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高一上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王申宇 文档编号:330747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9.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高一上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3-201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高一上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3-201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高一上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3-201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高一上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3-201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高一上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高一上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有下列仪器: 烧杯; 蒸发皿; 圆底烧瓶; 试管; 坩埚; 锥形瓶。 其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实验室中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蒸发皿、试管、坩埚;垫石棉网可加热的有: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不能加热的有量筒、集气瓶、广口瓶、细口瓶等,据此进行判断,故能够直接加热的为 B、 考点:直接加热的仪器及使用方法 只用一种试剂即可区别 Na2SO4、 MgCl2、 FeCl2、 Al2(SO4)3、 (NH4)2SO4五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A BaCl2 B H2SO4 C N

2、aOH D AgNO3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加入 BaCl2, Na2SO4和 (NH4)2SO4都生成白色沉淀,不能鉴别,故 A错误; B、加入 H2SO4,以上五种物质都不反应,不能鉴别,故 B错误; C、加入 NaOH, Na2SO4无现象, MgCl2生成白色沉淀, FeCl2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总变成红褐色, Al2( SO4) 3生成白色沉淀, NaOH过量时,沉淀逐渐溶解,( NH4) 2SO4生成刺激性气体,五种物质现象各不相同,可鉴别,故 C正确; D、加入 AgNO3,以上物质都生成白色沉淀,不能鉴别,故 D错误。 考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

3、及应用 相同条件下,质量相同的 NH3和 CH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密度比为 16:17 B氢原子比为 3:4 C物质的量比为 1:1 D体积比为 16:17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根据 知,相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气体的密度与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所以其密度之比 =17: 16,故 A错误; B、相同条件下,等体积的氨气和甲烷的物质的量相同,一个氨气分子中含有 3个H,一个甲烷分子中含有 4个 H,所以所含氢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 3: 4,故 B正确; C、根据 n= 知,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物质的量比为相对分子质量的反比,即物质的量比为 16: 17,故 C 错误; D、 n=

4、= 知,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的 Vm相等,即体积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所以体积之比 =17: 16,故 D错误。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分子中原子个数计算;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丰富多彩的颜色变化增添了化学实验的魅力,下列有关反应颜色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 是 新制氯水久置后 浅黄绿色消失 淀粉溶液遇碘化钾 蓝色 蔗糖中加入浓硫酸搅拌 白色 SO2通入品红溶液中 红色褪去 氨气通入酚酞溶液中 红色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氯水久置后, HClO 分解,最终为盐酸溶液,则浅黄绿色消失,故 正确; 淀粉遇碘单质变蓝,为淀粉的特性,遇碘化钾不变色,故 错误;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则蔗

5、糖中加入浓硫酸搅拌最终为黑色,故 错误;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则 SO2通入品红溶液中使红色褪去,故 正确; 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则氨气通入酚酞溶液中,溶液变为红色,故 正确; 考点:氯气的化学性质;氨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下列各组离子中,在碱性溶液中能共存,且加入硫酸过程中会产生气体和沉淀的是 A K+、 Na+、 AlO2-、 CO32- B Na+、 Cl-、 SiO32-、 K+ C Na+、 NO3-、 AlO2-、 K+ D Na+、 Cl-、 HCO3-、 Ba2+ 答案: A 试题分析: A、离子在碱性溶液中能共存,且 AlO2-+H+H2O=Al(OH)3 , CO

6、32-+2H+= H2O+ CO2,故 A正确; B、离子在碱性溶液中能共存,且 SiO32-+2H+=H2SiO3 ,但没有气体生产,故 B错误; C、离子在碱性溶液中能共存,且 AlO2-+H+H2O=Al(OH)3 ,但没有气体生产,故 C错误; D、 Ba2+2OH-=Ba(OH)2 ,但没有气体生产,故 D错误。 考点:离子共存问题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稀硝酸、稀硫酸均能将木炭氧化成二氧化碳 B Na2O2与水反应,红热的 Fe与水蒸气反应均能生成气体 C C、 S分别在氧气中燃烧均可生成两种相应氧化物 D NaHCO3、 Na2CO3、 (NH4)2CO3三种固体受热后均能生成气

