易得出结论,难度不大。 (9分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A、 B、 C、 D、 E、 X是周期

41、表给出元素组成的常见单质或化合物。 Fe I已知 A、 B、 C、 D、 E、 X存在如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 ( 1)若 E为氧化物,则 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当 X是碱性盐溶液,C分子中有 22个电子时,表示 X呈碱性的离子方程式为 当 X为金属单质时,则 X与 B的稀溶液反应生成 C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 2)若 E为单质气体, D为白色沉淀, A的化学式可能是 答案: (9分 )( 1) 3NO2 +H2O 2HNO3 + NO H2O OH- Fe + 4H+ + Fe3+ + NO+2H2O ( 2) Na 、 Na2O2或 NaH;( 3分) (除注明

42、外每空 2分) 试题分析:( 1)若 E为氧化物,则常温下能和水反应生成氧化物的物质只有NO2,所以 A是 NO2, E是 NO, B是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NO2 +H2O2HNO3 + NO。根据转化可知,当 X是碱性盐溶液, C分子中有 22个电子,则C是 CO2,所以 X是碳酸盐,则 D是碳酸氢盐,所以反应的方程式是 H2O OH-;当 X为金属单质时, X一定是变价的金属,所以 X是铁,则 C是硝酸铁, D是硝酸亚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Fe + 4H+ + Fe3+ + NO+2H2O。 ( 2)( 2)若 E为单质气体, D为白色沉淀,所以符合条件的应该是钠或过氧化钠或 NaH。此时 E是氧气, B是氢氧化钠 X是氯化铝, C是偏氯酸钠, D是氢氧化铝。 考点:考查根据框图进行的有关判断 点评:化学推断题是一类综合性较强的试题,如元素及化合物性质和社会生活,环境保护,化学计算等知识,还可引入学科间综合。它不仅可考察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思维方法。解框图题的方法:最关键的是寻找 “突破口 ”, “突破口 ”就是抓 “特 ”字,例如特殊颜色、特殊状态、特殊气味、特殊反应、特殊现象、特殊制法、特殊用途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