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四川省雅安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syndromehi216 文档编号:330643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2.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四川省雅安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3-2014四川省雅安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3-2014四川省雅安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3-2014四川省雅安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3-2014四川省雅安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四川省雅安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B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均不可食用 C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 D减少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可以减少雾霾的发生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因此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A 正确;B、只要合理科学使用添加剂,对人体健康是无害的, B不正确; C、废旧电池中含

2、有重金属,随意丢球会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C正确; D、机动车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合物,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减少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可以减少雾霾的发生, D正确,答案:选 B。 考点:考查化学与生活、生产以及环境保护的有关判断 将 KClO3、 I2各 0.02 mol加入 12 g 36.5的盐酸中, I2恰好完全溶解,没有气体产生 (不考虑盐酸的挥发 )。将反应后的溶液用冰水冷却,析出橙红色晶体A(A在常温下就有升华现象 ),过滤,将滤液蒸干,收集到 KCl固体、 8.7g液态水和极少量的 A蒸气。则 A的化学式可能是 A I2Cl6 B HClO C IClO D K

3、IO3 答案: A 试题分析:橙红色晶体 A 在常温下就有升华现象,是共价化合物,不含钾元素,根据 K元素守恒,可知最终收集的 KCl为 0.02mol,根据质量守恒,可知 A的质量 12g 0.02mol122.5g/mol 0.02mol254g/mol-8.7g-0.02mol74.5g/mol9.34g。根据 Cl原子守恒,可知 A中 n( Cl) 0.02mol -0.02=0.12mol,根据 I 原子守恒确定 A 中 n( I) 0.04mol,故 m( Cl) +m( I) 0.12mol35.5g/mol 0.04mol127g/mol 9.34g,故 A不含 O元素,只由

4、Cl、I两种元素组成,且 n( I): n( Cl) 0.04mol: 0.12mol 1: 3,故选项中 A符合,故选 A。 考点:考查化学式的有关计算 440 时 2SO2(g) + O2(g) 2SO3(g) H -198kJ/mol,在甲、乙、丙三个容积均为 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 SO2(g)和 O2(g),经 5min达到平衡。其起始物质的量及 SO2的平衡转化率如下表所示。 甲 乙 丙 起始物质的量 n(SO2) / mol 0.4 0.8 0.8 n(O2) / mol 0.24 0.24 0.48 SO2的平衡转化率 80% 1 2 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甲中 SO2的

5、速率为 0.032mol L-1 min-1 B 440 时,平衡常数 K 400 C温度高于 440 时,平衡常数 K 400 D平衡时, SO2的转化率: 1 80% 2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平衡时消耗 SO2的物质的量是 0.4mol0.8 0.32mol,浓度是0.32mol2L 0.16mol/L,因此甲中 SO2的速率为 0.16mol/L5min 0.032molL-1 min-1, A不正确; B、平衡时 SO2的浓度是 0.08mol/L2L 0.04mol/L,三氧化硫的浓度是 0.16mol/L,氧气的浓度是( 0.24mol-0.16mol) 2L 0.04mo

6、l/L,所以该温度下反应的平 衡常数 K 400, B正确; C、正方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 C不正确; D、乙容器相当于是在甲容器的基础上增大二氧化硫的浓度,二氧化硫的转化率降低;丙容器相当于是在甲容器的基础上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增大, D正确,答案:选 C。 考点:考查可逆反应的有关计算以及外界条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 25 时,下列各溶液(均为 0.1 mol L-1)中,离子(或分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氯化铵溶液中: c(Cl-) c(NH4 ) c(OH-) c(H ) B碳酸钠溶液中: c(HCO3-) c(C

7、O32-) c(H2CO3) 0.1 mol L-1 C醋酸钠溶液中: c(OH-) c(H ) c(CH3COOH) D碳酸氢钠溶液中: c(Na )-c(OH-) c(HCO3-) c(CO32-)-c(H )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氯化铵溶于水水解溶液显酸性,则 c(Cl-) c(NH4 ) c(H ) c(OH-), A不正确; B、根据物料守恒可知碳酸钠溶液中: c(HCO3-) c(CO32-)c(H2CO3) 0.1 mol L-1, B正确; C、醋酸钠溶液中根据质子守恒可知 c(OH-)c(H ) c(CH3COOH), C不正确; D、根据电荷守恒可知碳酸氢钠溶液中:

8、 c(Na ) c(H ) c(HCO3-) 2c(CO32-) c(OH-), D不正确,答案:选 B。 考点:考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正误判断 短周期元素 X、 Y、 Z、 W、 Q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如表所示,其中 X元素的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 Y Z W Q A W得电子能力比 Q强 B. 由 Z与 Y组成的物质在熔融时能导电 C. 化合物 XQ4中含有 键和 键 D WY3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 答案: D 试题分析: X元素的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 X是第二周期元素,则 X的原子序数是 6,即 X

9、是碳元素,因此 Z是 Si, Y是 O, W是 S, Q是 Cl。 A、同周期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级减弱,则 W得电子能力比 Q弱, A不正确; B、由 Z与 Y组成的物质是二氧化硅,属于原子晶体,在熔融时不能导电, B不正确; C、化合物四氯化碳中全部是 键, C不正确; D、三氧化硫分子中 S原子不存在孤对电子,价层电子对数是 3个,因此是平面三角形结构 , D正确,答案:选 D。 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Na2CO3溶液的水解: CO32-+ H3O+ HCO3- H2O B钢铁吸氧腐蚀时,负极反应式为: 4OH4e- 2

10、H2O+O2 C向 Al2(SO4)3溶液中滴入 Ba(OH)2溶液至 SO42-恰好沉淀: 2Al3+3 SO42-+8OH +3Ba2 2AlO2-+ 3BaSO4+4H2O D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入稀硝酸: 3Fe2 4H NO3- 3Fe3 2H2O NO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Na2CO3溶液的水解: CO32-+ H2O HCO3- OH-, A不正确; B、钢铁吸氧腐蚀时,负极铁失去电子,反应式为: Fe2e- Fe2 , B不正确; C、向 Al2(SO4)3溶液中滴入 Ba(OH)2溶液至 SO42-恰好沉淀时,铝离子液恰好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离子方程式为 2Al3+3 S

11、O42-+6OH +3Ba2 2Al(OH)3+ 3BaSO4,C不正确; D、硝酸氧化亚铁离子的离子方程式为 3Fe2 4H NO3- 3Fe3 2H2O NO, D正确,答案:选 D。 考点:考查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 AgNO3溶液鉴别 NaCl和 Na2SO4 B除去苯中少量苯酚 ,向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 NaOH溶液后过滤 C将碘水和 CCl4倒入分液漏斗 ,振荡后静置 ,可将碘萃取到 CCl4中 D用乙醇和浓硫酸制备乙烯时,可用水浴加热控制反应的温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硝酸银均与氯化钠和硫酸钠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不能鉴别,应该用硝酸钡, A不正确; B

12、、苯酚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苯酚钠,苯不溶于水,应该是分液, B不正确; C、碘易溶在四氯化碳中,因此将碘水和 CCl4倒入分液漏斗 ,振荡后静置 ,可将碘萃取到 CCl4中, C正确; D、用乙醇和浓硫酸制备乙烯时,温度需要控制在 170 ,不能用水浴加热控制反应的温度, D不正确,答案:选 C。 考点:考查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以及乙烯的制备 填空题 (本题共 14分) X、 Y、 Z、 W为短周期的主族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元素形成的单质是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Y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 W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 3 8。 X的原子序数是 Z的原子序数的一半。 U原子基

13、态的外围电子排布为 3d104s1。 ( 1) Z基态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 U在周期表中位置为 。 ( 2)在 Y的氧化物 OY2中,氧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 ( 3)在银氨溶液中通入 W的气态氢化物,会出现黑色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 4) 1molX的气态氢化物在 800 900 下催化氧化放出 226.25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 。 ( 5) U的含氧化合物 M晶胞如右图所示( “”表示氧原子),则 M的化学式为 ;氧原子的配位数为 。 答案:( 1) 1s22s22p63s23p2 ;第四周期 IB族(各 2分,共 4分) ( 2) sp3( 2分) ( 3)

14、 2Ag(NH3)2+ + 2OH- + H2S Ag2S + 2H2O + 4NH3( 2分) ( 4) 4NH3(g) +5O2(g) 4NO(g)+ 6H2O(g) H -905kJ/mol(方程式正确 1分,热量正确 1分,共 2分) ( 5) Cu2O; 4 (各 2分,共 4分) 试题分析: X、 Y、 Z、 W为短周期的主族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元素形成的单质是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因此 X是氮元素。 Y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则 Y是氟元素。 W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 3 8,且W是四种 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序数最大的,因此 W是第三周期元素,则 W是硫元素。

