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练习化学试卷与答案.doc

上传人:Iclinic170 文档编号:330379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3.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练习化学试卷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2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练习化学试卷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2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练习化学试卷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2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练习化学试卷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2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练习化学试卷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练习化学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碳素钢、不锈钢、硬铝 、黄铜都属于合金 B正常雨水的 pH为 5.6,主要是因为溶解了 SO2 C钢化玻璃常用于制造眼镜片、照相机中的透镜等 D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于向大气中任意排放 CO2、氟氯烃、 SO2等产生的 答案: A 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将一定量 NO2和 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中各组分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b、 c、 d四个点中,只有 b点的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B前 10 min内用 (NO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0.04 mol/(L

2、 min) C 25 min时,导致平衡移动的原因是升高温度 D a点,用 (NO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等于用 (N2O4)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 答案: B 火法炼铜的原理为: Cu2S + O2 高温 2Cu + SO2,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Cu2S只做还原剂 B O2发生氧化反应 C S元素被氧化 D当 0.8mol O2参加反应时,共转移了 3.2mol电子 答案: C M、 R、 Q 三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已知 M、Q 可分别与 R形成化合物 X和 Y, M与 R的质子数之和为 Q 的质子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M、 Q 是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 X的

3、种类比 Y的多 稳定性: M的氢化物弱于 Q 的氢化物 Q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与 M的氢化物形成三种盐 A B C D 答案: B X、 Y是短周期元素,它们可组成化合物 XY,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 Y的原子序数为 m, X的原子序数一定是 m6 B X、 Y可以属于同一周期,也可以属于不同周期 C X与 Y一定不属于同一主族 D XY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答案: B 如图是 a、 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的溶解度大于 b的溶解度 B在 t 时, a、 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C当 a中含有少量 b时,可以用冷却结晶法提纯 a D在 t

4、时,将 a、 b的饱和溶液升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 ab 答案: C 下列事实可以说明 M的非金属性强于 N 的是 A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 M难于 N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M弱于 N C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 M强于 N D M的单质能从含 N 的简单阴离子的溶液中置换出 N 单质 答案: D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向盐酸中加入几滴碳酸钠溶液: H+ + CO32- = HCO3- B向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碘化钾溶液: Fe3+ + 2I- = Fe2+ + I2 C过量的铁粉加入稀硝酸中: Fe + 4H+ + NO3- = Fe3+ + NO+ 2H2O D等物质的

5、量浓度的明矾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按体积比 1: 2混合: Al3+ + 2SO42- + 2Ba2+ + 4OH- = AlO2- + 2BaSO4+ 2H2O 答案: D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将盛有二氧化氮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中,溶液会充满试管 酒精灯加热铝箔至熔化,铝并不滴落,说明铝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石英坩埚中加热熔化 电解从海水中得到的氯化镁溶液可获得金属镁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A B C D 答案: A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在 1 100nm之间 B可以利用过滤

6、的方法分离胶体和溶液 C可以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 D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 答案: B 被誉为 “百年新药 ”的阿司匹林的有效成分是乙酰水杨酸,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乙酰水杨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分子式为 C9H8O4 C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D能与 H2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 A 在 pH=13的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 Na+、 NH4+、 Cl-、 CO32- B K+、 Ba2+、 NO3-、 HCO3- C Na+、 K+、 SO42-、 SiO3 2- D Na+、 Cu2+、 Br -、 AlO2- 答案: C 下列各组物质之间

7、不可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选项 X Y Z M A O2 CO2 CO C B CH3CH2OH CH3CHO CH3COOH O2 C NaOH NaHCO3 Na2CO3 CO2 D NH3 NO NO2 O2 答案: C 用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 22.4 L NH3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 3NA B标准状况下,足量 Na2O2和 11.2LCO2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 NA C常温常压下, 16g CH4中所含中子数为 10NA D常温常压下, 2.8g乙烯中含有碳氢键的数目为 0.2NA 答案: A 实验题 ( 10分)为证明 Fe3+具有较强的氧

