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江苏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arrownail386 文档编号:330567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江苏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江苏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江苏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江苏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江苏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江苏卷带解析) 选择题 化学在资源利用、 环境保护等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下列做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的是 A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B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C研发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减少 “白色污染冶 D过度开采矿物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答案: D 250C时,有 c(CH3COOH)+c(CH3COO-)=0.1mol L-1的一组醋酸、醋酸钠混合溶液,溶液中 c(CH3COOH)、 c(CH3COO-)与 pH 的关系如图 7 所示。下列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2、 pH=5. 5 的溶液中: c(CH3COOH)c(CH3COO-)c(H )c(OH-) B W 点所表示的溶液中: c(Na )+c(H )= c(CH3COOH)+c(OH-) C pH = 3. 5 的溶液中: c(Na ) +c(H ) -c(OH-) +c(CH3COOH)=0.1mol L-1 D向 W 点所表示的 1.0L 溶液中通入 0.05mol HCl 气体 (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 ): c(H )= c(CH3COOH)+c(OH-) 答案: BC 温度为 T时,向 2.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1.0 mol PCl5,反应PCl5(g)=PCl3(g)+Cl2(g)

3、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t / s 0 50 150 250 350 n(PCl3) / mol 0 0. 16 0. 19 0. 20 0. 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在前 50 s 的平均速率 v(PCl3)= 0. 0032 mol L-1 s-1 B.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 c(PCl3)= 0. 11 mol L-1,则反应的驻 Hv(逆 ) D. 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 2. 0 mol PCl3和 2. 0 mol Cl2,达到平衡时,PCl3的转化率小于 80% 答案: C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

4、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 溶液和 CuSO4溶液 均有固体析出 蛋白质均发生变性 B 向溶液 X 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溶液 X 中一定含有SO42- C 向一定浓度的 Na2SiO3溶液中通入适量 CO2气体 出现白色沉淀 H2SiO3的酸性比H2CO3的酸性强 D 向浓度均为 0. 1 mol L-1 NaCl 和NaI 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 AgNO3溶液 出现黄色沉淀 Ksp(AgCl)Ksp(AgI) 答案: D 短周期元素 X、 Y、 Z、 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

5、电子总数的 3 倍, Y 原子的最外层只有 2 个电子, Z 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 W与 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元素 X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 W 的强 B元素 W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 Z 的弱 C化合物 YX、 ZX2、 WX3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 D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 rY rZ rW rX 答案: AD 普伐他汀是一种调节血脂的药物,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未表示出其空间构型 )。下列关于普伐他汀的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A能与 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B能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 C能发生加成、取代、消去反应 D 1 mol 该物质最多可与 1 mo

6、l NaOH 反应 答案: BC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CaCO3(s) =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 H1 颐1,则会导致 ;若 n(NO): n(NO2)11 时 Zn(OH)2能溶于 NaOH溶液生成 Zn(OH)42-。下表列出了几种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 pH(开始沉淀的 pH 按金属离子浓度为 1. 0 mol L-1计算 )。 开始沉淀的 pH 沉淀完全的 pH Fe3 1. 1 3. 2 Fe2 5. 8 8. 8 Zn2 5. 9 8. 9 实验中可选用的试剂: 30%H2O2、 1. 0 mol L-1HNO3、 1. 0 mol L-1

7、NaOH。由除去铜的滤液制备 ZnO 的实验步骤依次为: ; ; 过滤; ; 过滤、洗涤、干燥; 900 煅烧。 答案: (1) Cu+H2O2+H2SO4=CuSO4+2H2O 加热 (至沸 ) (2) 淀粉溶液 蓝色褪去 偏高 (3) 向滤液中加入适量 30% H2O2,使其充分反应 滴加 1.0 mol L-1NaOH,调节溶液 pH 约为 5(或 3.2pH5.9),使 Fe3 沉淀完全 滤液中滴加 1. 0 mol L-1NaOH,调节溶液 pH 约为 10(或 8. 9pH11),使 Zn2 沉淀完全 (14 分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其单质及合金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日趋广