7、体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稀硫酸不能将木炭氧化,浓硫酸可以,故 A错误; B、红热的铁与水蒸气反应 3Fe+4H2O( g) Fe3O4+4H2,故 B正确; C、 S在氧气中燃烧只生产 SO2,故 C错误; D、 NaHCO3、 (NH4)2CO3受热后均生成 CO2,但Na2CO3受热后难分解,故 D错误。 考点:硫的化学性质;铁的化学性质;碳酸根盐的化学性质;氧化还原反应 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 I-、 K 、 Cu2 、 SO32-(还原性: SO32- I-),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 溴水,溶液仍呈无色,则下列关于溶液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肯定不含 I-; 肯定不含 Cu2 ; 肯定含

8、有 SO32-; 可能含有 I-。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溶液是无色溶液,说明一定不含 Cu2+,向该无色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溴水褪色,溶液呈无色,由于离子还原性 SO32- I-,说明溶液中可以含 I-,但一定含有还原性离子被溴单质氧化,判断一定含有 SO32-;分析判断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 SO32-,一定不含 Cu2+,可能含有 I-。故 正确。 考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无机物的判断 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既能生成气体,又能生成白沉淀的是 A NH4Cl B BaCl2 C FeCl3 D MgSO4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钠和水反应生成可溶性

9、的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和氯化铵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钠和氨水,所以不能产生沉淀,故 A错误; B、钠和水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钡,因氢氧化钡微溶于水,加入少量金属钠所产生的氢氧化钡不至于产生可见的白色沉淀,故 B错误; C、钠和水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氢氧 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和氯化铁反应生成红色氢氧化铁沉淀,故 C错误; D、钠和水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和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既能生成气体,又能生成白沉淀,故 D正确。 考点:钠的化学性质 下列各物质中,不能满足 “ ”转化关系的一组是 X Y Z A Si SiO2 Na2Si

10、O3 B Fe FeCl3 FeCl2 C HCl Cl2 HClO D H2SO4 SO2 SO3 答案: A 试题分析: A、硅可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但 Na2SiO3不能直接生成 Si,故 A 错误; B、 Fe 与 Cl2反应可生成 FeCl3,FeCl3与 Fe反应可得到 FeCl2, FeCl2发生置换反应可生成 Fe,故 B正确; C、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氯气,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分解生成盐酸,故 C确; D、硫酸可被还原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可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故 D正确。 考点:硅和二氧

11、化硅;铁盐和亚铁盐的互相转变;氯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浓硫酸的性质 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在下列假设或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 没有意义 的是 A探究 SO2和 Na2O2可能化合生成 Na2SO4 B探究 NO和 N2O3可能化合生成 NO2 C探究 NO2可能被 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 NaNO2和 NaNO3 D探究红色酚酞试液通入 Cl2褪色,原因是溶液酸碱性改变或被漂白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过氧化钠具有氧化性,所以可以探究 SO2和 Na2O2反应可能有 Na2SO4生成,故 A正确; B、 NO中氮元素化合价未 +2价和 N2O 化合

12、价未 +1价,化合生成 NO2时化合价都升高,不符合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故 B错误; C、 NO2可能被 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 NaNO2和NaNO3,氮元素化合价从 +4价变化为 +5价和 +3价,符合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特征,有探究的意义,故 C错误; D、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红色褪去,氯气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或生成的次氯酸钠水解生成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有探究意义,故 D正确。 考点:氮的氧化物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氯气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下列图像与对应的实验内容不相符的是 A B C D A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 CO2气体至过量 B在

13、NaAlO2溶液中 逐滴加入 HCl溶液至过量 C在 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至过量 D在 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溶液至过量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 CO2气体时, OH-+ CO2=HCO3-,不产生沉淀,当 CO2过量时沉淀生成,故 A错误; NaAlO2溶液中 AlO2-+H+H2O=Al(OH)3 ,至 HCl溶液至过量时 3H+ +Al(OH)3= Al3+ +3 H2O,故 B正确; C、 Al3+NH3+3H2O=Al(OH)3 +3NH3+,故 C正确; Al3+3HO-=Al(OH)3 ,当 NaOH溶液至过量时 Al(OH)3+ 3OH

14、-=AlO2-+3H2O,故 D正确。 考点: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 某氯化镁溶液的密度为 1.18g/cm3,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为 5.1%, 300mL该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A 0.37mol B 0.63mol C 0.74mol D 1.5mol 答案: D 试题分析:氯化镁溶液的质量为: 1.18g cm-3300mL=354g,镁离子的质量为:354g5.1%=3.545.1g,镁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0.75mol,根据电荷守恒氯化镁溶液中 n( Cl-) =2n( Mg2+) =20.75mol=1.5mol,故 D正确。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下列溶液中能用