15、 X的原子序数是 Z的原子序数的一半,即 Z的原子序数是 14,因此 Z是硅元素。 U原子基态的外围电子排布为 3d104s1,则 U的原子序数是 29,即为铜元素。 ( 1)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硅元素基态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2,铜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为第四周期 IB族。 ( 2)在 Y的氧化物 OF2中,氧原子含有的孤电子对数( 6-21) 2 2,即氧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是 4,所以氧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sp3。 ( 3)在银氨溶液中通入 W的气态氢化物硫化氢,会出现黑色沉淀,该沉淀应该是硫化银,因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Ag(NH3)2+ + 2OH- +

16、 H2S Ag2S + 2H2O + 4NH3。 ( 4)氨气催化氧化生成 NO和水,若 1molX的气态氢化物在 800 900 下催化氧化放出 226.25KJ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4NH3(g) +5O2(g) 4NO(g)+ 6H2O(g) H -905kJ/mol。 ( 5)根据晶胞结构可知,晶胞中含有铜原子的数是 4个,而氧原子数是1+81/8 2,所以 M的化学式为 Cu2O;根据晶胞结构可知氧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铜原子个数是 4个,所以氧原子的配位数为 4。 考点:考查元素推断、核外电子排布、杂化轨道、晶体结构及其有关计算等 (本题共 13分)甲、乙两同学研究 Na2S

17、O3溶液与 FeCl3溶液反应的情况。 步骤 操作 现象 向 2mL 1 mol L-1FeCl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 Na2SO3溶液 溶液由棕黄色变为红褐色,并有少量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 ( 1)常温下, FeCl3溶液的 pH_7(填 “ ”、 “ ”或 “ ”)。 ( 2)分析红褐色产生的原因。 甲同学认为步骤 I中溶液呈红褐色是因为生成了 Fe(OH)3,请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溶液呈红褐色的原因: _。 乙同学认为可能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其中 Fe3+ Fe2+ ;请写出 Fe3+ 跟SO3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 乙同学查阅资料得知: 1 Fe2+与 SO32-反应生成墨绿色的

18、絮状沉淀 FeSO3; 2墨绿色的 FeSO3与黄色的 FeCl3溶液混合后,溶液呈红褐色。 ( 3)甲同学为了确认溶液呈红褐色的原因是生成了 Fe(OH)3,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步骤 操作 现象 用激光笔照射步骤 I中的红褐色溶液 出现 “丁达尔效应 ” 甲同学因此得出结论:溶液呈红褐色是因为生成了 Fe(OH)3。而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得出结论的证据仍然不足,乙同学的理由是 _。 ( 4)为进一步确认 Na2SO3溶液与 FeCl3溶液反应的情况,乙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步骤 操作 现象 向 1 mol L-1的 FeCl3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 SO2 溶液由黄色变为红褐色 用激光笔照

19、射步骤 中的红褐色溶液 没有出现 “丁达尔效应 ” 经检验步骤 中红褐色溶液含有 Fe2+,检验 Fe2+选用的试剂是 _(填字母)。 a K3Fe(CN)6 溶液 b KSCN溶液 c KMnO4溶液 请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步骤 中出现红褐色的原因 。 ( 5)结论:由上述实验得知,甲、乙两同学所持观点均正确。 答案: 试题分析:( 1)氯化铁是强酸弱碱盐,铁离子水解溶液显酸性,因此常温下,FeCl3溶液的 pH 7。 ( 2) 在氯化铁溶液中存在铁离子的水解平衡: Fe3+3H2O Fe(OH)3+3H+,加入 Na2SO3后,消耗氢离子,溶液中 c(H+)下降,平衡正向移动,生成

20、 Fe(OH)3。 铁离子具有氧化性,亚硫酸钠具有还原性,二者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2Fe3+ + SO32- +H2O=2Fe2+ +SO42-+2H+。 ( 3)由于 FeSO3和 FeCl3混合后即使不反应,混合溶液也可能出现 “丁达尔效应 ”。 ( 4) 由于溶液显红褐色,虽然亚铁离子能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但现象不明显,所以检验亚铁离子的试剂应该选择 K3Fe(CN)6 溶液,实验现象是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答案:选 a。 在溶液中铁离子与 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Fe3+ + SO2 + 2H2O 2Fe2+ + SO2- 4 + 4H+,生成的亚铁离子与 SO2继续

21、反应: Fe2+ + SO2 +H2O FeSO3 + 2H+(或2Fe3+ + 3SO2 + 4H2O 2FeSO3+ SO2- 4 + 8H+),生成的 FeSO3与剩余的 FeCl3溶液混合而呈现红褐色。 考点:考查离子检验、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本题共 15分)已知: RCH2COOH Cl2 RCHClCOOH HCl( R为烃基) R-ONa R-CHClCOOH R-OCHRCOOH NaCl( R, R为烃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有机物 E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其合成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有机物 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22,其中碳、氢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78.7%、 8.2