8、泛。 (1)真空碳热还原 -氯化法可实现由铝土矿制备金属铝,其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Al2O3(s)+AlC13(g)+3C(s) =3AlCl(g)+3CO(g) H=a kJ mol-1 3AlCl(g)=2Al(l)+AlC13(g) H=b kJ mol-1 反应 Al2O3(s)+3C(s)=2Al(l)+3CO(g)的 H= kJ mol-1(用含 a、 b 的代数式表示 )。 Al4C3是反应过程中的中间产物。 Al4C3与盐酸反应 (产物之一是含氢量最高的烃 ) 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镁铝合金 (Mg17Al12 )是一种潜在的贮氢材料,可在氩气保护下,将一定化学计

9、量比的 Mg、 Al 单质在一定 温度下熔炼获得。该合金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吸氢的反应方程式为 Mg17Al122+17H2=17MgH2+12Al。得到的混合物 Y(17MgH2 +12Al)在一定条件下可释放出氢气。 熔炼制备镁铝合金 (Mg17Al12)时通入氩气的目的是 。 在 6. 0 mol L-1 HCl 溶液中,混合物 Y 能完全释放出 H2。 1 mol Mg17 Al12完全吸氢后得到的混合物 Y 与上述盐酸完全反应,释放出 H2的物质的量为 。 在 0. 5 mol L-1 NaOH 和 1. 0 mol L-1 MgCl2溶液中, 图 8 混合物 Y 均只能部分放出氢气,反

10、应后残留固体物质的 X-射线衍射谱图如图所示 (X-射线衍射可用于判断某晶态物质是否存在,不同晶态物质出现衍射峰的衍射角不同 )。在上述 NaOH 溶液中,混合物 Y 中产生氢气的主要物质是 (填化学式 )。 (3)铝电池性能优越, Al-AgO 电池可用作水下动力电源,其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 (1) a+b Al4C3+12HCl=4AlCl3+3CH4 (2) 防止 Mg、 Al 被空气氧化 52 mol Al (3)2Al+3AgO+2NaOH=2NaAlO2+3Ag+H2O (12 分 )揖选做题铱本题包括 A、 B 两小题,请选定其中一小题,并在相应的答

11、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 A 小题评分。 A 物质结构与性质 一项科学研究成果表明,铜锰氧化物 (CuMn2O4)能在常温下催化氧化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和甲醛 (HCHO)。 (1)向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 Cu(NO3)2和 Mn(NO3)2溶液中加入 Na2CO3溶液,所得沉淀经高温灼烧,可制得 CuMn2O4。 Mn2 基态的电子排布式可表示为 。 NO3- 的空间构型是 (用文字描述 )。 (2)在铜锰氧化物的催化下, CO 被氧化为 CO2, HCHO 被氧化为 CO2和 H2O。 根据等电子体原理, CO 分子的结构式为 。 H2O 分子中 O 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 。 1 mol CO

12、2中含有的 键数目为 。 (3) 向 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 NaOH 溶液可生成 Cu (OH)4 2-。不考虑空间构型,Cu(OH)42-的结构可用示意图表示为 。 答案: 推断题 (15 分 )化合物 H 是合成药物盐酸沙格雷酯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1)化合物 A 中的含氧官能团为 和 (填官能团名称 )。 (2)反应 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填序号 )。 (3)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 B 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I. 分子中含有两个苯环; II. 分子中有 7 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III. 不能与 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但水解产物之一能发生此反应。 (4)实现 DE 的转化中,加入的化合物 X 能发生银镜反应, X 的结构简式为 。 (5)已知: 。化合物 是合成抗癌药物美法伦的中间体,请写出以 和 为原料制备该化合物的合成路线流程图 (无机试剂任用 )。 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答案: (1)羟基 醛基 (2) (3) (或 ) (4)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