15、来区别 SO2和 CO2气体的是 澄清的石灰水 氢硫酸 氯水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氯化钡溶液 品红溶液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SO2和 CO2气体都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不能区分,故 错误; 只有 SO2能与氢硫酸反应生成 S沉淀,则可以区分,故 正确; 二者中只有 SO2能与氯水反应生成盐酸和硫酸,使颜色消失,则可以区分,故 正确; 二者中 只有 SO2能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使颜色消失,则可以区分,故 正确; SO2和 CO2气体都不与氯化钡反应,则无法区别,故 错误; 二者中只有 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则可以区分,故 正确;故答案:为 D、 。 考点:二氧化硫的性质

16、一种盐 X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可放出气体 Y, Y经过一系列氧化后再溶于水可得 Z溶液, Y和 Z溶液反应又生成 X,则 X可能是 A NH4NO3 B NH4Cl C NH4HCO3 D (NH4)2CO3 答案: A 试题分析:一种盐与烧碱混合共热,可放出无色气体 Y,则 Y为 NH3, Y经一系列氧化后的产物再溶于水可得 Z溶液为 HNO3溶液, Y和 Z溶液反应又可生成 X,则盐 X是硝酸铵盐和烧碱反应生成无色气体 NH3,氨气发生反应:;所以反应生成的 X盐是硝酸铵,故 A正确。 考点:无机物的推断;含氮物质的综合应用 下列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分离物质的是 A B C D 答案: B

17、试题分析: A、为蒸馏操作,可用来分离沸点不同的物质,故 A错误; B、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操作,不用于分离物质,故 B正确; C、分液可以实现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物质的分离,故 C错误; D、过滤一般是用来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故 D错误。 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g+ + Cl- = AgCl 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按照分散剂粒子的直径大小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C可以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 D晶体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原料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Ag+ + Cl- = AgCl 的反应属于离子反应,故 A错误

18、; B、按照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故 B错误; C、可以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 胶体和溶液,故 C正确; D、制造光导纤维的原料是二氧化硅,故 D错误。 考点:化合反应的概念;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硅和二氧化硅 下列混合物分离(或除杂)的方法正确的是 物质 杂质 药品 操作 A 溴水 NaCl 酒精 萃取 B 乙醇 醋酸 NaOH 过滤 C Na2CO3 NaHCO3 H2O 溶解、过滤 D Fe Al NaOH溶液 过滤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溴水溶于酒精,无法分离,使其增加了杂质,故 A错误; B、乙醇和 NaOH 不发生反应,醋酸和 NaOH 发生反

19、应但是没有沉淀生成,无法分离,故 B错误; C、 Na2CO3与 NaHCO3均溶于水,溶解过滤无法分离两种物质,故C错误; D、 Fe不与 NaOH反应,但杂质 Al与 NaOH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溶液,过滤可进行分离,故 D正确。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若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0.1mol/L稀硫酸中含有硫酸根离子个数为 0.1NA B 32g O2与 O3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数为 2NA C 1molMg与足量 N2反应生成 Mg3N2失去的电子数为 2NA D 1mol H2和 O2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 22.4L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没

20、有说明溶液的体积,因此无法判断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个数,故 A错误; B、 O2与 O3混合气体中只含有 O 原子,因此可对 O 原子个数进行计算,故 B正确; C、 1molMg与足量 N2反应生成 Mg3N2化合价由 0价升至 +2价 ,转移电子数为 2NA,故 C正确; D、 1mol不相互反应的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均为 22.4L。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 配制 100mL 1mol L-1 NaOH溶液,若实验仪器有: 100mL量筒; 托盘天平; 玻璃棒; 50mL容量瓶; 胶头滴管; 50mL烧杯; 100mL容量瓶,实验时选用仪器的先后顺序是 A B C D 答案: C

21、 试题分析:配制配制 100mL 1mol L-1 NaOH溶液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一般用托盘天平称量,用药匙取用药品,在烧杯中溶解(可用量筒量取水),冷却后转移到 1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 1 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故 C正确 考点: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下列有关合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青铜、硬铝和不锈钢都属于合金 B铝合金是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 C铝合金是一种纯净物,它比纯铝的硬度大 D Na-K 合金的熔点介于 Na和 K 熔点之间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青铜、硬铝和不锈钢都属于合金,故 A正

