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海南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registerpick115 文档编号:330568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7.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海南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海南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海南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海南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海南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海南卷带解析) 选择题 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CO2属于大气污染物 B酸雨是 pH小于 7的雨水 C CO2、 NO2或 S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D大气中 CO2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答案: D 污水经过一级、二级处理后,还含有少量 Cu2+、 Hg2+、 Pb2+等重金属离子,可加入沉淀剂使其沉淀。下列物质不能作为沉淀剂的是 A氨水 B硫化氢气体 C硫酸钠溶液 D纯碱溶液 答案: AC 下列有关元素锗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锗的第一电离能高于碳而电负性低于碳 B四氯化锗与四氯化碳分子都是四面体构型 C二氧化锗

2、与二氧化碳都是非极性的气体化合物 D锗和碳都存在具有原子晶体结构的单质 答案: BD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钙溶液: HCO3-+OH= CO32-+ H2O B二氧化硫通入次氯酸钠溶液: SO2+ ClO- + 2OH= SO42-+Cl-+ H2O C硫化钡加入稀硫酸: BaS+ 2H+ = H2S+ Ba2+ D新制的氧化铝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Al2O3+2OH=2AlO2+H2O 答案: BD 25 时, a mol L-1一元酸 HA 与 b mol L-1NaOH 等体积混合后, pH 为 7,则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 a=b B ab C

3、 c (A-)= c(Na+) D c (A-)”“ =”); (2)830 时,向一个 5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0.20mol的 A和 0.80mol的 B,如反应初始 6s内 A的平均反应速率 v(A)=0 003 mol L-1 s-1。则 6s时 c(A)= mol L-1, C的物质的量为 mol;若反应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时 A的转化率为 ,如果这时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 1 mol氩气,平衡时 A的转化率为 ; (3)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 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 c(A)不随时间改变 d单位时间里生成 C和 D的物质

4、的量相等 (4)1200 时反应 C(g)+D(g) A(g)+B(g)的平衡常数的值为 。 答案:( 1) ; ;( 2) 0.022; 0.09; 80%; 80%;( 3) c;( 4)2.5。 (9分 ) 在 FeCl3溶液蚀刻铜箔制造电 路板的工艺中,废液处理和资源回收的过程简述如下: I:向废液中投入过量铁屑,充分反应后分离出固体和滤液; II: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石灰水,调节溶液 pH,同时鼓入足量的空气。 己知: KspFe(OH)3= 4.010-38 回答下列问题: (1)FeCl3蚀刻铜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过程 I 加入铁屑的主要作用是 ,分离得到固体的主要成分

5、是 ,从固体中分离出铜需采用的方法是 ; (3)过程 I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过程 II中调节溶液的 pH为 5,金属离子浓度为 。 (列式计算 ) 答案: :( 1) 2Fe3+Cu = 2Fe2+Cu2+;( 2)回收铜; Cu和 Fe;加盐酸反应后过滤;( 3) FeCl2+Ca(OH)2 =Fe(OH)2+CaCl2;4Fe(OH)2+O2+2H2O=4Fe(OH)3;( 4) c(Fe3+)=4.010-38(10-9)3= 4.010-11 (mol/L)。 (8分 ) 氮元素的氢化物和氧化物在工业生产和国防建设中都有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氮元素原子的 L

6、层电子数为 ; (2)NH3与 NaClO反应可得到肼 (N2H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肼可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与氧化剂 N2O4反应生成 N2和水蒸气。 已知: N2(g)+2O2(g)= N2O4 (1) H1= -19.5kJ mol-1 N2H4 (1) + O2(g)= N2(g) + 2 H2O(g) H2= -534.2kJ mol-1 写出肼和 N2O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4)肼一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电池,该电池放电时,负极的反应式为 。 答案:( 1) 5;( 2) 2NH3+NaClO=N2H4+NaCl+H2O;( 3) 2N2H4(l)+ N2O

7、4(l)=3 N2(g)+ 4H2O(g) H=-1048.9kJ/mol;( 4) N2H4+ 4OH-4e- =4H2O +N2。 简答题 (9分 ) 实验室制备 1, 2-二溴乙烷的反应原理如下: 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乙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 l40 脱水生成乙醚。 用少量的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 1,2 二溴乙烷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乙醇 1, 2-二溴乙烷 乙醚 状态 色液体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密度 g cm-3 0.79 2.2 0.71 沸点 78.5 132 34.6 熔点 一 l30 9 -1l6 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此制各实验中,要尽可能迅速地把反应温