8、化性,甲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 Cu片放入 Fe(NO3)3溶液中,观察到 Cu片逐渐溶解,溶液由黄色变为蓝绿色,由此甲同学得到 Fe3+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结论。 乙同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Fe(NO3)3溶液具有酸性,在此酸性条件下 NO3-也能氧 化 Cu”,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已知: 水解反应 平衡常数( K) Fe3+ + 3H2O Fe(OH)3 + 3H+ 7.9 10-4 Fe2+ + 2H2O Fe(OH)2 + 2H+ 3.2 10-10 Cu2+ + 2H2O Cu(OH)2 + 2H+ 3.2 10-7 请回答: ( 1)稀硝酸和 C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请利

9、用所提供的试剂,帮助乙同学完成实验方案设计。 试剂: 0.5mol/L Fe(NO3)3溶液、 Cu片、精密 pH试纸( 0.5 5.0)、稀硝酸 方案: ( 3)丙同学分别实施了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方案,并在实验过程中用 pH计监测溶液 pH 的变化,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甲同学的实验方案 溶液逐渐变成蓝绿色, pH略有上升 乙同学的实验方案 无明显现象, pH没有明显变化。 根据实验现象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导致 实验过程中溶液 pH略有上升的可能原因是 ( 4)请你设计更简便可行的实验方案,帮助甲同学达到实验目的: 答案:( 10分) ( 1) 3Cu + 8HN

10、O3 = 3Cu(NO3)2 + 2NO + 4H2O ( 2分) ( 2)测定硝酸铁溶液的 pH,再配制相同 pH的硝酸,将铜片加入硝酸中,观察二者是否反应( 2分) ( 3) Cu + 2Fe3+ = Cu2+ + 2Fe2+ ( 2分) Fe3+变为 Cu2+和 Fe2+,水解能力下降( 2分) ( 4)将铜片放入氯化铁溶液中( 2分) 填空题 ( 12分)已知: A、 B、 C为中学常见的单质, A为淡黄色固体; D、 E、 F为中学常见的氧化物, E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 H、 K 为中学常见的盐; M为一种常见的无色液体。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某些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

11、( 1)物质 K 的化学式为 。 ( 2)物质 M的电子式为 。 ( 3) D 可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体现了 D 物质的 (填字母序号)。 A. 氧化性 B. 还原性 C. 漂白性 ( 4) C与 M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5)先将 D气体通入 BaCl2溶液中,再通入 NH3,实验过程中的现象为 。 ( 6) H溶液在空气中常期放置会出现红褐色浑浊,请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变化的原因: 。 ( 7) A与 C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其产物中元素 A与 C的质量比为 4: 7,该物质是某矿石的主要成分之 一,常用于生产 G。某化工厂所用矿石样品含杂质 25%,若取

12、 8.8吨该矿石,假设生产过程中无其他损失,可制得含G 98%的产品 吨。 答案:( 12分) ( 1) Fe2(SO4)3 ( 2) ( 2分) 高温 ( 3) B( 4) 3Fe + 4H2O(g) = Fe3O4 + 4H2 ( 2分)(反应条件写 “高温 ”或 “加热 ”均可) ( 5)先无明显现象,通入 NH3后产生白色沉 淀 (各 1分,共 2分) ( 6) 4Fe2+ + O2 + 10H2O = 4Fe(OH)3 + 8H+ ( 2分) (该反应产物不唯一,答案:合理均可给分) ( 7) 7.5 ( 2分) ( 11分)氯气是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之一,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其消毒原

13、理是与水反应生成了次氯酸: Cl2 + H2O HCl + HClO K=4.510-4 次氯酸的强氧化性能杀死水中的病菌(不直接用次氯酸为自来水消毒是因为次氯酸易分解,且毒性较大)。但是,由于氯气贮运不方便,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目前正逐渐被其他性能优越的消毒产品所替代。请回答: ( 1)氯碱工业生产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使用氯气为自来水消毒可以有效 地控制次氯酸 的浓度,请结合平衡常数解释原因: 。 ( 3) 84消毒液与氯气相比具有贮运方便等优点,用氯气与烧碱溶液反应制备84消毒液的离子方程式为 。 ( 4)二氧化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新一代的高效、广谱、安全的杀菌、保鲜剂。我国