22、确; B、目前世界上用量最大的合金是铁合金,即钢材,故 B错误; C、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与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一定不是纯净物,故C错误; D、合金的熔点会低于任一组成金属成分的熔点,故 D错误。 考点:生活中常见的合金的组成 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混合物 纯净物 单质 电解质 A 盐酸 NaOH 石墨 K2SO4溶液 B 空气 Fe(OH)3胶体 铁 Na2CO3 C CuSO45H2O CaCl2 水银 铜 D 氯水 KNO3晶体 O3 NaCl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电解质 是溶于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就能够导电(电解离成阳离子与阴离子)并产生

23、化学变化的化合物, K2SO4是电解质,但 K2SO4溶液不是,故 A错误; B、胶体是不纯净物,故 B错误; C、铜不是电解质,故 C错误。 考点: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电解质的概念 已知标准状况下: 6.72L CH4 3.011023HCl 23.1g CCl4 2.3g Na,下列对四种物质的 关系由小到大表示正确的是 A体积 B密度 C原子数 D质量 答案: C 试题分析: V(CH4)=6.72L, n(CH4)= =0.3mol,m(CH4)=0.3mol16g/mol=4.8g, =0.71410-3kg/L, N(原子数) =5n( CH4) N A/mol=1.5NA; n(

24、 HCl) = = =0.5mol, V(HCl)= n( HCl) 22.4L/mol=11.2L, m(HCl)=0.5mol36.5g/mol=18.25g, =1.6210-3kg/L, N(原子数) =2n( HCl) N A/mol=0.6NA; m(CCl4)=23.1g, n(CCl4)= =0.15mol, N(原子数) =5n( CCl4 ) N A/mol=0.6NA , CCl4 标准状况下为液体,故其密度体积无法比较; m( Na) =2.3g, n( Na) =0.1mol, N(原子数) =1n( Na)N A/mol=0.1 NA,因为 Na为金属,故其密度体积

25、无法比较。故 C正确。 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 SiO2与 NaOH溶液反应: SiO2+2Na+2OH-=Na2SiO3+ H2O B浓烧碱溶液中加入铝片: 2Al + 2OH-+2 H2O 2AlO2-+3H2 C铁和稀硝酸反应: Fe + 2H+ Fe2+ + H 2 D Cl2通入水中: Cl2 + H2O 2H+Cl-+ClO-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Na2SiO3溶于水,离子方程式: SiO2+2OH-=SiO32+ H2O,故 A错误; B、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 C、铁和稀硝酸反应是铁被硝酸根离子氧化为Fe3+并生成 NO,故 C错误;

26、 D、氯气通入水中产生次氯酸是弱酸不易电离 Cl2 + H2O H+Cl-+HclO,故 D错误。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区域 3的是 A 4Fe(OH)2 O2 2H2O=4Fe(OH)3 B 2KMnO4 K2MnO4 MnO2 O2 C 4NH3 5O2 4NO 6H2O D Fe CuSO4=FeSO4 Cu 答案: C 试题分析: 4Fe(OH)2+O2+2H2O4Fe(OH)3为化合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为区域 1,故 A错误; B、 2KMnO4 K2MnO4 MnO2 O2为分解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为区域

27、 2,故 B错误; C、 4NH3 5O2 4NO 6H2O 属于区域3的氧化还原反应,故 C正确; D、 Fe CuSO4=FeSO4 Cu为置换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为区域 4,故 D错误。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某溶液中含有 Na+、 CO32-、 HCO3-、 SO32-、 Cl-,在加入 Na2O2后浓度不发生变化的是 A Na+、 CO32- B Cl- C CO32-、 Cl- D HCO3-、 SO32- 答案: B 试题分析: Na2O2具有强氧化性,与水反应后溶液呈碱性,具有还原性的离子和能与 OH-反应的离子浓度发生改变。 A、 Na2O2与水反应后生成 NaOH,使 N

28、a+离子浓度增大, HCO3-与 OH-反应, HCO3-离子浓度减小,生成故 CO32-, CO32-离子浓度增大,故 A错误; B、 Cl-离子浓度基本不变,故 B正确; C、 Na2O2与水反应后生成 NaOH,使 Na+离子浓度增大, HCO3-与 OH-反应, HCO3-离子浓度减小,生成故 CO32-, CO32-离子浓度增大; Cl-离子浓度基本不变,故 C错误; D、Na2O2具有强氧化性,将 SO32-氧化为 SO42-,则 SO32-离子浓度减小, Na2O2与水反应后生成 NaOH, HCO3-与 OH-反应, HCO3-离子浓度减小,故 D错误 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离