8、度提高到 170 左右,其最主要目的是 ;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 a.引发反应 b.加快反应速度 c.防止乙醇挥发 d.减少副产物乙醚生成 (2)在装置 C中应加入 ,其目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气体: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 a水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3)判断该制各反应已经结束的最简单方法是 ; (4)将 1, 2-二溴乙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应在 层 (填“上 ”、 “下 ”); (5)若产物中有少量未反应的 Br2,最好用 洗涤除去;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 a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碘化钠溶液 d乙醇 (6)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

9、物乙醚可用 的方法除去; (7)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 D,其主要目的是 ;但又不能过度冷却 (如用冰水 ),其原因是 。 答案: BD 铜在我国有色金属材料的消费中仅次于铝,广泛地应用于电气、机械制造、国防等领域。回答下列问题: (1)铜原子基态电子排布式为 ; (2)用晶体的 x射线衍射法可以测得阿伏加德罗常数。对金属铜的测定得到以下结果:晶胞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边长为 361 pm。又知铜的密度为 9.00g cm-3,则铜晶胞的体积是 cm3、晶胞的质量是 g,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列式计算,己知 Ar(Cu)=63.6); (3)氯和钾与不同价态的铜可生成两种化合物,这两种化合物都

10、可用于催化乙炔聚合,其阴离子均为无限长链结构 (如下图 ), a位置上 Cl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已知其中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KCuCl3,另一种的化学式为 ; (4)金属铜单独与氨水或单独与过氧化氢都不能反 应,但可与氨水和过氧化氢的混合溶液反应,其原因是 ,反应的化学方应程式为 。 答案:( 1) 1s22s22p63s23p63d104s1;( 2) 4.7010-23; 4.2310-22;NA=63.6g.mol-1/( 0.254.2310-22g) =6.0110-23;( 3) sp3; K2CuCl3;( 4)过氧化氢为氧化剂,氨与 Cu形成配离子,两者相互促进使反应进行

11、;Cu+H2O2+4NH3 = Cu(NH3)42+ +2OH-。 合成氨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 1)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是氮气和氢气。氮气是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通常使用的两种分离方法是 , ;氢气的来源是水和碳氢化合物,写出分别采用煤和天然气为原料制取氢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 ( 2)设备 A中含有电加热器,触媒和热交换器,设备 A的名称是 ,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 3)设备 B的名称是 ,其中 m和 n是两个通水口,入水口是 (填 “m”或 “n”)。不宜从相反方向通水的原因是 ; ( 4)设备 C的作用是 ; ( 5)在原料气制备过程中混有的 CO对催化剂有毒

12、害作用,欲除去原料气中的CO,可通过以下反应来实现: CO(g)+H2O(g) CO2(g)+H2(g) 已知 1000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0.627,若要使 CO的转化率超过 90%,则起始物中的 c(H2O):c(CO)不低于 。 答案:( 1)液化、分馏;与碳反应后除去 CO2; C+H2O CO+H2;CH4+H2O CO+3H2;( 2)合成(氨)塔; N2(g)+3H2(g) 2NH3(g);( 3)冷却塔(或冷凝器); n;高温气体由冷却塔的上端进入,冷却水从下端进入,逆向冷却效果好;( 4)将液氨与未反应的原料气分离;( 5) 13.8。 推断题 化合物 A是合成天然橡胶的单体,分子式为 C5H8。 A的一系列反应如下 (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 ,化学名称是 ; (2)B的分子式为 ; (3) 的反应方程式为 ; (4) 和 的反应类型分别是 , ; (5)C为单溴代物,分子中有两个亚甲基, 的化学方程式为 ; (6)A的同分异构体中不含聚集双烯 (C=C=C)结构单元的链状烃还有 种,写出其中互为立体异构体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 答案:( 1) ; 2 甲基 1 , 3 丁二烯(异戊二烯);( 2)C5H8O2;( 3) ;( 4)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5);( 6) 6;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