14、科学家研发了用氯气氧化亚氯酸钠( NaClO2)固体制备二氧化氯的方法,其化学方程式为 。 ( 5)一位同学设计了一套用浓盐酸和 KMnO4固体制取少量氯气并比较氯气与碘单质的氧 化性强弱的微型装置(如图)。 下列溶液能吸收 Cl2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饱和食盐水 B饱和 Na2SO3溶液 C饱和 NaOH溶液 D浓硫酸 能说明 Cl2的氧化性强于 I2的实验现象是 。 请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 Cl2的氧化性强于 I2的原因: 答案:( 11分) ( 1) 2NaCl + 2H2O 2NaOH + Cl2+ H2(条件写 “通电 ”或 “电解 ”均可) ( 2)由氯气与水反应的平衡常数可知,

15、该反应的限度很小,生成的 HClO 浓度低;且随着 HClO 的消耗,平衡会不断正向移动,补充 HClO。( 2分) ( 3) Cl2 + 2OH- = Cl- + ClO- + H2O ( 4) Cl2 + 2NaClO2 = 2ClO2 + 2NaCl ( 2分) ( 5) BC ( 2分,只选一个且正确得 1分,多选、错选均无分) 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氯原子电子层数少于碘原子,原子半径小,得电子能力强( 2分) ( 12分)汽车尾气里含有 NO气体是由于内燃机燃烧的高温引起氮气和氧气反应所致: N2(g) + O2(g) 2NO(g) H 0 已知该反应在 2404 时,平衡常数 K

16、=6410-4。请回答: (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 2)该温度下,向 2L密闭 容器中充入 N2和 O2各 1mol,平衡时, N2的转化率是 % (保留整数)。 ( 3)该温度下,某时刻测得容器内 N2、 O2、 NO的浓度分别为 2.510-1mol/L、4.010-2mol/L 和 3.010-3mol/L,此时反应 (填 “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 “向 正反应方向进行 ”或 “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理由是 ( 4)将 N2、 O2的混合气体充入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下列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 5)向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 N2和 O2,达到

17、平衡状态后再向其中充入 一定量 NO,重新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与原平衡状态相比,此时平衡混合气中NO的 体积分数 ( 填 “变大、 “变小 ”或 “不变 ”)。 答案:( 12分) ( 1) ( 2分)(书写不规范酌情扣分) ( 2) 4 % ( 2分) ( 3)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2分) ( 2分) ( 4) AC( 2分,只选一个且正确得 1分,多选、错选均无分) ( 5)不变( 2分) ( 13分) A、 B、 C、 D、 E、 F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 A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 2倍, B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C是同周期中阳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D元素的最高

18、价氧化物对应 水化物与 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产物 M是制备木材防火剂的原料, E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内层电子数之比为 35。 请回答: ( 1) D的元素符号为 。 ( 2) F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 ( 3)用电子式表示由元素 B和 F组成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 4) B单质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与 C的 单质同时放入水中,产生两种无色气体,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 。 ( 5)工业上将干燥的 F单质通入熔融的 E单质中可制得化合物 E2F2,该物质可与水反应生成一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 0.2mol该物质参加反应时转移0.3mol电子,其中只有一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该反应的

19、化学方程式为 。 ( 6)某混合物的稀溶液中,只可能含有 B、 C、 F构成的简单离子或 A、 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所电离出来的阴离子。现分别取一定体积的该溶液进行实验。两次每次取 200.00mL进行实验。 实验 1:取 2mL溶液,向其中加入 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实验 2:取 200mL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 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 12.54g,沉淀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剩余 4.66g。 请回答: 根据以上实验,不能判断是否存在的离子有 。 B的简单离子是否存在? ;若存在,浓度至少为 mol/L(若不存在,则不必回答第二问)。 答案:( 13分) ( 1) Si ( 2)第 3周期, VIIA( 2分) ( 3) ( 4) 2Na2O2 + 2H2O = 4NaOH + O2 2Al+ 2NaOH + 2H2O = 2N aAlO2 +3H2 ( 5) 2S2Cl2 + 2H2O = 3S + SO2+ 4HCl ( 2分) ( 6) Cl- HCO3- (各 1分,共 2分) 存在, 0.6 (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