29、子共存问题 实验题 Cl2和 H2O2是高中阶段最常见的两种氧化剂,经查阅资料 Cl2氧化能力强于H2O2,能将 H2O2氧化。为了验证该结论,学生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略去)。圆底烧瓶 A中的反应方程式为 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 1)试管 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 ; ( 2)试管 C中加入 5mL 30% 双氧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 3)试管 D中充满 10% NaOH溶液, NaOH溶液的作用是 ; ( 4)将浓盐酸注入圆底烧瓶 A,当装置中的空气基本排尽后关闭止水夹,反应

30、一段时间后试管 D中的现象为 ,试管 D中的气体检验方法为_; ( 5)有的同学对上述实验中试管 D中气体来源产生质疑,你认为可能的来源有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对于质疑可以采用对比实验来解决。 答案:( 1)除去 Cl2中混有的 HCl;( 2) Cl2+H2O2=2HCl+O2;( 3)吸收多余的 Cl2;( 4)试管 D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该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5) 2H2O2=2H2O+O2; Cl2+H2O=HCl+HClO ;2HClO=2HCl+O2。 试题分析:( 1)氯化氢极易溶于水,氯气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Cl2+H2O=H+Cl-+HC

31、lO,食盐水溶液中的氯离子抑制氯气的溶解,降低氯气的溶解度,故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除去 Cl2中混有的 HCl;( 2) Cl2氧化能力强于H2O2,能将 H2O2氧化产生 O2,化学方程式 Cl2+H2O2=2HCl+O2( 3)有少量的Cl2没有发生反应排出,用 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 Cl2( 4)将浓盐酸注入圆底烧瓶后产生大量的氯气,后与双氧水反应生成大量的氧气, D中装置中空气排今后止水夹关闭, D装置内压强增大使液面下降,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检验氧气的方法,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5) 2H2O2=2H2O+O2; Cl2+H2O=HCl+HClO,2HClO=2HCl+O2。 考点:

32、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氧化性强弱的比较;氧气的检验方法 填空题 ( 1)黄铁矿( FeS2)是制造硫酸的矿物原料,反应历程为FeS2SO2SO3H2SO4,请写出 SO2制备 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 2)下列酸在与黄铁矿( FeS2)发生反应时,其中 S或 N 元素的化合价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 a稀硫酸 b稀硝酸 c浓硫酸 d浓硝酸 ( 3)从矿物学资料查得,自然界存在反应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 该反应的氧化剂为 ,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NA; ( 4)将( 2)中反应的产物溶于水后过滤( Cu

33、2S不溶于水和稀酸),再将滤液滴入用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中发现溶液褪色,已知反应后锰元素呈 +2价,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 1) ( 2) a ( 3) CuSO-4 、 FeS2; 21( 4) 10FeSO4+2KMnO4+ 8H2SO4=5Fe2(SO4)3+2MnSO4+K2SO4+8H2O 试题分析:( 1) SO2在催化剂下转化为 SO3即 ( 2) a、稀硫酸是非氧化性酸,与金属反应时,氢离子显示氧化性,氧化金属,S元素价态不变,故 a正确; b、稀硝酸为氧化性酸,与金属反应时,硝酸根显示氧化性,氧化金属, N 元素被还原,故 b错误; c、浓硫酸是氧化性酸,加

34、热与金属反应时,硫酸根显示氧化性,氧化金属, S元素被还原,故 c错误; d、浓硝酸为氧化性酸,与金属反应时,硝酸根显示氧化性,氧化金属, N 元素被还原,故 d错误;( 3)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化合价降低,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中, Cu元素的化合价由 +2价降低为 +1价,部分 FeS2中的 S元素的化合价由 -1价降低为 -2价,部分 FeS2中的 S元素的化合价由 -1价升高为 +6价,故氧化剂为 CuSO-4 、 FeS2;由 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可知,有 36-( -1) =21 NA e-转移( 4) FeS2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

35、e2+将滤液滴入用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即发生反应 10FeSO4+2KMnO4+ 8H2SO4=5Fe2(SO4)3+2MnSO4+K2SO4+8H2O 考点:硝酸的化学性质;浓硫酸的性质;氧化还原反应 下列框图所示的物质转化关系中,甲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乙、丙、丁是常见的气体单质。气体 B与气体 C 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 E, A 是强碱,D的焰色为紫色 (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水已略去 )。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工业制备 B 的化学方程式 _; ( 2)写出常温下, A与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 3)下图装置为用排空气法 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 当从 M端通入气体时,可收集的气