22、%。A与溴水取代反应的产物只有一种; 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 4个波峰。 ( 1)写出 A、 C的结构简式 :A_、 C_。 ( 2)反应 属于 反应; AB 的反应中, C2H5OH 的作用是 _。 ( 3)写出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_。 ( 4) B的系统命名是 _。 ( 5)有机物 D的同分异构体 F水解产物酸化后,能发生双分子间酯化反应形成六元环有机物 M,则 M的结构简式为 。 答案: (1)A: C: ClCH2COOH (2)取代(或酯化),溶剂 (3) ( 4)2,6 二甲基苯酚钠 ( 5) 试题分析:有机物 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22,其中碳、氢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8.7%、 8.2

23、%,则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分别是 8、 10,所以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1,即 A的分子式为 C8H10O。 A与溴水取代反应的产物只有一种,说明含有酚羟基; A 的核磁共振氢谱有 4 个波峰,因此符合条件的有机物结构简式为 。在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中 A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 B,则 B的结构简式为 。根据已知信息 可知乙酸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C和氯化氢,则 C的结构简式为ClCH2COOH。 C和甲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 D,则 D的结构简式为ClCH2COOCH3。根据已知信息 可知 B和 D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E,则 E的结构简式为 。 (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A、 C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ClC

24、H2COOH。 ( 2)反应 属于羧基与羟基的酯化反应;有机物难溶于水,因此 AB的反应中, C2H5OH的作用是溶剂。 ( 3) 根据已知信息可知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 ( 4)根据酚类的命名要求可知, B的系统命名是 2,6 二甲基苯酚钠。 ( 5)有机物 D的同分异构体 F水解产物酸化后,能发生双分子间酯化反应形成六元环有机物 M,这说明 F的水解产物酸化后分子中含有羟基和羧基,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CH3CHOHCOOH,因此 M的结构简式为。 考点:考查有机物推断、有机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判断以及方程式的书写等 (本题共 16分)锰是冶炼工业中常用的添加剂。以碳酸锰矿(主要成分为Mn

25、CO3,还含有铁、镍、钴等碳酸盐杂质)为原料生产金属锰的工艺流 程如下: 已知 25 ,部分物质的溶度积常数如下: 物质 Mn(OH)2 Co(OH)2 Ni(OH)2 MnS CoS NiS Ksp 2.110-13 3.010-16 5.010-16 1.010-11 5.010-22 1.010-22 ( 1)步骤 中, MnCO3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2)步骤 中, MnO2在酸性条件下可将 Fe2+离子氧化为 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加氨水调节溶液的 pH为 5.0 6.0,以除去 Fe3+。 ( 3)步骤 中,滤渣 2的主要成分是 。 ( 4)步骤 中,在 (填

26、 “阴 ”或 “阳 ”)极析出 Mn,电极反应方程式为 。 ( 5)电解后的废水中还含有 Mn2+,常用石灰乳进行一级沉降得到 Mn(OH)2沉淀,过滤后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 Na2S,进行二级沉降。为了将 Mn2+降到1.010-9mol/L,则 c(Na2S)至少是 mol/L。 答案:( 1) MnCO3+H2 SO4 MnSO4+ CO2+H2O( 3分) ( 2) MnO2+2Fe2+4H+ Mn2+2Fe3+2H2O ( 3分)( 3) CoS和 NiS ( 3分,错、漏均扣 1分) ( 4)阴( 1分), Mn2+2e- Mn ( 3分)( 5) 1.010-2 ( 3分) 试题分

27、析:( 1)硫酸是强酸与碳酸锰反应生成硫酸锰、水和 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nCO3+H2 SO4 MnSO4+ CO2+H2O。 ( 2) MnO2在酸性条件下可将 Fe2+离子氧化为 Fe3+,而二氧化锰的还原产物是锰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MnO2+2Fe2+4H+ Mn2+2Fe3+2H2O。 ( 3)加氨水后除去了铁离子,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主要是锰离子、钴离子和镍离子,因此加入硫化铵后主要是生成 CoS和 NiS,即滤渣 2的主要成分是 CoS和 NiS。 ( 4)锰离子得到电子被还原为单质锰,电解池中阴极得到电子被还原,所以在阴极析出 Mn,电极反应方程式为 Mn2+2e- Mn。 ( 5)根据硫化锰的溶度积常数可知,当 Mn2+降到 1.010-9mol/L时,溶液中硫离子的浓度为 0.01mol/L,即 c(Na2S)至少是 0.01mol/L。 考点:考查金属锰工业生产流程的有关判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