36、体有 ; 当从 N 端通入气体时,可收集的气体有 ; (填数字编号) 气体乙 气体丙 气体丁 气体 B 气体 C ( 4) E中所含阳离子的检验方法为(包括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 ( 5) A中所含阳离子的检验方法为(包括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 答案:( 1) N2 3H2 2NH3( 2) Cl2+2OH-=Cl-+ClO-+H2O( 3) I、 ; 、 ( 4)加入 NaOH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试纸变蓝,证明含有 NH4+。( 5)用洁净的铂丝蘸取 A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证明含有 K+。 试题分析:乙、丙为单质,在高温高压

37、下催化生成 B,且 B与 C相遇生成大量白烟,可知 B为 NH3, C为 HCl,则丙为 H2,乙为 N2,丁为黄绿色气体,应为Cl2, E为 NH4Cl,可与 A反应生成 NH3, D的焰色为紫色,应为有 K+,说明 A应为 KOH, D为 KCl,则甲为 Al。 ( 1)工业上制备 NH3在 500 , 20 50MPa,在铁触媒的催化下, N2和 H2 合成 NH3,反应方程式: N2 3H2 2NH3( 2)氯气在 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OH-+Cl2=Cl-+ClO-+H2O( 3) I、从 M端用排空气发收集通入气体时,收集气体密度应大

38、于空气密度,则 M端进气, N 端出气,故为 Cl2 HCl ; II、从 N 端用排空气发收集通入气体时,收集气体密度应小于空气密度,则 N 端进气, M端出气,故为 H2 NH3( 4) E为 NH4Cl,检验方法为加入 NaOH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试纸变蓝,证明含有 NH4+;( 5) A为 NaOH,用洁净的铂丝蘸取 A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 观察,火焰呈紫色,证明含有 K+。 考点:无机物的推断;常用的离子检验方法;常用的气体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取 20 mL NaOH溶液平均分成两份,分别放入 A、 B两支试管中。向 A、 B中通入不等量的

39、CO2,再继续向两溶液中逐滴加入 0.1mol/L的盐酸,标准状况下产生的 CO2气体体积与所加的盐酸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盐酸体积(单位:mL)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A产生 CO2的体积 0 0 0 0 0 22.4 44.8 44.8 44.8 B产生 CO2的体积 0 0 22.4 44.8 67.2 89.6 x x x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少量 CO2与 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过量 CO2与 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试管 A中通入 CO2后所得溶液的溶质为 ; ( 3)原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

40、l/L; ( 4)滴加 70mL盐酸时, A、 B产生 CO2的体积均为最大值,则 x= mL。 答案:( 1) CO2+2OH-=CO32-+H2O; CO2+NaOH=NaHCO3( 2) NaOH、Na2CO3( 3) 0.7( 4) 112 试题分析:( 1) CO2与 NaOH反应为 CO2+NaOH=NaHCO3, CO2+2NaOH=Na2CO3+H20,故少量 CO2与 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O2+2OH-=CO32-+H2O;过量 CO2与 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NaOH=NaHCO3( 2)当 n( CO2): n( NaOH) 1,反应按 进行,等于

41、1时, CO2、 NaOH恰好反应生成 NaHCO3;大于 1时,生成生成 NaHCO3, CO2有剩余;当 n( CO2): n( NaOH) 1,反应按 进行, CO2、 NaOH反应,无剩余,生成物为 NaHCO3、 Na2CO3;当 n( CO2): n( NaOH) ,反应按 进行,等于 ,时, CO2、 NaOH恰好反应生成 Na2CO3;小于 时,生成 Na2CO3, NaOH有剩余; ,A中通入 CO2后所得溶液的溶质为 Na2CO3, NaOH( 3)加入 70ml盐酸时二氧化碳的体积达最大,此时溶液为氯化钠溶液根据氯离子、钠离子守恒,所以 n( NaOH) =n( NaCl) =n( HCl)=0.07ml0.1mol/L=0.007mol,所以 c( NaOH) = =0.7mol/L,故答案:为: 0.7mol/L;( 4)由曲线 B可知从 20ml到 70ml为碳酸 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 NaHCO3+HCl=NaCl+CO2+H2O,所以 n( CO2) =n( HCl) =( 0.07ml-0.02ml) 0.1mol/L=0.005mol,所以 CO2气体体积为0.005mol22.4L/mol=0.112L=112mL,故答案:为 112。 考点: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